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2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学习总结 4‎ 一、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阶段 历史背景 表现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市变化尤其明显 中华民国成立后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 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不高 改革开放以后 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全面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原因 ‎(1)“欧风美雨”的影响。‎ ‎(2)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 ‎(3)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 ‎(5)经济发展是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 ‎2.规律 ‎(1)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 ‎(2)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 ‎(3)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 ‎(4)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3.特点 ‎(1)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改变了社会生活,因此,受西方的影响明显。‎ ‎(2)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是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代价的,因此,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 ‎(3)从空间上看发展不均衡,近代社会生活变化较显著的是在城市和沿海地区,农村和内地变化缓慢。‎ ‎(4)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方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4.影响 4‎ ‎(1)政治上,有利于反帝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总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5.认识 ‎(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典型例题 (2018·4月浙江学考)《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 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 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 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 第一步:审题干 一定考向: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抓关键:时间:清代,1900年;现象:“争奈人多足似弓”。‎ 第二步:逐项分析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项 材料反映了清末北京妇女缠足之风仍很盛行,因此穿弓形鞋的人极为普遍,说明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正确 B项 材料没有反映出缠足旧俗的变革,故与社会启蒙与进步无关 排除 C项 材料反映出妇女缠足风气仍然盛行 排除 D项 ‎“甚精工”反映出女鞋制造工艺精湛,与删繁就简不符 排除 答案 A ‎1.立足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研读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容进行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判断和评论。‎ 4‎ ‎2.加强三个关注:首先是关注材料反映的历史时期或者国别,注意材料所反映的特定历史阶段;其次是细读材料中出现的特定概念,分析材料信息的表象或本质;第三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真实含义,抓住关键性、总结性语句。‎ ‎3.走出四个误区:一是不能分辨史料信息的正误、真伪。注意记录材料的阶级立场、时代局限,剔除或批判虚伪、错误的信息,保存或阐发正确、真实的历史和观点。二是不能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甄别有效或无效信息。三是不能深入理解史料信息的本质。要注意系统地、从深层次对其加以认识和理解,否则难以认清历史现象的本质。四是不能将史料信息加以迁移、灵活运用。需要运用扎实的历史知识,将所获取的信息做“题内迁移”,对比分析。‎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