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秋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三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二三十年,书面阅读与数字化体验的迅速普及,湮没了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生活现场。同时,信息社会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创新,受众的审美意识变得新奇自由,而传统民间文学的审美表达以传承性和群体性为主,其走向衰落似乎是一种必然。‎ 每个时代的民间文学既反映着历史环境,又彰显出时代背景,还承担着文化传承功能,是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由乡音、乡俗和家乡故事传说而编织起来的童年记忆,往往在人们心中孕育出“底色的乡愁”并镌刻在人的一生中。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学,反映着民族友好、;j土会和谐的中华文明主题,有对孔子、屈原、诸葛亮等人物的思想品格认同,对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祝等故事类型用各自的方式接受并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分散在中华大地上的群众,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传承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如今,中国民间文学的人物形象、故事类型、叙事结构等被外来的文学系统挤压,尤其儿童成长初期所接受的童话几乎全是西方文本--白雪公主替代了田螺姑娘、小红帽替代了阿凡提。长此以往,孩子们对中国民间文学逐渐陌生以致淡忘。‎ - 24 -‎ 面对严峻的传承危机,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民间文学的创新能力和传承能力,使其重新回归曰常生活,有效融入当代社会。首要的是深度发掘中国民间文学的智慧资源,汲取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教育资源、伦理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增强人们接受本土智慧资源的信心。比如,以中国民间文学资源为素材,开发原创游戏产品,让中国民间文学资源进入当代文化消费领.域。最近几年,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就是很好的尝试。通过对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等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让故事里的经典形象重新立起来,让传统民间故事得到保护和传承。‎ 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多是口口相传,在失去原有传承场景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新的传承方式。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比如,英国的《魔戒》《哈利•波特》等吸纳了西方的神话资源,让传统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在日本,《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也都取材于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这些作品,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进行了有效嫁接,找到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艺作品的转化路径。‎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民间文学的表达方式和思维观念都与现代社会有所脱节,有时即便用很精彩的方式讲述出来,现代人可能也不接受。对此,我们不必强求。最重要的不是记住那些故事,而是要将故事所承载的忠、孝、仁、义等价值观传承好、传播好。‎ ‎(摘编自孙正国《留住民间文学中的民族记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民间文学失去了口口相传的传承场景,其原因在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逐渐普及。‎ B. 民间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它是促进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 C. 目前我国儿童接受的童话多来自西方,这导致中国民间文学受到外来文学系统挤压。‎ D. —部分民间文学已经与现代社会脱节,即使改变讲述方式,现代人也不可能再接受。‎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基于民间文学的意义与传承危机,提出了留住民间文学中民族记忆的措施。‎ B. 文章从社会发展趋势和民间文学特点的角度,分析了民间文学走向衰落的原因。‎ C. 文章将中外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进行对比,指出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好的做法。‎ D. 文章列举《魔戒》《幽灵公主》等作品,证明采取新的传承方式具有可行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学共同传承中华文明,但在具体传承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 B. 如果充分挖掘民间文学的丰富资源,就可能实现让民间文学融入当代社会的目标。‎ C. 面对民间文学的传承危机,我们必须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不断创新传承方式。‎ D. 传承、传播价值观应比记住故事更为重要,因此必须对经典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对应原文逐项分析。本题A项,“传统民间文学失去了口口相传的传承场景,其原因在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逐渐普及”,以偏概全,根据原文第一段“近二三十年,书面阅读与数字化体验的迅速普及,湮没了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生活现场。