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检测含解斩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版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检测含解斩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文1[2020贵阳高三摸底考试,4—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材料一: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一时间,垃圾分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时尚”。‎ 近年来,全国各地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从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看,2013—2017年,上海、北京生活垃圾产生量稳居全国前两位。这五年间,上海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736.0万吨、742.7万吨、789.9万吨、879.9万吨、899.5万吨;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671.7万吨、733.8万吨、790.3万吨、872.6万吨、901.8万吨。目前上海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已高达每年900万吨,亟待通过垃圾分类破解“垃圾围城”难题。‎ ‎2005—2017年,上海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年均增长率为3.1%。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17—2019年上海市垃圾产生量平均增长率甚至接近7%,出现了垃圾减量每年“越减越多”的尴尬局面,推行垃圾强制分类已迫在眉睫。‎ ‎(摘编自矫旭东《上海垃圾分类如何引领“新时尚”》)‎ ‎  材料二:早在2000年6月,我国就将8个城市列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但时至今日,垃圾分类面临的最大尴尬仍然是很多人因为分拣意识不够而“拎不清”。‎ ‎“一些城市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技术层面……还没有从培养一代人的文明习惯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充分认识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目前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基础了解层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海云指出。‎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李长军认为,通过七年的研究发现,垃圾分类要获得居民认可,社区里的志愿者很重要,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比单纯的信息传递更能让居民认识和开始垃圾分类。在他看来,志愿者不是单纯地具有督导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上门拜访,与居民进行日常交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等。‎ ‎(摘编自邱玥、颜维琦《垃圾分类如何“拎得清”》)‎ ‎  材料三:垃圾分类相关政策的推进,不仅促进变废为宝,还催生出了垃圾分类上门回收员这一新兴职业。他们用互联网在线接单,上门回收固定种类废品。一名上门回收员表示,自己目前已靠“收垃圾”月入过万。‎ 垃圾分类是进行垃圾减量化、集约化、无害化等科学处理的基础性工作,看似寻常但做好并不容易,既要严格遵守程序规范,进行有效细分,又要按照分类处理的原则进行精准投放,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会形成一定的生活成本和日常负担,且一些市民原有的处理习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细分化时代,若是没有专业服务的介入和替代,垃圾分类的日常化处理,就会遭遇各种因素的限制。‎ 垃圾分类上门回收行业的兴起,意味着一种新业态、新职业的产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首先,实现了“专业人办专业事”的服务升级,可以解决“生活垃圾怎么分”所造成的困扰与麻烦。其次,激活了参与的源动力,减少了拾荒者、废品回收站等中间环节,把一部分利益让给市民,同时可回收再生资源的品质也更有保障。再次,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拉长和延伸了产业链。最重要的是,回收员上门回收,连接了垃圾从收集存放到运输处置的全过程,成为首尾两端的纽带,继而产生闭环和聚合效应。‎ ‎(摘编自唐伟《垃圾分类上门回收是服务升级下的多赢之举》)‎ ‎1.下列对“垃圾分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在上海率先出现,这与生活垃圾产生量“越减越多”密切相关。‎ B.垃圾分类已试行多年,除了发展垃圾分类处理技术,更要增强居民分拣意识。‎ - 24 -‎ C.垃圾分类是科学处理垃圾的基础,投入时间、精力宣传就能在短期内改变市民原有的处理习惯。‎ D.垃圾分类上门回收员这一职业的出现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类将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新时尚”。‎ B.上海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正不断挑战上海市当前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垃圾围城”的难题亟待破解。‎ C.专业服务的介入,可以取代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日常化处理,使垃圾分类在细分化时代顺利实现。‎ D.垃圾分类上门回收员这一新兴职业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是垃圾分类产业链拉长和延伸的一种表现。‎ ‎3.垃圾分类势在必行。请根据材料,为有效推进这项工作给出具体的建议。(6分)‎ 文2[2020甘肃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4—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大城市比中小城镇更具有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首先,大城市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更低。大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公共服务成本会因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摊薄,聚集在大城市中的个人、企事业单位都将因相互之间的协调而从中受益。其次,相比中小城镇,大城市土地利用率更高。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从整体来看,2014年我国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人均占地面积依次递减。再次,大城市控制污染的能力更强。在创造相同GDP的条件下,大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远低于中小城镇。而且,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大城市降低单位污染的成本也远低于中小城镇。最后,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能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大城市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它们远比中小城镇更能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摘编自熊柴等《大城市人口不是过多,而是分布失衡》)‎ 材料二:‎ 图表1:北京、上海、首尔、东京四城市中心城区出行情况比较 中心城区面积(平方千米)‎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轨道交通出行比例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千米)‎ 私家车出行比例 上下班高峰期交通状况 北京 ‎668‎ ‎17774‎ ‎23%‎ ‎631‎ ‎38.7%‎ 重度拥堵 上海 ‎664‎ ‎17056‎ ‎25%‎ ‎683‎ ‎36%‎ 重度拥堵 首尔 ‎605‎ ‎15807‎ ‎69%‎ ‎1098‎ ‎20.9%‎ 轻度拥堵 东京 ‎627‎ ‎14525‎ ‎62%‎ ‎2705‎ ‎14.7%‎ 轻度拥堵 图表2:全球部分都市人口总数及人口密度比较 - 24 -‎ ‎(来源同材料一)‎ 材料三: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的发展本应服务于人的需要,但是许多城市却偏离了人本轨道,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引发了严重的“城市病”。‎ 城市化不是楼宇化,而是家园化。但是,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却只注重表面工程,认为修建高楼大厦就是城市化,违背了城市建设与人类发展的规律,使得许多城市出现“千城一面”的情况。城市的功能化不是产业化。城市的功能体现在生产功能方面,即人们通常理解的产业规模化,但产业发展不是城市唯一的功能。城市是人、境、业的综合体,产城一体,人城和谐,才是城市发展的归宿。人们不应该把城市看成是一个生产产品的机器,城市应是一个人类成果相互融合发展的有机体。‎ ‎(摘编自李后强等《以人为中心:城市发展的永续动力》)‎ 材料四:“大城市病”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东京“城市病”最为严重的时期,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了地价上涨、环境恶化、生活成本增加等问题。为此,东京政府通过制定东京圈基本规划、实施《工业控制法》等举措,让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一些重化工业相继迁往郊区、中小城市甚至海外,而聚集更多以研究开发型工业、都市型工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工业。这一方面增加了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东京的人口总量。另外,为减轻办公和商业活动对中心城区的压力,平衡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东京还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副中心”战略,让副中心和中心城区共同承担起东京的城市功能,逐步形成了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在建设副中心的同时,东京也很重视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修建一条环中心城区的铁路和以各副中心为起点的众多呈放射状、向近郊或邻近城市延伸的轻轨线,并在线路末端发展新的中小城市和工业中心。‎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东京相比,北京中心城区使用私家车出行的比例明显偏高,使用轨道交通出行的比例明显偏低,这是导致交通拥堵的一大原因。‎ B.北京、上海中心城区面积与首尔、东京相差不大,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有较大差距,公共交通运力有限会导致更多人选择私家车出行。‎ C.人口密度与人口总数并不一定成正比。东京的人口密度要比首尔低得多,但人口总数却远高于首尔,这意味着首尔人口增长的空间比较小。‎ D.上海的人口密度远低于首尔,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却比首尔高一些,表明上海人口分布不够均衡,中心城区人口过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城市具有更明显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这些效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使得大城市污染更少,个人与企业等受益更多。‎ - 24 -‎ B.城市越大,土地利用率越高。从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负载的人口数量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看,特大城市要大于大城市。‎ C.一些城市只注重表面工程、以楼宇化代替城市化的行为,违背了城市建设与人类发展的规律,使得城市的独特性受到了损害。‎ D.如果坚持以人为本,不再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就能避免“城市病”的发生,使城市成为一个人类成果相互融合发展的有机体。