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1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6年级数学教案第10讲:有理数的运算(四)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 辅导科目: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 间 A / B / C / D / E / F段 主 题 有理数的运算(四) 教学内容 1. 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 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合理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3. 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培养一定的数感。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20-30分钟) 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今天我们将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问题一:算式里有哪几种运算?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含有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这五种运算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法说明:回顾六年级上学期分数与小数四则(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 有理数的运算级别和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基本采用直接呈现式的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帮助学生整理出知识点。 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1)先乘方,后乘除,再加减; (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3)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后算中括号,再算大括号。 判断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 2. 去括号要注意 括号前带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内各项要变号,即 , 。 先去括号再计算: (1) (2)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20-30分钟) 例题1:计算(1) (2) 试一试:计算(1) (2) 例题2:计算: 试一试:计算: 例题3:计算: ; 试一试:计算:;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60分钟左右(40分钟练习+20分钟互动讲解)。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当_______________时,和互为倒数. 2.根据《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截止2010年12月31日,中国起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达到13.54亿人,请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1354000000=________________. 3.计算:________________. 4.绝对值小于4的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 6.已知a与b是互为相反数,c与d 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等于2,则___________. 7.的倒数是________. 8.已知点A、点B所表示的数分别和,如果点A、B在数轴上都向右移动1个单位,分别得点C、D,则点C与点D中与原点O距离较小的是:点_________. 9.如果,那么= . 10. 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1.关于有理数,说法正确的是( ) A、的相反数是 B、的倒数是 C、的绝对值是 D、比小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4的整数只有2和3 (B)倒数和它本身相等的数只有1和-1 (C)相反数与本身相等的数只有0 (D)只有相反数而无倒数的只有0 13.若且,那么必有( ) A、 B、 C、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D、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不小于它本身; (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C)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 (D)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 15.在0.2,,-,15%,0,,-22,这八个数中,非负数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16.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之积( ) (A)一定为正数; (B)一定为负数; (C)一定为非正数; (D)一定为非负数. 三、简答题(17题每题6分,满分36分,18题10分) 17.计算下列各题,要求写出具体过程 (1). (2). (3) (4) (5) (6) 18.检修小组从A地出发,在东西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行驶记录如下 (单位:千米) ﹣4,+7,﹣9,+8,+6,﹣4,﹣3 (1)求收工时距A地多远? (2)距A地最远的是哪一次? (3)若每千米耗油0.3升,从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多少升? 答案:1、; 2、; 3、; 4、; 5、; 6、5; 7、; 8、C; 9、; 10、﹣2; 11、A; 12、A;13、D;14、D;15、A;16、C; 17、(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5)原式= (6)原式= 18、解:(1)(-4)+(+7)+(-9)+(+8)+(+6)+(-4)+(-3) = 1(千米) (2)第三次; (3) 补充类计算题: 1.; 2. 3. 4. 答案:1、; 2、; 3、3; 4、0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5-10分钟内)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学科教师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