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7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0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7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01)

绍兴一中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完成一系列载(zài)人飞行任务后,顺利返航着(zháo)陆。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是讫今为止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B. 但如果遇到一点真的金矿,只要用手掂(diān)一掂轻重,他就死心塌(tà)地:明白了别人再也鼓惑不了他,再也使不出什么伎俩。‎ C. 我就是从诵读中领悟出教语文要做到“以心契(qì)心”,强调诚动于衷(zhōng),言为心声,要把那文心——作者的、教者的——读出来,传出来。‎ D. 晚上丹尼斯做了丰盛的焗(jú)烤鸡肉意面,她做了头发,化了装,希望一切尽善尽美,无可挑剔(t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 孟子好辩。不过像孟子那样盛气凌人,党同伐异,一般人是不愿意和他辩论的。齐宣王常派人来请他去聊聊,实在是雪中送炭。但他偏偏还摆架子,说什么圣君有不招之臣,必需先师之然后臣之,让齐王来见他。孟子食人之禄却没有一点谄媚之态,反而端起碗骂人爹娘,颐指气使,大大咧咧,如同别人欠了他什么!‎ 孟子好骂。他骂杨墨,但他更骂诸侯。他常常骂得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甲]对梁惠王父子,他好像尤其恼火,一则当面骂梁惠王“率兽食人”,(带着野兽来吃人!)这简直是说出了专制君主的共同兽性。“不仁哉!梁惠王也!”再则背后骂梁襄王“不似人君”。[乙]他把当时所有的诸侯,一律骂为“五霸之罪人”,全都“嗜杀人”。我以为,在先秦,有五种主要的人格理想,其中一种就是孟子式人格。[丙]孟子式人格是什么?就是大丈夫!‎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雪中送炭 B. 必需 C. 颐指气使 D. 对 ‎ ‎3.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 B. 乙 C. 丙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话西游》有太多触及神经的地方,当至尊宝戴上紧箍咒的时候我已经知道它会是一生割舍不了的悲凉。‎ B. 10年后,崔健发表了他的全新专辑《光冻》,由于一心盯着想要掌握的技术目标,使他在创作上失去了很多可能性和偶然性。‎ C. 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 在南极内陆的冰盖上,稀薄的空气、极低的气温和肆虐的风暴,都使生命难以维系,因此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白色荒漠。‎ ‎5.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大雨将至》一诗带有强烈预言性质,感情奔涌。每组诗节都洋溢着一种生命的紧迫感和恐惧感。以下文为例,谈谈你感受到的紧迫和恐惧。(4分)‎ 噢,我那蓝眼睛的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噢,我那年轻的情人,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见成群的野狼包围了一个新生的婴儿 ‎   我看见一条人迹罕至铺满宝石的公路   我看见一根黑色的树干鲜血淋漓   我看见满屋拥挤的人群,   他们个个手拿流血的斧子   我看见一架白色的梯子上面被水覆盖   我看见无数个饶舌者,   他们每个人的舌头都已溃烂   我看见无数少年手握钢枪,恶语相加   噢,大雨,大雨,大雨   那可怕的大雨即将来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2016年8月8日,在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傅园慧晋级决赛,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洪荒之力”一夜走红。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随后,不仅制造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 请你分别用两个词语或短语阐释“洪荒之力”和“工匠精神”的内涵。(4分)‎ 洪荒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匠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10分)‎ ‎ 围棋与国家    ‎ ‎ 林建超 ‎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7. 