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下册《景阳冈》说课稿及反思 共三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下册《景阳冈》说课稿及反思 共三篇

‎《景阳冈》说课稿及反思(一)‎ 一、 说教材 ‎《景阳冈》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二、 说教学目标 ‎(1)认识“倚、著”等19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晌午、筛酒”等词语。‎ ‎(2)指导学生遇到难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能简要的说一说故事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4)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5)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四、说学情:‎ 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这本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是课程标准推荐阅读书目之一。学生在此之前的学习或生活当中或多或少有所接触,影视节目在多次滚动播放。因此,他们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这种了解不够深刻、全面,在学生平时的阅读中,他们大多只关注故事情节,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教学中带领学生通过对重点段落章节的阅读、探究,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入地了解它的表达方法。并通过片段教学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欣赏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五、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选用“自读、自悟、自得”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理解课文内容,积累阅读方法。展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2.说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自主阅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读中发现”,引导学生积累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会读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激发探索,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达到让学生“会学”的目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流程:‎ ‎1.交流小说,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交流激趣。‎ 由欣赏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入手,引出对《水浒传》的探讨和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创作背景、语言技巧和描写人物的笔法,初步了解《水浒传》的语言平实朴素、准确、洗练而生动,富于浓烈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个性;在描写人物上,粗笔浓墨,色彩绚烂,酣畅淋漓,神情面貌如见其人。无形中拉近了欣赏与《水浒传》的距离。‎ ‎(2)导入课题。‎ 在拉近了学生与《水浒传》距离的基础上,导入课题,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和景阳冈的有关信息,进一步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2.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本课生字新词数量多,很多词语都遵照原文,未加改动,与现在的用法差距很大,因此学生理解词语难度大,在教学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猜一猜词语的意思,在交流环节教师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理解古典名著中词语的方法。‎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文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它是阅读者着眼于全局,通过自己的主观认识,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和语感,对阅读材料进行宏观的理解。‎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读全文,初步把握文章大意,也就是先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个整体感知。这样,有助于学生能迅速进入状况,融入文章,对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把握与理解也就能更迅速,更准确。 ‎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对文章的线索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总揽全文,并整理线索,这样学生对文章的情节发展过程就有了总体上的把握,这就为下一步作进一步的细致的局部分析作了充分准备。‎ ‎4.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喝酒”这一部分,主要突显了语言方面的特点。我先让同学们默读这一部分内容,并标注出人物对话,特别是着重标注武松的语言。引导学生在朗读和分角色朗读中感受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特点。‎ ‎(2)武松“上冈”这一部分,作者着重从心理描写入手。教学中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有关内容,画出描写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深入体会,并引导学生在互相交流通过体会武松心理心理活动的变化,感受武松的倔强、固执和无畏的英雄气概。向学生渗透侧面烘托这一表现人物形象方法。‎ ‎5.“打虎”这一部分,主要突显了动作方面的特点。教学这部分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动作进行探讨和交流。引导学生从“抡、劈、揪、按、踢、提、打”等词语感受武松虎虎生风,感受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感受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从武松三次“闪”感受武松的“机智”或“机敏”。‎ ‎6.“下冈”这一部分,主要突显了动作和心理活动方面的特点。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武松的心理活动感受他的机敏;引导学生探究“挨”字,感受作者用词的巧妙。