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每课教学反思(含目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每课教学反思(含目录)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每课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第四单元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13 短文两篇 2 *梅岭三章/陈毅 谈读书/弗朗西斯·培根 3 *短诗五首 不求甚解/马南邨 月夜/沈尹默 14 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15 *无言之美/朱光潜 断章/卞之琳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叶圣陶 风雨吟/芦荻 写作 修改润色 统一/聂鲁达 口语交际 辩论 4 海燕/高尔基 单元综合与测试 写作 学习扩写 第五单元 活动·探究 单元综合与测试 17 屈原(节选)/郭沫若 第二单元 18 天下第一楼(节选)/何冀平 5 孔乙己/鲁迅 19 枣儿/孙鸿 6 变色龙/契诃夫 任务二 准备与排练 7 *溜索/阿城 任务三 演出与评议 8 *蒲柳人家(节选)/刘绍棠 单元综合与测试 写作 审题立意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 生活 20 曹刿论战/《左传》 单元综合与测试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第三单元 22*陈涉世家/司马迁 9 鱼我所欲也/《孟子》 23 出师表/诸葛亮 10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24 诗词曲五首 11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十五从军征 12 词四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过零丁洋/文天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写作 有创意地表达 写作 布局谋篇 名著导读 《简·爱》:外国小说的阅 读 名著导读 《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 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南安军/文天祥 单元综合与测试 别云间/夏完淳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一单元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感谢新课改能将这位文革后新生代诗人的代表诗作吸纳进语文课本。但是怎 样在语文课上教好这首诗,怎么通过一两个主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 悟读这首诗,怎样让学生有层次地朗读诗歌,从而读出诗的美感,读出自己的独 特感悟,读出对诗歌的喜爱,成了我近日脑中不停思索又找不到突破口的问题。 我先明确了备课的总体思路,即先确定教学内容,再琢磨授课技巧。 我分四步实施:第一步,读透诗歌,先把从网上和教参上把能找到的关于舒 婷及本诗的介绍、赏析及解读文章看一遍,在心中先打上厚实的底。 第二步,研读诗歌,筛选出诗的美点。我打算引领学生探究的美点有:情感 美、意象美、结构美、音韵美。 第三步,设计两个主问题引导学生读出这四个美点。我觉得情感美学生是最 容易分析出的,而本诗是通过一个个意象来为情感的表达铺路架桥的,所以意象 美也很容易分析得出,其次是结构美和音韵美,这两点有共同点,都是着眼于语 言,都是抓住每节诗的固定句式分析,这两个固定句式分别是每个诗节开头的“我 是(你)……”和结尾处的“——祖国啊”。我的第一个主问题是 “每节诗末 的“祖国啊”在朗读的处理上是否一样?为什么”,由这个问题领着学生分析出 四个诗节诗人情感的变化,从而理出情感脉络,体会情感美的两个方面,一是情 感由低回叹息到激昂热烈的变化美;二是对祖国生死相依、荣辱与共的赤诚美。 在分析情感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体会到了意象的新颖、准确。我的第二个主问题 是“本诗的抒情主题是“我”,抒情客体是祖国,诗中用一个反复出现的句式将 两者紧密结合了起来,请问是什么句式”,学生立刻就找出了“我是(你)……” 的句式,我让学生读这些句子,试着用“从这个句式中我读了——”来说一句话, 可以从内容、情感、修辞、结构、音韵等方面来说。经过这个环节,学生更深刻 地体会到了诗人与祖国血肉相连的关系,感受到了诗人对祖国的忧患意识与使命 感,加深了对情感美的理解。而且他们能够说出这个句式使诗歌的结构单一中体 现着变化,简约中蕴含着丰富;使诗歌的音韵朗朗上口,回环跌宕。从而感悟到 了诗歌的结构美和音韵美。 第四步,进行微观的构想,如课堂时间不够和多余两种情况下作何种调整, 如个别意象上学生可能会出现的误读,如朗读中应重点指导的诗节,如各层次朗 诵的时机与要求,如朗读配乐的选择等等。 备课至此,整堂课的脉络已经了然于胸。我知道,心里打了这样的底色,我 的课堂可以信由学生发挥,灵动而个性地生成;我的课堂可以放得开又收得拢, 在宏观和微观世界畅游。当然,课堂设计肯定有欠缺,课堂生成肯定有不尽如人 意的地方,但这,也将是我永远追求不尽的前路。 2 *梅岭三章/陈毅 《梅岭三章》是陈毅的经典之作,字里行间饱含着无产阶级革命者投身革命、 勇于献身的凛然正气。我在讲授本课时,按照双线推进、并行不悖的思路有序展 开。一是贯穿朗读主线,通过播放录音、范读、学生齐读、分散读等形式,营造 浓郁的朗读氛围,让学生在朗读中体悟语感,理解诗意,把握情感。二是梳理三 首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知系统化,构成严丝合缝的体系。通过循序渐进 地讲解,学生明白了这三首诗的内在联系: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时 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 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到理想,一气贯注。 遗憾之处是讲解作者表达的强烈思想感情时,局限于这三首诗,局限于陈毅 本人,而没有拓展延伸。应该联系鲜活的现实生活,把当代尤其是近几年涌现出 的英雄人物、模范代表身上迸发出的爱国爱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竭诚奉献 的时代精神与陈毅崇高的革命情怀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争 做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诗歌文学性、思想性、教育性 的功能。 3 *短诗五首 月夜/沈尹默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断章/卞之琳 风雨吟/芦荻 统一/聂鲁达 可取之处:这节课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并理解五首短诗的内在主旨, 将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出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对“五四”时期以来的白话新诗的对比阅读,受限于学生的知识 面和对特定历史背景的了解不足,并没有展开细品,讲解得比较宽泛,学生没有 形成清晰明确的见解,收效不大。 4 海燕/高尔基 《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我非常喜欢。过去一直都是采用“朗读感知 ──分析结构,整体把握──介绍作者、时代背景──分析形象,理解象征意义 ──延伸拓展,加深理解”的套路,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结构和时代背景上。教 得很顺手,也很熟练。但连续教了几遍之后,就想教出点新意来。特别是最近几 年阅读教学提倡多元解读自由解读,也想赶个时髦,来个新的解读,于是,在这 次教学活动中,我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新的教学设计,同过去的设计相比,最大的 区别是我没有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结构分析,第一节课把重点放在朗读和形象 的把握上。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 掘与创新。作为一篇散文诗,有着诗一样的语言和诗一样节奏,如果不仔细品读, 怎么能感受到作品的语言美和韵律美。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课文读起来结结巴巴, 连一些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怎么能谈得上恰当的语言表达呢?所以在这次教学 过程中,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听读﹑试读﹑品读﹑老师范读﹑学生展示这几个过 程,让学生把握散文诗的节奏﹑重音和停顿。“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 读,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同时学生能初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比老师单 一的去讲要好的多。 其次,在形象的把握上,以往主要让学生联系生活来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 目的是不让学生受背景的影响受教师引导的影响,能够自由的解读文章的内容。 因此,学生对“海燕”形象和象征意义的理解比较快,也比较一致,大都是“它 是生活中的强者,逆境中的勇士,勇于迎接挑战的英雄。”等。在此基础上,我 让学生介绍生活中的“海燕”,学生举出了贝多芬、张海迪等百折不挠、自强不 息的事例。课后,我自己问自己,《海燕》一文的价值何在呢?难道它等同于一 篇一般的托物言志赞美生活中的强者的文章了吗?这样的文章不是太多了吗? 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高尔基的《海燕》却只有一篇!我想,这不是真正的多元 解读,也不是新课改下的花样翻新,而是在糟蹋经典美文! 于是我很快又对这一设计进行了补充,在第二节课上,在学生进行了自由解 读之后,我及时进行了讲解引导,向学生详细介绍了高尔基及其写作本文的时代 背景,再由学生思考“海燕”的象征意义以及本文的主题,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 多了。我又进行了一些补充讲解。尽管好像剥夺了一点学生的自主权,但我觉得 《海燕》这篇文章一下子厚重起来,充实起来,高贵起来,它是一个民族一个时 代精神的一面旗帜啊!我觉得我对得起高尔基了。 这次经历使我领悟到了几点:要以冷静的理智的头脑对待一些“时髦”;对 一些经典美文,特别是时代性比较强的文章,可以进行自由解读多元解读,但要 慎重,不能为追求所谓的教学创新,而损害了它们的价值,不能使多元解读庸俗 化;要灵活客观地对待学生自主和教师引导的关系,在很多时候,教师该参与的 该引导的,就不能退出,就不能犹豫,就不能缄口。 “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病必须革除,但 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改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只有不断的深入学习,冷静思考,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注入新鲜的活水,才 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向新课程。 写作 学习扩写 扩写文章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借助联想、想 像,充分发挥创造性,使情节曲折化,人物个性化,思想深刻化。 扩写文章的核心能力是联想、想像。扩展过程中的联想、想像要注意以下几 点: 1.抓住联想、想像的触发点进行扩展。“触发点”即让人受到触动而引起 联想、想像的人、事、景、物等,构思行文的过程中要以活跃的思维触及鲜活的 生活,于“触发点”上引燃思维的导火索,展开丰富的联想、想像。 2.多角 度展开联想、想像进行扩展。“多角度”就是发散性的,甚至是逆向性的联想、 想像,这是广泛选材,丰富文章内容的重要手段。3.运用创造性的联想、想像 进行扩展。学生要借助丰富的联想、想像,突破惯常思维,突破现实的时间和空 间,大胆地、创造性地组织情节,或者从拟化视角切入生活,以花草、飞鸟、走 兽为主角编写故事。 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二单元 5 孔乙己/鲁迅 经过反思再次教学本节内容,我努力为学生提供或创设这样一种氛围和情 境,结果学生的积极性真地被激活了,对他们在学生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主动探究 的热情和他们各自富有创意的问答、评价,我虽有所预料,但还是颇为意外。及 至后来,他们的思维如潮水般奔涌、跳跃,他们的潜能如被唤醒般释放,我更是 受到一种震撼。 1、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经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分析问题、 进一步解决问题。因“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鼓励学生提 问,质疑,从字词入手,再到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宏观把握全文,由点到面, 循序渐进。使思维与语言实现最佳的整合。不仅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 力得到提高,更能使学生得到感性思考与理性探索的智慧体验和语言展示与情感 交融的成功化验,最终使学生答出理性,问出个性,更上一层楼。 2、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知识的汲取,方法的选择、提问,切入 口的转换方面富有收获,为发言者提供一个丰富的知识精神家园。营造竞争的学 习环境,提高学生质疑、解惑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合作是基础,竞争 是高潮,学生个体的思维互动起来,课堂变成了战场,学生唇枪舌战,互不相让, 思维能力强了,口头表达能力也强了。 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我们要积极实践、自主反思,进一步探索、创新,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完善,为 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6 变色龙/契诃夫 这节课虽已上完,但思绪仍迟迟不能由“铃声”的响起而结束,感想蛮多…… 一、 解读文本,反复研读----持之。 《变色龙》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 8 单元的一篇课文。《变色龙》是契诃夫早 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在这篇经典小说里,他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 专横跋扈、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典型形象,具有广泛的艺术概括性。小说的名 字起得十分巧妙。变色龙本是一种蜥蜴类的四脚爬虫,能够根据四周物体的颜色 改变自己的肤色,以防其它动物的侵害。作者在这里是只取其 “变色”的特性, 用以概括社会上的一种人。 作品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 生活的本质。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和心理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彩生动, 故事结尾耐人寻味。正如鲁迅所说:“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 都达到了短篇小说的要求具备的高度。”作为初中生接触不多的外国小说教材, 可以从多角度去挖掘文本的意义,但教学课时和知识的容纳吸收是有限度的,所 以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内做到抓重点、理顺难点,最大限度的有所收获是最 佳效果。 二、大胆取舍,深挖主题----汗之。 先前几次试讲,在讨论“奥”变化的环境时,我也都设计为当时俄国社会环 境的介绍,但同事们和我都觉得这块内容出现得有点突兀、有点生硬。这引起我 的深思:面对小说内容,马上就会想到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于是乎 学生经常被“哗”一下带到了 19 世纪末的俄国,20 世纪初的中国,抗日战争, 辛亥革命……我们对处于那样环境中的人物或鄙视或同情或敬仰……于是,我们 认识到了封建主义的罪恶、资本主义的罪恶,从而无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对于现在的学生他们真的能通过我们几句话的介绍就真的了解那个时代、那 个社会吗?有限的教学时间不是应以有效阅读为主吗?能不能抛开时空的界限回 归到人性的根本呢? 再说一篇好的小说以对人性的深刻揭示提醒我们应该怎样生活,这就是小说 的价值,也是小说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 所以我最终决定不刻意的介绍沙皇黑暗制度。而是引导学生对于人物身上人 性的弱点剖析。 但这样做会不会认为是在刻意给人物“贴标签”呢?失去了小说内容原汁原 味呢? 三、课堂亮点,一闪而过----叹之。 在教学最后,让学生谈谈你身边有“奥”吗?学生讲了一些,其中一个同学 讲到,我们就是一群“奥”,班主任不在的时候大家都很吵,但只要有同学叫到: 班主任来了。我们就可安静了。”这个学生的话说得十分真诚,我在心里其实也 蛮高兴能联系到生活这么近了,就在眼前了……班主任对于学生不就是一个“权 威”吗?我们不也常说学生:我在我不在,你们怎么差距这么大呢?但课堂上我却 只能一笑了之,转移话题了,担心学生会举出其它更尖锐的问题,到时我如何圆 场?这堂课不就漏洞很大了吗?能得到专家的认可吗?马上由刚才积极鼓励学生发 言到“顾左右而言他”……现在想来,呵呵……我不也是“奥”吗? 四、言者,心之声也-----缺之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读了,但朗读指导不到位,心中总想着后面的教学内 容,朗读只是一带而过,没有还朗读到语文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内 容,在读中理解文章主题,在读中品析语言的传神。我应当舍得花点时间让学生 自己去读,去品。 