同时,信息社会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创新,受众的审美意识变得新奇自由,而传统民间文学的审美表达以传承性和群体性为主,其走向衰落似乎是一种必然”的表述可知,“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逐渐普及”只是原因之一,并非全部。C项,“目前我国儿童接受的童话多来自西方,这导致中国民间文学受到外来文学系统挤压”不合文意。原文表述为“长此以往,孩子们对中国民间文学逐渐陌生以致淡忘”,侧重的是孩子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事实。D项,“现代人也不可能再接受”,表述错误,原文为“现代人可能也不接受”,讲的是“可能性”不是绝对性。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浏览原文,再观察四个选项,需要找准答题区间,搜索与选项相关的语句,与选项的表述进行比对。本题C项,“文章将中外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进行对比,指出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好的做法”不合文意,文章不涉及二者对比,原文表达为“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多是口口相传,在失去原有传承场景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新的传承方式。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本题D项,“因此必须对经典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于文无据,原文表述为“最重要的不是记住那些故事,而是要将故事所承载的忠、孝、仁、义等价值观传承好、传播好”,文中只强调的传承、传播价值观的重要性,并未涉及传承途径。故本题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单身者,正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群体,一个社会符号。有媒体报道,国家民政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大陆有1.8亿单身男女。‎ - 24 -‎ 这一趋势并非中国大陆独有。台湾媒体报道,2012年台湾15岁以上的单身人口为939万人,占总人口约42%;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预测,到2030年,日本的终身未婚男性比例将增至30%,而女性则增至23%。‎ ‎(摘编自《中国青年网》)‎ 材料二:‎ 以下是单身女性幸福感的来源示意图:‎ ‎(来源于《人民网》)‎ 材料三:‎ 在第一期《知识就是力量》中,罗振宇先引用了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解读传统婚姻和现代婚姻的不同,既为独身主义者提供了论据,又提出了“协同进化”这一现代婚姻的本质,“一个现代人如果你选择结婚的话,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理由,叫协同进化,就是找到一个合作伙伴,我们一起进化,每一个人都成为更好的自己。”即兴戏剧中的“yes,and”理论也被罗加以解读,化用为维持婚姻幸福感的方法论之一。他说:“在婚姻关系中,我先认可你的状态,然后我把自己的创造力添加进去,我来构建一个有我参与的你的未来,这就是yes和and。”‎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四:‎ - 24 -‎ 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大范围的独居人口的增长?除了经济繁荣以及社会福利,独居人口异军突起的激增,来源于世界性的历史文化转变——社会学的创始人物爱弥尔·涂尔干称之为“对个体的宗教崇拜”。根据涂尔干的观点,个体崇拜产生于传统的农村集舍向现代工业城市发展的过渡期,当个人主见被称为“一种宗教式的实体”,因而具有了比群体更神圣的意义。作为一个主要创作都诞生于十九世纪的法国人,涂尔干并无法预见身后激进的经济个人主义——米尔顿·弗里德曼、艾茵·兰德、玛格丽特·撒切尔等诸多人物纷纷背书的个人主义;涂尔干也同样无法认同这些人物的观点:将个人从国家中解放出来,是创造财富和共同利益最有效的方法。但涂尔干也绝非一个完全的悲观主义者,他提出,现代社会的劳力方式,将会自然而然地让人们聚集在一起。毕竟,个人主义只有在得到现代最核心的社会制度——家庭、经济以及国家的支持下,才能成就所谓“独立”与“解放”,这便意味着,所有个人主义者都拥有清晰的利己主义,并聚集起来以达成公共利益。‎ ‎(摘编自[美]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单身社会》)‎ ‎4. 下面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比于男性,在30岁之前选择结束单身生活的女性人口比例更高。‎ B. 总的来说,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未婚人口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 C. 拥有稳定的工作以及父母身体健康,是女性幸福感的两大主要来源。‎ D. 拥有稳定的工作,有助于使单身女性实现对独立和个人价值的追求。‎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单身者日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据预测,到2030年,日本终身未婚男性比例的增幅高于女性。‎ B. 协同进化理论告诉我们,要维持婚姻的幸福感,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对方,不要把个人价值放在首位。‎ C. 由于个体崇拜是从农业集舍向现代工业城市过渡时期的产物,因此,个体比群体具有更神圣的意义。‎ D. 涂尔干认为离开社会,个体就无法实现其“独立”与“解放”,也就不能最有效地促成公共利益。‎ ‎6. 我国单身女性人口逐年增加,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4. C 5. D ‎ ‎6. ①女性的独立性增加,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健全。③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 ‎【解析】‎ - 24 -‎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C项,“是女性幸福感的两大主要来源”分析错误,材料二的示意图说的是“单身女性幸福感的来源”,把“单身女性”扩大到“女性”,与材料意思不符。