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 (1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 (15)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初步学习吟诵。‎ 2. 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 3. 体会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 积累词语导入:‎ ‎ “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 花港观鱼 曲苑风荷 雷峰夕照 平湖秋月 双峰插云 断桥残雪 南屏晚钟 柳浪闻莺 三潭印月 1. 自由读。‎ 2. 师:无论你有没有去过西湖,光听听这“西湖十景”的名称,都让人觉得┅┅俗话说得好啊,“上有天堂┅┅生接(下有苏杭)”今天我们就一同去领略西湖的一场雨。‎ 3. 出示古诗。‎ 一、 学习“吟调”,感受声律 1. 师:作为高年级同学,你们一定预习了,谁来读一读,注意七言诗的节奏。(板书:读)‎ 2. 读得字正腔圆。古人说,诗有三体,一是要“以声律为窍”(出示课件)。你怎么理解?‎ 3. 师:据说古人吟诵讲究平仄。(板书:吟)我们试着把一声、二声当平声,这样的字音可以读得拉长平缓;三声、四声的字当仄声,读得短促一些。入声字是固定的,读得最短。比如“云”是几声?跟着老师的手势,读读看。当然,我们还要注意七言诗自身的节奏,读起来就会显得流畅自然。‎ 4. 生练习并展示吟诵。指导:韵脚读长一些,表达韵味。‎ 二、 想象画面,吟出感受 1. 师:吟出了自己的腔调,那你们说咱们下一步干什么呢?生说。‎ 2. 师:与古人讲的诗的第二体“以物象为骨”(出示课件)差不多。学习诗词,不仅要注意平仄腔调,化为形象方为理解感受到诗词的风貌,带着感受吟,才有味道。那咱得再一次走进古诗中,感受一番。轻声吟这首诗,捕捉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3. 相机指导。‎ ‎“翻墨云”:第一句中的“黑云”——‎ 对比“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指导吟出画面中的颜色。‎ 引导学生把画面说丰富:黑云在迅速翻涌、蔓延,想象闪电、雷鸣,整个天色是阴沉的。‎ ‎“跳珠雨”:映入眼帘的是一种什么色彩?什么珠子?(珍珠、玻璃珠)“乱入船”有没有声音?‎ 第二句中的“白雨”“跳珠”——‎ 对比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喜雨)‎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细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伤感雨)‎ 指导吟出画面中暴雨的颜色、速度、力量、声音。‎ 正当这场跳珠雨下得正酣时,突然来了一场┅┅‎ ‎“卷地风”:抓住“散”‎ ‎“水如天”:如天一样蓝,水天一色 ‎ 如天一样广阔,水天相连 如天一样,一切归于平静 1. 连起来,我们一起来吟一吟。‎ 2. 师:咱们读诗,想象画面,就要这样能:(板书:有声有色 有静有动)‎ 一、 品味诗境,感悟人生哲理 1. 师:苏轼写云、写雨、写风、写水,其实都是在写雨。‎ 诗的第三体“以意格为髓”。像贾岛揣摩“推”“敲”二字一样,咱们五年级的学生也要试着从古诗的中的某个字中去品味整首诗的意境。正如古人讲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啊!(板书:品)‎ 1. 让我们将刚刚看到的四幅画面连起来感受一下,这是一场怎样的雨。‎ 2. 出示选一题填空,作为辅助(生在课堂练习纸上填空):‎ 这场雨真-----------啊,我从( )字中感受到的。你看---------------------‎ 这场雨真-----------啊,我从( )字中感受到的。你听---------------------‎ 这场雨真-----------啊,我从( )字中感受到的。你想---------------------‎ 3. ‎ 穿插讲述、理解:‎ ① 苏轼太喜欢这场“跳珠雨”了,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② 这个“忽”字用得好,用得巧,用得妙。好多诗人都喜欢用它。‎ 李白乘舟将欲行---------------‎ 剑外---------------‎ 什么一夜春风来?--------------‎ 是的!当云和雨被卷地风吹散后,整个天色从黑暗,变成了怎样?‎ 明亮。明亮的景色。记住这个明亮。‎ 1. 孩子们,一切景语皆情语。(板书:有情有景)让我们再次走进苏轼,感受这首诗的情感。‎ 公元 1057 年,诗人苏轼 20 岁参加科举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高中进士第二名,成为皇帝身边最为信赖的文臣。但是后来,他与当朝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值至杭州,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后来,因为文字狱引发“乌台诗案”入狱坐牢 103 天,差一点点就丢掉了自己的生命。就此,苏轼一再被贬,从杭州到潮州,到徐州,再到密州,在 62 岁的时候居然被流放海南。海南啊,那个荒无人烟、偏僻的地方,据说在当时比“满门抄斩”仅仅罪轻一等。孩子们,读到这里,我们再看看诗中的云和雨,这不就是诗人苏轼所经历的...... ‎ 是的,就是诗人苏轼经历的坎坷。面对这样的坎坷和苦难,苏轼希望来一阵卷地风,吹散这个云和雨,让自己的那颗心,明亮起来。‎ 所以,这里明亮的不仅仅是景,还是诗人苏轼那颗明亮的.....心呀。(板书:悟)‎ 学诗至此,如果让你从诗中找出一个字,来表现苏轼观雨时的心境,你会找?(板书:醉)‎ 是的!醉于酒,醉于山水,更醉于那颗明亮的心!(板书:山水 明亮的心)‎ 这首老师最喜欢的节选自《定风波》的三句词送给大家。请在课堂练习纸上对照注释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节选自苏轼《定风波》‎ 注释 芒鞋:草鞋。 ‎ ‎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 ‎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向来:方才。 ‎ ‎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 ‎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孩子们,这就是乐观、豁达、开朗的苏轼。‎ 让我们化身为苏轼,一起高声来吟诵这首诗。但愿我们都能拥有一颗明亮的心。‎ 齐读古诗。‎ 看书法作品,背诵古诗。‎ 一、 作业:‎ 同样是宋朝的西湖,同样是西湖的六月,不同的诗人会有不同的诗。这就是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回去后,用今天学的方法,自己学学这首诗。‎ 教学板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山水 有声有色 读 醉 有动有静 吟 有情有景 品 ‎ 明亮的心 悟 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