‎ ‎7.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课堂总结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感受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并在理清课文顺序的基础上继续生如感受人物形象。‎ 在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中许许多多人物都有表现自己特点的绰号,并通过交流了解学生比较熟悉人物的绰号,感受人物的特点或品质,感受施耐庵是如何既传神又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的。‎ 提出有争议的问题:对于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虎口逃生只是侥幸。”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教师在讲评环节对各种看法都予以肯定,目的是向学生渗透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要辩证的、发展的看待问题,评价事物。‎ 七、说作业设计:‎ 阅读《三国演义》中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在阅读中检验自己掌握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巩固自己学会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八、说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了人物特点,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景阳冈 喝酒——豪放、倔强 上冈——倔强、固执和无畏 打虎——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下冈——机敏 九、 教学反思 本课也存在很多不足:首先,由于我经验不足,对时间把握得不够好,没把握好速度,整堂课显得很赶,再加上上课时语速较快,学生跟上我的步伐显得很吃力。没把握好时间,就是课堂调控不够好。其次,我在要求学生朗读时,没注意倾听,学生朗读时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给予纠正。再次,在要求学生仿写句子这个活动中,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短,也应给更多学生一点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再次,字迹潦草,板书显得杂乱无章,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基本素质有待提高。‎ ‎《景阳冈》说课稿及反思(二)‎ 一、 说教材 ‎《景阳冈》是人教部编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我安排一个课时学完。文章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性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教材可分为“喝酒”、“上冈”、“打虎”、“下山”四个部分,淋漓尽致的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打虎”一节更是能够深深的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本单元所有课文都取材于我国的古典名著,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每一课的学习中吸取有益的启示,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另外,本单元还有 “开展辩论会”的口语交际和“写建议书”的习作训练。我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努力体现这些训练要求。‎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强化学生读书的知识和能力。‎ ‎2、融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体会武松的英雄性格之中。‎ ‎3、学武松、赞武松、以武松为榜样激励自己。‎ ‎4、学会一分为二的评价人物,突现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文章对武松打死老虎这个片断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集中体现 了武松的勇武和机智,语言气势磅礴、生动传神,我把这个环节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明白武松到底怎样打死老虎以及从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心理活动中正确评价武松、店家和官府则成为教学中必须突破的难点。‎ 四、 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达成目标和突破重难点,结合略读课文的教学原则,我始终坚持“以读代讲、巧妙点拨、尊重学生、放手自学”的教法理念。六年级的学生在思维、朗读、情感等方面都有了自己强烈的个性,尊重个性才能激发兴趣。因此,学生将采用 “读书、寻找、勾画、辩论、写作”的学习方法,运用默读、分角色读,情景朗读等读中感悟的手段,在课文中捕捉信息,同时结合单元训练要求,以辩论会和写建议信的方法充分认识武松、店家和官府等人物形象,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五、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首先,我用平易近人的谈话方式直扑课题:同学们,见过老虎吗?怕吗?今天,我们去结识一个新朋友——他就是《水浒传》中的打虎英雄——武松。这样的导入没有对教学方向进行任何预先的暗示,把一张白纸样的课堂教给学生,让孩子们尽情的舒展自己的魅力。‎ ‎(二)充分默读课文——自我发现问题 ‎1、然后呢?我就给足时间让孩子们充分默读课文,俗话 “朗读出感情,默读出思想。”创设一种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孩子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默读时,我对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想想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请在课文中找到能够表现人物精神性格的句子做上记号,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寻找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证据”,学会捕捉重要信息,鼓励他们写出自己的感受,能够有效的克服一读到底或一 到底的弊端,对训练学生的读书方法很有好处。‎ ‎2、学生默读完进行简单汇报,借此机会快速理清文章脉络。形成对武松、店家和官府的初步印象。这样就为后面的教学进行了预设。‎ ‎(三)朗读三个片断——认识武松形象。‎ 文章的重点部分是“打虎”一节,然而“喝酒、上冈”却为武松打虎做了铺垫,也从不同的侧重点展现了武松的人物形象。