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古县一中2020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临汾市古县一中2020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 年古县一中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 6 道大题,22 道小题,共 7 页。时量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陆羽为什么能够写成《茶经》 慧 楠 陆羽能够写成《茶经》,首先是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唐代是我国茶叶生产和饮茶 风习大发展的时代。唐以前,我国产茶地区和饮茶风俗主要是在南方。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 北方饮茶随着佛教禅宗的兴起而盛行起来,北方盛行饮茶的风气极大地促进了南方茶叶生产 和南北茶叶贸易的迅速发展。当时,茶叶产量与全国人口平均茶叶消费水平都是相当高的。 唐代茶叶经济的繁荣,是陆羽能够写出《茶经》的社会基础。 另外,唐代儒、释、道三家融合为《茶经》的产生注入了文化基因。晋代左思《魏都赋》 中有“壹八方而混同,极风采之异观”一句,可以说是对唐文化海纳百川的生动写照。在唐 代,茶成为沟通儒、释、道三家的媒介。儒家以茶修德,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修性,都 是通过茶净化思想,纯洁心灵。具体而言,儒家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 进友情;且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为前提的。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 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有助于茶人的修身 养性。道家学说则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为茶道树立灵魂的同时,还提 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陆羽的《茶经》正是吸收了儒、释、道 三家的思想精华,他创立的茶道以“中和”为本,是中国儒、释、道三家优秀文化思想的集 结。 再有,唐代文人士子对茶的推崇,并由此形成的茶文化圈为陆羽《茶经》的写作提供了 文化土壤。唐代文人常常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饮习俗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 大大提高,使茶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文人学士深得茶之益处:可以清醒头脑,增强思维能 力,易来灵感,于是他们争相讴歌茶事。像孟浩然、王昌龄、李白、元稹、白居易等人,都 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内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饮茶,茶具,采茶、制茶等各 个方面。可以说唐代文人品茶,已经超越口腹的满足,而上升到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的色、 香、味、形,强调的是心灵感受,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陆羽所追求并 体现于《茶经》中的。 - 2 - 除了外部因素外,陆羽的人生经历,也是他能够写出《茶经》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记载, 陆羽本是一个弃婴,后被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其间他常汲井烹茶,又服侍师父与宾客品茶 斗茗,通过耳濡目染,学到了许多茶事,并熟悉了烹茶技艺,自己也逐渐成为一个嗜茶的人。 后来,他得到了竟陵太守的赏识,被介绍到天门西北火门山跟邹夫子学习。这期间,他经常 为老师煮茗烹茶。二十岁左右,他借机出游,先后游历了襄、荆、峡州等茶区,考察了当地 的茶叶生产。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考察、搜集了有关茶叶生产 和其他茶事的资料。公元 760 年,陆羽在盛产名茶的湖州苕溪结庐隐居,并以此地为据点, 每年都背着采制茶叶的工具前往湖、苏、常、润、杭、越等州的深山中采制春茶,向茶农学 习经验,考察茶叶生产。他随时将游历考察时的见闻记录下来,同时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茶 叶知识和制茶烹茶技能,这无疑为他写作《茶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总结茶叶生产和制茶、烹茶的相关技术经验,以及满足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要, 陆羽决心总结自己半生的饮茶实践和茶学知识写出一部茶学专著,于是就有了我们目前看到 的《茶经》。 1. 下列对陆羽写成《茶经》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代茶叶经济的繁荣以及饮茶风习的盛行,是陆羽能够写出《茶经》的社会基础。 B. 唐代文化海纳百川,儒、释、道三家的融合,为《茶经》的产生注入了文化基因。 C. 唐代文人士子对茶的推崇并由此形成的茶文化圈为《茶经》的写作提供了文化土壤。 D. 陆羽一生经历丰富,许多活动与茶相关,这是他能够写作《茶经》的另一外部因素。 2. 下列有关茶文化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讲求以茶修德,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友情。 B. 佛家讲求以茶修性,纯洁心灵,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 C. 道家学说为茶道树立灵魂,在体味苦寂的同时注入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D. 唐代文人讲求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文人学士也用茶清醒头脑。 3.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唐玄宗开元年间,茶叶产量与全国人口平均茶叶消费水平当时在世界上是最高的。 B. 