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诗四首 游山西村 (13)_鲁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诗四首 游山西村 (13)_鲁教版

游山西村陆游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有关陆游的知识及相关背景。②理解诗句含义及作者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中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陆游简介陆游(1125-1210),南宋伟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大都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风格豪迈是他诗歌的特色。著作《剑南诗稿》《沈园》 作者轶事提起文人,就使人想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然而陆游既是文人之佼佼者,又有非凡的武艺。为了实现收复失地的心愿,他曾经千里投师学习剑术40多岁时,他应邀到了抗金前线南郑。有一天,他带兵到山中围猎,天色渐暗,大家准备回营了,。猛然见袭来一阵腥风,传来一声怒吼,随着扑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大家见了无不惊慌失色,纷纷逃避;只有陆游毫不惧怕,挺身仗剑,向虎刺了去,于是人虎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后,陆游一剑刺中了老虎的咽喉。陆兄如此骁勇,怎不令人咋舌! 游山西村(七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人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推助张俊北伐,被罢归故里,诗人心中愤愤不平。他途径山西村时受到乡亲们的热情邀请而去山西村做客。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写作背景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上一页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的鸡肉猪肉够丰盛。 你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你从哪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村民的热情? 这两句是说农家米酒虽然浑浊,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说明他看中的不是酒菜的充足,而是村民们的那份热情,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发现柳荫深深,鲜花明艳,眼前又是一个村庄。 作者除了看到桃红柳绿、美丽的小山村外,他还看到了什么? 名句赏析哲理:我们只要在困境中坚持下去,对前途抱有希望,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春社日临近了,村里忙着迎神赛会,箫鼓的声音接连不断,村民穿布衣衫、戴普通帽,简朴的古风依然存在。 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但愿从今以后,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能随时拄杖,轻扣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 中心作者通过描写山西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风俗,以及农家的热情好客。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在困境中仍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 赏析句子的方法1、抓关键词(动词、形容词、副词)。2、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写了哪些主要内容。4、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5、告诉我们什么哲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⑹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戍,守卫。夜阑(lán):夜深。 “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卧在床上;“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 基础知识作业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主要内容。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5、用今天学习赏析诗句的方法赏析下面这首诗。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课外拓展作业诗歌中还有很多诗像这首诗一样于写景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课下找出这些诗,并赏析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但愿从今以后,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能随时拄杖,轻扣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青翠的山峦见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淙淙穿行,草木愈渐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渐依稀难认。正在迷茫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家农舍,隐现于花木空疏之间,顿觉豁然开朗。 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村民们在迎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农家虽衣冠简朴,但古老的乡俗却很盛行。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赏析句子的方法1、抓关键词(动词、形容词、副词)。2、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主要内容。4、作者的思想感情。5、告诉我们的哲理。 文言知识一词多义1.衣沾不足惜(值得)2.丰年留客足豚(丰足)古今异义词春社近:古义“土地神”,今义一种集体组织。词类活用拄杖无时夜扣门:名词作状语,在夜里。足社夜 诗词赏析莫笑农家腊酒浑||头年腊月所酿的酒浑浊,酒以清为贵解释:不要笑话农家酒味薄。丰年留客足鸡豚。||丰足泛指猪解释:他们待客的情意却十分深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它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是在于“等闲语言变瑰奇”,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把这种自然景象摄入诗篇里,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早就描绘过,如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到了宋代诗人手里,也有所描摹,如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时代接近于陆游的诗人还有强彦文,他的诗歌有唐人的风致,曾写过“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的诗句。但在意境的开拓上,可以这样说,这些诗句要远逊于陆游。这联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 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唐宋诗醇》评这二句说:“有如弹丸脱手,不独善写难状之景。”这个评价是有见地的。这一联不仅写得极其自然,而且用语浅近,含意丰富;仿佛信手拈来,然而出人意表。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赢得人们的普遍喜爱,如今已成为广泛流传的成语。当人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上一页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诗由写景转入抒情,从村外之景转写村内之情。“春社”,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习俗。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谓“立春后五戊日为春社”。即立春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当这一天将来临时,村子里不断的吹箫打鼓声音,响彻云霄,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欢快气氛。乡民们还要向土地神祭祀,以祈求农事的丰收。这个简朴的古代风俗,在当时江南的农村仍然很流行。诗篇不仅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上一页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漫游山村心情的表述。游村的感受如何呢?山村的迷人景色、村俗的朴实淳美,这些都给诗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今后怎么样呢?诗篇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如果说孟浩然诗的最后:“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露得非常直率,那么,陆游诗的结尾用笔则比较婉转,诗人吐露的意念是,今后倘有机会乘月明之夜外出闲游的话,我拄着拐杖会随时前来敲门叙谈。这一归结,点明了游村的诗题,而“夜叩门”与首句“农家”遥相呼应,不仅画面完整,而且更耐人寻味。上一页 精彩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译:山层叠嶂,水迂回曲折,好像没有了去路,(忽然)出现了柳色深绿、花光红艳的山村。这句诗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 《游山西村》:书写了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之美里的快乐之情。中心思想 写作特色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语言生动。中间两句对偶自然工整,显示出了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功力。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鉴赏: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跃的情景.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诗词鉴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富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而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联展开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显示了他对吾土吾民的热爱.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写诗人的愿望.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趁月夜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情益于言表.一个热爱农村,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本诗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示了农村的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请从诗中找出这些句子。全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诗歌写了诗人在山西村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农村的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从而表达了诗人的陶醉、恋恋不舍之情。体味、积累:《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写的是山绕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还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 <游山西村>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记叙,层次清晰,语言生动. 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小路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诗蕴涵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涵着希望.整体感悟游山西村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在山西村,正植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里,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成语典故:柳暗花明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情怀,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所以入朝当了军器少监。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挤他,不断上书皇帝,诬陷他终日赏花吟诗,不务正业,皇帝偏听偏信,结果陆游被弃。陆游怀着满腔的愤怒,回到老家绍兴闲居。一天,陆游前往山西村拜访友人,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访,都热情地接待他,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那淳朴的民风使陆游十分感动,他诗兴大发,写下诗篇《游山西村》。诗中有这样两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既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寄予希望的心境。“柳暗花明”后用来比喻环境的突然转变;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链接 精彩诗句《归园田居》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课后习题解答二、1、《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愿”是体指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上强。 我们的发现:陶渊明与陆游心态比较陶渊明与陆游当时写下《归园田居》与《游山西村》这两首诗时都以弃官。但从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可看出,陆游仍然希望为国效力;而淘渊明则钟意于田园生活,钟意于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日子。 谢谢观看! 初看起来觉得平淡,就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样,仿佛是一则普通的记事,毫不费力。然而,诗人从这里的起句,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腊酒”,指腊月(农历十二月)里自酿的米酒。这是稻谷丰收后出现的喜人景象。腊酒在开春后饮用,外表显得有点浑浊,但是它有着名酒般的醇美。何况农家主人又是那样热情待客,还备有丰盛的佳肴呢!豚,指小猪,这里“足鸡豚”是形容农家待客的菜肴极为丰盛。 做过宝章阁待制。幼年时正当金兵向南入侵,随家逃难,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年时期,曾到四川、陕西一带,参加军队生活,前后九年,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激情,对他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他坚决主张抗战,政治上经常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他晚年失去了官职,回到了故乡,报国信念始终没有衰退。 箫鼓:n.作v.,吹箫击鼓.古风:古老的乡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