古代著名教育家朱熹 :“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则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因此这个环节的教学要突出运用多种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在熟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慢慢去了解武松,而不是用教师的课文分析或者先入为主的观念去代替学生的自我感悟。‎ 我让学生放声朗读刚才自己勾画的段落或句子,并用一个词或短语来赞扬武松。可以想像,学生必将渐渐的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喝酒、上冈、打虎”这三个环节,此时我再巧妙点拨学生:‎ 那么,你最喜欢他哪一个方面的特点就读哪一个段落吧?给孩子们充分选择的自由,才能读出自己的个性、展现阅读的魅力。‎ ‎ “喝酒”和“上冈”这两个片断我只是要求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细节进行小组合作朗读,不要求整段整段的读。比如:用大方豪爽的语气读由喝完“三碗”到限喝“三碗”、再到店家解释“三碗”,接着写武松喝“三碗不醉”,又到再喝“三碗”,最后喝到 “十八碗”读出武松的“酒量惊人。”而读“上景阳冈”这一节时则安排同桌分角色朗读武松及店家的对话,模仿他们的语言神态,从而体会店家的真诚无奈和武松的“胆量过人。”(板书)‎ 这样的安排就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打虎”一节的读书训练。‎ 打虎这一环节是朗读指导的重点,是学生能否体会到武松英雄形象的关键环节。我是如何操作的呢?在武松跟老虎初次较量这个情节的朗读上,采用抓重点词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先试读,再找读得好的同学读或者教师范读,让学生倾听对比,从而让学生抓住描写武松三次“闪”的动作和老虎三次进攻的动作:“扑、掀、剪”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深入的体会到老虎的凶猛以及武松的“机敏胜人。”‎ ‎ (板书);而体会武松到底怎么打死老虎这个情节是教学的难点,我让学生采用情境朗读的方法,在学生试读的基础上,欣赏“武松打虎录象”(出示课件),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打虎的情景,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领会文章细节描写的精彩,这样还不够,我进一步让学生在头脑中浮现出武松打虎时的画面进行再现朗读,最后让几位学生上台表演武松打虎,使整个课堂推向高潮,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武松的“力量超人”(板书),从而读出气势磅礴、激动紧张的节奏感。这样就能更好的突破难点,整合出武松豪爽、勇武、机敏的英雄形象。‎ ‎(四)升华个性阅读——辩论评价人物 透过开满鲜花的朗读,孩子们也许被武松那种“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英雄形象深深的吸引了,然而,如果教师就此打住,那么这节课还是没有激发孩子们思想的火花。《景阳冈》这篇文章,让我找到了一个长期困扰孩子们写作思路狭窄的突破口,那就是多角度评价人物,同时关注次要人物。苏霍姆林斯基 :“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由于略读课文教学的灵活性,我决定超越文本,对教材进行“恰到好处的节外生枝”。‎ 此时,我话锋一转:“哎呀,武松真了不起,但在描写武松的字里行间,你还发现了什么?我们该向武松学习什么?”正可谓,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再次进入课文有滋有味的朗读起来,也有的结合课外资料,很快发现武松也有不少缺点。‎ 我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去突破本节课的最后一个难点,也就是如何正确的评价人物。让学生四人小组就文中武松、店家及官府中自己喜欢的人物展开辩论。同时有意识的落实本单元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对辩论会的形式和注意事项作出具体指导。此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心理活动的句子进行辩论,不能空谈观点,要有根有据。有的 武松以酒恃能,语言粗鲁、多疑,爱面子,不能打国家保护动物,有的 官府在三个地方贴了告示, 明是一个负责任爱人民的政府,有的 店家善良诚信守法等等。教师必须让学生懂得一分为二的评价人物,武松的缺点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对他的英雄形象的认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勇敢而机智的人。‎ ‎(五)拓展延伸练习——落实三维目标 学生思维的闸门已经打开,为了真正将学生的课堂训练转化为他们内心深处的语文素养,落实三维目标和单元习作教学要求,我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让大家课后继续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给武松、店家或者官府中的任何一方写一封建议信。‎ 五、板书设计:‎ 豪爽 勇武 机敏 酒量惊人 武松 胆量过人 力量超人 机敏胜人 官府 店家 六、教学反思 ‎“给语文课堂松绑,训练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本课堂上,有很多不足之处:‎ ‎1、经验不足,当学生出现跑题的答案时,老师不能够及时恰当的把话题引到主题上。‎ ‎2、教师语言还是多与学生成为了主导,语言不够精炼。‎ 鉴于以上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请教,多去听其他老师得优质课程。加强自己的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不断学习,在教中学习,将自己的知识水平推到更高的层次。‎ ‎3、没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于永正老师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中,我注重了教师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评价,没能很好的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我想如果能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评价相结合,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 ‎《景阳冈》说课稿及反思(三)‎ 一、 说教材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二、 说教学目标 ‎1.认识“倚、著”等19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晌午、筛酒”等词语。‎ ‎2.指导学生遇到难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能简要的说一说故事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4.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5.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难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四、说教学难点 ‎ 指导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五、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引导交流:你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吗?