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离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5 离 骚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 、作者简介 屈原 ( 约公元前 340— 前 278), 名平 , 字原 , 战国时期楚国人 ,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 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他开创了 “ 楚辞体 ”, 也开创了 “ 香草美人 ” 的传统。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作品背景 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 ,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 , 任左徒 , 常与怀王商议国事 , 参与法律的制定。他同时主持外交事务 , 主张联齐抗秦。在屈原的努力下 , 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 , 加之被他人谗言诋毁与排挤 , 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公元前 305 年 , 屈原因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盟约 , 被楚怀王逐出郢都 , 流落到汉北。屈原被流放期间 , 写了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洋溢着诗人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爱民报国的热情 , 文字华丽 , 想象奇特 , 比喻新奇 , 内涵深刻 , 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公元前 278 年 , 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 , 攻破了郢都 , 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石投汨罗江而死。《离骚》是诗人在流放期间所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三、相关常识 《楚辞》 汉代时 , 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 “ 承袭屈赋 ” 的作品编辑成集 , 名为《楚辞》。《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部诗歌总集 , 也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骚体诗 形成 : 骚体诗源于战国时的楚国 , 是一种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 , 描写楚地风土人情 , 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体。因屈原的《离骚》影响最大 ,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 “ 骚体 ” 或 “ 楚辞体 ”, 称这种诗体的诗歌为 “ 骚体诗 ”, 历代文士多有仿作。 特点 :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体制 , 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 , 句式长短参差 , 形式比较自由 , 多用 “ 兮 ” 字以助语势 , 富有抒情意味和浪漫色彩。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读准 字音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四、辨明 活用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五、区别 古今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六、明察句式 (1) 謇朝谇而夕替 ( 无标识被动句 ) (2) 既替余以蕙纟襄兮 , 又申之以揽茝 ( 介词结构后置 ) (3)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 介词结构后置 ) (4) 步余马于兰皋兮 ( 介词结构后置 ) (5) 不吾知其亦已兮 ( 宾语前置 ) (6) 高余冠之岌岌兮 , 长余佩之陆离 ( 定语后置 ) (7)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 无标识被动句 )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七 、积累名句 (1) 在《离骚》中 , 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 , 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 , 但他坚定地表示 :“ 亦余心之所善兮 , 虽九死其犹未悔 。 ” (2) 宁溘死以流亡兮 , 余不忍为此态也 ! (3) 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 , 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长太息以掩涕兮 , 哀民生之多艰 ” 。 (4) 芳与泽其杂糅兮 , 唯昭质其犹未亏。 (5) 民生各有所乐兮 , 余独好修以为常。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一、理理文章 思路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二、说说文章主旨 诗歌通过描写诗人忠君爱民的一生 , 抒发了其因才见妒、遭谗被害的苦闷心情 , 表现了诗人追求真理、坚持正义、保持高洁品行的不屈精神 , 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任务一】 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1 . 在节选部分的开始 , 诗人 “ 太息 ”“ 掩涕 ” 的原因是什么 ?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参考答案 是因为 “ 哀民生之多艰 ” 。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 塑造了一位爱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2 . 