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定远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实验班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高考作文当引领阅读 唐晓敏 高考作文命题除具有评定与选拔的功能,还具有引导功能,通常表现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仅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关注社会问题,也需要多读书、读好书。但现实情况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做题”上,并没有“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读书不是太多了,而是远远不够。因此,高考作文命题应该充分起到引领学生阅读的作用,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就语文学习而言,仅仅学习课本中有限的文章远远不够。著名作家叶圣陶早就讲过,课本选的文章不过是一些例子。语文学习当然不能只学这些例子,而必须大量阅读。教育学中常常讲到“情感教育”,但很少说清怎样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真正的情感教育是接受人类高尚的情感,将这些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这肯定要依赖阅读达成。‎ 大量阅读是学生写作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是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精神世界的。学生的写作应该反映自己的成长经历,描绘自己心中日益扩大的、新奇的世界。而写作的过程又是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视野,与古今杰出人物对话的过程,也就是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和扩大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应该主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学、历史、哲学,而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阅读时的独特感受与思考表达出来。这样,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能说得饱含意蕴。‎ - 23 -‎ 读书让人有一个充实、丰盈的精神世界,让人懂得世界与人类的真善美,让人获得精神的自由。同时,读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法国学者拉孔布、维斯曼在《语文的未来——对古典研习的再思考》中指出:“一个新的历史情形对我们而言首先就像一篇待解读的文本。”“世界与一篇文本全无二致,它们都是表达意愿与语法规则及类型的结合,需要经过繁复的程序进行重构。世界有待于我们去阅读,而读者正是通过阅读世界逐步建构自身的。”这就是说,阅读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知识以及一般意义上的获得智慧,阅读本身就是解构世界的预演。书是阅读的对象,人们通过读书而获得阅读的能力。“世界”也是阅读的对象,需要人们去阅读它、理解它、把握它。人通过读书培养了阅读的能力,包括感受能力,分析能力,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判断与欣赏的能力,由此也获得了“阅读世界”的能力。‎ 高考作文命题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读书风尚。近年来,中央一直倡导全民阅读。高考作文命题取材名著,会有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名著。很多家长为了了解孩子阅读名著的情况,自己也会阅读名著,与孩子交流阅读体会和看法,由此在家庭中形成阅读氛围。如果每个家庭都有藏书、有交流,孩子与家长一起阅读和讨论名著,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整个社会就离书香社会、学习型社会不远了。‎ ‎ (2017年6月13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考作文命题具有引导功能,不仅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还应该充分起到引领学生阅读的作用,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B. 语文学习不应当只学习课本上所选的“例子”,还应当大量阅读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 C. 阅读的价值主要并不在于丰富知识、获得智慧,主要在于让人精神世界充实丰盈,让人懂得真善美,让人获得精神的自由。‎ D. 读书能够培养人的多种能力,包括感受能力、分析能力、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和判断与欣赏的能力在内的阅读能力,直至认识世界的能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一开头就从高考作文命题的引导功能谈起,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扩展开去,引出本文“高考作文当引领阅读”的论点。‎ B. 本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集中笔力谈阅读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目的在于说明高考作文应当引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C. 本文第四自然段引用法国学者拉孔布、维斯曼的话,是为了证明该段开头“读书让人有一个充实、丰盈的精神世界”这个分论点。‎ D. 本文第五自然段进一步拓展论证,将高考作文命题的作用由学生推及家长,推及家庭,推及社会,逐层扩展,一直推及到影响整个社会的高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陷入“题海”,沉迷于做题而忽略了读书,充分发挥高考作文命题对阅读的引领作用就是一种解决的办法。‎ B. 语文学习的对象绝不能仅限于教材,应当通过教材中的例子,举一反三,大量阅读,从而懂得世界与人类的真善美,获得精神的自由。‎ - 23 -‎ C. 高考作文命题应当着眼于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引领学生通过对文、史、哲等社科书籍的大量阅读丰富和扩大自己的精神世界。‎ D. 由于中央对全民阅读的一直倡导,再加上高考作文命题对整个社会风尚的影响,我们的社会就快要建成书香社会和学习型社会了。‎ ‎【答案】1. C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项,“阅读的价值主要并不在于丰富知识、获得智慧”错误,原文是“不仅在于”,此项却说成了“主要并不在于”。