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9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2 角的度量 ︳青岛版
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定义、角的表示方法和角的读法;对直角的表象也有了清晰的了解,同时会用三角尺上的直角辨认直角、锐角、钝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为后期认识平角和周角,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教材通过例1的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经历体验运用量角器度量角的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掌握度量角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我的思考】 基于本节课的操作活动较多且学生利用学具动手能力较弱的特点,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操作为主线,在活动中学习。现拟定的基本教学思路为:游戏激趣-操作设疑-观察讲解-操作体验-归纳运用-操作巩固。通过从学生喜爱的小游戏入手,巩固复习角的基本知识,设计有思维冲突的问题,引出新学具量角器,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在新知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层层递进的探索量角器的结构,让学生参与到白板教学中,自护探索用量角器量任意角、总结量角的方法,经历如何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好学具的过程,了解度量角在操作过程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掌握用量角器的基本技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帮助学生在量角器上初步建立角的表象、了解学具结构,为后期自主探索角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圈的刻度”,知道角的度量单位“度”,并能掌握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步骤和方法,正确的测量角的度数。 2.通过使用电子白板的拖曳、旋转、复制等功能,使学生能进一步感悟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无关;建立1°角的大小表象。 3.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总结方法,掌握技能,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方法,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2.进一步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画出的长短无关。 【教学难点】 1.在量角器上建立角的表象。 2.在不同方位角的测量中,量角器的使用和量角器内外刻度的正确选择。 【教学准备】 量角器、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一) 激趣游戏 白板展示链接游戏高射炮打硬币。 师:同学们,喜欢玩儿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儿一个高射炮打硬币的游戏。(链接到导入-大炮游戏)一次角度大了,二次角度小了,三次击中目标。通关后进入下一关。 师:游戏中我调整了大炮的什么,最后击中了目标? (设计意图:本情境设计既能围绕知识关键点、重点展开,却又点到为止,彰显了情境设计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目的,不仅明确了精确角度的重要,更产生了一种欲罢不能和急切学习的心理状态。) (二)复习角的概念和各部分的名称 1.提问:(1)怎样的图形叫做角?白板上展示一个角的图形。 (2)说一说角各部分的名称。白板上书写:边、顶点、边。 2.演示:(1)白板上演示延长角的边,角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2)白板上演示调整角的开口大小,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3.初步比较角的大小:(1)你能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在白板上,通过将∠1和∠2重合在一起,可以鲜明的看到∠2比∠1 大,进而得之∠2比∠1大。通过在∠1和∠2中填充小三角形,可以鲜明的看到∠2填充的小三角形比∠1多,进而得之∠2比∠1大。铺垫提问:在比较∠1和∠2时要注意什么?) (3)∠2比∠1,大多少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的相关知识的复习,加深学生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边的开口的大小有关的知识的理解。设计∠1和∠2比较大小,给学生设置了思维的冲突,引发了他们寻求新办法的思考。直观形象的操作电子白板,使学生在视觉上得到了扩展,充实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揭示课题 揭题: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新本领----角的度量(板书)。 一、 层层递进,方法小结 (一) 量角器的认识 1. 课件出示∠3和∠4 提问:(1)∠3中含有几个小角 (2)∠4中含有几个小角 (借鉴比较∠1和∠2大小时的添补小三角的方法,继续比较∠3和∠4,让学生感受怎样能快速的测量出∠3和∠4中含有几个这样的小角) 师:怎样能快速得知∠3和∠ 4中含有多少个小角呢?(电子白板展示将18个小三角形拼接起来,构成一个半圆工具。用拼接好的半圆工具测量∠3和∠4中含有几个这样的小三角形。) 师:在测量时应注意什么?(角的顶点要和半圆工具的中心点重合,角的一边要和半圆工具的起始边重合。) 师:在测量每个角含有多少个小角时,怎样能更简便的说出含有多少个小角呢?(标注形成内圈刻度,将已有的18个小三角形拼成的半圆工具标上刻度,方便读数。) (设计意图:从问题冲突出发,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在拼角、分角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意识。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更多的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利用现有的电子白板技术,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疑惑,探索问题的症结所在,在现代化教学设施的配合中,通过拼、分、量等手段,刺激学生多种感官的发展。) 2. 课件出示∠5 用刚才我们形成的标有刻度的半圆工具来测量∠5。 提问:怎样能更精确的测量∠5的度数呢? (1)分一分。 将量角器的每两格更精确的分一分,每两格之间分10份。将18个小三角形拼成的半圆图形总共分为180份。 美化现有的分了180份的量角器,将多余的不必要的部分擦去。(培养学生基本的美学艺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影响。) (2)读一读 在半圆工具上展示一个10度的角,并调整角的大小为5度。进一步验证角的大小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认识1度的角。在半圆工具上画出1度的角,仔细观察1度角的大小。 师:刚才我们用我们创造出来的半圆工具量出了许多角的大小,那么,你能量出下面这个角的大小吗?(白板展示一个开口向左的10度角。借助刚才的方法可以再标注一圈刻度,形成外圈刻度。) (设计意图:层层递进的探究半圆工具,在了解半圆工具形成的过程中,也帮助学生理解了量角时要注意的地方。让学生经历这样的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3.明确名称 白板展示半圆工具,明确半圆工具的结构名称:中心点、内外圈刻度、零刻度线。这就是我们测量角的工具——量角器。(在电子白板中,使用电子白班的拖曳、放大的功能帮助学生明确量角器的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以往的教学中,采用ppt教学,可以将各部分的名称直接展示在上面。本节课,采用电子白班的教学,可以使用电子白班的优势,让学生自己将各部分的名称,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加深了学生对各部分名称的印象,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二)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1.用量角器测量下列角的度数 2.总结方法 (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2)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点对点 边对边 读度数 【教学反思】 有人说 “有教育就必然有公开课” ,而教育家于漪先生却说过:公开课永远是一件遗憾的艺术。我在和学生共同学习《角的度量》这一课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较好地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以及主动探究的意识。有以下靓点: 1、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进行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使学习过程成为问题解决的过程; 2、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呈现学习内容,使学生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法的加工,以及一定程度的创造。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题材,也可以创设更符合学生现实的、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3、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初步学习将简单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隐含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是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是思想的“躯体”,思想是知识是“灵魂”。所以对学生而言是不能从教材的字里行间读到的,要在教师引领、指导、学生自己学习、感悟中慢慢体会。学生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在本节课中,线段知识类比角的度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感悟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间,学生间以及学生主题与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积极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会唤发学生学习热情。需以后做好以下几点: 1.抓基础:以教材为主,领悟编者意图,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对教材中新增设的栏目给予重视。 2.抓规律:注重对相近知识的整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总结规律,而不是教师代替其整理。 3.抓典型:通过典型事例的讲解,培养学生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4.抓方法: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搞题海战术。 5.抓学生: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学法的指导,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做到及时检查、反馈。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将尽自己所能,引领学生加强思维训练, 注重方法引领,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乐园。 点评 整个课堂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现了“和谐” 的数学课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已有水平进行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注重了学生探究过程,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以个合适的思维空间。课堂中不仅仅是教师的教,而是更多的学的场面,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场面。 注重小组互助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有效的发挥了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 另外,又设计复习提示和预习指导的作业,阅读课本4.2节课文并与4.3.第二节课文对比,思考怎样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出课堂,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外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探究。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发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