‎ ‎3.“大城市病”应当如何缓解?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文3[2020南昌高三摸底测试,4—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一个非遗项目是否能得到有效保护,主要可以从以下六点加以判断: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基本实践方式,如手工技艺之于某些传统工艺项目,是否得到保持;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扬;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实践、传承及再创造权利是否得到尊重;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中国剪纸技艺被列入非遗代表作名录,不是因为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剪纸图案,而是因为剪纸深深融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成为很多地方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明确了这一点,就不难把握非遗保护的对象,以及政府在剪纸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即保护和培育这种大众文化生态,支持开展剪纸的社会实践,让剪纸传统及其技艺在当代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展。至于是沿用过去的图样,还是创作新的题材,是传承人或爱好者在公序良俗规范下的文化表达权利。‎ ‎(摘编自项兆伦《用大历史观看非遗》)‎ 材料二:‎ 图1: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十大类中少数民族非遗名录数量(项)‎ 图2: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各个地区少数民族非遗分布情况(项)‎ ‎【注】 非遗数量低于15项的地区不再一一列出。‎ - 24 -‎ ‎(摘编自肖远平、王伟杰《中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及传承人统计分析》)‎ 材料三:非遗保护传承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自下而上”的。我国1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大多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非遗虽然被称为“遗产”,但又不像别的已经“固化”的遗产,它是仍然存活在我们当代生活中的传统。也许已经老迈,却不是朽木;也许已渐式微,却从未消亡。非遗保护传承的另一条线索是“自上而下”的。随着对非遗的重视,国家的政策、财政的资金为非遗的保护、传播、传承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支持。‎ 除了政府的引导,还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我国的春节、端午节等之所以风行,主要在于产业的力量让商家广泛参与。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既调动起人们参与的兴趣,也让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在互联网时代,非遗也要与时俱进,用好网络传播工具,让“传播”与“传承”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活态存在的生命力。首先,互联网可以为民间工艺提供广泛的销售平台。互联网的链接功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销售平台的建立——使消费者、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实现无时空障碍的沟通。其次,民间工艺线上推广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线下体验机会。再次,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态也随之发生改变,个性化消费需求显著提高。互联网时代,商家可以利用消费数据的积累分析出商品的市场反响情况,对不同的消费者有的放矢,实行更精准的营销策略。‎ ‎(摘编自张玉玲《活态传承需全民参与》、杨文博《民间工艺如何与互联网结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非遗项目的有效保护,有具体而明确的评判标准,其中包括实践活动、基本实践方式、传承人群等方面。‎ B.保护非遗必须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融入民众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顺应时代不断创作新的题材。‎ C.材料二图1显示,我国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十大类中,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呈现出类别多样、数量较多的特点。‎ D.互联网时代,做好非遗保护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非遗项目本身也要与时俱进,利用好网络传播工具。‎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确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理念,有利于把握非遗保护的对象,以及政府在非遗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定位。‎ B.据材料二图2,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少数民族非遗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这与这些地区少数民族集中居住有着密切的关系。‎ C.非遗保护传承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条线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D.有些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够风行,完全得益于产业的力量使商家能够参与其中。‎ ‎3.政府应当如何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文4[2020潍坊高三阶段性监测,4—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在轨测试,并与此前发射的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联调。‎ - 24 -‎ 此次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后续将开展系统联调和性能指标评估,计划2018年年底前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据介绍,2009年,经国家批准,北斗三号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工程于2016年完成了试验系统建设,在充分验证新一代导航信号体制后,按照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全球系统三步实施组网。2017年11月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了首次组网卫星发射任务。2018年3月底,建成了由八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最简系统。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由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即将开通运行。2020年年底前,将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备服务全球的能力。‎ ‎(摘编自《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完成》)‎ 材料二:1993年年初,我国提出卫星总体方案,初步确定卫星技术状态和总体指标,1994年研制工作全面展开。北斗一号系统于2003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建立了国际上首个基于双星定位原理的区域有源卫星定位系统。‎ ‎2004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随后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16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北斗二号系统突破了区域混合导航星座构建、高精度时空基准建立的关键技术,实现了星载原子钟国产化,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 在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建设中,中国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方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GPS系统、俄罗斯GLONASS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与国际先进卫星导航系统同台竞技,做到了“核心在手”,打破了美国GPS系统垄断局面,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导航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摘编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前世今生》)‎ 材料三: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的应用已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随着5G、物联网等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据介绍,随着5G时代的到来,“北斗+5G”有望在机场调度、机器人巡检、智能驾驶、物流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将形成“北斗+”新业态。这些都将成为北斗系统产业创新的核心原动力。‎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认为,到2020年,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将会全面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务,我国的北斗应用将迎来一个新时代,这也将促进我国的卫星导航产业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今,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到目前,北斗对产业的核心贡献率达80%,各类国产北斗终端产品应用规模累计超过每套8000万台,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终端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目前的社会总保有量已超过每套7亿台。‎ ‎(摘编自《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产值将超4000亿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截至2018年11月,我国共发射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其中北斗三号系统组网卫星十九颗,这对于“一带一路”建设是好消息。‎ B.1994年北斗导航系统开始全面研制,2009年北斗三号工程正式启动,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具备全球覆盖能力,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因而在2012年年底正式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 - 24 -‎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影响着众多产业的发展,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既及时准确地报道了我国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这一重大事件,又介绍了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发展的相关背景。‎ B.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每一步发展,都有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从而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导航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C.