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C项,引用法国学者的话,是为了证明“阅读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知识以及一般意义上的获得智慧,阅读本身就是解构世界的预演”的论点。故选C。‎ ‎3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D项,“高考作文命题对整个社会风尚的影响”错误,犯了扩大化的毛病,根据文本,应为“高考作文命题对整个社会读书风尚的影响”。故选D。‎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 23 -‎ 会宁皮影戏已列入甘肃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会宁皮影多以牛皮、羊皮、驴皮制作而成,一台皮影戏至少需要四至五人才能完成,唱腔多以当地的传统戏曲秦腔为主。大年三十晚九时许,新添堡乡河屲村村口的皮影戏老艺人牛俊魁家传来阵阵鼓乐声,村里组织的新年皮影戏演出在这里鸣锣开演。‎ 河屲村是会宁县新添堡乡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晚上九点,乡亲们在家里欢聚一堂,唱着皮影戏过大年,让我们感受到了皮影戏的魅力。‎ 走进牛俊魁家,一股浓厚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一场精彩的皮影戏正在他家的正房里上演,老艺人牛俊魁在白色幕布后舞弄着皮影角色,边舞边唱,另外三人时而拉二胡,时而吹唢呐,敲锣打鼓配合默契,村民们看得全神贯注,记者也被精彩的演出所吸引,跟着看了起来。在演出结束后记者走进幕后,体验了一把皮影戏的演出过程。‎ 据介绍,牛俊魁是会宁皮影戏的传承人之一,他不仅可以熟练制作皮影道具,而且能够演唱多部传统戏曲。每逢新春佳节,他都要带领村里人白天搭台,晚上唱戏,每场皮影戏要演出两三个小时,以丰富乡亲们的节日文化生活。‎ 新添堡乡河屲村村民邵启虎对记者说,本地文化活动比较单纯,到过年的时候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看一看皮影戏,耍一下社火,自娱自乐,大家都比较高兴。‎ ‎(“会宁广电网”记者 甘孟玉 荆平)‎ 材料二:‎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草原上的活动屡见不鲜。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俄罗斯居住的的跨界民族,也是中国“三少民族”之一。千百年来,作为善于迁徙的狩猎民族,他们将本民族的习俗延续下来,如驯鹿、瑟宾节都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驯鹿成为贯穿全年每个呼伦贝尔草原盛会的“吉祥物”,二百余人的鄂温克部落每年能接待中外游客近五万人次。‎ 而每逢瑟宾节,鄂温克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由部落首领主持,猎人们在落叶松的间隙里点燃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山神,一片欢乐祥和。台湾游客任先生几乎每年都会到呼伦贝尔旅行一次,他说:“不论夏季或是冬季,呼伦贝尔总有让人看不完的美景,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堆砌出的盛会就让人流连忘返。”‎ ‎2016年上半年,呼伦贝尔市接待中外游客488.47万人次,同比增长8.5﹪。‎ 以上种种,都只是内蒙古草原上很普通的活动,但也是内蒙古草原诸多文化活动的缩影。‎ 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元文化底蕴深厚,将草原文化融会贯通并“打包”展示已成为当地所有民族文化活动的“套路”。不论是各地一年四季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还是内蒙古“走出去”举办的文化活动,草原传统技艺总是结伴出现。‎ - 23 -‎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内蒙古已在蒙古国、俄罗斯、美国、马耳他、毛里求斯、澳大利亚、丹麦、斯里兰卡等地举办“文化周”活动,阵容颇为“豪华”,对外讲述者内蒙古的故事。‎ 落于金莲川草原上的正蓝旗人口仅8.3万,但这里有世界文化遗址元上都和延续千年的传统游牧生活。‎ ‎(摘自中新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堆砌”的草原盛会吸引中外游客》,有删改)‎ 材料三:‎ 江苏省南通市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宋亚军这两天伤透了脑筋,他正在给88岁的毛素娟找一个传承人。毛素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唯一传承人,由于后继无人,这项技艺正濒临失传。赶在老太太还能说会动之前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把技艺传下去成了宋亚军的当务之急。‎ 如何让非遗更好地传承下去?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曹锦扬表示,非遗传承有其特殊性,不能全靠市场,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2011年6月1日,国家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集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一些地区落实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经费拨款不到位,不重视宣传,对民间的非遗传承人重视不够等。一些有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年在非遗上的经费投入只有区区几十万元,非遗传承人、研究人员想对外交流自己的技术和作品都捉襟见肘。‎ ‎“事实也证明,凡是非遗传承做得好的地区,政府都发挥了很好的主导作用。”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说。在全国,宜兴紫砂壶鼎鼎有名,这是该地区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所带来的效果。宜兴有专门的副市长、文化局副局长分管紫砂陶艺发展,政府还出资让有兴趣学习紫砂陶艺的人免费学习,每年的“陶艺节”,市委书记、市长再忙也要出席,这些都提高了紫砂陶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不能传承下去,归根结底要看它能否与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需求结合起来。”贺云翱教授说,“除了宜兴紫砂壶,像苏州的刺绣,南京的云锦,这些非遗项目都兼具了一定的市场价值,迎合了现代人的需要,有很多人在学。相比之下,南通色织土布就与现代人的生活离得稍远些,对于这类非遗项目的保护,政府就更不能缺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有重要的精神价值。”