诗人一生 “ 好修姱 以 羁 兮 ”, 却又 “ 謇朝谇而夕替 ” 。其中有哪些原因 ? 请从三个方面概括。 参考答案 ① 小人诽谤、嫉妒 (“ 众女 ”“ 谣诼 ”) ② 君王 “ 浩荡 ”“ 不察 ” ③ 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3 . 节选部分第一节先说 “ 亦余心之所善兮 , 虽九死其犹未悔 ”“ 伏清白以死直兮 , 固前圣之所厚 ”, 第二节却又说 “ 悔相道之不察兮 , 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 , 及行迷之未远 ”, 前后是否矛盾 ? 参考答案 不矛盾。第一节写的是诗人因正道直行 , 不同流合污 , 而遭多方沉重打击 , 但他心志弥坚 , 毫不退缩。第二节写诗人打算全身而退 , 高洁自守 , 不再在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 , 谋求变革。远离政坛 , 并不意味着放弃操守。 4 . 屈原是心忧天下、心系黎民的爱国诗人 , 诗中的 “ 延伫 ”“ 步 ”“ 止息 ” 等词写出诗人怎样的内心活动 ? 参考答案 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苦挣扎 , 表现了诗人的犹豫、彷徨、苦苦思索的内心活动。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5 . 课文节选的两节 , 可以视为诗人的 “ 述怀 ” 和 “ 反省 ”, 其中有许多抒情性的诗句能表现诗人的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请根据提示 , 摘录原句填空。 参考答案 ① 长太息以掩涕兮 , 哀民生之多艰 ② 伏清白以死直兮 , 固前圣之所厚 ③ 宁溘死以流亡兮 , 余不忍为此态也 ④ 民生各有所乐兮 , 余独好修以为常 ⑤ 亦余心之所善兮 , 虽九死其犹未悔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任务二】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1 . 比兴手法不是《诗经》的专利 , 在《离骚》中也有 “ 香草美人 ” 之喻 , 请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物比喻的内容。 参考答案 “ ”“ 揽茝 ” 比喻品行高洁 ;“ 蛾眉 ” 比喻美好的德行 ;“ 绳墨 ” 比喻准绳、法度 ;“ 制芰荷 ”“ 集芙蓉 ”“ 高余冠 ”“ 长余佩 ” 比喻修养品德 ;“ 芳菲菲 ” 比喻品德更加高洁。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2 . 诗中的 “ 鸷鸟 ”“ 方圜 ” 各比喻什么 ? 这种写法有何好处 ? 参考答案 “ 鸷 ” 指鹰、雕等 ,“ 鸟 ” 指凡鸟 , 它们分别比喻君子和小人 ;“ 方 ” 是方枘 ,“ 圜 ” 是圆凿 , 比喻根本不相同的两种人。这样写 , 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学色彩 , 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 使诗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 屈原精神 ” 绵延了两千多年 , 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 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 无论何时何地 , 对我们永远都是一种教育和激励。那么 , 在《离骚》中 ,“ 屈原精神 ”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技法指导 比喻手法的妙用 我们知道 , 常用的比喻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所谓明喻 , 就是使用了 “ 像 ”“ 如 ”“ 若 ” 之类的比喻词的比喻 ; 所谓暗喻 , 就是用 “ 是 ” 而不用比喻词的那类比喻 ; 借喻一般只出现喻体而不出现本体。在《离骚》中 , 诗人大量运用了借喻手法 , 创造了瑰丽浪漫的诗境 , 表达了自己高洁的情操。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 , 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虽不用 “ 如 ”“ 似 ”“ 若 ” 之类字眼 , 却喻义自明。其次 , 诗人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 , 不仅使作品含蓄 , 长于韵味 , 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对点小练 请尝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 自选一个话题 , 写一段文字 , 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见解。不少于 100 字。 写作示例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 , 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 , 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头的阴云 ;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春雨 , 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 谅解是一阵柔和的清风 , 能熄灭堆积在人们心中的怒火 ; 谅解是一滴晶莹的甘露 , 能滋润人们心中干涸的土地。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感悟高洁情操 名句诵读 1 . 路曼曼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 2 . 不戚戚于贫贱 , 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 3 . 壮心未与年俱老 , 死去犹能作鬼雄。 —— 陆游 4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 5 . 如烟往事俱忘却 , 心底无私天地宽。 —— 陶铸 6 . 善性是难能可贵的 , 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 亚里士多德 7 . 为了高尚的目标 , 多大的代价我也愿付出。 —— 罗曼 · 罗兰 8 . 