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A项,分析错误,原文是“增至”,具体的增幅并不清楚。‎ B项,协同进化理论强调既尊重对方、又要发展自己。选项中的“最重要的是”没有依据。‎ C项,因果关系错误。第一句并不能成为“个体比群体具有更神圣的意义”的原因。‎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结合材料二的示意图分析可知,近年我国单身女性人口增加的原因是:幸福感来源的多元化,她们幸福感大多来源于稳定的工作;婚姻观念的转变;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福利的健全使人更易独居;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实现个人价值,人格的独立等。结合文本概括分析。‎ ‎【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解答要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在调查报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把握这些信息,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平线,遥远的地平线 肖复兴 - 24 -‎ ‎(1)在城市已经看不到地平线。被高楼大厦遮挡,地平线在遥远的天边。地平线,对于人们似乎可有可无,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2)有时我也会想,地平线真的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吗?我们现在所说的价值和意义,指向非常明确,大到历史与文化,小到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以至更小到柴米油盐。地平线,看到看不到,不当吃不当穿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3)我看到地平线最多的时候,在北大荒。无论出工到田野里,或者垦荒到荒原中,或者捕鱼到松花江上,或者收秋在场院,或者冬天伐木到完达山,都可以看到遥远的地平线,连接着田野荒原的尽头,水的尽头,山的尽头,和天边紧紧镶嵌在一起。天气好的时候,地和天相连的那一线,是笔直的,是阔大的,像天和地在亲密地接吻。天气不好的时候,那一线的衔接是灰色的,是暗淡的,即使雷雨天,地平线有惊鸿一瞥的电闪,却也是平静安稳地等着电闪雷鸣消失。这便是大自然,真正的宠辱不惊。‎ ‎(4)早晨或黄昏时候的地平线最为漂亮。有晨曦和晚霞,有朝阳和落日,地平线的色彩格外灿烂。有一年的麦收,我们连夜把地里的麦子抢收,拉回到场院里来。坐在铺满金色麦秸的马车上,迎着东方走,看见了地平线一点点的由暗变青,由鱼肚白变成了玫瑰红。那一刻的地平线,真的是诗情浓郁,像是变化万千的舞台,上演着魔术般的童话。‎ ‎(5)1974年初春,我离开北大荒,队上派了辆牛车送我到农场的场部。黄昏时分,春雪还未化尽,牛车嘎嘎悠悠地走得很慢。我不住地回头看着生活了整整六年的二队,忽然看见橙红色的灯笼一样的落日,以很快的速度下沉,一直沉落在地平线之外,光芒还弥散在四围,我的生活了六年的二队,就在这一片金黄色和橙红色的光晕包围之中。第一次感到,地平线离我竟是那样的近。‎ ‎(6)第二天早晨,细碎的雪花飘飘洒洒起来。女朋友送我上了一辆敞篷的解放牌大卡车的后车兜里。很快,她的身影变小,和地平线融合在一起。我看见,她跟着雪花在跑,一点一点地,变成了一片小雪花,淹没在茫茫雪原之中。地平线,似乎在我的周围,像如来佛的一只巨手,紧紧地围裹着我,寒冷而凄切。‎ ‎(7)回到北京,除了在列维坦和透纳的油画中,我再也没有看见过这样开阔、这样让我感慨又难忘的地平线。‎ ‎(8)再一次和地平线邂逅,是几十年之后,在遥远的戈壁滩。那一年夏天,我去米达木盆地西部寻访沙吉老人之墓。这位老人是第一位带领勘探队到青海寻找石油的向导,为我国的石油开发立下汗马功劳。墓地在尕斯库勒湖畔,湖水清澈如泪。湖水的尽头,便是地平线。站在湖边遥望地平线,水天荡漾,天如水,水如天,与别处不一样的感觉。‎ - 24 -‎ ‎(9)几十年前,一群北京学生也曾经来到这里。他们是支援三线建设,来到这里当石油工人的。他们来寻访沙吉老人墓地。他们和我一样,也是站在尕斯库勒湖边,被那水天相连的地平线吸引。和我不一样的是,他们竟然脱下鞋,挽起裤腿,走进湖水中,向着那遥远的地平线走去。那个时代,对于年轻人,拥有很多的诱惑,膨胀着很多的激情,便毫不犹豫地泼洒出最可宝贵的青春。这一群年轻人被地平线诱惑,全部沉没于尕斯库勒湖中。‎ ‎(10)想起这一切,地平线给予我的感觉,竟是那样的复杂,一言难尽。‎ ‎(11)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介绍画家何多苓的近况。他的年龄和我差不多,经历过同样的岁月沧桑。他说,以前风景画中要有地平线,用地平线体现一种诗意。现在,不会了,不必怀念年轻的自己,现在,他会更自由地画。他说的这番话,肯定有他的沧桑之后的感悟。我想起他那幅有名的油画《春风已经苏醒》。记得刚粉碎“四人帮”不久,在美术馆看到这幅油画的时候,很感动。那种忧郁的调子,那种迷茫又充满渴望的情感,那种时代交替之际的隐喻,觉得和罗中立的名画《父亲》决然不同。画中那个坐在草地上、咬着手指的小姑娘,望着画面之外的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呢?是遥远的地平线。‎ ‎(12)无论如何,我们经历了多少苦难、迷茫、失落,乃至整个青春与生命的代价,还是要相信,地平线是存在的。哪怕它在画面之外。‎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交代油画《春风已经苏醒》的内容,将它与罗中立的《父亲》进行对比,重在肯定何多苓先生艺术创作中突破成规的做法。‎ B. 文章从形状、色彩等角度描写不同天气状况下地平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北大荒地平线的特点,其中寄寓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C. 第②段“地平线,看到看不到,不当吃不当穿的,又有什么关系呢”一句运用反语,批评了那种过于追求实用价值的生活取向。‎ D. 第⑤段和第⑥段写作者离开北大荒的情形,具体刻画两个与地平线相关的场景,字里行间饱含浓郁真挚的情感,有很强感染力。‎ ‎8. 通观全文,作者借“地平线”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意蕴?‎ ‎9. 第⑨段插叙北京学生的经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A 8. ①地平 - 24 -‎ 线是壮观、诗意的自然景象,作者借“地平线”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②地平线凝聚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作者借“地平线”表达对青春时代与北大荒生活的怀念。