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景博高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 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史记》人物的悲剧之美 宗白华说:“在悲剧中我们发现了生命价值的真实性,因为人类曾愿意牺牲生命、血肉及幸福,以证明他们的存在。在悲剧中人类自身的价值提高了,在这种悲壮的毁灭中,人生显露出意义了。”可以说,《史记》中,多是悲情人物的悲剧之美。这并不是由于太史公笔下的人物注定要如此,而是太史公在选题上,将自己的悲剧之思投射于人物,从而映衬出一片壮美之光。 “灾难在成为压迫时同时也成为精神的内驱力和凝聚力。”所以司马迁笔下的悲剧人物面对灾难表现出的超拔的行动,具有一种悲壮美。司马迁以其细腻的描写在《刺客列传》中为我们刻画了一幅以超拔的行动面对死亡较量的群英图。他们勇敢赴死的超拔使他们高昂的精神在人们的心目中定格且百世流芳。“荆轲刺秦王”是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描写最细腻的一篇,司马迁把易水之别写得极其悲壮。荆轲属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典型,而且他的选择没有无奈,没有哀怨,有的只是豪壮与慷慨。至此,荆轲完成了他人生的一次超越。易水悲歌是一种视死如归的超拔。 - 31 - 李长之在《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中评述道:“司马迁爱一切奇,而尤爱人中之奇。人中之奇,就是才。”司马迁在所爱的才之中,最爱的是哪一种?一般地说,超凡的才智,是不平庸,或不安于平庸,或意识到自己不平庸的。《李将军列传》中的李广就是司马迁所钟爱的具有超凡的才智的一位悲剧性英雄。司马迁通过“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反围剿战”及随大将军卫青进行的人生最后一战等内容的描写,淋漓尽致的表现了李广骁勇善战、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英雄本色,让读者领会到李将军天下无双的才气。李广之才越是卓越超凡,与他的“不遇时”、“数奇”、不被封侯的事实相比,与其他才能不及李广反而被封赏的人相比,李广人生的悲剧性就越是深刻。 在司马迁的人物列传中, 彭越、黥布、韩信都是汉朝得天下的大功之臣,作为汉初的异姓王,他们的超常功绩令人非常钦佩,而他们的人生结局也大同小异,令人悲愤痛惜。“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史记·淮阴侯列传》),这就是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真实原因。正因为他们屡建奇功,功绩超常,所以他们的被害才更具有悲剧效果,更具有震撼性。 当悲剧主人公面对人生的困境,经过顽强的抗争,最终陷入死亡与屈服的两难境地时,超然地面对死亡,那么这种死亡反而更加具有美学意义。死亡是悲剧主人公最激烈的抗争,是最超越现实的悲剧性所在。项羽自刎于乌江令人惊骇。虽然项羽自身的性格存在着一定的弱点,但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通过合理的艺术加工渲染英雄末路的悲壮。“虞兮虞兮”的悲歌,“天之亡我”的反复呼告,瞋目吓退赤泉侯数里的气势,宁死愧见江东父老的诉说,将宝马赠给乌江亭长的举动,这些有血有肉的细节加工,使项羽的死亡超越了他在历史事实中的成与败,更加有力地彰显了项羽失败时的英雄风采。他自刎乌江,将自己高贵的头颅用自己的手亲自割下送给仇敌,这使我们认识到“勇气在于勇猛无畏的灵魂,连同其坚定性及真实性一道所显示的从容赴死的能力”。当悲剧主人公自由地选择了毁灭,并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迎向死亡的时候,观众发现毁灭本身乃是实在的胜利。他超然面对死亡,用不同于常人的悲剧性结局,实践了一生的守护,即生命的极度尊严与价值。 悲剧人物虽然以悲剧结束,或在生命中不断被困苦厄运所缠绕,但“生命的真实没有在失败中丧失,相反,它使自己完整而真切的被感觉到。没有超越就没有悲剧。”《史记》多是悲情人物的悲剧之美,这正是司马迁在深刻的体悟中,将自己的悲剧之思投射于人物,通过浓墨重彩的艺术描写,使得这些悲剧更具有震撼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崇高美、悲壮美。 1. 关于《史记》人物悲剧之美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物面对灾难表现出的超拔行动,使他们高昂的精神在人们的心中定格为一种悲壮美。 B. 人物超凡的才智与人物在现实中遭遇的不公平命运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出深刻的悲剧感。 C. 人物功绩超常,最终却因为“勇略震主”而被害,所以他们的被害更具有悲剧的震撼性。 D. 人物面对人生的困境,经过顽强的抗争,守护了生命的极度尊严与价值,体现出悲剧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1 - A. 文章最突出的是举例和引用论证,二者结合使文章既有典型实例作具体印证,又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B. 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为了证明才能不及李广的人反而可以被封赏,由此表达对统治者的批判。 C. 文章选取彭越、黥布、韩信为例进行类比,突出他们结局的同中有异,揭示了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真实原因。 D. 文章从四个角度阐述了《史记》人物的悲剧之美,一层比一层详细。最后对项羽的悲剧结局的价值阐述最为详尽。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中悲情人物的悲剧之美,不仅是由于太史公笔下的人物注定要如此,而且是太史公在选题上将自己的悲剧之思投射于人物,从而映衬而出的。 B. 由第二段可知,《刺客列传》中的专诸、豫让、聂政等刺客,太史公将他们都描绘成了以超拔的行动和死亡进行较量的英雄。 C. 在记叙项羽之死的时候,太史公通过合理的艺术加工渲染英雄末路的悲壮,目的是彰显了项羽的英雄风采,淡化项羽的性格弱点。 D. 悲剧主人公自由地选择了毁灭,并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迎向死亡,由此产生的崇高美与悲壮美证明了只有毁灭本身才是实在的胜利。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关于《史记》人物悲剧之美的原因分析,D项,主要讲“悲剧美”,没有体现出“悲剧”二字的涵义。故选D。 - 31 -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对比论证是为了突出李广的悲剧美,不是为批判统治者;C项,“突出他们结局的同中有异”错误,突出的是几个人结局的大同小异;D项,第三个角度的阐述没有前两个详细。故选A。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原句为“不是…而是”,并列关系;C项,目的不是淡化项羽弱点;D项,“只有毁灭本身才是实在的胜利”错误。并非只有毁灭才是胜利。故选B。 (二)课内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 4.《荷塘月色》的结尾,作者突然把笔锋一转,联想梁元帝《采莲赋》和江南采莲旧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借“惦记江南”抒发“今非昔比”的感慨,暗寓对现实的不满。 B. 对江南的惦念,更足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 惦记江南,意在摆脱不平静的心境,借以超脱现实生活的重压。 D. 丰富月下荷塘画面的意境,进一步反衬现实生活给人带来的不快。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语句内容含义和作用的理解,此类题目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认真听讲,平时听讲要重点记住老师所讲的有关课文段落层次,写作方法、手法,主要内容,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及作用,中心思想等方面的知识。 文章结尾引用《采莲赋》是为了写江南的热闹、活力,写江南采莲的旧俗是写江南的美好,两者都是表明作者对美好、浪漫、恬静的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所以作者惦记江南,借此摆脱现实中不平静的心境,超脱现实。 