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内科护理学)-试卷1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内科护理学】-试卷 1 (总分:58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16,score:32 分) 1.皮肤或黏膜下出血直径在 3~5mm,称为 【score:2 分】 【A】出血点 【B】紫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瘀斑 【D】淤青 【E】血肿 本题思路:皮肤或黏膜下出血直径不超过 2mm 者称为 出血点,直径在 3~5mm 者称为紫癜,直径在 5mm 以 上者称为瘀斑。 2.血清钙参考值为 【score:2 分】 【A】2.15~2.75mmol/L 【B】2.25~2.75mmol/L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2.35~2.85mmol/L 【D】2.35~2.75mmol/L 【E】2.15~2.85mmot/L 本题思路:血清钙测定值为 2.25~2.75mmol/L。 3.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 【score:2 分】 【A】剧烈运动 【B】过度紧张 【C】高热 【D】甲亢 【E】运动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心率低于 60 次/分为窦性心动过缓,常 见于运动员、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和冠心病病人。 4.甲状腺吸碘功能测定检查前需注意 【score:2 分】 【A】服用含碘食物 4~6 周 【B】服用抗甲状腺药物 2 周 【C】服用抗结核药物 【D】检查前进食 【E】检查当天晨空腹服 131 NaI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本题思路:甲状腺吸碘功能测定检查前停服含碘食 物、药物 4~6 周,停用甲状腺片、抗甲状腺药物 2 周,不用抗结核药物、激素和避孕药物。检查当天晨 空腹服 131 NaI,禁食 2 小时。 5.早期诊断肺癌简单有效的方法为 【score:2 分】 【A】X 线检查 【B】胸部 CT 【C】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D】痰液脱落细胞检查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肺活检 本题思路:痰液脱落细胞检查是简单有效的早期诊断 肺癌的方法之一,但阳性率要受肿瘤的类型、标本是 否符合要求及送检次数和病理医生的水平高低等因素 影响。 6.如患者咳出的痰液有恶臭味提示 【score:2 分】 【A】肺炎链球菌 【B】肺炎克雷伯杆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支原体 【E】厌氧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本题考核了学生对痰液气味的观察,痰液 有恶臭味提示厌氧菌感染。 7.肺吸虫病的痰液性状为 【score:2 分】 【A】果酱样痰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粉红色泡沫样痰 【C】白色黏痰 【D】黄色黏痰 【E】红棕色黏痰 本题思路:本题考核了学生对痰液性状的观察,肺吸 虫病的痰液性状为果酱样痰。 8.大量咯血指 【score:2 分】 【A】24 小时咯血量大于 100ml 【B】24 小时咯血量大于 200ml 【C】24 小时咯血量大于 300ml 【D】24 小时咯血量大于 400ml 【E】24 小时咯血量大于 500ml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本题思路:本题考核了学生对咯血量的了解,24 小 时咯血量大于 500ml 为大量咯血。 9.自发性气胸常继发于 【score:2 分】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症 【C】支气管肺癌 【D】肺炎 【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本题考核了自发性气胸的病因与发病机 制,其以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结核最为常 见。 1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为 【score:2 分】 【A】流感嗜血杆菌 【B】溶血性链球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肺炎球菌 【D】葡萄球菌 【E】革兰氏阴性杆菌 本题思路:本题考核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细 菌感染以溶血性链球菌多见。 11.下列细菌感染常见铁锈色痰的是 【score:2 分】 【A】肺炎链球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肺炎克雷伯杆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支原体 【E】厌氧菌 本题思路:本题考核了学生对痰液颜色的观察,铁锈 色痰多为肺炎链球菌感染。 12.当左心衰竭发展至全心衰竭时,临床上出现 【score:2 分】 【A】呼吸困难加重 【B】下肢无水肿 【C】呼吸困难减轻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咳嗽加重 【E】乏力、疲倦减轻 本题思路:全心衰竭患者同时有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 的表现。但当右心衰竭后,肺淤血的临床表现可减 轻。 13.一般应给予心源性呼吸困难病人 【score:2 分】 【A】间断高流量、高浓度吸氧 【B】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 【C】中等流量、中等浓度吸氧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D】高流量、低浓度吸氧 【E】低流量、高浓度吸氧 本题思路:应给予心源性呼吸困难病人间断或持续吸 入氧气,根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一般给予中等流 量 2~4L/min、中等浓度 29%~37%氧气吸入。 14.正常心脏起搏点是窦房结,其冲动产生的频率 【score:2 分】 【A】30~40 次/分 【B】60~100 次/分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80~100 次/分 【D】40~60 次/分 【E】60~80 次/分 本题思路:考查学生对于心脏正常起搏点的掌握,心 脏正常冲动产生的频率 60~100 次/分。 15.