③地平线象征着美好的希望,作者借“地平线”表达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的坚守。 ‎ ‎9. ①本段和上段作者游尕斯库勒湖的所见所感互相印证、补充,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地平线之美。②青年学生“追逐”地平线产生的悲剧,体现了地平线给人带来的影响具有复杂性,为结尾的议论做铺垫,可以引发读者对青春、诱惑、激情等的思考。‎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项,“重在肯定何多苓先生艺术创作中突破成规的做法”不恰当,原文“那种忧郁的调子,那种迷茫又充满渴望的情感,那种时代交替之际的隐喻,觉得和罗中立的名画《父亲》决然不同,”是说二者画作的风格、内容不同;“对比”也不准确,应是比较。‎ 故选A。‎ ‎【8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意蕴的探究。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解答本题时要抓住“地平线”的形象特征,剖析它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意义。文中所写“地平线”有三种。第一种是在北大荒生活时看到的地平线,“天气好的时候,地和天相连的那一线,是笔直的,是阔大的,像天和地在亲密地接吻。天气不好的时候,那一线的衔接是灰色的,是暗淡的,即使雷雨天,地平线有惊鸿一瞥的电闪,却也是平静安稳地等着电闪雷鸣消失。这便是大自然,真正的宠辱不惊”,“看见了地平线一点点的由暗变青,由鱼肚白变成了玫瑰红。那一刻的地平线,真的是诗情浓郁,像是变化万千的舞台,上演着魔术般的童话”,由此可知地平线是壮观、诗意的自然景象,作者借“地平线”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第二种是离开北大荒时看到的地平线,“忽然看见橙红色的灯笼一样的落日,以很快的速度下沉,一直沉落在地平线之外,光芒还弥散在四围,我的生活了六年的二队,就在这一片金黄色和橙红色的光晕包围之中。第一次感到,地平线离我竟是那样的近”,作者借“地平线”表达了对青春时代与北大荒生活的怀念。第三种是在油画上看到的地平线,“画中那个坐在草地上、咬着手指的小姑娘,望着画面之外的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呢?是遥远的地平线”,“无论如何,我们经历了多少苦难、迷茫、失落,乃至整个青春与生命的代价,还是要相信,地平线是存在的。哪怕它在画面之外”,可知地平线象征着美好的希望,作者借“地平线”表达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的坚守。‎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具体考查插叙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先要诵读全文,找到文中使用插叙的段落,再结合上下文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及作用。“他们和我一样,也是站在尕斯库勒湖边,被那水天相连的地平线吸引”,突出地平线之美;“那个时代,对于年轻人,拥有很多的诱惑,膨胀着很多的激情,便毫不犹豫地泼洒出最可宝贵的青春。这一群年轻人被地平线诱惑,全部沉没于尕斯库勒湖中”,引发读者对青春、诱惑、激情等的思考,为下文议论“)想起这一切,地平线给予我的感觉,竟是那样的复杂,一言难尽”作铺垫。‎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阶,宇子升,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年进士第三,性颖敏,有权略。皇太子出阁,召拜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丁母忧归。服除,擢国子祭酒,寻改吏部。故事,吏部率鐍①门,所接见庶官不数语。阶折节下之,见必深坐,咨边腹要害、吏治民瘼。皆自喜得阶意,愿为用。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帝察阶勤,又所撰青词②独称旨,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嵩怙宠弄权,猜害同列。既仇夏言置之死,而言尝荐阶,嵩以是忌之。一日独召对,语及阶,嵩徐曰:“阶所乏非才,但多二心耳。”盖以其尝请立太子也。阶危甚,度未可与争,乃谨事嵩,而益精治青词迎帝意。寻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密疏发咸宁侯仇鸾罪状。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帝既诛鸾重阶数与谋边事时议减鸾所益卫卒,阶言:“不可减。又京营积弱之故,卒不在乏而在冗,宜精汰之,取其廪以资赏费。”皆用之。一品满三载,进勋为柱国;满六载,再录子为中书舍人;满九载,改兼吏部尚书。杨继盛下锦衣狱, 嵩属陆炳究主使。阶戒炳曰:“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又为危语嵩曰:“上惟二子,必不忍以谢公,所罪左右耳。公奈何显结宫邸怨也。”嵩惧,乃寝。倭躏东南,帝数以问阶,阶力主发兵。又念边卒苦饥,请收畿内麦数十万石,自居庸输宣府,紫荆输大同。帝悦,谕行之。万历十一年卒,年八十一,赠太师,谥文贞。‎ ‎(选自《明史·徐阶传》,略有删改)‎ - 24 -‎ ‎【注】①鐍(jue),锁闭。②青词,指道士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用朱笔书写在青藤纸上,故又称绿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帝既诛鸾/重阶数/与谋边事/‎ B. 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帝既诛鸾/重阶数/与谋边事/‎ C. 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帝既诛鸾/重阶数/与谋边事/‎ D. 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帝既诛鸾/重阶数/与谋边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祭酒,指古代由朝廷任命的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校长。‎ B. 尚书,原是宫廷里掌管文书奏章的官,汉以后地位渐高,唐始为六部的最高长官。‎ C. 锦衣,即锦衣卫,兼管刑狱、缉捕、审问之事,明中叶后与东西厂并为特务组织。‎ D. 谥号,对已故的皇帝、皇后、诸侯和大臣等按其生平事迹给予褒扬或同情的称号。‎ ‎12.