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学业分层测评15森林与河流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版高中语文学业分层测评15森林与河流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学业分层测评(十五) 森林与河流 [语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在它格外沉静的流速中,你也可以听见水流晶莹剔透....的音程和音色,就像场面 壮观的大乐队后面一小块三角铁,在它并未敲响之时,它也迫使周围的空气震荡出它敏锐触 觉的音域。 B.河床中间的卵石很大,有的高高隆起在水面上,使得潺潺的水流在这些障碍物面前 变幻出各种不同的流速和音调,汇流成各种光怪陆离....的湍急水域。 C.此地呈块状的大片的静谧从树上掉落。森林就像隐蔽在繁华都市地下的巨型军械仓 库一样森严壁垒,万籁俱寂....。 D.额尔齐斯河像草原上躺着的牧民的孩子,向我们睁开了他少不更事....而新鲜好奇的眼 睛…… 【解析】 “少不更事”, 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此处应改为 “不谙世事”。“不谙世事”,不明白世上的事情 ,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对社会上的种种 事情没有了解, 缺乏经验。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表示,外滩发生拥挤踩踏事件,教训十分惨痛,伤亡极其严重, 我们要深刻吸取教训,尽心尽力做好善后各方面工作。 B.根据十部委出台的暂行规定,严禁设立私人会所,是指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以及 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宗教活动场所中具有特殊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 C.过去五年间,重庆构建了“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实施“低 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房地产市场总体健康。 D.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创新能力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力,也是学生在 青少年阶段集中体现的特征性能力。考查学生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 【解析】 A 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伤亡极其严重,教训十分惨痛”。B 项,成分残 缺,应改为“严禁设立私人会所的地方”。C 项,成分残缺,应在“实施‘低端有保障、中 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后加“的办法”。 【答案】 D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作为世界语言的英语在我国机场被广泛使用,然而其中饱含中国特色的“神翻译”,常 令过往的外国游客哭笑不得。如在机场卫生间,“小心地滑”的牌子上赫然用英语写着“小 心山体滑坡”;紧急出口上标有“平时禁止入内”的告示牌,相对照的英文却写成“和平时 期禁止入内”;“聪明”的中国人还根据英语的单词构成方式,在“recycling”(回收利用) 前面加上否定前缀“un-”,创造出了“unrecycling”这个单词,来表示“不可回收利 用”。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是由于“一知半解”的国人喜欢对英语①________________; 二是人们更倾向于依据②________________,对英语进行搭配和使用;还有就是文化差异, 使得各民族③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进行逐字直译 ②本国语言的规律和习惯 ③对相同词汇的认知大相径庭(或“对相同词汇的理解不同”) 4.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 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5 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描述图示要抓住图 示各元素之间的联系,准确描述出“春游”的组织形式、具体准备、活动要求及活动内容。 图示“分 5 组”是组织形式,图示“小组”统领的是准备和要求,图示“班级”统领的是活 动内容。 【答案】 (示例)本次春游全班分为 5 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准备所需物品,要求人人参 与,组长负责协调;各组拿出美食进行班级评比,并参加游艺活动。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郁达夫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 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虽则说得太 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 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 与人生的心情。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 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的景象;若再 配上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 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 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 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 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 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 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 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 景;有些人习以为常,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 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⑤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唯一的人生乐趣,现在 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几百万了,但他唯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英国 银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 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 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⑥自然景物所包含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 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 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自然的美感,还是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 就觉悟到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 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同电光石 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⑧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 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 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 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⑨从前有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 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 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居的小市民的窗槛栽....... 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足 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有删改)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 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B.第②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 文景观流转变幻,姿态万千。 C.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 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D.本文以吃饭为例表现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表明凡夫 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具有生活气息。 E.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己,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紧扣自然与人生的密切 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结构思路和重要语句含意等的理解与把握。A 项, 根据第①段的表述可知“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表述错误。C 项,根据第⑤ 段的表述可知,“清凉散”是“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的良药,不是“告诫人们不要因为 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答案】 AC 6.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内容主要集 中在②~⑨段,第②段的第一句话、第④段的第一句话、第⑨段的最后两句话,这些都是作 者对于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态度,对这些信息加以筛选整合,尽量用原文中的语言组织答 案。 【答案】 ①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②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 山水佳处;③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 7.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结构的分析。分析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在文 中的作用,可以从对主题表达的作用、对文章结构的作用等方面组织答案。作者到濑户内海 去旅行,承接了上文古人游览的经历,过渡到自己的体验中来,进一步印证了山水优秀的地 方对心灵陶冶的作用,更具有说服力。 【答案】 ①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②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 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说服力;③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等 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 8.文中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 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 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 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 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回答本题关键要审清题目 的要求,“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实质就是围绕“山 水自然与艺术、人生”的关系理解这两则材料。 【答案】 (示例一)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山水以及自然景 物,会影响艺术与人生;而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同样会使自然山水染上人化的色彩。陶 渊明、谢灵运等人,能发现自然的美好,忘却尘世的烦忧,因而写出“悠然见南山”、“池 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清新自然的诗行。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写“扫帚的丝纹”,细 腻、清闲却不免有些落寞,自然外物因为点染上他独特的情绪色彩,具有生命的气息。 (示例二)欣赏山水自然的心情与欣赏艺术、人生的心情是同一的。因为艺术与人生是山 水自然的映照,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欣赏态度也恰恰是人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态度。能认识山水 自然之美好、博大与威力的人,对于艺术与人生才能获得超越世俗的认识,才能如孔夫子、 太史公那样领悟人生、寻求精神价值的实现,才能像陶渊明、谢灵运、郁达夫那样在山水自 然的流连忘返中物我两忘,写出“境与神会,真气扑人”的佳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