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专题7 词语(包括熟语)
2012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www.jb1000.com 词语(包括熟语) 【高考目标导航】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词语主要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虚词主要指副词、介词、连词;熟语是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能根据语境正确选用词语等。这就是说,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教学资源网 【基础知识梳理】 一、实词、虚词 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正确使用实词包括正确理解实词词义和辨析近义实词,其中正确理解实词词义是正确使用实词的基础。高考考查重点是以辨析近义实词为主。从近几年高考来看,考点主要集中在易混的近义词方面。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读音相同,书写半同,如祛除、驱除,侦察、侦查,化装,化妆等;二是语音半同,书写半同,如莅临、新临,计划、规划,忽略、忽视,锋利、犀利;三是语音不同,字形不同,如:终究、毕竟,流连、踯躅,抨击、批评。本考点需要注意两点:①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②考查词语使用正确、使用优劣两个层面。命题的选材注重语言材料的生活化,每题的题干,绝大部分直接来自生活、社会的热点,而所考查的词语又多是常见的,且课文也多有提及的,具有典型性。 正确使用虚词,主要是指正确使用关联词语、连词、介词、副词和助词。其中考查最多的是连词,尤其是复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对关联词语的考查有两种形式:或是给出一段挖空关联词语的句子让考生选填;或是给一个完整句子让考生判断关联词使用的正误。其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复句或句群中分句之间关系的理解,考查的是分析能力。对连词、介词、副词和助词的考查则以常用虚词的运用为主,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句子的内部结构、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虚词的考查一般与实词的使用或辨析、修改病句的考查相结合,不单独设题。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www.jb1000.com 二、熟语 《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等级为D。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和惯用语。显然,对熟语的考查是引导中学生走向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从近几年各地考题来看,对熟语的考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重点还是常见成语的使用,难点在误解词义的成语 21 和容易误解色彩与适用范围的成语等。对这一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三.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四.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常见熟语分类如下: 1.成语。成语是一种固定短语,音节以四字为主,大部分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有的来自古代口语,如退避三舍、同病相怜;有的来自古代寓言,如揠苗助长、望洋兴叹;有的来自历史故事,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有的来自古代诗文,如豁然开朗、不可救药,等等。当然,也有很多来自现代人的生活与著作,如古为今用、力争上游等。成语最能体现熟语的两个特点,即结构的稳固性和意义的整体性。我们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切忌望文生义。如成语“文不加点”“如履薄冰”“七月流火”“石破天惊”等,常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当然,成语也并非永远固定不变,有的成语的意义色彩可能有变化,如“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意义和色彩都有变化。 2.惯用语。惯用语是口头上常用的习惯用语。如“钻空子”“吹牛皮”“扣帽子”等等。惯用语同成语有相同之处,也具有简明、生动、形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区别:(1)惯用语通俗易懂,具有口语色彩;成语显得文雅,含义深,具有书面语特点。(2)惯用语大都是三个音节的动宾短语;成语大都是四个音节,结构类型较复杂。(3)惯用语大都能拆开,在动宾之间能插进其他部分;而成语一般不能随意拆开插进别的成分。如:打棍子——打了你一棍子。敲竹杠——敲了他的竹杠。 3.谚语。谚语是流传在人民群众口头上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定型化的语句。谚语一般都能揭示一个客观规律或反映一个事理,使人从中受到启示。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谚语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结构整齐,音节匀称,音调和谐。谚语与成语的区别:(1)从结构上看,谚语一般是句子,成语大都是四个字的短语;(2)从来源上看,谚语来自人民群众的口语,成语来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等书面语言;(3)从特点上看,谚语通俗易懂,成语文雅深刻。 4.格言。格言是简练而含义深刻并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例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知识就是力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 5.歇后语。歇后语是由“前语”和“后语”组成的,并且只要说出“前语”就能让人猜到“后语”意思的一种口头用语。根据前后两部分的构成情况,歇后语分为两类:(1)喻意的。“前语”是一个比喻,“后语”是对“前语”的解释。如:水中捞月——一场空。万年松树,十年芭蕉——粗枝大叶。(2)谐音的。如: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要点名师透析】 一、实词 高考对实词的考查 21 ,主要集中在辨析实词上,要求注意一些近义实词的用法,尤其是那些常见的近义词辨析。此外,对实词在应用上的考查也是一个重点。“应用实词”指在动态语言环境中去分析辨别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常涉及同音、近义或既同音又近义的实词。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词义方向 1.注意词义的范围 有些近义词的差异,表现在词义范围的大小不同。辨析与选用词语时,可以从这方面思考。例如:“战争”和“战役”都是指作战,但“战争”所指范围较大,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而“战役”所指范围较小,如“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再如:“启用”和“起用”都有“使用”的意思,但“启用”适用的范围是机关、印信等,而“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或免职的官员。 