材料三显示,我国北斗系统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应用越来越广泛,即将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并将在与国际先进卫星导航系统竞争中取胜。‎ D.北斗系统是一项国家工程,其发展依靠的是国家的经济、科技实力,北斗系统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国力,已经且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俄罗斯的卫星导航系统相比起步较晚,现在却能与之同台竞技,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北斗系统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文5[2020安徽高中名校高三上学期联考,4—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提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思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是在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概念或事物的基础上主观能动地转化出前所未有的、客观能够认可的概念或事物;“创新”,是在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地发展出超出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模式、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因此,中医药创新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固本”原则。创新以传承为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医药学的创新不是毁古弃旧、标新立异,更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的必然产物。‎ 二是“强基”原则。创新以需求为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就是要做真正有益于学科发展、人民需求的创造与发明,脱离了实际需求的创新就是毫无应用价值的“屠龙术”。‎ 三是“守恒”原则。创新,是“知行合一”的持久战。“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科学研究、继承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创新就必须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创新最需要的是“恒心”,要像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那样抓住研习中医药典籍获得的灵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的研究工作,有着百折不挠,深掘精研,不断创造、创新、提升的意志与精神。‎ 四是“出新”原则。创新以创举为功,要特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严要求、细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虽然创新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功,但每一个致力于创新的中医人都应明志笃行,以创新高度为追求,开拓进取,填补空白,实现有品质、有价值、有成就的成功的创新。‎ ‎(摘编自孙光荣《创新:知行合一持久战》)‎ ‎  材料二:中医诊断学主要内容 四诊 望、闻、问、切 八纲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辨证 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诊断 常见疾病诊断及症候诊断;症状鉴别;病案书写 ‎(摘编自《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 材料三: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 - 24 -‎ 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申遗热”的催生下,申报中医药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2008年10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时,“中医”(后改为“中医针灸”)是我国上报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可见,国家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 ‎(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1.下列内容不符合中医药创新所坚持的原则的一项是(  )(3分)‎ A.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B.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C.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D.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提示的总思路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此中医药创新应坚持四大原则。‎ B.中医诊断学以四诊、八纲、辨证和诊断为主要内容,讲究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结合“八纲”对病人进行分析“辨证”,从而做出“诊断”。‎ C.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的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的。‎ D.国家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中医”是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35个“非遗代表作”项目的首选项。‎ ‎3.请结合材料,分析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6分)‎ 文6[2019湖北襄阳重点优质高中高三毕业生联合考试,7—9,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  材料一:2017年4月18日,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表。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已连续8年上升;图书阅读率为58.8%,较2015年的58.4%上升了0.4个百分点。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 ‎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有所上升,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2008—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如下图所示:‎ ‎(摘编自《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连续八年上升》)‎ - 24 -‎ ‎  材料二: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现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财政部在上海联合举办的“实体书店发展推进会”上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力度。‎ 门店租金的上涨、网络营销方式的兴起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是近年来全世界实体书店都面临的问题。不仅传统的大中型连锁书店规模不断缩小,一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书店也陆续关张。‎ 实体书店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很多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大潮中面临的共同困境。但书店毕竟与普通店铺不一样,它在销售商品的价值之外,承载了一些关于文化和知识的社会价值,也承载了一些关于故事、人生和回忆的情感价值。大多数人会有一个难忘的书店,有一本最喜爱的书。那种“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的喜悦和敞亮,是许多爱书人的情感共鸣。‎ 有些人将实体书店面临困境的原因归结为阅读习惯的改变,认为数字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让纸质图书越来越失去市场。阅读方式、图书载体的变化是时代进步的规律,如果数字阅读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推动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那么这对整个社会和时代来说都是益处众多的。但问题是:数字阅读真的让我们养成新的阅读习惯了吗?‎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数量和阅读率持续偏低,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不足5本,远低于发达国家。排在各大书店畅销榜单上的书单,除了考试辅导类书籍,就是各类成功学和养生学书籍,阅读的功利性可见一斑。而各大读书网站排名前列的,也无外乎是些言情、玄幻和惊悚小说。‎ 开卷有益,读书有用。在数字阅读尚未完全发挥功用的今天,扶持实体书店,让其更好地发挥培养阅读习惯的功能,是一种现实选择。‎ 北京的三联书店曾尝试24小时运营,吸引挑灯夜读重开卷的爱书人。实体书店在困境中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是其必经之路,但在运营模式的创新外,培养全民的阅读习惯显得更加重要;在提供现代化的阅读体验之外,促进全民阅读的配套建设,增加公共阅读资源,弥补地区间阅读资源的不平衡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丧失了阅读的习惯,我们哀悼的将不仅是实体书店的消亡,而是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精神家园后的迷惘。‎ ‎(摘编自吕洪《书店的消失不应成阅读的挽歌》)‎ ‎  材料三: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和雕刻时光咖啡店同步运营,联手互动。书店以经营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图书为主,兼及音像制品、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每年经常性并有选择地举办诸如讲座、新书发布、研讨、展览等各类营销活动百余场。‎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较2015年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比图书阅读率增长速度快。‎ B.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但图书阅读率却增长缓慢。‎ C.2008年以来,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稳步增长,手机阅读接触率持续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 D.2008年以来,我国成年国民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稳步增长,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连续八年上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数字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使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最终导致实体书店走向困境。‎ B.书店在销售商品的价值外,还承载了一些关于文化、知识的社会价值和故事、人生、回忆的情感价值。‎ C.一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书店陆续关张,由此看出,个性化、特色化并非实体书店生存之根本,实体书店的第一要务是要寻求政策扶持。‎ D.实体书店的消亡意味着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精神家园,这是一种精神的迷惘。‎ - 24 -‎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才能使实体书店逐渐走出困境。