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选修1-12-3-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2)(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A版选修1-12-3-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2)(含答案)

§2.3.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2)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具备了曲线与方程的部分知识,掌握了研究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因而利用已有椭圆与双曲 线的知识,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归纳知识,指导学生在实践和创新意识上下工夫,训练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熟练掌握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准线,离心率等几何性质;掌握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等相 关概念及公式。 ( 2)过程与方法: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 思考。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个性品质和数学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求知意识,激 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重点】: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抛物线几何性质的运用。 【课前准备】: Powerpoint 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回顾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将基本公式 用填空的形 式巩固。 二、知识准备 设圆锥曲线 C∶f(x,y)=0 与直线 l∶y=kx+b 相交于 A(x1,y1)、 B(x2,y2)两点,则弦长|AB|为: 2 1 2 1 2 1 22 2 1 11 1 ( ) 4AB y y y y y y k k         或 2 2 2 1 2 1 2 1 21 1 ( ) 4AB k x x k x x x x        曲 线 抛 物 线 方 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图 形 x y o F L x y o F L y o F L y o F L 焦 点 F(p/2,0) F(-p/2,0) F(0,p/2) F(0,-p/2) 范 围 x≥0 x≤0 y≥0 y≤0 对称轴 x 轴 x 轴 y 轴 y 轴 顶 点 O(0,0) O(0,0) O(0,0) O(0,0) 离心率 e=1 e=1 e=1 e=1 准 线 x=-p/2 x=p/2 y=-p/2 y=p/2 渐近线 无 无 无 无 二、例题讲解 例 1.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位于坐标原点,另外两个顶点在抛物线 )0(22  ppxy 上,求这个正三角形的边长. 分析:观察图,正三角形及抛物线都是轴对称图形,如果能证明 x 轴是它们公共的对称轴,则容易求出三角形边长. 解:如图,设正三角形 OAB 的顶点 A、B 在抛物线上,且坐标分别 为 ),( 11 yx 、 ),( 22 yx ,则 1 2 1 2pxy  , 2 2 2 2pxy  又|OA|=|OB|,所以 2 2 2 2 2 1 2 1 yxyx  即 2 2 21 2 1 22 pxxpxx  0)(2)( 21 2 2 2 1  xxpxx 0)](2)[( 2121  xxpxx ∵ 02,0,0 21  pxx ,∴ 21 xx  . 由此可得 |||| 21 yy  ,即线段 AB 关于 x 轴对称. 因为 x轴垂直于 AB,且∠AOx=30°,所以 3 330tan 0 1 1  x y 所以 p y pxy 3212 1 11  , pyAB 342|| 1  例 2.过抛物线 y= 21 4 x 的焦点作倾斜角为α的直线 l 与抛物线交 于 A、B 两点,且|AB|=8,求倾斜角α. 解:抛物线标准方程为 x2=-4y,则焦点 F(0,-1) ⑴ 当α=90°时,则直线 l:x=0(不合题意,舍去) ⑵ 当α≠90°时,设 k=tanα,则直线 l:y+1=kx;即 y=kx-1.与 x2=-4y 联立,消去 y 得:x2+4kx-4=0 则 x1+x2= -4k; x1x2= -4; ∴ 1 2x x = 216 16k  ∴ AB = 2 2 2 1 21 | | 1 16 16k x x k k       =4(1+k2)=8 ∴k=±1 ∴α=45°或 135° 圆锥曲线的 弦长求法 二、例题讲解 例 3.已知抛物线方程为 )0)(1(22  pxpy ,直线 :l x y m  过抛物线的焦点 F 且被抛物线截得的弦长为 3,求 p 的值. 圆锥曲线的 x y B A O 解:设 l与抛物线交于 1 1 2 2( , ), ( , ), | | 3.A x y B x y AB 则 由弦长公式 |AB|= 2 21 2 21 )()( yyxx  = 1 2 1 22 11 | | 2 | |y y y y k     =3 则有 2 1 2 9( ) . 