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徐阶聪慧有才,深受器重。自从考上进士后,先后兼任翰林院侍讲、学士以及文渊阁大学士,所撰青词无人能及。‎ B. 徐阶虚心谦卑,礼贤下士。在吏部任职时,屈尊礼遇下级官员,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情况,赢得朝野的敬重。‎ C. 徐阶正直敢言,颇有见地。关于精汰京城卫戍部队、关于抵御倭寇的人侵,他所提的建议全都得到皇帝的采用。‎ D. 徐阶机敏自保,谨小慎微。闻渊任吏部尚书时独断专权,他为避免矛盾主动调离;严嵩猜害同列,他小心应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2)阶戒炳曰:“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 ‎【答案】10. C 11. D 12. B ‎ ‎13.‎ - 24 -‎ ‎ (1)皇帝对徐阶没有哪天不是尊重厚待的,朝廷推举徐阶为吏部尚书,皇帝没有同意,不想徐阶离开他身边.‎ ‎(2)徐阶告诫陆炳:“如果不谨慎,一旦牵涉到皇子,江山社稷该怎么办!”‎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关键在于两处争执:一是“嵩欲因鸾以倾”和“嵩欲因鸾以倾阶”,二是“自阶乃愕然止”和“乃愕然止”。根据文意可知“嵩欲因鸾以倾阶”,其中“倾”使动用法,“使……倒”,打倒,“阶”是“倒”的宾语,所以在“阶”后断开,译为“打算以仇鸾事打倒徐阶”。“及闻鸾罪发自阶”意思是“待听说仇鸾的罪行是徐阶告发”,“自阶”作“发”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乃愕然止”译为“才愕然作罢”,表示事件的结果。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D项,“给予褒扬或同情的称号”对谥号理解有误,谥号分“美谥”“恶谥”和“平谥”三种,选项中漏掉了“恶谥”,即批评类谥号。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赢得朝野的敬重”在文中没有依据且夸大其词,原文只是说“皆自喜得阶意,愿为用”,意思是“(下层官吏)都高兴自己被徐阶赏识,愿意为其所用。”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重点词语和句式:(1)尊:尊重;推:推举;听:听取、同意;左右:身边。(2)戒:告诫;即:如果;一:一旦;及:涉及、牵涉;如……何:固定结构,怎么办。‎ - 24 -‎ ‎【点睛】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解题小技巧 :‎ ‎(1)读文知义(人物、时间、地点、职位、事件、情理志、品质)‎ ‎(2)审题知文(借助试题,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题文比对(试题和原文比对看,注重细节,不可凭模糊的记忆和感觉去答题)‎ 译文:‎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年(1523)考取进士第三名,性情聪颖机敏,有权术谋略。皇太子出阁读书,皇帝召拜他为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遭逢母亲丧事归乡。守丧期满,被提拔为国子监祭酒,不久调任吏部。旧例,吏部总是大门紧闭,接见下层官吏不多言语。徐阶屈尊礼遇他们,会见必定久坐,咨询边塞腹地要害,吏治民疾。他们都高兴自己被徐阶赏识,愿意为其所用。尚书熊浃、周用都看重徐阶。周用死后,闻渊接替他,以前辈自居,做事独断。徐阶不乐意,恳请将自己调出以回避他,被任命兼任翰林院学士,不久晋升礼部尚书。皇帝明察徐阶辛勤,加之唯独他所撰写的青词合乎圣意,召他值宿无逸殿,赐给飞鱼服和宫廷饮食,皇帝对徐阶优礼不断。朝廷推举徐阶为吏部尚书,皇帝没有同意,不想徐阶离其左右。严嵩恃宠弄权,猜嫉加害同列。因为仇视夏言,置其于死地,而夏言曾推荐过徐阶,严嵩因而忌恨他。一天皇帝单独召对严嵩,谈及徐阶。严嵩缓缓地说:“徐阶缺的不是才干,仅多二心罢了。”大概因为他曾奏请册立太子吧。徐阶岌岌可危,考虑到不能与其争执,于是谨慎事奉严嵩,而且更精心撰写青词迎合皇帝心意,不久晋升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秘密上书告发咸宁侯仇鸾罪状。严嵩认为徐阶与仇鸾曾经共执政事,打算以仇鸾事打倒徐阶。待听说仇鸾的罪行是徐阶告发,才愕然作罢,但对徐阶更加猜忌。 ‎ - 24 -‎ 皇帝诛杀仇鸾后,更重视徐阶,屡次同他谋划边疆事务。当时商议减去仇鸾所增加的卫兵,徐阶说:“不能减。京营积弱的原因,终不在疲乏而在于闲散,应当做精选淘汰,提取他们的粮饷作为奖赏的花费。”都听从了徐阶的意见。徐阶一品三年满期,功勋有加,任柱国;六年考满,并任用其子为中书舍人;第九年,改兼吏部尚书。杨继盛被打入锦衣卫的牢狱,严嵩嘱托陆炳追究主使人。徐阶告诫陆炳:“如果不谨慎,一旦涉及皇子,宗庙社稷怎么办!”又说了令人害怕的话劝阻严嵩:“皇上只有两个儿子,必定不忍心开罪于皇子,以回答你的质询,以此来向您道歉,问罪的只是左右朝臣。您为什么要公开同宫邸结仇怨呢?”严嵩闻言惊恐,才算了结。倭寇蹂躏东南,皇帝几次询问徐阶,他力主发兵。又念及边关士卒苦于饥饿,奏请征收京都辖区的麦子数十万石,自居庸输往宣府,从紫荆输往大同。皇帝很高兴,下诏实施这个方案。万历十一年(1582)徐阶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被追封为太师,谥号文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冯翊①西楼 郎士元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 近郭乱山横古渡,野庄乔木带新烟。‎ 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陶令②好文常对酒,相招一和白云篇③。‎ ‎【注】①冯翊:唐代郡名。②陶令:陶渊明。③白云篇:陶渊明《和郭主簿》诗中有“遥遥望 白云”之句,后以“白云篇”称隐士之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倚”“望”表现诗人盼归之状,“凄然”“苦”则揭示出他的心境。‎ B. 西楼暮天、古渡野庄、北风雁声都是诱发诗人内心伤感与愁苦的景物。‎ C. 诗人客居他乡,“再圆”之月更添离愁,深沉的情感与景物有机交融。‎ D. 前三联景中叙事,侧重叙事,描绘出一幅萧瑟苍凉的画面,自然贴切。‎ ‎15.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①意为陶渊明喜欢写文章,喜欢和朋友对饮,如有人相招饮酒,就必有唱和之文。(2分)②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虽感叹客居之愁苦,但欲寄情山水的乐观、旷达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D项,“侧重叙事”说法错误,应为侧重写景。故选D。