唐代文人品茶超越了口腹的满足,强调的是心灵感受,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C. 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等文人学士深得茶之益处,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 D. 陆羽在湖州苕溪结庐隐居期间,在实践中丰富了自己的茶叶知识和制茶烹茶技能。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 3 -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 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 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D 项,“另一外部因素”说法错误,原文为“除了外部因素外,陆羽的人生经历,也是他能够 写出《茶经》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见这并非“外部因素”。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 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 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 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C 项,“道家学说为茶道树立灵魂,在体味苦寂的同时”说法错误,原文为“佛教……在从茶 中体味苦寂的同时”,可见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 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 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A 项,“当时在世界上是最高的”说法错误,原文为“当时,茶叶产量与全国人口平均茶叶消 费水平都是相当高的”,可见选项表述绝对。 故选 A。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 (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 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 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 干扰性,望同学们认真甄别。 二.文言文阅读(12 分。选择题 8 分,每小题 2 分:翻译题 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4 -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 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 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 之不敢倍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 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 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 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 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 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 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素善.留侯张良 善:交好 B. 籍.吏民,封府库 籍:户籍 C.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 D.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 5.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为.天下笑者,何也 B. 项伯杀人,臣活之. 我见相如,必辱之. C. 不如因.善遇之 侍者因.此觉知 - 5 - D. 得复见将军于.此 月出于.东山之上 6.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沛公奉厄酒为寿,约为婚姻.. B.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D.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7. 下列对文段中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伯在获悉军情以后,为报恩而私见张良,泄露军情,保护刘邦,还以为是在成全项羽有 度量的美名。可见他不是内奸。 B. 刘邦得知项羽要进攻时,虚心向张良请教,并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还趁机拉拢项 伯为他所用。可见其善于应变。 C. 张良深刻了解刘邦的性格,说出见解时,能够审时度势,提出问题,启发刘邦醒悟而采纳 自已的建议,可见其足智多谋。 D. 项羽听到项伯说沛公不敢暾背叛时,就答应项伯“善遇之”,第二天与刘邦见面时直言是 曹无伤告密。可见其政治上幼稚。 8. 请把上面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答案】4. B 5. B 6. C 7. A 8. (1)沛公说:“他(项伯)跟你相比谁小谁大?” (2)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待奉他。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推断能力。答题步骤:(1)审题。看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 的,(2)对有把握的选项迅速作出判断,(3)借助方法,主攻难点。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1)依形推义法(2)语境分析法(3)语法分析法(4)妙用修辞法(5)成语印证法(6)课 文求义法(7)邻字借推法(8)联想推断法(9)代入检验法(10)古今对比法。 B 项,“籍:户籍”解释错误。根据“籍”后面带宾语“吏民”,构成动宾结构,活用为动词, 意思是“登记”。 