(6分)‎ 文7[2020武汉部分学校高三质量监测,4—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低碳,顾名思义就是碳排放量低,碳是指二氧化碳。低碳理念是指在生活、经济建设等方面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的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随之而来的是一些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对能源的开采没有节制,工厂随意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染物……除此之外,人类人口日益增多,生活需求越来越大,消耗的能源越来越多。种种原因导致了碳排放量越来越大,环境被严重污染,很多城市甚至常年笼罩在雾霾之中。人类对于低碳生活的诉求日益增长,因此,诞生了一种新的运营模式——低碳园林建设。‎ 随着低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园林景观与低碳理念的融合已是大环境下的一种趋势。低碳园林就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园林建设与运营模式,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包括前期设计规划、材料选用、施工过程及后期园林绿化养护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石化能源,并应用新的清洁型能源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低碳和生态的要求。‎ ‎(有删改)‎ 材料二:上海世博园区内规划、建设、运营中碳减排措施已得到全面落实。园区内绿化覆盖率在50%以上;80%以上场馆采用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和室内绿化;老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占园区总建筑面积的五分之一;60%以上的路面由建筑垃圾和钢渣制成;园区内投用新能源汽车超过430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在50%以上。‎ 园区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达到每小时120万千瓦,江水源/地源热泵累计供冷量达到每小时564万千瓦,各类新能源技术的实际应用相比传统能源技术累计节能5152吨标准煤,累计减排1.27万吨二氧化碳。‎ 除了太阳能,世博会的场馆还通过江水直接冷却水系统,直接从黄浦江取水,经加药控制微生物和藻类生长后,作为冷却用水供水源热泵机组使用,使用后的温热水再排入黄浦江。“采用江水源热泵技术与燃气供热相比,年运行能耗可减少40%—60%,年运行费用可降低50%—70%,年运行能耗节省约每小时5740兆瓦,折合约1000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00吨。”‎ 另外,上海世博会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公交优先战略,电—电混合超级电容车、混合动力等各类新能源汽车的运用规模将超过1000辆。这些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进行示范应用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将引领未来城市交通发展方向并成为先进制造业的新宠。‎ ‎(摘编自《上海世博会:传播“低碳理念” 实践“低碳行动”》)‎ 材料三: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的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一时间,“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地产”“低碳生活”等新名词,以崭新的姿态高调亮相,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和生态化建设任务还十分紧迫,但未雨绸缪,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应,在生活层面,倡导和践行低碳生活,已成为每个公民在建设生态文明时代义不容辞的环保责任。‎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在工业化进程中,环境付出了“高代价”,人类越来越渴望低碳生活。‎ ‎ B.上海世博园区“低碳行动”的各种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正全面进入“低碳发展”时代。‎ ‎ C.“低碳”概念的兴盛,催生出许多新名词,也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D.低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更有利于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 24 -‎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低碳园林建设是低碳生活的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带来生活环境的改变,一方面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B.上海世博园区大多数场馆采取了绿化措施,园区路面由建筑垃圾和钢渣制成,碳减排措施已得到全面落实。‎ C.上海世博园区使用的太阳能技术、冷却水系统、新能源交通工具等,都是“低碳行动”的成功案例,可以在其他相关领域推广。‎ D.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仍然十分紧迫,倡导和践行低碳生活任重道远,每个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有所担当。‎ ‎3.请结合材料,分析导致环境恶劣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6分)‎ 文8[2020长春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4—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中国北京开幕。会议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共话亚洲合作共赢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节选如下:‎ 我们看到,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应对这些挑战,既需要经济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也离不开文化的力量、文明的力量。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乃至世界各国文明加强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新平台。‎ 我们认为,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包容互鉴,在历史的启迪和现实的昭示中,以多样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和谐共生超越文明冲突,以交融共享超越文明隔阂,以繁荣共进超越文明固化,共同谱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华章。‎ ‎(摘编自《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全文)》)‎ 材料二:我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要想实现这几句话,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也就是被各个文明教化的人,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异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股脑儿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摘编自《“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 材料三:喜马拉雅共识机构创始人、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高级国际研究员龙安志表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召开正当其时,抗击了西方逆全球化风潮的兴起,迎合了亚洲经济体转型契机。“虽然亚洲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但加强共识后,能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好。如能源使用的转型,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等国可以通过金融、科技、环保领域的合作,践行经济可持续发展。”他说,“在文明交互加深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领域合作将更容易。”‎ - 24 -‎ 此次大会还吸引了亚洲以外国家的参与。对此,龙安志说,与古代丝绸之路一样,沿线经贸文化往来的受益方不仅限于亚洲。“随着大会的开展,相信会有更多国家关注,但最重要的是,亚洲各国立足自身的根基,在平等尊重、求同存异的认识下做好自己的事情。”‎ ‎(摘编自《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推进多领域合作共赢》)‎ 材料四: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除了分论坛之外,还包括亚洲文化嘉年华、亚洲文明周等一系列活动,囊括了各色美食节、电影节等,将促进亚洲文明合作。‎ 国外某电视台报道说,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 印度某报报道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推动相互理解和知识共享,有助于解决今天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近几年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  (摘编自《“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外国媒体积极评价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1.下列关于“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相关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举行的时代背景。‎ B.“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达成的共识,为各国文明对话交流提供了平台,能解决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 C.“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成功召开,是对西方破坏全球化进程的有力回击,并迎合了亚洲经济体转型的契机。‎ D.“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参与者不只是亚洲国家,还包括亚洲以外的国家,他们也会成为经贸文化往来的受益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济力量、科技力量与文化力量、文明力量,在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容易产生“妄自菲薄”“闭关排外”等倾向,是因为他们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 C.亚洲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但加强交流后能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好,逐步消除隔阂与差距。‎ D.外媒对“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大会期间活动丰富,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3.请结合材料,概括在北京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时代意义。(6分)‎ 文9[2019河南许昌、洛阳高三质量检测,7—9,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  材料一: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全民阅读”“书香洛阳”建设工作,将其纳入文明城市创建重点项目,先后推出了全民阅读、农家书屋、城市书房等一系列文化惠民举措。‎ 目前,我市各县(市)区均建有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部配备了流动文化服务车,全市建成农家书屋2977个,拥有市图书馆“洛图讲坛”“掌上微阅读”和市少儿图书馆“萤火虫系列活动”等30余个品牌服务项目。按照“书香洛阳”建设提升实施方案,我市将在2018年年底建成30个24小时开放的城市书房。