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的江上教学设计范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秋晚的江上教学设计范文

秋晚的江上教学设计范文 一、新课导入: 用一幅画导入,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 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 归纳学生发言,引出所讲题目《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 (注意语速、语气、语调) 强调字音---一瞬(shùn) 2.学生齐诵读 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 归鸟、夕阳、芦苇 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三、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 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 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 想。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 十余年。1919 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 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后任教育部秘书、 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二十年代,他曾莅校考察并 讲学。代表作品:《旧梦》《卖布谣》等。1931 年开始,刘大 白闭门进行写作。1932 年 2 月 13 日,刘大白静静地躺在钱塘路 九号里的床上,与世长逝,享年五十三岁。 四、赏析诗歌 1.鸟儿要干什么?怎没样的状态? 鸟儿归巢, 倦了。 2.“驮”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 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3.“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 处? 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4.“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拟人,“妆”“红颜”把 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5.体会诗文的意蕴,找出情景相容的词句 倦鸟、驮着、翻翅、 掉落、妆成。 6.从景色中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无比欣悦。 五、深入探究 1.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怎样的社会?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 民无自由、幸福可言。 2.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流连景物、忘情山水, 诗人瞬间高兴之感流露出来。 3.齐读诗歌,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并试着把感情加入朗读中 去。 板书设计: 鸟儿 驮着斜阳 秋晚的江上 鸟儿翻翅 夕阳掉落 唯美的意境 真挚的感情 芦苇 妆成 红颜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 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想象力,激发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写诗兴趣。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 图片导入 1.师问:你欣赏过落日的景色吗?你见过鸟儿归巢吗? 课件出示图片,让大家感受。 2.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刘大白写的描写秋天落日的现代诗《秋 晚的江上》。 揭示课题:《秋晚的江上》 3.认识作者 刘大白: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 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 文学史家。 二、字词揭秘 1.我会写 下面我们来学习会写字。 出示巢字。 师:巢字上面的巛是三笔,作为偏旁时要写得稍短一些,下面的 果字占整体字的主要部分。这个字的结构是上下结构,部首是巛, 可以组词鸟巢,巢穴,我们选一个造造句吧。这棵高高的树上有 一个新建的鸟巢。 课件出示苇字。 师:苇字的偏旁艹中的一要写得长一些,是笔画中最长的一个。 苇是上下结构,可以组词芦苇,苇叶,造句:这条河的旁边长满 了高高的苇叶。 三、课文精讲 1.学习诗歌的第一节 课件出示: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图片和文字结合解释,斜阳: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2.学习诗歌的第二节 课件出示: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 瞬的红颜了。 师解释:头白:用拟人的手法,指芦苇顶端已呈白色。 芦苇:一种高大的禾草。 红颜:此处特指女人美丽的容颜。 同时让大家感受到“红颜”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译文 先让大家举手自己翻译,老师给予适当的点评,然后师总结。 师小结:倦游的鸟儿想回巢去。这时候,天色已晚。斜阳的余晖 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是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随着飞 鸟双翅的一翻,在江面上的倒影好像是从鸟翅上掉下来一样;夕 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 也变成红颜了。 4.品读诗句 (1)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让学生圈出“倦”和“驮”,感受这两个字的作用。 师小结:归鸟何以倦了?鸟倦也是人倦。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 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一个“驮”字,一方面突出鸟倦的程度,另 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奇丽的想象。 (2)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引导学生理解“翻”和“掉”的作用。 师小结:“掉”与“翻”承接,和“驮”照应。诗人不说落日沉入江底, 而说落日被鸟翅翻掉在江里,极富表现力,是极其夸张而又符合 逻辑的动态描写,是鸟驮斜阳的自然延伸,是诗人想像力的深化。 (3)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师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师小结: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妆”和“红颜”二字,把芦苇人 格化,给全诗平添了情趣和生机。 5.问题:这首诗通过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静谧、绚丽、 和谐的景象? 生举手回答,老师点评 课件出示:归巢的鸟儿、西沉的斜阳、滔滔的江水、白花花的芦 苇 师小结:诗人刘大白通过这些景物描绘了宁静优美的景色,渗透 着诗人的瞬间感受,流露出诗人无比心悦的心情。 四、课堂小结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拟人手法的使用,使诗歌具有灵动的画面感。将秋日夕阳西 下的江边美景渲染得美丽无比。夕阳下,归巢的鸟儿顽皮地驮着 它,让平常的景色出现了灵动,充满了情趣,画面动静结合,色 彩艳丽,充满遐想。 五、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 (2)“头白”在诗中怎么解释? 2.比一比,组词语。 苇( ) 倦( ) 驮( ) 伟( ) 蜷( ) 骆( ) 板书设计: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 斜阳 美景 白色芦苇 教学反思: 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语感, 关键在于创设情境,在读中感受现代诗歌的特点。所以在授课时 要让孩子多发言,从发言中去发现孩子是否已经懂得从大量的材 料中选取对自己有用的或是自己需要的信息。还要让学生去大声 朗读,从读中去感悟讲解、分析,使孩子们对现代诗的想象奇, 意境美,情感真的特点的体验在读中得到升华。 篇三 教学 目标 1.认识“巢、苇、罗”等 6 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 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 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教学难点 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 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导入 一、 谈话激趣,交流导入 (课件出示 2) 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 天,谁能说说想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 2.(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 在他们笔下是怎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 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 和徐志摩的《花牛歌》。(板书:秋晚的江上 花牛歌) 【设计意图:激趣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同时概括 了解了古诗内容。】 二、初读诗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巢、苇、罗、眠、霸、 占”并分别组词。(课件出示 3) 2.分小节读诗文。 三、 范读诗歌,整体感知 出示诗文(课件出示 4)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给你的印象。 2.引导学生观看课文配图。 四、自由读诗,理解诗意 1.学生练习读,教师相机指导评价。(出示诗歌指导读) 2.赏析《秋晚的江上》这样美的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 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出示《秋晚的江上》。(课件出示 5) (1)读诗歌,品诗意。 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这情景好比一 幅画,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作者把芦苇拟人 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板书:归巢的鸟 斜阳 白色 的芦苇 美景) 3.欣赏古诗《花牛歌》。这是一首赞美儿童的诗,边读边想,诗 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出示《花牛歌》。(课件出示 6) (1)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诗人描写了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也表现了归巢 的鸟儿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对现实的抗争。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板书: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童趣) 【设计意图:自学生字,通读全诗,为学诗做准备。】 五、指导朗读,感受诗情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 2.指名朗读,尝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3.齐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4.生谈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在音乐中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的意境。】 六、总结拓展,布置作业(课件出示 7) 秋晚的江上黄昏时的景色是美丽的,而《花牛歌》描写了作者 童年时的乐趣。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 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首诗,记录下你 的童年梦想。(要求:只写一个小节) 【设计意图:检验对诗的感悟程度,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发展。】 板书内容 秋晚的江上 花牛歌 归巢的鸟 斜阳 美景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童趣 白色的芦苇 课堂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 渡() 倦( ) 坐() 度() 卷( ) 座() 二、读一读,想一想。 1. 《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 2.《花牛歌》中花牛在草地上做什么了? 三、我会填。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 2.花牛在草地里坐, 。 展开全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