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7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23 登上地球之巅 ★学习导航·心随书动 1、感知课文,理解积累字词。 2、快速默读,概括课文信息,把握叙事详略。 3、探究、理解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4、学习登山队员们强烈的团体合作、崇高的奉献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 珠穆朗玛峰断想 在世界的地球空间里 没有任何高出你的头顶 只有人的思想和他创造的东西例外 没有人不承认 你伟大的身躯里 持续播种着生命的奇迹 在猎猎之风下 你释放着智慧和光芒 你独尊在世界屋脊的排位 朝夕注视着 融纳深不可测的高天 和承载万物的厚土 你用情感 把大地冻僵的思维捂热 用温柔的语言刺破厚厚的 风霜雪雨 化做长江黄河的涛声 你的灵魂 始终占在第一的位置 你的征途是要历尽 无数个春夏秋冬 你把生命的全部 用七彩色贯通 连接世界的各个角落 你描绘的是伟大中的伟大者 你要实现的是最伟大中的最伟大者 ★基础同步·千锤百炼 1.给加点字注音 耸立___ 缭绕___ 峰巅___ 摄氏度___ 滞留___ 崎岖___ 窒息___ 轮廓___ 2.多音字注音组词 ( )___ ( )___ ( )___ ( )___ 济 颤 绕 散 ( )___ ( )___ ( )___ ( )___ 3.成语填空 养精蓄( ) 斩钉( )铁 异口同( ) 齐心( )力 勇往直( ) 步( )艰难 头( )眼花 腰( )背痛 4、选词填空。 ①朵多白云在山岭间 不散。(围绕 缭绕) ②寒风凄厉地 着。(呼啸 呼喊) ③……只有顶峰还露出 的轮廓。(模糊 隐约) ④……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 。(闪耀 闪光) 5、指出下面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A、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 ) B、然而,对于坚强的中国登山队员们来说,有什么样的困难和危险能滞留和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呢? ( ) ★阅读精练·小试牛刀 (一) …… ①在接近“第二台阶”顶部最后三米的地方,岩壁变得垂直而光滑。这时,刘连满走在前面开路。他用双手 进岩缝,脚尖 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但是,由于体力不济,身体稍微一 ,便扑通一下 到原来的地方。刘连满一连 了四次,跌落四次,累得他全身像散了架一样。 ②大家不得不停下来想办法。这时,刘连满突然想起自己在哈尔滨当消防队员期间,采用“人梯”的办法成功地翻过高墙的经历。他毅然蹲到岩壁前,让别人踩在他的肩膀上,然后慢慢地站起来,让别人的双手能抓住岩壁顶端的支撑点攀登上去。在这样的高度上,做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身体都有严重的反应。刘连满的眼前冒着“金花”,两脚颤抖,呼吸也变得沉重。但是,刘连满一直坚持着。他先把屈银华托了上去,然后又托贡布。最后,王富洲和刘连满借着上边放下来的绳子的帮助,也爬了上去。 …… 6、第①段首句描写了岩壁 特点,表明 。 7、在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动词。 8、横线句运用 描写,刻画了主人公 “甘为人梯”的行为,体现了 精神。 9、分析粗体字语句的作用。 10、运用动词(不少与5个)生动地描写你的某一举动。(50字以内) (二) ⑴大自然是无情的。两年来,我只身( )大漠、( )戈壁、( )高山、( )大河,经历了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 ⑵在腾格里,我曾遇到漫天铺地的大沙暴和寒流、冰雹的袭击。 ⑶在贺兰山考察岩画时,我被困在了悬崖上,上不去,下不来,要不是我会一点气功,拼命一搏,险些跌进万丈深渊。 ⑷在罗布泊,我身负百斤重的水和干粮、行装,半个多月未见人烟,还遇到大风暴雨,迷失了方向。 ⑸在山西平鲁下高头一带的荒凉的山沟里,夜间我曾遇到了野狼的追踪。 ⑹在河北蓟县考察震旦亚纪地貌时,深夜看不清山路,我多次从山坡上滚了下去。 ⑺然而大自然也是 的。万里长城、丝绸之路本身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一辈子都学不完、用不尽。