A项,“抒发今非昔比的感慨”错,文章中没有体现现在不如过去; - 31 - B项,“更足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较片面,没有体现对“现实”的不满; D项,“反衬”手法不正确,没有使用反衬,是一种联想。 故选C。 【点睛】上课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识记;课后注意对课本重点篇目的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要重点识记课文的结构、内容、手法、主旨等内容:比如开头、结尾、过渡段的作用,文中主要内容的含义、作用,主要人物的典型特征和意义,课文的主要表现手法,课文的主旨思想等。 5.《故都的秋》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 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 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 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侧重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从环境的渲染、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刻画、主题的暗示等角度考虑,声音的作用,在基调偏于欢快的文章中,声音可能是突出生机,增加欢快气氛的重要环境氛围;而在格调偏于宁静、悲哀、伤感的文章中(也包括诗词),声音是作用大抵是“以动衬静”。文中对两种声音的描写,均是以声写静,为表现主题服务。即写出北国秋的特点,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故选D。 6.对《沁园春·长沙》中的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层林尽染”是说山上一层层的枫树叶经霜变红,像是染过一样。 B. “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说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C.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 D.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说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 【答案】C - 31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理解错误,“书生意气”指同学们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挥斥方遒”指热情奔放,劲头正足。这句话的意思是“同学们意气奔放,正遒劲有力”。 故选C。 7.下列关于相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记念刘和珍君》通过记述刘和珍等人的遇难过程,控诉段政府虐杀青年的罪行,痛斥走狗文人的无耻流言,评述惨案给人的教训,激励人们奋然前行。 B. 《小狗包弟》通过讲述小狗的悲惨遭遇及其留给作者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这痛苦的反思历程,表现了敢说真话的勇气。 C.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形象地描绘了梁实秋先生的风采,热情赞美了梁先生潜心学术,热心扶掖后学的精神,并表达了对梁先生的崇敬之情。 D. 《记念刘和珍君》的作者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著有《呐喊》《彷徨》《坟》《野草》《朝花夕拾》《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形象地描绘了梁实秋先生的风采”有误,是“形象地描绘了梁启超先生的风采”。 故选C。 8.下列句子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B. 愿足下更虑之 更:更加 C. 而燕国见陵之耻 见:被 D.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犹:尚且 【答案】B - 31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在于平时大量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义项,平时要多巩固,多归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句子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B项,“愿足下更虑之”意思是“希望您重新考虑对策吧” ,“更”是“重新”的意思,而不是“更加”。 故选B。 【点睛】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1)依形推义法(2) 语境分析法(3)语法分析法(4)妙用修辞法(5)成语印证法(6)课文求义法(7)邻字借推法(8)联想推断法(9)代入检验法(10)古今对比法。 9.以下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句是 A. 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 烛之武退秦师。 D. 使使以闻大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状语(3)形容词作动词(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5)使动用法(6)意动用法(7)数词有时也活用为动词。题干要求选择以下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句。 A项,“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的“迟”是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迟”,即“认为……迟缓”的意思。其他三项都是使动用法。 故选A。 10.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通假字一项是 ( ) A.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 失其所与,不知 D.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 31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通假字是文言实词的重要考查内容,平时的文言文学习和复习中应对有通假现象的实词加以分类整理,掌握常见通假字的基本意义及用法。A项,“共”通“供”,供给;B项,“卒”通“猝”,仓猝;C项,“知”,通“智”,明智。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②群臣怪之 ③此其志不在小 ④越国以鄙远 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⑥素善留侯张良 ⑦吾得兄事之 ⑧项伯杀人,臣活之 ⑨拔剑撞而破之 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A. ①⑦/②③/④⑤⑧/⑥⑨⑩ B. ①③⑩/②④⑤/⑥⑦/⑧⑨ C. ①⑦⑩/②⑤/③④/⑥/⑧⑨ D. ①/②③④/⑤/⑥⑨⑩/⑦⑧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可根据对课内词语活用的积累,根据常见的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类型,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展开翅膀一样。 ②“群臣怪之”,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③“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④“越国以鄙远”,远,形容词作名词,远的地方。 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动作迟缓。 ⑥“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 ⑦“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⑧“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命。 ⑨“拔剑撞而破之”,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碎。 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分析可知,①⑦⑩名词作状语,②⑤意动用法,③④形容词作名词,⑥形容词作动词,⑧⑨使动用法。 故选C。 【点睛】名词活用作动词分析: - 31 - 1.两个名词连用,或名词和代词连用,它们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①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②驴不胜怒,蹄之。 2.如果名词放在助动词、副词的后面或助词“所”“者”的前面,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例如:①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3.谓语后面的介词结构通常作主语,名词后面如果接上了介词结构,那么这个名词就要活用为动词。例如:①树之以桑。②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4.名词连词“而”连接时,活用动词。例如:①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②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 5.名词还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识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要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例如:①阙秦以利晋。②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焉用亡郑以陪邻 B. 夫晋,何厌之有 使杞子、庞孙、杨孙戍之 C.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且贰于楚也 D. 若舍郑而有益于君 夜缒而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前一个“以”,介词,把;后一个“以”,连词,来。B项,前一个“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后一个“之”,代词,代指郑国。C项,两个“且”都是连词,并且。D项,前一个“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后一个“而”,连词,承接。故答案应为C项。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单独命题较少,多与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标志识别法等。 13.下列各项中的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A.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31 - B.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D.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例句:定语后置句;A项,被动句;B项,被动句;C项,判断句;D项,定语后置句。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句式的题目,不要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混淆,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对用“于”“以”引导。 14.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那种整天埋在书堆里死读书的方法是不足为训的,读书要勤奋,但要读“活”。 ②小周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组委会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 ③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不知不觉就会使他人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④王一鸣情绪非常激动,高声争辩道:“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杯弓蛇影,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 ⑤商家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往往会用较优惠的措施招揽消费者,然后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图穷匕见,使消费者陷入各种“霸王条款”的陷阱中。 ⑥几个南霸天的狗腿子,吆五喝六,旁若无人,人们无不侧目而视。 A. ①⑥ B. ②③ C. ④⑥ D. ③⑤ 【答案】A 【解析】 - 31 - 试题分析:①不足为训:不能作为准则或典范,用在此处正确。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不合语境;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别人掌握着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此处使用不合逻辑,应为“使自己陷入这个境地”;④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不合语境⑤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不合语境。⑥侧目而视:侧目,斜着眼睛;视:看。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去看。形容拘谨畏惧或愤怒的样子。 点睛:成语辨析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对语境意义的准确把握,二是对成语含义的正确掌握,两者必须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辨析成语使用情况时,可依次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这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语境义)→该成语是什么意思?(成语义)→成语义和语境义是否协调一致?(该成语是否适合于该语境)可以说,对语境义的准确把握和对成语义的正确掌握,是我们辨析成语使用情况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我们正确解答成语题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为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之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 不仅戴望舒的诗受到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影响,还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 C. 烛之武的事迹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一个人通过努力,使整个国家得到了安定,他才是真英雄。 D. 荆轲刺秦对于大家都不陌生,大多数人认为荆轲是一位勇士,虽刺秦失败,但也凸显了不怕牺牲的精神。但也有人认为荆轲刺秦的失败,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A项,中途易辙,删去“使之”。 B项,语序不当,“不仅”应放在“戴望舒的诗”之后。 D项,主客颠倒,应为“大家对于荆轲刺秦并不陌生”或“荆轲刺秦对于大家来说”。 故选C。 【点睛】 - 31 - 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越国以鄙远 鄙:把……当作边境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没有 D. 