一个人的活动 , 如果不是被高尚的思想所鼓舞 , 那它是无益的、渺小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素材趣读 1 . 屈原 : 不随波逐流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智者 , 又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生活在一个是非混淆、政治昏暗的时代 , 但他眷恋楚国 , 心系君王 , 力主抗秦 , 保家卫国。他在举世混浊中 , 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 在众人皆醉时 , 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坚守自己的心灵操守 , 不与浊世同流合污 , 以 “ 自投汨罗以死 ” 反抗黑暗的势力 , 践行自己崇高的理想 , 表达自己高洁的心志 , 这些都值得我们赞颂。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2 . 曾子 : 不受鲁君之赐 曾子穿着破旧衣服耕地 , 鲁国国君派人送一座城给他作封邑 , 说 :“ 就用这封邑的收入添置一些好的衣服吧。 ” 曾子不接受。使者回去 , 又回来 , 还是不接受。出使的人说 :“ 这不是先生你求别人的 , 而是别人送给你的 , 为什么不接受呢 ?” 曾子说 :“ 我听说过这句话 , 接受别人东西的人会感到对人家有亏欠 , 给予别人东西的人会对人家傲慢 , 纵然你们给予我东西而不对我傲慢 , 可我自己能不觉得对别人有亏欠吗 ?” 最终也没有接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 , 说 :“ 曾参的话足以保全他的气节了。 ”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美文品 读 戴着花冠的诗人 ① 当我们用现世的眼光审视屈原时 , 一定会觉得他很傻很傻。可命运如果能够重来的话 , 他一定会重新投入汨罗江的。我想 , 执着 和理想便是他的生命主题吧。当一个人过于强烈地期望一件不可能的事时 , 生命就演变成了一种悲剧。 ② 可是执着却能在生命中开出艳丽的花朵 , 理想在黑暗中碰撞出浪漫的火花。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③ 一个被楚国和世人都抛弃了的人依然可以写出 “ 路曼曼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如此坚定的诗句 , 可以唱出 “ 长太息以掩涕兮 , 哀民生之多艰 ” 如此动人的歌词 , 可以吼出 “ 亦余心之所善兮 , 虽九死其犹未悔 ” 如此慷慨的誓言。一个不被爱的人依然爱着别人 , 希冀着祖国 , 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④ 美政、楚王、理想是一种散发着香味的罂粟 , 引屈原走向他的悲哀 , 所以他的诗中充斥着令人心酸的孤独。一步 , 一步 , 从三闾大夫的政治家 , 走向了腰悬长剑的诗人。 ⑤ 也许 , 诗和政治相遇时 , 本身便是一种错误 , 皎洁怎能和黑暗相融合呢 ? 然而当诗人和政治家成为一个人时 , 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 当他内心的情感涨满得无法用言语诉说时 , 他选择来到汨罗江畔。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⑥ 江水。清风。香草。 ⑦ 江水涤不尽世上的污秽 , 清风吹不散朝廷的腐朽 , 香草的诗句唤不醒昏庸的楚王。既然理想已死 , 肉体停留在世上又有什么用呢 ? 在诗人和政治家身份的纠缠中 , 最终他选择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浪漫 : 在满是香草的岸边 , 将肉体抛入水中 , 灵魂融入风里 , 留下顶花冠守候如血的夕阳 ! ⑧ 在世界的眼中屈原疯了 , 可是在屈原的眼中世界疯了 ! 于是他毫不吝惜丢下肉体 , 让灵魂追逐精神的家园。当然 , 如果也能作诗 , 屈原应当把告别作出来 , 给他所爱的和不爱他的人一个交代 , 可是灵魂终究缄默了 , 独留下深深的叹惋。 ⑨ 诗人的浪漫注定了他的悲哀 , 他拆下肋骨当作火把点燃 , 照亮了黑暗的路。我想如果人生是块金黄的麦田 , 那么屈原就是个疼痛的收割者 , 他用他的节操收割了他自己的生命。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⑩ 两千多年前 , 这个浪漫的诗人用诗词开始了一条拯救自己、拯救世界的不归路。汨罗江在落日的余晖中翻腾着 , 生命在时光的车轮中轮回着 , 今天 , 回望历史仍然可以看见他作生命之舞 : 头戴花冠 , 挥洒毛笔 , 蘸着自己伤口流下的鲜血 , 在清风拂来的馨香空气中 , 抒写浪漫和执着。 [ 品文题 ] 传说屈原 “ 头戴花冠 , 身披香草 , 披发行吟 , 飘行在湘江之上 ”, 香花香草是屈原高洁品质的象征 , 本文拟题时特别突出屈原的高洁品质 , 所以用 “ 戴着花冠 ” 作 “ 诗人 ” 的修饰语 , 赞颂的感情基调在题目上显现。 [ 品技巧 ] 第 ④ 段把 “ 美政 ”“ 楚王 ”“ 理想 ” 比作 “ 散发着香味的罂粟 ”, 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屈原追求 “ 美政 ”“ 楚王 ”“ 理想 ” 的执着 , 越执着 , 越突出悲剧的程度之深。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 品佳句 ] 第 ⑦ 段中 “ 江水涤不尽世上的污秽 , 清风吹不散朝廷的腐朽 , 香草的诗句唤不醒昏庸的楚王 ” 这三个分句表达形象生动 , 主要体现在作者能化抽象的 “ 世上的污秽 ”“ 朝廷的腐朽 ”“ 昏庸的楚王 ” 为具体 , 写成可以用 “ 江水涤 ”“ 清风吹 ”“ 诗句唤 ” 的物象。 “ 涤不尽 ”“ 吹不散 ”“ 唤不醒 ” 写出屈原的悲剧。 [ 品情感 ] 这篇文章联想丰富 , 意蕴深刻。写屈原的牺牲精神 , 联想到 “ 他拆下肋骨当作火把点燃 ”, 但悲剧结果又不能不让人感到悲哀 ; 写屈原的操守 , 由人生联想到金黄的麦田 , 进而联想到屈原 “ 用他的节操收割了他自己的生命 ”, 赞美了屈原的操守。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问题】 1 . 第 ① 段中说 “ 可命运如果能够重来的话 , 他一定会重新投入汨罗江的 ”, 为什么 ? 2 . 如何理解 “ 在世界的眼中屈原疯了 , 可是在屈原的眼中世界疯了 ” 这句话的内涵 ? 参考 答案 1 . 因为对于屈原而言 , 执着和理想是他的生命主题 , 如果理想不能实现 , 屈原宁肯投江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 . 庸俗的世人理解不了屈原的理想与追求 , 而屈原坚守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也不会随俗浮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