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0级高三上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欧美浪漫文学和文学批评可以让我们有更开阔的视野来理解我们传统的文学,特别是对理解李白这样的诗人。但是,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学经验和批评传统,浪漫文学和浪漫主义批评在李白研究上的局限性,也是需要看到的。欧美的浪漫文学,强调突破传统与常规的束缚,而李白对待传统的文学规范,却表现出相当尊重的态度。例如,李白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在20世纪早期的浪漫主义解读中,李白喜欢做乐府诗被视为艺术上打破声律束缚、追求解放的标志。但更为深入的研究,则揭示出李白的乐府创作,体现了复古和创新的复杂关系。因此,李白绝不是在简单否定传统、规范的基础上追求创造性,其继承与创造水乳交融的艺术特色,与浪漫文学的文学经验有所差异,因此,浪漫主义批评对突破常规的强调,对于理解李白艺术就有不尽妥帖之处。‎ ‎“天真”、“豪放”是古代诗论家评价李白最常用的术语,也代表了李白诗歌艺术最突出的两个特色。李白诗歌的“豪放”与浪漫文学的特征颇多近似,如充溢的激情、不羁的想象,都体现了精神追求自由的奔放力量,但是,李白诗歌“天真”的一面,情况则比较复杂。“天真”是与虚饰、矫情相对。李白的“天真”植根于中国道家哲学的“自然”精神。这与浪漫文学通过对大自然的沉思来表现自我精神的至高创造力,有着明显的差别:欧美的浪漫文学,注重表现“自然”,而他们所推重的“自然”,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对的大自然;浪漫主义文学对自然的表现,就其本质来讲,是自我的精神创造力的投射。中国传统文学所表现的“自然”,则是指世界的本然与人之本性,表现自然的终极目的,并不是展现自我精神的至高创造力,而是体会世界与人本然的存在状态,人在追求自然过程中体会到的精神自由,并不建立在自我高扬基础上,而是体现为对世界与人之本然存在状态的深刻体认。李白的“天真”正是建立在这种独特的“自然”观念之上。‎ - 27 -‎ 浪漫主义诗人喜欢通过描绘大自然来反抗城市文明的束缚,李白在诗歌选材上并无明显偏向,他向往理想境界,但并不刻意乖张,最善于就人之常情开掘奇崛宏伟、一往情深的诗境。如《静夜思》,其所抒之情不过是寻常的游子思乡,其所写之景不过是日常生活的普通片段,但在他的笔下,游子低头沉吟思乡的一刹那,恰是摒除了一切繁杂而无比专情的时刻,这是一个理想而纯净的时刻,它生灭于日常人生的起伏之中,却体现了对人生的纯化与提升。这就是李白追求理想境界而又不离日常人生的独特所在。李白的诗歌表达了种种人生愿望、人生体验,他不回避自己的功名富贵之思,也不回避自己的日常人情,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独特的和谐关系,与浪漫主义文学追求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浪漫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批评在理解李白上的枘凿之处,需要特别留意,一切简单照搬外来批评视角的做法,都并不可取,但从文学交流的开阔格局来看,我们大可不必因为这些枘凿而对外来影响抱彻底拒斥的态度,因为即使是这些现象的存在,也可以积极地启发我们深入认识中国文学的独特性。‎ ‎(《文学遗产》2008年3期,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早期的浪漫主义并不能准确解读李白,他的乐府诗创作既有创新,也有复古。‎ B. 从浪漫主义的批评视角来看,充溢的激情、不羁的想象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C. 李白诗歌里的“天真”体现出对世界与人之本然存在状态的深刻体认。‎ D. 《静夜思》所抒之情体现了李白对人生的纯化与提升以及从不回避的功名富贵之思。‎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证浪漫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批评在理解李白上的局限性。‎ B. 文章的分论从李白对待文学传统的态度和对李白诗歌之“天真”特色的理解角度展开。‎ C. 文章比较了欧美浪漫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学表现的“自然”及表现“自然”目的的差异。‎ D. 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较为深入地解读了李白诗歌的特色。‎ ‎3. 根据原文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白对待文学传统的态度有别于浪漫主义,表明其思想中现实主义成分更多。‎ B.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基于中国的“自然”观念,不强调自我精神创造力的投射。‎ C. 李白最善于就人之常情开掘奇崛宏伟,表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独特的和谐关系。‎ D.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用外来文学理论和批评传统进行解读弊大于利。‎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 D项,无中生有,“从不回避的功名富贵之思”错误。依据“如《静夜思》,其所抒之情不过是寻常的游子思乡,其所写之景不过是日常生活的普通片段,但在他的笔下,游子低头沉吟思乡的一刹那,恰是摒除了一切繁杂而无比专情的时刻,这是一个理想而纯净的时刻,它生灭于日常人生的起伏之中,却体现了对人生的纯化与提升”可知,《静夜思》没有体现从不回避的功名富贵之思。‎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B项,“从李白对待文学传统的态度和对李白诗歌之‘天真’特色的理解角度展开”错误,文章从三个角度论述了浪漫文学和浪漫主义批评在李白研究上的局限性:首先,在对待文学传统的态度上;其次,对李白诗歌艺术之“天真”特色的理解上;第三,在诗歌选材上。‎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A项,错误,曲解文意。“其思想中现实主义成分更多”理解错误,文中写“李白绝不是在简单否定传统、规范的基础上追求创造性,其继承与创造水乳交融的艺术特色,与浪漫文学的文学经验有所差异”是为了证明“浪漫主义批评对突破常规的强调,对于理解李白艺术就有不尽妥帖之处”,而并不是表明其思想中现实主义成分更多。‎ B项,错误,篡改原文。“不强调自我精神创造力的投射”错误,依据“李白的‘天真’植根于中国道家哲学的“自然”精神。这与浪漫文学通过对大自然的沉思来表现自我精神的至高创造力,有着明显的差别”“并不是展现自我精神的至高创造力”可知,选项缺少“至高”,造成意思与原文不同。‎ C项,正确 - 27 -‎ D项,错误,无中生有。“弊大于利”错误,依据“欧美的浪漫文学,强调突破传统与常规的束缚,而李白对待传统的文学规范,却表现出相当尊重的态度”“李白绝不是……其继承与创造水乳交融的艺术特色,与浪漫文学的文学经验有所差异,因此,浪漫主义批评对突破常规的强调,对于理解李白艺术就有不尽妥帖之处”可知,文章只说是“不尽妥帖”,而并未说“弊大于利”。‎ 故选C。