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解析版
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检测 高二历史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60分)非选择题(第21~25题,共60分)。本次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考试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答题时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易经·文言》中提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由此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 A. 知性理性合一的特征 B. 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特征 C. 注重对真善美的追求 D. 注重对科学与真理的追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解释了“大人”的概念,所谓的“大人”指的就是与自然万事万物相合的人物,他不会违背自然的意愿,而是顺应自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理性;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真善美的追求;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科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易经》 2.《春秋繁露》云:“与大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 A. 加强集权 B. 独尊儒术 C. 推行教化 D. 顺应天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春秋繁露》是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著作。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创立新的儒学体系。题干摘录的材料大致意思是:遵循天道的统治者能够使国泰民安,违反天道的统治者则会使天下大乱,故统治者的英明之处在于顺应天意、利用天道统治百姓。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D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材料的主要意思,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故排除。C项材料也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 3.北宋士人根据政治发展的需要,对儒家学说原有内容进行全面反思与批判,并大胆地从佛、道学说中汲取思想精华。这一做法 A. 使儒学进入思辨化、哲理化的新阶段 B. 巩固了秦汉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 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D. 扩充了教育的内容并提高了官员素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北宋儒学的发展是“对儒家学说原有内容进行全面反思与批判”“从佛、道学说中吸取思想精华”,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推动了儒学思想进入思辨化和哲理化阶段,故A项正确;北宋儒学的复兴,使北宋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权的政治措施有了更好的政治思想理论依据,但不等于该举措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形成于汉代,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不涉及教育和官员素质,排除D项。 4.下图是江西吉安为纪念一位明代思想家按原貌复建的书院一隅,中有一联,据对联内容判断,下列属于该思想家主张的是 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 C. 故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 D. 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明代思想家”“良知”,结合所学,“致良知”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的核心观点。A 是李贽的观点,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反叛,不符合题意,排除;B强调自私心是人类的天性,时间长了就会看见,是对心学的观点的反思,排除;“故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是心学的观点,且符合材料的主旨,故选C;D强调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这是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主张,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5.李贽讲“人必有私”,并说“势利之心,亦吾人禀赋之自然”“天下尽市道之交也”;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这两种观点都 A. 体现了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B. 表达了反对君主专制的主观愿望 C. 批判了理学家们的虚假说教 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人必有私”“ 亦吾人禀赋之自然”,说明李贽认为私心是人的本性,追求利益也是人的本性,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态度。“盖皆本也”体现出黄宗羲主张发展工商业,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要求体现。故二者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D项正确;材料强调利也是合理正常的,并没有重义轻利,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经济主张方面,没有涉及到政治上的反对君主专制,也没有针对理学的虚假说教,故BC项错误。 6.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关于下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彩 B. 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C. 表现了市民阶层的文化追求 D. 反映书法艺术追求得意忘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是在魏晋时期,故排除B项;书法艺术不能表现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化的追求,故排除C项;题意反映了宋代书法艺术的丰富多彩,各有特色,而不是得意忘形,故排除D项。故选A。 【点睛】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一个为自发阶段,一个为自觉阶段。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人们注重的是书法的实用功能;魏晋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人们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魏晋时期,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草书和行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书法日臻成熟,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7.李鸿章凭淮军实力日渐强盛。一次,他在游孔林时说道:“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李鸿章这样评价孔子,其背景最可能是 A. “师夷长技”思想萌发 B. “中体西用”思潮兴起 C. “托古改制”思想产生 D. “尊孔复古”思潮泛滥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师夷长技”思想萌发是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李鸿章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故A项错误;据材料“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即“中体西用”思潮兴起,故B项正确;“托古改制”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故C项错误;“尊孔复古”思潮是袁世凯复辟时期提出的,故D项错误。 8.“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有用。”这说明 A.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B.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D.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尽管题干中有“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但“难”不等于不能依靠,且就事实而言,康梁的戊戌维新变法主要是依靠光绪帝的支持,故A错误;戊戌变法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日本的明治维新等外国经验,且题干中“各国之革政”,亦说明康梁受外国影响,故B错误;“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说明变法改革需要自下而上,从国民开始。“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说明从国民开始,需要改变民众的思想,唤起民众的民主精神,故C正确; 戊戌变法是维新派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并非发自民众,变法期间也没有得到人民的普遍支持,故D错误。 