‎ 也有专家认为,整个社会都应该为非遗的传承出一份力,在韩国、日本,每年都会有企业家出资赞助非遗项目,定期举办一些展览,让民众认识到非遗的重要性,这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摘自《光明日报》:《非遗传承,难在哪儿?》,有删改)‎ ‎4.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 23 -‎ A. 会宁皮影戏有上千年的历史,唱腔多以当地的传统戏曲秦腔为主,乡土气息浓郁,为村民喜闻乐见,也成为当地农民过年时唯一的一项自娱自乐的活动。‎ B. 鄂温克族是一个善于狩猎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将驯鹿、瑟宾节等习俗延续下来,如今驯鹿已成为每个呼伦贝尔草原盛会的吉祥物。‎ C. 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从经费划拨、宣传、重视民间的非遗传承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这些工作。‎ D. 材料一侧重报道了民间艺人在自娱自乐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保护;材料二侧重报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产业中得到保护和创造了效益。‎ ‎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新添堡乡河屲村村口的皮影戏老艺人牛俊魁在自家院子里表演皮影戏,其目的是保护皮影戏这一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 B.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将驯鹿、瑟宾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草原旅游业相结合,不仅得到了经济效益,也有效地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C. 内蒙古非物质遗产旅游项目不仅吸引了国内的游客,而且也走出国门,通过举办“文化周”活动,将草原传统技艺远播世界。‎ D. 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唯一传承人已经88岁,因为她已不能说话,后继无人,这项技艺正濒临失传。‎ E. 国家虽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但是仍然面临着经费拨款不到位,宣传不够,后继无人等一些难以落实的问题。‎ ‎6. 从材料三来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4. A 5. BC ‎ ‎6. 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无人,技艺面临失传。②政府主导作用缺失。③经费拨款不足、不到位。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重视宣传,对民间非遗传承人不够重视。‎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说法过于绝对,过年时的活动还有耍社火。‎ ‎【5题详解】‎ 试题分析:A项,“其目的是保护皮影戏这一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错误,原文是“以丰富乡亲们的节日文化生活”“自娱自乐,大家都比较高兴”,并不是为了“保护”;D - 23 -‎ 项,“她已不能说话”错误,原文是“赶在老太太还能说会动之前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把技艺传下去成了宋亚军的当务之急”;E项,由原文可知,“后继无人”不属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遇到的问题。‎ ‎【6题详解】‎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要抓住材料三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原因”来分析。其关键语句有“由于后继无人,这项技艺正濒临失传”“不能全靠市场,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如经费拨款不到位,不重视宣传,对民间的非遗传承人不够重视等”,将其提炼压缩即可。‎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听风看云喝茶 三石 ‎“人生最为淡雅的事,莫过于三五知己一起听风,看云,喝茶。”亚东是在陪我喝酒后说的这句话,当时他正端坐在办公桌前那把宽大的椅子上,手握一杯清茶,茶香缭绕。‎ 我知道这句话不是亚东的原创,依稀记得应是出自洪如辉的散文《茶的画境》。我不好点破,但亚东显然没有侵犯洪如辉知识产权的意思,随即便对我说:“这是洪如辉书中所写,可如今对于我而言,却成了如此难以实现的心愿。”‎ 我没有接腔,只是赶紧往亚东的杯里续上热气腾腾的水。‎ 当然,我还是抽空去找了洪如辉,让他将请亚东喝酒改成喝茶。‎ 我跟亚东是大学同学,关系好得能穿一条裤子。而洪如辉却是我多年的文友,虽然入仕多年,文章依然锦绣,只是仕途颇为不顺,一个文化局副局长当了十来年。此次局长空缺,洪如辉虽是文化人,却也是免不了俗,脱不掉凡心。恰巧亚东空降到县里担任要职,如此三角关系,我自然是责无旁贷。‎ 喝茶的地点不用挑选,便是离城三五里地的采芝斋,洪如辉姐姐家的茶庄。‎ 我对亚东说:“山野之外,满山茶的翠绿环抱之下,一间草棚,一张茶几,几张酸枝木的椅子,有风,有云,还有茶,只是不知道我和如辉兄算不算得上知己好友?”‎ - 23 -‎ 亚东虽然没有正面回应我的话,但此刻他的心境肯定是极为轻松的,清瘦的脸上不时露出些许微笑,四下打量着说:“到底是老同学,一句平常话,便如此记在心上,让我如何不诚惶诚恐。”‎ 三人围坐,洪如辉便秀起了他的茶艺。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手法纯熟而老道,亚东不由得啧啧称赞。‎ 都说品茶如品人生,这句话洪如辉自然是写过的,只不过是不是他的原创还得另当别论。三个可以说是事业多少有成的男人坐在一起,除了听风看云喝茶外,还得聊天。聊天过程中少不了感慨人生,除了人生,还有文学,就是没有提起洪如辉想担任文化局局长的事。‎ 如此情景,以文化人自诩的我及洪如辉,自是觉得难以启齿。‎ 不过,我多少清楚,有些事情也不见得就要说得那么明白的,以亚东在官场多年的经历,不应该参不透此次茶香之外的含意。‎ 几壶清茶过后,已是晚饭时间。几样农家小菜,一只茶汤清炖的土鸡,没有酒,亚东却吃得斯文扫地。‎ 其实我一直没有跟亚东明说洪如辉的事,但在这之后的不久,我便街道洪如辉的电话,告诉我他已经被提拔担任了文化局局长,并让我过去一趟,一并去谢谢亚东的帮忙。‎ 原本准备约亚东再去采芝斋喝茶的,可亚东却让我们去他办公室,我跟洪如辉便赶了过去。‎ 洪如辉自然对亚东的关照表示感谢,亚东微笑着摆摆手说:“不用谢我,我了解过,早就该给你挑重担了。只是——”说到这,亚东停顿了下来,眼睛盯着洪如辉,“我记得你在一篇文章里曾经说过:茶,注入无华的水,人的一生就可以在一杯茶里修行。有这句吗?”‎ 洪如辉点点头。‎ 亚东默默将边上的橱柜打开,拎出两盒茶叶来,轻轻摆在桌面上,接着说:“茶,是好茶,但如果没有干净的水,你说,这样的茶,能够让人修行一生吗?”