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山水神韵第2课听听那冷雨学案鲁人版必修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山水神韵第2课听听那冷雨学案鲁人版必修 (1)

听听那冷雨 静水流深 大凡成功者,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宰相肚里能撑船”、“大 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这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这些人,往往能在喜悦中沉静思考,在 失败时从容面对——静水流深,一个多么美妙的词语——了不起的中国人,居然能用这么一 个自然现象去阐释心灵深处那些轻易不能到达的境界,表达得是如此的酣畅淋漓。 静,就是人生的完满。水,就是生命的本源。流,就是生命的体现。深,就是生命的慰 藉。 静水,象征着为人处世不张扬,态度柔和;而流深,则意味着胸中自有万千丘壑,真的 是很有想法、很有内容。静水与流深结合起来,那就是一个洞彻人生智慧的人啊,却没有锋 芒毕露,只是平静地讲着道理,却自有一股无可辩驳的力量。 水自无言,江河不尽;天地无私,磊落乾坤。 心静如水,人淡如素;上善若水,静水流深……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赏读:用自己的心(想法)推及别人。自己希望他人用什么言行对待自己,自己也要以 那种言行对待他人,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理解和对待他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将 心比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赏读: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 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这句话反映了孟子思想中理想社 会的人际关系。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赏读: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一、作者视窗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与评论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 年出生于南京, 1947 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 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 年赴台,就读于 台湾大学外文系。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其人“左手为诗,右手为文”,著有诗 集《舟子的悲歌》(1952)、《白玉苦瓜》(1974),散文集《左手的缪思》(1963)等各十余部, 另外还有评论集《掌上雨》(1963)。 给余光中的授奖词 半个世纪前,余光中先生那些散发着浓郁乡愁的诗歌,以其巨大的感染力,穿透地域的 阻隔,勾起了全球华人的文化记忆。半个世纪过去了,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种文化的乡 愁不仅没有消减,反而被放大,扩散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凡是有华人脚印的地方,都会响 起余光中诗歌的吟诵声。 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追根溯源,这背后的一个深刻的原因,是余光中先生所有诗 歌的最终指向,是我们共同拥有的那个强大的古典传统,是那种让全球华人魂牵梦绕的永恒 的归属感和家园感。在新诗与传统断裂几十年之后,余光中先生重新接续传统,成为古典的 传人,也成为文化中国的代言人,所以,他的诗歌总是浓缩着那么强烈的怀乡的情感,总是 那么打动亿万华人。 二、写作背景 余光中于 1949 年离开厦门去香港,1950 年到台湾,本文创作于 1974 年,正如文章中 所说,离开大陆已经 25 年了。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 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 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 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三、基础梳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料峭.( ) ②琐屑.( ) ③啾.啾( ) ④空濛.( ) ⑤岑.寂( ) ⑥黔.首( ) ⑦寒濑.( ) ⑧青霭.( ) ⑨峰壑.( ) ⑩羯.鼓( ) ⑪仓颉.( ) ⑫舐.( ) ⑬咀嚼.( ) ⑭皑.皑( ) ⑮霏.霏( ) ⑯苔藓.( ) ⑰沁.鼻( ) ⑱滂沛..( ) ⑲淅沥..( ) ⑳忐忑..( ) ○21氤氲..( ) ○22惊蛰.( ) 答案 ①qiào ②xiè ③jiū ④méng ⑤cén ⑥qián⑦lài ⑧ǎi ⑨hè ⑩jié ⑪ jié ⑫ shì ⑬ jué ⑭ ái ⑮ fēi ⑯ xiǎn ⑰ qìn ⑱ pāngpèi ⑲ xīlì ⑳ tǎntè○21yīnyūn ○22zhé (2)多音字 ①劲 干劲. 强劲. ②粘 粘.土 粘.贴 ③佛 佛.经 仿佛. ④荷 荷.花 荷.重 薄荷. ⑤折 打折. 折.腾 ⑥露 展露. 露.马脚 ⑦宿 星宿. 宿.敌 ⑧纤 纤.长 纤.夫 答案 ①jìn jìng ②nián zhān ③fó fú ④hé hè he ⑤zhé zhē ⑥lù lòu ⑦xiù sù ⑧xiānqiàn 2.