此外,每个县(市)区将至少投放2台图书自助借阅机、4台电子图书阅读下载机,设立10至15个流动图书车基层流动服务点,定期开展流动服务,为群众提供方便。‎ 市财政对市级公共文化单位开展的全民阅读工作提供了保障,同时,还要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以政府投入带动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投入。‎ ‎(摘编自《洛阳晚报》2017年12月16日)‎ - 24 -‎ ‎  材料二:2018年7月22日,参加第28届书博会的人们,踏入位于深圳大学南校区的简阅书吧,不由惊讶:这里看不到曾经熟悉的书店的样子,整个书吧布局动线清晰,灯光设计恰到好处。大通透、大跨层的设计,让空间进行对话,让书与生活实现深度交流。但这里的主角是书——总面积近千平方米,共三层,有近四万册图书,包括人文社科、花卉文化、文创精品、健康旅行、艺术美术等近十种类型。‎ 从几年前实体书店倒闭潮开始,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书店生存发展模式的探讨。在深圳,书店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变迁,从刚开始的“综合性大卖场”,再到之后的“体验式书城”,蜕变为现在的“智能书城”“创意书城”。从2015年国家将书城定位为公益类企业,并出台扶持实体书店的系列政策开始,深圳就开启了变革之路。截至目前,深圳已经形成了“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的布局,书城成功转型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成为一个以书业为核心、以书城为阵地的新型文化商业业态的提供者。深圳还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建成10座本地书城、100个书吧、1000个智能书栈,努力为市民提供复合式、一站式的阅读文化生活中心,把对市民的文化服务精准到每个社区。‎ ‎(摘编自刘芳《大书城小书吧深圳开花》,《中国青年报》2018年7月25日)‎ ‎  材料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记者近日在北京多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城市书屋正为人们提供着读书消夏的好去处。这些城市书屋虽然规模不大,但分布在商业街、社区等地,交通十分便利。专家指出,城市书屋的到来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标志,不仅提升了民众的获得感,更为城市自身竞争力奠定了长远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认为,市民对公共阅读空间的旺盛需求是推动城市书屋出现的直接动力,而在兴建城市书屋的过程中,政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书屋的兴起,反映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有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城市书屋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出现,已成为许多城市的一景。江苏扬州虹桥坊24小时城市书房邻近瘦西湖景区,好景好书共赏;山东威海竹岛分馆城市书屋采用工业元素设计,按功能分区;辽宁盘锦首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具有“一站式”阅读体验、无人值守全自助、数字化与智能化等服务特点。‎ ‎“城市因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而兴盛,特别是文化公共服务让城市之为城市。”马亮认为,营造文化氛围和提升城市品位对于吸引高端人才作用巨大,未来城市书屋将会起到城市辐射带动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其中。‎ ‎(摘编自王俊岭、仇辰《城市书屋给生活添书香》,《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7月3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洛阳市推出的“全民阅读”“书香洛阳”建设工作,虽是为了文明城市创建,但最终成了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项目,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B.目前社会力量参与投入相对有限,但在市财政提供的必要保障之下,“书香洛阳”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后续还将进一步推进。‎ C.不同于传统书店的深圳“智能书城”“创意书城”,是实体书店生存发展模式在深圳20多年发展变迁的结果,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 D.全国多个城市各种形式的城市书屋、书吧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性文化活动,这有利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结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24 -‎ A.深圳把书城定位为新型文化商业业态的提供者和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落实了国家将书城定位为公益类企业的政策。‎ B.北京、深圳等大城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既奠定了城市竞争力的基础,也成为全国其他城市如洛阳、扬州和威海等的效仿对象。‎ C.城市书屋的出现,丰富了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助于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D.洛阳的城市书房和深圳的创意书城各自走过了不同的发展之路,但都既落实了中共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又提升了民众的获得感。‎ ‎3.推动城市书屋在各地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作答。(6分)‎ 文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  材料一:科幻作品的“硬核”在哪?可以明确地说,科幻作品(主要指小说)本质上不是科学(科技)作品,而是文学作品。它依靠文学、艺术的代入感,让人的情感得以宣泄和产生共鸣,收获欣赏的美感,更让人思考,对个人、族群,甚至人类的命运进行历史深度和哲学高度的思考。‎ 科幻作品落脚在科技上,但更多的是让科研人员和公众思考,如何才能以真正的科学手段研究现实中的同类课题。在《流浪地球》后,有研究人员想到了比“点燃木星”更“科学”和更“技术”的做法:一是发射洲际导弹,二是用高功率激光武器直接点燃木星。这样的方法行不行,当然也需要验证,但这正是科幻作品激发人的想象力,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的最大动力。科幻作品还会提出如何解决人类终极命运的措施,思考人类的科学和生产活动是否一定会带给人类文明和幸福。如《绿巨人》就向科学研究者提出善意的批评,提醒社会如何应对科技的负面作用。科幻作品同时也为人类敲响了警钟:尽管科学能让人类幸福,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但还需要规则和伦理来制约,否则就有可能带给人类灾难。‎ 既有硬核(价值观和科学性),又有颜值(制作精美、场面宏大)的科幻电影,引领着公众感受科技之美,启迪了公众的科学素养。‎ ‎(摘编自《从<流浪地球>看科幻电影的“硬核”在哪》)‎ 材料二:从某种层次看,电影也是启蒙者和造梦者,它能够满足观众对梦想的追逐。《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称做科幻片是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崇尚科学,勇于想象。自媒体作者六神磊磊曾感言:中国文艺里最睿智的那一批头脑,终于开始尝试着关心人类文明的前途和命运了。从这方面看,《流浪地球》对于未来太阳系和整个宇宙的想象力,对于人类生命家园的情感寄托,对于未来气候变化的关注,已经让影片抛去了纯娱乐的属性,影片灌注的情怀也给人带来更多的触动。‎ 孕育在科幻作品里的科幻精神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不仅可以对科学本身进行怀疑和反思,还可以对宗教、艺术、整个人类文明,甚至宇宙终极真理进行挑战。可以说,科幻精神是哲学精神最完美的一种表达,它的目标其实只有一个: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用一部电影或一篇小说诠释康德“头上的星空”,科学同样能构筑人类生命的意义。‎ ‎(摘编自《为什么我们需要科幻电影?》)‎ 材料三:“五四”时期,鲁迅先生曾经把科幻小说以科学小说的名义带进国内,希望能改造国人的国民性以及精神结构。而纵观科幻历史与科技历史,我们会发现,许多科技史上的重大发明与科幻作品密不可分,甚至许多科学家直言,由于受到科幻作品的启发,因此走上了科研道路。科幻影视作品《星际迷航》中柯克船长所使用的“随时随地保持联络”的移动通信装置,启发了马丁·库帕。马丁·库帕后来率先研发出无线电话,成为“手机之父”。‎ 伟大的科幻作家亚瑟·查尔斯·克拉克曾经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最初都与魔法无异。他还说过,发现可能性边界的唯一途径便是越过它们,向着不可能一点点冒险前进。科幻无疑能够极大地拓展想象力,探索不可能。比较创新路径与科幻小说创作,会发现两者之间存 - 24 -‎ 在着惊人的重合,都要经历“联结—发问—观察—试错—整合”五个环节。或许正是这种认知上的高度一致性,让科幻成为国内外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和触发点。‎ 期待中国有更多的力量能够参与科普科幻事业,让科幻成为激发、启迪年轻一代想象力与创新精神的有力武器,让鲁迅先生未竟的事业得以继续前行。‎ ‎(摘编自陈楸帆《科幻如何激发创新精神》)‎ ‎1.下列对材料中“科幻作品”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幻小说本质上是文学作品,它能够给人以代入感,既让人宣泄情感,产生共鸣,收获美感,更让人思考人类的历史与哲学问题。‎ B.科幻作品激发人的想象力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的最大动力在于,让人们思考如何以真正的科学手段研究现实中的同类课题。‎ C.科幻电影的“硬核”既在于其内在的价值观和科学性,也包含了科幻电影受人青睐的外在形式——制作精美、场面宏大等。‎ D.科幻作品里的科幻精神其实是一种科学精神,它让电影抛开娱乐,转而关心人类文明的前途和命运,尝试构筑人类生命的意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流浪地球》后,有研究人员想到了比“点燃木星”更“科学”和更“技术”的做法,人们可以通过对这些方法的验证,来推动科技进步。‎ B.科幻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技术创新,还在于给人类以警醒,让人类反思诸如科技进步与人类幸福、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等问题。‎ C.“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最初都与魔法无异”,科幻作家克拉克这句话是说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在得以实现之前,人们往往认为它是不可能的。‎ D.通过科普科幻,激发、启迪年轻一代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改造国人的国民性以及精神结构,可以让鲁迅先生未竟的事业得以继续前行。‎ ‎3.结合材料内容,概括科幻对激发创新精神有何帮助。(6分)‎ - 24 -‎ 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讲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文1‎ ‎1.A 解析见【考点帮】【典例1】。‎ ‎2.C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错,根据原文,纸浆补书机法属于修复方案,用于修补书页,并不能用来给纸张去酸。‎ ‎3.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10】。‎ 文2‎ ‎1.A 解析见【考点帮】【典例3】。‎ ‎2.C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错。原文说单车猎人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共享秩序”,“维护共享秩序”与“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是两个概念。‎ ‎3.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4】。‎ 文3‎ ‎1.D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中“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说法错误。材料三结尾说日本研究人员认为“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其中的“难以涉足”不等于选项所说的“尚未涉足”。