9.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这种转变说明 A. 孙中山民族国家构想走向成熟 B. 民权主义内涵发生变化 C. 孙中山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D. 民族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五族共和”,反映了孙中山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和进步,说明其民族国家构想走向成熟,故A正确。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其内涵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五族共和”是指五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而不是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排除 C。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化半封建社会,排除D。 10.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A. 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B. 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C. 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 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已基本完成,中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1957年已经不是过渡时期了,故A错误。毛泽东的这一区分主要着眼于国内建设环境。与建设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无关,故B错误。 毛泽东于1957年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第一次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命题,这就有利于团结社会各阶层分子、调动一切积极有利的因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故C正确。 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与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 11.阿尔及利亚《人民报》曾这样评论我国的一项科技成就:“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从1949年就开始向社会主义奋勇前进,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这项科技成就是 A.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C.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可以看出本题想考查1970年“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所以本题选C,A、B、D与题干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 12.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了大量建设人才。下表数据的变化得益于 A. 义务教育的普及 B. 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C. 希望工程的推动 D.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20世纪末,我国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间不符,故A错误。国民教育体系主要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制度或法律的形式,对本国所有享有公民权利的人所提供的一种不同层次、不同形态和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系统。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于1965年,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为各个阶段的人群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不仅可以降低文盲率而且可以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故B正确。1989年,共青团中央推出“希望工程”,时间不符,且希望工程主要针对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1995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3.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 A. 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 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农业生产责任制 C. 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D. 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及其建设 【答案】D 【解析】 【详解】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A;安徽、四川开始农业生产责任制是按照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而进行,排除B;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排除C;1979年邓小平访美归国之后,我国设置了四个经济特区,说明邓小平的这些主张解放了思想,有利于特区的创办,故选D。 14.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内部文化”是指 A. 智者学派 B. 文艺夏兴 C. 启蒙思想 D. 宗教改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智者学派是公元前 5到前 4 世纪活跃在古希腊以雅典为中心的各城邦的一批职业教师,排除A;长期以来,意大利商人把东方商品通过地中海转运到西欧,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但它仍在这一时期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所以又说“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故“内部文化”是指文艺复兴,故选B;启蒙运动的发源国是英国,18世纪的启蒙运动的中心是法国而非意大利,排除C; 宗教改革的发源国是德意志而非意大利,排除D。 15.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称:“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这段话反映路德 A. 主张摆脱宗教的束缚 B. 主张打破神学的禁锢 C. 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 D. 否定《圣经》的权威 【答案】C 【解析】 【详解】宗教改革是要以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代替天主教,并非不要宗教及其思想,排除AB;题干“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可以知道,反映的是路德主张信仰得救,即无需天主教会,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故C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对《圣经》的看法,排除D。 16.“实际上,自然界好像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对自然界的这种解释 A. 揭开了天体运行的神秘面纱 B.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产生发展 C. 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的不足 D. 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演变规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评述的是牛顿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它揭开了天体运行的神秘面纱,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启蒙运动的发展,排除B;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的不足,排除C;材料涉及的是自然科学,没有涉及社会领域,排除D。 17.“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科技成果是 A. 哥白尼创立日心说 B.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理论 C.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D. 法拉第创立电磁感应理论 【答案】D 【解析】 材料强调科学对工业的重要作用,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果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因此与19世纪末电力工业发展相关的科学理论是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因此D符合题意。其他说法不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 18.“它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使人们感受到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它按照自己的美学观选择新的表现对象和方法,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悲观主义,与此相关联的异化观念和表现自我,是它的基本主题。”