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B. 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C. 春秋时期开始有文献记载围棋活动,而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比较、斗争和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D. 因为围棋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所以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 ‎8.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技。‎ B. 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C. 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 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9. ‎ 结合文章内容概述围棋的价值和地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手(节选)‎ 萧红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手:蓝的,黑的,又好像紫的;从指甲一直变色到手腕以上。‎ 我们叫她“怪物”。教师点名时每次一喊到王亚明,她都起来,把两只青黑手垂得很直,肩头落下去,面向着棚顶说:“到,到,到。”‎ 全班的同学都在笑。可是王亚明却安然的坐下去,青黑色的手开始翻转着书页。‎ 数学课上,她读起算题来也和读文章一样;午餐的桌上,那青黑色的手已经抓到了馒头,她还想着地理课本;夜里她躲在厕所里边读书,天将明的时候,她就坐在楼梯口。她的眼睛爬满着红丝条;贪婪,把持,和那青色的手一样在争取她不能满足的愿望。‎ 校长已说过她几次:“你的手,就洗不净了吗?操场上竖起来的几百条手臂都是白的,就是你,特别呀!真特别。”女校长用她贫血的和化石一般透明的手指去触动王亚明的青黑色手,好像是害怕,微微有点抑止着呼吸,就如同让她去接触黑色的已经死掉的鸟类似的。“学校的墙很低,春天里散步的外国人又多,他们常常停在墙外看的。等你的手褪掉颜色再上早操吧!”‎ 大风在窗外倒拔着杨树的那天,她背向着教室,也背向着我们,对着窗外的大风哭了,她用那已经开始在褪着色的青黑色的手捧着眼泪。这一次,好像风声都停止了,她还没有停止。‎ 宿舍搬家的那天,我似乎已经睡着了,但能听到隔壁在吵叫着:“我不要她,我不和她并床……”“我也不和她并床。”‎ 我再细听,就什么也听不清了,只听到嗡嗡的笑声和绞成一团的吵嚷。夜里我偶然起来到过道去喝了一次水。长椅上睡着一个人,立刻就被我认出来,那是王亚明。两只青黑手遮着脸孔。我想她一定又是借着过道的灯光在夜里读书,可是她的旁边也没有什么书本,包袱和一些零碎就在地板上围绕着她。‎ 我看着墙上的影子,那影子印在墙上也和头发一样颜色。‎ ‎“惯了,就是地板也一样睡,念书是要紧的……爹爹可是说啦!三年毕业,再多半年,他也不能供给我学费……这英国话,我的舌头可真转不过弯来。”‎ 她读书的样子完全和刚来的时候不一样,那喉咙渐渐窄小了似的,只是喃喃着,并且那两边摇动的肩头也显着紧缩和偏狭,背脊已经弓了起来。‎ 有一个星期日,宿舍里面空朗朗的,我就大声读着《屠场》上正是女工马利亚昏倒在雪地上的那段,我一面看着窗外的雪地一面读着,觉得很感动。王亚明站在我的背后,我一点也不知道。‎ ‎“你有什么看过的书,也借给我一本……”我就把《屠场》放在她的手上,因为我已经读过了。‎ 一天,我听到床头上有沙沙的声音,我仰过头去,在月光下我看到了是王亚明的青黑手,并且把我借给她的那本书放在我的旁边。‎ 我问她:“看得有趣吗?”‎ 她并不回答我,头发也像在抖着似的,用着那和头发一样颜色的手横在脸上。“马利亚,真像有这个人一样,……那医生知道她是没有钱的人,就不给她看病……呵呵!”她笑了,借着笑的抖动眼泪才滚落下来:“我也去请过医生,我母亲生病的时候,他先向我要马车钱,我说钱在家里,先坐车来吧!人要不行了……他站在院心问我:‘你家是干什么的?’不知为什么,一告诉他是开‘染缸房’的,他就拉开门进屋去了……姐姐定亲的那年,她的婆婆从乡下来住在我们家里,一看到姐姐她就说:‘唉呀!那杀人的手!’从这起,爹爹就不许某个人专染红的。我的手是黑的,细看才带点紫色,那两个妹妹也都和我一样。”‎ ‎“你的妹妹没有读书?” ‎ ‎“没有,我将来教她们,可是我也不知道我读得好不好,读不好连妹妹都对不起……他们在家吃咸盐的钱都给我拿来啦……我哪能不用心念书,我哪能?”她又去摸触那本书。‎ 我看着地板上的花纹,我想她的眼泪比我的同情高贵得多。‎ 还不到放寒假时,一天的早晨,王亚明整理着手提箱和零碎,没有人和她告别。‎ ‎“我的父亲还没有来,多学一点钟是一点钟……”‎ 这最后的每一点钟都使她流着汗,在英文课上她忙着用小册子记下来黑板上所有的生字,连教师随手写的她也记了下来。地理课上她又费着力气模仿着黑板上教师画的地图,……好像所有这最末一天经过她的思想都重要起来,都必得留下一个痕迹。