‎ ‎2.C 解析见【考点帮】【典例7】。‎ ‎3.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9】。‎ 文4‎ ‎1.D 解析见【考点帮】【典例5】。‎ ‎2.A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判断过于武断,缺乏依据。材料一第一自然段只是说“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了……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并无“成为一种主流”的表述。C项,“纷纷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错。由材料一第二自然段中的“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可知,在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时,数字出版部门并不是已有的,而是新打造的。D项,根据材料三中的“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可知,“图书作为传播平台产生的广告效益等”错。‎ ‎3.①开始数字化转型,并与新兴媒体融合;②营销模式多元化,赢利模式多样化;③图书的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转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浏览材料,筛选与“图书出版业的转变”有关的信息,概括出来并分点作答。材料一的第一自然段,涉及的变化是实体书店有了新的形式;材料一的第二自然段,涉及的变化是出版业转型升级,开始与新兴媒体融合;材料三则介绍了图书传播方式的变化、赢利方式的变化。由此可概括出答案。‎ 文5‎ ‎1.D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由材料一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可知,A、B、C三项都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材料一第二段说“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指出了城市开发中一部分动植物生存的无奈,D项“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并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 ‎2.B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材料一第一段指出“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存在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并不“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 - 24 -‎ 机”;C项,材料一最后说“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因而其关注的焦点并不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给人类带来哪些损失”;D项,材料并没有给出“应对策略”。‎ ‎3.B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无中生有。本题的答题区间为材料二第四段,其中并没有体现“生物得到了精心保护”。‎ ‎4.C 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认为应该减缓城市化的步伐”不正确,材料一只是说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B项,材料二中的引文表达的是科学家对部分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感到惊诧;D项,材料一认为热岛效应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材料二则相反。‎ ‎5.A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表述错误。材料三第二段开头说的是“为提高抗寒性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并不是为了“抵御积雪的覆盖”。‎ ‎6.答案、解析见【考点帮】【典例11】。‎ 文1‎ ‎1.B 本题考查考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绝大多数是因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的”表述有误。结合材料二第二段可知,因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占总数的近40%,不能说是“绝大多数”。‎ ‎2.C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材料三可知,A项,“更换破碎琉璃瓦”是局部补漏,属经常性保养维护工程;B项,“木构件补接榫卯”是为了加固,属于抢险加固工程;C项,“被烧毁塔楼尖顶重建”是对已损毁部分的古建筑进行局部复原,属于局部复原工程;D项,“拦雀网”是为保护古建筑群而添加的附加设施,其修建属于保护性建筑与构筑物工程。‎ 文2‎ C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C项,“5G将打通数据孤岛和信息壁垒,打破时空边界”混淆时态,选项中的表述意味着5G出现之前还没有“打通数据孤岛和信息壁垒”“打破时空边界”,而材料三说的是5G将“进一步打通……数据孤岛和信息壁垒”“进一步打破时空边界”。‎ 文3‎ C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小有差距”错,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中国企业在质量方面“与其他500强企业还存在不小差距”,并不是“小有差距”。‎ 文4‎ ‎①普及地震预警相关知识和信息,组织开展基于预警信息的抗震减灾演练。②畅通预警信息渠道,提高地震预警效果。③监督建筑行业提高工程质量,严格落实建筑抗震等级要求。‎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三则材料的标题和内容可知,本题答题区间为材料三。材料三首先指出中国地震预警系统已多次成功预警,而后指出“做好抗震减灾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接着分别从大力普及地震预警相关知识和信息、组织开展抗震减灾演练,畅通预警信息渠道,落实建筑抗震等级三个方面提出抗震减灾的措施。据此概括即可。‎ 文5‎ ‎①5G技术能加速需求侧的消费类应用的发展。②5G技术是推动供给侧的生产性行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③5G技术是社会信息流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数字社会和创新运营模式的基础要素。‎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可知,材料二是有关5G建设与投资等的图表信息,材料四则介绍了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的“5G新阅读”展区的相关内容。这两则材料与本题无关,因此本题答案可从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分析提取。材料一第一段阐明5G变革的方向,第二段指出5G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最后一段从“需求侧”和 - 24 -‎ ‎“供给侧”两方面分析了5G给其他产业带来的影响,即5G会加速消费类应用的发展,成为行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材料三中杨杰指出“5G作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并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5G在经济、社会、人类生活、运营模式方面的作用,因此可知5G技术可以促进社会信息的流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构建数字社会、创新运营模式。据此进行概括即可。‎ 文6‎ C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从表1可知,中国联通规划城市的数量或与中国电信持平或将超过中国电信甚至是中国移动,因此中国联通的规划城市数量未必比中国移动少。B项,“有放慢速度的趋势”于文无据。从表2的“1亿用户突破时间”看不出5G技术普及的速度是否会放慢。D项,“5G的投资价值一定会下降”判断错误,宏基站等基础设施普及完善后,投资额自然会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价值也一定会下降。‎ 文7‎ C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由材料二第二段“这些感知为防范行为决策奠定了基础”可知,感知阶段内的各种感知并不能“决定”防范行为决策;且由“其结果与环境因素……应对策略”可知,其最终决策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C项内容梳理不正确。‎ 文8‎ ‎1.D 本题考查考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于文无据。根据材料三第二段可知,文中是对世界500强企业总体2019年与2018年的比较说明,并未指出沃尔玛在这些方面是否有所增加;且增加与否与沃尔玛“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并无联系。‎ ‎2.①材料一侧重回顾中国企业的发展,肯定其成长,但也正视其差距,并分析中美企业存在差距的原因。②材料三侧重分析全球500强企业的整体发展变化,并以数据对比指出中国企业进步与差距的具体表现。‎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比较材料内容的能力。分析材料的侧重点,需要把握相关材料的主要内容。两则材料除了都谈到2019年入选全球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首次超越美国外,材料一更侧重于回顾中国企业的发展,并分析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希望中国企业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差距;而材料三则侧重分析2019年全球500强企业的整体发展变化,并列举一系列数据,指出中国企业的进步和与其他500强企业的差距。据此概括即可。‎ 文9‎ B 本题考查考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地震监测仪器检测出纵波并计算出地震信息”错,由材料一“地震监测仪器检测到纵波后传给计算机,即刻计算出发震时间、震中、震级等大致信息”可知,地震监测仪器只负责检测,计算机负责计算信息。‎ 文10‎ ‎①创新古建筑保护机制,留住传统建筑的精髓。②吸取教训,重点做好防火工作。③根据古建筑残损程度和工程性质,分类科学维修。‎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材料中某些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把握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如何更好地保护、维修古建筑,需要从各方面吸取经验和教训。材料一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在进行养心殿维修保护工程时,创新古建筑保护机制,为古建筑维修保护提供经典案例,为文化遗产保护探索可行之路。材料二通过列举巴黎圣母院、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遇真宫主殿、云南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遭遇火灾的事件,指出我们在防火上还有较大改进空间,要吸取教训,把古建筑保护得更好。材料三则列举了古建筑维修的5种类型,意在指出要根据古建筑的残损程度和工程性质科学维修。据此分点概述即可。‎ 第2讲 传记阅读 - 24 -‎ 文1‎ ‎1.BE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的分析不准确,文中并没有明确指出他对数学不感兴趣,只是说“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C项,“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说法于文无据,吴文俊只是强调数学思维,强调创新,期待下一代、下下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D项,“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分析错误,从文中“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可知,吴文俊不认同的是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而不是“他们的研究成果”,D项说法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2.