7 *溜索/阿城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 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 家整理的《溜索》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是一篇小说,我在讲课时围绕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进行 分析讲解,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质疑解疑,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人物 性格,理解文章的主题。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描写和表现手法,也进行了点拨,学 生收获许多。然而本文意蕴深刻,如鹰、马、牛三种动物形象的隐喻和人与自然 的关系等没有展开深入研究,还有作者的情感取向: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以及对平庸、畏难的.厌弃等都没有探讨分析。在今后教学时,要注意改进,不 断提高教学效果。 可取之处: 将小说的三要素分为三个目标一一分析讲解,让学生在把握文章内容、人物 形象的基础上,对环境描写的作用和表现手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不足之处 本文意蕴深刻,如鹰、马、牛三种动物形象的隐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没有 展开深入研究,还有作者的情感取向: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以及对平庸、 畏难的厌弃等都没有探讨分析。 8 *蒲柳人家(节选)/刘绍棠 我觉得这堂课是很成功的,切合新理念,践行新课标,既突出探究性学习这 一新方法,又不花哨,较好的复归到语文教学的本质。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 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升华。 勾连上下于一点——选点与定位 语文教学设计中最难的是准确找到“突破口”,并以此带动全文,极为简洁 地处理教材。我把这篇小说教学的突破口定为“探究民族本色”,用这一点既勾 连了内容,整合了知识,突出了小说的艺术特点,更让学生感受了民族本色,家 园文化,激发了民族自尊心。达到艺术的熏陶、文化的思考、情感的感染的目的。 本堂课教学的内容紧紧扣住一个点,步步深入、逐层品味。有效完成了教学任务, 可谓“只著一点,尽得风流”。 登堂入室一课堂——方法的传授 达尔文说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堂课整个教学的过程, 就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三个精彩片断,由浅入深、从显性到隐性探究,体 现了认知规律。在一堂课里,不穿凿、不附会,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地教会学生 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这种四两拨千斤的巧妙应该是课堂最大价值化的体现。 我以我血荐轩辕——情感的升华 日益加剧的全球化人类文明进程,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地区在享用西方发达 国家带来的科技文明的同时,逐渐显露出本民族文化消亡的迹象。民族文化的继 承与发扬,需要全人类的关注,更依赖于民族自身的振兴发展。只有建立起民族 精神的自信,深入地研究本民族文化的深层底蕴与内涵,才能珍视本民族文化。 “探究民族本色”作为本堂课的重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珍视民族文化情感,树立 “民族性的即是国际化”观念。学生的反应,令人感动!教学效果明显。 写作 审题立意 今天,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如何为新材料作文审题立 意。虽然备课中,自 己觉得准备的挺充分的,但是真正上完课,才发现还有一些不 足,甚至是考虑 还不够细致的地方。在这里小结一下,希望下次能够有更好的作文 课。 第一,备课时没能考虑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今天在授课时,由于一些问题 会 引起学生发散性思维,但在备课时没能全面考虑到问题的所有角度,学生思 维的活 跃,有了当堂生成性问题的出现。在今后备课时,应该更加细致,考虑 每个问题所 能有的一切可能性。 第二,由于课堂中学生思维的活跃,出现了我没能想到的答案,也因此超出 了 自己预想的时间,造成了最后一个环节的紧张。既然自己设计了发散性问题, 那就 应该考虑到时间上要有弹性。 第三,其实把第三个环节的主题与第一个环节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通过这次的作文课的教学实践,自己又一次有了许多收获。只有不断地尝试, 在实践中摸索,才能找到适合我校学情的有效教学方法,希望今后还能抓住这种 机 会继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课堂达到有效课堂,甚至是高效 课堂。 综合性学习 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 《岁月如歌一一我的初中生活》是九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个单元的“综合性 学习二 作为初中生活的一个总结课,它是初中四年的总结。包括学生经历的梳 理,生活得失的评价, 和班级以及集体关系的梳理和评价,激发集体荣誉感和 増进友谊等等内容多而杂,选择起来 也很难把握。从学生的活动来看,不能简 单的让学生不能光看热闹而置身事外,要充分的活 动起来并且听说读写等活动 都要充分。作为一节告别课,渲染气氛,对学生的情绪把握和梳 理也很重要・ 我在制作课件时注重了以上的考虑,上完课后,以下几方面,值得记录下来: 一、开头的动态导课,通过一系列图片:早场,课桌教师,引入毕业离别的 话题,勾起 了学生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学生根据关键诃展 示的初中生活的片段,饱 含深情,朱琳虾难忘球队的每一次失败,懊恼的情绪、 那些乱丢的校服、喝过的同一杯水…… 也感染了我。能以文字表达真情,感谢 经历,这正是本课的重要宗旨。 二、在课后整理“班级日志”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很多学生不同于日常的 表现,他们 句句真挚而动情的话语,我看到了他们对过往的总结,对老师学校 的感恩,对未来的展望, 见证了他们的成长。看到一张张照片和奖状承载的笑 脸和成绩。看倒了整齐的书写,丰富的 修辞,很多独特感受凝成的真挚语言, 成为语文课上最宝贵的财富。 当然,也有不少遗憾。在第一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小视频以总结集体的 力信,为 了突出集体中同学们的:活泼好学、拼搏笃信、团结争先、意气风发 的集体精神面貌。可是 它后面紧接着是整个环节的总结,觉得有点重复。如果 让我再上一次课,我就把这个环节放 在布置任务的开始,既能给学生启发,还 保持了节奏的不重复。在笫二个环节中的“读诗歌 诵青春”给学生展示时间略 少,学生准备的篇目其实很丰富,一上课略紧张,没有读出情感 来,这就需要 教师多加启发引导,创设氛围,或者亲自范读,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标。最后, 面对镜头,学生在录播过程中显得有些拘紧,导致课堂气糸不够活狀。 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三单元 9 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是九年级下册继《孟子二章》后又一篇儒家经典文章。孟子 主张“舍生取义”,宣传了“性善论”。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对学生有的教育 意义极大。 它是篇文言文,对初中生来说有点深奥,教学时容易让学生陷于枯燥乏味的 困境,注意力容易分散,因而课堂容易形成“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 因此,我备课时,,精心设计题目。应该说我们的学案设计比较科学,操作 性强。给了学生一个抓手,便于他们有效学习。学案涵盖了重点字词的解释,重 点句子的翻译与理解,注重了文章脉络的缕析,论证方法的把握,紧扣了文本。 又注意了一词多义的现象归纳,词类活用的点化,通假字的总结,还注意了与已 学知识的联系巩固,让学生继续形成并掌握好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同时我们根据 初三毕业班的特点,设计了自我测试,里面有中考连接,注重了学生知识的巩固 与迁移。同时我还紧联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比如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究题目: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 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 "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就很好地让学生在学 习本文的基础上,学会辩证地分析与认识作者“舍生取义”的观点,使文化得到 了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三维目 标得以很好地实现。 在具体教学中,我又注重了文言文的特点。进行了反复地诵读,让学生读通、 读懂、读出韵味。在字词梳理时,我们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提出疑问,做 好学案有关内容,再全班交流的方式,避免了课堂氛围的沉闷,把学习的主动权 交给了学生。 同时在拓展延伸部分,我用了十分钟,采用辩论的形式,让他们结合近期网 络上流传的荆州三个大学生救落水儿童而丧命的事情让大家进行辩论。 题目是这样的:1、“2009 年 10 月 24 日下午 2 时许,荆州市宝塔江段有两 名小男孩不甚滑入水中,十数名大学生奋不顾身前往营救,最终两名小男孩被成 功营救上岸,却有三名同学不幸英勇献身。事后该市领导看望,慰问了英雄亲属。” 请你说说对这群大学生的看法。 2、“当小孩与几位大学生落水后,当即就有几位不会游泳的同学请求停在 江边渔船上的渔民前去营救,可是这些渔民们毫不留情的拒绝了同学们的请求, 他们还粗鲁的说:“滚开,我们要睡觉,不给钱船是不会动的。”随后便在船上 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悠然的装睡起来。” 请你发表对这些“渔民”的看法。 3、湖北 3 名大学生在长江救人时,不幸溺毙,当时即使岸上师生如何跪求, 船家都不肯施以援手。但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竟要发死人财,将尸体绑在船边, 手牵着绑尸绳要价,每个尸体索价 1.2 万元人民币(2400 新币),合共 3.6 万 人民币(7200 新币),事件遭网民强烈谴责。(并出示来源网络上的图片) 请你发表对“手牵着绑尸绳要价的船主”的看法。 这种拓展由于是新近发生的事,与本文观点联系十分紧密。故事本身见证了 社会上不同的形形色色的人。也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学生有话说,同学们 情绪激动,对大学生勇于献身的精神进行了高度赞扬,对渔民表达了强烈地愤慨, 尤其是对那“手牵着绑尸绳要价的船主”更是让他们愤怒到极点。同时他们也对 奋不顾身救人的大学生,提出应对自己救人的能力进行合理评估,要量力而行。 “舍生取义”要理智。 之后,我让他们做了学案上的练习。“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 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 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 你是怎样看待的?”让他们在辩论后,进入冷静地深思。 我想这种让学生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表达。这可能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为重要。 课堂当然也有遗憾。第一段提出观点后接着用道理论证证明“义重于生”, 文中用的是反问句,假设式纯粹的说理,有点让学生坠入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我备课时知道是个难点,确定用引用故事去攻克这一难点。然而在具体教学中, 从学生的反应看效果不是很好。好在,我在延伸“荆州三个大学生救落水儿童” 时,又回头点了一下“义重于生”,因此让学生对“故不为苟得也”“故患有所 不避也”,有了比较好的理解。不过这应该是下次教学中一个值得探究与改进的 问题。 10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文章以记 言为主,言辞颇有深意,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虽然有些文字有一定难度。 但是由于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尖锐,人物个性鲜明,再加上学生有一定的文 言文的积累,所以教学设计时,在疏通文意这个环节上我采取了让学生自学为主 的方法。现在看来这个方法还是比较得当的,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趣味盎然的。 新课程改革以来,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教师的一个目标性的提法。在 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唐雎不 辱使命》一课,我自认为对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还是比较值得一提的。 首先,我由历史谈起,情景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的 “读 ——译”均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 关于文章分析由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先提出问题,加以整理,然后班级进行 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有:1、虽然我们知道“秦王以五百地易安陵”不是出于 好心,但是我们不理解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背景? 2、安陵君和唐雎都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分别是如何反驳的?表现出了 二人有什么不同?3、秦王在文中分别有什么行动和语言?表现了他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4、唐雎既然想刺杀秦王,为什么不直接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却绕 圈子说了三个刺客的事?学生在感悟、赏析词句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的 理解。 再有,本节课在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正 确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故事复述、分角色朗读课文、为人物设计神态、动作等活 动,培养学生运用对话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学 生在感悟唐雎这种刚正不阿的精神的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即唐雎在文中所 提到的“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以及与秦王同归于尽的想法是否值得提倡。由 此学生又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恰到好处地解决了本节 课的难点。 本节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生学会学习。唯一遗憾的是, 时间分配欠合理化,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小练笔: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一个 你熟悉的人物。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更要加 强课堂程序、时间分配等方面的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机。 11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上完了《送东阳马生序》,感想颇多。让我真切体会到,只有做了,才会认 真的思考,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应该说,这堂课还是按照我原先的设想完成了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也突出 了我预设的重难点,但在抓住两个特点方面,对文章特点还把握得不够,对一些 教学细节的处理上还有做得不够好。如在文章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和细节描写及 对比的表现手法没有体现出来。 自认为具体存在以下的问题: 1、文章特点还没有分析到位。 在本节课中,计划是要体现出文体特点和文章特点来上的,但在实际的操作 中只注重了文体的特点,即根据文言文的教学特点,而将这篇文章的特点没有体 现出来。这篇文章至少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选文以记叙 为主,笔法简洁,但有些地方适当的加以渲染和描绘给文章增添了文采,使文章 更加具体生动。同时也有议论和抒情;二是文章细节描写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文 中将自己的生活和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形成鲜明对比。这些细节的描写,给人印象 深刻。不仅渲染了当时求学的种种苦况,也反衬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和其求学精 神的顽强。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考试的指导意义也很大,可惜在教 学中将之忽略了。 2、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活跃。 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很多同行都有这样的感叹:学生越是到了高年级, 越是不爱在课堂上发言了。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七年级课堂热热闹闹,九年 级课堂静悄悄。但如果课堂上没有学生的发言,总像缺少了点什么。