【典例】选出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 ①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5日________,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3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A.宣布 B.宣传) ②这一个________万象、光彩夺目的计划,不但总结了过去六年间的成就,还绘出了未来幸福生活的蓝图。(A.包含 B.包罗) 解析:①“宣布”指公开正式告诉(大家);“宣传”指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两词范围不同,故应选A。②“包含”和“包罗”同义,都是“里边含有”的意思,但适用的范围依次由小而大,故应选B。 答案:①A ②B 2.注意词义的轻重 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有的表示程度浅。在辨析与选用词语时,可根据句意提供的语言环境加以区别。 【典例】选出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 ①革命化、专业化、________化的高素质联合指挥人才队伍,是国防力量的脊梁,也是统兵强军的先锋。(A.年轻 B.年青) ②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表示建交5年多来,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卫生等领域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事实证明中国政府是一个可________的伙伴,中国人民是多米尼克人民真诚的朋友。(A.信赖 B.信任) 解析:①这是两个同音近义实词,可以从词语的不同语素意义上区分:“轻”,年纪小;“青”,借指青少年。“年轻”指a.年纪不大;b.年纪比相比较的对象小,有相比较而言之义。“年青” 21 则为处于青少年时期。依据语境,应该选A。②信任,相信而敢于托付。信赖,信任并依靠。词义由轻而重,应选A。 答案:①A ②A 3.注意词义的侧重 近义词一般有相同的语素,可以忽略;重点是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把握各自的词义侧重点,才不会用错。如“诡辩”“狡辩”都指无理强辩,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点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典例】选出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 ①钧瓷以其古朴的________,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被列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首。(A.外形 B.造型)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________这一技术。(A.沿用 B.采用) 解析:①“外形”侧重于讲物体外部的形状;“造型”是指创造出来的物体的整体形象。钧瓷是独特的、创造出来的,形容钧瓷用“造型”比“外形”更合适。应选B。②“沿用”的意思是“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采用”的意思是“认为合适而使用”。②句中,“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生产维生素C的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而不是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自身过去的生产技术,所以选用“沿用”不合语境,应选B。 答案:①B ②B (二)、从色彩方面辨析 1.注意感情色彩 词语在表达某种意义或概念时,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具体可以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三类。如“爱护”与“庇护”,前褒后贬,不可混用。再如:“鼓励”“纵容”,两个词语都有“允许别人做”的意思,但是“鼓励”是褒义词,“激发、勉励”的意思;“纵容”是贬义词,“放纵、容忍、该制止的也不制止”的意思。分析二者感情色彩就能辨析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使用。 【典例】选出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 ①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后,朝方表示欢迎中国企业来朝投资,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保持________合作。(A.沟通 B.勾通) ②天安门广场热闹非凡,参加国庆游行的60辆彩车经过________连夜后精彩亮相。扶老携幼,拍照留影,游客们尽情挥洒着喜悦。(A.粉饰 B.修饰) 解析:①“沟通”的意思是“使两方能通连”;“勾通”的意思是“暗中串通,勾结”。前者是中性词,后者是贬义词。该句是客观地叙述情况,不含贬义,所以应选A。②“粉饰” 21 常指装点门面,掩盖实际,带有贬义;“修饰”则指修整装点,使外表整洁美观,偏于褒义。结合语言环境,应选B。 答案:①A ②B 2.注意语体色彩 有一些近义词语在语体风格上有差异,有的是口语,有的是书面语;有的是政论用语,有的是描写性用语。如果不注意词语的语体色彩,用得不恰当,就会使整个句子不协调。如“陪同”“陪伴”都是“随同做伴”的意思,但是“陪同”是书面语,多用在庄重的场合,而“陪伴”多用在文学作品中。 【典例】选出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 ①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一个________解决的严重问题。(A.亟待 B.急需) ②思考了一夜,爷儿俩决定明早________进城买粮种。(A.动身 B.启程) 解析:①“亟待”比“急需”的书面语体色彩更浓,符合句①具体语境,应当选A。②“启程”书面语体色彩浓,“动身”口头语体色彩浓,结合句②的语境,当选A。 答案:①A ②A (三)、从用法方面辨析 1.注意搭配习惯和关系 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制,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习惯。如“雄伟”和“宏伟”,意思相近,但“雄伟”可用来形容山峰、富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建筑的雄壮、高大,也可以形容乐曲、绘画的宏大气势;而“宏伟”指大型建筑的规模或计划的宏大,可以说“宏伟的计划”“宏伟的蓝图”,但不能说“宏伟的山峰”。 【典例】选出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 ①资金问题拖了一个月,昨天下午去局里开会时,李局长没等我开口,就冲着我笑,眼神里________出了我苦苦等待的那个信息。(A.透露 B.流露) ②10月4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参加世界动物日活动的人们手举斗牛悲惨结局的巨幅照片,呼吁人们关注动物________。(A.权益 B.权力) 解析:①“透露”是指泄露或显露出来,常与消息、风声、真相等搭配;“流露”是指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常与某种感情搭配。据此,该句正确答案应选A。