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凭借 17.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 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 - 31 - 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 D. 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答案】16. C 17. D 18. C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学生应明确实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总结,不断积累。具体解题时,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词义。 C项解释错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意思是,如果没有这个人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微,如果没有。 故选C。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所给语句中,②④⑤都能表明烛之武机智善辩,①是侧面表现。③重在表现郑伯自责,⑥是烛之武的牢骚话。分析可知,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D项。 故选D。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特点、相关的事件、言行、观点、情感、技巧等。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分析错误,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但是后来晋国反悔了,并没有真的把焦、瑕两地给秦。 故选C。 【点睛】 - 31 - 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众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莱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参考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 - 31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节选自《鸿门宴》) 19.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刚愎自大性格的一组是( )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 ②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③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④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⑤项王按剑而跻曰:“客何为者?” ⑥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A. ②③④ B. ①②⑤ C. ①④⑥ D. ③④⑤ 2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鸿门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从座位安排即可看出,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 B. 宴会前后的称谓变化,体现了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的心理状态。 - 31 - C. 刘邦貌似心诚、吹捧的话语,使得项羽轻易改弦更张。从中也可以表现出刘邦多谋善断、委曲求全、随机应变的复杂性格。 D. 樊哙带剑拥盾入门,瞋目视项王,而项王赐之卮酒,彘肩,表现了樊哙的智勇双全,对项羽指责中又满含尊重,同时也颇受项羽尊重。 【答案】19. C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理解所给选项的句意,然后抓住题干中的“项羽刚愎自大性格”,分析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本题用排除法。②表现了项羽的率直粗犷。③是项羽看到樊哙后的反应。⑤是项羽看到樊哙后的动作和疑问。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D项,“对项羽指责中又满含尊重”错,从樊哙对项羽指责的话语中感受不到有尊重的意味。故选D。 【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Ⅱ卷 主观题 二、(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 31 - ①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②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③我已经说过:我向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④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⑤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21. 文中画线词语“无恶意的闲人”和“有恶意的闲人”分别作何理解? 22. 你认为第①段“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分别比喻什么? 23. 第③段开头强调指出“我向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推测中国人的”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的分析。 【答案】21. “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有恶意的闲人”指陈西滢之流。 22. “煤的形成”比喻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大量的木材”比喻付出的极大的代价。 23. 与下文构成转折,突出当局者和流言家比“我”想象得要坏,而中国女性临难从容更是超出于我的想象,表明鲁迅以一分为二的态度看待“中国人”。 【解析】 【21题详解】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着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3)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此题可抓住“无恶意”“有恶意”“闲人”,从鲁迅现实的讽刺的写作意图角度作答。“无恶意”可从一般庸俗的市民角度理解;“有恶意”的“闲人”可理解为陈西滢之流。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 31 - 【2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第①段“煤的形成”的具体语境,找出本体“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直接提取即可;“大量的木材”为暗喻,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应从比喻付出的极大代价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3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句在文段中的作用,解答此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句,从内容和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在内容上,要结合着当局者和流言家、中国女性的性格特征,从作者的思想感情角度作答;在结构上,由下句“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可知,此句与下文构成转折,起着突出强调的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项羽 [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24. 