这学期一开 始,在九(1)班上课,学生也不怎么发言,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启发、鼓励。还 有一点效果。后来到九(4)班上课,学生可以说是启而不发,他们似乎炼就金 刚不坏之身,刀枪不入。仅管如此,我还是应该好好反思自身的问题,在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还要加强学习。比如在八年级听吴老师的课时,课堂气氛就非 常活跃,九(1)班吴老师上公开课的时候,学生的表现比在开学之初就要活跃 多了,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3、练习处理得有点粗糙。 对于这节课的练习,自认为处理得有点粗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 有进行精心设计;二是讲评得也很马虎。 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在上周末才定下来,本来按我的计划,我是准备上作文 的审题立意的,后来因为学校规定要搞同课异构,和本年级组刘老师一起商量确 定了上课内容。本周一,感冒得严重,所以在准备上匆忙了些。在讲评上,我原 来没计划安排学生上黑板演板。但后来感觉学生完成得比较快,有时间,加之对 学生还是不是很放心,所以还是指名了学生上台演板。在演板的过程中确实发现 了一些问题。但由于已经下课,讲评的时候有些细节没有关注到。比如对“以心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这奉不若人也”这个句子,当时只发现学生把“以”字翻 译掉了,却没有发现,其实这个句子还应补充一个主语“我”。 认真做一点事,静下心来做一点思考,总会有一点收获。 12 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上周五我在九二班讲了一节公开课,课程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词五首》中的一首词作——《渔家傲·秋思》。针对本节课的具体教 学设计和实施,以及课下赵老师在评课中指出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注 意一下几点: 第一,关于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实施,要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即设计一个恰当合适的学习目标,围绕这个学习目标展开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 结束的时候要有相对的检测。我制定的学习目标 2 中“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内 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到后来也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由老师说出来的,不是学生感受到的。如果是学生感受到的,可以让学生来说, 学生怎么说出来呢?赵老师给了我如下建议:需要问题牵引着学生走,例如问: “读了这首词你有什么感受?”(问的宽泛,学生可以说的多或少)还可以问“用 一个词语来概括下你的感受或用几句话概括你的感受。”(有一个问题有一个范 围,这样就变成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来调动思维)因为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首先 要感知,感知完了要概括,概括完了还要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思维品质以 及关于语言赏析和表达能力各方面都得到锻炼,直接指向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 素养,从而就把问题给落实了。此外我应该将把 2、3 两个目标合并一下,把它 变成“结合创作背景,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关于教学理念的转变,应由老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就具体教学实 施而言,重点是把老师的讲改成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听说读写各种手段、通过 个人的自学活动、小组的学习活动、通过讨论、比较、朗读各种形式让学生动起 来,完成教师对教材分析之后产生的学习目标教学设计。在本节课中,由于怕学 生说的零碎且不到位,赏析的地方我讲的较多。针对这一问题,我应该把问题设 计为学习活动,比如让学生通过一句话来概括,或者是针对哪个词语,这个词好 在哪里,表达了什么情感,用了什么方法,给他造一个句子形式,让他用填空题 的形式填出来,这样学生就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从而保证学生说的好一些。 老师说学生听的效率最低,从提高学习效率的角度讲,应让学生多说一说。 第三,教师课堂语言在表述的时候有些琐碎,不够凝练。语言的风格可以有 很多种,可以亲切,可以幽默,可以显得很有才华,但是需要把琐碎的语言,重 复问过的东西,或者说得不是很准确的话进行有意识的锤炼,从使语言变得更凝 练,每节课对自己有个标尺的要求,思考话该怎么说,不多说一句,不少说一句。 关于学生回答的评价,不足之处在于用词不准确。例如针对学生的齐读,我说: “大家读的非常好,停顿把握的还可以。”“还可以”是个什么概念呢?应该具 体的评价。赵老师指出,评价概括的讲有“好、很好、非常好。”对于评价学生 的朗读,可以重复他的特点,比如“读的有感情,结尾读出了某某感觉等等”。 一定要抓住具体的地方去评价到位。 此外本节课的创作背景应以了解为主,重 点是在关键词句的品析上,怎么品析关键词句?可以采用替换法,把这个词去掉 换一个新的词,让学生去比较,去感受,因为比较是一种策略,在这种策略的驱 动下,能更好的将解决问题落到实处去。还可以把这个词删掉,或者换一种写法, 调整句子之间的顺序等多种方法来品析关键词句。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值得我去反 思,修改。教学实施如一面镜子,通过课堂教学,我能发现自己存在的诸多不足, 也为以后的教学指明方向。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在李沧区名师班的培训会议上,我和导师余映潮老师同课异构,课题是《江 城子·密州出猎》。后来全国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 一.整堂课的优点是: 1.教学设计雅致 用三句话穿插课堂教学,值得欣赏。如果老师没有反复地提炼,是绝对达不 到到这个高度的。这三句话是:《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用韵律抒写音 乐美感的词;是一首用典故抒写深长意蕴的词;是一首用豪情抒写雄心壮志的词 2.细细的指导 王老师讲了词牌的知识。老师依据四句话细致的进行了讲解,这四句话是: (1)上下阙字数同 (2)长短句相对应 (3)讲究押平声韵 (4)韵脚位置固定 老师关注到了知识细节的处理,值得表扬。 3.知识落实扎实 王老师上课知识落实的扎实。比如:朗读训练、典故解析训练做的比较到位。 课堂上把知识放在第一位,而且比较讲究手法。 4、重点的凸现 “名句欣赏”很深入,知识的重点把握的很到位,尤其是课中小结,让人耳 目一新。王老师的课中小结是运用了“五个一字句”,即: 一个领字决心十足 一组动词精当有力 一个比喻气势如虹 一个典故暗含壮志 一个写法卒章显志 5、语言的干净 王老师的课堂用语干干净净,话语不重复,语言流畅,体现了老师过硬的语 言功底。 总评:王老师的课上的朴实、厚实、扎实 二.弱点是: 1、老师的个体表现 王老师上课表情严肃,亲和力不够。今后教学时要更加快乐一些,更高兴一 些。 2、一个俗气的教学环节 关于“好一个( )苏轼”,这个说法过时了,可否改成“请用‘苏轼’ 说话”,这样学生说话的范围更广了,而且老师也可以顺势进行总结。 三.个人收获: 我观摩了全国名师余映潮老师的的阅读示范课,除了情不自禁地醉心于课堂 之外,亦时常惊叹于大师巧妙的问题设计。余老师的语言魅力、语言修养,来自 于他丰厚的文化底蕴,来自于他的文化涵养,那叫文化积淀 单说我,为了准备一节公开课,往往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期待也能令 人耳目一新。可最终教案被改得是面目全非,上起来依旧是生涩而牵强,原本溢 光流彩的文本语言立时少了灵性,任凭怎样咀嚼可愣是上不出那个味!说到底, 大师的课上得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决非我们所谓的“精雕细琢”。 今后在每一堂课上仔细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自我监督——进行 创造性劳动。当然有一条途径一定非常管用——读书!读书,再读书! 也许, 在不久的将来,我的每一堂课也会生成高效的课堂。打造高效课堂,从打造高效 设计做起,我心向往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你的面前没有海,潮起潮落因为心!” 我很喜欢这句话。已忘了是在哪里看到这句话的了,但我深深地记住了它。 我觉得这句话也在说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不是海,但却有心的潮起潮落。老师 所讲的教学内容就是投入孩子心海中的“石”,能激起多少心海的浪花,就在于 师者如何用心的、睿智地使用手中的这粒“石子”了。 在讲授《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我便以此诗做为一粒石子, 巧妙地投入学生心海中,以其激起的兴致延展开来,学生的收获便绝不是仅在这 一首诗上了。 一、第一朵浪花:当导演拟结局——得其志 在讲这课前,我看了大量的有关辛弃疾的资料,被他跌荡起伏的一生所深深 吸引,同时也有一个疑惑纠结在心头。如何把背景给学生呢?辛弃疾的背景资料 较多,如果不能巧妙处理好,就会成为一个冗长的故事介绍,冲击课堂内容。而 如果不把背景资料详细介绍给学生,对于诗人的诗句的理解必然会流于浅显。怎 么办? 我忽然想到请学生们来当导演,将背景资料按时间分成电视剧的分集内容, 简洁地整理好,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所给内容拟人物的结局。后面随后又给出 三种结局供学生选择,变成给手中的剧本选续集即大结局。因可以课前发给学生, 不会影响课堂容量,同时又激发了学生进入课堂情境的兴趣,形成极强的阅读期 待,而且这一背景资料的精练渗透和补充。会帮助不同层面的学生搭起理解沟通 的桥梁,使学生的心灵与作者、与人物的心灵产生默契。人读懂了文,乃至在思 想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才会真正与词作者呼吸与共、互补互融。一个身负救世 之才,又少年有为“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心怀“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雄心壮志的辛弃疾已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 二、第二朵浪花:命名文化看人生——得其因 名字虽是一个人的代号,但中国人自古以来给后代命名都很有讲究。有的追 求宏图伟业,有的追求高雅绝俗,有的豁达明快,如君子之风,有的诗意缠绵, 如淑女雅致。所以,每一个人的名字都会蕴涵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中国的命名文 化本就是一种很微妙的很温情的文化。辛弃疾的名和号恰恰与此相合。由弃疾到 稼轩是辛弃疾一生境遇的反映。父亲早亡的辛弃疾从小跟随祖父生活,祖父辛赞 是一位爱国士大夫。金兵入侵时,由于家族人口众多,辛赞无法脱身南下,只好 留在济南。辛弃疾少年时,祖父便常常带着他“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希望有 机会“投衅而起,以纾(shū)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在他十四、十八岁时,祖父 两度让他前往金国首都附近的燕山考察军情。祖父的教育、引导在少年辛弃疾的 心中播下了爱国思想的种子。而他自己亲眼目睹了沦陷区人民的悲惨生活,更加 深了他对侵略者的仇恨。他的名字中自然有除国家之顽疾(收复南宋失地,一统 中原)之意。 弃疾的名字,是祖父对他的爱与期望。从辛弃疾的名字来看,祖父辛赞对他 寄予了深切厚望,收复失地,回归南宋,那该是当时多少有志之士的梦想啊!而 他给自己起的号,又恰恰反映了他内心中不平与他后来的境遇。由辛弃到稼轩, 正是作者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诗人的过程。当学生意识到这点,走进诗句去体悟作 者的诗情才是到了水到渠成之势。情感才会和诗人的情感走向相合,理解与同情, 扼腕叹息也罢,为其不平也罢,走近诗人才成为一种真正的可能。 三、第三朵浪花:读诗句悟诗情——得其情 诗句不厌百回读,悟诗句的情感,依旧是离不开读。但在读此词前,我还是 放进了两首小词《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学生要做的是先给三首词做旁批。意在让学生对读得懂的句子也就是他最感兴趣 的句子做旁批。实则只要求学生读懂前两首诗句中的“愁”字。为走进《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诗蓄好势。这个蓄势我认为是不可缺少的。独立地去认 识一首诗,就像想从一朵花上看到春天一样,有其可能性,但却有其片面性,三 首诗使学生的阅读走向立体角度,使学生的感受走向丰满。 此时再让学生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学生写旁批读旁批,自 由地畅说读懂了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某种意思。思维的火花迸射之时,师者如何 将火花激得更加耀眼呢?此时我将学生的思维角度转到分层上,这是本诗的独特 之处,也是此诗作者的独创之处。为什么最后一句为单独一层,这个问题的解决 也恰是理解了作者情感的喷射之处。我让学生在此句前加感叹词来读,再重复这 句来读,最后再都把所加的内容去掉,体会如何用动作语言来配合此句来读。作 者的无奈与悲情、作者的不甘与愤恨……诸多情感尽含其中,也尽由学生体会出 来了。 四、第四朵浪花:写诗句抒心情——得其形 此时学生都已清晰地认识到辛弃疾最想做的是一个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将 军,却无奈地成了诗人。我将自己组合成的诗句亮给学生,“少年不识愁味,策 马沙场点兵。不惧功名有人妒,终赢青史身后名。可怜是书生!”引起了学生的 共鸣。在学生热烈的掌声中,我借势让学生也写两句感受。引导学生用诗这种形 式来表达自己对辛弃疾的情感。此时我是采用自己先写诗的方式激励学生的积极 性、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的勇气和意识逐渐形成,同时也激发学 生探索兴趣,学着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在写的环节中还注意了说话 形式的多样化,注意了难易度的区分,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使写 和说落到实处。其实在课前,我最担忧的就是学生不肯写诗怎么办,但在课堂上 我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学生们踊跃地认真地写下了自己对辛弃疾的赞叹与同 情。虽然诗写得稚嫩甚至并不规范,但学生们肯写愿写,能试着用这种形式来表 达自己的情感,难道不是课堂上的一大收获吗。 这是在异地借班上的一节公开课。一节课上完,学生们不肯下课,要求我接 着再给他们上一节课。经老师劝说离开前,又都上来让我签名留念。孩子们的心 是水晶做的,晶莹透明。孩子们的心海也是透明的,此时心海中的潮起潮落只因 为这节课。孩子们真心喜欢上这节课。 我细想他们喜欢的原因,应是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 为“石”,激起了他们心海中多层浪花的翻滚,学生一步步走近作者,走进作者 的诗词,真正理解了作者,理解了诗词,他们不舍我的离开,倒不如确切地说是 不舍得这节课内容的离去。他们不舍的是辛弃疾的风云变幻的人生,他们不舍的 是辛弃疾的悲愤交集的诗词,孩子们走进去了,不肯出来了。 这让我想到一节课的预设,不管你是想一课一得也罢,抑或是一课多得也罢, 最终是孩子们在这节课中到底得到了没有,他们愿意得了没有,他们肯得了没有。 还有设计一节课时,你从孩子们的思维角度出发了没有,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 了没有。我们要讲的课堂内容就是“石”,一粒小小的“石子”,在准备投入学 生们的心海之前,你对你手中的“石子”能激起你学生心海中的浪花多少,你又 有多少预知呢? 面对一片晶莹透明的心海,身为师者,应谨慎地投出你手中的那粒小小的“石 子”。 “你的面前没有海,潮起潮落因为心!”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学生进入到初三下半学期的学习,已经有了不少古典诗词积累。这种积累, 不仅体现在古诗词记忆容量上,更体现在对诗词内容、情感、思想、内涵的感受、 认识、理解上。但总体来说,这种理解感受是相对感性的。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分 类、作家风格、作品中的意象、典故等古典诗歌的专门特色还并不能很好掌握。 尤其是在初中语文这一学习阶段中,学生对“词”这一文体的接触较少。古典诗 歌学习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诵读赏析上,而不能一昧地进行知识性灌输。在授课 时,应注意以读入情,以讲吸引,带领学生走进诗歌意境,教会学生欣赏诗歌、 解读诗歌的方法。并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兴趣。 写作 布局谋篇 学生作文时,怕的因素比较多,其中打不开思路,不知如何谋篇布局是一个 普遍的现象。而一篇文章要写得精彩,巧妙的构思,新颖的形式是至关重要的。 就高考《考试说明》中对作文的分项要求来看,在“发展等级”的“有创新”条 目中,就明确地提出了“构思新巧”的目标,对作文的构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既要“新颖”,又要“巧妙”。 下面结合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作文结 构谋篇的方法。 一、串点 所谓“串点”,就是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然 后在那个“点”上加以发挥,通过几个“点”所连成的片,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 文章。 二、起兴 所谓“起兴”,就是借鉴古典诗歌中“兴”的表现手法,“先 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也”。具体来讲,就是在阐述事理前,先说一个事情,然 后在此基础上引发开去,从而把相关道理阐述透彻。 三、追问 所谓追问,就是 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在说理文中特别有作用。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原 因是什么呢?可以展开分析;有因必然导致果,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可以展开分 析;呈现出的现象是什么样子呢?