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专题45写作之审题立意(含解析)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专题45写作之审题立意(含解析) (1)

考点 45 写作之审题立意 能否准确审题立意是决定高考作文成败的关键,因此考生应做到审题全面准确,立意深 刻新颖。全面,是对材料中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均能认真揣摩,找出切入点;准确,即正 确理解和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并在规定范围内构思立意;深刻,就是文章所用的材料, 意蕴深刻,境界高远;新颖,就是打破常规思维,发掘出“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皆无” 的主题。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树立全局意识。作文题中所提供的材料是一个整体,其中各要素都是这一整体的有机 组成部分。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考生应从整体出发,全面揣摩材料寓意,力避出现随意肢 解材料的现象。 2.注重多向思维。考生在立足整体、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要抓住作文材料的关键点,从 不同的侧面深入揣摩,仔细斟酌,从而确立不同的立意方向。 3.学会有效遴选。近年来高考材料作文往往具有立意多向性的特点,这就需要考生依据 自身知识积淀和材料占有的实际情况,从中有效遴选,最终确定一个最适合自己表达的立意 角度。 考向一 如何才能不跑题且立意准确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有一天晚上,两只青蛙来到一家牛奶厂。它们蹦蹦跳跳地四处游荡,一不小心掉进了一 个装了半桶奶的牛奶桶。 它们游来游去,想要出来,但牛奶桶里面太滑了,没有可以让它们借以立足再跳出来的 地方。一只青蛙觉得继续游下去也没有用,便放弃了希望。于是,它沉了下去,很快就淹死 了。 而另一只青蛙继续在桶里游,希望事情会有转机。它游啊游,直到筋疲力尽。就在这时, 桶里本来就饱含奶油的牛奶开始变稠了。原来,当这只青蛙不断在桶里游的时候,奶油得到 了充分的搅拌而凝结成了一块黄油。于是,这只青蛙爬上了这块黄油,稍事休息之后,它从 这块黄油上轻松地跳出了牛奶桶,安全脱险。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立意指津】这道材料作文题通过一则具有对比性的寓言故事,寄寓了一定的生活哲理。 考生审题时,首先应整体感知材料,悟出其深理,以保证审题立意的准确性,避免跑题。考 生可先揣摩材料:“一只青蛙”终被淹死,是因它“放弃了希望”;“另一只青蛙”安全脱险, 是因其不断地游,未放弃求生的努力。这样全面理解材料后,就能悟出材料中两只“青蛙” 的结局类比不同“人生”。据此,文章的立意自然就可多维切入。具体可供考生参考的立意角 度有: (1)与其听天由命,不如破茧而出。此立意由前一只“青蛙”所为引申而出,具有反向 启示的意味。 (2)我的命运我做主。此立意借用广告词,主要扣住后一只“青蛙”的努力而得:智者 会在危难面前选择抗争,掌握自己的命运。 (3)逆境中抗争,可以创造奇迹。此立意聚焦“牛奶桶”这一象征物所暗示的逆境,考 生可从中挖掘出自我抗争创造的“奇迹”与价值。 【佳作展台】 定局·突围 定局,在转变;突围,由你牵控。 ——题记 生活中,我们常常感觉负担越来越沉重,如同陷入沼泽一般。我却认为,即使生活如此, 这也只是一种现象、一种定局,无须改变。 史铁生说过,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让我们陷于实际,让我 们在白昼的魔法当中闭目塞听,不敢妄为。白昼是一种魔法,一种符咒,让僵死的规则畅行 无阻,让实际消磨掉神奇。所有的人都在白昼的魔法之下扮演着紧张、呆板的角色,一切言 谈举止一切思绪与梦想,都仿佛被预设的程序圈定。 的确,我们在狭隘的空间里彼此挤压着,谁也透不过气来。这时候,有了两种人:一种 自知火候不足而决定听天由命,另一种则一心想要破茧而出。 我发现,在物质文明堆积起来的狭小空间里,我的心理负担越来越沉重,这时候我想到 了庄子——这个长翅膀的庄子,因贫穷而中年丧妻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 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庄子也曾是一只猎物,被君主围捕。楚王想要降服这只桀骜不驯的 猎物,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他选择了突围。庄子喜欢自由无为的生活,虽“楚威王闻其贤, 聘以为相”,可庄子偏偏“不就”。他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终于,他如愿而去 “逍遥游”。他满意地大笑:我与天地同在。他举杯,一饮而尽。 可见,庄子的做法与历代文人怀才不遇式的痛哭流涕和自嘲苦笑大相径庭,他终于获得 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于是,他冲天而起,完成了自己的突围。 看到这些潇洒的举动,我感觉自己的思绪跟不上庄子奇异的移动。著名作家、学者鲍鹏 山说,庄子是一棵树,一棵看守着心灵月亮的树。那是一种迸发着璀璨光芒的悲怀,它远离 寂寞,高高在上:如果是宏大的悲情,则能深透天宇,忧国忧民;若是狭小的伤怀,则流露 哀情,由己及人。