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 第11.4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 第11.4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11.4周 今天复习:人文精神起源发展 ‎【2018年高考命题预测】‎ 本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既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分布可以得出比较侧重对古希腊思想和启蒙运动的考查,其中,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又是重中之重。从考查的角度看,多以新材料设题,题目难度相对降低。从热点角度看,本专题知识可以联系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体现的人文关怀,可以通过我国政府在重大自然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科学性。本专题内容仍然要重点掌握,尤其是要把握人文主义的起源、复兴、发展、成熟这一主线,特别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对亚、欧、北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深远影响。‎ 关于该考点的预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1.就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内容而言,在高考中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内容比较少,但在今后的高考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复习迎考中从内容来看,一是考查苏格拉底及其他思想家,二是考查人文主义起源的内涵与表现。‎ ‎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高考的热点与重点,从考查内容来看,对文艺复兴历史背景、代表人物、核心思想以及历史影响的考查,就考查方式来看,并不是单一地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史实,近几年高考中多与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放在一起比较考查,而从考查内容来看,宗教改革部分的命题率较低。‎ ‎3.启蒙运动这一考点每年选择题都会有所涉及,并且命制非选择题的几率很高,从内容来看,一是主要考查各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二是考查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和重大历史影响。‎ ‎ ‎ ‎【2018年高考考点定位】‎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着重考查智者学派、斯多亚学派、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及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的理解。‎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 5 -‎ 重点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实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的主要主张。‎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突出考查英国启蒙思想霍布斯、洛克的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以狄德罗为首的百科全书派的主张,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主张,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及影响。‎ 我要练习 ‎1、(2015年江苏卷历史16)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D ‎【考点定位】欧美代议制确立与发展•代议制向欧洲大陆扩展•德国君主立宪制。‎ ‎【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注意英德君主立宪制区别 ‎(项目)‎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相同点 政体相同,都为君主立宪制 不同点 国家元首 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世袭,拥有广泛的权力 国王,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无实权 首相和议会、政府关系 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首相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 5 -‎ 议会 联邦议会(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民选,无实权)是立法机构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是权力的中心 ‎2、(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23)(13分)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 材料二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3分)‎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4分)‎ ‎【答案】‎ ‎(1)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 5 -‎ ‎(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 ‎(3)共同之处: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依据:①“长电报”: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②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 ‎【解析】‎ 第(2)问,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据材料二“其资本已经渗透到世界许多国家”“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得出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 第(3)问,第一小问共同之处,依据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以及称霸世界的必然结果得出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第二小问“长电报”形成认识的依据,据材料一“苏联传统的不安全”并结合所学知识美苏意识形态的不同得出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第三小问诺维科夫报告形成认识的依据,据材料二“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结合美国国家性质得出依据是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学*‎ 考点: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冷战开始 ‎【名师点睛】美苏争霸制政治史中重点章节,本知识点复习要注意:(1)抓住主干知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演变的过程,注意各个阶段的特点、起因、影响及相互关系。(2)注意联系。一是知识的纵横联系,如将本专题知识与战后经济格局发展演变相联系;二是与社会时政热点相联系,注意联系当今世界发展中的地区问题、大国关系等热点问题去理解。‎ ‎3、(2015年广东卷文综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5 -‎ 材料描述的是家庭中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现象,结合所学这是中国小农经济的典型生产方式,故本题选A。B项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表现是雇佣关系,材料没有体现;材料中男女都要耕田织布,未体现男尊女卑,故C项错误;农家的织布属于家庭手工业而不是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生产方式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材料解读的形式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的含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实行精耕细作;(3)土地制度: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4)经营方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地解读材料和熟练地运用基础知识。06.(2015年江苏卷历史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田地竹成沙土,止产粟米”“水陆失宜”的信息说明属土流失严重,政府必须进行管理,故B项正确;从唐多有“稻垄”、北宋仍有“熟稻”到1678年“止产粟米”,是因为“田地皆成沙土”而被迫进行,并非主动选择品种,故A项错误;“田地皆成沙土”,表明没有重视农田生态保护,故C项错误;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全凭”的说法是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农业和土地制度•唐朝水利设施管理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关键的信息,历史材料型选择题必须按照解读史料的要求进行答题,材料中“田地皆成沙土”是解题的题眼,注重的是对史料的解读的同时也必须从史料本身以及史料发生时候的社会背景、影响等方面分析。材料中涉及是唐朝水稻种植导致水土流失等问题,需要政府进行管理。‎ - 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