②“权益”指合法的不容侵犯的权利;“权力”,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根据语境当选A。 答案:①A ②A 2.注意词语的词性和语法功能的不同 词性不同,词语的语法功能也就不同。辨析与选用词语时,可以从词性切入。如“偶然”“偶尔”都表示情况不经常出现,但“偶然”是形容词(属实词),“偶尔”是副词(属虚词) 21 ,可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等。 【典例】选出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 ①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那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_的作品来的。(A.品味 B.品位) ②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________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些则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灵安慰。(A.内涵 B.蕴涵) 解析:①“品味”意为“尝试滋味”,是动词,常常用副词修饰;“品位”常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是名词,往往用形容词修饰。了解这一语法特点,再对该句语境略加分析,即可发现正确答案是B。②“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概念是所含的全部内容;“蕴涵”,是动词,包含。根据语境当选A。 答案:①B ②A (四)、注意谦敬和适用对象不同 有些词语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表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己方,表敬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了解这一点,对辨析与选用词语很有帮助。另外还要注意,有的词指称一类事物,是集合概念,不能用数量词修饰;有的词单指个体,可以用数量词修饰。比如“河流”之于“河”,“马匹”之于“马”,是集合和个体的关系。 【典例】选出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 ①如果你有困难,我一定________相助。(A.鼎力 B.大力) ②我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使同学们深受启发,大家纷纷表示长大后一定要好好________自己的父母。(A.赡养 B.抚养) 解析:①“鼎力”是对别人帮助自己表示感谢时的用语,当属敬词,用在句①中显然不妥,应选B。②“赡养”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抚养”是爱护并教养,用于父母对子女。故选A。 答案:①B ②A 二、虚词 虚词是指汉语中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和副词在动态语境中使用情况的辨析,偶尔也涉及助词的使用,题型或是选择填空,或判定已给句子中虚词使用的正误。 (一)、介词 介词:指用于名词或代词短语前,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词。 1.要求介宾搭配恰当。介词不单独运用,一般组成介宾短语,大多作状语。注意不要用错介词。 21 ①介词宾语不完整。 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后边必须有完整的介词宾语。 例如:新秧歌剧在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参加斗争都有一定贡献。 介词宾语不完整,在“斗争”的后边应加上“等方面”。 ②介词同后面的介词宾语不搭配。 例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多次指示我们将占用的校舍里搬出来。 错用“将”,使前后文不搭配。应改为“从占用的校舍里搬出来”。 2.要求介宾短语完整,不要残缺介词,否则会使表意不清,句子不通。 例如: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塑造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形象方面又有重大突破。 “塑造”前加一个“在”字,组成“在……方面”的介词短语结构。 3.要求语言简洁顺畅,但是介词要当用则用,不当用的时候不可滥用。滥用介词不但会使表达啰唆,而且,有时还会使表达混乱、造成语病。 例如: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句子中“从这个故事里”作为一个介宾短语没法作主语,所以“告诉”缺少主语,应把“从”和“里”去掉。 【典例】下面各句中介词没有运用失误的一项是( ) A.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学生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所造成的严重影响。 C.一月三十日夜,本市普降大雪,对城市交通带来不便。 D.今年要把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为重要任务,切实抓好。 解析:A项“从……里”使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B项应在句首加上“从”;C项“对”应改为“给”。 答案:D (二)、连词 连词指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表达词语概念之间、上下句子之间的关系。 例如: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淮河,使淮河水变得又黑又臭,许多水生物、植物大量减少和绝迹。 “和”字改为“甚至”一词。因为“减少”与“绝迹”是递进关系,不是并列关系。 2.抓住关联词语成对成套的特点,不要违背它们的搭配。 例如:为学生减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因此,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 21 “而是”改为“而且是”。 3.注意语序,关联词语的摆放不要错位。 例如:我不仅认识他,王军也认识他。 “不仅”放在“我”的前面。复句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如果一致,关联词语应该放在主语后;反之,则放在主语前。 【典例】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回来的靴子,那___是不可想象的。 ②我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感觉,____他的心里把我看成是对他心存坏意的一分子。 ③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____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____我害怕得糊涂了。 A.似乎 以为 才/可是 B.似乎 以致 就/可是 C.确乎 以为 才/而是 D.确乎 以致 就/而是 解析:①推断靴子不会被人退回来,用于表示推测的语气,故此处用“似乎”而不能用表肯定语气的“确乎”。②“以为”是认为的意思,事实上不一定是;“以致”是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此处用“以为”。③“才”表示明白得晚,“就”说明及时,此处表示悔恨,感到晚,应用“才”;后一句用表示转折的词“可是”而非表示并列的词“而是”。 答案:A (三)、副词 副词是指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等的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把副词看成实词。