‎ ‎【15题详解】‎ - 24 -‎ 试题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选材的特点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解析诗句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指出诗句的具体内容写了什么;第二步,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是什么;第三步,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或者有什么表达效果。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前三联景中叙事写景,描绘出一幅萧瑟苍凉的画面,自然贴切。西楼暮天、古渡野庄、北风雁声都是诱发诗人内心伤感与愁苦的景物。“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一和白云篇”意为陶渊明喜欢写文章,喜欢和朋友对饮,如有人相招饮酒,就必有唱和之文。根据注释可知,该联用典,表达了诗人虽感叹客居之愁苦,但欲寄情山水的乐观、旷达之情。‎ ‎【点睛】分析诗歌中某一联的含意,即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心境,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是重视诗中哪些诗句带有明显、强烈的感情色彩词语;二是诗中描述图景,与作者情感的关系。即抓住诗句中的众多意象,渲染了意境怎样的特点;三是关注注释暗示信息。解析诗句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第三步,指出诗人在诗句中运用该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情感,或者有什么表达效果。‎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望》中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是“___,____”。‎ ‎(2)《离骚》中诗人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后悔没有看清道路,犹豫想要退隐的两句是“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列子虽然免于行,“____”;惟有顺应天地万物之性, 驾驭六气变化,“______”才是真正的无所凭借。‎ ‎【答案】 (1). 烽火连三月 (2). 家书抵万金 (3). 悔相道之不察兮 (4). 延伫乎吾将反 (5). 犹有所待者也 (6). 以游无穷者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烽”“抵”“悔”“察”“延伫”“反”“犹”“待”“游”,理解字义去记忆。‎ - 24 -‎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除了考查字形默写,还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具有一定难度。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要想做全做对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题,首先要下大功夫苦功夫,把原文要求背诵的段落背会,背诵的时候要注意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不要死记硬背。要背得认真,记得准确,不要一知半解,似是而非。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生态禀赋良好,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的全面推进,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是浙江“千万工程”_______的样板村。余村以_______的决心来治理污染,先后关停了矿山、水泥厂和一大批竹筷企业,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在如今的余村,远山、竹林、溪水、民居,共同构成美不胜收的画面。村口有一方水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此取经的人_______,看到浙江乡村的变化,大家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_______,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强基础、补短板,让乡村提颜值、增内涵。‎ 浙江“千万工程”从一处美延伸为处处美,一时美变成长久美,让“浙江美”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名副其实 壮士断腕 络绎不绝 脚踏实地 B. 名不虚传 刮骨疗毒 源源不断 脚踏实地 C. 名不虚传 壮士断腕 络绎不绝 实事求是 D. 名副其实 刮骨疗毒 源源不断 实事求是 ‎18.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B. 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休闲旅游产业链。‎ - 24 -‎ C. 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D. 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B. 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C 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D. 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答案】17. A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名副其实”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名不虚传”指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语境指“余村是……样板村”,“样板村”为“名”,是“千万工程的样板”,而“美丽乡村”为其实,所以填“名副其实”。第二处,“壮士断腕”意指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刮骨疗毒”是指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典故来自《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后来也用刮骨疗毒形容意志坚强的人。