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1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综合训练(三)数学(理)答案
大庆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综合训练(三)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 1.已知集合, ,则( ) A. B. C. D. 【答案】A【详解】解:==,即, 又==,即,故选A. 2.是虚数单位,复数,则( ) A. B. C. D. 【答案】D【详解】 ,故选:D 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①“”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命题“,都有”的否定是“,使得”; ③数据的平均数为6,则数据的平均数是6; ④当时,方程组有无穷多解.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详解】①,则有,但,则或, 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①正确; ②命题“,都有”的否定是“,使得”,所以②正确; ③由,可得,故③错误; ④当时,即为, 即,所以方程组有无穷多解,④正确. 故选:A. 4.二项式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 A. B. C. D. 【答案】A【详解】通项为 令,则,故选:A 5.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若从圆:的内部随机选取一点,则取自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B【详解】作出中在圆内部的区域,如图所示,因为直线,的倾斜角分别为,,所以由图可得取自的概率为.故选:B 6.马拉松是一项历史悠久的长跑运动,全程约千米.跑马拉松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耐力是极大的考验,专业的马拉松运动员经过长期的训练,跑步时的步幅(一步的距离)一般略低于自身的身高,若某运动员跑完一次全程马拉松用了小时,则他平均每分钟的步数可能为() A. B. C. D. 【答案】C【详解】解:千米=米,小时=分钟,故运动员每分钟跑米; 若运动员每分钟跑步,,则运动员的身高超过米不太可能; 若运动员每分钟跑步,,则运动员的身高稍超过米不太可能; 若运动员每分钟跑步,,则运动员的身高超过米,基本符合实际,故选:C. 7.已知,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若,,则或 B.若,,,则 C.若,,,则 D.若,,则【答案】D 【详解】选项A:若,,根据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性质,有或,故A正确; 选项B:若,,,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有,故B正确; 选项C:若,,,故,所成的二面角为,则,故C正确; 选项D,若,,有可能,故D不正确.故选:D 8.设函数,则函数的图像可能为( ) A. B. C. D. 【答案】B【详解】定义域为: ,函数为偶函数,排除 ,排除 故选 9.框图与程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抽象为数学模型之后,可以制作框图,编写程序,得到解决,例如,为了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其中输入,,,,,,,则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 ) A., B. C., D., 【答案】A【详解】根据题意为了计算7个数的方差,即输出的, 观察程序框图可知,应填入,,故选:A. 10.已知双曲线:的左、右两个焦点分别为,,若存在点满足,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2 B. C. D.5【答案】B 【详解】.选B. 11.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过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其中点在第一象限,若弦的长为,则( ) A.2或 B.3或 C.4或 D.5或【答案】C 【详解】设直线的倾斜角为,则, 所以,,即,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当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解得和,所以; 同理,当直线的方程为.,综上,或.选C. 12.已知四棱锥的四条侧棱都相等,底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若其五个顶点都在一个表面积为的球面上,则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 B.或 C. D.或 【答案】D 【详解】因为的四条侧棱都相等,底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则点在 面内的射影落在正方形 的中心,连接交于点,设球心为, 连接,则在直线上,,由,解得,又, 所以,所以或, 当时,,则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当时,,则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即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或,故选D. 13.已知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则________.【答案】 【详解】由可得,则, 所以.故答案为: 14.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的前项积为,,(且),则__________. 【答案】【详解】由于,,所以,则,∴,,.故答案为: 15.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图中的三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16 【详解】由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可知,整理得, 故,解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答案为:16 16.