但是高考试题中,常把副词和其他虚词放在一起考查。所以我们在平时复习中,把它归到虚词类里来分析。常见误区有: 1.区别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注意不要混用。 例如:刚刚厂里开会,你参加了吗? “刚刚”改为“刚才”。 2.区别意义相近的副词和形容词。 例如:元朝政府曾一度把一些秘密结社改变为公然的组织,使他们的活动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公然”改为“公开”。 3.注意时态,正确选用表示已然、未然的副词。 例如: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再”字改为“又”字。“了”表示已然语气。 【典例】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21 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____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____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___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 依托 未免 B.感触 依附 未免 C.感触 依托 不免 D.感受 依附 不免 解析:①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思想情绪。“感触”侧重思想情绪,含有“感受、触动”之意,汶川地震确实令人触动。②依附:附着,依赖依靠。依托:依靠。“依托”侧重有所凭借,借托。③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副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科尔曼年轻气盛”正是“老练不够”的原因。此处是对科尔曼作客观评价,没有批评的语气。 答案:C (四)、助词 助词是附在别的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起辅助作用,表示一些附加意义的词。需要注意的是: 1.正确使用结构助词“的”“所”“似的”。注意它们的固定结构和习惯位置。 例如:这次我是受人所迫害,的的确确是冤枉的。 “这次我是受人所迫害”改为“这次我是被人所害”。 2.正确使用动态助词“着”“了”“过”。 例如:广东农村正在掀起了科学种田的新高潮。 “正”和“了”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3.正确使用语气助词,恰当地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 例如:这儿的空气是多么的新鲜,多么的清洁嘛! “嘛”改为“啊”。 【典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他的意见深受大家所赞成。 B.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 C.连用的词语在内容上不能重复,否则,将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 D.这一事实充分显示着在他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解析 :A项应把“所”删去;C项“了”表示动作行为的实现,“将会” 21 表示对结果的预测,两者不相容,应删去“了”;D项“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者状态正在持续,这里的“显示”不表示进行或持续的行为状态,不能用“着”。 答案:B 三、熟语 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但高考多侧重于考查对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能力。有的题型单纯考查熟语的使用情况,有的题型则把实词、虚词和熟语放在一起考查。通常熟语的考查角度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语义内涵不明 1.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义已经不复存在,而只保留了它的引申义。命题者利用这一点故意望文生义错用成语,如不注意这一特点,考生就容易犯“舍本逐末”的错误。 例①: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②: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例③: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例④: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例⑤:主观主义者的滥调文章实属不刊之论。 分析:①中“文不加点”并非“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②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它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③中“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④中“别无长物”不是说“别无长处”,而是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⑤中“不刊之论”不是指“不能刊登的言论”,而是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2.反用其义 例①:一过春节,村里的年轻人就都外出打工去了;偌大一个村庄只落得万人空巷,好不清冷。 例②: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 分析:①中“万人空巷”,意即“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②中“有口皆碑”,意即“人人称赞”。 3.误用典故 例①: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②: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 21 分析:①中“秦晋之好”,指两姓联姻,并非指两国关系友好。这里也可算作“范围对象使用有误”。②中“让梨推枣”,用指兄弟友爱,不用于谦虚。 4.自相矛盾 例①: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孰优孰劣,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例②: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分析:①中“半斤八两”形容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各有千秋”形容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特长,各有特色。②中“危言危行”是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这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后果自相矛盾。 (二)、感情色彩失当 1.褒词贬用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种类型。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的错误。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命题者却故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要注意辨析。 