‎ ‎【点睛】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意思。‎ 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 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 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 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 八,答非所问。指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27 -‎ 材料一:共享经济,是由个人或第三方平台将闲置资源或服务以有偿分享给需求者,并从中获得报酬的经济模式,其核心特征是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资源优化配置。共享经济的发展驱动力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产生与普及。二是人口红利。近年来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大发展也源自人口基数带来的互联网人口红利。三是大量共享经济服务提供者。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大量的传统行业劳动力进入共享经济领域,个人的技能或服务借助第三方平台实现更快速的流动。四是大量闲置资源可供给优化。以汽车为例,根据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显示,平均一辆车只有4%的时间在行驶,而96%的时间中被闲置,这在客观上提供了可供优化的资源。‎ ‎(摘编自《国家地理》周刊编辑部《共享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材料二: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交易规模比上年增长41.6%。从市场结构来看,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交通出行三个领域的共享经济交易规模位居前三。从发展速度来看,生产能力、共享办公、知识技能三个领域增长最快,分别较上年增长97.5%、87.3%和70.3%。但与此同时,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领域直接融资规模约1490亿元,同比下降23.2%。2015—2018年,网约出租车客运量占出租车总客运量的比重从9.5%提高到36.3%,其收入年均增速为35.3%,是巡游出租车服务的2.7倍;共享住宿收入占住宿业总客房收入的比重从2.3%提高到6.1%,其收入年均增速约为45.7%,是传统住宿业的12.7倍;在线外卖收入占餐饮业收入的比重从1.4%提高到10.6%,其收入年均增速约为117.5%,是传统餐饮业的12.1倍。‎ ‎(摘编自《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 材料三:日前,浙江省嘉兴市又现共享汽车“坟场”:多辆报废的共享汽车停放在田野旁。另外,立刻、盼达出行等平台也频被曝出资金链断裂,用户押金难退等问题。对此,舆论有多种质疑,例如共享汽车主要是新能源汽车,是否涉嫌骗取补贴?共享汽车大量闲置于“坟场”,是管控措施失灵还是管控措施缺位?再说“退押难”,这既对用户权益是一种损害,也影响公众对共享经济的信任感,从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共享经济声誉。‎ 从监管角度来说,虽然对共享经济持一种包容审慎的态度,给市场留出充分的自我调整空间,但从实践过程来看,对共享经济的监管不能过度包容,否则不利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 ‎(摘编自中国财富网《共享经济乱象能否不再上演》)‎ 材料四:2018年,迅雷集团CEO、网心科技CEO陈磊表示,共享经济和区块链是一对共生关系。因为共享经济一定要解决信任和激励问题,而区块链能够解决共享经济的这两大难题。‎ 区块链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每个节点的独立性,节点之间的交互是可以单独进行的,不需要第三方充当信息的传达者。记录在链上的所有数据和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任何节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区块链平台进行信息查询。任何第三方机构无法将记录在区块链上的已有信息进行修改或撤销,从而便于公众监督和审计。这样共享经济中的公民产权可很好地确权。‎ 此外,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系统,可以帮助实现共享经济中的诸如产品预约、违约赔付等多种涉及网上信任的商业情景,使共享经济更加完善可靠。‎ - 27 -‎ 最后,基于区块链的通证系统,可以实现共享经济系统中的权益流转和分配,实现对资源共享方的激励。‎ ‎(摘编自新浪科技网《如何将区块链“装入”自动贩卖机?》)‎ ‎4. 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区块链技术——(解决)—→信任和激励问题——(促进)—→共享经济的发展 B. 区块链——(具有)—→节点独立性——(便于)—→公众监督和审计 ‎ C. 智能合约系统——(避免)—→商业情景中的信任危机——(完善)—→共享经济 ‎ D. 基于区块链的通证系统——(实现)—→共享经济系统中的权益的流转和分配——(激励)—→资源共享方 ‎ ‎5.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人口基数大、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经济转型升级而带来的劳动力转移和大量可供优化的闲置资源是共享经济在中国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B. 2015—2018年是我国共享经济高速发展阶段,部分共享经济行业发展势头赶超传统行业,例如网约车租车、共享住宿等年收入是其传统行业的数倍。‎ C. 2018年与2017年相比,我国的共享经济交易规模大幅增长,其中生产能力领域的共享经济交易规模在市场结构中规模靠前、发展速度快,前景较可观。‎ D. 综合四则材料,我们不难发现,共享经济在我国发展有其优势,但问题迭出、资本撤退都说明了市场逐步降温,要想长期健康发展,需要更多的思考。‎ ‎6. 为促进我国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请结合材料,从不同角度给出你的建议。‎ ‎【答案】4. C 5. B ‎ ‎6. (1)共享经济相关企业:坚持共享经济的发展,积极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发展方向;大力吸引市场劳动力和闲置车辆资源参与。(2)技术部门:积极发展类如区块链等技术研发,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3)国家、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监管,对共享经济发展不过度包容。