与材料中“它”的风格特征相吻合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 《大卫·科波菲尔》 C. 《日出·印象》 D. 《等待戈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现代主义的文艺的主要特点,D项是现代主义的代表,符合题意;A项是浪漫主义代表作,排除;B项是现实主义代表作,排除;C项是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排除。故选D。 19.下图是毕沙罗的《瓦赞村口》。画中充满阳光、空气,散发着清新、明净、温暖的乡村生活气息。这种以光和色彩来描绘世界的画派是 A. 现代主义画派 B. 印象主义画派 C. 现实主义画派 D. 浪漫主义画派 【答案】B 【解析】 【详解】现代主义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故A错误;题干“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可知重视用光和色描绘外部世界,画面色彩特别清新、明亮,属于印象派,故选B;现实主义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故B错误;浪漫主义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故D错误。 20.在打开的电视机面前,我们退返到无邪的婴儿状态,我们的头脑成为一个受动而直通的频道,不经过大脑的思维转换,连绵不尽的直观形象不断直接轰击我们的视网膜。该材料表明电视 A. 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 B. 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求 C. 使人们成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工具 D. 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大意是:电视使人们成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工具,弱化的人们的思维活动,表明电视给人们带来消极影响,故C正确;ABD是材料反映的积极影响,但是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题,第21题13分,22题15分,23题12分,24题、25题各10分,共计60分。 21.20世纪以来,我国的民生思想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孙文学说·第八章“有志竟成”》 材料二 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1986年9月)材料四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认为欧洲“犹有社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为避免类似革命的发生,他先后提出过哪些具体举措? (2)据材料二,概述毛泽东改善民生的基本主张。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改善民生的主张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4)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防止两极分化的主要策略。综合上述材料,对百年以来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发展历程,你有何认识? 【答案】(1)原因:没有解决民生问题(或贫富差距较大)。 举措: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2)主张: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个方面利益(或借鉴苏联模式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发展国民经济);改进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提高工人工资(或缩小贫富差距,或调节社会分配)。 (3)相同:发展生产。 不同: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或先富带动后富)。 (4)策略:通过税收方式调节;注意把握和选择调节的时机。 (5)认识:关注民生(或将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防止两极分化(或缩小贫富差距);发展生产。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可概括得出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在民生主义方面的举措回答三民主义及新三民主义中关于民生主义的内容即可。 (2)根据材料“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 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 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概括回答。 (3)根据材料三“第一是发展生产”,材料二“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共同点是发展生产。不同点可概括材料“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概括得出。 (4)根据材料“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 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从具体的措施及实施的时机等角度概括回答。 (5)结合材料的主旨内容,从关注民生问题、防止两极分化问题、促进生产的发展等角度概括。 22.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编写 材料二 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克逊与富兰克林等,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实验场。接着,理性与自由的信念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后半期,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发明与创造的空前增长。 ——摘编自梁霄羽《极简美国史》 材料三 晚清以来,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新文化运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国内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 ——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完成下列要求: (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那一代人”所进行的“实验”是怎样实现“自由与自治”的。 (3)阅读材料三,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你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通畅,文字清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240字左右) 【答案】(1)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 洛克: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的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 (2)制定联邦宪法;确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调和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 (3) 侧重①: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发展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师夷长技”促进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资产阶级维新派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思想,辛亥革命和《临时约法》促进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 侧重②: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内部各种因素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民国的建立,促进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新式学堂和留学风气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吸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解释自然现象”,结合所学可知,指牛顿确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第二问,根据材料“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可知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根据材料“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可知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根据材料“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可知,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的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 (2)根据材料“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实验场”, 体现在制定了1787年宪法;采用联邦制,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权力分配上,确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先从材料中概括出新文化运动起因的观点,一是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导致思想的进步,二是中华民国的建立引发思想的传播,然后择其一观点进行论述。 