此处是表明治理污染的决心,所以填“壮士断腕”。第三处,“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语境为“来此取经的人”,故用“络绎不绝”。第四处,“脚踏实地”意思是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参观者……要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强基础、补短板……”强调做事的态度,故用“脚踏实地”更恰当。故选A。‎ ‎【18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本题是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语病分析,辨析时要关注前后语境,先找到这个句子即“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经辨析知这个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不能承接划线前的主语“余村”,应改为“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这样就可承接主语“余村”;二是结构混乱,“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句式杂糅,可改为“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的休闲旅游产业链。”或“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这样就排除了ABD三项。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核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初步感知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顺序、逻辑顺序,做到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一般用排除法。此类题一般结合排除法进行。题干要求“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题目要求补写的是第二段的句子,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答题。本题还要对选项的句子进行分析,答题时注意逻辑顺序。从照应后文的排列顺序,括号前句子是“村口有一方水塘”,后面最好衔接是B、C两项,可排除AD两项;再注意这句话中的冒号,冒号后面跟着的内容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前面应接“十个红色大字”,由此判断C项衔接不当。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下面是某位高三毕业生发给班主任王老师的短信留言,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王老师,您好!我是你的学生小明。在高中学习中,我的成绩不理想,能在高考时有所建树,这都是您不放弃耐心见教的结果。您精湛的教学技艺,令同学们十分看重,今将劳燕分飞,谨祝教祺!‎ - 24 -‎ ‎【答案】①“建树”改为“进步”;②“见教”改为“帮助”;③“看重”改为“敬重”;④“劳燕分飞”改为“分别”;⑤“教祺”改为“工作顺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某位高三毕业生发给班主任王老师的短信留言,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中,“能在高考时有所建树”中“建树”使用不当,“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语境是“学生小明”,在此处,语意过重,可以改为“进步”;“这都是您不放弃耐心见教的结果”中“见教”使用不当,“见教”,谦辞,指教(我),此处对方教育我,使用不当,可以改为“帮助”;“令同学们十分看重”中“看重”使用不当,“看重”,意思是看得起;看得很重要,此处说学生敬重老师,可以改为“敬重”;“今将劳燕分飞”中“劳燕分飞”使用不当,“劳燕分飞”意思是“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此处老师与学生分离,可以改为“分别”;“谨祝教祺” 中“教祺”使用不当,“教祺”意思是“是文言书信对教育工作者祝福的敬语,一般写在信文末尾,意为教学工作安好”,属于书面语,不符合短信留言的语体风格,可以改为“工作顺利”。‎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1.根据下面这段文字,请给“司法救济”下定义。要求不超过75个字。‎ 司法救济是指当宪法和法律赋予人们的基本权利遭受侵害时,人民法院应当对这种侵害行为作有效的补救,对受害人给予必要和适当的补偿,以最大限度地救济他们的生活困境和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维护基于利益平衡的司法和谐。‎ ‎【答案】司法救济是人民法院在受害人基本权利遭受侵害时,给予其必要和适当补偿,以最大限度救济其生活困境、保护其正当权益、维护司法和谐的一种措施。‎ - 24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下定义要记住一个公式: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第一步:提取“邻近属概念”。 首先在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邻近概念。第二步:寻找种差。 就是寻找那些属于邻近属概念的信息点。要注意有些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定义不严密 。第三步:整合成单句。 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结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者=种差+邻近属概念”的公式。要注意这些属性组成的种差是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律。确定陈述语序,合理排序。确定陈述语序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所给种差的材料,寻找其中的陈述线索,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本题被定义概念是“司法救济”,临近属概念是“措施”,种差是“人民法院在受害人基本权利遭受侵害时,给予其必要和适当补偿,”和“以最大限度救济其生活困境、保护其正当权益、维护司法和谐”,然后按照顺序和字数要求来下定义。