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是写项羽的人、马,用“八尺”和“千里”进行修饰,突出了项羽的威猛形象。 B. 第二句虽然语气平淡,是具体的叙事,写出了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 C. 第三句写出了范增虽然尽力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意孤行,纵使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 D. 第四句运用冷峻的反问语气,写出了项羽兵败乌江之后的后果。 25.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24. D 25. (1)诗的前两句通过对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对项羽的敬仰、敬佩之情。(2)后两句写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等到项羽败退乌江,后悔已晚。表达了诗人的惋惜之情及对项羽不知任用贤人的批评。 【解析】 【24题详解】 - 31 -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项,“第四句运用冷峻的反问语气”理解错误,“路到乌江君自知”,只有到乌江畔,你才知道悔之晚矣。此处是平淡的叙事。 故选D。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八尺、千里、拔山扛鼎”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结合陆游本人的经历,我们应该看出他的英雄情结,敬慕英雄,成就事业是他一生的梦想,对项羽形象的描写寄寓作者的敬佩之情;“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项羽刚愎自用,让范增的才能无法施展,只有兵败乌江,诗中拿项羽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形成对比,对项羽的匹夫之勇表达了不满,体现了诗人对项羽不知任用贤人的批评。 【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 (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赏析: - 31 - 前两句是写项羽的人、马,虽然语气平淡,是具体的叙事,但是在句里行间充满了对项羽的敬仰、敬佩!语句简单,但是写出了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后两句是感叹之句,范增虽然尽力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意孤行,纵使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只有到乌江畔,到时也是悔之晚矣!苦涩自知!这两句表面是这个意思,其实在感叹!即使一世英豪,做事也要听取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只能是自吞苦果!表明诗人在敬的同时的感叹! 四、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2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故地重游,引起他对往昔不平凡岁月的回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徐志摩深爱康桥,《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自己化为康桥的一部分的强烈愿望。 (3)《鸿门宴》中有两个名句,意思是要注重大的行为,不要太计较细枝末节;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易水告别时吟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携来百侣曾游 (2).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 在康河的柔波里 (4).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5). 大行不顾细谨 (6). 大礼不辞小让 (7). 风萧萧兮易水寒 (8).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侣、峥、嵘、稠。 【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五、翻译下列句子:(9分) 27.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③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 - 31 - ①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②太子和凡是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来送他。 ③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出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与特殊句式的翻译: ①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供,供给。 ②白衣冠,穿白衣,戴白帽;以,来;之,代指荆轲。“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知其事”是“宾客”定语,后置了。 ③遣,派;备,防备;非常,意外的变故。整个句子是“……者……也”类型的判断句。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六、现代文阅读 我不是个好儿子 贾平凹 在我四十岁以后,在我几十年里雄心勃勃所从事的事业、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后,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母亲的伟大不仅因为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 七年前,父亲作了胃癌手术,我全部的心思都在父亲身上。父亲去世后,我仍是常常梦到父亲,父亲依然还是有病痛的样子,我醒来就伤心落泪,要买了阴纸来烧。在纸灰飞扬的时候,突然间我会想起乡下的母亲,又是数日不安,也就必会寄一笔钱到乡下去。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心中再也没有母亲的影子。 - 31 - 老家的村子里,人人都在夸我给母亲寄钱,可我心里明白,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完全是为了我的心理平衡。而母亲收到寄去的钱总舍不得花,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我埋怨过母亲,母亲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啥?零着攒下了将来整着给你。你们都精精神神了,我喝凉水都高兴的,我现在又不至于喝着凉水!”去年回去,她真的把积攒的钱要给我,我气恼了,要她逢集赶会了去买个零嘴吃,她果然一次买回了许多红糖,装在一个瓷罐儿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了,就三个指头一捏,往孩子嘴一塞,再一抹。孩子们为糖而来,得糖而去,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 小时候,我对母亲的印象是她只管家里人的吃和穿,那时少粮缺柴的,生活苦巴,我们做孩子的并不愁容满面,平日倒快活得要死,最烦恼的是帮母亲推磨子了。常常天一黑母亲就收拾磨子,在麦子里掺上白包谷或豆子磨一种杂面,偌大的石磨她一个人推不动,就要我和弟弟合推一个磨棍,月明星稀之下,走一圈又一圈,昏头晕脑的发迷怔。磨过一遍了,母亲在那里筛箩,我和弟弟就趴在磨盘上瞌睡。母亲喊我们醒来再推,我和弟弟总是说磨好了,母亲说再磨几遍,需要把麦麸磨得如蚊子翅膀一样薄才肯结束…… 我成不成什么专家名人,母亲一向是不大理会的。一部《废都》,国之内外怎样风雨不止,我受怎样的赞誉和攻击,母亲从未说过一句话。