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解析几何第8讲轨迹与方程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解析几何第8讲轨迹与方程课件

第 8 讲 轨迹与方程 课标要求 考情风向标 1.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 椭圆、抛物线模型的过程, 掌握它们的定义、标准方程、 几何图形 . 2. 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 形和标准方程 . 3. 结合已学过的曲线及其方 程的实例,了解曲线与方程 的对应关系,进一步感受数 形结合的基本思想 求曲线 ( 或轨迹 ) 的方程,对于这 类 问题,高考常常不给出图形或不 给出坐标系,以考查理解解析几 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能力 . 备 考时要关注以下几点: (1) 能够利用定义或待定系数法求 椭圆、双曲线及抛物线的方程 . (2) 能够利用相 关点法、参数法等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 直接法 待定系数法 定义法 相关点法 参数法 将动点满 足的几何 条件或者 等量关 系,直接 坐标化, 列出等式 化简即得 动点轨迹 方程 已知所求曲 线的类型, 求曲线方程 . 先根据条件 设出所求曲 线的方程, 再由条件确 定其待定系 数 若动点轨 迹的条件 符合某一 基本轨迹 的定义 ( 如 椭圆、双曲 线、抛物 线、圆等 ) , 则用定义 直接探求 动点 P ( x , y ) 依赖 于另一动点 Q ( x 0 , y 0 ) 的变化而变 化,并且 Q ( x 0 , y 0 ) 又在某已知曲 线上 ,则可先用 x , y 的代数式表 示 x 0 , y 0 ,再将 x 0 , y 0 代入已知曲 线得 到要求的轨 迹方程 当动点 P ( x , y ) 坐标之间的关 系不易直接找 到,也没有相关 动点可用时,可 考虑将 x , y 均 用一中间变量 ( 参数 ) 表示,得 参数方程,再消 去参数得到普 通方程 解析: ∵ | BC | , | CA | , | AB | 成等差数列, ∴| BC | + | BA | = 2| CA | = 4. ∴ 点 B 的轨迹是以 A , C 为焦点,半焦距 c = 1 ,长轴长 2 a = 4 的椭圆 . 又 B 是三角形的顶点, A , B , C 三点不能共线, 答案: D A C B D 答案: D D 4.(2019 年云南质量检测 ) 已知 M ( - 2 ,0) , N (2,0) ,则以 MN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 ) D 考点 1 利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 例 1 : (1) 如图 7-8-1 ,已知点 C 的坐标是 (2,2) ,过点 C 的直 线 CA 与 x 轴交于点 A ,过点 C 且与直线 CA 垂直的直线 CB 与 y 轴交于点 B . 设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则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________. 图 7-8-1 两式相加,得 x 0 + y 0 = 2 ,即 x 0 + y 0 - 2 = 0( x 0 ≠1). 又点 (1,1) 在直线 x 0 + y 0 - 2 = 0 上, ∴ 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x + y - 2 = 0. M 到点 C , O 的距离相等,故点 M 在线段 OC 的垂直平分线上 . 又线段 OC 的垂直平分线过 OC 中点 (1,1) ,斜率 k =- 1 , 即 y - 1 =- ( x - 1) ,化简,得 x + y - 2 = 0. ∴ 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x + y - 2 = 0. 答案: x + y - 2 = 0 A. x 2 = 4 y C. x 2 = 2 y B. y 2 = 3 x D. y 2 = 4 x 解析: 设 P ( x , y ) ,则 Q ( x ,- 1). ∴(0 , y + 1)·( - x, 2) = ( x , y - 1)·( x ,- 2) , 即 2( y + 1) = x 2 - 2( y - 1) ,整理得 x 2 = 4 y . ∴ 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为 x 2 = 4 y . 答案: A 【 规律方法 】 求轨迹的步骤是 “建系、设点、列式、化简”, 建系的原则是特殊化 ( 把图形放在最特殊的位置上 ) ,这类问题 一般需要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转化,找出一个关于动点 的等量关系 . 考点 2 利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例 2 : (1) 已知圆 C 1 : ( x + 3) 2 + y 2 = 1 和圆 C 2 : ( x - 3) 2 + y 2 = 9 , ① 动圆 M 同时与圆 C 1 及圆 C 2 相外切,则动圆圆心 M 的轨 迹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 ; ② 若动圆 M 同时与圆 C 1 及圆 C 2 相内切,则动圆圆心 M 的 轨迹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 ; ③ 若动圆 M 与圆 C 1 外切及圆 C 2 相内切,则动圆圆心 M 的 轨迹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 ; ④ 若动圆 M 与圆 C 1 内切及圆 C 2 相外切,则动圆圆心 M 的 轨迹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如图 D60 ,设动圆 M 与圆 C 1 及圆 C 2 分别外切于点 A 和点 B ,根据两圆外切的充要条件,得 | MC 1 | - | AC 1 | = | MA | , | MC 2 | - | BC 2 | = | MB |. ∵| MA | = | MB | , ∴| MC 2 | - | MC 1 | = | BC 2 | - | AC 1 | = 3 - 1 = 2. 