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记录了沿途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等各个领域的笔记三十多万字,收集了数百万字的文史资料,还拍摄了六百多张黑白、彩色照片。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我在贺兰山发现了一壁岩画。文物工作者认为是首次发现。 ⑻沿途我得到各地政府和群众的热情接待。一捧捧花生、一颗颗红杏、一个个胶卷、一枚枚印章、一句句嘱托、一条条留言,都凝结着支持、理解和深情。我深深地感到我的心,我的脉搏在和祖国人民一起跳动。 ⑼我走过的地方大都是祖国的西北部,那里还很穷;很荒凉,还在沉睡,但是却充满了生机。我将尽快写出我沿途的观感,帮助人们认识大西北、热爱大西北、开拓大西北。 ⑽面对我的还是无尽的地平线。 ⑾我的梦还在继续着。 节选自刘雨田的《长城万里行》 11、给加点字注音。 涉( ) 冰雹( ) 脉( )搏 嘱( )托 12.、将“涉、走、闯、攀”四个动词分别填到文中括号里。 13、联系上下文,在第⑺段横线上填一个形容词。并说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 14、两年来,“我”经历了哪些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体现了“我”的什么精神? 15、你从“一捧捧花生、一颗颗红杏……一条条留言” 里看到了什么? 16、“我”的长城万里行有何意义? 17、揣摩文中划线句的深刻内涵。 18、结合全文,理解“我”的“梦”的含义。并说说你的“梦”是什么?打算如何去实现? ★中考在线·未雨绸缪 向一棵树鞠躬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19.第二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0.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②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21.文章写榆树,却为什么要花较多笔墨去写“老人”?请简要分析。 22.第四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 23 登上地球之巅 1——5略 6、 垂直而光滑;攀登“第二台阶”的极大困难 7、插、蹬、歪、跌落、爬; 8、动作、刘连满、集体协作 9、更加突出刘连满为了其他队员能顺利登上“第二台阶”而忍受的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10、略 11.shè báo mài zhǔ 12. 闯 走 攀 涉 13. 慷慨;过渡作用。 14.①在腾格里遇大沙暴和寒流、冰雹的袭击;②在贺兰山被困悬崖,险些跌进万丈深渊;③身负百斤于罗布泊,半月多未见人烟,还遇到大风暴雨,迷失了方向;④在山西平鲁下高头一带的荒凉山沟里,夜间遇到野狼的追踪;⑤在河北蓟县考察震旦亚纪地貌时,深夜看不清山路,多次从山坡上滚了下去;体现了“我”在艰难困苦面前的无畏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15. 各地政府和群众的热情接待、支持、理解和深情。 16. 既完成了徒步走长城的壮举,又从中学到了政治、历史、地理等领域的知识,为人们了解长城、认识长城积累珍贵的资料,同时也为人们认识大西北、热爱大西北,开拓大西北提供了帮助。 17. 徒步走长城只是作者圆“梦”的开端,今后的路更长;表达了作者不懈探索祖国的珍贵文化遗产,追求更高更大目标的思想感情。 18. 人生目标;第二、三问略。 19.生长环境极其恶劣;外形矮小、纤弱、朴实;忍受苦痛,顽强生长。 20.①运用拟人手法,写榆树“拦”不住雨水,“挽留”不住露珠,表现了它忍受着干旱和贫瘠的苦痛。 ②将老人远去的形象比喻成行走着的“永恒的雕塑”,赞美了那种不畏艰辛、乐观生活的精神品质。 21.引出这棵树的生长年龄,突出其顽强的生命力;由写树到写人,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2.认同,因为命运并非能随意改变的,生活要讲究实际,像那棵树一样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也不失为人生的智慧。不认同,因为人需要有更高的追求,命运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抗争改变的,安于命运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