高二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1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1讲)

高二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 1 讲) 一、本讲进度 6.1 不等式的性质 二、本讲主要内容 不等式的性质 三、学习指导 1.研究现实世界中的量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相等和不相等两种关系,相等是局部的,相对的,不等 是普遍的,绝对的。因此,在初中及高一已接触到的不等式概念的基础上,有必要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 归纳、小结、完善。就数学领域来说,不等式与方程、函数、三角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讨论方程解的 情况、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值域等性质。由此可见,不等式在中学数学的重要地位,是进一步学习数学 的基础知识。 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不等式作不同的分类,如按照不等式对其字母成立范围,分为绝对不等式、 条件不等式、矛盾不等式;按照含示知数项的特点,分为超越不等式、代数不等式,代数不等式又可分 为无理不等式、有理不等式,有理不等式又可分为整式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等等。 对于条件不等式,主要研究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就是所谓“解不等式”,对于绝对值不等式,主要证 明不等式对于式子字母的一切允许值一定成立,就是所谓的“证明不等式”,这两个内容是本章的重点, 在后面会专门研究它们。 不管是证明不等式还是解不等式,都要有一些工具,这个主要工具是不等式的性质,因此,掌握好 不等式的性质是学好本章的关键。 2.不等式的性质包含一个公理、三个基本性质及三个运算性质,还有一些推论: (1)一个公理:a    b  a-b 0 这个公理给出了实数的大小次序与实数的运算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两个实数大小比较的依据。根据 这个公理,得到比较两个数(或式)大小的一种重要方法——比较法。 (2)三个基本性质: ① a>b bb,b>c a>c ③ a>b a+c>b+c 在传递性中,称 a>b,b>c a>c,从左向右是缩小;称 ab a+c>b+c,推论:a>b,c>d a+c>b+d;a>b,cb-d ② a>b,c>0 ac>bc;a>b,c<0 acbd 特例:a>b>0 an>bn n∈N,n>1 (ii) d b c a dc0 0ba     特例:a>b,ab>0 b 1 a 1  ③ a>b>0 nn ba  n>1,n∈N 运算性质主要反映两个以上不等式之间的加、减、乘、除的关系,根据逆运算的性质,减、除可分 别化归为加、乘。注重转化思想。 对于乘方性质,可推广为:a>b>0,n 为正有理数,则 an>bn。 对于倒数性质,可归纳为“同号倒数反向”。可结合反比例函数 y= x 1 在(-∞,0),( 0,+∞)上的 音调性理解。 3.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主要注意不等式成立的前提条件(如 R 或 R+)。不等号方向是否改变及不等 号方向之间的关系、条件与结论是“ ”还是“  ”。 不等式性质的表达形式是以单个字母 a、b 等出现的,实际上 a、b 既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应学 会用整体思想解题。 4.若不等式中不等号是非严格不等号“≥”“≤”,则应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否满足。 在运用运算性质求量的取值范围时,若每一个不等式中都含有变量,则应减少运用运算性质的次数, 否则最后结果可能不准确。 可用列表类比的办法比较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 四、典型例题分析 【例 1】 若 a>b>0,cb>0 进行相加。 ∵ c-d>0 ∴ a-c>b-d>0 (同向相加) ∴ (a-c)2>(b-d)2 (乘方性质) ∴ 0 )ca( 1 )db( 1 22     (倒数性质) ∵ e<0 ∴ 22 )ca( e )db( e    【例 2】 已知α ,β ∈ ),2(  ,求α +β ,α -β ,   的取值范围。 解题思路分析: α +β 的范围用不等式同向相加的性质,利用转化思想,α -β 的范围也用不等式同向相加的性质,   利用“正数同向相乘”的运算性质。 ∵  2 ,  2 ∴  2 ∵  2 ∴ 2  ∴ 2)(2  , 22  ∵  211 ∴   21 2 ∴ 22 2 1  【例 3】 设 f(x)=ax2+bx(a≠0),若 1≤f(-1)≤2,2≤f(1)≤4,求 f(2)取值范围。 解题思路分析: 因 f(-1),f(1)的范围已知,故考虑用 f(-1)、f(1)表示 f(2)。具体途径如下: 途径一:因 f(-1)、f(1)、f(2)都与 a、b 有关,参数 a、b 作为中间变量,起桥梁和过渡作用。先 用 f(1)、f(-1)表示 a、b,再将 a、b 表达式代入 f(2)即可。 由      ba)1(f ba)1(f 得        )]1(f)1(f[2 1b )]2(f)1(f[2 1a ∴ f(2)=4a+2b=3f(1)+f(-1) ∵ 6≤3f(1)≤12,1≤f(-1)≤2 ∴ 7≤f(2)≤14 途径二:因 f(-1)=a-b、f(1)=a+b、f(2)=4a+2b、f(-1)、f(1)、f(2)都是关于 a、b 的一次表达式, 故一定可以用 f(-1)、f(1)的线性组合表示 f(2)。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设 f(2)=α f(1)+β f(-1) ,α 、β ∈R ∴ 4a+2b=(α +β )a+(α -β )b 由恒等式的知识:      2 4 ∴      1 3 ∴ f(2)=3f(1)+f(-1) 与途径一的结论完全相同。但少了求参数消参数的过程,途径二显得简洁。 注:本题有一种典型的错误解法,就是考虑求出 a、b 的范围。 ∵      2)1(f2 2)1(f1 ∴      4ba2 2ba1 ∴        2 3b0 3a2 3 ∴      3b20 12a46 ∴ f≤f(2)=4a+2b≤15 首先看结果,此正确方法得出的结果范围大。其次,从特殊情形着手检验一下:当 4a+2b=6 时,由 推导过程知,a= 2 3 ,b=0,但显然不满足原始条件:a-b≥1,a+b≥2。那么原因何在呢?从运算角度看, 是对含变量的不等式多次运用了运算性质,造成了式的范围扩大,如此处等号不能取到。从结果看,由 f(-1)、f(1)的范围求出 a、b 范围,这两者不是充分必要的关系,是充分不必要的关系。所以前面“学 习指导”中强调了在求含变量式子的取值范围时,尽量少用不等式的运算性质。 【例 4】 已知 01 ∴ C>1,B>1,00 恒成立 1-a>0,-a<0 ∴ B-C<0,B0,A>D ∴ C>B>A>D 注:因 A、B、C、D 均为正实数,C、D 均为分式形式,也可采用“BD D A >1”的原 理进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研究。 【例 5】 已知 x、y、a、b 均为正实数,x+y=1,比较 byax  与 byax  的大小。 解题思路分析: 直接用比差法不能进行变形化简,注意到:当 x、y、a、b 均为正实数时, byax  及 byax  也 都为正实数。可利用不等式性质:a>b>0  a2>b2,化无理问题为有理问题,从而便于变形,进一步地, 可判断符号。 2 2222 )ba(xy )ab2ba(xy abxy2byxaxy abxy2)y1(by)x1(ax )abxy2byax(byax)byax()byax(      ≥0 从而 2)byax(  ≥ 2)byax(  ∴ byax  ≥ byax  当且仅当 a=b 时等号成立 注:在比较两数(式)大小时,若存在相等情形,则应交代等号成立条件。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若 a|b| D.a2>b2 2.下列推导中,错误的是 A.c-ab B. ba 0c b c a c       C. c b d a 0dc 0ba       D. ba )2n,Nn(ba nn   3.若 a>b,x>y,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a-x>b-y B.axy-a 4.若 a、b 是任意实数,a>b,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A.A2>b2 B. 1a b  C.lg(a-b)>0 D. ba )2 1()2 1(  5.若 a、b∈R,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若|a|>b,则 a2>b2 B.若 aa2 C.若 a>|b|,则 a2>b2 D.若 a>b,则 ba )2 1()2 1(  6.x>2 是 2 x <1 的 A.充分且必要条件 B.充分非必要条件 C.必要非充分条件 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7.a、b∈R,则 b 1 a 1  成立的一个充分非必要条件是 A.b0 D.a>b 8.