‎ 洪如辉的脸霎时便红透了。‎ 而我,同样尴尬得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掩饰地端起面前的清茶,一连喝了几口。‎ 茶,算不上是好茶,却清香留齿„„‎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写亚东端坐在一把宽大的椅子上,手握一杯清茶,写出亚东在同学面前舒适、惬意、闲适的神态。‎ - 23 -‎ B. 第五段交代“我”与亚东、洪如辉之间的关系,为“我”在帮助洪如辉一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埋下了伏笔。‎ C. 亚东两次引用洪如辉文章中的话,一次表达自己的愿望,一次批评洪如辉,后面一次引用表现出亚东对洪如辉的了解 D. 小说结尾的那一句,照应了上文亚东批评洪如辉的话,含蓄隽永;也照应了开头与题目,使小说结构严谨。‎ ‎8. 小说中洪如辉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9. 小说标题“听风看云喝茶”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从情节线索、主题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洪如辉是一个追求脱俗的人生境界而又不能脱俗的文人、官员形象。作为文人,他一方面追求“听风看云喝茶”这样脱俗的人生境界;但另一方面又不惜用拉关系的手段来实现自己想得到提拔的目的。 ‎ ‎9. ①是小说的线索,它把小说中的亚东听风看云喝茶的愿望,“我”和洪如辉请亚东听风看云喝茶,及想再请亚东听风看云喝茶而没成,反而受到亚东批评等情节都串在一起。②它提示了作品的主题:人与朋友之间应保持一种不掺私利的纯真的友情。‎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B项,“‘为我’在帮助洪如辉一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理下了伏笔”的分析不准确,洪如辉当上文化局局长主要是因为亚东“了解过,早就该给你挑重担了”。故选B。‎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小说中的洪如辉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能力。本文中的洪如辉写了很多关于茶与人生感悟的文字,很多被人们传诵。比如亚东所向往的事情“三五知己一起听风,看云,喝茶”出自于洪如辉的书。还写过“茶如品人生”“茶,注入无华的水,人的一生就可以在一杯茶里修行”之类的文字。从中可以看出洪如辉是一个追求脱俗人生境界的文化人。根据文章中“局长空缺,洪如辉虽是文化人,却也是免不了俗,脱不掉凡心”“还是抽空去找了洪如辉,让他将请亚东喝酒改成喝茶”“亚东默默将边上的橱柜打开,拎出两盒茶叶来,轻轻摆在桌面上,接着说:‘茶,是好茶,但如果没有干净的水,你说,这样的茶,能够让人修行一生吗?’”“洪如辉的脸霎时便红透了”‎ - 23 -‎ 这些信息可以得知洪如辉为了升官通过“我”这个文友拉关系,请“我”的同学身居县里要职的亚东喝茶,送礼。所以洪如辉是一个方面追求“听风看云喝茶”这样脱俗的人生境界;但另一方面又不惜用拉关系的手段来实现自己想得到提拔的目的文人官员形象,‎ 点睛: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要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小说中关于“洪如辉”其人的相关描述介绍,然后再找出文中关于洪如辉言行的描述,最后进行概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小说标题‘听风看云喝茶’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从情节线索、主题两个方面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把握小说标题作用能力。要求从情节线索和主题两个方面分析标题的作用。文章中“我”得知亚东的愿望是“听风看云喝茶”,就立马通知想通过请亚东喝酒吃饭拉关系升官的洪如辉,把喝酒吃饭改成听风看云喝茶。“我”、亚东、洪如辉三人到郊外茶庄听风看云喝茶。洪如辉升职,想再请亚东听风看云喝茶没有成功,被亚东叫到办公室批评。所以“听风看云喝茶”是文章的线索。文中,亚东跟老同学“我”说自己的愿望是听风看云喝茶。“我”却立刻就通知想拉关系升官的洪如辉,安排了去离城三五里地的茶斋,了了亚东的心愿。洪如辉也如愿升官。想再次请亚东去听风看云喝茶,却被亚东叫到办公室,问洪如辉“茶,注入无华的水,人的一生就可以在一杯茶里修行”是不是其一本书中的话,洪如辉回答是,亚东拿出两盒茶叶说“茶,是好茶,但如果没有干净的水,你说,这样的茶,能够让人修行一生吗”,说明亚东早已洞察了“我”和洪如辉的请他听风看云喝茶的目的,对“我”和洪如辉这种利用友情攀交情拉关系谋私利的批评,揭示了文章了主题:人与朋友之间应保持一种不掺私利的纯真的友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史。‎ ‎ ‎ - 23 -‎ ‎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日:“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故日‘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日‘罔睇百姓以从己之欲’。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椽发瓦,呼嗟道路。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不纳。复谏日:“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颞颞,以谓朝有新政。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 先天元年,为侍中。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景闻而叹日:“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谥日忠。‎ ‎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白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B.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白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C.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白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D.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 “服除”亦称“除丧”“脱服”,俗称“脱孝”。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服丧期的长短。‎ C. “五谷”指稻、黍、稷、麦、菽这五种谷物。中国古代重视农业生产,而且特别重视这五种基本粮食的收成,因此魏知古能随时报告。