‎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 - 27 -‎ C项,依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系统,可以帮助实现共享经济中的诸如产品预约、违约赔付等多种涉及网上信任的商业情景,使共享经济更加完善可靠”可知,区块链中智能合约系统只能帮助处理诸如产品预约、违约赔付等多种涉及网上信任的商业情景,但是否能避免信任危机,文中无依据。‎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 B项,“年收入是其传统行业的数倍”错误,依据“网约出租车客运量占出租车总客运量的比重从9.5%提高到36.3%,其收入年均增速为35.3%,是巡游出租车服务的2.7倍;共享住宿收入占住宿业总客房收入的比重从2.3%提高到6.1%,其收入年均增速约为45.7%,是传统住宿业的12.7倍”可知,网约车租车和共享住宿的增速是传统行业的数倍不等于其年收入是传统行业的数倍。‎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明确题干问什么,我们要答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整体理解答题;最后不要忽略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甚至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 依据“共享经济的发展驱动力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产生与普及。二是人口红利。三是大量共享经济服务提供者。四是大量闲置资源可供给优化。以汽车为例,……”可知,为促进我国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要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二要大力吸引市场劳动力和闲置车辆等资源参与。‎ 依据“从监管角度来说,虽然对共享经济持一种包容审慎的态度,给市场留出充分的自我调整空间,但从实践过程来看,对共享经济的监管不能过度包容,否则不利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可知,为促进我国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对共享经济发展不过度包容。‎ 依据“共享经济和区块链是一对共生关系。因为共享经济一定要解决信任和激励问题,而区块链能够解决共享经济的这两大难题。” 为促进我国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技术部门要积极发展类如区块链等技术研发,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点睛】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 - 27 -‎ ‎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是猫(节选)‎ ‎[日本]夏目漱石 主人很少和咱家见上一面。职业嘛,据说是教师。他一从学校回来,就一头钻进书房里。家人都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读书郎,他自己也装得很像刻苦读书的样儿。然而实际上,咱家常常蹑手蹑脚溜进他的书房偷偷瞧,才知道他很贪睡午觉,不时地往刚刚翻过的书面上流口水。他害胃病,偏偏又是个饕餮客,撑饱肚子就吃胃肠消化药,吃完药就翻书,读两三页就打盹儿,口水流到书本上,这便是他夜夜雷同的课程表。‎ 咱家虽说是猫,却也经常思考问题。当教师的真够逍遥自在。咱家若生而为人,非当教师不可。如此昏睡便是工作,猫也干得来的。尽管如此,若让主人说,似乎再也没有比教师更辛苦的了。每当朋友来访,他总要怨天尤人地牢骚一通。‎ 咱家在此刚刚落脚时,除了主人,都非常讨厌咱家。他们不论去哪儿,总是把咱家一脚踢开,不予理睬。他们是何等地不把咱家放在眼里!只要想想他们至今连个名字都不给起,便可见一斑了。万般无奈,咱家只好尽量争取陪伴在收留我的主人身旁。清晨主人读报时,定要趴在他的后背。这倒不是由于咱家对主人格外钟情,而是因为没人理睬,迫不得已嘛!其后几经阅历,咱家决定早晨睡在饭桶盖上,夜里睡在暖炉上,晴朗的中午睡在檐廊中。不过,最开心的是夜里钻进这家孩子们的被窝里。两个孩子,一个五岁,一个三岁。到了晚上,咱家总是在他们俩之间找个容身之地,千方百计地挤进去。若是倒霉,碰醒一个孩子,就要惹下一场大祸。两个孩子,尤其那个小的,哪怕是深更半夜,也高声号叫:猫来啦,猫来啦!于是,患神经性消化不良的主人一定会被吵醒,从隔壁跑来。真的,前几天他还用格尺狠狠地抽了咱家一顿屁股板子哪!‎ 咱家和人类同居,越观察越不得不断定:他们都是些随性的家伙。尤其和咱家同床共枕的孩提之辈,更是岂有此理!他们一高兴,就将咱家倒提起来,或是将布袋套在咱家的头上,时而抛出,时而塞进灶膛。而且,咱家若是稍一还手,他们就全家出动,四处追击,进行迫害。就拿最近来说吧,只要咱家在床席上一磨爪,主人的老婆便大发雷霆,从此,轻易不准进屋。即使咱家在厨房那间只铺地板的屋子里冻得浑身发抖,他们也全然无动于衷。‎ - 27 -‎ 咱家十分尊敬斜对过的白猫大嫂。她每次见面都说:再也没有比人类更不通情达理的喽!白嫂不久前生了四个白玉似的猫崽儿。听说就在第三天,那家寄居的学生竟把四只猫崽儿扔到房后的池塘。白嫂流着泪一五一十地倾诉,然后说:我们猫族为了捍卫亲子之爱、过上美满的家庭生活,非对人类宣战不可,把他们统统消灭掉!这番话句句在理。‎ 还有邻家猫杂毛哥说:人类不懂什么叫所有权。它越说越气愤。本来,在我们猫类当中,不管是干鱼头还是鲻鱼肚脐,一向是最先发现者享有取而食之的权力。然而,人类却似乎毫无这种观念。我们发现的美味,定要遭到他们的掠夺。他们仗着胳膊粗、力气大,把该由我们享用的食物大模大样地抢走,脸儿不红不白的。‎ 既然说到了随性,那就讲讲我家主人由于随性而闹出的笑话吧。我家主人并无一点比别人高明的地方,但他却凡事都爱插一手。例如写俳句往《杜鹃》投稿啦,写新诗寄给《明星》啦,写错乱不堪的英语文章啦;有时醉心于弓箭,学唱谣曲,有时还吱吱嘎嘎地拉小提琴。然而遗憾的是,样样都稀松平常。偏偏他一干起这些事来,尽管害胃病,却也格外着迷,竟然在茅房里唱谣曲,因而邻里们给他起了个绰号茅先生。可他满不介意,一向我行我素,依然反复吟道:吾乃平家将宗盛是也。人们几乎笑出声来,说:瞧呀,原来是宗盛将军驾到!这位主人不知打的什么主意,咱家定居一个月后,正是他发薪水那天,他拎着个大包,慌慌张张地回到家来。你猜他买了些什么?水彩画具、毛笔和图画纸,似乎自今日起,放弃了谣曲和俳句,决心要学绘画了。果然从第二天起,他好长时间都在书房里不睡觉,只顾画画。然而,看他画出的那些玩意儿,谁也鉴别不出究竟画的是些什么。说不定他本人也觉得画得太不成样子,因此有一天,一位搞什么美学的朋友来访,只听他有过下述一番谈吐:我怎么也画不好,看别人作画,好像没什么了不起,可是自己一动笔,才痛感此道甚难哪!‎ 主人的朋友透过金边眼镜瞧着他的脸说:“是呀,不可能一开始就画得好嘛。首先,不可能单凭坐在屋子里空想就能够画出画来,从前意大利画家安德利亚曾说,‘欲作画者,莫过于描绘大自然’。大自然乃一巨幅画册也。怎么样?假如你也想画出像样的画来,画点写生画如何?”‎ 主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他朋友的金边眼镜里,却流露出嘲讽的微笑。(于雷译)‎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中,“这便是他夜夜雷同的课程表”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凸显了男主人行为的同一性、模式化,生动塑造了人物形象。