‎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电影《流浪地球》剧情是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影片一上映立刻引发轰动,累计票房已突破四十亿。‎ 有网友认为《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仅仅是堪比好莱坞的科幻特技和超高的票房,更是中国情怀(家园情怀)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展示和对外输出。‎ 导演郭帆说,它找到了“中国科幻的文化内核”。‎ 刘慈欣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将一些人们平时不会去想的基本问题非常直接地砸到你面前,强迫你去想,去面对,比如文明生存问题,比如道德问题,比如什么样的人算人,比如人类力量处于什么程度,等等等等,这些问题是我们现在存在的人类永远不会面对的,但是他却给我们提供了至少是非常令人可信的答案,而且可能是最为接近现实的答案。‎ 只有真实才能让人们去“信”,只有“信”才能调动情感和情绪。‎ 对此,你有何看法?‎ 要求:围绕材枓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崇尚真实 - 24 -‎ ‎ 古人云:“文,真则不假,实则不空。”文如其人,做人亦应如此。‎ 纵观历史长河,大凡至善至美,皆求真。古人求真,则有:“宁当白丁汉,不做伪书生。”今人求真,则有:“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以,求真,崇真,乃做人的底线,亦是做人的至境。‎ 真实,是生命的基础。人,生来真实,真实的生命,至善,至美。个人真实,则可立信于世,国家真实,则可诚于四海。“至真于水火之中的人,终会被千夫所指。”倘若选择把自己变成一个虚伪虚假的人,不知羞耻的存活于世,这实不可取。真,做人的底线。‎ 懂得真实的人,志存高远,品行志洁。陆元琪说:“有真无善,野矣;有真无美,陋矣;有善有美而无真,假矣。”李大钊言:“顺其自然,在真实之上求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人生都归于幻灭。”真,做人的至境。‎ 洞察千古事,人亦追求真实,崇尚真是。数百年前,一位被捆在柴堆的上男子大呼真理永存,数百年后,我们赞叹,那个执着于真实,为真理献出自己生命的男人——布鲁诺。数十年前,一个出于迷惘中的政党,高举改革开放,求真务实的大旗,数十年后,我们惊叹,那个追求真理让中华民族复兴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真,至善,至美,令人追求令人崇尚。‎ 时间流逝着,高楼代替了小屋,水泥代替了泥路,而虚假亦蒙蔽了真实。高速发展的当今,我们似乎早已沦落为虚假的奴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我寻不得真实。而我能知道的精明算计,左右逢源,我看不到真实。而我能知道的,只是蛋白粉被换成了三聚氰胺,食用油被换成了地沟油,皮鞋变成了胶囊,而馒头却被染了色。钱、权、名、利,让人们变得自私,贪婪,虚伪,腐烂不堪。我们拉着追求真实的横幅,却用虚伪的嘴脸干着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身体腐朽,终只归自然,精神腐朽,则为祸一方。‎ 人类的心灵更习惯真实。这些年,乡土文化蓬勃复兴,这其实归因于城市化的加速进展。但再多的新修古镇、再多的农家乐,依然不能真正根治我们迷失的病痛。人是智慧生命,大多数人的内心更信赖和依恋可触摸的真实的世界。我们的头脑力量足以弃假存真,虚拟现实只骗得过双眼罢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对于真实世界的渴望,每一幅名画、从《清明上河图》到莫奈的《日出》,都来自于一趟真是的旅行;每一位巨匠,从荷马到莫言,都不是对他人的模仿或是对影像的记录。伟大源于生活,美丽来自自然。‎ 真,人之底线,真,人之至境。崇真于世,求真于己,方可至善至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写作文的能力。‎ - 24 -‎ 审题:本题是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根据材料可知,《流浪地球》找到了“中国科幻的文化内核”, 刘慈欣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给我们提供了至少是非常令人可信的答案,而且可能是最为接近现实的答案,只有真实才能让人们去“信”,只有“信”才能调动情感和情绪。材料强调的是“真实可信”,所以我们可以就此立意。‎ 立意:‎ ‎(1)真实可信的意义 ‎(2)崇尚真实 ‎(3)真实最美 ‎(4)真实才可信 素材:‎ ‎(1)我国教育家叶老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强调的就是作文讲究“真实”。编造的作文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写作水平地提高。‎ ‎(2)一名优秀客机机长的成长需要3000个小时的飞行经历。模拟器上的再多练习,也不能与云海中的紧张操作相提并论。相反,有研究显示,随着模拟飞行器的普及,机长的应变能力正在悄然退化。这已经导致了一系列失误性事故的发生。可以理解,个人真实的体验对于一个人技能的养成,对于一项事业的发展有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3)在社会思想领域尤其突出的,是真实体验的基础性作用。马克思并不是第一位社会主义者,却是最伟大的一个。与欧文、圣西门等前辈不同,他更多地体察民情,更多地活跃于车间里而非图书馆中。是第一手的资料、第一时间的灵感,成就了伟岸的科学社会主义。放到今天,如果我们沉迷于虚拟,却从不抬头看看窗外并进而走向现实世界,我们的思想与信仰自然就缺少了坚实的基础。‎ ‎(4),我们首先要去观察生活、亲历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积累情感;其次要投入真情,让真情感动自己,同时也感染别人;最后学会用细节较好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表达出自己真挚的感情,给人以真实感。‎ - 24 -‎ 结构层次:文章开篇由古人的话引出观点:做人应真实。文章接下来阐述了真实,是生命的基础,是做人的底线;文章引用陆元琪和李大钊的话,说明“真,做人的至境。”文章接下来列举布鲁诺、中国共产党的例子,表明“真”令人追求令人崇尚;文章从反面列举例子,阐明假亦蒙蔽了真实的危害;文章又进一步论述人类的心灵更习惯真实,伟大源于生活,美丽来自自然。文章结尾点题:崇真于世,求真于己,方可至善至美。‎ ‎【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 ‎ - 24 -‎ ‎ ‎ - 2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