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济南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
1三、根据课文《曹刿论战》,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身)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实情) D.彼竭我盈,故克之(士气正旺盛) 2.下列每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 A.必以分人 咨臣以当世之事 B.战于长勺 试用于昔曰 C.可以一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忠之属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3.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对比衬托的手法塑造了曹刿这个深谋远虑,军事才能出众的平民英雄形象。 B.之所以说鲁庄公“鄙”,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君主,大敌当前却不知道该依靠谁战,又如何而战,甚至打胜了也不知道胜在何处。 C.曹刿主动请见时受到其乡人的阻止,说明老百姓相信肉食者的决策能力,同时表现了曹刿对国家大事主动担当的责任感。 D.长勺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鲁国决胜的策略在于“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谨慎小心”。 4.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剪裁别具匠心,围绕“论战”,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的过程,突出曹刿的“远谋”。 B.文章巧妙运用了对比,如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家卫国的热情。 C.文章语言十分精炼,如写齐军,仅用“齐人三鼓”四字就表现出他们依仗数量上的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 D.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等相照应,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1.C 2.A 3.C 4.D 【解析】1.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案件)。 2. A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倒装句,“以当世之事咨臣”。B倒装句。C省略句。D省略句。 3. C项“说明老百姓相信肉食者的决策能力”错误,应是不相信。 4. D项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分析不正确。鲁庄公既有目光短浅、迷信的一面,又有虚心听取下层人士意见的一面。 2.、根据课文《出师表》,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夙夜忧叹 夙夜:早晚 B.攘除奸凶 攘除:铲除 C.由是感激 感激:感动 D.至于斟酌损益 损益:得失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诚宜开张圣听 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何以战 B.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公问其故 C.可计日而待也 三而竭 D.恢弘志士之气 公将鼓之 4.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诸葛亮北伐前写的劝勉刘禅的奏章,开篇分析蜀汉的危机形势,意在引起后主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7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和“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文章结尾,诸葛亮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继承先帝遗志。1.C 2.C 3.C 4.C 【解析】1.C.由是感激 感激:感动奋激。 2.A开张:古义:扩大;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B不同:古义:偏义复词,单指“异”,不同;今义:不同和相同。C叹息:痛心遗憾。D所以:古义:……的原因(表原因)或表方式方法;今义:表示因果关系。 3.A用来/凭借。B他们/代词,指曹刿。C却。D助词,的/语气助词,没有意义,只占一个音节。 4.C项错误,“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白帝城托孤、辅佐刘禅;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千,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浙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洋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阅十余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B.寻十余里,无迹 未果,寻病终 C.必于石下边水处啮沙为坎穴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D.是非木杮 斯是陋室 2.下列句了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求之于上流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求石兽于水中 躬耕于南阳 C.然则天下之事 入则无法家拂士 D.盖石性坚重 盖竹柏影也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说明了“天下事既有一般规律,也有特殊规律,切不可按照常理主观臆断”的道理。 B.文章写僧人们打捞石兽时,连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待结果,简洁之至,又很生动。 C.文章对讲学家和老河兵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闻之笑日”四字刻画出讲学家自负而又轻蔑的神态,而老河兵的“笑”则显示出他的胸有成竹。 D.文章叙事,脉络分明,逐层深入,结构严谨。叙事之后,以简洁的抒情结束全篇,揭示题旨,有画龙点睛的作用。