‎ B. 发现“我”钻进被子,两个孩子高声叫喊,致使“我”挨打。这种行为缺少孩童的善良和童真,增添了“我”对人类的厌恶。‎ - 27 -‎ C. 小说中的“我”有人的思想意识,也有猫的习性,趴主人背后、床席磨爪、以鱼为食都从细节上丰满了“猫”的动物性形象。‎ D. 文中“猫”和“人”都以“群像”出现,小说以“我”、白猫大嫂、杂毛哥构建了“动物群像”,并借其自述来展现两个世界的矛盾。‎ ‎8. 小说写出了人性的哪些缺点?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9. 试分析本文的叙述特征。‎ ‎【答案】7. B 8. ①懒惰。主人进入书房后就是昏睡,并未工作。②残忍暴虐。学生竟把四只猫崽儿扔到池塘中;“我”被装进布袋里扔到灶膛中。③缺少恒心。学习了一小段时间的谣曲和俳句,便放弃了,改学绘画。④虚伪。主人的朋友表面上勉励主人作画,实际心中在嘲讽主人。 ‎ ‎9. 人称:以第一人称“我”展开叙述,拉近了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中,更好地理解文本;便于在叙事过程中,更详细地描写心理活动。(人称效果上答“真实”不能得分。)叙述视角:以“猫”的动物视角(或“全知全能的视角”)写作,使小说场景的切换和情节剪裁更自由,便于安排和组织情节(陌生化的叙事效果,读来新奇有趣);以动物视角写人类,便于对陌生的人类世界进行全面观察。表达方式:叙事以记叙为主,夹杂议论,(反讽的叙事手法)能更有力地表现小说主旨,对人性的缺点进行批判。叙事顺序:叙事顺序灵活多样,既有倒叙,也有情节的插叙讲述,使文章生动,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B项,“这种行为缺少孩童的善良和童真,增添了‘我’对人类的厌恶”错误,依据“一个五岁,一个三岁……若是倒霉,碰醒一个孩子,就要惹下一场大祸……尤其那个小的,哪怕是深更半夜,也高声号叫:猫来啦,猫来啦!”可知,三岁的孩子半夜醒来见到“猫”,叫喊是本能反应,所以“缺少孩童的善良和童真”属于过度解读。‎ 故选B。‎ ‎【8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第一段“家人都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读书郎,他自己也装得很像刻苦读书的样儿。然而实际上,咱家常常蹑手蹑脚溜进他的书房偷偷瞧,才知道他很贪睡午觉,不时地往刚刚翻过的书面上流口水”体现了人性的虚伪和懒惰。‎ 第四段“他们一高兴,就将咱家倒提起来,或是将布袋套在咱家的头上,时而抛出,时而塞进灶膛。而且,咱家若是稍一还手,他们就全家出动,四处追击,进行迫害”,第五段“白嫂不久前生了四个白玉似的猫崽儿。听说就在第三天,那家寄居的学生竟把四只猫崽儿扔到房后的池塘”等内容体现人性的残忍。‎ 第七段“似乎自今日起,放弃了谣曲和俳句,决心要学绘画了。果然从第二天起,他好长时间都在书房里不睡觉,只顾画画”体现人性中缺少恒心的弱点。‎ 第九段“主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他朋友的金边眼镜里,却流露出嘲讽的微笑”体现了人性虚伪的一面。‎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叙述技巧的能力。解答该类题一般可以从叙述人称、叙述顺序、叙述视角、叙述技法、语言特点等角度切入,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具体特征。‎ 叙述人称方面;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便于进行详细心理描写,便于抒发情感。‎ 叙述视角方面:以“猫”的动物视角进行叙述,首先能够全知全能展现生活,展现人物心理,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便于安排和组织情节,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其次,以动物为视角来写人类,本身就新奇有趣,能够吸引读者。‎ 叙述顺序方面:叙事顺序灵活多样,既有对自己初来主人家的回忆:“咱家在此刚刚落脚时”;也有情节的插叙讲述:“既然说到了随性,那就讲讲我家主人由于随性而闹出的笑话吧”。使文章生动,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表达方式方面,本文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叙议结合有力地对人性的缺点进行了批判。‎ ‎【点睛】小说从大的范畴上讲属于记叙文,只是比一般的记叙文复杂一点,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组织阅读。‎ - 27 -‎ ‎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具体的分析,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 ‎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人物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 ‎3.鉴赏人物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主人翁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的作用。‎ ‎4.归纳作品主题。通过事物和人物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原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27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B. 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C. 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D. 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用法和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便宜置吏 以:介词,按照 B. 赵王让李牧 让:动词,责备 C. 张左右翼击之 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D. 拔武遂、方城 拔:动词,攻取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牧带军有方。他为赵国镇守边境,面对匈奴的入侵,坚持以守代攻,这样保持了雁门数年的平稳,却被误解为胆怯惧战而遭调职。‎ B. 李牧有勇有谋。在士气高涨皆愿一战时,不急于求成,而是设置圈套,引出匈奴大部,再布阵攻之,匈奴损失惨重,十余年不敢入侵。‎ C. 李牧勇于担当。在扈辄败兵失武遂,赵国损失惨重时,担起赵国大将军之职,连破秦军,赶走秦将,并抵御了南方的韩、魏两国,功勋卓著。‎ D. 李牧命途坎坷。多次不被朝廷信任,最后与司马尚奋力抵御秦将王翦的进攻,而赵王听信秦王挑唆,中反间计,公开抓捕了两人并斩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2)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答案】10. B 11. C 12. D ‎ ‎13. (1)每天击杀数头牛慰劳士卒,训练骑射,谨慎(照看)烽火,多(设置)间谍,战士的待遇丰厚。