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铜仁市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铜仁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三)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Ⅰ(每小题3分 共30分)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诘责(jié) 胆怯(qiè) 嘈杂(cāo) 大庭广众(tíng) B.亘古(gèn) 干涸(hé) 追溯(sù) 潜心贯注(qiǎn) C.剽悍(piāo) 谀词(yú) 蓦然(mò) 龙吟凤哕(huì) D.绮丽(qǐ) 藩篱(fán) 亵渎(xiè) 风雪载途(zài) 【解析】A.嘈杂(cáo); B.潜心贯注(qián);D.藩篱(fā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D ) A.狩猎 璀粲 不可救药 戛然而止 B.窒息 萧索 相得益彰 融汇贯通 C.哽咽 逃窜 不容质疑 红装素裹 D.琐屑 狼藉 锋芒毕露 黯然失色 【解析】A.璀璨;B.融会贯通;C.不容置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B ) A.唯有倾尽全力的拼搏、百折不挠的坚守、无怨无悔的奉献,才能实现人生的升华。 B.“五四”演讲赛场上,选手们信心十足,夸夸其谈,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 C.一批黑恶势力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被铲除,群众对此无不拍手称快。 D.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解析】“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贬义,与语境不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A.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B.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C.广大中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 【解析】B.成分残缺,应在“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前加上“ 使得”; C.否定不当,“切忌”和“不要”删掉一个;D.重复啰嗦,可把“目的”或“为了”去掉。 5.下列分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C ) A.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该句中加点词是名词) B.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该句句子主干是:水平和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 C.“螳螂捕蝉”“迈开步子”“庞然大物”分别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D.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句中两个顿号应改为逗号) 【解析】“迈开步子”“庞然大物”分别是动宾短语和偏正短语。 6.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______;每一片嫩叶上,都有______;每一棵绿树上,都有______;每一滴露珠上,都有______。所以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______。” ①广阔的草原 ②太阳的光辉 ③海洋的气息 ④森林的苍翠 ⑤春天的芬芳 A. ③⑤④②① B.④①②⑤③ C.⑤③②④① D.①④⑤②③ 【解析】根据“一汪水塘”,可推想第一空应为“海洋的气息”,然后由此类推,“一片嫩叶”对应“春天的芬芳”;“一棵绿树”对应“森林的苍翠”;“一滴露珠”对应“太阳的光辉”;“一株三叶草”对应“广阔的草原”。据此答案应为③⑤④②①。 7.下列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我们学过她的散文《回忆鲁迅先生》。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C.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这样写道:“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其中“山东呼保义”指宋江,“河北玉麒麟”指卢俊义。 D.对联“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解析】对联“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取材于《淮南子》与《列子》,化用了“塞翁失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二、阅读与积累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按要求完成8—10题。(9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 A.手自笔录 B.余因得遍观群书 C.非学无以广才 D.险躁则不能治性 【解析】A项中“笔”名词作状语,用笔。B、C、D三项意思分别是书籍、才干、性情。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B ) A.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静以修身 B.