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 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记一记 发达的古代农业知识结构 填一填 发达的古代农业答题术语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2.铁犁牛耕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推动了小农经济模式的形成。 3.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模式,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 原因。 辨一辨 1.如何辨析生产工具的演变? (1)从材质方面:木、石、骨→青铜、铁。 (2)从工艺方面:打制→磨制→冶炼、铸造。 (3)从牵引动力方面:人力→畜力、自然力。 2.怎样正确理解“耕作方式”的内涵? “耕”指的是农田的开垦技术及方式和农业工具的发明与使用方式,而“作”应包括农 业的经营技术模式。此外,“耕作”还应包括农业的组织经营方式。 3.“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是什么?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 言的,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封建主义、资本 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社会属性;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就等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产生于原 始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 1840 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 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辨析体会 研一研 1.耕作方式的变化 史料一 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史料二 史料一、二分别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 变化的意义。 [提示] 变化:原来用作祭祀的牛,开始用于田间耕作;汉代改进并进一步推广耕犁技术, 隋唐时期曲辕犁的出现使得耕犁技术得以完善。 意义:推动了我国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发展。 2.耕作技术的进步 史料 《吕氏春秋》:“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史料体现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有何进步?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有何特点? [提示] 进步:根据农时,适时耕作;沤制肥料;麦麻轮作。 特点:精耕细作。 3.小农经济的特点 史料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 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史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有何突出特点? [提示] 经济形态:小农经济。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 自足。 4.小农经济的影响因素 史料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 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根据史料探索影响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稳定性的因素。 [提示] 赋税沉重;自然灾害;生活负担重;高利贷盘剥。 练一练 1.[2019·云南省学业水平测试]某同学为了参加辩论会搜集资料,搜集到的图可以作为证据 资料来论证( ) A.古代生产力的发展 B.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 C.古代饲养牲畜的品种增多 D.古代农业耕作方式落后 答案:A 2.[2019·海南省合格考]如图所示,我国古代灌溉工具不断创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 统农业的显著特点是( ) A.刀耕火种 B.精耕细作 C.自给自足 D.封闭落后 答案:B 3.[2019·北京市合格考]南宋诗人范成大诗作《夏日田园杂兴》中写道:“下田戽(hù,汲) 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下列图像材料与诗中内 容相匹配的是( ) A.翻车 B.筒车 C.高转筒车 D.风力水车 答案:A 4.[2019·北京市合格考]如图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特征是( ) A.种植业与饲养业结合 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 C.男尊女卑的家庭关系 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答案:D 知识点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迅速,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下列属于中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品 种有( ) A.水稻、玉米 B.水稻、粟 C.小麦、葡萄 D.玉米、粟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故选 B。 答案:B 2.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提到的“耒 耜”被发明时,所用的材质主要是( ) A.青铜 B.骨头 C.铁 D.钢 解析:从题干材料“制耒耜,教民农耕”可知反映的是原始农业的起源,故选 B。青铜农 具在商周时期用于农业生产;C、D 原始社会没有出现。 答案:B 知识点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3.[2019·海南省合格考]先秦文献中,常有“粪土”和“粪”的记载。如《荀子·富国》说: “多粪肥田”;《韩非子·解老》说:“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知道( ) A.轮作技术 B.除草技术 C.垄作技术 D.施肥技术 解析:根据材料中关键词“粪土”“多粪肥田”等信息可知人们当时已知道施肥技术, 故答案选 D 项。 答案:D 4.[2019·北京市合格考]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漕渠 D.白渠 解析:根据关键词“四川成都平原”可判断该水利工程是都江堰,故答案选 B。 答案:B 知识点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5.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政府政策的引导 B.国家统一的完成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家庭手工业的出现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 素是劳动工具,故本题选 C。 答案:C 6.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诗》中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句诗反映了( )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B.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 C.民营手工业艰难经营 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从题干材料“昼出耘田夜绩麻”可以看出描述的是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故选 A。 答案:A 综合考查 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生产模式 7.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 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 ) A.脆弱性 B.封闭性 C.再生性 D.落后性 解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特点。A 项只能体现题干材料中的“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 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排除;小农经济的封闭性是指自给自足,题干没有体现这一点, 排除 B 项;根据关键信息“遭到打击”“恢复”可以得出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具有再生性,故 C 项正确;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文明不断发展的经济基础,近代以来中国的小农经济才显示出 其落后性的一面,排除 D 项。 答案:C 8.中国古代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农耕经济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 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 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有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图片展示了哪种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方法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它的主要优 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模式具有怎样的特点? 解析:第(1)问,注意紧扣材料一中图片内容分析归纳。第(2)问,注意材料二图片中垄和 沟的变化,结合中国古代耕作技术的内容,分析归纳即可。第(3)问,注意材料三中农夫与妇 人的分工及生活方式,据此可以判断这一生产模式为小农经济,其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 可。 答案:(1)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2)代田法。最早出现在西汉。优点:代田法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耕作方法。 (3)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 足,具有封闭性。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三字经》里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 所饲”。那么中国人最早培植“六谷”、养殖“六畜”的时代是( ) A.原始社会末期 B.西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明朝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根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培植“六谷”、养 殖“六畜”,故 B 项正确。 答案:B 2.甲骨文中“年”字(见图)的写法:上面为“禾”字,下面为“人”字。而中国人也习 惯地称“过春节”为“过年”。形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 B.为纪念神农氏的杰出贡献 C.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立国的根本 D.