(2)大肆放养牲畜,(放牧的)人满山野。匈奴小股人马侵入,(李牧)假装战败,将几千人丢给匈奴。‎ - 27 -‎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前文主语是“赵王”,“牧曰”是完整的主谓结构,变换了主语,所以应在“牧曰”前断句,排除A项;“王许之”“李牧至”都是完整的主谓结构,应在“之”后断句,“至”后断句,排除C项;“故约”是一个词语,不能分开,排除D项。译文:赵王就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应对此类试题,平时要广泛积累常见实词的意义,尤其是课本中出现实词。作答时,考生要依据实词的本义,并结合语境、语法来判断实词在句子中的正确意义。与语境中的意义和所需词性相符的解释才是正确的解释。‎ C项,“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错误,此处“左右翼”指左右侧的部队,并非是名词作状语。‎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D项,“而赵王听信秦王挑唆,中反间计,公开抓捕了两人并斩杀”错误,依据“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可知,秦王贿赂了赵王身边的宠臣郭开,以此施行反间计,并未亲自挑唆;赵王是私下抓捕并斩杀李牧,并非公开,且只是撤了司马尚的官职并未抓捕司马尚。‎ 故选D。‎ ‎【13题详解】‎ - 27 -‎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 ‎(1)“击”,击杀;“飨”,慰劳;“谨”,小心;“多间谍”,省略“设置”;“厚遇”,优厚地对待。‎ ‎(2)“大纵”,大肆;“畜牧”,放养牲畜;“详”,通“佯”,假装;“北”,失败;“委”,抛弃,丢弃。‎ ‎【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 译文:‎ - 27 -‎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就出兵交战。出兵交战,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就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单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襜(dān)褴(lán),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廉颇已经逃到魏国之后,赵国派李牧进攻燕国,攻克了武遂、方城。过了两年,庞煖打败燕军,杀死剧辛。又过了七年,秦军在武遂打败并杀死赵将扈辄(zhé),斩杀赵军十万。赵国便派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进攻秦军,大败秦军,赶走秦将桓齮。李牧被封为武安君。又过三年,秦军进攻番吾,李牧击败秦军,又向南抵御韩国和魏国。赵王迁七年(前229),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抵御秦军。秦国向赵王的宠臣郭开贿赂很多金钱,让他施行反间计,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接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暗中乘其不备逮捕了李牧,把他杀了,并撤了司马尚的官职。三个月之后,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他的将军颜聚,终于灭了赵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元)卢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注】潇湘画里:宋代画家宋迪曾画过“潇湘八景”。‎ ‎14. 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化用典故,描写悬崖之上一棵枯松倚绝壁而倒挂,使人有突兀不凡之感 B. 三、四句写景,不事雕琢,“不尽山”与“无穷水”则显得气象阔大,意境旷远。‎ C. “西风”无形,“秋意”无迹,而又确实有“意”可感,表现诗人内心愁绪。‎ D. 这首小令选取典型的意象描绘秋景,人与景物在精神上自然契合,艺术特色鲜明。‎ ‎15. 请简要分析本曲的写景技巧。‎ ‎【答案】14. C 15.‎ - 27 -‎ ‎ (1)动静结合:绝壁、枯松、四周山水,云帆、月影,是静态的;齐飞的孤鹜、吹拂的西风,是动态的;动静结合,画面更灵动饱满。(2)虚实结合:绝壁、枯松、落霞、孤鹜、山水、西风、云帆、月影都是眼前之实景,美景如画,船在画中行是想象,是虚写,虚实结合,使全曲更具丰富的意境。(3)俯仰(远近)结合:首句绝壁、枯松是俯视(近景),第二句残霞、孤鹜是仰视(远景),让读者对秋景切实可感。(4)想象(与虚实结合具有,只能算一点),比喻:诗人行舟在湘江上,恍如船在画中行,人在画中游,景与情自然和谐。(5)以时间变化为序(时序变化):前五句是黄昏之景,后两句夜晚之景,景物富有画面美。‎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 C项,“表现诗人内心愁绪”错误,“西风”无形,“秋意”无迹,然而又确实有”意“可感。这境界既有物境,也有心境。曲写至此,自成一段落,它把秋景、秋意都提供给读者了。再结合后文:静静的夜,静静的湘水,一只船,高挂着云帆,悠悠前进。在这里,作者把自己摆进图画中,成为画面中的一员。人物出现,画面顿时活了起来。因为“云帆月影”的夜航点缀了清旷的江面,太富有画意了,而且地点正好在潇湘之上,就像一幅潇湘景物图一样,所以说“载我在潇湘画里”。全诗虽表现诗人些许旅途中的萧瑟之感,总体而言,诗人心境是平和的,表达诗人对潇湘山水美景的喜爱。‎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诗词中写景的技巧。应对此类问题,首先平时要对常见的写景技巧有所识记,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判断分析,并指出其表达效果。‎ 这首元曲写到:弯曲的枯松倒挂在悬崖绝壁上,残留的片片晚霞和孤零的野鸭在天上一齐飘飞;四周围是数不尽的青山,一无际的碧水,西风箫箫,天地间一派浓浓的秋意;静静的夜里,皎洁的月影映照着高挂云帆的船儿,载着我行舟在湘江上,恍如置身在画图之中。这首元曲以时间变化为序,前五句是黄昏之景,后两句夜晚之景,景物富有画面美。其中既包含静态的绝壁、枯松、四周山水,云帆、月影;也包含齐飞的孤鹜、吹拂的西风等动态的意象,动静结合,画面灵动饱满。‎ 前两句是对前人成句的巧妙化用。“挂绝壁枯松倒倚”,用李白《蜀道难》“枯松倒挂倚绝壁”句,是俯视近景,“落残霞孤鹜齐飞”则从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化出,是仰视远景,用作对仗颇为工整。 ‎ - 27 -‎ ‎“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静静的夜,静静的湘水,一只船,高挂着云帆,悠悠前进。“月影低”说明月亮才刚刚升起,它的清光投射在船帆上,使帆影显得低而且长。在这里,作者采用想象的手法,把自己摆进图画中,成为画面中的一员。