急性肺水肿病人应吸入 【score:2 分】 【A】10%~20%乙醇湿化的氧气 【B】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 【C】30%~50%乙醇湿化的氧气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D】40%~50%乙醇湿化的氧气 【E】50%~60%乙醇湿化的氧气 本题思路:心源性呼吸困难达到急性肺水肿,应给予 病人吸入 30%~50%乙醇湿化的氧气。减低肺泡内 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 轻缺氧症状。 16.风湿性心脏病最常侵犯的瓣膜是 【score:2 分】 【A】二尖瓣及三尖瓣 【B】三尖瓣及肺动脉瓣 【C】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 【D】二尖瓣及主动脉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二尖瓣及肺动脉瓣 本题思路:考查学生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概念的掌握, 风心病是指急性风湿性心脏炎症反复发作后遗留的心 脏瓣膜病变,最常受累的是二尖瓣,主动脉瓣常同时 受累。 二、 A2 型题(总题数:3,score:6 分) 17.患者男,49 岁。发作性胸痛,疑为心绞痛,在疼 痛发作时,首先应做的检查是 【score:2 分】 【A】心电图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X 线检查 【C】超声心动图 【D】放射性核素检查 【E】运动负荷试验 本题思路:如为心绞痛发作,心电图会有 ST 段压 低、T 波低平或倒置等心内膜下缺血改变,可以判断 是否为心绞痛。 18.患者男,60 岁。肝硬化 5 年,少量腹水,口服利 尿剂,近日为补充营养,口服蛋白粉。今日家属发现 其表情淡漠,回答问题准确,但吐字不清,有双手扑 翼样震颤,初步诊断肝性脑病,其发病诱因为 【score:2 分】 【A】上消化道出血 【B】高蛋白饮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感染 【D】大量排钾利尿 【E】放腹水 本题思路:患者摄入过多蛋白,可加重已经衰竭的肝 脏负担,同时血氨增高和蛋白质代谢不全促进肝功能 衰竭,诱发肝性脑病。 19.18 个月的小儿,一直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查 体口唇及睑结膜苍白,Hb90g/L,血涂片见红细胞体 积小,含色素低,该患儿可能是 【score:2 分】 【A】感染性贫血 【B】生理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巨幼细胞贫血 本题思路:血涂片见红细胞体积小,含色素低提示为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答案中缺铁性贫血为小细胞低 色素性贫血。该病多见于婴幼儿,食物中铁供应不足 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单纯的母乳含铁量低,未及 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常导致缺铁。 三、 B1 型题(总题数:2,score:8 分)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心肌病 C.心肌梗死 D.高 血压 E.糖尿病【score:4 分】 (1).引起心室前负荷增加的是【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引起心室后负荷增加的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前负荷过重主要见于二尖瓣、主动脉瓣关 闭不全等;后负荷过重主要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 窄、肺动脉高压等;而心肌病、心肌梗死、糖尿病主 要是造成心肌损害。 A.胆汁 B.咖啡色或鲜红色 C.恶臭味宿食 D.粪臭 味 E.烂苹果味【score:4 分】 (1).急性胰腺炎呕吐物呈【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幽门梗阻呕吐物呈【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急性胰腺炎常出现恶心、呕吐,可吐出胆 汁,幽门梗阻时呕吐严重而且呕吐量大,并含有隔夜 食物及有腐臭味。 四、 B1 型题(总题数:2,score:12 分) A.一般有压痛,质软,无粘连 B.为局部性,质硬 而无压痛,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 C.多发生在颈 部,与周围组织粘连或相互粘连,晚期破溃后形成溃 疡 D.大小不等,遍及全身,无粘连 E.不大,不易 触及,表面光滑、质软、无压痛,可活动,不与周围 组织粘连【score:6 分】 (1).正常情况下的浅表淋巴结【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非特异性淋巴结炎【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淋巴结结核【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正常情况下浅表淋巴结不大,不易触及, 偶可触及颈部、下颌下或腹股沟淋巴结,但一般直径 小于 0.5cm,表面光滑、质软、无压痛,可活动, 不与周围组织粘连。非特异性淋巴结炎:一般有压 痛,质软,无粘连。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为局部 性,质硬而无压痛,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淋巴结 结核:多发生在颈部,与周围组织粘连或相互粘连, 晚期破渍后形成溃疡。全身淋巴结肿大:大小不等, 遍及全身,无粘连。 A.产生血小板抗体 B.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C.机体免 疫功能缺陷 D.凝血能力超过抗凝能力 E.凝血因子 缺乏【score:6 分】 (1).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白血病的主要发病机制【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ITP 的主要发病机制【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 种因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主 要是由于各种因素致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对恶性细胞 不能识别与消灭,使之得以繁殖,最终导致白血病。 ITP 的发病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多认为血小板 相关抗体或抗血小板抗体等自身抗体的形成在 ITP 的 发病机制中非常重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