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三数学复习专题-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形、解三角形课件-第4章第7节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师大版高三数学复习专题-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形、解三角形课件-第4章第7节

走向高考 · 数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北师大版 · 高考总复习 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形、解三角形 第四章 第七节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举例 第四章 课前自主导学2 课 时 作 业4 高考目标导航1 课堂典例讲练3 高考目标导航 考纲要求 命题分析   能够运用正弦 定理、余弦定理等 知识和方法解决一 些与测量和几何计 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高考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 实际中的应用的考查,其常规考法 为:依据实际问题背景,直接给出 测量数据,通过考生作图分析,然 后选用恰当的公式直接计算. 预测2016年以实际问题为背景 构建三角形解决问题是一个可能的 发展方向. 课前自主导学 1.仰角和俯角 与目标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 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_________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 视线__________叫俯角(如图①). 上方的角 下方的角 2.方位角 指从____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点的 方位角为α(如图②). 3.方向角:相对于某一正方向的水平角(如图③) ①北偏东α°:指北方向顺时针旋转α°到达目标方向. ②东北方向:指北偏东45°或东偏北45°. ③其他方向角类似. 正北 4.坡度与坡比 坡度: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如图④,角θ为 坡角). 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如图④,i为坡 比).   1.(教材改编题)在某次测量中,在A处测得同一半平面方向 的B点的仰角是60°,C点的俯角为70°,则∠BAC=(  ) A.10°     B.50° C.120°  D.130° [答案] D [解析] 如图,由已知∠BAD=60°, ∠CAD=70°, ∴∠BAC=60°+70°=130°. 2.若点A在点B的北偏西30°,则B点在A点的(  ) A.西偏北30°    B.西偏北60° C.南偏东30°  D.东偏南30° [答案] C [解析] 如图可知B在A的南偏东30°. 3.如图所示,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所 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为50m,∠ACB= 45°,∠CAB=105°后,就可以计算A、B两点的距离为(  ) 4.(教材改编题)有一长为1的斜坡,它的倾斜角为20°, 现高不变,将倾斜角改为10°,则斜坡长为(  ) A.1  B.2sin10° C.2cos10°  D.cos20° [答案] C [解析] 如图,∵∠ABC=20°,AB=1,∠ADC=10°, ∴∠ABD=160°. 5.2014年9月16日,台风“海鸥”即将登陆海南文昌,如 图,位于港口O正东方向20海里的B处的渔船回港避风时出现故 障.位于港口南偏西30°方向,距港口10海里的C处的拖轮接 到海事部门营救信息后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沿直线CB去营救 渔船,则拖轮到B处需要________小时. [分析] 求解本题的关键是把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 题,然后再利用余弦定理解决. 6.海上有A,B,C三个小岛,测得A,B两岛相距10海 里,∠BAC=60°,∠ABC=75°,则B,C间的距离是 ________海里. 课堂典例讲练 如图所示,为了测量对岸A,B两点间的距离,在 这岸定一基线CD,现已测出CD=a和∠ACD=60°,∠BCD= 30°,∠BDC=105°,∠ADC=60°,试求AB的长. [思路分析] 在△BCD中,求出BC,在△ABC中,求出 AB. 测量距离问题 [方法总结] 求距离问题一般要注意: (1)基线的选取要准确恰当(在测量上,我们根据测量需要 适当确定的线段叫作基线,如例题中的CD). (2)选定或确定要创建的三角形,要首先确定所求量所在的 三角形,若其他量已知则直接解;若有未知量,则把未知量放 在另一确定三角形中求解. (3)确定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如果都可用,就选择更 便于计算的定理. 一货轮在海上由西向东航行,在A处望见灯塔C在货轮的东 北方向,半小时后在B处望见灯塔C在货轮的北偏东30°方 向.若货轮的速度为30nmile/h,当货轮航行到D处望见灯塔C 在货轮的西北方向时,求A、D两处的距离. 某人在塔的正东沿着南偏西60°的方向前进40m以 后,望见塔在东北方向,若沿途测得塔的最大仰角为30°,求 塔高. 测量高度问题 [方法总结] (1)处理有关高度问题时,要理解仰角、俯角 (视线在水平线上方、下方的角分别称为仰角、俯角)是一个关 键. (2)在实际问题中,可能会遇到空间与平面(地面)同时研究 的问题,这时最好画两个图形,一个空间图形,一个平面图 形,这样处理起来既清楚又不容易搞错. 提醒:高度问题一般是把它转化成三角形的问题,要注意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的应用,若是空间的问题要注意空间图形 和平面图形的结合. 测量角度问题 [方法总结] 首先要理解题意,分清已知和未知,画出示 意图,据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 有关三角形中,综合利用正、余弦定理有序地解三角形,逐步 求解问题的答案. 函数与方程思想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 从近两年高考试题看,高考对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考 察较少,但此部分内容能较好地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因此应积极备 考. 此时,在△OAB中,有OA=OB=AB=20,故可设计航行 方案如下:航行方向为北偏东30°,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 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 [方法总结] 1.本题主要问题在于不会构建v与t的函数关系 式,难以利用条件解不等式. 2.解答本题利用了函数思想,求解时,把距离和速度分 别表示时间t的函数,利用函数的性质求其最值,第二问应注意 t的范围.关于三角形中的最值问题,有时把所求问题表示关于 角θ的三角函数,再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来求解。 [解析] 如图,设航行t小时后,甲船到达C点,乙船到达 D点,问题即求CD最小时t的值. [错因分析] 俯角的概念理解错误是导致解题错误的根本 原因.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 俯角,而不是竖直线与视线的夹角. [误区警示] 在解实际问题时,应正确理解如下角的含 义. (1)方向角:从指定方向线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 (2)方位角:从正北方向线顺时针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 (3)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二面角的度数. (4)仰角与俯角:与目标视线在同一铅直平面内的水平视线 和目标视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时称为仰角,目标 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时称为俯角. 一个步骤 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阅读理解题意,弄清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已知与未 知,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解三角形问题 的模型. (3)根据题意选择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 (4)将三角形问题还原为实际问题,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有关 单位问题、近似计算的要求等. 两种情形 解三角形应用题常有以下两种情形 (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 个三角形中,可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 (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到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够条件的三 角形,然后逐步求解其他三角形,有时需设出未知量,从几个 三角形中列出方程(组)或解方程(组)得出所要求的解. 课 时 作 业 (点此链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