人物出现,画面顿时活了起来。因为“云帆月影”的夜航点缀了清旷的江面,而且地点正好在潇湘之上,所以作者把它比喻成一幅潇湘景物图,虚实结合,富有诗情画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两句,借助动物的表现侧面烘托出蜀道的高峻雄奇,不可攀越。‎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写尽羁旅之悲和多病孤苦之痛。‎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两句,阐明了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重要原因。‎ ‎【答案】 (1).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2). 猿猱欲度愁攀援 (3). 万里悲秋常作客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5). 入则无法家拂士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1)“动物的表现侧面烘托出蜀道的高峻雄奇,不可攀越”是提示,同时注意“猿猱”的书写;(2)“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写尽羁旅之悲和多病孤苦之痛”是提示;(3)“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重要原因”是提示,同时注意“拂”的书写。‎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乘一道91米长的电梯,下到长江水下40米处的江心”,这听上去很 ,但正是世界首批水下博物馆之一——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为来访者创造的奇异体验。不同于墨西哥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西班牙大西洋博物馆等需要靠潜水才能接近的水下博物馆,( ),能给人以别具一格的审美体验。‎ - 27 -‎ 白鹤梁上的题刻,包含了年代信息和水文位置,可以被 当代科学研究的参考和数据库。此外,白鹤梁所 的还有文化气质和文人趣味。石梁露出水面,在枯水期时看到,古人引发了古人登石梁以留下吟咏诗文或图案的兴趣。水涨之时,这些题刻便随着石梁一并再次淹没水中。白鹤梁题刻中的诗文图案,多出自历代前往观光的名人雅士之手,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人 的文人趣味。‎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奇幻 视为 承载 临水登山 B. 奇妙 看成 附着 临水登山 C. 奇妙 视为 附着 跋山涉水 D. 奇幻 看成 承载 跋山涉水 ‎18. 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普通游客也可以感受到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友好 B.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对普通游客也非常友好 C.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在迎接普通游客时最为友好 D.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友好更能被普通游客感受到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石梁露出水面,古人在枯水期时看到,引发了登石梁以留下吟咏诗文或图案的兴趣。‎ B. 古人看到石梁在枯水期时便会露出水面,萌发了登石梁以留下吟咏诗文或图案的兴趣。‎ C. 石梁露出水面,古人在枯水期时看到,萌发了登石梁以留下吟咏诗文或图案的兴趣。‎ D. 古人看到石梁在枯水期时便会露出水面,引发了登石梁以留下吟咏诗文或图案的兴趣。‎ ‎【答案】17. A 18. B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应对此类试题一定要结合语境,从近义成语的语意侧重点、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加以辨析。作答时,可先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成语来逐个排除选项,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视为”书面语,比“看成”更符合整体语言风格,所以排除B、D两项;“临水登山”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跋山涉水”的意思是: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依据前文“前往观光”,这里应选用“临水登山”,排除C项。‎ - 27 -‎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一定要结合整个语段的语境,分析四个选项的不同,结合不同点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取答案。‎ 前文写“不同于墨西哥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西班牙大西洋博物馆等需要靠潜水才能接近的水下博物馆”,依据“陈述话题一致”的原则,所填句子应以“博物馆”为主语,所以排除A、D两项;依据“不同于”可知,此空应涉及对于“普通游客”态度的比较,所以排除C项。‎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对此试题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对句子进行分析;做题时还要比较四个选项的不同,从不同点入手结合病句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在枯水期时”修饰“露出”,不修饰“看到”,所以排除A、C两项;“古人”与“引发”主谓搭配不当,排除D项。‎ 故选B。‎ ‎【点睛】此类试题是将连贯,辨析并修改病句,成语辨析合并考查。这就更加要求考生具有对文段整体把握的能力,拥有正确使用成语恰切表意的能力。所以读懂文段主要意思,结合语境是作答的前提。较传统的考查题型,辨析并修改语病的难度其实是有所降低的,考生可以比较选项与原文之间,选项与选项之间的不同点来确定正确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称加密是指需要对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密钥的加密算法。由于其速度快,对称加密常在需要加密大量数据时使用。它要求在数据传送前,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商定并保存好密钥。每对用户每次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独一密钥。‎ 与对称加密算法不同,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过程如下: A要向B发送信息,A和B都要产生一对用于加密和解密的公钥和私钥;‎ A将自己的私钥保密,公钥告诉B;B将自己的私钥保密,公钥告诉A;‎ A用B的公钥加密信息并发给B;B收到信息后,用自己的私钥解密A的信息。