故选 B。 - 6 -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掌握能力。虚词的数量同实词比较起来要少得多,但用法非常灵活, 因而复习要正确地掌握和使用确实不易。在虚词的辨析使用中要注意多分析比较其差异,重 点掌握一些易用错的虚词及关联词语的搭配和所表示的关系。通过增强语感,有意识地体味 它们在句中的作用来提高虚词的辨析运用能力。题型以几个容易出错的虚词的辨析、关联词 语的搭配运用为主,干扰点为其中虽常见但不易辨识的虚词。 A 项,第一句中“为”是介词,译为“替”;第二句中“为”是介词,表被动,译为“被”。 可见,不同。 B 项,第一句中“之”是代词,译为“他,指项伯”;第二句中“之”也是代词,译为“他, 指蔺相如”。可见,相同。 C 项,第一句中“因”是介词,译为“乘”“趁着”“趁”“顺着”等;第二句中“因”是介 词,译为“因为”。可见,不同。 D 项,第一句中“于”是介词,译为“在”;第二句中“于”是介词,译为“从”。可见,不 同。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判断能力。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 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 情况:(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色彩变化等等。 A 项,古今异义。“婚姻”,古义:即婚是对亲家之间女方的父亲,姻是男方的父亲,合在一 起指儿女亲家。今义::指结为夫妻的关系。 B 项,古今异义。“非常”,古义:指意外的事故。今义:副词,很,十分。 D 项,古今异义。“河北”,古义:指黄河以北。今义:指行政区域,河北省。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 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 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 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A 项,“还以为是在成全项羽有度量的美名”说法不准确。项伯保护沛公,一是相信了沛公之 - 7 - 言,以为自己在行仁义之举,二是已经与沛公“约为婚姻”,有了利益牵扯。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 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 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 键词。 (1)“孰与”:“同……相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 (2)“为”:介词,替;“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事”:动词,侍奉。 【点睛】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从考试走向看,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 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 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 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现代 汉语句式)。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 参考译文: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于是 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说:“不要和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 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 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 ‘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 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比得上项王的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比不上啊。 这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 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 在事情危急,因此他特意来告知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 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 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 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 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 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 - 8 - 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 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 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羽答应了。 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骑着马跟从他来见项羽,到了鸿门,向项羽谢罪说:“我和 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 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 羽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项羽当天就 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羽、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 西陪坐。