可以展开分析;怎样去把握它呢?也可以展开 分析。即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设置问题,展开议论思路。 另外正面可以设问,反面也可以设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便会开阔起来。 名著导读 《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 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由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 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1]他认为《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真正的讽刺文学 作品。这部得到鲁迅先生高度评价的小说入选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 元名著导读“讽刺小说的阅读”之列,面对这部具有鲜明批判色彩的社会问题小 说,教师可以通过“走近作者,明创作思想”“浏览目录,知故事概要”“阅读 精要,析典型人物”“研读语段,赏讽刺手法”这四个步骤指导学生阅读这部小 说,体会小说深刻的批判精神与独特的讽刺手法。 一、走近作者,明创作思想 作者的生平与其创作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指导学生阅读其作品时, 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走近作者,弄明白作者的创作思想。《儒林外史》的作者吴 敬梓是清朝小说家,有“秦淮寓客”“文木老人”之称,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促 使他写出了这样一部辛辣诙谐的讽刺小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收集作者 的背景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为阅读整部小说奠定基础。 二、浏览目录,知故事概要 《儒林外史》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 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他一些人物作为陪衬,形成一个个相对独 立的故事。《儒林外史》是古典长篇章回小说,每一个章回的题目都是一个故事 的高度概括。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开始,教師可以引导学生浏览目录,细读各章 回的题目,了解每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小说目录分析小说独特的结构布局, 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如图 2) 三、阅读精要,析典型人物 鲁迅先生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的,非写实绝不能成为所谓的讽刺。”小 说的人物就是小说的灵魂,《儒林外史》共有 30 多万字,共写了 300 多个人物, 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曾有人评说这些人物“十有八九有原形”。《儒林外史》 众多人物大致可分为“反面典型人物”和“正面典型人物”两类。教师可以引导 学生通过列表格做对比的方法,研读小说精要,分析典型人物。(如表 1) 作者通过笔下的“群丑图”(“反面典型人物”),把科场批判与官场批判、 政治批判结合起来,有力地说明科举培养出来的不是贪官污吏就是土豪劣绅,不 仅在更深层次上揭露科举制度的腐败,而且提高了全书的思想价值。学生通过画 表格,对这些反面典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与此相反,小说中还描写了一批正面的人物形象。作者正是通过名士、贤人、 奇人的正面形象进行自己对于文人理想人格的探索。这些正面人物的贤良言行恰 与反面人物的丑恶举止形成鲜明对比,更增加了作品的批判力量。(如表 2) 四、研读语段,赏讽刺手法 只有客观写实的笔法是不够的,为了达到更好的讽刺效果,作者还运用许多 巧妙的写作手法增强小说的讽刺效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研读经典语段,欣赏小 说的讽刺手法。 (一)细节描写 传神的细节描写是《儒林外史》的一大写作特色。作者在作品中多次运用语 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突出讽刺效果。例如,《儒 林外史》中描写严监生去世时的情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 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把两眼 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 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 没有了气。”[2]在这些描写中,最让读者印象深刻的是严监生一连串“手”的 动作细节描写。这些动作细节描写对这位悭吝乡绅的揭露和讽刺可谓入木三分, 将严监生爱财如命的性格塑造得更加传神。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对人物塑造起到 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强化了作品的讽刺效果。 (二)夸张手法 夸张手法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 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吴敬梓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描绘了士人被科举制度拨 弄得神魂颠倒、狼狈不堪的丑态,强化了作品的讽刺效果。例如,《儒林外史》 中腐儒的典型周进,他 60 多岁了连秀才也没考上,一天他走进贡院触景生情, 发疯寻死,“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 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2]还有另一个腐儒的典型范进,中举之后喜极而疯,“(他)把两手拍了一下, 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 事……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水。” [2]一个因为科举考试落地吐血寻死,一个因为中举之后喜极而疯,作者运用夸 张的写作手法,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突出其性格,描绘出士人被科举制度拨弄的 丑态,讽刺的效果得到极大强化。 (三)对比手法 对比就是把具有明显矛盾、对立和差异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 表现手法。对比写作手法的运用会使小说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让读者的感受更加 强烈。《儒林外史》中对比手法的运用随处可见,作者正是运用前后对比的手法, 揭示了人物心灵深处的卑污,造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教师可以画出对照图,让 学生感受对比手法对讽刺效果的强化作用。 《儒林外史》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也为讽刺小说、社会问题小 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教师通过这四个步骤带领学生阅读《儒林外史》, 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小说中的众多典型人物形象,领略了该小说高超的讽刺艺术和 讽刺手法,还让学生学到了讽刺小说的阅读方法,为学生今后阅读其他讽刺文学 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定风波》是必修四第二单元的阅读教材。这个单元学习宋词,宋词从整体 上可分为婉约和豪放两个流派。本词即为豪放派大家苏轼的代表作品。文本中通 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小事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并表达了词人坦 然面对人生的风雨,不畏坎坷,宠辱皆忘、超乎物外的旷达的情怀。在学习文本 时,我将引导学生学习苏轼在困难坎坷面前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 这首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审美价值,也具有极高的精神审美价值。通过对这一 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加深对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风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新课标 的理念与要求,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诵、背诵、默写,培养学生欣赏宋词的基本 能力,提升自身的学习情趣和人文素养,本课在教学时我将采取诵读指导法、问 题教学法、点拨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四种形式。 理由:学生在诵读时,在诗歌的语气、语调和节奏方面,应给予一定的知道, 这样能更好地体会苏轼在词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设计问题时,将会通观全篇, 逐步引导,逐渐深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词的语言比较凝练, 词的创作经历过一个由形式到内蕴的过程,所以针对有些问题,需要适时适当的 点拨。再设计练习题目时,我将苏轼的一首婉约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与这首词进行对比,对比中让学生体会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别。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本堂课,我旨在指导学生学习《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抓住词 中的关键字句如“闲”,感受陈与义词作感情以及风格。这一设计意图主要在这 堂课的“学习活动二:以‘闲’入情”得以体现。学生能够基于在“学习活动一: 为‘你’读词”中对于这首词词意初步感知,在活动二中结合导学单所给的“资 料链接”再次沉潜到文本中,回望这首词的文本艺术表达,在对语言的品读中进 一步感受词作情感。所以在展示环节,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对于这首词所表达 情感的独特见解,如有学生说“这是陈与义的无奈,是他的自我嘲讽”,“是和 苏轼一样的自我排解、无奈的豁达”等,实在令人惊喜。 学习一个词人的词作风格单凭一首词实在没有说服力,所以我又选取了陈与 义的另外三首豪放风格词作,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陈词的豪放风格,这也和部编 教材所提倡的“帮助学生在课内外之间建立一条通道”相契合。但是稍显可惜的 是这三首词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进行自主解读有一定的困难,而我并没有在导学 单中对这三首词的内容像《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一般进行相应注释, 所以学生对于部分词作具体内容的把握存在偏差,我应该选取更为简单的词作, 便于学生理解。 总体而言本课的课程材料有代表性,学生能够直观感受陈与义词作豪放风 格,所以课堂参与度较高,同时这堂课始终保持一个主题“回到作品中”,学生 的学习都围绕着具体的作品,能够自主分析并形成自己的理解评价,更有甚者能 借这一词人词作风格的学习回望以前所学,对于陈与义词作豪放风格有自己的理 解。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诗词题目的解读有利于快速了解诗词的内容与表达的感情。由重点词语引入 全 篇,学生可以感受整体读与局部读相结合的作用。由辛弃疾自然联系到苏东 坡,相关知识的 联系是促进语文思维提高的一种表现。诵读经典的最大意义在 于引领大家的生活,让经典永流传。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以一个词牌为专题来教学,是我完聞授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新尝试。整个课 时絃后,我有一种满足感,这是我不仅仅讲授碎片化的知识,而是把一个词牌在 课内外的名诗联结、整合,成为一个专题。 鞭版教材増添了许多词,同一个词人有两首以上的词,如:李清照就有《渔 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与《如梦令》,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和《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波潜赋》,苏轼《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再居作》;相同词 牌名不同的词,如《浣溪沙》《卜算子》.所以就很想设计这些专题来进行专题学 习。 在讲授完第一版本的课后,我把整个教学的 PPT 作了较大的修改: 1、把"倚声填词”的頰识筒化,突出重点"词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 2、把两首《浣溪沙》对比,让学生我出同一词牌的格律要求。 3、再以《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为例,如何自学一首诗歌,并学会名句 的蛭。 4、对比两首浣溪沙的风格差异,课外拓展苏轼《浣溪沙•栽簌衣巾落枣花》. 5、我也来“写“礙溪沙》,我増添了一林节,《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 挖空一句,让学生通过平仄、内容来选恰当的诗句,这个学生做起来有意思. 第二个环节,我让学生以初三学习来填词,我也降低难度,先下水写好了 4 句, “寒窗晓蘇学棱,语数英政伴三秋(物化题海勤为舟)良师助国名校梦,洪荒发 力驱考愁. (莘莘学子争上游尸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展示对填词产生兴趣. 真个第二版本,主题明确,上起来轻松愉悦,我觉得是很值得的尝试。 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四单元 13 短文两篇 谈读书/弗朗西斯·培根 教授完《谈读书》一文后获益良多,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谈读书》一文是英国作家培根的著名随笔,本文短小精悍,但论述范围十 分广,语言极其简练,几乎每一句都是名言警句,而且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来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把指导学生品析文章语言以 及学习文中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作为教学重难点,并 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再读课文,品析探究 (3)小结归纳,拓展延伸。 在授课过程中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围绕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并通 过层次清楚的板书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思路以及明确文章的论证方法,完成了教 学任务。在课堂上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品析语言,总结收获,通过拓展延伸这 一环节让学生接触课外的知识,从中找话题谈看法,让学生学以致用,锻炼自己 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考虑初三学生的应试需要,在授课过程适时教给学 生答题方法,如在“找话题,谈看法”环节,指导学生应先确立鲜明的观点,再 找到有力的论据,并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来完成对话题的论述。这就是议论文考 查开放性题型时应注意的应试技巧。在与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不随意否定学 生的看法,致力于创设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在教授本课时还存在许多不足。如谈话 导入时准备不充分,未能很好创设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好的开始是成功 的一半”这节课的开始并不成功,这为后面与学生的交流,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 难度。在整体感知环节条理不太清晰,学生还不能很清楚地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对本文的论证结构也不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不能得到巩固。虽然本文不是严 格的议论文,但属于议论性随笔,有关的知识点应该有所涉及。另外课堂需要有 一个点燃激情的台阶,应设计一个问题引起学生讨论,可以是有关读书目的、读 书方法或是读书作用等方面的探讨,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并化为自己对学习生 活的深层次思考。在课堂教学艺术方面,由于未能发挥自身良好状态,与学生的 交流较生硬,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是我最遗憾的地方。 在反复思考琢磨后,对本课教学设计做出如下调整。为加强学生对文章理解, 可在整体感知环节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提纲图来 理清文章思路与结构,巩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品析语言时注意适时指导学生 如何朗读,通过朗读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感受作者的精辟见解。在品析语言进 入拓展延伸环节时,设计问题来过渡,如“现在社会上流传这种说法,读书根本 没用,还不如来学炒股,学习如何赚钱来得实际,同学们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利用课堂的讨论来加深认识,获得启迪。 