辨形组词 (1) 寒 lài 水 tǎ 天 lài (2) 空 méng 柠 méng méng 昽 méng 眬 (3) nián 度 zhān 连 (4) jìng 旅 jǐng 椎 (5) 围 rào 妖 ráo 富 ráo (6) rú 雅 rú 慕 rú 染 (7) shì 犊情深 tiǎn 盘子 答案 (1)濑 獭 籁 (2)濛 檬 曚 矇 (3)黏 粘 (4)劲 颈 (5)绕 娆 饶 (6)儒 孺 濡 (7)舐 舔 3.近义词辨析 (1)凄楚·凄迷·凄凉·凄清 凄楚:书面语。凄惨痛苦。 凄迷:书面语。①(景物)凄凉而模糊。如:月色凄迷。②悲伤;怅惘。如:神情凄迷。 凄凉:①寂寞冷落(多用于形容环境或景物)。如:残垣断壁,一片凄凉。②凄惨。 如:身世凄凉。 凄清:①形容清冷。如:凄清的月光。②凄凉。如:琴声凄清。 例句:①在日本上映的《夜·上海》,是由中国著名影星赵薇联手日本演员本木雅弘等 主演的都市时尚爱情剧,影片用________的雨夜把都市陌生人邂逅时的感觉表现得恰如其 分。 ②在山西省城金刚里社区居住的 75 岁老人沈兆骅,15 年来先后资助了 13 位贫困学子。 但如今,老人身体每况愈下,陷入无人照料的________境地。 ③著名画家林风眠的名画《仕女》,以大块蓝绿色表现一种优雅、浪漫的情调,其冷艳、 ________的色彩中又略带哀愁诗意。 ④各大电视台热播的《烟花女驼龙》是根据以“驼龙”名号活跃于东北三省的绿林女杰 张素贞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它讲述了马戏艺人张素贞________动人、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2)苍茫·苍莽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书面语。苍茫,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例句:①中国著名画家陈良才的丈二匹画作《黄山松云图》不以繁茂的松树去表现黄山, 而是灵活运用大隐的绘画手法,将那________的黄山松林隐藏在云海之中,让你用心灵去深 刻感受,去心领神会,去耐心品味。 ②站在泰山之巅俯视________大地,星星点点的名胜古迹形成了一幅和谐完美的山水 画。泰山是美的,美在人与山的和谐,美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气候的和谐。 (3)萧萧·潇潇 萧萧:①形容马叫声或风声等;②(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潇潇:形容刮风下雨;形容小雨。 例句:①剑拔弩张,旌旗________,建设路吸引了成都地产最多的眼球,成了成都最强 劲的地产板块。 ②初春的季节,野樱桃树的花开了,柔柔的粉红色,不艳丽,有些偏白,细细密密的团 状,于这万绿丛中,于这春雨________的氛围之中,那是何其赏心悦目啊! (4)协调·谐调 协调:形容词,侧重步调一致,有条不紊。还可以作动词用。 谐调:侧重比例匀称,常用于声音、颜色、气氛等。 例句:①精心设计的居室中,往往是室内建筑色彩和家具色彩相互________统一。室内 陈设(在这里指窗帘、床上用品、字画、工艺品、家用电器、日用品等)的色彩,只能作为室 内色彩的点缀,而不能成为室内色彩主调。 ②商务部有关人员表示他们将________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在适当的时候 动用国家储备肉来调控市场猪肉价格。 答案 (1)①凄迷 ②凄凉 ③凄清 ④凄楚 (2)①苍莽 ②苍茫 (3)①萧萧 ②潇 潇 (4)①谐调 ②协调 4.词语解释 (1)想入非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皇天后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氤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思想进入虚幻境界。比喻想法脱离实际或指胡思乱想。非非,原为佛教用语, 指虚幻境界。 (2)指天和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3)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一、文本助读 【内容概览】 《听听那冷雨》通过对冷雨的描写和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年龄阶段听雨的感受, 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浓浓的乡愁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表现了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 深刻怀念及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之情。 【结构图示】 听听那冷雨 台湾的雨季 第 1 段 对大陆的思念 第 2~4 段 少年时代 汉字魅力 从不同角度感受冷雨 第 5~12 段 听不到雨声的失落感 第 13~15 段 二、小组合作 1.从文章看,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侧面)来写雨的?简要概括并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雨的形态,如“淋淋漓漓”“点点滴滴”等;写雨的声音,如“雨来了,最轻 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写对雨的感觉,如“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写雨给人的内 心思索,如第一段后半部分“想入非非”后面的内容。 2.“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等句子,被评论家称为诗化 之笔,请说说这些句子的诗味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以联想的方式把自然界的雨境与内心的情思巧妙地联系起来,表达了一种见 景生情的悠远的思索,很富有诗意。 