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项羽沉默着没有反应。 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对待他人仁慈。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敬酒完毕,请求 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 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羽说:“好”。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沛公,项庄 无法刺杀沛公。 三、诗文默写和古代诗歌鉴贯(10 分) 9. 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________________ (3)回首向来萧瑟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骐骥一跃,________________,驽马十驾,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泣涕涟涟 (2). 载笑载言 (3). 狗吠深巷中 (4). 虛室有余闲 (5). 归去 (6). 也无风雨也无晴 (7). 不能十步 (8). 功在不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直接性默写这种类型,要 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 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涕”“吠”等。 10.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咏柳 曾巩(宋代)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 9 -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这首诗巧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借物抒情,以物明理,借描写柳树来讽刺_________的人。 【答案】 (1). 拟人(或比喻) (2). 趋炎附势(或得势便张狂等)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 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 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的前两句是说: 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 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 牙舞爪,逞性妄为,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于是后两句水 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 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 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 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 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生命是美丽的 李永康 举目远眺,没有绿色,天是黄的,地是黄的,路两边的蒿草是焦黑的。 尽管来这个地方之前,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最难的 是给乡村孩子们上课。书上好多外面世界的精彩,他们闻所未闻。一些新鲜的词汇,我往往 旁征博引,设喻举例讲得口干舌燥,他们却是一脸陌生。 有一天上自然课讲到鱼,我问同学们鲫鱼和鲤鱼的区别,他们一个个都摇头。他们压根 儿就没走出过大山见到过鱼呀!我和学校领导商量,买几条回来做活体解剖,校领导露出一 脸难色。我只好借了辆自行车,利用星期天骑了三十多里路,到一个小镇上自掏腰包买了几 条回来。 那节课,同学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我却流下了热泪。 - 10 - 听当地的老师讲,这里的学生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上课爱迟到。但开学两个月来,我 教的班还未发现过这样的现象。为此,我非常得意。我当年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 的课,就常常采取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虽然最终受伤害的是我,可我当时就是不明 白。现在我也为人师表了,如果我的学生这样对待我,我又作何感想呢? 世界上的事就是怪,不想发生的事偏发生了。我把那位迟到的学生带到办公室了解情况。 原来他家离学校有二十多里路,他如果要准时到校的话,早晨五点钟就得起床,还要摸黑走 上十几里山路。夏天还可以对付,可眼下是深冬——寒风刺骨。我要求他住校。他说他回家 和父母说说。第二天,他却没来上课。我非常着急,找了个与他家相隔几个山头的同学去通 知他,他还是没来。 我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来到了他家。忽然间,“家徒四壁”这个成语从我的记忆深处 冒了出来。面对他的父母,我哽咽着对他说,老师不要求你住校,只要你每天坚持来上课就 行。离开他家的时候,他父母默默地把我送过好几道山梁。 出乎意料的是,家访的第二天,他居然背着被褥来到学校。我心里非常激动。可没过几 天,他又不来上课了。 我再次来到他家里。他父母告诉我,说他小时候常患病,身体弱,有尿床的坏毛病,他 怕在学校尿床被同学笑话。 我问他想不想走出大山。 他说,想。 我说,要走出大山就得好好读书。 他抹眼泪点点头。 我说,相信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 这个冬天,每天早晨等上课铃声响过后,我和另一位老师轮流着去查他的被褥。如果是 湿的,我们就悄悄地拿到自己的寝室里烘干。 做这些工作,我们既是在尽责任,更是凭良知。坦率地说,我心里也有过埋怨:这个学 生从来就没有当面向我说过半个“谢”字,想到这一点我就脸红——我是不是太自私、太虛 荣、太渴望回报了呢? 一件事净化了我的灵塊。 我知道山村孩子的渴求,他们需要知识,更需要做人的道理。 