1.C 2.B 3.D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7 分) 河中石兽纪 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 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 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是/非木杮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卒获有所/闻 D.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7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尔辈不能究物.理.(客观事物的道理) C.相与步于.中庭(在)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其中) 12.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选文以时间为序叙述故事,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按老河兵的说法寻得石兽。 B.选文中的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善逆向思维,歪打正着。 C.选文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作者的思考 和议论,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10.C 11.D 12.B 5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9—12题。(14分)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①也。 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及其卒也,羌酋②将数百人,哭之如父。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晏如:泰然处之。②羌酋,羌族首领。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以水沃面 ( ) ②晏殊知应天府 ( ) ③数问当世 ( ) ④悉采用之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例句:以母在时方贫 A.以塞忠谏之路(《出师表》) B.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C.何以战 (《曹刿论战》) D.太祖常劝以读书(《赵普》) 10.按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尝 推 其 奉 以 食 四 方 游 士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及其卒也,羌酋将数百人,哭之如父。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列子>一则》) 12.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9.(1)①浇,洗 ②做知府 ③多次,屡次 ④全,都(2)B10. 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 (2分) 11.(1)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及,等到;卒,死;将,率领;哭之如父状语后置;各0.5分】12.读书勤奋、崇尚简朴生活、乐善好施、爱民如子等,结合文章内容略。(2分) 【参考译文】 范仲淹字希文,他少时就有志气,奉行操守。他冬天读书十分疲乏时,就用冷水浇脸;有时无东西吃,甚至不得不靠喝稀粥度日。晏殊掌管应天府时,听说范仲淹很有名,就召请他到府学任职。范仲淹曾经拿出自己的俸禄来供养四方游学之士,几个儿子甚至要轮换穿一件好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始终泰然处之。 仁宗皇帝当时正一意要实现天下太平,多次询问当前急需办理的大事,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给皇帝上奏十件事。仁宗皇帝正信任范仲淹,因而全部采纳了他的意见,凡适宜立为法令的,都用诏书统一颁布下发。 范仲淹性情刚烈,但外表温和,本性十分孝顺,因为他母亲在时,家境正是贫困的时候,后来,范仲淹虽然做了大官,但不是家中来客人,吃饭时也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衣服和饭食,仅仅只能自己御寒和充饥。范仲淹对人好施予,在乡族中设置义庄,用以赡养族人。博爱善施,士大夫大多出自其门下,即使是小巷之人,都能说出他的名字。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他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恩德。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 6.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二)(9分) 7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①。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②西曹主簿③,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选自《宋书》,有删改) [注释] ①仕:做官。 ②辟:征召。 ③主簿:官名。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推家财与弟及兄子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立屋于野外 / 皆以美于徐公 C.州里重其德行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凝之悉散之亲属 / 悉以咨之 [来源:学科网] 10.请用三条“/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父 期 公 衡 阳 太 守 兄 盛 公 高 尚 不 仕 11. 结合选文,说说州里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的原因是什么,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3分) 9. (3分) D 【解析】 A.给/通“欤”,语气助词; B. 在/比; C.品行/行走; D.都。 10.(3分) 父期公 / 衡阳太守 / 兄盛公 / 高尚不仕。(用了一至三条“/”,每对1处给1分;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 11.(3分) 重其德行。(1分) 不慕荣华;安于俭苦。(2分) 【参考译文】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是南郡枝江人。父亲期公,任衡阳太守。哥哥盛公,性情高傲,没有做官。刘凝之倾慕老莱子、严子陵的为人,把家里的财产全部赠送给弟弟和侄子,在野外建造了房屋,不是自己劳动所得就不享用。州里的人都很推重他的德行。州里多次尊敬地征召他为西曹主簿,他都没有就任。