于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骈死于奴隶人之手 C.与 年与时驰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之 走送之 夫君子之行 【解析】A项,都是介词,在。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B.代词/助词,的;C.因为/来;D.和/欣赏、领悟。 10.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D ) A.甲文是宋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勉励同乡马生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B.甲文中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 C.乙文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D.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甲文语气恳切,现身说法;乙文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解析】《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卷Ⅱ(共120分) 11.把卷Ⅰ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抄写完后,赶快跑着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蒹葭采采,__白露未已__。(《诗经·蒹葭》) (2)__采菊东篱下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树叶子却绿得发亮,__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__。(朱自清《春》) (4)峰峦如聚,__波涛如怒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_。(范仲淹《岳阳楼记》) (6)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__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__”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13.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按要求答题。(6分)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3分) 全句是以路途艰难比喻仕途艰难,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象。“渡黄河”“登太行”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而“冰塞川”“雪满山”又象征诗人在追求过程中屡屡受挫,作者借此表达他英雄失路的悲愤。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3分) 人们往往在身处逆境、苦闷时自我安慰、自我鼓励时引用它。因为这两句诗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时的深切体验,表现了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与乐观。 14.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6分) (1)获悉王海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请你帮王海同学回复一下校长的信息。(2分) 示例: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力争“更上一层楼”。 (2)常言道:言为心声,行为心表。一个人的语言能够表达出其思想感情。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 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文段中的“他”和“我”分别是谁?从“他”的话中我们读出了什么?(4分) “他”和“我”分别是藤野先生和鲁迅。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对“我”的真诚关怀,他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回答15—18题。(19分) 【甲】 真情实感 ①作为狭义散文的“美文”,是一种侧重于抒发主观体验和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因此在它的全部篇章中间,应该是洋溢和充满着丰盈的情感。 ②古今中外多少优秀的篇章,都充分地流露和倾泻着自己的情感。有的像炽热耀眼的阳光,有的像奔腾呼啸的大海,有的像壮怀激烈的咏叹,有的像伤痛欲绝的悲歌,有的却又像欢天喜地的赞颂;当然也有与此很不相同的情形,那就是异常含蓄与蕴藉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表面看来似乎并不强劲和猛烈,但是在欲说还休的抑扬顿挫之中,可以让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这股感情潜流的曲折回旋,因而会产生更多的回味,值得更充分的咀嚼。 ③根本的问题自然还不在于表达情感的方式,而在于感情本身的是否真实和诚恳。如果是矫揉造作或虚情假意的话, 无论是表演得多么热烈,或者是装饰得多么含蓄,往往都无法打动读者的心灵,至多是只能暂时感动一些天真和幼稚的读者。他们一旦成熟起来,就会讥笑和懊悔自己,怎么会被这种矫揉造作或虚情假意所打动呢?一个真正对人类社会和广大读者负责的散文家,绝对不应该去抒发自己都未曾真正感动过的情绪。