不求甚解/马南邨 在今天的语文课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找出作者观点的句子,看 作者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 的,并强调是观点而非中心论点,学生的积极性 立马比平时要高出许多,因为他们不必担心自己会找错。学生有找的是“不死抠 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有点是找“不求甚解四 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 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 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 通,了解大意”。当学生找出这两处时,我再进一步启发他们这两个同学找的有 没有共同的地方,区别又在哪里。这样学生就在讨论辨析中了解了作者的本意。 从而掌握了本文乃是为了驳斥一些人对不求甚解的错误理解而谈谈自己的看法。 当我们知道了文章是阐述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作者 是如何说不求甚解是一种虚心的学习态度,文章哪些地方谈这一点的。学生自然 就会从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中感悟这原来是 一种虚心的求学态度,而普列汉诺夫的求甚解不过是自以为是,敢说自己读懂读 透原文的人乃是一种狂妄自大的人,一如《红楼梦》,我们总是每读一次,理解 就多了一份,永远如此。所以陶渊明并非是浅尝辄止,而是虚心呀。至于 “不 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文章说得就更易懂了,学 生很容易就从诸葛亮的读书中领会理解,再辅以陆象山的语录,就更是清楚明白。 这样学生很快就整理出本文的思路。最后不用我说学生已经很容易的看出本文的 论证方法,举例对比引用。一节课的时间,上完了一篇课文,学生积极参与,认 真思考,在讨论中辨析,很轻松的了解了作者的观点、文章的思路和论证的方法。 我认为我是运用了马南邨的“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来教读这篇课文,效果还 不错。 14 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 《山水画的意境》节选自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漫谈山 水画》一文。 文章探讨了山水画的历史、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和意匠 问题,课文节选的是作 者集中探讨意境的部分。本文处于统编教材 9 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课文是 一篇较为标准的文艺论文,从语文素 养的培育上看,这篇文章有四个方面的学 习价值:其一,把握“意境” 的内涵。学以致用。其二,学习、借鉴作者的论 述思路。其三,构建 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其四,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 自己的见解。 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圈点勾画岀关键词句,引 导帮 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的方式,用图表形式梳理岀文章 的论 述思路,还要引导学生分析体会作者论述观点所用的材料与观点 之间的契合性, 以及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从中借鉴学习作者分析实例 的方式。另外还要引导学 生适当拓展阅读,提升对意境的认识,形成 自己具有批判性的看法。 15 *无言之美/朱光潜 本文教学在注重理清文章思路的同时,也注重对“无言之美”深刻内蕴的探 索,以诗歌为导入,又以诗歌为探究中心,深刻挖掘中国古典文学的无言之美。 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观点内蕴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篇课文整 体上不易理解,但是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尽量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 不足之处:由于“无言之美”的概念不仅针对文学,还针对其他艺术,而学 生对其他艺术的了解不深,因此,在把握论据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宜增加 相应的辅读资料,加强学生对其他艺术“无言之美”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文 章内容。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叶圣陶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驱遣我们的想象》,作者叶圣陶。文章讲完了,我也大 概理出了其中的思路。课文首先讲的是文艺与文字之间的关系,文艺是许多文字 的集合体。其次,讲到了文字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作者通过文字传达他的 所见所感,而读者通过文字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该如何深入理解作者的所见所 感呢?接着,向我们讲述了鉴赏文艺的方法——驱遣我们的想象。方法之一是将 文字想像构成图画;方法之二是想象自己就是文本中的一员,身临其境,设身处 地,让读者参与其中,真正的深入到文本文字之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怀情感。最 后,作者总结: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 的受用。文章在写作上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对高尔基的《海燕》 和王维的《使至塞上》的赏析。生动具体地带领孩子们进行了的文本赏析,对于 学生文本赏析的学习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另外,我觉得在这篇文章中还告诉我们学习的目的,是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感受生活的愉悦,感受意境的愉悦;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文章内容其实是比较集中的,并且语言朴实,以一诗一文为例,深入浅出地 阐明了鉴赏文艺的方法,对学生很具指导意义,今后我们可以学习。 我反思的时候觉得开课时单刀直入不是很好,如果在开头的时候能问一问学 生如何来鉴赏诗歌,让学生在回忆已有的知识前提下引出本文,我想这样效果会 更好一些,所以开头可以这样设想。 同学们,如果让我们来鉴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会怎么鉴赏呢? 或者说,首先给学生出一道题,让学生说出答案,再问这种鉴赏是不是能真正深 入文本,是不是有效的赏析,今天我们走进十六课跟着叶圣陶先生学赏析。 提出本文的教学目标:一、积累“拘泥、契合”等词语,理清文章的思路, 明确作者的观点。二、品读语言,学习鉴赏文艺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和 能力。第三、培养借助想像鉴赏文艺的习惯。 上课时我更注意朗读的手段,我把文字分开来让男女生配合读,学生感觉很 好,而且这一节课,我不断地采用自读、老师读,齐读、分读、合作读的方式, 觉得自己的课堂上书声越来越多了,感觉小幸福。 如果课后再能设计一些关于生字词的解释,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文字的赏析, 或者效果会更好一些。 写作 修改润色 文章若要“升级”,每一步都离不开修改。修改,是写作的延续,是写 作 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本质上说,修改也是一种写作,而且是一种高级 写 作,它“力求用尽可能完美的形式去表现构思的成果”,从而写出优秀的作 品。 只有懂得修改文章的人,才算是会写文章的人。任何成熟的作家都是很重 视修 改的。可以说,只有经过精心修改的文章,才算是真正的文章。 常言道,“文章不厌千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鲁迅说过,作品写完 后 要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删去。我们要学习文学大师们 “文 必修改”的这种认真的写作态度。然而,现今大多数中学生作文,习惯于 “一 气呵成”,“一气呵成”之后,又往往一交老师了事。不愿修改一遍的现 象普 遍存在。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不知道修改的 重要 性和必要性,不想也不愿去修改;二是不知道如何修改,不敢也不会修改。 针 对以上现象和原因,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修改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所 以初三学生的作文课从修改开始。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让给学生明白作文修改的重要性,教给作文修改的步 骤,修改的技巧。内容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浅入深,循序渐进。从字、 词、句到结构、构思到中心与材料的修改,每一步都有一定数量的练习设计, 最 后设计一个综合练习的训练。通过这一节课的作文修改教学,学生已具有初 步 的修改能力。教学目标已经实现。只是综合练习设计难度稍微大了点,学生修改 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中心与材料的关系上,学生把握得还不是很准,下节 课还 得加强训练。 口语交际 辩论 口语交际.辩论教学反思,在教学的时候,教学思路就是想充分调动学生“说” 的欲望,让学生乐于动口,并且在相互交流中,以达到训练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 于是,可以布置学生课后预习: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各分担一个话题。小组内, 两小组长分配任务,成员听其安排,下节课进行辩论。 教师可以专门拿出一节课让学生来表演。学生的积极性,真的很高。但 是同学们准备的还是不够充分,还有说的时候也是断断续续的,辩手们不能够很 好地针对对方的回答而展开辩驳,找不到正确的要害,抓住进行反驳。但在说的 过程中,也有表现得好的,这时教师可以表扬他们的亮点之处,他们在辩论时, 如果感受到同学们的那种精彩,最后可以选择一些论题,让学生准备,也充分地 表演!,学生积极性会非常高,会给教师带来惊喜。所以,口语交际确实应该好 好地来上,这样对孩子的口语交际是大有益处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慢慢 地提高。 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五单元 活动·探究 17 屈原(节选)/郭沫若 此教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感受、领悟人物的内心情感, 品味、欣赏文章语言,既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教会了学生边读边思、 读后再思、思后再读的学习方法。 不足之处作为戏剧,本文教学未能充分体现其戏剧特征,教学过程中更侧重 于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遗憾。 18 天下第一楼(节选)/何冀平 从梳理情节入手进行把握,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本文内容背后所揭示的社会主 体,从而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性理解与把握。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话剧的重要特 征,如从体会“京味”语言把握话剧语言的真实性特征,从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话 剧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人物的特征。教学过程符合话剧教学。 不足之处 本文人物众多,学生很容易弄糊涂,此方面的引导梳理明显不足。此外,本 文为节选话剧,人物形象虽能从本文中见出,但未必见得深刻,这都需要在课前 课后做大量的补充与阅读工作。 19 枣儿/孙鸿 剧本学习应该与一般的文章阅读有所区别,所以本课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 了一些探讨:从文本的角度读剧本。即本文的学习还是与一般的现代文阅读一样, 从基本的人物、情节、主题入手,让学生建立对本剧本的基本理解力。从表演的 角度读剧本。这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展开的,一个方面是朗读,即分角色朗读。 读是表演的基础,读也是理解人物与主题的主要手段。在读中,学生能较为准确 地把握人物的形象与特点。另一个方面就是实在的表演,这种看似简陋的表演形 式对学生理解人物与主题,具有重要意义,这实际上也符合剧本的真正用意。 总之,剧本学习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希望我们能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获得更 多更好的教学经验。 任务二 准备与排练 敎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全剧的故事情节,通过品读屈原独白部分的 具体台词分析剧本片段的人物形象,理解台词中东星太一等形象的象征意义,制 片人可以提出对台词朗读的疑问和不同处理意见,在研讨中加深认识。 敎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如下要点:要结合整部戏剧剧情和人物关系来理解剧本 片段,梳理这两个片段的主要戏剧冲突,关注表演是否体现了戏剧冲突,人物的 塑造是否和全剧的设定一致,体会戏剧中国含的社会文化因素,特别是老北京的 人的语吉习惯和行业性话语。制片人提出建议,学生在研讨中加深认识。 任务三 演出与评议 “演出与评议”是整个单元学习任务的第三个环节,与前面的两个任务相 互 勾连,是对前者的深化、巩固,也是检测和反馈。这个环节是自主性、实践 性 和探究性很强的一环,是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具体活动内容也是前后衔接, 关 联贯通,并有明确的成果要求。根据这点,我们基于任务:创新活动设计,将 任 务三设计为 3 种学习活动:“做中学"的体验学习、评议结合的反馈学习、以“写” 促“思”的深度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乐学”、“善学”,其方 法 是打造一个学习的平台,而“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则是支持这种学习平台的 一种有效学习方式。 实演性是戏剧教学突出的特点,将平面的文字搬上立体的舞台,在众人瞩 目 中演绎自己对剧本的个性理解。 学生在舞台表演中要做的主要是三个方面:1 .在舞台表演中设置情境,体 验 戏剧冲突。2.在舞台表演中运用台词、动作与神态,理解人物形象。3.在舞 台表 演中安排布景与道具,呈现舞台说明。 学生要对舞台情境进行选择与设置,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剧本情节与戏剧 冲突;舞台上演员要对台词、动作与神态运用进行揣摩与设计,这就需要对人 物 形象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舞台上要选用哪些布景、道具,能达到更好 的 体现效果,这是建立在剧本的舞台说明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舞台表演的 “做”, 让学生更深入体验了剧本的情节、人物形象、舞台说明,而这几者, 帮助解决 了活动一阅读与思考中的学习难点:如何把握戏剧冲突,理解人物形 象,品味 戏剧台词,关注舞台说明。 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左传》 这一课关于作者的教学强调两点即左丘明是春秋时期人,我们学习过的春秋 时期作品有《论语》《晏子使楚》,也就是要牢记最早的几位春秋时的作家是孔 子、晏子和左丘明。还有一点是《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以便区分《战国策》的 国别体。在理解内容上,我的做法是先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尤其注意理解词语 古今义的演变过程。例如:“肉食者鄙”的鄙字,原始的意思是边境,因为边境 地区的人少,相应的那里的人就交流少,见识少,又因见识少而致使那里的人因 私欲而生出许多邪恶的念头,才有了现在卑鄙这个意思。这样讲对于爱学习的孩 子感觉有意思,而且能记忆长久。还有强调从字形上领会字义,如:“遂逐齐师” 的逐字,是豕即猪跑了的意思,所以要快追,才有课文中追赶的意思。还有就是 通假字特别强调要写出通哪个字,在解释意思。还有就是特殊的语法现象,例如: 带“者也”的判断句式,还有否定句中的提宾等。待到特殊词语的意义、特殊的 语法现象都明确以后,让学生自己来翻译句子就简单多了。理解句意、文意的基 础上来领会作者的意图、人物的特点,很多时候学生就能自然领会。 在讲课中,坚持这样的做法,有时累人也很费时,其实这些倒是容易承受, 但可怕的是,有些对学习没兴趣的学生,上课时是勉强听,等到课后再测,脑子 里就空空如也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想以后教学时在保证专心听讲的学生有兴 趣、长知识前提下,也一定要加大反复练习的机会,来使得更多的学生学懂学明 白并且掌握。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古代历史名著《战国策》中的名篇,文字易懂,语句 流畅,人物生动,故事性强,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教育意义。现将本节课的教学 反思总结如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是古文中的经典名篇,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 候,首先引用历史人物故事导入,用精巧的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 在整体感知环节主要是通过听读录音,解决字词读音及断句。课前给学生充分的 时间预习,因此字词翻译等基础知识,全部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要适当监督 检查。