课外活动时,我尝试着给他们读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风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 郊/走尽荒郊/便是人们的道/呀,黑暗里歧路万千/叫我怎样走好/上帝!/快给我些光 - 11 - 明吧/让我好向前跑/上帝说:光明/我没处给你找/你要光明,自己去造!” 一双双纯洁晶亮的眼晴盯着我。我又声情并茂地朗读着穆旦的《理想》:“没有理想的人 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原 来它被现实的泥沙/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 下课后,同学们都围过来,要我把诗集借给他们传抄。我既高兴又担心。 我看了他们摘抄的诗,有的抄了顾城的《一代人》,有的摘录了惠特曼的《我自己之歌》, 有的摘了穆旦的《森林之魅》。我心里充滿了喜悦。 那尿床的学生却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 霎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11. 请说说文章画横线句中“我却流下了热泪”的原因。 12. 请简要分析开头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13. 面对“这个地方”落后的教育现状,“我”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14. 文章的后半部分引用了两首诗,这样安排有何妙处? 【答案】11. ①为孩子们的纯真而高兴落泪; ②为自己辛勤付出收到效果而欣慰落泪;③为 孩子们生活的艰苦而同情落泪;④为孩子们知识的贫乏而心酸落泪。 12. ①(从内容看)突出乡村生活环境的恶劣;②(从结构看)为后文写“我”的付出和奉 献做铺垫;③(从艺术效果看)以荒凉的景物,烘托人物心情。 13. ①认真讲课,课堂上旁征博引、设喻举例;②借自行车到小镇上自费买鱼供教学之用; ③两次远道家访;④给“有尿床的坏毛病”的同学烘被褥;⑤课外活动,给学生读诗,告诉 学生做人的道理。 14. ①丰富内容:两首诗含意深远,让学生开阔了视野,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使文章内活更 加丰富;②深化主旨:生命是美丽的,为此应树立理想,明确方向,寻找光明,走出困境, 让生命绽放出美丽的光彩;③增加诗情:两首诗诗情浓郁,增加了叙述性文章的诗意。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 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 “那节课同学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我却流下了热泪”,重点是对于“落泪”的理解,要结 合“我”的身份,“我”与学生的关系,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来理解。根据原文“有 一天上自然课讲到鱼,我问同学们鲫鱼和鲤鱼的区别,他们一个个都摇头。他们压根儿就没 - 12 - 走出过大山见到过鱼呀”可知,这是为孩子们从未见过鱼的闭塞落后,和难以得到好的教育 而难过落泪,同时“同学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如此天真的孩子令“我”感动地落泪,而 “我”的付出能够给予孩子们欢乐和知识,也令“我”欣慰地流泪。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为 下文做铺垫、深化主旨等。 “天是黄的,地是黄的,路两边的蒿草是焦黑的”的描写,充分体现该地环境的荒凉与贫困, 从而为后文“我”对孩子们生活和精神的关怀做铺垫;用环境衬托人物的心情“尽管来这个 地方之前,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大吃一惊”。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 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 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我只好借了辆自行车利用星期天骑了三十多里路到一个小镇上,自掏腰包买了几条回 来”“我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来到了他家。忽然间‘家徒四壁’这个成语从我的记忆深处 冒了出来”“每天早晨等上课铃响过后,我和另一位老师轮换着去查他的被褥。如果是湿的, 我们就悄悄拿到自己的寝室里烘干”,“我”为能让他们受到良好教育、开阔眼界而自掏腰 包买鱼,为让孩子能够坚持上学而家访和帮尿床学生烘烤被子。“我知道山村孩子的渴求, 他们需要知识,更需要做人的道理”,通过诗篇朗诵,教会孩子们做人的道理。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可从诗歌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关系、深化主旨、增强文章诗意等角度分 析。 这两首诗是“我”为了把做人的道理教给孩子们而念的,它启发了孩子们追求美好理想的愿 望;同时也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如“要光明,自己去造”“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 天生发,到秋日枯黄”等句子,深化了文章主旨;同时引用诗歌,增添了文章的诗意,深厚 了文章的底蕴。 【点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方法一般有:(1)抓句子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都有 凸显其含义的关键性词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2) 抓句子的位置。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 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 - 13 - 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 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3)抓句子 的修辞。对含有修辞的句子的理解,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 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4)抓句子的修 饰、限制成份。