已知 a、b、c∈R,那么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a>b ac2>bc2 B. bac b c a  C. b 1 a 1 0ab ba 3       D. b 1 a 1 0ab ba 22       9.若 a、b∈R,且 a≠b,在①a2+3ab>2b2;②a5+b5>a3b2+a2b3;③a2+b2≥2(a-b-1);④ 2a b b a  这 四个式子中,恒成立的有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0.a、b∈R,当两个不等式 a>b 和 b 1 a 1  同时成立时,a、b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Ab>0 B.ab<0 C.-b>0>-a D.-a>0>-b (二)填空题 11.已知 a+b>0,b<0,则 a、b、-a、-b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12.      2xy0 3yx1 是      2y1 1x0 成立的____________条件。(用充分非必要、必要非充分、充分且必要、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填) 13.已知 a>b>0,cb>c,比较 a2b+b2c+c2a 与 ab2+bc2+ca2 的大小。 17.已知 A= 12000 12000log 2222 1111 1999   ,B= 12000 12000log 3333 2222 1999   ,试比较 A 与 B 的大小。 18.已知-30 b 1 a 1  ,因 a、b 不同号,故不能保证 a>b。 3.D。 a>b -b>-a,x+(-b)>y+(-a),x-b>y-a 4.D。 利用指数函数单调性,函数 y= x)2 1( 在(-∞,+∞)上是减函数,a>b 时 ba )2 1()2 1(  。 5.C。∵|b|≥0,∴a>|b|≥0,∴a2>|b|2,a2>b2 6.B。 2x0)2x(x0x x21x 2  ,或 x<0。“ x>2”是“x>2,或 x<0”的充分非必要 条件。 7.A。 0ab ba0ab ab0b 1 a 1 b 1 a 1  。C 是不等式成立的充要条件,B、D 既不是充分条 件又不是必要条件,由 A b 1 a 1  ,但 b 1 a 1  还可推出 b>0>a。 8.C。 a3>b3 a>b,又 ab<0,∴a>0,b<0,∴ b 1 a 1  。 9.A。 ① 2222 b4 17)b2 3a(b2ab3a  ,不能判定正或负; ② )ba(b)b2ah(ab2ab3ahba 223233255  ]b4 3)2 ba[()ba)(ba( )baba)(ba()ba()ba)(ba( 222 2223322   (a-b)2>0,a2+ab+b2=(a+ 0b 4 3) 2 b 22  ,但 a+b 的符号不能判断,δ 的符号不能判 断; ③δ =a2+b2-2(a-b-1)=a2+b2-2a+2b+2=(a-1)2+(b+1)2≥0,a2+b2≥2(a-b-1); ④当 a·b<0 时,不等式不成立。 10.C。 0ab ba0ab ab0b 1 a 1 b 1 a 1  ,∵a>b,a-b>0,∴ab<0,∴ a>0>b,∴-a<0<-b。 (二)填空题 11. A>-b>b>-a 。如图画出函数轴: 12. 必要不充分条件 。当取 x= 2 1 ,y=2 时, 充分性不成立。 13. > 。∵-c>-d>0,a>b>0,∴a-c>b-d>0,∴ 0ca 1 db 1  ,∵e<0,∴ db e ca e  。 14. < 。P2-Q2= )10x7x27x2()4x3x()5x2x( 222  0)12x7x10x7x(2)12x7x27x2( 222  ,P20,Pb>c ∴ a-b>0,c-a<0,c-b<0 ∴ δ >0 ∴ a2b+b2c+c2a>ab2+bc2ca2 注:(1)作差后在分组时,凡差式均可作为一组,如 a2b-ab2,a2b-bc2 等,一旦第一组确定,后面的 分组应向第一组中公因式靠拢,如本题,当第一组出现 a-b 后,后面的两组也应考虑出现公因式 a-b; (2)对 c2-c(a+b)+ab 的分解,强调主元思想,即将本式三个字母 a、b、c 中的 c 作为主元,此式为 关于 c 的二次三项式,再因式分解或配方,思路就清晰了。在处理轮换对称式时,应重视主元思想。 17.解:令 x=20001111,则 A= 1x 1xlog 21999   ,B= 1x 1xlog 3 2 1999   因 A、B 同底,下比较 1x 1x 2   与 1x 1x 3 2   的大小即可。 作差: )1x)(1x( )1x(x )1x)(1x( 1x2x1xxx 1x 1x 1x 1x 32 2 32 434 3 2 2         >0 ∴ 0 1x 1x 1x 1x 3 2 2      ∵ xlog1999 在(0,+∞)上是增函数 ∴ 1x 1xlog 1x 1xlog 3 2 199921999     ∴ A>B。 18.解:∵ -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