同时,提醒学生及时归纳整理文中的文言现象,使所学知识系统化,便于 记忆,利于运用,节省出更多的时间体味文章的妙处。再次,在梳理文章结构, 分析人物,探究拓展上,采用一系列的问题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 意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这堂课 上我让学生结合现实谈自己的体会,引起他们对生活的思考,开阔学生的思维能 力及表达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基础。总之,整个 教学过程,师生相互交流、启发,达到共识、共享,力图体现新课标精神。 但仔细回忆,不足之处尚且存在: 1、在分析邹忌的进谏方法时,问题设置的层次性不强,梯度不够明显,没 有做到由浅入深。 2、教师没有把握好课堂时间,前面对邹忌的分析很细致,但对齐王形象的 讲解时过于简单,没有结合文本进行深挖掘。 3、在提问时,教师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较少,学生还没有思考完毕,教师就 急于揭示答案。 4、预设的课堂容量偏多,致使对某些问题的落实难以深入,不能及时捕捉 学生维的闪光点,很难利用新生成的教学资源。 总之,一堂好课是师生共同创造的,需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关注学生的 情感体验,努力做到精心设计。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发挥教学机智,及时分析学 情,进行教学反馈,才能在教学对话中激发出生命智慧和创造潜能的火花。 22*陈涉世家/司马迁 文言文教学仍是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黄厚江老师提出的文言文教 学"三文"(文言、文学、文化)结合的理念,有着积极的意义,既符合新课程的精 神实质,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首先,以文言学习为基础,可以疏通课文,为 下一步学习铺垫,同时又有助 于学生积累一些必备的文言知识。其次,在基本 排除阅读的障碍之后,进入到文言文的文章文学方面的学习上来,争取让学生得 到文学上的熏染,学习为文的基本章法,力求读写结合,进而有助于阅读和写作 能力的共同提高。最后,是文化的学习。通过对这些经典选文的学习,了解一些 必备的古代文化常识,培养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感受和鉴赏的能力。当 然,"三文"必须有机地融合渗透,不可机械划分。 《陈涉世家》教学中我就摒弃了字字落实的串讲,让学生读、译、议、评。 特别是在后两个环节中,学生的表现让我着实感到兴奋和激动。比如在讨论陈涉 的性格特征的教学中,学生先是从人物语言入手进行分析,了解了这些个性化的 语言对表现人物的意义。讨论中, 一个学生说"他目光短浅,这也预示着他日后 的失败。"我很惊奇,便让他说说理由。他回答说"‘苟富贵,无相忘’,说明陈 涉一心只想着个人的荣华富贵,并没有什么大的志向,一旦目标达到,他就会沉 迷下去,终究会无所作为的。"他还结合陈涉最后的失败加以印证,令大家极为 信服,我也给予了肯定与赞赏。文中涉及到不少中国古地名,由于没有认真查阅 有关资料,我差点犯了一个大错误。陈胜率领义军攻下大泽乡,以后的战争势如 破竹。文中有这样几句:“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及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 蕲以东。攻郅、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及入据陈。” 我带领同学们逐句疏通文意,“……于是命令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占蕲以东的地区。 攻打郅、苦、谯……都攻下了……于是进兵驻扎在陈。 ”说到这里,突然一名 学生举手提问了:“老师,怎么这次起义仿佛是葛婴的主角,起义军到了陈,怎 么还没说到陈涉作战的事?这篇课文明明是写陈涉的呀?”我不敢怠慢,立即停 下来,掩饰内心的惊慌,说:“问得好!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一段文字,找找答 案好吗?”趁大家看书讨论时,我赶紧看“蕲、郅、苦、陈”等地名是今天的何 处,发现“蕲”是现在安徽宿州南部,而“苦”、“柘”和“陈”都在河南,它 们根本不是“蕲”以东,而是“蕲”的西南部。于是我又立即查阅教学参考书, 四分钟后,终于明白了,原来,“攻郅……”一句省略了主语“陈涉”,按当时 实情是葛婴与陈涉兵分两路,陈涉率主力一直攻打到“陈”。我再也不敢随便处 理与古地名有关的文句了。从此,我也常备了一套《中国历史地图册》和《中国 地理地图册》,当作语文教学参考书。 反思现实的课堂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学生和教师自己的 特点,立足课堂,认真践行新课程的思想,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教学必能日渐 长进,师生都会受益无穷! 23 出师表/诸葛亮 这堂课,本质上还是一种文言“仿真学习”,其所“仿”之“真”,乃是采 用 角色换位的方式,让学生真实地进入文本描述的情境,真实地揣测人物 心态, 真实地体验人物情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品味、咀嚼文言。 这次特殊的文言 情景教学,促使我对现在关于文言教学的两个热门论题 继续进行着思考。 第一,文言文的教学是背读在前还是分析在前。传统的文言教学模式是 重 背读在前的。现在台湾等地正在大力倡导的幼童读经活动也在回归传 统力主文 言学习“背下来”再说。为了让《出师表》的这次“背读在前”的 学习能够有 效实施,我采取了很多的辅助措施。比如为学生讲述刘勰、 文天祥、杜甫、陆 游、岳飞等人和《出师表》的故事,激发学习热情。 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发起 总动员,掀起背诵大潮。采用丰富多彩的比赛 的形式进行诵读比赛,如“背诵 击鼓传花”、“背诵 pk 赛”等,力争优生中 等生熟诵,“忧生”重点段落基本 成诵等等。有了全文的反复诵读,才可 能有整体的独特感知,“情景教学”才 能取得实效。可以说,从语感的培 养规律来说,“背读在前”的方式对学习文 言文是经济有效的。 第二,文言文的教学是以文言字词积累为主还是以理解内容为主。 我认为, 这并不是矛盾的问题。比如关于识字教学的问题,小学初年级 采取集中识字的 方法,而高年级则采取分散识字的方式。从人的长远学 习来看,字词的掌握和 文本内容的理解是融和在一起的。“融和观”也应 该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和学 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片面强调文言字词的积 累只会把文言文学习推到纯粹技术 化的尴尬境地。我们应该相信,文言 学习也不能够脱离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 当然,有意识地恰当的总结归 纳文言字词的用法是有必要的,这和片面追求文 言学习字词化不是同一 个概念。 这堂课不足的是,因为重情感体验,所以在字词咀嚼的精微程度上 还远远 不够。争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能够尽可能地多积累品味字 词,又能让学 生对人物和主题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这就是文言教学的较高层次了吧。 24 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征 我执教的《十五从军征》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7 单元《战争》 中课文《古诗二首》中的其中一首。描述了一位老人征战多年回到家乡,看到家 中一片凄凉的情景。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 诉及对和平的向往。 参考教师教学用书,本首诗我预设用一课时完成如下教学目标: 1、看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边读边想象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发现自己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1、按照“激趣阅读---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的流程进行教学,我感到 得心应手,同时学生也易于接受。 2、学生能够切实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寻找原因,是教师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了条件,给予了充足的 机会,教给了方法。主要表现在: ① 初读诗歌后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己解决字音问题。 ② 理解词义时,先让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尝试着自己解决, 最后记下自己解决不了的师生共同解决。这一环节中 ③ 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如:让学生想象老 人征战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体会服役时间久。让学生想象“松柏冢累累”的景象, 感受整个村子的凄凉。让学生想象老人一边做饭,一边会想些什么,体会老人此 时绝望的心情。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等等。这样的机会就为学生插上了思 维的翅膀。 3、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理解了诗的意思,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古诗。 4、在想象的基础上对学生又进行了拓展训练,想象六十五年前老人家中的` 情景,对比想象加深对市局的理解。 5、能顺学而导在高潮处揭示课文主题。 6、最后让学生发表对战争的看法,提升主题。 能达到此预设效果的原因是:首先朗读是我教学本首诗贯穿始终的方法,使 学生很自然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次我的朗读训练设计有梯度:初读,正确、 流利;再读,理解词义;又读,明白诗意;反复读,体会情感。最后是运用了多 种指导朗读的方法: ①教师范读。 ②重读重点字词。 ③边读边想象画面。 ④根据内容变化语气、语速、语调。 ⑤最主要的是教师充满激情的渲染很快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氛围中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抓住对文中重点诗句的想象、感悟、品味、诵读,去丰 满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中,抓住对文中重点 诗句的想象、感悟、品味、诵读,是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而依托诗 歌中的语言文字,去丰满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学生们基本当堂课掌握了重点,有 部分学生还把课文背过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这首诗歌被称为盛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可谓是名至实归。这是一首一开始就 让学生很有感觉的诗歌。 下面我分两点谈一下我对这堂课的反思: 1、适时联读能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最后一联“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因为它表现的充满惆怅的 情感而让一位学生喜欢上了而在开始品读不久便被提了出来,这个在预设中本是 置于最后的想予以情感的深化的,但很快又有第二个学生抓住这句,这时觉得不 能不进行深入品析了,于是,就顺势引导对“空”字进行品析,这“空”字在这 里很见精神。字为“空”,感情却是满溢的,就像齐白石虾画的留白艺术,除了 对友人的不舍之外,还有满腔的乡思,无限惆怅。在这里,我又引导学生联读, 也就是结合学过不久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 乡翻似烂柯人”之“空”来加深品味。当时教学《酬》诗时,我让学生自由朗读, 然后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句,这看似空泛、不着边际的问题,引来了一个很有价值 的问题——“怀旧空吟闻笛赋”的“空”如何理解?“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 似烂柯人”这一联所抒之情无限怅惘,无限感慨,而“空”字更添这无限之感, 其味咀嚼不尽,领会这“空”字神韵,也便把握了这一联,进而把握作者写作此 诗的情感。不过当时并没让对“空”字进行具体解释,但此番进行联读时,发现 当时提问的学生,对这个“空”字在各自诗句中相应的解释都把握的很到位,两 个地方的“空”字,字面意思是不一样的,但情感却是相通的。充分的品析之后, 这两句的朗读指导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读得很有韵味。 2、要不拘预设,动态生成 “品奇”这个主问题的设置比较开放,虽然预设归结为三点,天气奇寒,雪 景奇丽,感情奇深,但在预设的时候我也并没想到就引导学生按部就班地逐点下 来,而是任其随意品读。但实际的课堂下来,我又觉得,当学生讲出其中一个方 面的时候,还是就这方面引导都讲了,再引导另一方面为好,这样可以让学生有 一个更清晰的感知。 在赏读结束后的归结时,一些点还强化提一下的,比如岑诗特点“奇”的具 体化: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合理的夸张。这几点,在赏析的过程中,学生 其实都提到过,这时只需我稍加明晰化便可以让学生做到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结 合起来。再比如诗歌非常突出的情景交融的特点,在品析“愁云惨淡万里凝”的 时候,学生曾提到移情于景,我只用由此生发,再联系其他句子稍作引导相信学 生也能强烈地感受到这点。 还有就是诵读,不够。诗歌教学,诵读肯定是很重要的,其实不独是诗歌, 很多语文课,诵读都是重要的。但是我也发现,很多的评课者在对一堂课进行评 价的时候,我们经常性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朗读不够,你语文课,怎么可以不朗 读呢?但是评价归评价,实际的课堂,我们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分析,这样那样 的任务要完成而缩减朗读。但我仍希望,经过赏读之后,在透彻理解诗意后,能 出现精彩的朗读。本堂课最后的诵读,是我预设中的高潮部分,但又觉学生的情 感没被完全调动,及至朗读力度、气势不够,也或者是我的设计有欠缺,本来是 想男女生呼应式朗读能带来一种音韵节奏上的美感,却在客观上造成朗读主体力 量的减弱。 想象中有理想的课堂模式,但却无法将之具象化。 仍沿袭那句套话: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正因为遗憾,才有 反思,有反思,才有进步。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所写,词人时年 65 岁,久废后再起任镇江知府。词中写登高所见所感,抒发胸中压抑已久的一腔豪 气。 这首词层次分明,上阙写对千古兴亡的感慨,可谓“悲”。下阙写对古代英 雄孙权的追莫,可谓“壮”。用三问三答构成全篇,借用古人原句不见痕迹。作 品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软弱无能,饱含强烈的爱国情感。 在教学后,我有以下反思: 一、学诗词先“知人” 我认为古诗词教学不应该是单一教学,而是应该通过学习一首词从而了解一 类词,而这其中就必须对词人的写作风格、生平经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达到融 会贯通的作用。 通过资料搜集我找到了以下内容: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其词艺术风 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 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 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但是我认为仅仅把这段文字放在 PPT 上十分枯燥, 学生难以记忆和理解,所以我认为不妨将初一学习过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 词以寄之》呈现给学生,既能够让他们温故知新,又可以让他们借用这首词来唤 起对辛弃疾形象的大致印象,学生结合诗词可以轻而易举地说出辛弃疾是一个壮 志难酬、怀才不遇、心忧祖国的人,也可以把握他的词豪放的风格,提高了课堂 的语文味。 不足:我在这一部分花的时间有些多,使得后面的教学过于紧凑。 二、学诗词巧“论世”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学习一篇古诗词必定要了解其写作背景,南宋当时 被金人侵略,但是统治者整天歌舞升平,软弱无能,导致大片江山落入金人之手。 我认为仅仅通过这类资料的呈现是不够的,一方面学生自己在预习时就能查到, 一方面这样的课堂也毫无语文味。所以我找到了同时代诗人林升的作品: 题临安邸 南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就深刻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国都被迫南迁,统治者仍整天 不思进取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致西湖有“销金锅”之号。让学生们 读一读,品一品,达到“以诗解词”的作用。 不足:在这一部分,由于时间紧凑,我讲的有些多,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 让他们自己讲。 三、学诗词扣“词眼” 这首词的题目中“怀”字最为重要,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就提问:通过预习, 你认为“怀”有哪些意思?在教学最后归纳主题时又与之呼应,让学生明白“怀” 字是“词眼”。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析、结合词人形象、时代背景, 了解到“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是怀念故土,“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是伤怀国势,下阙则是怀念英雄,讽刺权贵。最后通过整体感 知,领略到整首词表达了词人浓浓的爱国情怀。使教学脉络清晰、明朗,由点到 面,由局部到整体,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主旨。 