①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②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③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吴文俊的数学研究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原因,作答时要找到文中叙述、评价吴文俊数学研究事迹的相关文段,可从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奖时的评语、学生高小山对其数学研究总结的话语、吴文俊本人对数学研究的看法和做法及他广泛的兴趣对他研究的影响等内容切入,概括时要分点作答。‎ ‎3.①基础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②数学教育要有利于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数学,而不是海量题目训练和追求竞赛获奖;③现行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且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题目设问的具体指向——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分析可知,本题的答题区间在文章的第四段。作答时,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从吴文俊的看法中提取关键词,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即可。‎ ‎4.①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②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使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④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开阔,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探究的能力。吴文俊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数学家,在数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本在记述吴文俊数学研究事迹和成就时,还记述了他的兴趣和爱好,并引用了他对自己“贪玩”的解释等。探究“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可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吴文俊的具体事迹,从不同角度分点进行分析。组织答案时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具体的论述。‎ 文2‎ ‎1.BD 解析见【考点帮】【典例】。‎ ‎2.①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②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务本求真;③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重点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首先,考生要明确概括的对象是顾炎武的治学特点;其次,要注意前提是结合《日知录》的成书过程,这就要在文中将这个过程筛选出来;再次,要注意题目要求是“概括”而不是“分析”,考生只要根据筛选出的“过程”提炼出要点即可,不需结合具体的做法进行分析。《日知录》的成书过程主要集中在第二段,文中有明显概括性的词句可以直接选用,如“严谨笃实”“学术创新”等。另外,还要注意“他又不断增改”这一关键信息。具体作答时要分条概括。‎ ‎3.①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②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③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 24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评价人物形象的前提是找准评价点,本题要求考生评价顾炎武,具体回答他被称为经学大师和世人楷模的原因。题目要求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考生需要从文中找出能体现顾炎武为学和为人特点的内容,如顾炎武“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顾炎武把……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足为后世楷模”等。根据这些关键信息进一步提炼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4.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探究的能力。解答探究题既要立足文章内容,也要结合社会现实。首先结合文章内容,要将文中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细节找出来,这主要集中在文章最后一段。然后概括这句话体现了顾炎武什么样的精神。最后再结合社会现实,即强调这句话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如可与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联系起来。‎ 文1‎ ‎1.C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材料二只是说“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比单纯的信息传递更能让居民认识和开始垃圾分类”,选项“就能……处理习惯”的说法过于绝对。‎ ‎2.C 本题考查考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可以取代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日常化处理”错误,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可知,垃圾分类上门回收员只是“上门回收固定种类废品”,这种服务可以帮助市民解决“生活垃圾怎么分”所造成的困扰与麻烦,但并不能取代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日常化处理。‎ ‎3.①对市民加强教育,让市民充分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熟悉垃圾分类知识,增强垃圾分类意识。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垃圾分类的推进提供法律保障。③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引导和示范作用。④鼓励并规范垃圾分类上门回收等行业。(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合理建议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需要在理解三则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材料一通过列举一系列数据表明上海的“垃圾围城”难题亟待通过垃圾分类得到破解,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使上海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可知有必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制”推行垃圾分类。材料二指出垃圾分类工作面临很多市民缺乏垃圾分类知识和意识的问题,并指出志愿者具有督导及带头示范作用。因此,推进垃圾分类可加强对市民的教育,发挥志愿者的督导、示范作用。材料三介绍了垃圾分类上门回收行业及其对垃圾分类的推进作用。因此推进垃圾分类要鼓励并规范类似行业的发展。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文2‎ ‎1.C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这意味着首尔人口增长的空间比较小”错误,人口增长的空间的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从选项的分析中推断不出此结论。‎ ‎2.C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使得“大城市控制污染的能力更强”,但不等于“大城市污染更少”。B项,文中并未提及单位面积的土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D项,“就能避免‘城市病’的发生”说法绝对,要避免“城市病”的发生,只做到以人为本是不够的,还需从多方面入手。‎ ‎3.①政策引导,促进人口均衡分布;②大力发展城市公共轨道交通,加强交通网络体系建设;③以人为本,推进产城一体、人城和谐;④制定相关规划,实施相应举措,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⑤‎ - 24 -‎ 实施城市副中心战略,构建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接近即可得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要想缓解“大城市病”,先要找到病因,从材料一的出处可知,“大城市病”的病因首先是人口分布失衡,故要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人口均衡分布;从材料二的图表分析可知,造成城市拥堵的原因之一是公共轨道交通运力有限,所以要大力发展城市公共轨道交通;材料三概述了“大城市病”产生的一大原因,即偏离人本轨道,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由此可知,要缓解“大城市病”,需以人为本,实现产城一体,人城和谐;材料四介绍了东京治理“大城市病”的措施,如促进产业布局合理,实施副中心战略等,这样也可缓解“大城市病”。综合以上分析,概括出答案即可。‎ 文3‎ ‎1.B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必须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错误,材料一第二段以中国剪纸技艺为例,阐述了非遗保护工作“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重要理念。文中简单介绍了剪纸技艺被列入非遗代表作名录的原因,即“剪纸深深融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但这并不是非遗保护工作的要求;且“顺应时代不断创作新的题材”曲解文意,文中只是说“至于是沿用过去的图样,还是创作新的题材,是传承人或爱好者在公序良俗规范下的文化表达权利”。‎ ‎2.D 本题考查考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完全得益于产业的力量……”说法绝对。材料三第二段说的是“我国的春节、端午节等之所以风行,主要在于产业的力量让商家广泛参与”。‎ ‎3.①理念层面: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明确非遗保护对象及政府在非遗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全面均衡地保护并发展非遗项目。②政策、资金层面:重视非遗保护,为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播、传承提供政策和财政资金方面的保障与支持。(共6分,每点3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本题答题区间为材料一和材料三。材料一列举了非遗项目有效保护的六个主要评判标准,并以中国剪纸技艺为例,阐述了非遗保护工作“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重要理念,明确非遗保护对象及政府在非遗保护中的角色定位。材料三第一段点明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两条线索,其中“自上而下”这条线索是从国家角度出发的,指出“国家的政策、财政的资金为非遗的保护、传播、传承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支持”。据此分点概括即可。‎ 文4‎ ‎1.C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因而……”强加因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是因其正式提供了区域服务。‎ ‎2.C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将在与国际先进卫星导航系统竞争中取胜”于文无据。‎ ‎3.①国家重视、扶持,顶层筹划,并将其列入国家重大专项工程。②突破关键技术,不断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方案。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应用领域广泛。(每点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综合三则材料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材料一前两段介绍了我国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这一事件及其意义,第三段介绍了我国北斗系统发展的相关背景,由其中“经国家批准”可知,此项目是国家重视并扶持的。