‎ 下课,我看了她的小册子,那完全记错了:英文字母,有的脱落一个,有的她多加上一个……她的心情已经慌乱了。‎ 太阳停在颤抖的挂着雪的树枝上面,鸟雀刚出巢的时候,她的父亲来了。他用围着脖子的白毛巾掳去胡须上的冰溜:‎ ‎“你落了榜吗?你……”冰溜在楼梯上溶成小小的水珠。‎ ‎“没有,还没考试,校长告诉我,说我不用考啦,不能及格的……”‎ 她的父亲站在楼梯口,腰间挂着的白手巾动也不动。‎ ‎“再来,把书回家好好读读再来。呵……呵。”不知道她向谁在说着。‎ 那被朝阳拖得细长的影子,跳动着在人的前面先爬上了木栅门。从窗子看去,人也好像和影子一般轻浮,他们就向着远方,向着迷漫着朝阳的方向走去。雪地好像碎玻璃似的,越远那闪光就越刚强,刺痛了我的眼睛。‎ 9. ‎ 你觉得王亚明是怎样一个姑娘?请用简洁的词语加以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 小说中多次写到“笑”和“哭”,画线句却兼有两者,请品读其中的意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 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故事,有何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 小说最后一小节含义丰富,请探究其内涵。(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小题。(20分)‎ ‎ 斗鸡 ‎ ‎ 周去非 芥肩金距之技,见于《传》[1]而未之睹也。余还自西广,道番禺,乃得见之。番禺人酷好斗鸡,诸番人尤甚。鸡之产番禺者,特鸷劲善斗。其人饲养亦甚有法,斗打之际,各有术数。注以黄金,观如堵墙也。凡鸡毛欲疏而短,头欲竖而小,足欲直而大,身欲疏而长,目欲深而皮厚,徐步耽视,毅不妄动,望之如木鸡,如此者每斗必胜。‎ 人之养鸡也,结草为墩,使立其上,则足尝定而不倾。置米高于其头,使耸膺高啄,则头常竖而嘴利。割截冠緌,使敌无所施其嘴。剪刷尾羽,使临斗易以盘旋。常以翎毛搅入鸡喉,以去其涎。而掬米饲之,或以水噀两腋,调饲一一有法。‎ 至其斗也,必令死斗。胜负一分,死生即异。盖斗负则丧气,终身不复能斗,即为鼎食矣。然常胜之鸡,亦必早衰,以其每斗屡滨死也。斗鸡之法,约为三间。始斗少顷,此鸡失利,其主抱鸡少休,去涎饮水,以养其气,是为一间。再斗而彼鸡失利,彼主亦抱鸡少休如前,养气而复斗,又为一间。最后一间,两主皆不得与,二鸡之胜负生死决矣。鸡始斗奋击用距,少倦则盘旋相啄。一啄得所嘴,牢不舍,副之以距。能多如是者必胜,其主喜见于色。 番人之斗鸡又乃甚焉,所谓芥肩金距真用之。其芥肩也,末芥子糁于鸡之肩腋,两鸡半斗而倦,盘旋伺便,互刺头腋下,翻身相啄,以有芥子能眯敌鸡之目,故用以取胜。其金距也,薄刃如爪,凿柄于鸡距,奋击之始,一挥距,或至断头。盖金距取胜于其始,芥肩取胜于其终,季孙于此能无怒耶?小人好胜,为此歹毒,使微物不得生,自三代已然。‎ ‎〔注〕[1]《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季平子与郈昭伯斗鸡用芥肩金距之技。‎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还自西广,道番禺 道: 取道 B. 斗打之际,各有术数 数: 方法 C. 以其每斗屡滨死也 滨: 接近 D. 斗鸡之法,约为三间 间: 疏远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鸡之产番禺者/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 注以黄金/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 头欲竖而小/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 盖金距取胜于其始/教以慎于接物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利用读者急于破解古书难题的心理,开篇就具体介绍了“芥肩金距”之技,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表现出高超的叙述技巧。‎ B. 作者叙番禺人酷好斗鸡,表现有四:其一,鸡“特鸷劲善斗”,以见鸡训练有素。其二,饲养有法。其三,热衷观斗。其四,斗打有术。‎ C. 番禺人斗鸡时会在鸡距上装上金属的薄刃,鸡奋击之时,有时能断敌之头。‎ D. 《斗鸡》一文深刻地指出了鸡之斗实是人之斗,包含了作者对斗鸡这一现象的深沉的思考,其中有对鸡的怜悯,对斗鸡的厌恶,也有对小人的怨愤,对历史的反思。‎ ‎17. 把文中画线的文字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徐步耽视,毅不妄动,望之如木鸡,如此者每斗必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翻身相啄,以有芥子能眯敌鸡之目,故用以取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用“/”给下面文句断句。