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朗读是很重要的,但我这节课上,朗读显得有些走马 观花,提出的朗读要求太过于笼统,不够细致,需要加强。 以上就是我就《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节课的反思:从一首词的教学 思考至诗词教学。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过零丁洋/文天祥 今天我们学习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孩子们喜欢自己做主的课堂,希望自 己能在课堂上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针对这样的学情,我放弃了原来 继续使用课件的念头,想试试在学古诗的时候也模仿李镇西老师坚持“把课堂还 给学生”的做法。 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因为虽然我不是主角了,但是我成了导演,任务更 重。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环节:走近文天祥,走进《过零丁洋》,体会文天祥的 感情。 孩子们在以前的课上曾经学习过文天祥的事迹,让他们介绍文天祥,各个都 摩拳擦掌的跃跃欲试。对文天祥的了解也比较全面,老师稍微做总结就好。在第 二个环节,走进《过零丁洋》的`过程中,我着重设计了以下 4 个问题。 1、 讨论: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 21 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 王抗元。 2、 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 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 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 3、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 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 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 这样四个问题,就把本首诗的四联内容分析的很透彻了。在赏析颈联的时候, 有一个难点,“惶恐”和“伶仃”有双层含义,这两个词又有什么作用?孩子们 很难体会出来。我一再启发他们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可是要他们说得完整还是 有点勉为其难。正在这时,我们的赵财源“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语言流利而又 顺畅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我称赞他是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勇士,他还不好意思 的脸红了…… 最后,我又设计了拓展延伸题: 1、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 的事例吗?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 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 下慷慨就义。 2、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 骨(徐悲鸿)。 孩子们又找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个个争先恐后的发言,集体的智慧就是强, 他们提供的句子远远超出了我准备的范围。最后我们齐背《过零丁洋》,铃声响 起,我们热情高涨的走向操场。 这节课我上的很有感觉,孩子们也都很有感觉,师生良性互动,在课堂上促 进了感情的交融,我发现下课后他们看我的眼神都觉得更亲近了。以后我要多上 这样的课……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诗词教学向来觉得是难题,其中最难的是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使 学生真正理解诗词的意境。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反思 这次的《诗词曲五首》里,上的最成功的应属《山坡羊·潼关怀古》这一首 元曲。一般以往教这首诗都是属于应付式的,让学生记住名句就算了,而这次用 了一次在外听课的思路去上,收获甚多。课堂中,开始提出的是字词学习,学生 很容易接受,我列出了四个词“山河表里、踌躇、宫阙、苦”然后在对这个四个 词的背后的含义进行挖掘,逐渐深入到课文的思想情感。 通过“山河表里”让学生了解潼关的地理位置,并利用漫画的形式,让学生 理解作者所用“聚”“怒”的.表达效果,这个环节学生的兴趣很高,因为简笔 漫画的形式他们觉得很新奇,又在学生的理解中不断改进,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 来,然后介入资料介绍潼关的地理位置,写出其作为战略位置的重要意义。“宫 阙”一词很简单,但如果介入当年秦朝当年建造“咸阳宫”时所需时间,这一词 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百姓的艰辛,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是一个问题——“假如 让你们去修建‘咸阳宫’你去不去?需要多少年建?”学生纷纷猜测“十年”“五 十年”“一百年”“五百年”“一千年”的都有,这时我说“我给大家讲一组数 据。 当初修建咸阳宫,秦始皇动用了 40、50 万人,经历了几年才盖好。你们全 班才 50 个同学,是他们的万分之一,他们用了几年才完成,你们大概要几万年 吧。如果你们能活到现在,做了 2000 多年,我想咸阳宫的地基说不定还打好呢。” 然后补充“咸阳宫,几十万人花了几年时间才建好,但是不到一百年就被项羽一 把火给烧了,不久汉朝开始了,又建了宫殿,然后又变成了土。就这样宫阙毁了 又毁,百姓建了又建。” 学生在笑过之后陷入了沉思。“踌躇”词介入了几位诗人在描写离开国都时 的惆怅,写出诗人为何“望西都,意踌躇”,张养浩不仅为宫阙成土而伤心,还 为百姓心血白费而伤心,还为百姓即将重修宫阙的痛苦而伤心。 在赏析文章中心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时我用了两个句子作比较, “兴,百姓福;亡,百姓苦。”,“兴,也任他;亡,也任他。”突出张养浩为 百姓疾苦而忧虑,敏锐地指出朝代更替,最苦的都是百姓。通过几个词语,既生 动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能深入探讨文字背后的意义,并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 感,直指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百姓疾苦及其根源,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写作 有创意地表达 1.从“先教后写”走向“先写后教”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有一段论述,可以充分说明先教后写的危害。先教后 写,是老师对学生的不信任,这些老师普遍认为没有老师的先教,学生们肯定不 知道怎么写。老师每次长时间反复引导之后,学生必然要按照老师所教去写,按 照老师设置的框架等去作,这种教学方式充满着隐形暴力。也就是说,无数的学 生一直是在隐形暴力的状态下写作。先写后教,就不一样了。先写,就是相信学 生能够读懂主题与要求,放手让学生自由书写,学生写完后,老师根据学生所写 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有的老师会说,“先教后写”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不能把 “先教后写”一棍子打死。我国是从三年级开始习作,十岁的孩子头脑中存储的 东西很多了。“孩子 14 岁之前所做的事,足够后面几十年所写”是创意写作非 常重要的理论之一。孩子 10 岁之前所做的事,同样足够三至六年级所写。先写 后教,适合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老师们真的不要再限制孩子了,大胆地放手,老 师的引导,放在学生写之后,学生才会喜欢上写作,老师才算把写作教到位。 2.大而化之的评语,不要也罢 中小学语文老师,喜欢写评语的,万分之一都找不到。当下,教育主管部门 要求每次课内习作要有三行总批、三处眉批。这种规范化、传统式要求并没有带 来小学习作教学的革命。老师们为了检查,写下的那些批语,学生是不读的,因 为他们清楚老师是在应付。什么样的作文批语能够改变学生?曾经读过介绍沈从 文给大学生作品写评语的文章,学生交来的千字文,沈从文给予他们的评语均超 过万字以上。当学生拿到老师批改过的作品,读着那万字评语,没有一人不反复 细读并永久珍藏,学生看到老师如此负责,从此再也不敢应付,也不去麻烦老师, 据说沈从文的那些学生,后来个个成为写作高手。这就是深度批语的价值。由于 我国班级人数非常多,每学年课内习作要 16 次左右,一年时间老师还有六七十 篇课文要教,语文老师真的很忙,主管部门规定的三行总批早已让无数老师厌倦。 学生交来三四百字的作文,没有哪位老师能够做到深度批改。沈从文先生每次带 的学生就那么几个人,深度批改当然可行。三行评语没有用,老师又不可能深度 评述。怎么办?没有效果,形式主义的东西,其实可以彻底放弃。只要愿意改革, 一定能够找到一个适合孩子的作品标准,以儿童可以接纳并使用的标准来评价就 可以了。比如,我给很多班级的学生大声朗读过《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的 作者叫贝芙莉·克莱瑞,她 13 岁之前有严重阅读障碍,13 岁这年的大量阅读得 以改变,其母亲教她写作,告诉她好文章、好书的标准:一是写身边的事,二是 写有趣的事,三是写好玩的事,四是写出来的东西让读者能够笑。我教儿童写作, 把这四条标准列在评价表格中,我读学生作品,哪条标准有了,哪条标准没有或 者遵守的不到位,圈画一下,学生都能明白。这样批改,老师轻松,学生喜欢, 最重要的是文章质量普遍更高。 3.每次课内习作,老师应带着创意去设计 身边有好多老师抱怨某某习作主题不好,没有办法教。其实,这个世界没有 最好的主题,任何一个主题一旦编入教材都已经有过时的感觉。老师们非常清楚, 从小学至高中,试卷中的作文题,不管好写还是不好写,考生必须得写。教材中 的课内习作主题,都是国家有关部门审核通过的,不管你怎么说,你就得教,还 该想办法教好。我不是说老师不能提建议,不能对教材中的某个主题提出异议。 我一直认为,提出建议是好事,关键要能寻找到更好的话题来替代。经过多年实 践,我认为教材中的每次课内习作都能以创意的思维来设计,也教。一次次课内 习作教学,如同与学生共同建造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房子,没有设计,不设计就随 意带着学生盖房子,肯定会出大事的。而设计,一定要根据儿童写作特点求新求 异,要有新鲜感,如此学生才会愿意进入创作之中。比如苏教版国标版关于写端 午节的习作,很多老师指导之后,学生交来的文章,没有几篇像样的。为什么? 就教材提供的材料,简单地引领,当然写不出来好文章。如果让学生走进图书馆 阅读有关端午节,回家与父母聊聊端午节,对教材做一点变革,让孩子以研究报 告的思维写,文章肯定就不一样了;如果让学生与一些传统端午节的故事来一次 对话,文章就更好玩了;韩国人说端午节是他们创造的,如果能让学生来一次辩 论,把整个过程写下来,那文章肯定水平很高。创意的设计,是对传统的打破, 是对不当之设计的修改。 4.别再把辛苦之教儿童写下的作品当垃圾 每一次课内习作,师生都要花费一定的心血。我国百万所中小学,还没有听 说哪所学校特别珍爱每位学生的作文,即把每位学生在校几年课内习作文章全部 珍藏(极少数学校以校刊、校报的方式收编个别学生的文章)。每学期结束,学 生的作文本要么被父母丢弃,要么被老师当废纸卖掉,总之数以亿计的作文本一 年又一年地沦为垃圾。一个从教三十年的语文老师,如果只教三至六年级,每年 教 40 个学生,一年 16 次课内习作,学生就会呈现给老师 640 篇文章,30 年就 有 19200 篇文章,老师如果认真对待这些作品,把每一篇文章当作作品当作宝贝, 当作一个案例,就像名医对待每一个病人一样,肯定能把作文教好,而这些作品 也能让老师创作出很多本书。很可惜,如此真爱学生作品的老师,找不到几位。 5.从封闭式写作教学走向透明式 透明式写作教学是我创造的一种写作教学法,就是每次课内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全部公开透明,最后将每次课内习作编成一本“书”(这本书由教学设 计、教学实录、学生作品、教师下水文、批改总述、学生二次习作组成)。我做 过多年,学生与家长都非常喜欢。每一次把“书”发给学生,学生都会报以热烈 的掌声,这是传统教学老师们不可能有的额外奖赏。我一直认为,学生们给我的 这个奖赏是给透明式写作教学的,是给我这个创意的。因为透明,老师才不会随 意,学生也不会随意。师生放弃随意,学生喜欢课内习作才有可能。 名著导读 《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整体把握,了解小说情节,激发阅读兴趣 《简爱》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 1846 年所写的一部长 篇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出身贫寒、貌不出众的主人公简爱与贵族 罗切斯特先生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向读者展现了一位虽生活困苦,却自尊自强, 独立勇敢的女性形象。 简爱是一个孤儿,从小被寄养在舅妈家,舅父去世之后,她受尽了舅妈及哥 哥姐姐们的百般欺凌虐待。后来,被恶毒的舅妈像避温疫一样,送进了劳沃德寄 宿学校。她本以为就此脱离了苦海,却不知这是另一个人间地狱。在这里,她受 冻挨饿,被伪君子院长欺辱,最好的朋友海伦患肺病去世,简爱受到了身体和肉 体的双重摧残。 但凭借她自身的努力,留校任教两年后,被桑菲尔德庄园聘为家教。在这里 与罗切斯特先生相遇、相知、相爱,但在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时,又被告知罗切斯 特有妻子伯莎。她虽不舍,但也决绝地离开。最后,在一场大火之中,桑菲尔德 庄园被烧,伯莎在大火中丧生,罗切斯特先生也变得又残又瞎,简爱又回到了罗 切斯特身边,终于找到了,她期盼已久的幸福。 这部小说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半自传体作品,主人公简爱和作者本身有 着非常相似的生活经历,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而小说的经典之处,不仅仅在于 故事情节,更在于字里行间所展示出的文学手法。对于学生来讲,更是一部语文 教科书式的宝典,值得深深品读学习。 把握了小说整体情节之后,笔者将从语文学习角度出发,从艺术手法、情感 态度等方面引领学生深入读此名著,从中汲取知识养分。 02 《简爱》中的丰富艺术手法是指导语文学习的宝典 《简爱》的独特之处不仅仅在于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其中一些文学上的 表现手法,更值得我们去探究学习,准确把握面能提高语文素养。 (一)在环境中塑造起来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 小说在多处都用到了环境烘托的描写方法。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中的一些景物,比如树木河流,花花草草等,社会环境则指 的是能反映社会制度、经济等内容的一些载体,比如说建筑特点,家居陈设等等。 自然环境描写能通过环境来衬托暗示人物心情,烘托某种特定的氛围,从而推动 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也下面的内容埋下伏笔。社会环境则是一种个人不可抗因素, 在很大程度上,人的性格和命运是受社会环境来影响的。 这些内容我们都很熟悉,但常常总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当真正动手来写作的 时候,却感觉无从下笔。 在简爱从里德舅妈家出来,进入劳渥德积做学校时,有这样一处环境描写: “我们不再穿过城镇一座座灰蒙蒙的大山,出现在地平线上,暮色渐浓,我 们来到一个山谷,一阵狂风在树丛中狂烈地吹刮着。” 这一处便是典型的环境描写,以“灰蒙蒙”“暮色渐浓”“狂风”等来烘托 劳沃德寄宿学校的萧索,更是为下文简爱在寄宿学校的生活埋下了伏笔。同时, 从这里也能看得出,此时此刻的小简爱从里德舅妈家刚解脱出来的喜悦已经渐渐 隐去,更多了一些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此刻它的内心一定是迷茫而有所担忧的。 还有简爱离开时,夏洛蒂勃朗特用环境来渲染了一种惨淡的氛围,从而烘托 简爱内心的痛苦,为下文写简爱离开罗琦斯斯特后的遭遇做了铺垫。 这些都属于自然描写,通过身边的事物,最终来体现人物的心情,文中还有 很多关于社会环境的描写,比如说文章中对桑菲尔德庄园建筑的描写“太阳照亮 了糊着墙纸的四壁和铺着地毯的地板,这跟劳渥德的光秃秃的木板和污浊的灰泥 墙完全不同……”“大厅里的一切都显得宏伟和庄严……体积虽然可观,但还算 不上宏大是绅士的住宅,而不是贵族的府第……”,除此还有很多对教堂的描写, 便能让读者的头脑中行快对桑菲尔德庄园有一个大概的轮廓,也会立刻联想到当 时英国的社会背景,而这一切看似不重要,实际上却是影响着当时人物性格的重 要因素,对小说情节发展和细节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把握这些能表现时代特征和人物性格的环境描 写,一方面通过这些体会文章主旨,另一方面,去学习夏洛蒂勃朗特描写环境的 巧妙手法。 (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更能让人产生共鸣 《简爱》全文是以第一人称视角来讲述的,我们语文中常会讲到,不同人称 的不同好处。第一人称的作用是很容易拉近故事与读者的距离,方便读者走进主 人公角色,也更有利于主人公通过心理描写抒发情感,使读者能深入的去体会主 人公心情,从而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思考,产生启迪。 《简爱》中的“心理”描写更是举不胜举,几乎充斥在整个小说之中。记忆 最深的一处是这样描写的: “我要在乎我自己,越孤单,越无亲无友,越无人依靠,我越是要尊重我自 己,我要遵从上帝颁布世人认可的法律。” 这一段是简爱与罗切斯特的婚礼被破坏之后,他们关于去与留的对话中,简 爱的心理活动。用“越……越……”的句式表达了简爱,此时此刻心里的坚决, 她一定要离开这里,无论有多少不爽,都必须这样去做。通过这样直观的心理描 写,读者很容易把这个“我”联系在自己身上,婴儿简爱的坚强,独立个性,更 容易影响每一个读到这段文字的人。 这就是心理描写作用的真正体现,要知道心理描写并不单纯的只能以“我想” “我觉得”等继续来引导,而他的展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阅读的过程 中,应该多去关注文中大量的心理描写,学习夏洛蒂勃朗特在表现人物心理时所 用的不同方式方法,从而将它迁移为自己所用。 (三)独特的象征手法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 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作品中对象征手法的运用,能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便于去表达读者的意思, 也有助于帮助读者去理解一些抽象的内容,可以使整篇文章的立意更加深远,内 容更加深刻,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简爱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对于诸多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在这里我们举两个例 子来看。 1.梦境 《简爱》中的梦境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但也是表现人物心理情感,奠定 故事走向的一个重要手法。 简爱曾经几次梦到过小孩,最强烈的一次是在里德舅妈去世前信他每晚睡觉 必会梦到小孩,在雨罗切斯特先生婚礼的前夕,她也梦到过小孩出现。有人告诉 他,梦到小孩是不祥的征兆,有一些学者也指出梦到小孩是焦虑症的象征,后来 在李德舅妈去世、婚礼被破坏这些后果上都得到了验证。 至于这些梦境究竟有何意义,还需要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中去探寻,但 至少我们可以学到的是写作中,表现人物性格、预示故事情节的又一个手法—— 梦境。 语文的学习已经是在慢慢积累中沉淀而形成的,在这些阅读和感悟中,可以 接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来的东西。 2.象征 小说中的疯女伯莎是一个具有强烈象征性的人物。在我们阅读的过程中,如 果不深入地去思考,只会发现伯莎是影响简爱和罗切斯特走到一起的障碍,却不 知这个并没有多少镜头的疯女人,却是一个时代的折射。 首先伯莎的疯癫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抗。19 世纪的英国,女性地位相对 比较低,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便是从夫,即以家庭和丈夫为生活的重心,简爱的婚 姻也是在父母的操办下指派的。而在结婚之后,因为她自身无法抗拒的缺陷,被 丈夫关在阁楼里,限制了人身自由,这是对女性身心的一种蹂躏。而最后伯莎在 大火中大笑着死亡,也象征着当时社会之下,大多数女性的最终出路. 当然,除了本文所列举的这三大类手法,小说中还有其他很多的写作方法值 得我们去挖掘和借鉴。比如说作者对细节的处理,用词的巧妙,语言的描写等等, 大家可以在把握大方向的基础上,反复品读经典,从中总结出自己可以借鉴的的 经验和方法。 03 小说中人物所体现的三观导向是《简爱》的精神升华 哲学上讲三观既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俗的来说,三观就是我们这 一生该怎么样去活,该追求什么,可以说正确的三观对一个人的生活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 语文课标也指出:语文的教学不仅仅要停留在知识方法的层面,更重要的是 文学独特魅力对学生情感和精神潜移默化的熏陶。 从文学作品对一个人三观导向来说,《简爱》这部作品一定是熠熠闪光的。 小说中人物形象众多,情节足够丰富,在各种人物身上以及整个情节之下,每一 个深入品读的人都能体会到整部作品所给于我们自身强大的精神影响。 (一)独立自强是一个人生存的高等尊严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韩非子曾说: 恃人不如自恃也,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为己者。 意思是说等待着去依靠别人,不如自己靠自己,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 上,遇到问题总指望别人来帮忙,不如成为那个自己可以帮自己的人,所谓靠人 渡不如自渡。 生活中这样子的人并不少见。当下很多家庭都是四个老人两个家长养一个孩 子,什么事都不需要孩子去动手,物质方面给予也很充分。久而久之,孩子便形 成了依赖、等靠的恶习,等到他真正步入社会之后,便很难去承受社会上的风风 雨雨,遇到挫折也缺少抵抗的毅力。除此,由于传统社会赋予男性赚钱养家的定 位,有些成年女性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男人身上,遇婚变,便一蹶不振,怨 天尤人。 小说中的主人公简爱,她从小生活在一个倍受欺凌的环境之中,而且厄运对 于她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但是他对自己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和认识,她骨子里 是一种对社会不公平制度的抗争和反抗,他更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在逆境中他 依然去把握住所能把握的机会去学习,最终成为一名教师,自食其力。 有人会说,因为简爱没有父母,他没得靠,只能靠自己了,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细数来,简爱有三次可以依靠的机会。 在寄宿学校她已经留校当老师了,显然不会再受到儿童时候的虐待了,而且 如果她愿意,这份工作应该会是一辈子,但她依然走出了这个舒适圈,去做家庭 教师。 后来,虽然因为伯莎,她不能与罗切斯特先生成婚,但也完全可以凭借罗切 斯特的爱留下来,相比离开可能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该多舒 服。 之后在被圣约翰兄妹救下以后,她又坚持找了一份乡村教师的工作,自食其 力。而圣约翰也是想要娶她的那个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至少不会像她一个人那 么辛苦。 可骄傲如简爱,她怎会选择苟且而扔掉尊严?这也正是简爱备受各国女性推 崇的原因,因为在她的身上,广大女性们看到了自己的另一种活法,看到了自己 的价值,并不是只有依附,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没有什么可以禁锢我们的灵魂, 我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精彩的人生。 那么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将爱身上所体现出的独立精神,结合自 身,去寻找自己可以学习的价值,当然不止女生,男生也能从简爱的身上看到真 正女人的魅力和价值。 (二)即使身陷囹圄,依然要相信:苦难之中,总有美好存在 生活在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无法避免一地鸡毛的生活。有一些时候不知道为 什么突然会觉得好像全世界都在针对我们,倒霉的事情,一件接一件,我们不知 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要承受生活中种种的不愉快。 这几年“原生家庭”这个词语很流行,有一句话说“幸福的人被童年治愈,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这一句话一针见血触及到了很多人柔软的心灵。 于是很多人把成年后的不幸理所当然地归结在了原生家庭之上。生意的失败,婚 姻的失败,亲子关系的失败,人际关系的失败,里里落榜的失败,常常让人自我 怀疑,但是只要转念一看,生活中的美好就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的思维故事左右 了认识。 简爱在与罗切斯特二次相逢之前的经历是极度不幸的。但她依然遇到了很多 美好。如果不是医生,她可能要在雷德舅妈家被欺负好多年;在寄宿学校可怕的 生活中,好朋友海伦和谭波尔小姐是她生命中的两盏灯,虽然她们并不能帮简爱 摆脱困境。海伦恰是比简爱还要可怜的一个人,但却又是如此的善良,也正是这 些美好,给了简爱以后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而最后遇到罗切斯特先生,那应该是 他生活中最大的太阳了,他将永远照亮她的以后的生命。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绝处逢生”,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因而在困难之中看到希望,在绝望之中,要相信,世界再大,苦难再多,总有美 好存在。 04 结语 《简爱》无论是从其艺术手法,故事情节还是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上来讲,都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世界名著。作为教育部重点推荐阅读书目,简爱自有它独特的 文学魅力。因此,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在阅读这一本名著的时候,绝不能仅仅只 停留在读懂表层,看懂故事之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把握其中精髓,来将其精华 运用在我们的语文阅读和写作之中,并从人物身上达到一种精神共鸣,获得一种 精神感召,去相信美好,相信奋斗,用《简爱》精神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南安军/文天祥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过零丁洋》一诗后对南栄的社会背 景及文天祥起兵勤 王的过程较为熟悉,几年古诗的学习,学生对律诗 的特点有所累积,可以以自 学为主。可是此次录课的对象是八年级的 学生,对于把握古诗意象及古诗结构 与诗人内心情感波动的内在联系 领会不够深入,故教师的讲解会穿插其中,在 品析中加强指导,深度 体会诗人内心的信念,才能明悟诗人以死报国、归正首 丘的决绝。 忽视了学生情感素养的提升。我在讲古诗文的时候,往往会显的很枯燥,不 外乎介绍作者、理解重难点字词、解读名句命短、背诵文本等,这些都是知识层 面的,掌握起来也是比较简单的。其实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度 来说,我们的古典文学,尤其是中国的古诗词,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不可 估量的,这也是咱们中国五千年来最宝贵的文化财富。那么,作为新时代的老师, 我们有责任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让一代一代人在这种厚重的文化熏陶下 开拓创新,不断前进。 别云间/夏完淳 这是一首抒发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的诗。整首诗抒发了对破国亡身的悲痛和 毅然抗清的坚定意志,表现了诗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热忱。想 象 奇特,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 1.学情分析不到位,并没有抓住九年级学生古诗词积累非常的蒲弱这种情 况。 2.在活动五:合作探究解决疑难中活动过多,你像第一个问题:“无限 山 河泪,谁言天地宽”一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可以不出现,在诗歌理解这 项活 动中就可以解决了,有点重复啰嗦。 二:教学过程反思 1.特别是在活动五中,学生活动不到位,积极性不高,老师启发也不到位。 这很可能和我在教学设计有关,教学内容太多。 2.在活动四中,教学内容是重点,也比较简单。所以我采用了小组教学、 自 主学习的方式。课堂效果符合我的预想,学生大概用了 13 分钟的时间就 拿握 了。 3.课堂教学时间安排比较合理,具有弾性。 三:存在问题的反思 1.学生的活动不够积极,和我的预想有点距离。可能是给学生留下的活动 时 间比较少。 2.运用教学语言不够熟练,普通话说的不够标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这是 不 应该的,应加强学习、锻炼。 四:改进措施反思 1、教学设计应更严密、更科学。尤其要预留出学生活动的时间。 2、实行弾性教学,应多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应多找几组同学,使学 生 充分感知。 3、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自己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多听、多学、多 练。 我认为整堂课学生们始终在一种欢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在活动中, 让学生 分组自己动手、自主探索,为学生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培养学生 的语文素养,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 交流中思考, 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切实提高语文教 学的有效性。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古诗词的教学离不开诵读,但是纯粹的诵读指导会让人觉得课堂生硬或单 调,或是表演性太强,为读而读。本节课教师就很巧妙地回避了这些缺陷,成功 地将诵读和品读结合起来,更巧妙地是在品读中让学生掌握了一些古诗词学习的 方法和技巧。教师先让学生从简明易见的韵脚着手,找韵脚,读韵脚。很多老师 到这里就停下来了,但是本课中徐老师再往前进了一步,告诉学生这属于哪一种 韵,这种韵有什么特征,怎么读……这个高明的做法一举多得,是授之以渔的典 型招式,有力地体现了教师备课之细。 接着,教师让学生品读题眼,这也是读中找方法的办法。看似很简单,平时 大家也这样做,遇到古诗鉴赏也同样会让学生从题目中去寻找有用的信息。但是 这次教师却别有匠心,“骊山怀古”这个标题的两个词语,都被教师用到了刀刃 上。起码有两个妙处,第一,避免了生硬地讲解历史,教师主动去呈现历史背景 等静态的知识,而是在动态讨论中顺着学生的思维,在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 发”的刃口上呈现出来,效果比那种常规地开题前大家一起对着幻灯屏幕读背景 不知道要好多少。 其次,让学生品味“怀古”的同时,水到渠成地引出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怀古诗的学习,也就是如何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怀古诗的学习要 点,懂得这一类诗歌的学习要领。然后,很顺畅地和学生探讨总结出怀古诗的一 些特点。这个教学环节,设计得不露痕迹,很巧妙。 在关键词的品读和涵咏中,教师同样特别注重方法的指导。不是单纯地孤立 地品读这个词,以“一炬”“萧疏”“骊山”“阿房”等几个词语为例,教师采 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同时还围绕着怀古诗在做文章,通过“骊山”“阿 房”的比读,懂得怀古诗中反衬手法的常见性,学生的收效很大。而“萧疏”一 词的学习上更见教师的匠心,她没有采用常见的替换法,而是直接将“萧疏”一 词的所有字义拉出来,让学生一个一个去体会,哪一个解释会比较合适,这一方 面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另一方面充分地利用了汉语本身的张力性,同时在探讨的 过程中有力地实现了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和主题的理解,可谓一石多鸟,窃以为这 个环节乃是本课一个重要的亮点。 1. 余秋雨的话,原文在散文《兴旺象牙白》当中出现,余并非是严谨的古 文学研究者,这句话出现了一篇写古罗马遗址的怀古文字之中。也额没有出处, 很有可能是一句凭感觉说的话。因此放在这里是否合适值得商榷。 2. 既然是怀古诗,怀古类型的诗歌研究,窃以为课堂的厚度还不够,既然 是类型,那么一首显然不够,一个作家显然不够。勾连其他作家的作品,引入元 曲之外的作品,更有说服力,适合小群文阅读。 3. 元曲作为中国文学的特例,有它非常例外的地方,同样是怀古诗,元曲 里的河唐诗里的,显然就不一样。无论是从语言特点,还是从时代风格,都值得 探讨。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朝天子 咏喇叭》 这首散曲作于明代武宗正德年间,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 宦官装腔作势地丑恶面目,同时也揭露了他们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反思自己在短短 15 分钟教学,有成功,也有不足。 (一)满意的地方 1、精心的构思,充分的备课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在课堂语言的衔接上, 精练而流畅。如本课中的由狐假虎威故事的导入到课文标题的出示,以及各环节 的过渡都非常自然。教材的处理,教学法的运用以及创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时 间,哪怕有一点收获,也是值得庆贺的。 3、从教学流程看,整堂课按照感知、理解、赏析、拓展的教学思路循序渐 进,由浅入深。先由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喇叭”的特点,再理解散 曲的'内容和主题:为什么“官听了官愁,民听了民怕”?让学生领悟到这是对 那些仗势欺人、强取豪夺的宦官的强烈讽刺;然后通过把握作品的朗读感情边读 边赏析;最后进行拓展:你身边有这样的狐假虎威的人吗?我们应怎样对待他 们?既扣住教材,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从教案设计看,注重知识与德育相结合,符合语文学科特点。除了注意 从三个维度尤其是价值观方面体味文章的独特内涵,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还 注意扣住学科特点——语文性,所以确定本文重点是:①引导学生掌握散曲的内 容和主题;②培养学生朗读和鉴赏能力。③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避免 了只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5、从 15 分钟片段教学看,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把课堂气氛调 动起来,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 围。 总之,本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的 培养,讲练结合,教学效果较好。 (二)不足的地方 1、教学过程中,学生迸出的意外火花没能充分捕捉、把握,所以课堂应变 能力还有待再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提高。 2、本人心理素质不够好,影响了正常的临场发挥。比如在 15 分钟片段教学 中,由于心理紧张,出现了以下几个漏洞:①15 分钟的片段,刚上课时忘记看 开始的时间,以至上课过程没把准时间。教学重点理解赏析部分过快,后面剩了 时间。②在点评答问时,没有做到灵活多样③补充讲授的散曲的写作手法应放到 拓展之前,显得条理更分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虚心学习,克服心理障碍,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争取 在在教学中有质的飞跃。 单元综合与测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