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电磁铁》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电磁铁》

《电磁铁》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 制作铁钉电磁铁; 做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认真细致、合作研究的品质。 【教学准备】 1、 学生:每组 1 号电池 2 节,铁钉 2 根,单股网线 2 根,小铁钉若干、指南针 2 只 2、 教师:电脑课件、大指南针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谈学习了《电和磁》一课的收获。 2、提出任务:利用前一课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装置吸引小铁钉。 (二)制作电磁铁 1、学生说方法并演示把导线绕到铁钉上。 2、出示课件并提出要求:朝一个方向均匀绕导线,两端打结固定(示范方法) 3、取材料,比一比哪些组绕得又快又好! 4、用绕好的装置吸小铁钉,发现不能将铁钉吸起来。 5、领取电池实验并交流发现。(提醒:由于导线较短,只能接触很短一段时间。) 6、归纳: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7、请学生给这样一个装置命名,引出“电磁铁”概念及其组成。 8、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 (三)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1、学生猜测电磁铁有无南北极并请说说如何判断。 2、学生交流方法、补充。(如果学生没有补充完整则设问:钉尖如果和指南针南 极吸引是不是一定能证明这端是北极) 3、学生领取指南针实验并记录。 4、各组依次反馈汇总,确定电磁铁有南北极并引发新的探究问题——电磁铁的南北极跟 什么因素有关? 5、分组研究是否真的和这些因素有关。 6、交流实验结果。 7、小组讨论实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8、再次实验验证(控制条件)。 9、形成研究结论: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南北极跟电池正负极连接方法或线圈缠绕方 向都有关。 (四)总结拓展 1、看到一大堆杂乱的钢铁,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比较方便地搬运到卡车上? 2、课件演示电磁起重机工作场景,思考如何做一个磁力更大的电磁铁? (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不能接在家庭、教室的插座上) 板书: 电磁铁 组成:线圈和铁芯 性质:接通电流产生磁性,切断电流磁性消失 有南北极,和电池正负极连接方法、线圈缠绕方向有关 【教学反思】 我上的《电磁铁》一课,使我对科学探究这种学习方式以及实验教学方法有了进一步认 识。在本课中最重要的环节与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什么是电磁铁、电磁铁的性质、学 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相关应用等。课堂上我采用 我来引导和学生探究讨论与实验结合的方法,学生在我的引导中发现问题后,大胆猜测,分 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培养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时,我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订计划——分组实验——得出结论—— 交流评价”为主线,具体如下: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因此 我设计由魔术引人,使学生对电磁铁产生好奇,想知道电磁铁的秘密,激发学生的兴趣。二、 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分析,发现规律。通过我演示制作电磁铁,让学生初步了解电磁铁的 构造,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参与制作、实验的愿望。在实验过程中,我加以巡视和指导,减少 实验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实验后让学生汇报与交流评价实验结果,使他们敢于提出不同见 解,努力分析实验结果,找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与错误。从而使学生通过实验、汇报、交流 评价等环节学会了制作电磁铁,同时也知道了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相关因素。三、寻找 电磁铁的应用,通过电磁起重机与电磁吸盘的影音资料,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知道电磁铁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深化其对电磁铁原理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探索电磁铁的其它 用途,提高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意识与能力。 《电磁铁》一课起初的教学设计中,分组实验时每个小组只打算准备一套实验器材,后 来我觉得四个学生共用一套器材,很难达到人人动手的目的,必须把开始的实验设计拆除再 进行第二个对比的实验,我决定每个小组准备两套器材。本课课件的制作也很花费了一番精 力,为了强调并表明电流对磁性的影响,我毅然把原课件中的电阻改成电池,一个装置使用 一节电池,一个装置使用两节电池,使学生非常明确地感知到电流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成功的地方有:一、注重创设问题情景,注重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区 别。二、我努力扮演好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角色,处理好“教、扶、放”三者之 间的关系。三、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地 去实验、去探索、去分析、去交流、去总结,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本课教学中,让我高兴的是,在分组实验,学生不仅发现了电流和线圈匝数这两个影响 磁性强弱的因素,还提出了“通电时间的长短”和“铁芯是否生锈”两个不在本课计划范围 内的因素。虽然这有些令我措手不及,但我还是很开心,决定下节课继续探究相关问题。 虽然《电磁铁》一课教学效果良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的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 在了一些困难与不足:一、电磁铁这一装置是学生不太了解的,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认识电 磁铁、了解其性质是很抽象、难度比较大的内容,因此教学中必须以制作简易电磁铁作为本 课的切入点,减小认知难度。二、本课教学中,我的语言还存在指导不到位、不够简练、不 能一语中的等问题。 《电磁铁》一课的教学既锻炼了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了自己对科学课教学的认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