当知道我已孤单一人,又病得入了院,她悲伤得落泪,要到城里来看我,弟妹不让她来,不领她,她气得在家里骂这个骂那个,后来冒着风雪来,她的眼睛已患了严重的疾病,却哭着说:“我娃这是什么命啊?!” 我告诉母亲,我的命并不苦的,什么委屈和劫难我都可以受得,少年时期我上山砍柴,挑百十斤的柴担在山砭道上行走,肩膀再疼腿再酸也不能放下柴担的,从那时起我就练出了一股韧劲。而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把母亲送出医院,看着她上车要回去了,我还是掏出身上仅有的钱给她,我说,钱是不能代替了孝顺的,但我如今只能这样啊!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眼看着车越走越远,最后看不见了。我回到病房,躺在床上开始打吊针,我的眼泪默默地流下来。 28.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些家庭生活琐事,这些琐事中,渗透了作者与母亲之间真挚深厚的母子情,读来感人肺腑,而无琐碎之感。 B. 第三段末尾,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是因为想起了我的因胃癌去世的父亲而倍感孤独落寞。 C. - 31 - 文章两次写到“钱”,第三段中母亲把钱塞在破棉鞋里,而第六段中却“紧紧地握在手里”,看似矛盾,实则表现出母亲心疼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 D. 纵观全文,作者采用了顺叙、插叙相结合的叙述方式,综合运用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情感厚重,含蓄隽永。 29. 阅读全文,概括出作者母亲的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30. 作者为什么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试结合全文分析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或感悟。 【答案】28. B 29. 她勤劳,常常天一黑就收拾磨子;她善良,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都给他们糖吃;她节俭,“我”给她的钱,她要攒下了将来整着给“我”;她无私,她为儿子做了很多,却不求回报;她细心,她临走前仍帮我整衣领,提醒我刮胡子。 30. 母亲对我做的太多太多,而我能为母亲做的又太少。直到现在还让母亲为我牵肠挂肚,这种不对等的爱使我对母亲充满了感激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全力报答,因而心里十分的愧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爱是相互的,只有被爱而不去爱只能说明我们不成熟甚至没有健全的人格。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所以,珍惜现在,好好爱我们的父母吧。 【解析】 【2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内容的探究,也有对艺术特色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做出准确判断。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曲解文意。“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并不是因为想起了我的因胃癌去世的父亲,而是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的情境,而现在我们又时常不在她身边,所以母亲“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 故选B。 【29题详解】 - 31 - 此题考查把握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特征的能力。在答题时,要能找到与人物相关的所有描写(正面、侧面,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等)。还可结合议论性评价性语句分析作答。同时,要注意“概括”和“分析”的区别,“概括”为特征,“分析”为依据。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下面五个方面入手:①从文本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②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面;③从情节的发展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④从分析背景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⑤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题干要求阅读全文,概括出作者母亲的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首先要找到有关母亲的形象描写的句子,然后从描写手法的角度来分析母亲的形象,注意要用四字短语或形容词去归纳。从原文第三自然段“而母亲收到寄去的钱总舍不得花,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等文字是从侧面表现母亲的节俭。从“她果然一次买回了许多红糖,装在一个瓷罐儿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了,就三个指头一捏,往孩子嘴一塞,再一抹。孩子们为糖而来,得糖而去”这些语句看出母亲的善良。“常常天一黑母亲就收拾磨子,在麦子里掺上白包谷或豆子磨一种杂面,偌大的石磨她一个人推不动,就要我和弟弟合推一个磨棍,月明星稀之下,走一圈又一圈,昏头晕脑的发迷怔。磨过一遍了,母亲在那里筛箩,我和弟弟就趴在磨盘上瞌睡。母亲喊我们醒来再推,我和弟弟总是说磨好了,母亲说再磨几遍,需要把麦麸磨得如蚊子翅膀一样薄才肯结束”这些语句看出母亲对子女劳动习惯的培养和她自己的吃苦耐劳。从“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等语句看出母亲的细心和对“我”的关爱。 【3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题,首先要有明确的观点,然后在文章中找出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探究题是一种个性化阅读,必须有理有据。但不要脱离文本,更不要背离主流观点作答。本题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题干要求回答作者为什么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试结合全文分析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或感悟。作者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的原因,从文中可以知道:他常年不在母亲身边,只是偶尔心理为了补偿乡下的母亲,然后给她点钱,但是母亲却舍不得用,而是帮“我”攒着。从文中“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等文字看出这是作者的一种自责和反思,认为自己没有做到儿子应该做的孝顺,算不得好儿子。特别是,当母亲听说我住院了,冒着风雪来看“我”,都说明母亲牵挂“我”,为我付出很多很多。这告诉我们,当子女的,一定要趁父母健在,好好的孝顺他们,多听他们的话,多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思想、做法。 【点睛】如何把握文学类作品的主旨 - 31 - 1.从重点语段上找突破;(1)抓标题与文体;(2)抓“文眼”;(3)抓对全篇有概括性的句、段;(4)抓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议论、抒情性的句、段; 2.从写作材料(题材)上看作者用什么来表达感情,以此来把握文章的主旨;(1)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景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2)寓情于物(托物言志),通过对所写之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3)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3.