对于这些,我们只有仰视的资格,有时可能连仰视的资格都没有,那就只 能恭恭敬敬俯首聆听。所以当你看到他身上耀眼而不平凡的光芒时,也请不要忘记他面对苍 茫时空独处时的无限惆怅,不要忘记他求得出世的惘然与遭遇不被理解的孤寂之时无声的泪 水。 透过庄子闪烁的智慧,我感受到了温馨和力量,也逐渐清晰了突围的方向。远远的,有 一个方向;静静的,有一个声音。那是生命的境界,步步提升…… 【名师点评】考生紧扣作文材料内容,题记即用简洁的语言,形象地揭示了材料寓意, 彰显了作文主题,因而避免了跑题。正文开篇,以“负担越来越沉重,如同陷入沼泽一般”, 照应作文材料中的牛奶桶,暗示生活的“定局”;主体部分,引入“庄子选择了突围”的故事, 成功链接了原材料中的“这只青蛙爬上了这块黄油……跳出了牛奶桶”的内容;结尾“感受 到了温馨和力量”,“逐渐清晰了突围的方向”,就是从“定局”到“突围”的人生跳跃。如此 构思成文,使文章立意准确而深刻,启人心智。 技巧点拨 1.看清要求,认真审题。考生在下笔之前一定要弄清题目要求,即不仅要看清文题所提 供的材料,还要看清命题者在材料之后提出的各项写作要求。如上题中“全面理解材料”与 “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的关系,考生应在审题时特别注意,以此考虑作文立意 的角度和重心。 2.全面联系,理解题意。如上题,考生应从两只青蛙的结局对比中找到正确立意的方向, 进而确立作文主旨,这样就可避免跑题。因此,考生在准确把握文题所提供的材料之后,正 式下笔之前应全面深入地理解题意,写作时应联系整体来考虑,以更准确地体现材料寓意。 3.发展思维,力避窠臼。如对于上题中关于两只青蛙的寓言故事,考生既可以引申出常 规立意,也可以在保证不跑题的前提下,力求在立意上“特立独行”,提炼出新颖的主旨。要 让考场作文立意准确、不偏不倚,就必须梳理好写作的思维方向和立意角度,还应尽力摆脱 一般人写作时的思维定式,力求所写作文想他人之所未想、言他人之所未言,使立意更加深 刻。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所谓幸福的生活,必然是指安静的生活,原因是只有在安静的气氛中,才能够产生真实 的人生乐趣。 ——罗素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 也不完全是负面的。 ——莫言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津】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写材料作文,要明白题目中的材料是作文选取角度、 确定立意的出发点,作文是否在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内写作,是判断作文是否“符 合题意”的关键。因此,读懂材料、理解主旨是审题的关键。这则作文题由两部分组成,第 一部分是英国哲学家罗素的一句话,这句话强调安静对生活、人生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 莫言演讲的观点摘录,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生于斯,长于斯,谁都不能 避免。如何看待这个喧嚣的时代,如何应对这个喧嚣的社会,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立意 时,要抓住材料中的两个关键词——“安静”和“喧嚣”。可以将材料中的“安静”理解为 “宁静”“安宁”“平静”,将“喧嚣”理解为“喧闹”“热闹”。可以对“安静”和“喧 嚣”的意义进行直接解读,也可以由“安静”和“喧嚣”引申出对现代人生活态度或生存方 式的思考;可以在“安静”和“喧嚣”两者中任选一个角度深入思考,也可以将二者综合起 来思考。 【佳作展台】 喧嚣与安静 自古以来,喧嚣和安静就被放在一个对立的位置上,文人墨客间关于二者的讨论不免引 发现代人对喧嚣和安静两者关系的思考。我认为,这两者不应是矛盾的,而是可以共存的。 喧嚣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常态,这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因为有了人们行为处事方式 的不同,所以有了喧嚣;因为有了人们思想的迸发与碰撞,所以有了喧嚣。也因为有了喧嚣, 人们有了完善自己人格的机会。当今社会从不缺乏笔锋犀利的时评家,他们对同一件事情的 观点可以截然不同,于是引发了大众的热议和思考,亦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的思维系统都 可以得以重建,以此构建自己更坚固的思想体系。在人处于安静的状态时,他可以自由地思 考,却难以达到思想火花的碰撞,这只能从喧嚣中得到。有了喧嚣的生活形态,才有了人与 人间的密切交往,才促进了人们的自我更新。 然而,超出负荷的喧嚣只能让人心更加浮躁,喧嚣的生活里每个人都应拥有属于自己的 安静一隅。在人们的喧嚣中,摘得奥运金牌的孙杨因心生浮躁而飞驰于道路,刚出道便非常 受大家赞赏的柯震东迷失自我沉溺毒品,他们都做出了不好的示范。如果我们终日沉浸在喧 嚣中乐不思蜀,便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深知这个道理,厌倦了官场的陶渊明如所有隐士 一般归隐深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德国的一家名为“慢时光”的特色咖啡店会 为客人提供免费的茶点,只以客人逗留在店中的时间收费,旨在为客人提供安静的一隅, 也因其远离繁忙都市的喧闹而受人青睐。喧嚣中的我们无不需要在安静中懂得人生的真谛。 