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课件20-游山西村_人教版(2016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20-游山西村_人教版(2016部编版)

诗 游山西村20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 情怀,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所以入朝当了军器少监。但朝 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挤他,不断上书皇帝,诬陷他终日赏花吟 诗,不务正业,皇帝偏听偏信,结果陆游被弃。 陆游怀着 满腔的愤怒,回到老家绍兴闲居。一天,陆游前往山西村拜 访友人,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访,都热情地接待他, 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那淳朴的民风使陆游十分感动,他 诗兴大发,写下诗篇《游山西村》。 1. 掌握诗歌正确的读法,在诵读中熟悉诗文, 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2. 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诗歌语言。哲理 语句的含意。(重点) 陆游(1125~1210),字 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 国诗人。一生力主北伐,忧 怀国事。代表作品有《示 儿》《诉衷情》。 《游山西村》此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 之前,陆游因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北伐失败,陆游被罢 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家乡 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令作者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 人虽貌似闲适,却始终忧怀国事。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 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 于是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一 读一读字音 鸡豚 tún 名句积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 文言知识积累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游山西村》课文朗读。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圈点要求 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 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 腊酒:腊月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这里指猪肉。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kòu)门:敲门。 不要取笑农家过年的酒不好,丰收年他们请客人也会菜 肴丰足。(我走在山路上)山峦重叠,溪水曲折,(草木茂 盛,迷蒙一片)好像没了路,正迷惘间,(忽然眼前一片) 绿柳成荫,繁花似锦,又出现一个村落。将近社日,村里忙 着迎神赛会,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着朴 素,古风犹存。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我拄着 拐杖随时都会在夜里敲你家的门。 译文: 1.《游山西村》首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 【答案】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和好客的 习俗。农民生活本来贫苦,但遇到丰年也要酿点 酒,宰鸡杀猪,庆祝一番,同时也要邀朋友来共 庆。这是多么淳厚的乡风。“莫笑”一句表现出 农民的厚道。 2. 颈联描绘了何样的风土人情? 【答案】写出了山西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村 中人穿着朴素正是民风民俗的体现,人们对神 灵的崇拜和对美好愿望的企盼使整个乡村洋溢 着生机和喜庆氛围。看到这些情景,诗人感到 新奇和亲切。 3.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的喜爱和恋恋不舍。这 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游兴十足,游 意不尽!一个热爱山村秀美景色,与村民亲密无间 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诗歌言虽尽而意无穷。 【答案】诗人写此诗时被排挤回乡,好像已无出路, 但他坚信,只要爱国信念坚定,总有一天否极泰来。 诗人在诗中通过描写山西村的山水风光,暗示深刻哲 理:事物的发展总有曲折,只要努力,光明就在前方。 【难点探究】如何理解《游山西村》一诗中所蕴含 的人生哲理? 游山西村 首联:农家——丰年足食 民风 淳朴 颔联:村外——景色优美 颈联:村民——民风古朴 尾联:希望——随时做客 《游山西村》表现了农家的殷勤好客和风俗古朴的 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游山西村》主线突出,层次分明。 这首七律诗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 游”字,而处处写“游”,游兴十足,游意未尽,又 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 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 古诗中富含哲理的名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 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上见赠》)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