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的主导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重要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代中国一直坚持以 农立国,故 C 项正确;A、B 项不是根本原因;题干强调的是农业,自然经济还包括手工业, D 项不是最佳选项。 答案:C 3.[2019·四川省学业水平测试]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耕作工具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开始于( )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三国时期 D.隋唐时期 解析:左图是石制农具,右图是铁制农具,结合所学,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制 农具,故选 B;夏商时期,我国尚无铁制农具,排除 A;C、D 晚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 答案:B 4.下列农具中,标志中国古代耕田农具基本定型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进与耕作方式。由所学可知,曲辕犁的发明 标志着犁耕技术的完善,使中国古代耕田农具基本定型,故 A 项正确;B 项是播种工具耧车, C 项是灌溉工具翻车,D 项是二牛一人的耦犁,均排除。 答案:A 5.《史记》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 余则用溉氵侵(jìn),百姓飨其利。”材料说明该工程是典型的( ) A.灌溉工程 B.防洪工程 C.蓄水工程 D.综合性水利工程 解析:本题考查都江堰。根据材料“蜀守冰凿离碓”“穿二江成都之中”可知该水利工 程应是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材料“辟沫水之害”“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氵侵(jìn)”说明 都江堰具有防洪、灌溉、蓄水的功能,故 D 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表述都只是都江堰的 功能之一,不全面,均排除。 答案:D 6.“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田低田足灌沃。”材料描绘的农具是( )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水排 解析:本题考查灌溉工具。由材料中“左足”“右足”“踏水”“高田低田足灌沃”可 知,此工具为人力灌溉工具,故 B 项翻车符合题意;A 项耧车为播种工具,不符合题意;C 项筒车是利用自然水力作为动力,不符合题意中用人力作为动力;D 项水排为冶铁提供动力, 不属于农具,排除。 答案:B 7.王祯在《农书》中认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时宜、地宜,并详细地论述了开垦、土壤、 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据此可知,我国古 代农业生产( ) A.注重精耕细作 B.结构日趋合理 C.分工日益细化 D.技术领先世界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 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与材料 “开垦、土壤、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相 符,故 A 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农业生产方式,而不是农业结构,故 B 项错误;从材料 看不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分工日益细化”的信息,故 C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农业精 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未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故 D 项错误。 答案:A 8.[2019·安徽蚌埠高一期中]河南农谚说,“立春晴一天,农夫好种田”;江苏农谚说: “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这些农谚( ) A.注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 B.没有科学可信性 C.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 D.源于农民的无知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我国古代对农业的总结是经验性总结,非理论性总结, 故 A 项错误;古代农谚是农民对农业实践经验总结而形成的智慧结晶,对农业有很大的指导 作用,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故 B 项错误,C 项正确;农谚是农学家与农民在生产实践过 程中总结出来的,故 D 项错误。 答案:C 9.[2019·四川广安高一期末]如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推 断空缺方框①、②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 A.集体劳作 铁犁牛耕 B.奴隶制经济 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 自然经济 D.铁犁牛耕 家庭农业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的发展。图中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 面的发展状况。古代中国早期农业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是一种集体劳作,而小农经济从生产 力发展角度来看,采用的是铁犁牛耕,故 A 项正确。 答案:A 10.下面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纪念邮票反映的是( )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 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牛郎织女》的纪念邮票中,牛郎在耕地,而织女在织布,这 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故选 B;题干未反映“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故 排除 A;题干没有体现牛郎和织女之间的地位关系,排除 C;题干只体现了男女在生产过程中 的分工情况,而未体现二者之间的关系,故排除 D。 答案:B 11.《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 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 是( ) A.五谷六畜 B.自给自足 C.精耕细作 D.铁犁牛耕 解析:五谷六畜是中国古代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排除 A 项;通过“种谷”“树桑”可 知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体现了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征,B 项正确;精耕细作是指中 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排除 C 项;铁犁牛耕是生产工具,排除 D 项。 答案:B 12.“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今则不然……十余年间,已易数主。”由此可见, 古代小农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封闭性 B.落后性 C.脆弱性 D.分散性 解析:材料中文字描述的是小农经济下土地的频繁流转,因为小农在遭遇灾难时除土地 外并无其他财富可以抵御各种灾害,这说明小农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具有脆弱性的特 征,故选 C 项;A 项是指经营类型属于自然经济,排除;B 项是指生产工具简陋,排除;D 项是指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排除。 答案:C 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18 分,第 14 题 22 分,共 40 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材料二 材料三 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 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 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 境内丰给。 ——《后汉书》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 么时候?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 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8 分) 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小农经济的出现时期及其原因。第(2)问,应 根据材料三从自给自足的耕作方式等方面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答案:(1)主要经济形式:小农经济。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 技术的进步,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10 分)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8 分) 能力达标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 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材料二 《牛郎织女》“夏绣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 子追妻”“鹊桥相会”。 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 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 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4 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哪个更能真实地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10 分) (3)综合上述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8 分) 解析:(1)由材料一中的“牛”“贯其鼻”判断即可。(2)结合小农经济的特点,从农民生 活、赋税负担、生产规模等方面分析。(3)从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国家政策、环境等方面回 答。 答案:(1)牛耕技术。(4 分) (2)材料三。观点:农民长年累月劳累,生活困顿;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 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10 分) (3)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优越的自然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8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