2 y y  由 .02, ).1(2 , 2 1 22 2        ppyyx xpy pyx 得消去 .,2.04)2( 2 2121 22 pyypyypp  从而 . 2 94)2(,4)()( 22 21 2 21 2 21  ppyyyyyy 即 由于 p>0,解得 4 3 p 中点弦问题 三、巩固练习 1.若正三角形一顶点在原点,另外两点在抛物线 y2=4x 上,求此 正三角形的边长。 (答案:边长为 8 3 ) 2.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位于坐标原点,另外两个顶点在抛物线  022  ppxy 上,求正三角形外接圆的方程 分析:依题意可知圆心在 x轴上,且过原点, 故可设圆的方程为: 022  Dxyx , 又∵ 圆过点  32,6pA , ∴ 所求圆的方程为 0822  pxyx 3.已知抛物线 xy 62  ,过点(4, 1)引一弦,使它恰在这点被平分,则 此弦所在直线方程为 0113  yx 解析: 设直线与抛物线交点为 ),(),,( 2211 yxByxA 则       2 2 2 1 2 1 6 6 xy xy )(6 21 2 2 2 1 xxyy  , 3,62  kky中 4.已知直线 bxy  与抛物线 pxy 22   0p 相交于 A、B两 点,若 OBOA ,(O为原点)且 52AOBS ,求抛物线的方程 (答案: xy 22  ) 5.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 x轴上的抛物线被直线 12  xy 截 得的弦长为 15 ,求抛物线的方程 (答案: xy 122  或 xy 42  ) 四、课后练习 1.斜率为 1 的直线经过抛物线 y2=4x 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两 点 A、B,求线段 AB 的长. 解:如图,由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可知, 抛物线焦点的坐标为 F(1,0), 所以直线 AB 的方程为 y=x-1① 与 y2=4x②联立,解得: 将 x1、x2 的值代入方程①中,得 即 A、B 的坐标分别为  3 2 2, 2 2 2  、  3 2 2,2 2 2     2 2 4 2 4 2 8AB    2.已知抛物线  022  ppxy 与直线 1 xy 相交于 A、B 两点,以弦长 AB为直径的圆恰好过原点,求此抛物线的方程 (答案: xy 2 ) 3. 已知 ABC 的三个顶点是圆 0922  xyx 与抛物线  022  ppxy 的交点,且 ABC 的垂心恰好是抛物线的焦点, 求抛物线的方程 (答案: xy 42  ) 4.已知直角 OAB 的直角顶点O为原点, A、 B 在抛物线  022  ppxy 上,(1)分别求 A、 B两点的横坐标之积,纵 坐标之积;(2)直线 AB是否经过一个定点,若经过,求出该定点 坐标,若不经过,说明理由;(3)求O点在线段 AB上的射影M 的 轨迹方程 答案:(1) 2 21 4pyy  ; 2 21 4pxx  ; (2)直线 AB过定点  0,2p (3)点M 的轨迹方程为    0222  xpypx 5.已知直角 OAB 的直角顶点O为原点, A、 B 在抛物线  022  ppxy 上,原点在直线 AB上的射影为  1,2D ,求抛 物线的方程(答案: xy 2 52  ) 练习与测试: 1.顶点在原点,焦点在 y 轴上,且过点 P(4,2)的抛物线方程是( ) (A) x2=8y (B) x2=4y (C) x2=2y (D) yx 2 12  2.抛物线 y2 =8x 上一点 P 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它们到准线的距离,这点坐标是(A) (2,4) (B) (2,± 4) (C) (1, 22 ) (D) (1,± 22 ) 3. 直线 l过抛物线 )0()1(2  axay 的焦点,并且与 x轴垂直,若 l被抛物线截得的线段长为 4,则 a ( ) A. 4 B. 2 C. 4 1 D. 2 1 4.抛物线顶点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过焦点且与 y 轴垂直的弦长等于 8,则抛物线方程为 5.抛物线 y2 =-6x,以此抛物线的焦点为圆心,且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6.以双曲线 1 916 22  yx 的右准线为准线,以坐标原点 O 为顶点的抛物线截双曲线的左准线得弦 AB,求 △OAB 的面积. 7.已知抛物线 xy 2 与直线 )1(  xky 相交于 A、B 两点 , ①求证; OBOA  ; ②当 OAB 的面积等于 10 时,求 k的值. 测试题答案: 1.A 2.D 3.A 4.x2 =±8y 5. 9) 2 3( 22  yx 6. 25 512 7.解析(证明):设 ),(),,( 2 2 21 2 1 yyByyA  ; )0,1(N ),1(),1( 2 2 21 2 1 yyNByyNA  ,由 A,N,B 共线 2 122 2 211 yyyyyy  )()( 212112 yyyyyy  , 又 21 yy  121  yy --------------------------------------------------------------③ OBOAyyyyyyyyOBOA  0)1( 2121 2 2 2 121 ② 121 2 1 yyS OAB  由      )1( 2 xky xy 得 02  kyky 6 1,1041 2 11 2 1 212   k k yyS OA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