(3分)‎ ‎ 季郈之鸡斗季氏芥其鸡郈氏为之金距平子怒益宫于郈氏且让之故郈昭伯亦怨平子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8分)‎ ‎ 天仙子 ‎ (宋) 张先 ‎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 ‎19. “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弄”字的妙处。(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 ‎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 (一)‎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 (二)‎ 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庄子·知北游》)‎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庄子·大宗师》‎ 20. ‎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儒家与道家不同的生死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 结合材料,简要谈谈儒家生死观或道家生死观的现实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___;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 ‎(4) ___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_________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 ‎(5)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__。(苟子《劝学》)‎ 四、作文(60分)‎ ‎24.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江苏苏州某护理院推出“奖孝金”管理制度,对子女探望父母的次数进行登记并公示,如两个月内子女到护理院探亲超过30次,可获200元“奖孝金”抵用券,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抵扣现金。“奖孝金”制度实施两个月以来,子女看望老人频率明显增加。护理院近日举办首批“奖孝金”发放仪式,总计227名子女获得不同金额的“奖孝金”,总计金额3万多元。‎ 护理院此举引发社会热议。有人认为护理院是给子女形成道德强迫,有人认为此举能让老人感受温暖,有人认为用金钱买孝违背传统,有人认为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可忽视……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 ‎ ‎ 绍兴一中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C(A.着(zháo)陆改为着(zhuó)陆;讫今改为迄今;B死心塌(tà)地)改为死心塌(tā)地,鼓惑改为蛊惑;D.化了装改为化了妆;挑剔(tì)改为挑剔(tī))‎ ‎2.B(必需应为必须)‎ ‎3.A(小括号应放在逗号前面。)‎ ‎4.D(A.搭配不当;B.成分残缺;C.句式杂糅;)‎ ‎5紧迫:加强环保意识,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保护人性的善与美迫在眉睫。‎ 恐惧:恐惧于人类将自食其果,受到自然的惩罚,面临毁灭性的灾难。‎ ‎6.超能量、史前力量;精益求精、严谨规范(意思接近都可)‎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7.C(A “西汉”应为“东汉中期”,“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应为“东汉中期后更加受到”;B“新的看法”原文为“崭新的认识”,“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错,应为“人们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 D太绝对,原文是“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 ‎8.B(A原文“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变并列为顺承;C文中说“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这不是弱点;D“只要……就……”应为“只有……才……”。) ‎ ‎9.1.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2.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3.围棋是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10.