‎ ‎20. 根据上述内容,以下推断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7 -‎ A. 一对生意搭档制作一个保险盒来寄送货物,亲自打造两把相同的钥匙分别保管,在寄送前和收到后用这个钥匙打开保险盒。其原理与对称加密算法相同。‎ B. 对称加密需要每对用户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独一密钥,用户与不同的人进行数据传递,会导致用户的秘钥数量极多,密钥管理成为负担。‎ C. 在战争中,如果一方在内部信息传递时使用了非对称加密算法,那么,即使敌方截获了其信息和公开秘钥,也不能据此破解其信息内容。‎ D. 在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使用过程中,虽然用户已经将自己的公开密钥广泛告知了公众,但其私有秘钥的知晓者却只能是该用户自己。‎ ‎21. 根据文段内容,概括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和缺点各一项,每点不超过6个字。‎ ‎【答案】20. D 21. 优点:“安全性高”或“秘钥管理方便”;缺点:“加/解密速度慢”或“加/解密时间长”或“加/解密量少”。‎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主要是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含义能力的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无非是抓住概念的特点来衡量,即揭示事物本质属性(最为全面的)的选项是正确的;还有一种就是重要概念(词语)之间形成的各种判断(试题中表现为选项),解答这一类型题目的技巧是:抓住选项中的“关联词”(揭示逻辑关系,即各种各样的判断)“虚词”等标志;若没有这些标志,就要认真分析选项句子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再回到文中仔细对照。‎ D项,“广泛告知公众”错,依据“A将自己的私钥保密,公钥告诉B;B将自己的私钥保密,公钥告诉A;A用B的公钥加密信息并发给B;B收到信息后,用自己的私钥解密A的信息”可知,只是告知与自己进行信息传递的一方,并不是“广泛告知公众”。‎ 故选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 优点:依据“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可知,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更高。‎ - 27 -‎ 依据“A用B的公钥加密信息并发给B;B收到信息后,用自己的私钥解密A的信息”可知,非对称加密算法不用像对称加密算法那样“要求在数据传送前,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商定并保存好密钥。每对用户每次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独一密钥”,所以秘钥管理更方便。‎ 缺点:‎ 通过文中对于它不同的对称加密算法的介绍,“由于其速度快,对称加密常在需要加密大量数据时使用”以及对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过程的阐述可知,非对称加密算法比较慢,且加/解密量少。‎ ‎22.下面是某影视剧本的选文,其中存在知识性错误,请在文中标注出的地方找出任意四处错误,写明序号并改作正确内容。‎ ‎(陈清岭京师府邸客房内景)‎ 乙丑年正月初七夜,街上清寂,传来梆声两响。陈清岭见到进京备考的好友庆渝年。‎ 陈清岭:①甲丑年一别至今,大半年未见,常忆及贤弟五月②孟夏悬梁刺股、③目不窥园之苦读情状,也甚是想念贤弟。‎ 庆渝年:这几年,兄长您常在信中鼓励,又几次托人带来财物,如无兄长相与,小弟也无法在乡试中考取④解元。小弟始终感念于心。‎ 陈清岭:信中⑤姑妄言之,毋庸感怀于内。当下要务,是贤弟在此处专心苦读,以备三月会试。今⑥户部侍郎为人公允,为我大明朝选拔英才,贤弟学识超拔,科考中定会得他赏识。‎ 庆渝年:愿借兄长吉言。‎ 陈清岭:刚闻梆声,已是⑦黄昏。吃罢这碗宽面,早些安睡。‎ ‎【答案】①甲子②仲夏⑤勉励之语⑥礼部侍郎或钦差大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得体能力。此类问题常涉及文化常识、谦敬词、语法知识等内容,答题时要结合语境及语法知识进行仔细地分析判断。‎ ‎①处,依据“乙丑年正月初七夜”“大半年未见”可知,“乙丑年”的前一年应该是“甲子年”。‎ ‎②处,五月应该是“仲夏”。‎ ‎⑤处,“姑妄言之”的意思是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意为任意编造的、没有根据、或不甚可靠的话语。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保留,用在此处显然不合适。依据上文“兄长您常在信中鼓励”可知,此空应为“勉励之语”。‎ - 27 -‎ ‎⑥处,依据“为我大明朝选拔英才”“科考中定会得他赏识”可知,这是掌管科举考试的官员,而六部中,是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所以应为礼部侍郎或是皇帝专门派遣主持科考的官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来了!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贺词里面,很多词句言简意丰,很多事件彪炳史册,很多人物堪称楷模,很多道理历久弥新……这里,简单分享其中的一些金句:‎ ‎①2019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②我们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 ‎③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④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 ‎⑤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来。‎ ‎2020对于在座诸君意义非凡:2020,我们将迎来我们的“成人”;2020,我们将迎来我们的高考;2020,我们将奔向那向往已久的大学殿堂……‎ 请以贺词金句的“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作文之基,并结合其它一到两句金句进行写作。‎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题记 绵延黄河水, 华夏五千年,遥望这五千年的传奇岁月,华夏大地注定成为人类社会星光璀璨的一笔。恢宏磅礴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京杭运河是中国人民辛勤劳动的硕果;惟妙惟肖的脸谱艺术、扣人心弦的民间神话,是中国人民富有才情的结晶。在前人为我们积淀下来的悠久文化底蕴下,华夏儿女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辽阔的神州大地,涌现出一批批心系华夏、不负韶华的“ 吾辈英才”。