喧嚣是品味过安静后对人生的依然热爱,安静是喧嚣过后对人生的释然,首位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表示在知道获奖的消息后,兴奋不已,这对中国人来说实在是一份 特别的荣耀。采访纷至沓来,“莫言”这一名字在中国乃至国外得以广泛传播。然而,莫言 也说,他最希望的是在获奖之后,仍能过上从前的生活。从前的生活安静,不受打扰。喧嚣 亦好,安静也罢,二者兼有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喧嚣让人对生命充满热爱,安静让人感受生命的独特与自在,喧嚣而又安静的人生教会 我们理性而又快乐地生活。 【名师点评】本文立意符合题意,作者没有照抄照搬原材料,而是巧妙地将原材料运用 到文中,这体现了作者对原材料高超的驾驭能力,也符合按照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的 范围进行写作的规范。该文开头由人们讨论的话题引入,然后亮出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这 两者不应是矛盾的,而是可以共存的”,旗帜鲜明。为使自己的观点更加鲜明,作者举了陶 渊明归隐深山和德国“慢时光”特色咖啡店为客人提供安静一隅的例子,增强了说服力,对 莫言材料的运用更让人信服。文章结尾再次点明观点——“喧嚣而又安静的人生教会我们理 性而又快乐地生活”,照应开头。 考向二 在审题立意上获得高分的妙招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对所有生命的爱,是人类最高尚的品格。” 美国前总统林肯指出:“上帝所创造的,即使是最低等的动物,皆是生命合唱团的一员, 我不喜欢只针对人类需要而不顾及猫、狗等动物的任何宗教。” 在德国,喜欢吃鱼的家庭中,常常备着一种药丸,这种药丸是专门为鱼制造的,其功用 就是让鱼在服用之后,能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德国人在杀鱼做菜之前,会把这种药丸给鱼喂 下,待鱼昏迷后,再进行宰杀。德国人这样做,目的是使鱼在死亡时感觉不到痛苦。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津】此题材料涉及生命话题,具有时代意义。这个“生命”,不仅仅指人的生命, 还包括动物的生命,因此广义的“生命”话题成为审题立意的关键。 据此,考生立意表达应非常到位,但有关“关注和敬畏一切生命”这一话题的立意,有 一般和深刻之分,如果去表达对动物生命的怜悯之类的观点,则会囿于思维定式而显得肤浅。 那么,此题怎样立意才算新颖深刻呢?具体可参考以下角度: 立意一:所有的生命都应该是平等的。写作提示:①提出鲜明的论点:在爱与生命的法 则中,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是平等的,我们没有理由倚仗自己的强大而去践踏比我们弱小的生 命。②正反论述更全面:人们面对强者,会习惯性地敬畏甚至惧怕,而面对弱者,则会对他 们加以欺凌和践踏。③针砭时弊有警示:由于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和对生命的敬畏,我们把太 多的精力放在生存竞争上,过于重视物质而漠视生命。④深议归结显主旨:带有偏见的热爱 是空洞的,犹如离开土壤的花朵。只有平等地看待一切,才是真正的热爱生命。 立意二:每一种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写作提示:①开门见山明主旨:每一种生命都值 得我们敬畏,每一个敬畏生命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②以例论理更有力:当尼采搂着被主人 鞭打的马哭着喊兄弟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他人性中高尚的一面,因为他拥抱的不仅是受虐 待的牲畜,还有爱的真谛——超越物种,敬畏生命。③揭示意义显亮点:对生命的尊重和敬 畏,是一种崇高精神品质的闪光体现。只有常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 现出无限生机。 【佳作展台】 请敬畏一切生命 生物学家达尔文说:“对所有生命的爱,是人类最高尚的品格。” 从德国人在杀鱼做菜前给鱼喂减轻痛苦的药丸的做法中,我们分明感到,只有用平等的 眼光去看待所有的生命,给予它们平等的尊重和爱护,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无限生机。 对所有生命常怀敬畏之心,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朋友,请敬畏一切生命。 从 1952 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的故事与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 史怀哲还是儿童时,一个春天的早晨,他被同学拉去打鸟。但把弹弓装上小石头并拉紧 之后,他却无法瞄准小鸟,因为有一个神秘的命令来自内心深处:“我面对的是一只活生生的 小鸟,它是一条生命,绝不能伤害它!”于是,他扔下弹弓,惊走了鸟儿……后来,史怀哲成 了著名的医学家、哲学家。他创立了“敬畏生命伦理学”,这种伦理学后来被誉为“标志西方 道德进步的一个里程碑”。他认为,一切生命,包括动物、植物和那些在人们看来非常低微的 生命都是神圣的。它们和我们一样渴求幸福,承受痛苦和畏惧死亡。没有任何一个生命是毫 无价值的或仅仅是另一个生命的附庸,每一个存在物在生命系统中都有其位置。