材料二介绍了我国北斗系统的每一步发展,并阐述发展中的成就,其中第二段中说北斗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16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国家对此专门立项,进行顶层筹划,可看出国家对此事的重视。同时,材料二在阐述北斗系统的每一步发展成就时都提到有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由此可知我国北斗系统的迅速发展与研究者们突破关键技术、不断创 - 24 -‎ 新、掌握核心技术等密切相关。材料三介绍了北斗系统在众多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提到北斗系统具有“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特点,这些也是促进北斗系统迅速发展的原因。据此分点概括即可。‎ 文5‎ ‎1.D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项强调重视基础,厚积薄发,符合“固本”原则;B项强调坚持道心,持之以恒,符合“守恒”原则;C项从反面强调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符合“出新”原则;D项是老子的观点,强调与世无争,不符合中医药创新所坚持的任何一个原则。‎ ‎2.C 本题考查考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根据材料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申报工作”可知,“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是由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共同组织开展的。‎ ‎3.①具有代表性: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②做出过实际贡献: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过巨大贡献,现在仍然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③是我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我国中医药世代相传,是一种具有充分社会实践的知识与技能。(每点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可知,本题答案可在材料三中筛选。材料三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指出中医药在我国传统文化史中的地位及作用,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第二层则强调了国家对中医药“申遗”的重视程度。第一层共有四句话,除第三句讲中医药“申遗”引发关注外,其他三句讲述了中医药的地位、作用等,均可作为“申遗”的理由,可分别概括为: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是我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据此作答即可。‎ 文6‎ ‎1.C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持续超过”错误。分析材料一的图表信息可知,2008、2009两年和2011—2013年间,手机阅读接触率均未能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 ‎2.B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由材料二中“有些人将实体书店面临困境……失去市场”可知,这只是有些人的观点,而非定论。C项,“第一要务是要寻求政策扶持”无中生有。D项,偷换概念,文中说的是如果丧失了阅读的习惯,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就会陷入失去精神家园后的迷惘,而非实体书店的消亡。‎ ‎3.①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力度,让其更好地为全民阅读服务。②实体书店要在困境中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创新运营模式。③培养全民的阅读习惯。④增加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数量,促进全民阅读的配套建设,增加公共阅读资源,弥补地区间阅读资源的不平衡。(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明确材料的内容,确定答题区间。材料一是对阅读情况的呈现,材料二则是围绕实体书店的困境进行分析,材料三是举例介绍实体书店进行运营模式的创新,据此可知材料二、三为答题区间,然后对其进行筛选整合。从材料二第一段可知,政府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力度。从材料二最后一段和材料三可知,实体书店方面要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创新运营模式。此外还需要培养全民的阅读习惯,促进全民阅读的配套建设,增加公共阅读资源,弥补地区间阅读资源的不平衡等。考生据此分点作答即可。‎ 文7‎ - 24 -‎ ‎1.B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我国正全面进入‘低碳发展’时代”于文无据。‎ ‎2.B 本题考查考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园区路面由建筑垃圾和钢渣制成”扩大范围,材料二第一段中说的是“60%以上的路面由建筑垃圾和钢渣制成”。‎ ‎3.原因:①高耗能产业的发展;②没有节制地开采能源;③随意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染物;④人口增多,消耗的能源越来越多,碳排放量越来越大。‎ 措施:①更新理念,提高认识;②大力推广运用新能源技术;③合理利用资源;④改变生活方式(倡导和践行低碳生活)。‎ ‎(每点1分,“原因”“措施”各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可知,“导致环境恶劣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材料一第一段,由“自工业革命以来……消耗的能源越来越多”可以归纳出产业发展、能源开采、工厂排放、人口数量变化等方面的原因。而解决措施需要从三则材料中综合分析,筛选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中“低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园林建设与低碳理念相融合成为一种趋势,低碳园林建设能“达到低碳和生态的要求”,可知要更新理念,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根据材料二上海世博园区“低碳行动”的成功实践可知,大力推广运用各类新能源技术、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根据材料三可知,在生活层面,应“倡导和践行低碳生活”,改变公民的生活方式,增强公民的环保责任意识。‎ 文8‎ ‎1.B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能解决……各种挑战”说法绝对,材料四中说的是“有助于解决……各种挑战”。‎ ‎2.C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逐步消除隔阂与差距”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在文明交互加深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领域合作将更容易”。‎ ‎3.①为各国间的文明对话、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新平台,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各国文明间的交流互鉴。②迎合亚洲经济体转型契机,有助于实现各国间经济领域的合作。③能够帮助各国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抗击西方逆全球化风潮。(每点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可知,本题答案要点可从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中提取概括。材料一节选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全文)》的内容,其中第二段最后一句提到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意义,即“为促进亚洲……广阔新平台”;材料三阐述了龙安志对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的看法,他认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召开“抗击了西方逆全球化风潮的兴起,迎合了亚洲经济体转型契机”,促使各国间加强文明交流,“实现经济领域合作将更容易”;材料四列举了部分外国媒体对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积极评价,其中印度媒体认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有助于解决……各种挑战”,推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据此分点概括即可。‎ 文9‎ ‎1.A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文明城市创建”和“文化惠民项目”“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是紧密相关的,不存在相悖的关系,句意表达不准确。‎ ‎2.B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分析可知,“成为全国其他城市如洛阳、扬州和威海等的效仿对象”的说法于文无据。‎ ‎3.①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②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③市民对公共阅读空间的旺盛需求。④城市自身向更高层次、更具竞争力方向发展的需要。(共6分,每点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材料,筛选出有关城市书屋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信息。对于第一问,材料一介绍了洛阳城市书房发展是由政府推动,并将其纳入文明城市创建重点项目的。材料二介绍了深圳书城、书吧的发 - 24 -‎ 展是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进行改革,将书店转型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由材料三第一段转述的中共十九大报告的相关内容、第三段“市民对公共阅读空间的旺盛需求……直接动力”“在兴建城市书屋……政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段有关城市书屋对城市建设的作用等内容可知,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政府的积极推动、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等因素都是城市书屋快速发展的因素。考生据此分条作答即可。‎ 文10‎ ‎1.B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项,“思考人类的历史与哲学问题”错误,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对个人、族群,甚至人类的命运进行历史深度和哲学高度的思考”。C项,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科幻电影的“硬核”指的是其“价值观和科学性”,“制作精美、场面宏大”属于颜值范畴。D项,“它让电影抛开娱乐”错误,材料二说的是科幻电影能够做到“抛去了纯娱乐的属性”,但无法完全抛开娱乐。‎ ‎2.C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得以实现之前”的说法扩大范围,原文仅指最开始的时候。‎ ‎3.①科幻能够给人以启迪,拓展人的想象力,激发人的创新精神,让人尝试突破不可能,探索不可能。②在实践中,创新路径与科幻小说创作具有认知上的一致性,都要经历相似的环节,这让科幻成为科技创新重要的源泉和触发点。(每点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回答此题,首先确定答题区间为材料三。根据材料三中马丁·库帕的例子、克拉克的话以及“科幻无疑能够极大地拓展想象力,探索不可能”等信息可知,科幻能够给人启发,拓展想象力;根据“比较创新路径与科幻小说创作……重要源泉和触发点”等信息可知,在实际的创新或创作实践中,创新路径与科幻小说创作具有认知上的一致性和环节上的相似性。将提炼出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概括即可。‎ - 2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