23.伏尔泰与卢梭是启蒙运动的灵魂人物,但两人也是著名的“冤家对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伏尔泰一直是卢梭心目中的导师,“有朝一日成为被伏尔泰注意的作家”是青年卢梭的梦想。1755年,卢梭把自己的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寄给了伏尔泰,这本来是启蒙时代重要的思想成果,与伏尔泰的理性精神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伏尔泰没有能读懂卢梭,他在给卢梭的信中说:“至今还没有人如此煞费苦心地要让我们与禽兽同类。读了您的著作,人们意欲四足爬行。不过我失去此习惯已逾六十年之久,复习恐怕力不从心。”随着两人在思想争鸣上的加剧,双方的关系逐渐恶化。1760年,卢梭给伏尔泰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说:“先生,我一点也不喜欢您,我是您的门徒,又是热烈的拥护者,您却给我造成了最痛心的苦难。”“总之,我恨您……别了,先生。” 材料二 伏尔泰与卢梭两人在感情上的交恶有性格、兴趣上的原因,根源却在于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案和理论上的斗争。伏尔泰赞成“开明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号召推翻专制王权。在伏尔泰看来,启蒙的旗帜是理性,而卢梭对理性提出质疑,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主张尊重人的天性,宣扬感情至上,走向了浪漫主义。 ——以上材料摘编自(法)亨利·古耶《卢梭与伏尔泰:两面镜子里的肖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析伏尔泰与卢梭两人成为“冤家对头”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和卢梭主要观点的差异,指出两人在思想认识上的相同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伏尔泰与卢梭两人争论的认识。 【答案】(1)原因:个性的不同(性格差异、兴趣有别);思想争鸣的加剧(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案和理论上的斗争)。 (2)差异:伏尔泰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推崇理性;卢梭主张民主共和,质疑理性,宣扬感情至上。 相同:描绘资产阶级政治蓝图,建立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3)认识:争论立足于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大环境;争论源于社会阶层的不同和思想认识的差异;争论就“理性王国”的形式而展开;争论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启蒙运动的深入。 【解析】 【详解】(1)据材料二“伏尔泰与卢梭两人在感情上的交恶有性格、兴趣上的原因,根源却在于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案和理论上的斗争”得出个性的不同,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案和理论上的斗争。 (2)第一小问差异,据材料二“伏尔泰赞成‘开明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号召推翻专制王权。在伏尔泰看来,启蒙的旗帜是理性,而卢梭对理性提出质疑,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主张尊重人的天性,宣扬感情至上,走向了浪漫主义”得出伏尔泰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推崇理性,卢梭主张民主共和,质疑理性,宣扬感情至上;第二小问相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都是代表资产阶级,描绘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3)要围绕争论的原因、内容和影响等进行阐发,得出认识争论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启蒙运动的深入,争论源于“理性王国”的形式认识不同等。 24.商鞅史称“战国铁相”,他在秦国推行的变法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秦国率先推行县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秦统一后将秦国的制度推向了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简言之,商鞅变法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和中华民族具有长远影响。 ——摘编自任世江《通过商鞅变法让学生接触思辨》 材料二 从商鞅变法开始,秦人就彻底抛弃了“王德”,凡事只要能获利就算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去做。所有人都只为利益而奔波,都以奴役他人作为自己的幸福观。战争又使秦国劳动力丧失,粮价上涨,当时的粮价已经高出魏国几乎六十倍。 ——摘编自陈雨露、杨忠恕《中国是部金融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从哪一方面肯定了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的具体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评价变法的视角及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评价历史上的改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方面:制度建设。措施:废分封,行县制;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制订秦律。 (2)视角:人性发展(道德)。理由:变法使秦民轻义重利,价值观扭曲,民众生活艰难。 (3)问题:坚持唯物史观,多角度评价,防止片面化;论从史出,杜绝虚无化。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秦国率先推行县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加强了中央集权”可见,秦国商鞅变法侧重于制度建设。第二小问,由材料“秦国率先推行县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可见推行县制;由材料“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结合所学,和改革户籍制度。除此之外,商鞅变法采用严刑峻法,如连坐制等。 (2)第一小问,由材料“从商鞅变法开始,秦人就彻底抛弃了‘王德’”,可见属于人性发展视角。第一小问,由材料“所有人都只为利益而奔波,都以奴役他人作为自己的幸福观”,可见变法使秦民轻义重利,价值观扭曲;由材料“劳动力丧失,粮价上涨”,可见民众生活艰难。 (3)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就历史研究范式而言,要坚持唯物史观,杜绝虚无化;特别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多角度,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在评价结构角度而言,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2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显然,你们已经意识到了,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人教版历史选修1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日两国是如何解决当时社会危机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 (3)据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1)俄国:废除农奴制度,农奴有条件获得自由。日本实现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 (2)核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不彻底);改革方式: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者的策略和方针是否得当;统治者的态度;改革派力量的强弱等。 【解析】 【详解】(1)由材料“我要给农民自由……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可见俄国是废除农奴制度,农奴有条件获得自由。由材料“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结合所学,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角度归纳如何“振兴皇基”。 (2)结合所学,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核心主张都是发展资本主义。由材料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基于挽救封建专制统治而被迫改革,而日本明治维新是要“振兴皇基”,可见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在改革方式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顺应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都顺应了国内社会发展的要求,缓和了阶级矛盾,解决了国内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由此可见,改革能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策略是否得当、改革者的态度和做法是否坚决都是影响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