例:《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分析:“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而原句说蒋干的“腐儒形象”,显然是贬义,这里褒词贬用了。 2.贬词褒用 例: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分析:“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追逐某些东西,是贬义词,用于形容艺术家对齐白石国画的热爱,感情色彩失当。 (三)、 范围程度失当 1.范围失当: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①: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例②:大家齐聚一堂,欢迎这位从海外归来的莘莘学子。 例③: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分析:①中“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花卉艳丽、好看。而“菊花”并不代表各种花卉。②中“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是一个集合名词,而“这位”并不等于众多学子。这两个例子都是大词小用。③中“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用在孩子身上,又是谈常识性问题,这就大词小用了。 2.程度失当:重词轻用或轻词重用 例: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时间。 21 分析:“义无反顾”,意思是“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而句中“为出版画册而放弃休息”就说“义无反顾”也是重词轻用,不当。 (四)、使用对象失当 1.对象搭配失当 例①: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例②: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例③: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分析:①中“国色天香”,原指赞美牡丹的话,后常用来称美女,不用于“各种花卉”。②中“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不用指金玉之类。③中“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2.人称或角度失当 例①:厂长的发言确实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例②: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都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例③: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分析:①中“抛砖引玉”,用于第一人称谦让之辞,不适用于第三人称叙述。②中“先斩后奏”,指自行把问题处理了,然后才报告上级或当权者,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③中“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五)、语法搭配失当 1.比喻不当 例①: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之感。 例②: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分析:①中“如坐春风”比喻与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相处,受其熏陶。②中“妙手回春”指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2.搭配不当 例: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分析:“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而句中的主语是“议论”,“惟妙惟肖”与它搭配,显然不当。 3.生搬硬套 例①: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 例②:节日的夜晚,华灯齐放,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分析:①中“蹉跎岁月”原意为光阴白白地过去,而句中理解为“艰苦岁月”很牵强。②中“ 21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句中将此词用以形容灯光,实属附会之词。 4.似是而非 例①:乐于助人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种迂腐。 例②: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另眼相看。 分析:①中“无可厚非”是指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其义中还是有“责难”,而乐于助人是好事,本不该责难,应换为“无可非议”。②中“另眼相看”指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可以表示重视,也可表示歧视,而原文语境显然不能有歧视,故应换为“刮目相看”。 www.jb1000.com 【感悟高考真题】 1.(2011·山东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 ,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 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 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 产生 适合 B.提出 引发 合适 C.提醒 产生 合适 D.提醒 引发 适合 【解析】选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重点是辨析现代汉语的同义词。辨析同义词可以从辨析词义入手,包括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可以从辨析词语的色彩入手,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也可以从辨析词语的用法入手,包括搭配习惯、适用对象、语法功能等。“提出”意思是揭示,提请考虑、讨论、接受或采纳,提取;“提醒”意思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对办公座椅的高度,一般人是不注意的,故第一横线处应填“提醒”。“产生”的意思是由已有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出现;“引发”的意思是由某事物引起、触发另一种状况。根据文意,久坐高度不合适的座椅会出现疲劳感,故第二横线处应填“产生”。“适合”意思是适宜,符合,动词,带宾语;“合适”意思是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形容词,作定语。据语境,第三横线处应填“合适”。 2. (2011·天津卷)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 。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 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 , 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 洋洋洒洒 浮动 好像 B.