已知曲线:,曲线:, (1)若曲线在处的切线与在处的切线平行,则实数________; (2)若曲线上任意一点处的切线为,总存在上一点处的切线,使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2 【详解】(1),则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 在处的切线的斜率,依题意有,即; (2)曲线上任意一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则与垂直的直线的斜率为, 而过上一点处的切线的斜率, 依题意必有,解得,故答案为:. 17.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1)求; (2)若的面积为,求. 解:(1),由正弦定理得:, ∴, 又由余弦定理得:, ,即:, ∵,∴. (2)因为, 所以 化简得,∵,则,, ∴,∴,得:, 因为的面积为,所以,得,∴ 由余弦定理知:, ∴. 18.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直角梯形,,平面,是棱 上的一点. (1)证明:平面平面;(2)若,是的中点,,,且二面角的正弦值为,求的值. 【详解】(1)因为平面,平面,所以, 又,,所以平面, 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2)以为原点,,,分别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由(1)知平面,故,又是的中点,, ,且,∴平面, ∴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且, ∴且,∴,令,则, ∴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或4. 19.甲、乙两位同学参加某个知识答题游戏节目,答题分两轮,第一轮为“选题答题环节”第二轮为“轮流坐庄答题环节”.首先进行第一轮“选题答题环节”,答题规则是:每位同学各自从备选的5道不同题中随机抽出3道题进行答题,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不答视为答错)减5分,已知甲能答对备选5道题中的每道题的概率都是,乙恰能答对备选5道题中的其中3道题;第一轮答题完毕后进行第二轮“轮流坐庄答题环节”,答题规则是:先确定一人坐庄答题,若答对,继续答下一题…,直到答错,则换人(换庄)答下一题…以此类推.例如若 甲首先坐庄,则他答第1题,若答对继续答第2题,如果第2题也答对,继续答第3题,直到他答错则换成乙坐庄开始答下一题,…直到乙答错再换成甲坐庄答题,依次类推两人共计答完20道题游戏结束,假设由第一轮答题得分期望高的同学在第二轮环节中最先开始作答,且记第道题也由该同学(最先答题的同学)作答的概率为(),其中,已知供甲乙回答的20道题中,甲,乙两人答对其中每道题的概率都是,如果某位同学有机会答第道题且回答正确则该同学加10分,答错(不答视为答错)则减5分,甲乙答题相互独立;两轮答题完毕总得分高者胜出.回答下列问题 (1)请预测第二轮最先开始作答的是谁?并说明理由 (2)①求第二轮答题中,;②求证为等比数列,并求()的表达式. 【详解】(1)设甲选出的3道题答对的道数为,则, 设甲第一轮答题的总得分为,则,所以; (或法二:设甲的第一轮答题的总得分为,则的所有可能取值为30,15,0,-15, 且,,, , 故得分为的分布列为: 30 15 0 -15 ; 设乙的第一轮得分为,则的所有可能取值为30,15,0, 则,,, 故的分布列为: 30 15 0 故,∵,所以第二轮最先开始答题的是甲. (2)①依题意知,,, ②依题意有(), ∴,(),又,所以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20.如图,设是椭圆的左焦点,直线:与轴交于点,为椭圆的长轴,已知,且,过点作斜率为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 , (1)当时,线段的中点为,过作交轴于点,求; (2)求面积的最大值. 【详解】(1)∵, ∴,又∵,即 ∴∴,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直线的方程为 即 联立可得,设, 则, 所以, 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 令,解得即 所以 (2)直线的方程为,当时,三角形不存在 当时,设,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可得,设 ,解得或 , 点到直线的距离 当且仅当,即时(此时适合于△>0的条件)取等号, 所以当时,直线为时,面积取得最大值为. 21.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设,若的最小值为,证明:. 【详解】 (1) , 设 ;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即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2) ,设 , 设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即,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在上恰有一个零点且 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 由(1)知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 所以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直线的普通方程和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点,直线与曲线的交点为、,求的值. 【详解】解:(1)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易得的普通方程为, 曲线:, 即, ∴, 所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的参数方程(为参数),设对应参数为,对应参数为, 将的参数方程与联立得:, 得:,, 所以 即. 23.设a、b、c均为正数, (Ⅰ)证明:; (Ⅱ)若,证明. 【详解】(Ⅰ)因为,,均为正数,由重要不等式可得 ,,, 以上三式相加可得,即; (Ⅱ)因为,由(Ⅰ)可知, 故,所以得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