生命之间没 有高级和低级、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区分。 是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习惯于认为那些看似微小的生命没有价 值的人,会陷于认为人的生命也是没有价值的危险之中。人类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赖于其 他生命的存在和整个世界的和谐。我们对一切生命负责,归根结底是对自己负责,倘若没有 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 史怀哲曾经说过:“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 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史怀哲的观点十分明确:人类应该将所有生命看得同等重要。 人们,请敬畏一切生命。 听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在斯里兰卡的热带森林里,一群野象正在穿过一条铁路,其 中一头小象好奇地停在铁轨上不肯离去,此时一列火车开来,小象被撞到了路基下,其他野 象发火了,一起朝火车冲去,它们用长长的牙去撬铁轨和枕木,把铁轨和枕木弄得乱七八糟。 第二天,许多修铁轨的工人修到离象群 50 米远的地方时,站在那里的野象开始冲向人群,人 们连忙逃进了火车里,野象把刚刚修好的铁轨又捣毁了。第三天,当局派来了两个排的士兵, 士兵们端着枪慢慢地往前走,枪响了,密集的子弹射向了象群,但不是真子弹,而是用来吓 唬野象的“空包弹”,他们想把野象吓进森林。然而,这个办法也没能奏效。最终政府做出了 一个明智的决定:停止“战斗”,绕过撞死小象的地方另修一段新铁路。这场“战斗”最终以 人类的妥协而告终。 人们为野象让路这件事,实在让人感动,因为它体现了人类的一种崇高精神品质,那就 是——对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人类啊,请敬畏一切生命吧! 【名师点评】这篇佳作由文题中的材料引出中心议题——敬畏生命,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富有逻辑的深刻论述,为获得高分提供了重要保障。文章紧扣生命话题,以议论开篇提出论 点。作者精心选用了两则有关敬畏生命的典型论据,先叙后议,以例说理,思维缜密。如史 怀哲的童年故事以及他的“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是对文章中心论点的精确印证;斯里兰 卡政府为野象让路的事例,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的现实意义。而文中“请敬畏一切生命”的 中心论点的反复出现,不仅表达了作者的鲜明立场,还起到了凸显层次、强化观点的多重作 用。如此,该文能够得高分不言而喻。 技巧点拨 考生在作文时怎样审准文题,使其立意高远、富有思想,进而提升境界呢?这里有两 种方法为你支着儿。 一法:多向思维,纵横比较,独辟蹊径。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可突破常规,独辟蹊径, 围绕题材进行多角度思考,对所给材料进行多层次分析;根据生活实际与自己的人生体验, 对同一件事情进行横向、纵向、逆向的多维审视,得出有创意的结论。如上题,作者从材料 出发,以“敬畏生命”为主题,立意深刻。 二法:逆向思维,反弹琵琶,求变出新。考生应摆脱思维定式的约束和影响,打通思路, 展开联想;善于逆向思维,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新颖独到的见解需以切题和思想深刻为要, 力避为追求新颖独到而偏离题意、弄巧成拙。 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立意指津】首先要看清漫画的内容,弄清漫画的寓意。漫画中的女学生理直气壮地向 妈妈提要求,要妈妈为她购买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而这一要求像一个重重的包袱压得 妈妈不得不弯腰跪在地上,哀求自己的女儿。 弄清漫画中女儿的行为是立意的关键。这是一种盲目攀比、赶时髦、虚荣心重、片面追 求高消费的行为,也是不体谅父母的辛苦、不孝敬父母的表现。据此,可以立意为:①消费 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②不与周围人攀比,避免盲目从众;③注重精神消费;④懂得 感恩,做事要考虑家庭情况。当然,也可以从父母、学校、社会的角度进行立意,比如,如 何培养孩子的正确比较心理,如何创设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的良好 社会氛围等。 【佳作展台】 攀比源自贫乏 当看到漫画中的女孩如此颐指气使要求自己的母亲时,我们不禁要问:盛气从何而来? 攀比从何而来?有人会说盛气来自财富,攀比来自虚荣,而我要说盛气来自虚荣,攀比源自 贫乏。 攀比源于感恩的贫乏。受伤时最厚实的肩膀、失意时最温暖的拥抱,父母已经给予我们 太多,而我们回报父母的实在太少。我们是否看到父母在工作岗位上日日辛劳?我们是否看 到父母省吃俭用只为给我们美味佳肴?我们是否看到父母挣的每一分钱都凝结着他们的汗 水?我们没有看到,或者我们已经习惯父母的付出,不再懂得回报。上学读书索要名牌手机, 网上冲浪索要虚拟钱币,在我们一次次向父母伸出索要的双手之后,我们是否曾有些愧疚? 愧疚辜负父母的爱,愧疚亏欠他们的良苦用心?