喜爱 纷纷扬扬 浮动 犹如 21 C.钟爱 纷纷扬扬 飘动 好像 D.喜爱 洋洋洒洒 飘动 犹如 【解析】选B。“钟爱”指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对“历代文人雅士”来说,“喜爱”更符合句意与实情。故选用“喜爱”。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纷纷扬扬:形容(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故“纷纷扬扬”符合语境。浮动:漂浮移动,流动;上下变动,不固定;动荡,不稳定。飘动:(随着风等)摆动;飘。多用于视野所及的具体事物。故选用“浮动”。犹如:如同。好像:像,有些像;似乎,仿佛。“犹如”比“好像”更能表达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故选用“犹如”。 3. (2011·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 ,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②“五一”期间,市长 会见了新加坡贸易代表团和台湾投资考察团。 ③女主人公憧憬的丈夫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定是卓有成就的,一定会成为 的人。 A.投降 分别 深孚众望 B.投诚 分别 深负众望 C.投降 分头 深负众望 D.投诚 分头 深孚众望 【解析】选A。本题考查词语(含成语)的运用能力。应注意三个方面:(1)形或音相近而义不同的,这类词语形或音接近,但词义却迥然有别,在使用中也很容易混淆,因此误用的比例相当大。如“深孚众望”与“深负众望”。(2)意义相近而又有细微差别的。如“投降”与“投诚”。(3)弄清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如“分别”与“分头”。投降:停止对抗,向对方屈服,带贬义;投诚:(敌人、叛军等)归附,带褒义。①句宜用“投降”。“分头”与“分别”的区别:同一个主体对多个客体,只能用“分别”,不能用“分头”;不同主体各自与不同客体一一对应,只能用“分头”,不能用“分别”。②句符合“同一个主体对多个客体,只能用‘分别’”这个限制,因此,宜选用“分别”。“深孚众望”,意为“在群众中享有威望,很使群众信服”;“孚”是“使人信服”的意思。“深负众望”意为“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负”是“辜负”的意思。③句结合语境“一定是卓有成就的”,应选用“深孚众望”。 4.(2011·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她 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她喜欢这座 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 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 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 A.相信 沉醉 既然 顶礼膜拜 B.自信 沉溺 即使 诚心诚意 21 C.坚信 沉浸 尽管 三步一叩 D.确信 沉迷 虽然 毕恭毕敬 【解析】选C。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相信”,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自信”,相信自己;“坚信”,坚决相信;“确信”,确实地相信。文段表现了“她”的执著,故选用“坚信”。“沉醉”,大醉,今多用于比喻;“沉溺”,限于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沉浸”,浸入水中,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沉迷”,深深的迷恋。题中是历史和信仰,故用“沉浸”。“既然”,用在上半句,表示先提前提,后推论;“即使”,表假设;“尽管”,用在上半句,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虽然”用在上半句,多和“可是、但是”连用。题中是“也”,故用“尽管”。“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崇敬, 今多用于贬义;“诚心诚意”,心意很真诚;“三步一叩”,表示特别虔诚;“毕恭毕敬”,表示十分恭敬。题中是说信徒,故用“三步一叩”。 5.(2011·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 近年来,我国历代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看来,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 【解析】选B。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A.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景象。用于此处符合语境。B.自顾不暇,光顾自己还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目不暇接”。C.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用于此处符合语境。D.诟病,意为指责。用于此处符合语境。 6.(2011·辽宁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 B.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C.观众期盼已久的歌剧《三兄弟》近日在人民大剧院上演,其音乐大气磅礴,跌宕起伏,让人赞叹不已。 D.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21 【解析】选B。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成语使用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误用,对象用错,不合语境,重复累赘。B项属于对象用错,“东山再起” 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适用对象是人,而不是现象。“相形见绌”指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A项说续篇不能让人满意,用“相形见绌”合适。“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忽高忽低,很好听。跌宕: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C项说的是音乐,用“跌宕起伏”合适。“白云苍狗” 比喻世事变幻无常。D项说的是人事的变迁,用“白云苍狗”合适。 7.(2011·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解析】选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漫无边际: 漫,原义是水过满而向外流;边际,边缘,界限。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或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用它形容史料,不合语境,应换成“浩如烟海”。B.闲言碎语:①与正事无关的话;②没有根据的话,闲话。长辈对“父亲乔明志”的讲述不是与正事无关或没根据的,“闲言碎语”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换成“片言只语”。C.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这里突出了“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贡献,使用恰当。D.