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 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份。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 用。 五、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17 分。选择题 10 分,每小题 2 分;20 题 4 分;21 题 3 分) 1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袅娜.(nà) 嗟.叹(jiē) 颓.废(tuí) 游目骋.怀(pìn) B. 自诩.(xǔ) 铸.造(zhù) 喋.血(dié) 皮开肉绽.(zhàn) C. 尺牍.(dú) 呼啸.(xiào) 俨.然(yǎn) 战战兢.兢(jīng) D. 棘.手(jí) 天堑.(qiàn) 商榷.(què) 模棱.两可(1éng)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 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 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审清题干要求,看是选择全对的一项还是有错误的一项,答非所问, 功亏一篑。 A 项,“娜”应读“nuó”,“骋”应读“chěng”。 故选 A。 16.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荡漾 峥嵘 四合院 目不暇接 B. 羞涩 笼罩 伪君子 风云变幻 C. 默契 彤云 吊角楼 将功渎罪 D. 蛊惑 迄今 钓鱼台 丰功伟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字形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 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 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审清题干要求,看是选择全对的一项还是有错误的一项,答 非所问,功亏一篑。 - 14 - B 项,“将功渎罪”的“渎”应该为“赎”。 故选 B。 17.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与国际社会的 互动已变得空前紧密,正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B. 读书其实也像一次旅行,你如果走马观花....,那么,看到的相应也就难免粗浅;你如果放慢 速度,从容欣赏,就会有更丰富的收获。 C. 缅甸新任总统表示,中国、缅甸是邻国,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 两国各领域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D. 关于动物的游戏,目前就有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和锻炼说等,哪一种说法更有道理呢? 研究者们纷纷人云亦云....,各执己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高考能力层级 E.要结合积累的成 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 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 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 项,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正确。 B 项,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正确。 C 项,源远流长:意思是为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正确。 D 项,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这里应该是要形容研究者 们各自有各自的说法,宜用“众说纷纭”。错误。 故选 D。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 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 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18.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将近 40 年左右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尽显生机活力,开始重振大 国的风采。 - 15 - B. 高价奢华的生日聚会,早已远离了孩子们一起玩耍的简单快乐,已经演变成世俗的攀比和 无聊的展示。 C. 我们国家有 56 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美丽传说,他们共同组成了中华 民族大家庭。 D. 实现文化精准扶贫,需要在“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基础上,做到因地制宜、 因人施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 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 项,语义重复,“将近”“左右”表意重复,去掉一个即可。故选 A。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 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 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 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 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 组词。 19. 下列依次填入画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人人____________, 人人又___________。历史无情,岁月不饶人。 老人的日子是_______________,年轻人的时间______________。