妻子是梁州刺史郭铨的女儿,陪嫁很丰厚,刘凝之把它们都分给了亲属。妻子也能不羡慕荣华富贵,与刘凝之一起安于勤俭贫苦的生活。 7.苏洵发愤读书 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①。曰:“此未足为我学也。”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嘉佑初,与二子轼、辙至京师。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士大夫争持其文,二子举进士亦皆在高第。于是,父子名动②京师。而苏氏文章擅③天下,目④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 ——选自《宋史·苏洵传》 【注释】:①中:中举。②动:震动。③擅:独步,独擅。④目:看作,视作。 1.将下面的句子用“/”断句(限两处) 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 【答案】: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 【解析】:给较长句子断句,可以先在主语出断开,然后看句子几个谓语,再在第二、三个谓语前断句,最后根据题干中提示的限制数量进行综合分析。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 A.中轩敞者为窗 B.为宫室器皿,罔不因势象形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E.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答案】:A 【解析】:B项中的“为”表动作行为,译为“做”;C项中的“为”表动作行为对象,译为“向”、“对”;D表被动,译为“被”;E项中的“为”表动作行为的目的,译为“为着”、“为了”;A项中的“为”与例句中的“为”都表判断,译为“是”。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1)又举茂才( 推荐、推举。 ) (2)此未足为我学也(值得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答案】:(1)参加科举的进士考试,又被地方政府推荐为有才德的人,都没有中举。(2)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到了朝堂之上。 【解析】:第一句中出现了三个应该注意的词语,其中前后两个“举”意思不同,第一个是参加科举,是名词用作动词,第二个则是推荐的意思,另外,句中的“中”则是“中举”之意。第二句中的“书”的含义,可以联系后面的“士大夫争持其文”中的“文”的意思,可推知其意思是“文章”。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苏洵二十七岁开始发愤读书,终于名扬天下。 【解析】:解答此题要按“题目+故事背景+结果”的形式进行概括。题目点出了事件,然后加特殊背景(苏洵二十七才开始学习)与最终的结果(名动京师),即为答案。 6.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悟?请写下来。 【答案】:示例一: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都可以作为开始,因为学习是人一生的应做的事情;示例二:我们应该抓住青少年美好的时光抓紧学习,不可荒废大好光阴。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联系本文的主题来解答,也可以从故事情节中某一个有启发环节入手予以解答。 7.请举出几个古人勤于读书的故事。 【答案】:示例:李密挂角、闻鸡起舞、囊萤映雪等 【解析】:此题不难,日常要注意积累。可以到已经掌握的成语故事中去寻找答案。 《苏洵发愤读书》参考译文:眉山的苏洵,年少的时候不喜欢读书,到了青壮年的时候还不知道要去读书,到了二十七岁时才开始努力读书,参加科举的进士考试,又被地方政府推荐为有才德的人,都没有中,说:“这不值得作为我学习的内容”(于是)就烧了自己的书,关门读书,五六年就对《六经》和各个学派的学说十分有研究。 嘉佑初年,和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到京城,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到了朝堂之上,大臣们争着看他的文章,两个儿子参加科举进士的考试,成绩都在优等。因此,(苏家)父子的名声震动了京城,而苏家父子的文章独步天下,(人们)把他们叫做“三苏”,苏洵是老苏,苏轼是大苏,苏辙是小苏。 8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谢安深算》,完成8-11题。(14分) 谢万①北征,常以啸咏②自高,未尝抚慰众士。谢公③甚器爱万,而审其必败,乃俱行,从容④谓万曰:“汝为元帅,宜数唤诸将宴会,以说众心。”万从之,因召集诸将。都无所说,直以如意⑤指四坐。云:“诸君皆是劲卒。”诸将甚忿恨之。谢公欲深著恩信,自队主将帅以下,无不身造,厚相逊谢。及万事败,军中因欲除之。复云:“当为隐士。”故幸而得免。(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 ①谢万:东晋名士,谢安的兄弟。②啸咏:啸歌吟咏,有音乐性的咏叹,能寄托文人的风骨和气质。③谢公:即谢安,东晋政治家、名士,淝水之战立大功。④从容:随口。⑤如意:器物名,作指划和防身用。 8.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以说众心( ) ②诸将甚忿恨之( ) ③无不身造( ) ④及万事败(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故幸而得免 A.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B. 抟扶摇而上者(《<庄子>一则》) C. 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D. 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9.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2分) 宜 数 唤 诸 将 宴 会 10.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都无所说,直以如意指四坐。 (2)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 11.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谢安的“深算”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8.(1)①取悦,使…高兴 ②恼怒 ③亲自 ④等到 (2)B 9. 宜/ 数 唤/ 诸 将宴 会 10. (1)他什么也不说(完全不说什么),只是用如意指着四周在座的人。 (2)不学习就没有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完成学业。 11. 预见高傲的谢万必将北征失败;劝谢万和属下处好关系,注意笼络人心;亲自慰问将士,礼贤下士;知晓兄弟的为人性格,为兄弟谋划脱罪后的去处。(2分)(答到两点即可) (翻译:谢万北征时,常常凭着长啸吟咏自命不俗,从不体恤全体将士。