良莠不齐: 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使用对象是人,此处不合语境。 8.(2011·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解析】选D。“指日可待”指(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D项说的是碳排放过量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9. (2011·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无我境地;纵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 21 B.老校区遗留着一种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平滑的石道,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浓重得无需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 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解析】选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D项,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不能说求全责备自己,这里用错对象。A.纵令: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即退一步提出某种情况。B.浓重:(烟雾、气味、色彩等)很浓很重。C.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儿,我拿李子回送他,比喻友好往来。 10.(2011·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B.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 C.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 D.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可能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事件有关。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成语题答题经验:(1)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2)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C项中“运筹帷幄”指在帐幕中谋划计策。后指在后方指挥、筹划。符合语境。 A项中“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不合语境,应为“耳熟能详”。B项中“休戚与共”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此处用错对象。D项中“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与“热情”搭配不当。 【考点模拟演练】 1. (2011·阜阳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调研座谈时指出,要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 B.兽首买家蔡铭超拒付拍卖款的消息如石破天惊,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们唇枪舌剑,讨论非常地激烈。 C.医院有关人员不是采取积极措施救人,而是欲置患者于死地,掩盖事故真相,干下了伤天害理、 21 耸人听闻的事。 D.部分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冲击,学生常不自觉地模仿,写些内容空泛、文体模糊的“异文”,令人不忍卒读。 【解析】选A。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B.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用于消息惊人属误用。C.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此处应用“骇人听闻”。D.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可用于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2. (2011·沈阳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朝韩炮击事件恶化了朝鲜半岛的安全态势。目前,两国边境数千门大炮对峙,前方局势紧张,双方摆足了枕戈待旦的架势。 B.吉发搬家公司秉持顾客第一、 服务保证的经营理念,提供搬家、搬迁、货运、跑腿、快递、空调移机等周到快捷服务,在众多搬家公司中脱颖而出。 C.最近一“犀利哥”迅速走红网络,他那忧郁的眼神,稀疏的胡碴子,那帅到无敌的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众,由于这潮流型乞丐帅哥的举止特立独行,亦有网友对其身份表示质疑。 D.千佛洞社区为迎接八一节的到来,成立近十年的菜市场被拆除,气宇轩昂的社区大楼前辟出了一片绿地。 【解析】选A。枕戈待旦: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合乎语境,使用恰当。B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使用对象有误。C项,“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不合语境。D项,“气宇轩昂”形容人精神饱满昂扬,气度不凡。使用对象有误。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部电视剧以恢弘的气势、感人的情节,浓墨重彩地再现了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艰辛历程。 B.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加大对干细胞研究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关键技术研发及临床研究上给予重点扶持,完全有理由相信,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将倚马可待。 C.《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济宁农民歌手刘大成,在无钱买乐器的情况下,师心自用,独立钻研,自制乐器,连树叶、梳子、吸管,在他口中都能发出美妙的乐声。 D.两千五百年前的一天,阳光明媚,熏风习习,泗水河边一片桃红柳绿,春意阑珊。孔子和弟子们来到这里,面对缓缓流淌的河水,师生共同畅谈起自己的人生志向。 【解析】选A。B.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属用错对象,此处应用“指日可待”。C.师心自用: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褒贬误用。D.春意阑珊:指春天快要过去了。属误解词义,此处应用“春意盎然”。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1 A.古人做学问讲究“博学”“转益多师”,今人求学也应该向古人学习,博学之,慎思之,多方求证,不可师心自用。 B.面对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而不应一味归咎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历史上最大的货币操纵国,没有理由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说三道四。 