3.文章第六段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岭美在哪里?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处写了美国西部多沙漠,干旱,落基山岭美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白的云。 虽然这里很美,但是毕竟是在异国他乡,作者的心是在漂泊的,是没有寄托的,只有当他的 脚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心里才觉得踏实。只有那种“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才属于 中国。 这里用美国反衬台湾“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中国,而且讲到了米 芾父子的山水画,只有这种情调才更像我国的山水画,才更有古中国的情韵。这里作者再一 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 4.蒋捷在《虞美人·听雨》中写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 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 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感;中年听雨,一个“客舟” 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 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了一种浓浓的伤感。 5.“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典型的经过提炼了的细节,传达出了作者的离怨乡愁。 三、师生探究 文章结尾处说:“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记忆”前加“青苔深深”对表现“记忆” 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青苔是历史久远而形成的,作者以“青苔深深”来修饰“记忆”,更能够给人一 种记忆更遥远、更深邃的感觉。 考点链接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方法 1.掌握基础知识,铺平理解词语含义的道路。 (1)词语的构成方式、常用词性、感情色彩。(2)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3)句 子结构、句式特点,词语搭配习惯。 2.结合语境,准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联系作品创作背景、作者的思想倾向、文章的主旨理解词语的含义。 一、文本审美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感觉性的文章,“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 横交织而成”(柯灵语),需要读者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享受。第五段的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指出雨是冷的,诉 诸触觉。冷雨可以“听、看、嗅、舔”,便是诉诸听、视、嗅、味等感觉。第一段“先是料 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和第五段“雨气空 濛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一句,“空濛而迷幻”可以诉 诸视觉,“薄荷的香味”可以诉诸嗅觉,“料峭”“淋漓”“潮湿”当然是诉诸触觉的描写, 但运用叠词“料料峭峭”“淋淋漓漓”“天潮潮地湿湿”便同时录下了风声雨声的声响,同 样的,用“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造成细碎的声音,也极富听觉的刺激力。这样感觉交 通,一语兼摄,既写实境,又描声态,给读者感官以丰富而鲜明的印象。 二、写法迁移 【角度】雨是自然界中再普通不过的事物了,而作者却把雨写活了,通过写听雨的感受, 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思念。 【我来练笔】 请你也试写有关“雨”的文字,300 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雨是有灵性的,她似乎通晓人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是温柔的,“沾衣 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雨还是娇艳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每当寒暑易节,总感慨世事迁移,红尘变幻,于是便更向往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 不须归”的脱尘之境。 杯中的茶已尽,不愿再倒一杯。妙玉说过:“一杯为品,再杯便成了解渴的蠢物。” 风属烈性,雨属智性。 风属艺术,雨便近乎哲学了。 喜欢一个人在夜里倾听雨的声音,倾听这自然的旋律。她使我思绪不断,这思绪如同一 片白云,飘在我心灵的上空,使之变得宁静而高远。凡人多一分世故便多一分所谓的机智, 多一分机智便少一分高雅。我倒宁愿少一分机智多一分高雅,醉心于这皈依自然的高雅。 夜深人静,挑灯听雨,会心之状,不觉莞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