不过,正如老年是从青年过 来的,青年的未来必然是老年. ①不断丧失时间 ②去日苦长,来日苦短 ③不断拥有时间 ④当然比老年富有得多,经得起透支和挥霍 A. ①④③② B. ①③④② C. ③②④① D. ③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 16 -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此类 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 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本语段首先提出观点“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正 的”,“人人……人人又……”之间应该构成对比关系,所以前两个空要选①③,而一般是 说先“拥有”后说“丧失”,所以顺序应为③①。剩下的②④比较,“当然比老年富有得多, 经得起透支和挥霍”说的应该是“年轻人的时间”,而“老人的日子”则是“去日苦长,来 日苦短”,故选 D 项。 【点睛】解答这类题目,概括来说,第一,要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第二,要弄清材 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第三,语句的连贯不 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具体来说注 重三个“抓”:抓中心,抓思路,抓标志。 20. 下列文段中有三处推理不符合逻辑,请仿照①的句式,说明另外两处。 名言俗语常能给人以生活的启迪。“吃一堑,长一智”,是说经受过一次挫折,就会增 长一分智慧,因此,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就不能增长智慧;“失败是成功之母”,是说从失 败中可以吸取经验教训,走向成功,因此,没有经历失败就不能获得成功;“忠言逆耳利于 行”,是说诚恳逆耳的言辞常对人有益,因此,生活中对人有益的言辞一定是刺耳难听的。 常咏名言俗语,感悟生活哲理。 ①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不一定不能增长智慧。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没有经历失败不一定不能获得成功。 ③生活中对人有益的言辞不一定是刺耳难 听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求学生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对题 中给出的各种结论(推断)进行评判,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判断错误、推理偏颇以及 说法绝对等逻辑问题。 首先看例句,定方式,分析例句可知表达形式为“……不一定……”;然后从原文找到存在 逻辑问题的语句,尤其是注意文段中具有因果、条件、包含、矛盾等关系的句子,“没有经 历失败就不能获得成功”“生活中对人有益的言辞一定是刺耳难听的”这些条件句、结论句 都存在绝对化的逻辑问题,最后按照例句的形式表述即可。 - 17 - 【点睛】逻辑推理的题型解答方法:第一步,读文段,明大意,通读文段,把握文段话题, 概括文段大意。在这一步中就要注意文段中具有因果、条件、包含、矛盾等关系的句子。第 二步,看例句,定方式,此步骤与仿写句式有相同点,要求所填句子与所给例句形式上基本 一致,表述方式上基本一致。第三步,明错误,巧推导,首先明确例句对应的原文所出现的 逻辑问题,以便在寻找其他错误时有方向,然后再读原文,依据前面分析,推导错误,并参 照例句方式组织答案。第四步,回原文,求合理,结合例句及原文,审视答案是否合理。 21.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 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 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陆虞候告道:“不千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 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 七窍进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 以上文字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著作),叙写的是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情节, 请联系原著,写出两个能够体现林冲性格特点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水浒(或水浒传、水浒全传) (2). 示例:安分守己 (3). 忍辱负 重随遇而安正直善良侠肝义胆刚猛激烈嫉恶如仇反抗黑暗崇尚正义细心缜密(任答两个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名著人物形象分析的综合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 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 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总之,文学文化常识类 试题,考生要在平时的时候多识记多积累,典型的作家作品、文体知识、题裁特点都是考生 要积累的方向。根据考生对《水浒传》中林冲的人物事件的了解,林冲被发配被冤枉,开始 的时候是体现出忍辱负重、隐忍为上的性格的,在被仇家逼迫的无路可走时候,林冲体现出 的性格特点发生了变化,体现了其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的英雄气概。 六、写作(40 分) 22. 以“生活需要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700 字;④不得 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答案】例文: - 18 - 生活需要微笑 如果生活是一首乐曲,那么微笑便是其中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如果生活是一幅画,那么 微笑便是画上一笔笔绚烂的色彩;如果生活是一棵大树,那么微笑便是树上一片片嫩绿的树 叶。生活离不开微笑,带着微笑出发,我们将发现生活中的许多美好风景。 带着微笑出发,我们将发现朋友间的友谊。与朋友闹别扭后,每天回家,看着夕阳缓缓 西落,心中忽然涌出悲凉之感,没有朋友的陪伴,这路上少了不少欢声笑语,连路边的小草 也变得颓废不振。这时路上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犹豫了,最终两人相视一笑。那个微 笑,似一盏明灯,融化了心中朔起的冰墙,点亮了灰暗的心房,让我找到阔别已久的友谊。 