①家境贫寒,懂事听话,体谅家里的难处,富有家庭责任感(2分);②学习勤奋,求知欲望强,不放过任何一点学习机会(1分);③憨厚朴实,忍辱耐劳,默默忍受他人的奚落、歧视(1分)。‎ ‎11.“她笑了”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激动的心情(1分);“借着笑的抖动眼泪才滚落下来”表达她想到自己的母亲、父亲、姐妹以及自身生活时克制而隐忍,却又难以克制的情绪(1分)。把“笑”和“哭”放在一起写,强烈的对比,写出人物内心复杂而真实的心绪,更能引起读者的同情(2分)。‎ ‎12.①以第一人称叙述,使情节更为真实可信(2分);②通过讲述“我”与王亚明的交往过程展开对王亚明的身世背景的介绍,使叙事更加集中(2分);③以一个同情者的视角叙述王亚明的故事,容易凸显矛盾冲突,有利于表达小说的主题(2分)。‎ ‎13.①通过影子来写人物的命运,一方面写出了王亚明在学堂如同影子一般“轻浮”,揭示了小人物微不足道的人生命运(2分)。②把“回家”写成“向着迷漫着朝阳的方向走去”,表达了作者对此地冷漠的批判和对人物未来的祝福(2分);③对雪地“闪光”的环境描写,暗示出这一事件带给作者的震撼,也沉重地向读者发出心灵的质询,表达对冷漠时代的思考(2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4.D(间:间隔,间隙)‎ ‎15.B(A.定语后置标志/取独;B.用;C.并列/因果;D.在/引进行为动作对象,无意义;)‎ ‎16.A(开篇并没有介绍解释“芥肩金距”之技。)‎ ‎17.(1)步子缓慢,观察目标,不轻举妄动.看上去就像个木头做的鸡.这样的斗鸡,每次打斗都一定取胜.‎ ‎(2)转着圈找机会用嘴啄对方的腋下,因为有芥末籽能迷住对方斗鸡的眼,所以用这种方法来取胜。‎ ‎18.季/郈之鸡斗/季氏芥其鸡/郈氏为之金距/平子怒/益宫于郈氏/且让之/故郈昭伯亦怨平子 ‎19.“弄”字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花被风所吹动,也竟自月光临照下婆娑弄影,更富表现力;与下文的“风不定”相照应。‎ ‎20.抒发了惜时伤春之情,既有伤春之逝的惆怅,又有自嗟迟暮的愁绪。作者由自然春光的逝去,落花满径,联想到年华易逝,青春不再;更因傍晚独自照镜,倍加感伤。(作者情感写赏春自得的窃喜也可得分。)‎ ‎21.儒家的生死观是以道德为核心的,认为生命固然珍贵,但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仁义或道义。道家的生死观是以自然为追求的,生死都是自然规律。‎ ‎22.儒家道德主义的生死观有助于人们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积极进取,赋予有限的生命以无限的价值;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道家的观点闪耀着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生命现象,正确处理生死问题,消除对死亡的焦虑,坦然面对死亡。‎ 译文:‎ 芥肩金距这样的技术,在左传中见过而从没有亲眼见过,我还是到了广西,管辖番禺之后才能够见到.番禺人非常酷爱斗鸡,特别是诸番人.番禺产的鸡,也特别善于打斗.那里的人饲养斗鸡也很有办法.斗鸡打斗的时候,各自有各自的套路.下注的黄金,看起来堆的像一堵墙一样.对于鸡来说,鸡毛要稀疏而且短,头要竖着而且小,爪要笔直而且大,身体要宽大而且修长.鸡目要深陷而且皮厚.步子缓慢,观察目标,不轻举妄动.看上去就像个木头做的鸡.这样的斗鸡,每次打斗都一定取胜. 人养鸡的时候,用稻草扎个墩,让斗鸡站在上面,这样鸡爪就能掌握平衡,不容易摔倒.把米放在高于鸡头的地方,让斗鸡用力啄米,这样鸡头就会常常竖着而且鸡嘴锋利.人还将斗鸡的鸡冠截掉一块,这样对方的斗鸡就不能啄它的鸡冠.剪掉一部分尾羽,能够让斗鸡在打斗的时候方便盘旋.养鸡人还会经常用翎毛插入鸡喉,除去鸡的口水.而且用手捧着米喂养,或者用水噗湿斗鸡的两腋,总之调教和饲养都有办法的. 这样训练出来的斗鸡,到了该打斗的时候一定会死斗,当胜负分出的时候,也就分出了生死.因为斗败的鸡已经失去了斗志,终生不能在打斗了,所以就变成下锅的食物了.但是常胜的斗鸡,一定早早就衰弱了,因为打斗的时候经常会被打的频临死亡.因此,斗鸡的时候,双方约定中间有三次休息.开始少斗一会儿,某一只鸡处于下风了,主人抱着鸡休息一会,除去口水,让斗鸡饮水,养养元气.再斗一会儿,某一只鸡处于下风,还跟前一次一样休息一下,养养元气.到第三次休息的时候,双方主人都不能动了,然后两只鸡的胜负就决定了. 斗鸡开始打斗的时候,用鸡爪上的指甲攻击,一会儿累了,开始绕着圈子用嘴啄对方.一旦啄住了就不松口,然后用脚踢.经常这样做的鸡最后一定获胜,主人也会很高兴.番禺人斗鸡还有更过分的,叫做“芥肩”、“金距”,而且他们是真的用.所谓“芥肩”就是用芥末籽放在斗鸡的腋下,两只鸡打到一半,都比较疲惫了,转着圈找机会用嘴啄对方的腋下,如果有芥末籽,就会迷住对方斗鸡的眼,这样就能取胜了.而“金距”就是固定在鸡爪趾甲上的很薄的刀刃.刚开始打斗的时候,鸡爪一挥,有时候竟然能把对方斗鸡的头削掉.因此用“金距”在开始取得优势,用“芥肩”最后取胜.春秋时代的季孙子对于这样的情况能不生气么?小人为了取胜如此歹毒,致使生灵涂炭,从夏商周三代就已经是这样的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