孔繁森、焦裕禄、沈浩同志为民造福的官员形象永远是每个时代的楷模,钱学森、屠呦呦、林鸣等人的“大国工匠”风貌更为华夏涂抹希望。我们不会忘却阿里巴巴创始人着眼信息革命的浪潮,促进电商发展的智慧与勇气,我们不会忘却任正非领航的华为公司在“5G”商用上的领跑之实力。百年屈辱已被改写,而改写者们勇于开拓、勇于奉献的精神正浸染着当下的每一寸土地。‎ - 27 -‎ 歌曲中唱到:“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更应拿出“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的态度,用知识文化提升自身的素质内涵,用社会实践充盈自身的道德品质,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中去。“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该是每个华夏儿女掷地有声的壮志豪言,青春因装点祖国大好河山而绚烂,人生因谱写时代华章而精彩!我们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 习近平总书记的真切话语感召着我们:“青年一代,既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纵使当下仍有不足,人民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高,但努力的方向却始终向上的。开垦更为广袤的良田,兴修更高品质的工程,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研发产品,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每一个富有才华的华夏儿女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因为爱你,所以不负韶华;因为热爱,我选择只争朝夕,全力以赴,追随前人的足迹,留下自已的拓印。至迟暮,便也可以呐喊出那句响亮的话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要求考生以习主席贺词金句的“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作文之基,并结合其它一到两句金句进行写作。审题的难度不大,但要将作文写好,还要正确、深刻地理解“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含义,“朝夕”是早晚的意思,一早一晚,指每一天也可指当今、当下;“韶华”是青春年华。整句话意思是:珍惜每一天的时间,争取当下的成就,不辜负大好的年华,用自己的奋斗去充实青春。这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所以文章将个人的奋斗与祖国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才会更加深刻。此外,不要忽略“并结合其它一到两句金句进行写作”的具体要求。‎ 立意:‎ ‎(1)以实干青春增色。 ‎ ‎(2) 勇做时代弄潮儿。‎ ‎(3) 爱国让奋斗更有价值。‎ ‎(4) 用汗水书写不凡的人生。‎ 素材:‎ - 27 -‎ ‎(1)时间永远是最宝贵、最稀缺也最容易消逝的。李大钊先生曾经说:“我以为时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天的价值显得微乎其微。但能够“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的,正是一天又一天的积累与付出。 ‎ ‎(2)正是因为懂得惜时,92岁的“时代楷模”陈俊武仍坚持在科研上创新突破、勇往直前,90高龄的“水稻之父”袁隆平寄望2020年再多养活8000万人。任何彰显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伟大成就,无一不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这一切,都需要珍惜当下,有效地利用好时间,把个人天赋与努力同时代给予的机遇结合起来,将所有有利条件发挥到最大。‎ ‎(3)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日子,就要接受母亲近乎残酷的训练,其中关键的一步就是,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悬崖上,然后把他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母亲活活摔死。而后,母鹰把幼鹰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折断,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这样以后,幸存下来的幼鹰才可通过训练驰骋蓝天。那或许也是一个清楚明智的认识:壮丽的飞翔后面蕴藏着一种惨烈的悲壮,那一次的碰撞也许是困难时的拐杖,是黑暗时的一颗明星,更是此时的觉醒。此时不醒,更待何时。‎ ‎(4)风月如流,光阴迈着一成不变的脚步,不疾不缓地走着,走过一个个春秋冬夏,走过一个个月阴日晴。蓦然回首,远逝的日子仿佛晃动的万花筒,不经意间摇晃出一个个无法模仿的图案,那一次次的聚散与悲欢都成绝版。于是我知道,青春是一列单程客车,不能返回也没有驿站。‎ ‎(5)时间是歌,你吟我唱,以梦为马,扬鞭驰骋意气风发;梦想是诗,心想意念砥砺前行,披荆斩棘不负韶华。‎ ‎(6)青丝变白发,稚童成少年,我们须珍惜好光阴。人之言“吾之光阴甚少!”,而鲁迅先生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人之言“我还有很多时间!”,而海伦凯勒言“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人之言“我浪费时间要不是什么罪过”,而鲁迅先生言“时间就是性命,空耗时间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7)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着,从我们的眼前、我们的指尖、我们的耳畔,可是它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这很不公平,却又十分公平,它公平地对待所有人,它兢兢业业地转动着时间的齿轮,不差一丝一厘。我们只能毫无怨言并且拼尽全力去追逐着它,与它赛跑、与它角逐!‎ 结构层次:文章题目“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亮明观点;之后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写起,大气开篇,指出“在前人为我们积淀下来的悠久文化底蕴下,华夏儿女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接着列举一系列“心系华夏、不负韶华的”英才,让读者震撼于“华夏儿女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爱国精神;最后呼吁每一位青年“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 27 -‎ ‎ ‎ - 27 -‎ ‎ ‎ - 2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