带着微笑出发,我们将架起陌生人之间的桥梁。红灯亮了,我一个急刹车,可车子却没 有及时停下来,一下子撞上了前一辆车。那人“啊”地叫了一声,我以为那人准会回头大骂 一顿,没想到那人回头看了一眼,淡淡地一笑。那浅浅的一笑,似一条纽带,连接陌生人彼 此间的心灵,让我有了和陌生人交流的桥梁。 带着微笑出发,我们将感悟残疾人生命的坚强与伟大。忘不了春晚的《千手观音》,纤纤 玉手,甜甜笑颜,绚烂的灯光,柔和的音乐,仿佛将观众带进了神话境界。他们是特殊的演 员,听不到音乐,却将一个个音符幻化成决美的舞资。他们做到了,她们凭借生命顽强的力 量战胜了命运的安排。台下的观众西中席中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我也为之震撼于动容。 观众的一个个微笑似一面面明镜,照射出残疾人的坚强,反射出生命的伟大。 微笑是明灯,微笑是桥梁,微笑是明镜,她让我们发现友谊,架起桥梁,感悟生命。带 着微笑出发,生活的乐曲将更加的悦耳,生活的画卷将更加绚烂,生活的大树将更加的茁壮。 让我们带着微笑出发,前方的微笑等待着你。我们的生活真的需要微笑。微笑是春天的 阳光,是春天的新绿。心中留下了微笑的痕迹,太阳升在头顶,世界明媚而温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具体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审题是关 键。本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半命题形式主要有:“半命题+要求”式、“导语+半命题+要求” 式。审清导语主要是激发情思,界定选材范围。审清半命题,主要是注意半命题结构形式以 及限制语,从而分析重点词语,明确题目限制的写作范围。作文必须围绕题目展开写作,切 不可文不切题。半命题作文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补题时,要审清题意,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在审题、立意、选材上相对比较自由。但在审题前,要先明确 题目是说“生活需要什么”,所以不能脱离生活实际作文。然后,考生可以打开自己的记忆 仓库,寻找对于自己的生活来说,意义重大的人、事、物等,挑选自己最有话可说、感触最 - 19 - 深的一样作为行文出发点。生活需要什么呢?生活需要关爱,来自亲人、师长或者朋友的关 爱;生活需要勇气,面对挫折、挑战困难的勇气;生活需要智慧,解决难题、创造成功的智 慧;生活需要磨砺,磨砺我们的心志,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明白事理;生活需要放松,抛 弃不该背负的包袱,轻松上阵,才能走得更远……确定立意时,一是要准,要契合自己的实 际,这样才能做到下笔流畅,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二是可以适当创新,写别人难以想到的 东西,比如生活需要痛苦,生活需要劲敌等。 参考立意: (1)生活需要阳光; (2)生活需要微笑; (3)生活需要挑战; (4)生活需要掌声; (5)生活需要勇气。 参考素材: (1)如果以积极的心态来看待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笑对人生。那么你也许就会发现,这个世 界不单只有悲伤和痛苦。生活是一支牧歌,我们在生活的世界里穿梭行走,书写辉煌或平凡 的人生传奇,生活就是一个迷人的世界。因此,我们的生活需要微笑。 (2)著名作家林清玄曾说:“生在这个年代,为何清欢如此难觅。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 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高笋; 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如果你要享受清欢,唯一的方法 是守在自己的小小天地,洗涤自己的心灵,因为我们拥有愈多的物质世界,我们的清淡欢愉 就日渐失去。”正如林清玄所说的一样,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越多,喜悦与欢笑就会愈少。 当然,我所说的微笑并不是商人牟利成功的开怀大笑,骗子骗到钱的窃窃私笑等。这种笑, 应该是纯洁的,开朗的,欢愉的。没有被名与利污浊的微笑。生活需要微笑,方能,使你眼, 耳,鼻,舌,意,身都得以清欢。 (3)微笑是调理心情的法宝。快乐时,自己对自己微笑,心中便会充满信心;悲伤时,自己 对自己微笑,提醒自己要振作勇敢;在朋友需要帮助时,给予他一个微笑,做一个能够给人 以快乐的精灵……微笑是所有表情中最美的一个,微笑可以化解一切。玉树地震。一个又一 个站在生命悬崖上的人,没有选择跳下悬崖,而是为自己开辟了一条生路。他们用微笑面对: 在无声世界里度过了 87 个春秋的盲女海伦•凯勒,用自己的微笑和生命谱写了奇迹;富兰克 林•罗斯福用自己的微笑和自信成为了历连任 4 届的美国总统;还有阿炳、华罗庚……他们都 - 20 - 是我的榜样。 (4)给自己一个微笑吧,一个会心的微笑,你会发现这个微笑将如清晨初升之日,给人希望; 将如风中坚硬不倒的磐石,助人镇静;将如雨后那抹绚烂的彩虹,带来令人雀跃的欢愉。在 西部,一间只陈设着一木床,一大桌,几木椅的矮矮的小土房中,一个小男孩问母亲:“班 上同学都在谈论自己的房间和书桌,我没有……”母亲轻抚着男孩,微笑着说:“我们虽没 有专门的,但我们有特别的呀!我们应该相信这张特别的大桌子可以让我们学得更好!”男孩 想了想,点了点头,对着母亲的笑脸也笑了,从此心中始终记着“我的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男孩一天天长大,贫穷从未让他自卑过,挫折也从未把他击垮过,因为母亲播下了的那颗自 信的微笑种子,已经在他心底扎根,抽芽,茁壮成长,让他习惯了自己给自己一个微笑,让 他能一次次自信地面对生命中的不如意,一次次尽情地享受成功跨越的喜悦。 结构示例:《生活需要微笑》,议论性散文文体。开篇以比喻兼排比句式诠释“微笑”的内涵, 亮明观点:生活离不开微笑,带着微笑出发,我们将发现生活中的许多美好风景。正文部分 采用并列式结构,设置三个分论点,解读“微笑”的意义:带着微笑出发,我们将发现朋友 间的友谊;带着微笑出发,我们将架起陌生人之间的桥梁;带着微笑出发,我们将感悟残疾 人生命的坚强与伟大。结尾部分总结收束,升华情感。 【点睛】半命题作文快速补题技巧:①具体事物补题法,②特定情景补题法,③修辞手法补 题法,④特殊符号补题法。补题时要遵循以下原则: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是自己比较熟悉的, 平时积累的素材比较多的;标题范围尽量缩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宽泛,将 大题化小;角度应当是与众不同的、新鲜的;能够揭示出正确深刻的主题。 - 2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