从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发展上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七、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___________,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贫富差距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困问题_____________。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 ),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因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_____________推进难以完成的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_____________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3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B.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C.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D.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3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B. 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 31 - C. 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D. 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3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运筹帷幄 迫在眉睫 按部就班 众志成城 B. 建言献策 千钧一发 循规蹈矩 同仇敌忾 C. 运筹帷幄 千钧一发 按部就班 同仇敌忾 D. 建言献策 迫在眉睫 循规蹈矩 众志成城 【答案】31. B 32. A 33. A 【解析】 【3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第一处语病是语序不当,应改为“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第二处语病为搭配不当,“彰显”与“状态”“作风”不搭配,把“彰显”改为“检验”。 故选B。 【3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 根据下文的关联词语“也”,它只能与“既”搭配,可以排除C、D两项;“矛盾和问题”的前面是一个多层定语,正确顺序应是“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排除B项。 故选A。 【33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运筹帷幄: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建言献策:陈述主张或意见,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出谋划策,进献计策。这里的主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用“运筹帷幄”合适。 - 31 -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千钧一发: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这里强调的是“紧急”而不是“危急”,所以用“迫在眉睫”合适。 按部就班: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这里从感情色彩角度考虑,用“按部就班”更合适。 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同仇敌忾: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这里用“众志成城”更合适。 故选A。 【点睛】高考成语题出题一般有如下陷阱: 望文生义,仅根据字面理解,不考究成语内在含义。如“差强人意”,成语含义是“大体上令人满意”,却被错用成“不满意”,而造成字面歧义。类似此类易被误用的成语有:安土重迁、不刊之论、差强人意等。 褒贬混淆,易贬词褒用的成语:处心积虑、满城风雨等。易褒词贬用的成语:方兴未艾、凤毛麟角等。 不辨对象,易被误用的成语有: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少女)、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举案齐眉(指夫妻)等。 搭配不当,不能带宾语的成语:忍俊不禁、难言之隐等。只能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的成语: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等。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浑身)遍体鳞伤等。 不合语境,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的成语: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等。谦敬错位,易谦辞错位的成语:忝列门墙、抛砖引玉等。易敬辞错位的成语:不吝赐教、高抬贵手等。 3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所谓宽容,就是正确看待别人的过错,得饶人处且饶人,生活中人与人相处就会产生摩擦和矛盾,你打我一下,我还你三拳,必然落得两败俱伤的残局。而你豁达大度地宽容别人,对方就会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对你产生愧疚之心。 ①生活中人与人相处不一定就会产生摩擦和矛盾。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答案】 (1). ②你打我一下,我还你三拳,不一定落个两败俱伤的残局。 (2). - 31 - ③豁达大度地宽容别人,对方不一定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对你产生愧疚之心。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这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题干中明确说明“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故考生可以圈出语言表达过于绝对化的句子,要特别注意“必定”“一定”“只要……就”“只有……才”等词语。如“生活中人与人相处就会产生摩擦和矛盾”“你打我一下,我还你三拳,必然落得两败俱伤的残局”“而你豁达大度地宽容别人,对方就会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对你产生愧疚之心”,这几句中的“就会”说得过于绝对。再看修改的例句,“生活中人与人相处不一定就会产生摩擦和矛盾”,这一句在原句中添加了“不一定”,考生可以仿照这种模式在另外两个句子中添加“不一定”。 八、写作(60分) 3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闻一多《色彩》中说:“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赐我以悲哀。” 不同的色彩共同点缀着我们这个斑斓的世界,装扮着我们的人生。请以“青春的色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我的青春色彩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全然不同且不可复制的,每个人的青春都填充进了不同的色彩。某些人的青春是鲜艳的红色,就像那烈火般的意志一般。有的人的青春是幽邃的紫色,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满了神秘和好奇。但对我而言,青春是充满了生机的绿色。 在过去的我眼中,世界的色彩只是两种,那就是黑与白。