说说自己对四大名著的了解。(学生自由发言。)‎ 四大名著,又称四大小说,是指《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及《红楼梦》四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 ‎2.了解人物: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讲述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书中刻画了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课件出示课本资料袋中的插图,引导学生交流了解的人物及其绰号。)‎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二回中的一个精彩片段《景阳冈》,通过学习了解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中的武松。(板书课题:景阳冈,学生齐读课题。)‎ 板块二、初学课文,读懂词语,理清课文结构。‎ ‎1.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如“筛酒、哨棒”等,可以猜一猜意思。‎ ‎(1)默读课文,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2)小组交流,互相订正。‎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①哨棒:一种防身用的棍棒。‎ ‎②筛:斟。筛酒,即斟酒、倒酒。‎ ‎③客官:旧时酒家对顾客的尊称。‎ ‎④如何:这里是“为什么”的意思。‎ ‎⑤但凡:凡是,只要。例:但凡过路的旅客,没有一个不在这儿食宿,因为这条道上旅店仅此一家。‎ ‎⑥榜文:官府的告示。榜,古代指文告,像现在的布告。‎ ‎⑦却把大虫吓唬我:却用老虎吓唬我。“把”相当于现在的“用”字。“大虫”指老虎。‎ ‎⑧过往客商: 来来往往的运货贩卖的商人。‎ ‎⑨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误,受伤害。‎ ‎⑩印信:本课指官府的图章。‎ ‎2.快速浏览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喝酒 ( ) ( ) ( )‎ ‎(1)自由浏览课文,完成相关要求。‎ ‎(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①喝酒 上冈 打虎 下冈 ‎②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3.小组同学选择组内同学普遍认为最精彩的一部分交流探究。‎ 板块三、欣赏影视,感受人物。‎ ‎1.多媒体播放“武松打虎”影视片段,学生欣赏。‎ ‎2.根据影视片段的内容,结合初读课文的感受,试着用一个字或词语概括自己心目中武松的形象,把自己想到的字或词语写在课文插图“武松打虎”旁边的空白处。教师巡视,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几位写得好的学生的字和词语,鼓励学生评议交流。(豪爽、勇武、勇猛、勇敢、机智、神勇、机敏、机灵、威风、威武……)‎ ‎3.赞武松。‎ ‎(1)课件出示:武松真 啊!‎ ‎(2)学生试着给上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字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3)全班交流:‎ ‎①武松真 勇武 啊!‎ ‎②武松真 勇猛 啊!‎ ‎③武松真 机智 啊!‎ ‎④武松真 神勇 啊!‎ ‎⑤武松真 机灵 啊!‎ ‎⑥武松真 威风 啊!‎ ‎……‎ ‎(4)学生是这朗读句子,在朗读中表达自己对武松的赞叹之情。‎ 板块四、研读交流,感悟人物形象。‎ ‎(一)导入话题:以上同学们说出了对武松的评价,如豪爽、勇武、勇猛、勇敢、机智、神勇、机敏、机灵、威风、威武……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出武松的这些特点?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能表现武松这些特点的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写下所表现的武松的特点,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二)学生自由演读课文,并圈画批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相机进行个别指导。‎ ‎(三)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四)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并小结。‎ ‎1.酒量惊人。‎ ‎(1)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2)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好武松的语言,为了准确表现武松“酒量惊人”,注意表情的变化,并配合相应的动作。‎ ‎2.性格豪爽。‎ ‎(1)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2)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为了准确表现武松“豪爽”的性格特点,注意表情的变化,并配合相应的动作。‎ ‎3.胆量过人。‎ ‎(1)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2)学生自由朗读,为了准确表现武松“胆量过人”的特点,注意表情的变化,读好表现武松心理活动变化的语句,并配合相应的动作。‎ ‎(3)对于课文中的武松,有人评价说:“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有人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①武松有机智勇敢,武艺超群,他自信即使有老虎也绝对伤害不了自己,所以他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②因为武松听说老虎天晚了出来伤人,他决定凭借自己一身的武艺为民除害,所以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也表现了武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优品质。‎ ‎③人们要学会保护自己,武松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做法是鲁莽的,是错误的。‎ ‎……‎ ‎4.机灵敏捷。‎ ‎(1)课件突出显示“扑、蹿、搭、掀、吼、剪、兜”和“从半空里蹿下来”“把腰胯一掀”“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①以上词句是写什么的?(是写老虎的。)‎ ‎②从这些描写中你了解到什么?(从“扑、蹿、搭、掀、吼、剪、兜”这些描写老虎的动作中感受到老虎的气势;“从半空蹿下来”表现了虎的凶猛;“把腰胯一掀”表现了虎的灵活。“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表现了老虎的声威;“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表现了老虎的可怕。‎ ‎③文章要表现的主题是“武松打虎”,为什么要把虎写的这么细致?(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也不得。这是反衬的手法。)