‎ D. “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 - 23 -‎ 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知古满腹经纶。他考中进士后,先后两次编修国史,获多次升迁,历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吏部侍郎等官职。‎ B. 魏知古直言敢谏。唐睿宗为公主修建道观,魏知古直言工程劳民伤财,有违安养百姓的治政之本,唐睿宗因此停止了修建道观。‎ C. 魏知古敏锐忠诚。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知古有所察觉,及时向期廷揭发了他们的阴谋,因此获得玄宗重赏。‎ D. 魏知古曾遭遇仕途坎坷。他后期因与姚崇不和,被改授为工部尚书,罢除了参知政事一职,去世后受到宋景的高度评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 ‎ (2)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 ‎【答案】10. B 11. C 12. B ‎ ‎13. (1)违背人事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务,百姓心里动荡不安,众人议论纷纷。‎ ‎ (2)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魏知古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并且赏赐五十匹布帛锦缎。‎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做断句题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原文标点: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11题详解】‎ - 23 -‎ 试题分析:C文中的“五谷”泛指粮食,魏知古并非具体报告五种粮食的收成。“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B“唐睿宗停止修建道观”属无中生有;且魏知古前后两次进谏,第一次是站在百姓角度,第二次站在国家内忧外患的角度。‎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1)“乖”,违背。“崇”,注重。“震摇”,动荡不安。“藉藉”,议论纷纷。‎ ‎(2)“于渭川猎”状语后置句式,“讽”,婉言劝谏。补主语“魏知古”“皇帝”。“手制”,亲手下诏。‎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 参考译文:‎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正直有才能,考中进士。以著作郎的身份编修国史,几次升迁后任卫 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年,担任吏部侍郎一职,因为母亲去世而解职,守孝期满,担任晋州刺史。睿宗即位,因为他是旧属吏而授任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 适逢建造金仙、玉真观,虽然正值盛夏,工程紧迫,魏知古进谏说:“我听说‘古代的君主统治百姓,一定会时时注意百姓忧虑的事情,如果百姓忧虑食物就废除百事’,因此说‘不做以无益害有益的事’。又说‘不要违背百姓而放纵自己的欲望’。这都是兴化立治、施政养民的根本。如今为公主建造道观,将以此树立功德祈求福佑,然而造观的地方都是百姓的住宅,忽然逼迫,令他们转移搬迁,扶老携幼,拆椽除瓦,怨声载道。违背人事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务,百姓心里动荡不安,众人议论纷纷。陛下为民父母,想要凭什么安定他们呢?希望颁下明诏,顺从人愿,停止劳役,赢得美名,这样过失还不算太多。”疏奏不被皇帝采纳。魏知古又进谏说:“自从陛下剪除凶逆,继承帝位,百姓仰慕,认为朝廷有了新政。如今风俗教化衰败日益严重,府库空虚,官员日增,各部门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超过两千,太府的布帛为此用尽,太仓的米粮不能供给。我先前请求停止营造金仙、玉真二观,到现在还未停止。如今前遭水患后遇旱灾,五谷不熟,因此到来年春天,必定出现严重饥荒,陛下想要如何救济天下呢?另外突厥对中原为患已久,虽然派遣使者请求婚娶,恐怕豺狼之心,弱小时就顺服,强大时就骄逆,一旦时机成熟兵强马壮,如果乘中原饥荒,窥犯边塞,又如何防备呢?”皇帝赞赏他耿直,让他担任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 23 -‎ ‎ 先天元年,魏知古担任侍中。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魏知古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并且赏赐五十匹布帛锦缎。第二年,封魏知古为梁国公。窦怀贞等人阴谋乱国,魏知古秘密揭发他们的阴谋,窦怀贞被杀,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遗憾先前的赏赐少,亲笔下诏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这年冬天,诏令魏知古主持东都吏部选事,他以称职而闻名,皇帝下诏称赞并赐衣一套。从此皇帝待他恩意更厚,他由黄门监改任紫微令。与姚崇不和睦,改授工部尚书,罢除参知政事的宰相职位。开元三年魏知古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宋景听说后感叹道:“叔向是古代流传的正直的典范,子产是古代流传的仁爱的典范,兼而有之者就是魏公啊!”追赠魏知古为幽州都督,谥号忠。‎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秋 望 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注: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李梦阳前线犒军,有感而发。‎ ‎①弢:装箭的袋子。②飞挽:快速运送粮草的船只。ƒ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世称“郭汾阳”。‎ ‎14. 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首联写了诗人登临眺望的地点和时节。水绕边墙,秋雁南飞,扣题的同时也使诗的境界愈见空阔、苍凉。‎ B. 颔联上句描写了作者跨过壕沟追逐野马的场景,表明作者想加入到队伍中,以实现其保国安民的崇高理想。‎ C. 颈联描写了尘土飞扬的黄河渡口和冷月高挂的战场,战前准备的繁忙和战场的冷寂对比,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 D. 尾联直抒胸臆,着重表达了对唐代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的朔方节度使、封为汾阳郡王的郭子仪的敬仰之情。‎ E.‎ - 23 -‎ ‎ 全诗紧扣诗题“秋望”二字落笔。诗中之景,无不是“望”中所见,无不透出凄清肃杀的秋的气息。‎ ‎15. 