只有将真正使自己感动得无法抑止的情绪,很自然和诚实地表达出来,才有可能充分地去感动读者。 ④产生取之不竭的真情实感的深邃源泉,是在于时刻都不能忘怀现世人生,老老实实地诉说,切忌说谎和诓骗,如果有了这样坚实的立足点,就是翱翔于九天,神游于幻境,或进行巧妙的艺术虚构,也都会抒发出真情实感来的。“美文”艺术的核心确实是在于真情实感,散文家如果能够充分把握自己这股真情实感的激流,不住地汩汩倾泻,肯定就会出现富有艺术光泽的绝唱。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特征,它对于艺术技巧的需求,较之小说、话剧与诗歌来就要少得多了,所以任何一个为中华民族未来命运而搏斗,真心实意地挚爱着自己祖国的人,只要他能够驾驭着流畅和美丽的文字,就都有可能写出上乘的散文佳作来。 ⑤罗丹在《遗嘱》中这样说:“真正的艺术是忽视艺术的。”他所追求的艺术理想,对于“美文”来说实在是太合适了。这样说来,能不能认为它似乎是一种很容易掌握的文学样式了?从表层的意义看来好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然而从深层的含义上来说,由于它可以凭借的技巧相对说来要少得多,因此在这样的情况底下,如果不敢坦率和深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就会显得空空如也, 一无所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散文易学而难工”,确实是深切理解散文这种文学样式的真知灼见。 (选文有删改) 【乙】 什么是好诗 ①什么是好诗呢? ②大自然的景物是人所共见的,如果只是将外界的景物写下来,不见得是好诗;只有同时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也传达出来,才是好诗。 ③先看这两句诗:“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再看另一句:“群鸡正乱叫。”哪是好诗,哪是坏诗? ④“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一条鱼跃过像白绸一样的水面,如同一根玉尺抛在白绸子上;黄莺穿过像丝一样的柳条,像一枚金梭在许多条丝线中穿织。你看,多么漂亮,而且对仗工整,但只是描述风景外在的形象,没有内心的感动。这样,即使写出再漂亮的句子,也只有文字和技巧,缺乏诗歌应有的生命。 ⑤“群鸡正乱叫”是杜甫的诗句,只看这一句,好像不是好诗。但读诗不能只看一句,要看整体的传达。《羌村》整组诗,表现的是诗人历经战争离乱,与妻子儿女长期分别后回家重逢的情形,“群鸡正乱叫”这句诗就有了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 ⑥写一首好诗,不是要找美的字, 而是要找合适的字;不是写几个漂亮的诗句,而是要写出诗人自己的感动。 ⑦我曾经告诫学生“修辞立其诚”,真诚是作文与做人的基本要求。学生感动于女朋友寄给他一片红叶,创作了诗句“红叶枕边香”。诗句是真实的,也是真诚的,但我却无法从他的诗句中感受到他的感动。 ⑧陆游的《菊枕》诗,是思念他被迫离异的第一任妻子的:“记采菊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当年他的妻子采了菊花,把菊花的花瓣缝入枕囊,如今在曲折的屏风和深重的帷幕间还留有菊花的幽香。每一闻到这香气就让他忆起四十三年前的往事,可是现在在昏暗的灯光下,向谁去诉说这使人断肠的感情呢?这样,《菊枕》的“香”就使无数的后人感动了。 ⑨所以,诗歌除了要有真诚的感动,还要将这种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感动。 ⑩真正伟大的诗人,是用他整个的生活乃至整个的生命来写诗的,这样诗歌才有兴发感动的生命。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内心有了感动,是这个生命孕育的开始。把这份感动写出来,使之成形,能让读者感动,甚至能让千百年后的读者都受到感动,诗歌的生命,从此生生不已。 ⑪学习诗歌,要能体会诗歌中这种美好的生命,养成品味诗歌兴发感动之生命的能力,这是读诗最为宝贵、最可重视的价值和意义。 (基于命题需要根据叶嘉莹讲稿改写) 15.两文都是关于写作的文章,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都应该首先做到什么?(4分) 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篇章中应该是洋溢和充满着丰盈的情感, 文字是真实的,也是真诚的。 16.甲文选文第⑤段引用罗丹的话,其表达作用是什么?(5分) 说明真正的艺术不在于艺术技巧,充分有力地证明了美文艺术的核心是真情实感,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17.乙文中作者将“红叶枕边香”与《菊枕》作对比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4分) 好的诗歌能将自己真诚的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这种感动。 18.两篇文章在创作散文和品读诗歌方面分别给了我们哪些启示?(6分) 创作散文时要时刻不忘现世人生,老老实实地诉说,切忌说谎和诓骗;读诗时要体会诗中触动人心的真情实感,要把诗句放在整首诗中来品味欣赏,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命状态。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9—22题。(17分) 海上的父亲 虞 燕 父亲每每回家,都携一身淡淡的海腥味。他从来不会在家逗留很久,船才是他漂浮的陆地。父亲眼前,大海浩瀚无边,深广动荡。 那艘木帆船,是父亲海员生涯的起始站。木帆船凭风行驶,靠岸时间难以估算。比起身体遭受的痛苦,精神上的绝望更易令人崩溃——四顾之下,大海茫茫,帆船在浪里翻腾,食物在胃里翻腾,跪在甲板上连黄色的胆汁都吐尽了,停泊却遥遥无期。吐到几乎瘫软也得顾及船员们的一日三餐。木帆船的厨房设在船舱底部,父亲一点一点地挪过去,船颠簸,脚无力,手颤抖,他强忍身体的极度不适,淘米、洗菜、生火,实在受不住就蹲下来,靠在灶旁缓一缓,或喝下一碗凉水等待新一轮的呕吐。吐完再喝,喝了又吐,如此循环。 