不要沉醉在炫耀财富的满足感里,因为那是 以父母的辛勤付出为代价的;不要总是要求从父母身上获得什么,因为我们已经长大。我们 要学会问自己,我们能为父母做什么? 攀比源于知识的贫乏。知识本应是学生孜孜以求的宝藏,学业有成,方为求学者最引以 为傲的珍藏。苏轼敢于自述平生功业,源于胸有“一日千里”之才;李白斗胆“天子呼来不 上船”,源于腹内“斗酒”挥就“诗百篇”的豪气冲天。学者因才学而留芳,君子因智明而 传世。古人醉心琴棋书画切磋六艺,今人却沉浸于名牌奢豪攀比,何也?这皆源于知识的贫 乏。有识之士的满腹经纶足以让人瞩目,无识之士便唯有依靠钱财的虚名为自己徒增亮色了。 攀比源于精神的贫乏。陶渊明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贫贱,在田园山水中觅得生活的 真谛,在乡村小道上书写自然的意味深长;梭罗远离城市喧嚣,从哈佛校园步入瓦尔登湖, 在鸟鸣与清风的陶冶下,聆听自然,回归真我,不为官场的阿谀奉承低下头颅,不被物质财 富的大手捆绑束缚。陶潜与梭罗,两人相隔千年,东西遥望,在名利的诱惑下,做出了同样 的选择。精神的富足已成为他们人生最好的注脚。在攀比的深渊里越陷越深的人们,你们的 精神花园是否过于贫瘠?是否更需要花朵的馨香? 如果你心存感恩,你就不会攀比,因为金钱的背后是父母日以继夜的辛劳;如果你学富 五车,你就不会攀比,因为知识的华彩已足够让你发光;如果你精神高尚,你就不会攀比, 因为物质财富的多少已无法将你的价值衡量。 小溪没有大海的广阔,却可以装点丛林;丘陵没有高山的巍峨,却可以有柔美的身段…… 也许你没有别人美丽的容颜,也许你缺少他人天生的智慧,但每个存在的生命,就是一道独 到的风景。跟盲目攀比说声再见,找到自己的优势,活出自己的精彩。 【名师点评】盲目攀比,是社会的一大弊端,在中学生中也常常出现。本文针对现实, 有感而发,呈现三大“亮点”:一是观点新颖,论证深刻。“攀比源自贫乏”这一观点新颖 深刻,抓住了漫画所反映的本质问题;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手法的综合运用,深化了文章 内容。二是逐层深入,条理清晰。三个分论点的设置,既诠释了中心论点的具体内涵,又使 行文自然有条理。三是有感而发,情感真挚。开篇“颐指气使”一词的使用就表达了对女孩 做法的极端不满,行文中大量疑问句、假设句的运用又彰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和文章的论证 力度,毫无矫揉造作之嫌。 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提出了一个“燃烧理论”,他认为物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 是靠近火就燃烧起来的,属可燃性物质;二是接触到火也不会燃烧的,属不可燃物质;三是 在自然状态下燃烧起来的,属自燃物质。据此,人也可以分为三种:自燃的人、可燃的人、 不可燃的人。自燃的人,每天把自己烧得通红;可燃的人,虽然自己不会主动燃烧,但可以 被点燃;不可燃的人,有了火种,也燃烧不起来。 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歌曲《真心英雄》里有句歌词: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英国著名女诗人伊·芭·勃朗宁说,一切真正的英雄都是实实在在的人,所以每个人都 可能成为英雄。 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近来,关于培养“小男子汉”的话题沸沸扬扬。此话题由南京某初中开办的“男孩班” 引发。该校别出心裁,挑选 30 名男生组成“男孩班”,开设“男生课堂”进行相应训练,旨 在从小对其进行“男子汉教育”,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对此,有人认为男生“男人味” 越来越淡是多年来个性化教育缺失、独生子女受溺爱、流行文化影响等造成的。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1.【2017 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 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 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少于 800 字。 2.【2016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 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 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闯关检测 1.【佳作展台】 点燃自己,照亮别人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热情如火、点燃自己又照亮别人的人;也有被前一种人感染,开始 奔跑的人;还有一种始终不受影响,冷漠而执于一念的人。这三种人很好地对应了日本著名 企业家稻盛和夫“燃烧理论”中的三类人:自燃的人、可燃的人和不可燃的人。 不可燃的人冷峻严肃,对周围的事物无动于衷,再多的火焰也无法点燃他们对生活的热 情。他们犹如冰冷的石头,沉默而固执,麻木的脸上挤不出一丝笑容。可燃的人,虽然最初 也是身在迷茫之中,但后来由于被自燃的人照亮,最终也点燃了自己。 诚然,我们不能成为不可燃的人,但也不能满足于成为可燃的人,我们要升华自己,成 为自燃的人,毕竟这个社会总是需要先有火,然后才能承接火、蔓延火,因为星星之火,可 以燎原,一抹火焰,也能形成一片辽阔的火海。 