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5课 杜甫诗三首 课时优案1‎ ‎1.读准字音 ‎①秋兴八首(  ) ②凋伤(  )‎ ‎③暮砧(  ) ④青冢(  )‎ ‎⑤朔漠(  ) ⑥猿啸(  )‎ ‎⑦渚清(  ) ⑧霜鬓(  )‎ ‎⑨潦倒(  )‎ 答案 ①xìnɡ ②diāo ③zhēn ④zhǒng ⑤shuò ⑥xiào ⑦zhǔ ⑧bìn ⑨liáo ‎2.古今异义 ‎(1)百年多病独登台 古义:                             ‎ 今义:一百年的时间。‎ ‎(2)艰难苦恨繁霜鬓 古义:                             ‎ 今义:苦和恨。‎ 答案 (1)晚年。 (2)极其遗憾。‎ ‎3.一词多义 ‎(1)去 ‎(2)向 ‎(3)回 ‎(4)苦 ‎4.词类活用 ‎(1)艰难苦恨繁霜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多。‎ ‎(2)无边落木萧萧下: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从高处到低处降落。‎ ‎(3)丛菊两开他日泪:名词用作动词,流泪。‎ ‎(4)玉露凋伤枫树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 ‎1.梳理诗歌结构脉络,完成填空。‎ 5‎ 答案 自伤漂泊,忧国思乡 漂泊孤独,忧国伤时 ‎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诗人写《秋兴八首》(其一)时,在夔州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 B.《秋兴八首》(其一)诗人通过描写玉露、枫树林、波浪、菊花、孤舟等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景,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悲,羁旅之愁。‎ C.《咏怀古迹》(其三)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诗人对这位为民族和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D.《登高》全诗通过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E.《登高》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修辞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答案 BD 解析 A项,诗中“他日泪”是指往日流过的泪,现在又流了下来。C项,“青冢”表现的是王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E项,《登高》颔联没有采用拟人的手法。‎ 一、基础检测 ‎1.对《秋兴八首》(其一)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5‎ A.首联点出所在地点,开门见山。此联下笔密重,用“凋伤”和“萧森”给诗的意境笼罩上了败落景象,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是对“气萧森”的悲壮景象的展开,“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塞上风云”既写景也寓时事。‎ C.颈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由秋天的景物触动羁旅情思。“故园心”表明了作者急于回家过一种“独善其身”安定舒适的家庭生活的愿望。‎ D.尾联在时序推移之中叙写秋声,关合全诗。‎ 答案 C 解析 “故园心”兼有故国之思、家国之痛之意。选项中说作者急于回家过一种安定舒适的生活。错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两个“渚”都指水中的小块陆地。A.独自/只,仅仅。B.尚且/还。C.对着/从前。‎ ‎3.对《咏怀古迹》(其三)的主题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写昭君不被汉皇所重,终于葬身塞北的悲剧。‎ B.写昭君对汉皇的恨,也寄托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C.写昭君对亲人的思念和对长安汉宫的无限向往。‎ D.诗人借昭君的不幸身世,写自己怀才不遇的忧思。‎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主题的把握。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有着与昭君相似的遭遇。‎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中学毕业后去了海外,后来一直    澳大利亚,将近三十年了,我和他没见过一面。‎ ‎②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乔治·奥巴马多年来住在肯尼亚的贫民窟里,生活穷困    。‎ ‎③今晨,北京突然刮起4级北风,气温也出现小幅下降,秋风    ,凉意袭人。‎ A.作客 落寞 萧瑟 B.作客 潦倒 萧瑟 C.做客 潦倒 萧森 D.做客 落寞 萧森 5‎ 答案 B 解析 “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作客”是指寄居在别处。①句根据句意,他一直生活在异地,应选“作客”。“潦倒”,指颓丧,失意。“落寞”,指寂寞,冷落。②句,用“潦倒”搭配“生活”更恰当,且在语意上可与“穷困”并列。“萧瑟”:a.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b.形容冷落,凄凉。“萧森”:a.形容草木凋零衰败;b.凄凉阴森。句中修饰对象是秋风,应该选“萧瑟”。③句,“秋风”搭配“萧瑟”较合适。‎ ‎5.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 B.“青冢”指昭君墓,因其“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故名青冢。后来,“青冢”一词含义逐渐扩大,泛指坟墓。‎ C.单于是契丹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契丹灭亡。‎ D.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形式比较自由,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等。近体诗是唐初开始形成的,是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 答案 C 解析 选项中的“契丹”全部应为“匈奴”。“契丹”发源于中国东北部。“匈奴”是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 二、精段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6~8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6.首联中用一个“赴”字,有何妙处?‎ 答:                              ‎ ‎                                   ‎ 答案 “赴”本指到(某处)去,诗中指群山万壑都到了荆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突出了三峡和荆门那种山连岭接、雄奇生动的走向和动势,表现了景象的雄奇壮丽,同时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 解析 ‎ 5‎ 本题考查诗歌炼字的赏析能力。作答时,需要先解释字的本义,再结合诗中语境指明语境义,最后表现出内容及情感目的。‎ ‎7.昭君怨恨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概括。‎ 答:                              ‎ ‎                                   ‎ 答案 ①对远嫁他乡,独葬异乡的怨恨。②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和汉元帝的昏庸无能的怨恨。③思念故乡的幽怨。‎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作答时,需要逐句分析诗歌的内容,然后进行概括。“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说的是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由此可得出答案要点①。“画图省识春风面”,说出了画师的无耻和汉元帝的昏庸无能,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由此可得出答案要点②。而“环珮空归夜月魂”写她魂魄空归,由此可得出答案要点③。‎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 ‎                                   ‎ 答案 这首诗通过写王昭君美貌无人识、远嫁大漠、孤苦无依、独葬异乡的怨恨,表达了诗人对她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悲叹。‎ 解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的作者是在怀念古代史实的基础上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中必然涉及到历史典故,也必然反映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解读这类诗首先要理解典故内容和它包含的意义,再看作者抒情的角度。这首诗由写昭君村开始,进而写昭君的身世遭遇,最后突出昭君的怨恨。表面看来,好像是在咏昭君,实际上还是咏古迹以抒己怀,在抒写昭君的怨情时,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最终也未得一展抱负。而昭君也未能见知于君王,两人有相似的遭遇,诗中对她深寄同情,也有怨君之意、悲己之情。‎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