C.对大学生提出的“零工资”就业,用人单位应三思。发生劳动纠纷时,用人单位会因为违规被查处,若再发生劳动伤害,用人单位可就“吃不了,兜着走”。 D.由于学生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所以解答时不但要理解诗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解析】选D。言不由衷:说的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此处应为“词不达意”。A.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B.说三道四: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C.吃不了,兜着走:比喻受不了或担当不起。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阅读是生命的一种光合作用,生命的质量需要用阅读来锻铸,人的精神可以因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却要面临那么多的挑战,这力量从哪里来?就是阅读。 B.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一方面,中国的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方兴未艾;另一方面,中国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亟待改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迫在眉睫。 C.从实践来看,不少地方应对突发性事件的一个主要弊端就是很少有预见性,缺少未卜先知的有效防范手段,往往是事态恶化、影响恶劣之后才采取“亡羊补牢”式的措施,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终究是“事后诸葛亮”。 D.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的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楚威王要把境内的国事交给他了,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句“愿以境内累矣”。 【解析】选C。应为“未雨绸缪”。 6. (2011·银川模拟)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B.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上海世博会上,参观的人们,在沙特馆前排起了长龙,但一批人进去后约五分钟,后一批人才被允许接踵而至。 D.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科考队在西太平洋海域成功布放6 100米 21 深海测流潜标,这是中国迄今在大洋成功布放的最深观测潜标,令世界为之侧目而视。 B.在车市烽烟弥漫的激烈角逐中,奇瑞瑞虎表现可圈可点,已斩获多项权威媒体车评大奖,成为年度获奖最多的SUV车型之一。 C.一日观亚运,胜读十年书。精彩纷呈的比赛,热情洋溢的观众,这种设身处地的现场感受和震撼是电视和书本都无法传达的。 D.学习外省市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就应该立足合肥市情,结合实际,有所取舍,切忌采用那种画地为牢生硬模仿的方法。 【解析】选B。“可圈可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符合语境。A项,“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不合语境。C项,“设身处地”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不合语境。D项,“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合语境。 8. (2011·广东六校联考)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郭德纲最近可谓“背”到极点,不仅深陷“圈地”“打人”风波,连苦心经营的“德云社”也被迫宣布停业整顿。然而就在人们以为郭德纲的事业恐就此一蹶不振之时,郭德纲团队却展现了其不俗的危机公关能力。事出仅半个多月,郭德纲就大有缓过气来之势,曾一落千丈的公众形象也有了卷土重来的可能。 A.苦心经营 B.一蹶不振 C.一落千丈 D.卷土重来 【解析】选D。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形象”不能说“卷土重来”。A.苦心经营: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B.一蹶不振: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C.一落千丈: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9.下列加点成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葸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B.在楼市处于非理性状态的今天,鼓励盘活存量,或许能够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扼住信马由缰般飞涨的楼价。 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一发功疾病就能消除,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D.开会时,常常遇到老板不满意某位同事的报告或观点,或会议进行一半时,同事因意见不同而造成尴尬的气氛。身为与会者的你,该怎么打预防针,打破僵局,继续进行会议呢? 【解析】选A。B项,“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不能用来修饰“楼价飞涨”。C项,果不其然:果然(强调不出所料),表示符合听说的情况,与后文的“没有那么大的能耐”矛盾。D项,“打预防针”比喻预先进行提醒、教育,使人有所警惕,以防发生不利的事情。此处应用“打圆场”。 10. (2011·杭州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21 A.金克木是老当益壮,文章写得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去世前一个多月还给出版社寄去了一篇《倒读历史》。 B.谈到加州目前遭遇的财政困境,施瓦辛格感慨:“民主党认为我们应该大量注资,大幅增税等,而我坚信我们应该量入为出,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削减开支。” C.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廉政勤政,率先垂范,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扭转。 D.近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枯水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解析】选B。“量入为出”指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支出的限度。A项,“一发不可收拾”指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C项,“上行下效”指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D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