自燃的人总是积极主动地燃烧自己,将其活力和能量分给周围的人。就像高尔基笔下的 丹柯一样,当族人们在黑暗中迷惘时,他勇敢地站了出来;当族人们都在质疑他时,他把自 己那颗燃烧的给周围带来光与热的心从胸膛里掏了出来,驱散了阴冷与黑暗,最终带领着族 人们走出了森林。丹柯就是自燃的人,而自燃的人也就和丹柯一样,他们的心中有着属于自 己的理想,所有的挫折困难都只能是他们的垫脚石。他们带领身边的人,奋勇向前,他们也 不畏惧别人不认同的目光,他们用力地燃烧自己,流尽最后一滴血,用火光诠释着自己的生 命信念。 翻开厚厚的史册,我们看到一系列闪光的名字,从陈胜、吴广到黄巢、洪秀全,从商鞅、 王安石到谭嗣同、史可法,从霍去病、岳飞到文天祥、林则徐,他们都是“自燃”的人,他 们又点燃了别人,点亮了世界。鲁迅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 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因为他们在“自 燃”中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他们在“自燃”中点燃了人们的信念,他们在“自燃”中获得了 生命的永恒。 记得三毛曾经说过:“燃烧一个人的灵魂的,正是对生命的爱,那是至死方休。”带着 你的爱与热情投入生活吧,点燃自己,照亮别人,世界会因你而更加美好! 【立意指津】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首先要读懂材料内容,明确思想内涵,然后根据自己对 材料的所感所思确定文章的立意。这道题所供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将人划分为三类,即自燃的 人、可燃的人、不可燃的人。依据材料分析可得,自燃的人往往最先对事物采取行动,将其 活力和能量分给周围的人;可燃的人,是指受到自燃的人或其他已活跃起来的人的影响,能 够及时活跃起来;不可燃的人,即使受到周围的影响,也不为所动。写作时就要以此为依据 展开论述,分析上述三类人的特征,并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揭示这三类人的意义。另外,写 作时可以把三者综合起来展开论述,也可以以某一类人为重点,分析这类人,深入挖掘,在 论述过程中要力求把自己的见解说深说透,同时也要注意思考的辩证性。具体的立意角度主 要有:①做一个自燃的人;②人生的三种境界;③点燃自己,照亮别人;④让生命之火熊熊 燃烧;⑤让不可燃者“可燃”;等等。 2.【佳作展台】 争做平凡英雄 古往今来,英雄一直以一种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姿态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三国演义》 中,曹操在与刘备青梅煮酒时就曾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今日电视荧屏上的英雄,也往往是“高大上”的形象,有着扣人心弦 的传奇经历。 当然,时代的进步,离不开那些叱咤风云的大英雄,但能站在历史聚光灯下的,毕竟是 少数。支撑起整个时代的,其实是更多默默无闻的“平凡英雄”。在辽宁沈阳,4 位外卖小哥 在送餐高峰期,追随并护送一位突然病发的老人,用 3 个多小时的陪伴,温暖了寒冷的冬日; 在安徽蚌埠,“80 后”特警张劼“该上的时候就应该第一个上”,浑身是火仍紧紧抓住嫌疑 人,用血肉之躯阻止了可能的爆炸;在天津武清,“金孔雀”余旭用整个青春奉行了军人的 使命,诠释了翱翔蓝天的梦想;在安徽合肥,43 岁的女儿陆勤霞从背后紧紧抱着父亲,将父 亲的脚垫在自己的脚背上,用这种方式,满足瘫痪父亲出去溜达的愿望……或善良,或勇敢, 或奉献,或孝顺,正是这样一位位平民英雄,让温情得以传递,让和谐得以凝造,让世界变 成美好的人间。 电影《火锅英雄》里有这样一句台词,“你不是一个失败者,你是我心中的英雄”。普 通人眼中的英雄,不一定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也不一定要“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 彩祥云”那般灿烂夺目。可能只是一个略显萧索却顶天立地的背影,可能只是一句略显平淡 但正义凛然的话语,可能只是一份略显寻常却执着坚定的守候,可能只是一次危急关头时挺 身而出的果敢,这些都赋予普通人英雄般的高贵,让那些平凡的人、普通的事,散发出英雄 的光芒。英雄的标准并不是所谓“成功”,而是依赖那感人肺腑的力量、牵动人心的震撼和 发自内心的选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今社会那些感动你我的平凡人,丝毫不逊于过 往任何一个时代的英雄。 歌曲《真心英雄》里有句歌词: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一个时代拥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可能是你我的邻居亲友,可能是陌生的路人过客,可能 一身尘土、一脸朴实,但他们用寻常的言行、真挚的情感,书写了属于当下、属于我们的英 雄史诗。这才是最真实、最动人的英雄。 在时间的长河中,英雄从未走远,他们的故事也从未结束。用心去感受平凡人得以成为 英雄的气质,用爱去帮助身边每一个需要你帮助的人,应当是我们每个人都该有的“英雄 梦”。 【立意指津】这道作文题由两则材料组成,意思都比较浅显,理解难度不大。第一则材料摘 自歌词,强调真的英雄,往往是带给人们真实感动的可亲可敬的平凡人。第二则材料偏重于 指出平凡人成为英雄的可能性。