图 D60 这表明动点 M 到两定点 C 2 , C 1 的距离之差是常数 2. (2) 已知圆 ( x + 2) 2 + y 2 = 1 的圆心为 M ,设 A 为圆上任一点, N (2,0) ,线段 AN 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 MA 于点 P ,则动点 P 的 轨迹是 ( )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解析: 点 P 在线段 AN 的垂直平分线上,故 | PA | = | PN |. 又 AM 是圆的半径, ∴| PM | - | PN | = | PM | - | PA | = | AM | = 1<| MN |. 由双曲线的定义 知,点 P 的轨迹是双曲线 . 答案: C 图 D61 ① 分别过点 E ( - c, 0) , F ( c, 0) ,作 ⊙ C 1 的不同于 x 轴的切线, 两切线相交于点 M ,则点 M 的轨迹为椭圆的一部分; ② 若 ⊙ C 1 , ⊙ C 2 相切于点 H ,则点 H 的轨迹恒在定圆上; ③ 若 ⊙ C 1 , ⊙ C 2 相离,且 r 1 = 2 r 2 = a ,则与 ⊙ C 1 , ⊙ C 2 都 外切的圆的圆心在定椭圆上 . 则以上命题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 对于 ① ,如图 D62 , | ME | + | MF | = | ML | + | LE | + | MF | = | MN | + | AE | + | MF | = | AE | + | NF | = | AE | + | AF | = 2 a ,故点 M 恒在 以 E , F 为焦点, AB 为长轴的椭圆上, ① 正确; 图 D62 图 D63 对于 ② ,若 ⊙ C 1 与 x 轴相切于点 A , ⊙ C 2 与 x 轴相切于点 B ,由题意,知 ⊙ C 1 , ⊙ C 2 相外切,且 ⊙ C 1 , ⊙ C 2 相切于点 H , 过点 H 作两圆公切线,交 x 轴于点 Q ,如图 D63 ,则 | QA | = | QH | = | QB | ,故 Q 与 O 点重合 .∴| QH | = a ,故点 H 的轨迹恒在定圆 上, ② 正确; 答案: A 考点 3 利用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 A. 直线 C. 椭圆 B. 圆 D. 双曲线 答案: A 【 规律方法 】 动点 P ( x , y ) 依赖于另一动点 Q ( x 0 , y 0 ) 的变化 而变化,并且 Q ( x 0 , y 0 ) 又在某已知曲线上,则可先用 x , y 的代 数式表示 x 0 , y 0 ,再将 x 0 , y 0 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得出要求的轨 迹方程 . 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 ( 也叫做转移法 ). 【 跟踪训练 】 思想与方法 ⊙ 轨迹方程中的分类 讨论 例题: 已知 A , B 为平面内两定点,过该平面内动点 M 作 ) 则动点 M 的轨迹不可能是 ( A. 圆 C. 抛物线 B. 椭圆 D. 双曲线 解析: 以 AB 所在直线为 x 轴, AB 的中垂线为 y 轴,建立 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 M ( x , y ) , A ( - a, 0) , B ( a, 0) ,则 N ( x, 0). ∴ y 2 = λ ( x + a )( a - x ) ,即 λx 2 + y 2 = λa 2 . 当 λ = 1 时,轨迹是圆; 当 λ > 0 且 λ ≠1 时,轨迹是椭圆; 当 λ < 0 时,轨迹是双曲线; 当 λ = 0 时,轨迹是直线 . 综上,动点 M 的轨迹不可能是抛物线 . 答案: C 【 跟踪训练 】 2.(2019 年北京 ) 数学中有许多形状优美、寓意美好的曲线, 曲线 C : x 2 + y 2 = 1 + | x | y 就是其中之一 ( 如图 7-8-2). 给出下列三 个结论: ① 曲线 C 恰好经过 6 个整点 ( 即横、纵坐标均为整 数的点 ) ; ③ 曲线 C 所围成的“心形”区域的面积小于 3. 图 7-8-2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如图 D65 ,易知 A (0 ,- 1) , B (1,0) , C (1,1) , D (0,1) , 图 D65 “ 心形”区域的面积大于 2 S 四边形 ABCD ,即“心形”区域的面积 大于 3 ,说法 ③ 错误 . 故选 C. 答案: C 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 (1) 直接法:根据题目条件,直译为关于动点的几何关系, 再利用解析几何有关公式 ( 两点距离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夹角公式等 ) 进行整理、化简,即把这种关系“翻译”成含 x , y 的等式就得到曲线的轨迹方程了 . (2) 定义法:若动点轨迹满足已知曲线的定义,可先设定方 程,再确定其中的基本量,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 (3) 相关点法:有些问题中,其动点满足的条件不便用等式 列出,但动点是随着另一动点 ( 称之为相关点 ) 而运动的,如果 相关点所满足的条件是明显的,或是可分析的,这时我们可以 用动点坐标表示相关点坐标,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即可求 得动点的轨迹方程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