本诗是一首边塞诗,作品中哪些方面的内容体现了边塞诗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D 15. (1)意象(自然景象):黄河、边墙、秋风、飞雁、古渡、战场。‎ ‎(2)战争场景:战士过壕越沟,纵马驰骋,其快若风,如追野马。将军则全副戎装,弯弓搭箭,满引待发。‎ ‎(3)情感:对名将的追忆(对朝廷用人不当的不满),对战争前途的忧虑,和扶危定倾的期盼。‎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B. 颈联上句描写了作者跨过壕沟追逐野马的场景,表明作者想加入到队伍中,以实现其保国安民的崇高理想。对作者的情感理解有误。D. 尾联直抒胸臆,着重表达了对唐代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的朔方节度使、封为汾阳郡王的郭子仪的敬仰之情。“直抒胸臆”理解有误,尾联以问句作结,意味绵长,从中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表现了对国事的深深忧虑。由此可见,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内容理解和概括类试题,本题可以作答为(1)意象(自然景象):黄河、边墙、古渡、战场。 (2)战争场景:战士过壕越沟,纵马驰骋,其快若风,如追野马。将军则全副戎装,弯弓搭箭,满引待发。(3)情感:对名将的追忆,对战争前途的忧虑,和扶危定倾的期盼。‎ 点睛:本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的一道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体现边塞特等的具体地方。注意结合着意象和情感来回答。‎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为打消晋武帝猜忌,李密《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 ‎ ‎(2)《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奢侈浪费无度。‎ ‎(3)《阿房宫赋》文末总结秦亡教训并借以讽今,以“______ ,_____。”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引以为戒,仍要重蹈历史覆辙。‎ ‎【答案】 (1). 本图宦达 (2). 不矜名节 (3). 鼎铛玉石 (4). 金块珠砾 (5).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6).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23 -‎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宦、矜、鼎铛、砾、鉴、哀。‎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植物都是不声不响地长大,即使遇到食草族的侵扰,也只有默默忍受。其实不尽然。植物是非常有智慧的,为了防止食草族的侵袭,它们有的浑身布刺,有的身披铠甲,而另一些则怀揣毒药,倘若有不知好歹的胆敢冒犯,定叫它吃不了兜着走。‎ 除了防御,有些植物还会积极地组织反击。当山艾树受到天蛾幼虫啃食时,它们会分泌一种物质。摄入这种物质的天蛾幼虫,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就出现了,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更让人称奇的是,有些植物在受到毛虫袭击时,( )。其实,它们早就 ,与这些食虫豪绅结成了互惠联盟。结果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毛虫很快就会成为食虫族们的盘中美味。比方野烟草是烟草天蛾幼虫的最爱。当烟草天蛾幼虫在野烟草叶子上 的时候,野烟草受损的叶片会分泌一类叫绿叶挥发物的化学物质,这些绿叶挥发物发散到空气中,就成了野烟草的一种求救信号。酷爱烟草天蛾卵子的大眼长椿则会闻讯赶来,搜捕幼虫附近尚未孵化的卵子,专门吸食里面的营养,从而解除了野烟草的 。‎ 除了反击、求救,植物们还能搜索到同类的求救信号或抗击动态,得到“危险就在身边”的情报,这样它们才能及时巩固自己的防御系统,以避免危险来临时 。例如上面提到的山艾树积极反击天蛾幼虫的例子,在这场反击战进行得十分激烈之时,山艾树周围的同类甚至异类们(例如野烟草)也嗅到了硝烟的味道,从而得以早早备好胰蛋白酶抑制剂,以随时应战。看来,植物远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得多。‎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23 -‎ ‎ 摄入这种物质的天蛾幼虫,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就会发生,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B. 天蛾幼虫只有摄入这种物质,才会出现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因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C. 这种物质一旦被天蛾幼虫摄入,就会出现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D. 天蛾幼虫一旦摄入这种物质,就会出现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周围的食虫族们会向它静悄悄地群发化学求救信号 B. 会向周围的食虫族们群发静悄悄的化学求救信号 C. 周围的食虫族们会静悄悄地群发化学求救信号 D. 会静悄悄地向周围的食虫族们群发化学求救信号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居安思危 狼吞虎咽 后顾之忧 猝不及防 B. 居安思危 大快朵颐 燃眉之急 措手不及 C. 未雨绸缪 狼吞虎咽 燃眉之急 猝不及防 D. 未雨绸缪 大快朵颐 后顾之忧 措手不及 ‎【答案】17. D 18. D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解答此题,可首先找出画横线句子语病在于结构残缺:“摄入这种物质的天蛾幼虫”缺少谓语。A项,错误同画线句子一样缺少谓语。B项,错误出在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上,“只有……才……”是条件关系,同上文不相衔接。C项,错误是全句主谓搭配不当,主语是“这种物质”,同谓语“出现……问题”不搭配。故选D。‎ ‎【18题详解】‎ - 23 -‎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解答此题,应注意上下文语境和各选项句式以及叙述主体的衔接。上文的叙述主体是“有些植物”,因此括号内应填的语句也应以“有些植物”作为叙述主体,据此可排除A、C两项。B项“群发”同叙述主体搭配不当,且“静悄悄的化学求救信号”说法不通,应予排除。故选D。‎ ‎【19题详解】‎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语段是“与这些食虫豪绅结成了互惠联盟”,用“未雨绸缪”。“大快朵颐”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非常快活的享受美食。