写作时,应综合两则材料立意:英雄大多来自平凡的人,把 平凡的事情做好往往就是某一领域内的英雄。这也是本题的最佳立意点。 3.【佳作展台】 时代呼唤阳刚之气 南京某学校的“男孩班”开课,这个意图培养男孩阳刚之气的举动,无疑在本不平静的 教育的湖面上激起了阵阵涟漪。无独有偶,苏州“淑女班”也已经开课,旨在让年轻女性具 备中国传统女性的典雅气质。“男生班”“淑女班”的出现,无疑是对社会上所谓“娘娘 腔”“女汉子”的积极纠正。 何为真正男子汉?曾经,爱冒险、爱挑战、爱比拼、爱运动……这些行为都是男孩子的 标志,可是如今社会上的男孩子却变成了爱买点卡、爱玩游戏、爱在 QQ 上聊天,这完全违背 了男孩子的天性。 “男孩危机”的出现,当然与社会这个大环境有关。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家 家都在用行动诠释“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作为家里的少爷,我们习惯了娇 生惯养的生活,学会了一受伤就扑向爸爸妈妈的怀抱。上了学以后,以女性为主流的教师团 队包围了我们,她们似我们的母亲,用母性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却也在无意中使我们变得娇 滴滴,失去了男子汉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摆脱“男孩危机”,需要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教育如同上帝之手。无论是家长以身作则 的潜移默化,还是老师的口传心授,都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孩子的三观。《荀子·劝学》中所 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们的家庭和学校要努力营造有利于 男孩子成长的环境,需要以各种形式让男孩子感受到阳刚的气度,展现男子汉的风采。开办 “男孩班”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同时,想要摆脱“男孩危机”,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说起打造男子汉形象,就不得 不提起湖南卫视热播的综艺节目《真正男子汉》。这一档军旅题材的节目,让许多明星进入部 队接受军队的洗礼,无疑是这个逐渐娱乐化的社会中的一股清流。让孩子们将坚强、勇敢、 拼搏的偶像作为榜样,无疑会对孩子们男子气概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 在我看来,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是勇敢、果断、能吃苦,敢于担当的。如今的社会安定, 不需要我们去抛头颅,洒热血,但仍需要我们承担起保护家庭的责任。 拒绝当“少爷”,就要争做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真正男子汉,像太阳,朝气蓬勃,充满希望! 【立意指津】本题的作文材料以南京某初中开办“男孩班”为例,主要讨论了当前男生缺少 阳刚之气的话题。在写作时,围绕这一话题核心,可从以下角度构思立意:从学校教育的角 度,针对南京某初中开办“男孩班”的做法发表观点,既可赞成学校的做法,肯定“男孩班” 男子汉教育的价值,又可反对学校的做法,阐明“男孩班”的消极作用;另外,还可针对男 生“男子气概缺失”的社会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办法(家庭、学校和社会等 方面);当然也可发表相反的观点,从社会的多元化、个性自由、个性解放等角度来谈。 高考链接 1.【佳作展台】 中国的世界 世界的中国 ——致外国友人唐纳德的一封信 唐纳德先生: 您好! 见字如晤,您对中国的飞速发展感到惊讶,现在,我作为您在中国的导游,就请允许我 用三个关键词来为您介绍一下中国: 一是长城:中国有句古话:“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勤劳 勇敢的中华民族用智慧和血汗奉献给世界的文化瑰宝。它最早修筑于秦朝,相传是秦始皇为 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建造的。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扩建,规模达到一万里,故称为 万里长城。据说,也因此成为宇航员在外太空能够看到的唯一的地球建筑。这让每一个中华 儿女都倍感骄傲自豪。但是,长城被中国人民崇敬,绝不仅仅因为它自身的巍峨雄伟,绵延 万里;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您是个汉语通,一定听说过这样一 个成语:“众志成城”。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度,但是如果我们美丽的祖国遭受到危险, 所有的中华儿女,会用自己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这是长城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 二是美丽乡村:如果说,长城是古老中国的象征,那么美丽乡村则是现代中国的缩影。 说到现代化,您的脑海中也许会呈现出帝国大厦的宏伟,时代广场的喧哗。的确,这是很现 代。但这也许是你们的现代化,而绝不是中国现代化的全部。两千年前的中国思想家孔子曾 说:“君子和而不同”。我们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里的中国特色,就包括 美丽乡村建设。