我找不到自己的,找不到前进的方向,甚至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所以我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觉得世界单调至极,无论大人们在我面前描绘出生活中有多少的乐趣,我都毫无感觉,有时甚至会在心中不以为然地暗自嘲讽,从未把大人们的话当一回事。 - 31 - 直到今年寒假,我去了我老家。在那边,我依然我行我素地不进行任何活动,每天都不出家门,只用手机、电脑来消磨。在我回家的前一天下午,我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我在转换电台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幅图片:一个来自贫困地区的小女孩,坐在一张木桌前,睁着她的大眼睛,但眼神去有些空洞无神。图片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我想上学!看到这幅图片的一瞬间,我感觉心灵被深深地震动了。那个小女孩,她的眼神与我对生活的感觉是那么的像。但她是因为无法上学,没有知识而茫然;我却是因为找不到目标而迷茫。我还可以上学,她却只能渴望,相比之下,我是多么富有啊! 在我正失神的时候,伯伯回来了。他看了我一眼,说:你要不要出去走走?不要每天都呆在家里,这样不好。你还是出去和妈妈一块散会步吧。我答应了一声,然后便出门了。走在小区的街道上,我却不知道该往何处去找妈妈,只得到处乱走,一边走,一边寻找。小区的景色十分美丽,到处有或高大、或低矮、或粗壮、或纤细的树木。道路四周都是草坪,时值春季,枢密上都覆盖了一层碧绿的叶子草坪上尽是翠绿的小草,洋溢着浓浓的春意。看得久了,我感觉心灵都仿佛被洗涤了一般。走着走着,我终于看到了妈妈,她正带着散步。我快步走了过去,和她们一起走。走了一会,妈妈笑着说:你的确应该出来看看外面的景象,也要多锻炼了。你看着外面景色多好,总比闷在电脑房里好多了吧?我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眼睛里一直充满着那满地的绿色,我感觉它仿佛在我心中种下了一枚绿色的种子,照亮了我的世界。我暗自决定:以后一定要多出来走走多看看外面的景象。也许生活并没我想象的那么无聊。 从此以后,我一定会改变自己,让自己的世界充满生机,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活力!我的青春由我来做主,青春的色彩将永不凋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话题作文的能力。话题作文试题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第二,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不要求归纳试题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并紧扣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第三,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而非话题作文不要求自拟文题,也不能另立文题。 【审题】“色彩”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上释意是①颜色;②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那么,按照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考生选择它的本意与引申意思来写作文都是不跑题的。然而,在立意上还是有高下之分的。最好的立意一定是在话题的比喻意或引申意上展开,而在本意上做文章则是其次了。 【立意】1.从“色彩”的释意②出发,来写人的诸多优良品质,比如珍爱生命、博爱善良、正直无私、刚正不阿、奋斗不止、刚强不屈、淡泊名利等真善美的一面,来抨击强权政治、自私自利、趋炎附势、欺师灭祖等假丑恶的一面。在具体写作中,将“色彩”巧妙的融合在各种品质中,“拉来”历史英雄、文化名人助阵,将自己对生命意思的理解(强调“大我”)作了很具体的诠释。 - 31 - 2.与以上立意相反,主张保持青春本来的色彩,活出“真我的风采”。实际上,只是立意角度不同,而主题还是殊途同归,与以上立意一致,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要与世俗同流。例如:一杯清水,来自高山,没有任何色彩。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迎合客人的口味,往这杯水中加入各种“调味剂”,使之失却本来的纯净。而我们想要恢复它的纯洁,却是万分困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如何保持自己的色彩,活出“真我的风采”呢? 3.从“色彩”的释意①过渡到释意②,来写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面对生活的态度(强调“小我”),将自己的个性、好恶、追求等很好的与“色彩”结合起来,比如热烈的红色象征我对生活的热爱,蓝色或白色代表我的纯洁,绿色蕴涵希望等。此类立意虽好,在操作中能写好的却不多,不能将“色彩”与自己的追求水乳交融,很是肤浅。建议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主观情感或意志寄托在某种色彩鲜明的事物上,通过对该事物的描写来表达主旨。 【结构】标题《我的青春色彩》,首段引出自己的青春色彩,“但对我而言,青春是充满了生机的绿色”。第二段以前自己的世界只有两个颜色,“在过去的我眼中,世界的色彩只是两种,那就是黑与白”;三四段通过一幅画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还可以上学,她却只能渴望,相比之下,我是多么富有啊”“眼睛里一直充满着那满地的绿色,我感觉它仿佛在我心中种下了一枚绿色的种子,照亮了我的世界”。最后强调“我的青春由我来做主,青春的色彩将永不凋谢”。 【素材】1.青春究竟是什么呢?有时,青春是一杯香浓的咖啡,只有细细品尝,才能领悟到青春的味道;有时,青春是一簇沁人心脾的鲜花,只有静静嗅闻,才能体会出青春的芳香;有时,青春是首轻快的音乐,只有陶醉其中,才能感受到青春的旋律;有时,青春是一个变幻无穷的魔方,只有仔细琢磨,才能参透青千变万化的奥妙。其实,上苍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五彩的画笔,让我们自己调配出心仪的色彩。红色,奔放热情,代表激情活跃的青春;白色,单纯而圣洁,代表经受不起一丝污染的青春;金色,灿烂辉煌,受人瞩目,代表活泼善动、内心充满阳光的青春;蓝色,宁静而清新,象征着海洋和苍穹,代表理智的青春;紫色,高贵典雅,代表梦幻而又富有魅力的青春。 2.或许,晴朗的天空偶尔会下一场雨,但那也是一场七彩的太阳雨。青春中的我们,有快乐,有失意,有欢笑,有泪水,这是我们成长的足迹。青春的颜色是赤橙黄绿,阳光下,我们的生活应该七彩斑斓。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都是青春的赐予;无论是甘甜还是苦涩,都是青春的真实--没有人安排,没有谁主宰,如果你愿意,你就是上帝,上帝就是你。从来没有与生俱来的命运,一切靠你自己,你要用自己的双脚在青春的荆棘间走出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来。 3. - 31 - 深秋,监狱。秋风萧瑟,秋天的夜晚甚是寒冷,无情的寒风狂裹着西伯那早已骨守如柴的身躯。西伯裹紧那早已破陋不堪的薄被子。寒冷的秋风更使他想起了远在西周的妻子和儿子,他们应该还好吧?纣王不会连他们也不放过吧?他俯着头慢慢思索着。事实已经把他推到了悬崖之上。只是因为自己的高傲,崇侯虎的谗言,纣王就把他关了十几年。是苟且的活着,还是离开这无情的世界,残暴的君王?“不,我不能死。”他想起了温柔的妻子和那顽皮的孩子,他在人生的岔路口为自己的人生着成了青色。他选择了坚强,选择了希望。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几十年的牢狱生活换来的是整个周王朝。 【点睛】话题作文试题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第二,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不要求归纳试题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并紧扣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第三,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而非话题作文不要求自拟文题,也不能另立文题。 - 3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