哥哥谢安 7 器重爱护谢万,但也明白他肯定要败,就一起随军出征,他随口对谢万说:“你作为元帅,应该经常召集将领们宴会,由此让大家能心情愉快。”谢万听从他的建议。于是就召集将领们聚会,什么也不说,只是用如意指着大家,说:“ 你们都是勇猛的士兵。” 众将听罢非常气愤。谢公想在将士中加强恩德威信,自主帅以下的大小将领,他都亲自去拜访,诚恳地表示了道歉。等谢万兵败,军中的人想除掉他。谢安又说:“这样的人 应该去作隐士。”谢万这才得以幸免。)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 三年,章邯等将其卒围巨鹿,楚上将军项羽将楚卒往救巨鹿。冬,赵高为丞相,竟案李斯杀之。夏,章邯等战数却,二世使人让邯。邯恐,使长史欣请事①。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见邯曰:"赵高用事于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项羽急击秦军,虏王离,邯等遂以兵降诸侯。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②,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③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高前数言“关东盗毋能为也”,及项羽虏秦将王离等钜鹿下而前,章邯等军数却,上书请益助,燕、赵、齐、楚、韩、魏皆立为王,自关以东,大氐尽畔秦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使人私于高,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 ——《秦始皇本纪》(节选) 【注释】①请事:请求指示。 ②设验:设计检验。 ③ 阴中:暗中。 二世三年(前207),章邯等率兵包围了巨鹿,楚国上将军项羽率领楚兵前去援救巨鹿。冬天,赵高担任丞相,终于判决杀了李斯。夏天,章邯等作战多次败退,二世派人去谴责章邯,章邯害怕了,就派长史司马欣回京汇报情况,请求指示。赵高既不接见,也不信任。司马欣害怕了,赶紧逃离,赵高派人去追,没有追到。司马欣见到章邯说:“赵高在朝廷中掌权,将军您有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这时,项羽加紧进攻秦军,俘虏了王离,章邯等人就率兵投降了诸侯。八月己亥日,赵高想要谋反,恐怕群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计谋进行试验,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把鹿说成是马。”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赵高以前多次说:“关东的盗贼成不了什么气侯。”后来项羽在钜鹿城下俘虏了王离等人并继续前进,章邯等人的军队多次败退,上书请求增援,燕国、赵国、齐国、楚国、韩国、魏国都自立为王,从函谷关往东,大抵全部背叛了秦朝官吏而响应诸侯,诸侯都率兵西进。沛公率领几万人屠灭了武关,派人来跟赵高秘密接触。赵高害怕二世发怒,诛杀加害自身,就谎称有病不去朝见皇上。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二世使人让邯 (2)赵高欲为乱 (3)上书请益助 (4)尽畔秦吏应诸侯 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欣 恐 亡 去 高 使 人 捕 追 不 及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2)高前数言“关东盗毋能为也”。 12.结合文段内容,说一说赵高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9. (1)责备,谴责 (2)作乱,叛乱 (3)增加 (4)同“叛“,背叛10. 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11. (1)赵高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说是马来阿谀迎合赵高。 (2)赵高以前多次说:“关东的盗贼成不了什么气侯。” 12.嫉贤妒能、滥杀无辜、奉迎献媚、察言观色(结合文本内容)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牛酒迎劳之。事闻,朝廷大怒,富弼议欲诛仲约。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贼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今高邮无兵与械,且小民之情,醵出财物而免于杀掠,必喜。戮之,非法意也。”仁宗乃释之。弼愠曰:“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仲淹密告之曰:“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他日手滑,恐吾辈亦未可保。”弼不谓然。及二人出按边,弼自河北还,及国门,不得入,未测朝廷意,比夜彷徨绕床,叹曰:“范六丈圣人也。” 《范仲淹圣心解法意》 【注释】①醵(jù):凑钱,集资 ②手滑:做惯了某种事。这里指皇帝轻易杀臣子。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知军晁仲约度不能御②仲淹密告之曰 ③富弼议欲诛仲约④弼愠曰 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 7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①今高邮无兵与械,且小民之情,醵出财物而免于杀掠,必喜。(3分) ②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2分) 11. 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本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你认为范仲淹是什么样的人?(4分 9. ①推测、估计②暗中、私下③杀④恼怒、怨恨10. 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 11.略12.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范仲淹是个深谋远虑、顾全大局、爱护百姓。 参考译文:宋朝时强盗张海将大批人马快要到高邮了,知军(统理府州的军事长官)晁仲约预料无法抵御,就昭示当地富有的人,要他们捐出金钱、牛羊、酒菜去欢迎慰劳贼兵。事情传开以后,朝廷非常愤怒。富弼提议处死晁仲约。范仲淹说:“郡县的兵力足以应战或防守,遭遇贼兵不抵御,反而去贿赂,在法理上知军必须处死;但是当时实际情况是高邮兵力不足,根本没有办法抵抗或者防守;而且百姓的常情,只要捐出金钱食物,可以避免杀戮抢劫,一定很高兴。这种情况下杀死知军不是立法的本意。”仁宗听后,接受范仲淹的意见,放过了知军。富弼生气地说:“我们正要宏扬法令,你却多方阻挠,这样如何治理百姓?”范仲淹私下告诉他说:“本朝从祖宗开始,未曾轻易处死臣下,这是一种美德,怎么可以轻易地破坏呢?假如皇上做惯这种事,将来恐怕我们的性命也不可保了。”富弼颇不以为然。 后来两人出巡边塞,富弼从河北回来,进不了国都的城门,又无法知道朝廷的心意,整夜彷徨于床边,感叹地说:“范六丈真是圣人啊!”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