“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语段为“比方野烟草是烟草天蛾幼虫的最爱。当烟草天蛾幼虫在野烟草叶子上”用“大快朵颐”。“后顾之忧”来自后方的忧患。指在前进过程中,担心后方发生问题。“燃眉之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语段是“从而解除了野烟草”,用“后顾之忧”。“猝不及防”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措手不及”指事情突然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语段是“以避免危险来临”用“措手不及”。故选D。‎ ‎20.下面是某校邀请校友来校参加学校100周年校庆活动的信函中的一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岁月如歌,沧海桑田。2020年4月28日,学校将迎来100周年寿辰。这是全校校友耿耿于怀的盛典。在此,我要代表学校三千余名师生,热忱邀请您重返母校,欢聚一堂,重温您们意气风发的求学时光,同览母校勃勃发展的新姿新貌,畅叙手足情谊,分享成功喜悦,共话美好前景。我们相信,母校100周年校庆必将因您的参与而更加精彩。‎ ‎【答案】(1)“寿辰”改为“华诞”;(2)“耿耿于怀”改为“谊憬”或“魂牵梦萦”;(3)“我要代表”改为“我谨代表”;(4)“您们”改为“您”;(5)“手足”改为“同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题干中的要求其实也是解题提示,概括来说有三点:说出理由,有针对性,符合情景、身份。‎ - 23 -‎ 本题:‎ 语言得体主要包括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要求注意语段的内容和格式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语体得体要求注意说话者的身份、说话场合及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 ‎(1)“寿辰”,一般用于老年人的生日,语段中形容“学校”建校100周年,应改为“华诞”。‎ ‎(2)“耿耿于怀”,是贬义词,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一般用于已经发生的事,此处应改为“憧憬”或“魂牵梦萦”。‎ ‎(3)“我要代表”过于口语化,场合不对,改为“我谨代表”。‎ ‎(4)没有“您们”这种习惯用语,改为“你们”或“您”。‎ ‎(5)“手足”喻指兄弟亲情之间,此处是同学之情,用在此处不恰当,改为“同窗”。‎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21.仿照下面司马迁的颁奖词,为李密、归有光、屈原、庄子中的任一位历史人物,拟写一则颁奖词,要求内容贴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不超过100字。‎ 示例:司马迁:身陷囹圄,缘于赤胆衷心;身遭奇辱,在隐忍中默然前行。梦未竟,信念不倒,意志永存!他用血泪和幽愤,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他以山的刚毅和正直书写了中国两千年的沧桑。壮哉,伟哉,中国的“史学之父”司马迁!‎ ‎【答案】他用他的一身热血, 谱写了一曲长久流传的赞歌。 一介书生的他, 虽然没有回天之力,可他以他的精神感染了无数中国人。 坚持真理, 热爱祖国, 在世人眼中, 就是屈原的代号。‎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小作文的写作。写作颁奖词要注意突出人物事迹,挖掘人物精神,表达富有文采。‎ 点睛:‎ 颁奖词的特点:‎ - 23 -‎ ‎1、 情感性:饱含情感,真挚赞美人物的事迹与精神,以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 ‎2、 深刻性:对人物事迹的评价,必须体现一定的深度,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将人物的壮举提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3、 简洁性:颁奖词非常精练简洁。为适应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要求,寥寥数句,即见人物的神韵与风采。‎ 颁奖词写法:‎ ‎1、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 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在新闻传媒非常发达的时代,人物事迹点到为止,人们自然心领神会。‎ ‎2、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 对人物精神的赞美是颁奖词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因此,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人物的坚强意志、思想品质等等,要体现一定的哲理意味。‎ ‎3、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融合。‎ 颁奖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要求综合运用,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到水乳交融,自然成趣。‎ ‎4、言简意丰,自然流畅音韵美。‎ 颁奖词一般很简短,这就要求语言高度浓缩,言简意赅,这样的语言往往字字珠玑、意蕴丰富,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同时还要求语言自然流畅,音韵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年人开始被这样的文章刷屏:《年轻人,别让拖延症毁了你》《手机,正在摧毁年轻一代》《外卖,正在毁灭年轻人的生活》……‎ 其实,在青年人群体中,还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要做一个nice(可译为“美好向善的”或“友好仁爱的”)的人,可理解为在竞争环境下,面对挑战所拥有的各种品性,如斗志、原则、气节、初心等的。‎ 请以“致今天的青年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能写成诗歌),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致今天的青年人 何为青年?听到这个词,往往可以和另一个词联系起来——青春。‎ - 23 -‎ 青春是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魄;青春是食指“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年轻”的毅力;青春是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的成熟与独立……‎ 十六、七岁是编织梦想,播种希望的季节。青年是一个人蜕变的时期,我们褪去稚嫩的蝉衣,露出宽厚的胸膛迎接风暴的洗礼,我们将要用坚忍的臂膀背负起明天的太阳。