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陈涉世家 (9)_鲁教版
司马迁(约前145---?),字子 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南)人。西汉 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 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 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 职)。他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 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 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础。38岁时 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 掌握了丰富的史料。42岁时开始写作 《史记》。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 将李陵辩解而触怒是上,获罪下狱,被 处官刑。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 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 成历史巨著《史记》。 《 史 记 》 是 我 国 第 一 部 纪 传 体 通 史 , 也 是 我 国 第 一 部 传 记 文 学 。 这 部 书 记 载 了 上 自 黄 帝 不 至 汉 武 帝 的 三 千 多 年 历 史 。 全 书 包 括 十 二 “ 本 纪 ” ( 记 历 代 帝 王 政 迹 ) , 十 “ 表 ” ( 大 事 年 表 ) 、 八 “ 书 ” ( 记 各 种 典 章 制 度 ) 、 三 十 “ 世 家 ” ( 记 诸 侯 国 兴 亡 ) 、 七 十 二 “ 列 传 ” ( 记 重 要 历 史 人 物 的 言 行 事 迹 ) 。 书 中 史 料 翔 实 , 作 者 思 想 倾 向 也 极 为 鲜 明 。 例 如 课 文 《 陈 涉 世 家 》 , 作 者 把 农 民 起 义 的 领 袖 陈 涉 的 传 记 列 在 “ 世 家 ” 里 , 足 见 他 对 陈 涉 的 历 史 地 位 和 作 用 看 重 。 鲁 迅 先 生 曾 称 赞 《 史 记 》 为 “ 史 家 之 绝 唱 , 无 韵 之 《 离 骚 》 ” 辍耕之垄上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扶苏以数谏故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将军身被坚执锐 辍耕/之/垄上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扶苏/以/数谏故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诗: • 五言诗的节拍:23、212、221,如“欲穷 /千里目”、“海内/存/知己”、“白日/依 山/尽”; • 七言诗的节拍:223、2212、2221,如 “日啖/荔枝/三百颗”、“乱花/渐欲/迷/人 眼”、“孤帆/远影/碧空/尽”。 古文: • 停顿在主谓之间; • 停顿在动词和所带的宾语之间; • 停顿在补语前; • 停顿在承前指代语之后,如“是/进亦忧,退亦忧” • 停顿在发语词和句首语气词、关联词之后,如“夫/环而 攻之/而不胜”、“盖/大苏/泛赤壁云”、“然则/北/通巫 峡,南/极潇湘”; • 停顿在语句的倒置处,如“七八个星/天外”; • 停顿在古今同形义异词之间,如“今/天下/三分”、“中 /间力拉崩倒之声”、“可/以一战”; • 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是个整体,不能分开; • 介词和部分连词,一般和后面的相连,不宜割裂; • 部分起并列作用的连词前后蝉联,也不能断开。 通假字 发闾左適戍渔阳 为天下唱 固以怪之矣 将军身被坚执锐 同“谪”,远调、发配 同“倡”,倡导 同“已”,已经 同“披”,穿 同舍生皆被绮绣 古今异义 卒中往往语 楚人怜之 夜篝火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到处 今:常常 古:爱戴 今:可怜 古:用笼罩着火 今:在空旷地燃烧的火堆 古:十分之六七 今:十六或十七 古:当地有声望的人 今:才能出 众的人 古:聚会商议 今:计算 财务的人 或工作 词语活用 法皆斩 死国可乎 陈胜王 丹书帛曰 所罾鱼腹中 固以怪之矣 夜篝火 指目陈胜 忿恚尉 尉果笞广 被坚执锐 天下苦秦久矣 按照法律 为王 用网捕 用笼子罩 使……恼怒 铁甲、武器 为……而死 用朱砂 以……为怪 用手指, 用眼看 用竹板打 以······为 苦 会宾客大宴 一字多义 当 皆次当行 / 当此时 不当立 处在,在 应当,应该 次 皆次当行 之次所旁丛祠中 编次 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会 会天大雨 适逢,恰巧遇到 来会计事 集会 一字多义 然 吴广以为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 对 然而 令 间令吴广/令辱之/令符离人 使、让 召令徒属 / 号令召三老 号令、下令 陈守令皆不在 县令 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 苟富贵 若为佣耕 陈涉太息曰 发闾左 度已失期 举大计 等死 苦秦久矣 停止 失望 叹恨 假使 你 长叹 征发 贫苦人民 推测、估计 误期 发动大事,指起义 同样 以……为苦 古代下对上直言劝戒 数谏故 上使外将兵 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 诚以吾众诈自称 知其指意 宜多应者 足下事皆成 念鬼 命令、派遣 爱戴 有人 认为 果真 假装 意图 应当 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 指对方 考虑、思索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念无与乐者 此教我先威众耳 固以怪之矣 间令吴广 旦日 素爱人 并杀两尉 籍第令毋斩 宁有种乎 从民欲也 为坛而盟 暗中 本来 威服 蕲下 徇蕲以东 比至陈 三老 豪杰 身被坚执锐 社稷 刑其长吏 平素,一向 第二天 一道、共同 即使 顺从、依从 盟誓 攻下,攻克 攻取,率军巡行, 使人降服 等到 封建社会里掌管 教化的乡官 当地有声望的人 代指国家 惩罚 难道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若为佣耕/项燕为楚将 为屯长/自立为将军/功宜为王/乃立为王 为坛而盟 号为张楚 士卒多为用者 为天下唱 为 是 做 建造 叫做 被 向、对 笑而应曰 夺而杀尉/ 为坛而盟/ 收而攻蕲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而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转折 吴广以为然 扶苏以数谏故 以激怒其众/杀之以应陈涉 诚以吾众诈自称 祭以尉首 徇蕲以东 辍耕之垄上/之次所旁丛祠中 怅恨久之 鸿鹄之志 /楚国之社稷 二世杀之/然足下卜之鬼/固以怪之矣/令辱之 /陈胜佐之/皆下之/杀之以应陈涉 以 之 认为 因为 来、用来 把 用 表方位范围 到、往 音节助词,无实义 助词,的 久之,目似瞑 代词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 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2、固以怪之矣。 (士兵们)本来已经认为这件事怪异了。 3、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 事),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4、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戍守边塞的人中 十分之六七也会死掉。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干出一 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 发动起义的步骤—— 并杀两尉→“为坛而盟” → 胜利 进军→自号张楚 • 起义初期的形势—— 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 结句“杀之以应陈涉”的作用—— 反映了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 印证了上文陈胜的分析和预见;进一 步说明了这场农民革命战争爆发的历 史必然性。 • 记叙顺序—— 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 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 • 起义的直接原因—— “会天大雨……法皆斩。” • 起义的根本原因—— “天下苦秦久矣。” • 起义的倡导口号—— “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起义的舆论准备—— 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事——大泽乡起义 • 陈胜在文中说的几句话 • “苟富贵,无相忘。”—— 反映了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 态和对富贵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与朋友有福 同享的思想意识;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非凡的个性和远 大的抱负;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表现了他的远大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性格,也体 现了他非凡的宣传、发动才能 人——陈胜 • 人物形象总特点: 有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 在关键时刻显示出非凡的 谋略和领导才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度已失期: ②为天下唱: ③陈胜佐之: ④乃诈称公子扶苏: (2005 镇江)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B.项燕为楚将 曾不若孀妻弱子 将兵徇蕲以东 C.今亡亦死 D.数有功 秦灭韩亡魏 广故数言欲亡 (2005 成都) D 估计 同“倡”,倡 导 协助 假装 3、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 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家破人亡 B.亡命之徒 C.唇亡齿寒 D.生死存亡 (2005 镇江) 4、“以激怒其众”中的“以”字和下列句子 中哪 一项的“以”字意思相同?(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003 山东荷泽) B C 陈胜者……“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吴广以为然。 5、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主要是介绍陈胜年轻时的情况,“尝 与人佣耕”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 B.“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的抱负, 也 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 C.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 火 线是“失期,法皆斩”。 D.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 (2005 成都) B [甲]二世元年七月……吴广以为然。 [乙]吴广素爱人……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6、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 要内容。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述陈胜在 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 镇江) 陈胜起义的原因和对形势的分析。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 ①敏锐的洞察力——“天下苦秦久矣”;②严密 的组织能力——发动起义的步骤;③非凡的宣传、 鼓动能力——“且壮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你如何看待陈胜、吴广“乃行卜”的举 动和他们所采取的“威众”之策? 『参考』这些迷信的举动和手段都反映了我 国古代社会里,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不高, 崇尚鬼神之说。不过,“置书鱼腹”、 “篝火狐鸣”这些“威众”之策也是根据 当时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的特殊的斗争策略, 可见陈胜的足智多谋、善于斗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