‎ ‎④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现出老虎的气势。‎ ‎(2)这么有气势的老虎用什么招数来抓人?(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3)面对凶猛老虎的进攻,武松有是怎样应对的?(“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4)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一味地“闪”,他是不是怕了?(没有。)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感受到武松的有勇有谋,勇敢而机敏的英雄形象。)‎ ‎(5)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老虎的凶猛,表象武松的有勇有谋,勇敢而机敏。‎ ‎(6)问题过渡:武松灵活的“闪”,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以至于“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武松又是怎么做的?‎ ‎5.力大无穷。‎ ‎(1)学生自由读,试着表现出武松的力大无穷。‎ ‎(2)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3)指导朗读。‎ ‎①描写武松动作的词语“抡、劈、打、拿……”“丢、揪、按、踢、按、揪、打……”和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武松使尽气力按定”“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 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朗读时要突出表现这些词语和语句,以准确形象地表现人物特点。‎ ‎②朗读描写武松打虎过程的句子要适当加快语速,读得要连贯,以突出当时情况紧急,武松动作要快、准、恨和有力。‎ ‎(4)小组同学轮流表演读,互相评议,推选出优秀演读者。‎ ‎(5)小组推荐代表表演读,师生评议,评选出优秀朗读者、优秀表演者。‎ ‎(6)由优秀朗读者和优秀表演者合作演读这部分课文。‎ ‎(7)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8)对于武松打虎,人们也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说“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虎口逃生只是侥幸。”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①我认为以上说法是错误的,从打虎过程中武松灵活的“闪”,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并等待时机进行反击可以看出武松并不鲁莽,而是非常精细、稳重;从打虎过程中武松“抡、劈、打、拿……”“丢、揪、按、踢、按、揪、打……”等一系列动作等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武松武艺高强、力大无穷,他有实力打死老虎,而不像上面所说的“虎口逃生只是侥幸”。‎ ‎②我认为上面的说法是正确的,我们小学生做事要进行慎重的思考,学会善于听取别人善意的劝告,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 板块五、想象交流,延伸拓展。‎ 分析最后一段。‎ ‎1.这段话有时怎样描写打虎后的武松的?(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2.在动作描写中,哪个词语用的最好?(挨)为什么?(“挨”字准确的描写了武松打死老虎后,手脚疏麻,筋疲力尽的状态。描写真实,令人信服。)‎ ‎3.“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是什么意思?(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斗不过。还是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4.“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这样的心理活动描写是否会损害武松英雄的形象?(不会,这样描写反而会使人感觉到武松有勇有谋、精细、稳重。)‎ ‎5.大胆想象武松下冈时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说说武松怎样“一步步挨下冈来”地?(学生各抒己见。)‎ ‎6.假如武松下冈后又回到了先前饮酒的那家酒店,人们会怎样看待他?又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大胆想象,并互相交流。(学生自由交流,自愿发言。)‎ 板块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课文先讲了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要过冈,这段主要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和神态进行描写。接着讲武松上冈后,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这段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心理进行描写。然后讲了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这段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最后讲武松打死老虎后一步步挨下冈来。‎ ‎2.鼓励阅读。‎ 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作者还刻画了许许多多人物,请你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熟悉的人物,读一读他的故事,感受作者是如何既传神又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的。‎ ‎3.拓展交流。‎ ‎(1)谈话激趣:《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好汉形象。尤其是故事中人物的绰号能准确反映人物的特点或品质,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浪里白条张顺”“玉麒麟卢俊义”等,你对《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了解多少?‎ ‎(2)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评议。‎ 六、 教学反思 本课也存在很多不足:首先,由于我经验不足,对时间把握得不够好,没把握好速度,整堂课显得很赶,再加上上课时语速较快,学生跟上我的步伐显得很吃力。没把握好时间,就是课堂调控不够好。其次,我在要求学生朗读时,没注意倾听,学生朗读时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给予纠正。再次,在要求学生仿写句子这个活动中,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短,也应给更多学生一点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再次,字迹潦草,板书显得杂乱无章,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基本素质有待提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