正值青年的我们当是幸福的,我们拥有强健的体魄和活跃的思想;正值青年的我们当是不安的,意味着我们稚嫩的脸庞不再,幼稚的思想不再,我们的肩头正沉甸甸的是责任。我们拥有的是最珍贵美好的青春,我们当下正是时间的宠儿。‎ 有人认为,青春是用来挥霍的,其实不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愿君莫惜金缕衣,愿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一句句古人的诗训无不告诫着我们,珍惜当下,活出精彩。然而,我们应当把握青春成为怎样的青年呢?‎ 有人说青年应当无所畏惧,俨然顶天立地。是啊,有志青年何须枉?我们应当勇往直前,坚持不懈。恰同学少年的我们风华正茂,我们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然而,这样真的好吗?人生在世,也当有所畏惧的吧?这里的畏惧不指其他,而恰恰是智谋的表现。有勇气有毅力的同时,我们也应知进退。《孙子兵法》道: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三十六计》中“欲擒故纵”一计,诸葛孔明“七擒孟获”,无不昭示着智谋的重要性。人生在世,一味地只知“冲冲冲”很难成功,我们不仅要学习“三顾茅庐”的毅力,更要学会进退自如,万万不可被逼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方才悔悟。再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安能“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也有人说:青年要大有作为。是啊,羽翼渐丰的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大展宏图,飞上九霄云端。心中怀有满腔热血,扬鞭一挥向着理想策马奔腾。然而,太多时间的我们眼高手低,空有报负。太多的声音说现在的青年“高分低能”。俗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于是有些人就对自己的未来无所谓,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的表现。还有一些人,仅有三分钟热度,口口声声说着精彩绝伦的大话,手中干的却是不正经的事。他们或许三百六十行,行行通。但仅是“通”,并非精通,重在一个“精”字。怕是太多人认为“玩”是不务正业的表现,一天到晚“玩”的人不会出息。但是,玩到一定程度,也许“精”了,就上了一个档次,一切都不一样了。近段时间风靡全国的游戏——“三国杀”,它的发明者就是三个“爱玩”的“80后”大学生,“三国杀”的原型就是手工制作的纸牌画上人物进行多人对战。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却使它的发明者赢得了暴利。所以说,青年不一定要胸有大志,致力于小点也能成功。‎ 青年应该追求理想,但绝不是盲目的。愿我们把握现在,让我们的青春发光发热!‎ - 23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所给题目是“致今天的青年人”,针对这一题目,考生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今天的青年人存在什么现象,二是对这样的现象持什么态度。从材料来看,本题所给的材料具有较强的时代感,贴近当代社会青年人的生活表现。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针对青年人的一些文章,如《年轻人,别让拖延症毁了你》《手机,正在摧毁年轻一代》《外卖,正在毁灭年轻人的生活》,这些文章指出青年人中存在的问题,如做事拖沓,智能手机占据了生活中的相当大比例的时间和精力;二是青年人群体中流行的一句话,“要做一个nice(可译为‘美好向善的’或‘友好仁爱的’)的人”,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竞争环境下,面对挑战所拥有的各种品性,如斗志、原则、气节、初心等。材料所说有缺点,也有优点。对于青年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指出来;对于青年人身上的优点,我们要给予肯定。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角度来作文,也可以辩证看待青年人身上的优缺点。考生可以指出当代青年人身上存在的问题,然后从青年人自我身份的认同、在生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应该担当的使命等方面入手分析;可以肯定当代青年人身上的优点,如青年人的斗志、做事的原则、做人的气节、保有的初心等方面切入议论;还可以从辩证的角度来分析。从文体上来看,材料虽然没有明确的限制,但就材料本身而言,更倾向于议论文或散文,这就要求考生在作文的时候,要有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论证思路。作文的题目是“致今天的青年人”,从人称的角度来看,更适合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 参考如下:‎ 青年人要能承担责任,担当意识不可缺 现实生活中,青年人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勇于面对挑战,展现青年风采 - 23 -‎ ‎【点睛】作为命题作文,要充分吸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定文章的写作走向。命题人往往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展示一些信息,我们要认真地领会和推敲。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从而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瞬间或久远等等。要切中题旨文意,暗合命题要求。命题人总是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紧扣教材,巧拟文题,从某个角度去测试考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人的意图,把握作文的主题选材范围、结构等,以利正确定向下笔。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突出个人感受最深的材料。众所周知,我们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记自己熟悉的事,谈自己熟悉的问题,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才能写出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的好文章来。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文题与自己熟悉的内容对接,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把作文引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境地。‎ - 2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