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暑假作业(2)(无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历史暑假作业(2)(无答案)

‎【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暑假作业(2)(无答案)‎ 历史(2)‎ 一、单选题 ‎ ‎1.1961年8月13日,当柏林市民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在一夜之间,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横亘在柏林城中间,阻碍了东西部人民的交往,这就是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造成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A. 东西德国经济水平的差异 B. 美苏两国冷战政策的产物 C. 东西德国民族矛盾激化 D. 二战达成的协议 ‎2.《全球通史》中写道:“没有人料到会发生这第一次俄国革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为了避免街上的激进分子取而代之,必须立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这里所说的“新的机构”是( )‎ A. 军事革命委员会B. 沙皇政府 C. 工兵苏维埃政府D.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9 - / 9‎ ‎3.1971年,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 A. 继日本之后,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结束了对中国的敌对态度 B. 它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并影响世界格局的调整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改善 D. 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4.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 A. 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 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 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5.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改革开放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表述正确的是(   )‎ - 9 - / 9‎ A. 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 1982年宪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C. 1997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历史任务 D. 1999年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6.丘吉尔呼吁美国人在与苏联的对抗中,不要忘了联合英国人;实现“英语国家兄弟般的联合”,以阻止苏联势力和共产主义的“无限扩张”。这一呼吁 ( )‎ A. 迎合了美国的战略意图 B. 加深了美英双方的矛盾 C. 表达了英国的称霸企图 D. 道破了苏联称霸的企图 ‎7.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 A. 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 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 9 - / 9‎ C. 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 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8.位于××市中部的东李家庄村是一个普通的小村,随着初冬的到来,人们除了忙着采摘买卖苹果、修理农具外,村里早晚串门的人多了,外出打工和走亲戚的也都回来了……原来,这个村正在迎接新一届村干部的“海选”。材料内容反映出(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农村得到实行 ②中国普通农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加强 ③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成为广大农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④海选为村民参政议政提供了平台 A. ①③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D. ①②④‎ ‎9.1991年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件事对于某班同学关于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是( )‎ A. 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B. 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C. 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 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因果关系 - 9 - / 9‎ ‎10.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爆发后,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了美国基辛格博士,向他通报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可美国决定“应设法将苏联的意图尽早通知中国”。这一事件表明(  )‎ A. 美国放弃抵制中国的政策 B. 美国旨在维护世界和平 C. 美国慑于中国强大而示好 D. 美国把苏联当做主要威胁 ‎11.沃勒斯坦谈道:“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就是个灾难!”他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 跨国恐怖主义猖獗 B. 世界呈多极化发展趋势 C. 国际力量失衡引发冲突 D. 美国发展动力不足 ‎12.2013年3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在香港立法会部分议员座谈会上发表讲话称,香港选特首一定要选出爱国爱港的人,就是不能与中央对抗,不能企图推翻中共领导的人。这种说法( )‎ - 9 - / 9‎ A. 是错误的,违背了港人治港的原则 B. 是正确的,因为“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C. 是一家之言,没有法律依据 D. 是错误的,香港特首只要爱香港,维系香港的政治经济稳定即可 ‎13.某历史学习小组为探究某一主题,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有“工业革命的影响”“欧文与‘新和谐公社’”“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活动”等。请你判断该历史学习小组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巴黎公社D. 俄国十月革命 ‎14.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 A. 表明了美国公开与苏联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 表明了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 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D.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 9 - / 9‎ ‎15.1984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在浙江丽水地区建立××县。它建立的主要依据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人民政协制度 C. 多党合作制度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非选择题 ‎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包括: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 材料二 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包括:根据我国宪法规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外,由香港当地人自己管理,享有高度自治权;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将保持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继续同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有关的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英国和其他国家在香港的经济利益将受到照顾。‎ 请完成:‎ - 9 - / 9‎ 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我国政府在台湾、香港的基本政策有何异同?采取这些措施有何意义?‎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转到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的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一次会议决议 请完成:‎ ‎(1)材料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哪两次革命?‎ ‎(2)两次革命高潮之间出现了怎样复杂的形势?‎ ‎(3)“新高潮”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4)为了得到贫苦农民的支持,在“新高潮”到来之际,苏维埃政权通过了哪些重要文件?‎ ‎18.构建和谐社会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世界现代史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不断发生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漫画中的历史 - 9 - / 9‎ 材料二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材料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还闪耀着另外一个智慧的选择——这就是区域一体化的合作。这种选择,既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有政治、安全和战略因素的考虑。‎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漫画深刻揭示了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1991年哪一重大事件发生后,布什发表了材料二中的这番讲话?此后国际政治格 局的什么发展趋势更明显?‎ ‎(3)材料三中反映的区域一体化的合作,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4)根据材料四中四幅图片,概括出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危机与挑战。‎ ‎(5)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我们应该怎样做?‎ - 9 - /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