父亲跟我聊起这些时,一脸的云淡风轻,他说这是每个海员的必经之路,晕着晕着就晕出头了,一般熬过一年就不晕了。 也因为有这样一位海上的父亲,我跟弟弟从小的物质条件算是相对优越的。小岛闭塞,交通不便,父亲带回来的东西,都是那么稀奇。 荔枝最不易保存,却是我的最爱。父亲每次去海南就会多买一些,装进篮子,挂在通风的地方。到家需驶行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他每天仔细地查看、翻动荔枝,捡“流泪”了的吃掉,将还新鲜的留着,几斤荔枝到家后往往只剩十来颗。看一双儿女吃得咂嘴弄唇,父亲不住叹气:要是多一些就好了。 父亲走出木帆船的厨房,是3年之后了。其时,木帆船已老旧,父亲被调到了机帆船,锚泊系岸、海面瞭 望、开舱关舱、手动掌舵、柴油机维护等等,他早做得得心应手。船上经常会为争取时间连夜装货卸货,寒冷的冬夜,父亲和其他船员奋战在摇摆不定的甲板上,一夜下来,他们原本古铜色的脸被海水、雨水泡白了,皱皱的,像糊上去一层纸。脱掉雨衣后,一拳头打在身上时,衣服上就会滴下水。 那是父亲海员生涯里的第一次生死历险。夜里11点多,父亲刚要起来换班,突然听到一声天震地骇的“砰”,同时,整只船像被点着的鞭炮似的蹦了起来。父亲的脑袋嗡嗡作响,五脏六腑都像是要跳脱他的躯体。触礁了!他在第一时间冲了出去。船体破裂,过不了多久,海水将汹涌而入,将他们卷入巨腹。 船长紧急下令,把船上能漂浮的东西全部绑在一起制成了临时“竹筏”,大家伙紧张忙乱到来不及恐惧。 待安全转移到“竹筏”上,等待救援的父亲才感到后怕。环顾四周,大海浩渺,黑得像涂了重墨,望不到一星半点的灯火。彼时正值正月,带着腥咸味的海风凌厉地抽打着他们的躯体,父亲的额头却不停地冒汗。时间一点点过去,他的绝望越来越深。老船员们不断地给他打气:一定要牢牢抓住“竹筏”,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就绝不放弃。幸运的是,天亮时,有一支捕捞队刚好经过这片海域,救起了他们。 多年后,父亲早已被各种大大小小的惊险事故磨炼得处变不惊,而对于留守岛上的人,担惊受怕却从未停止。每到台风天,母亲都会面色凝重地坐在收音机前听天气预报。我跟弟弟敛声屏气,每一个字都似渔网上的铁坠子, 拖着我们的心往下沉。直等到那来自茫茫大海的信息反馈,我们才在一次次的确认中获得慰藉和力量。 我见过父亲在陆上生活的百无聊赖和郁郁寡欢。父亲所在的那艘2 600吨的大货船,货舱高达四五米,进出都必须爬梯子。几次爬进爬出后,不知道是不是体力不支,父亲竟一个趔趄滑倒于货舱底部,导致手臂骨折,被送上岸休养。待在家的父亲看起来羸弱而颓废,埋头从房间走到院子,又从院子回到房间,一天无数次。他三番五次打电话给同事问船到哪了,卸货是否顺利,什么时候返航。他像条不小心被冲上岸的鱼,局促、焦躁、魂不守舍,等待再次回到海里的过程是那么煎熬。 就休息了一个航次,还未痊愈的父亲便急吼吼地赶回船上。母亲望着他的背影咬牙道:“这下做人踏实了。” 我时常想起那个画面:水手长父亲右手提起撇缆头来回摆动,顺势带动缆头做45度旋转,旋转2到3圈后,利用转腰、挺胸、抡臂等连贯动作,将撇缆头瞬时撇出,不偏不倚正中岸上的桩墩。船平稳靠岸。父亲身后,大海浩瀚无际,寂然无声。 (选自《读者》2020年第11期,有删改) 19.海上生活磨炼了父亲,成就了父亲。请结合全文概括父亲的海上生活经历。(4分) 示例:父亲海员生涯的起点是做木帆船上的厨师,为着家人有较好的生活条件辛苦工作;3年后,父亲成为机帆船的水手在风雨 中历练;多年后,被各种大大小小惊险事故磨炼得处变不惊的父亲已与海上生活不能分离,成为了千吨货轮的水手长。 20.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6分) (1)每到台风天,母亲都会面色凝重地坐在收音机前听天气预报。我跟弟弟敛声屏气,每一个字都似渔网上的铁坠子,拖着我们的心往下沉。(从修辞角度赏析)(3分)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听到的坏消息比作渔网上的铁坠子,形象地写出了我们当时心情的沉重和对父亲安危的担忧。 (2)水手长父亲右手提起撇缆头来回摆动,顺势带动缆头做45度旋转,旋转2到3圈后,利用转腰、挺胸、抡臂等连贯动作,将撇缆头瞬时撇出,不偏不倚正中岸上的桩墩。(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提起”“带动”“旋转”“撇出”这一系列动作父亲已经做了千百遍,一切都是那样熟练自如,“正中”写出父亲动作的精准,表现出他作为水手长的突出能力和自信。 2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开头和结尾两处写景句有什么作用。(4分) 文章开头写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写海洋的“深广”“动荡”给父亲的船员生活带来的艰辛和危险。结尾写父亲身后的大海广阔、平静,暗示了经过多年的海上生活,父亲已历练得沉稳,内敛。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22.阅读全文,请围绕“船”一词,参照示例,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3分) 示例:荔枝——一颗颗荔枝,一路上的小心翻捡,看儿女贪吃时的不住叹气,都承载着父亲对子女细致深切的爱。 示例:船——木帆船、机帆船、千吨货船,厨师、水手、水手长。船的变换见证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变迁,也见证了父亲的蜕变,成长,映衬出父亲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精神品质。 三、写作(60分) 23.历练,就是经历世事,得到锻炼,炼就意志与品质。历练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杜小康经历放鸭的孤独,让自己走向成熟;莫顿·亨特经过悬崖历险,领悟了人生哲理……亲爱的你,经受过哪些历练,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呢? 请以“历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自定立意,符合文体。(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