正如你所了解的,中国有八亿多的农民。他们绝大多数生活在乡村,把乡村 建设好,就是为最大多数的中国人谋福利。这是从物质层面而言的。从精神层面来讲,乡村 是中国人的灵魂故园,是中国人的文化之根。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 向城市,但是在午夜梦醒时分,却寻不到儿时那条清澈的小溪,看不见村口的那株合抱粗的 大槐树,听不到爷爷摇着蒲扇讲的遥远的传说……因此,我们既要现代化的金山银山,更要 美丽乡村的绿水青山。你来到中国的第一站,急匆匆要看的乌镇,正是美丽乡村的代表。 三是一带一路:前面两个都是中国的世界,“一带一路”的提出,彰显出中国作为世界 的一分子所担当的责任。圣经说:“己所欲,施与人”。中国提出这一理念,就是希望和世 界一起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好了,就说这么多,希望您爱上“中国的世界”,更希望您能宣传“世界的中国”。 此致 敬礼! 您的朋友:艾中华 2017 年 6 月 7 日 【立意指津】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 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立意高远却力避空 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 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 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 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从大处着眼,12 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 “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 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这些关键词搭配组 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 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 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另 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 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 相互对照……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 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励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 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 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食品 安全”论述过度追求 GDP 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 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 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 写作优势。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做出有新意、有创 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写好文章则又不那么容易。 2.【佳作展台】 行 囊 行囊是什么? 也许是一个美丽的词儿,像一路鲜花,绽放在我们的路旁,轻曳着诱人的芬芳;也许是 一个温暖的词儿,如一袭母爱,捧着我们皲裂的双手,暖意浸透我们的心灵;也许是一个甘 甜的词儿,似一场春雨,洒着缕缕清爽,滋润我们焦渴的日子;也许是一个苦涩的词儿,仿 佛一杯苦酒,挥发着丝丝苦味,麻醉我们的神经。 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母亲就为我们缝制了一个行囊,那时的行囊,的确很小,也很简单, 只装着我们对世界的诧异,对父母的依恋,还有父母的疼爱,诱人的奶瓶,就这样,我们幸 福而快乐地成长。而行囊就像太阳下的影子,在暗暗地伴随着我们,装下我们的快乐,也装 下我们的哭泣。 上学了,行囊就变得沉重了,装的东西也多了,人生的梦想,肩上的重任,父母的希望, 老师的嘱托,这一切像一座大山,压在我们稚嫩的肩上,我们没有一毫的喘息,只有背着行 囊,沿着自己的人生轨迹前进。行囊里还有不服管教的叛逆,对爱的懵懂,求学的快乐与辛 酸,父母的唠叨和无奈,这一切又像生活的五味杂汁,让我们不得不痛饮,即使苦得泪流满 面。 成年了,我们跨入社会,行囊像个万花筒,什么都有,世态的炎与凉,生活的苦与乐, 事业的成与败,人性的善与恶,爱情的忠贞与背叛,道路的平坦与曲折,让我们难以应付, 让我们欲哭无泪,让我们遍体鳞伤。此时唯有行囊里母亲的爱、妻子的牵念、孩子的期盼, 这一缕缕浓浓的乡愁能慰藉我们的心灵,抚平我们的伤口,让我们再一次整好行囊,迈向明 天的生活。 年老了,行囊轻了许多,里面许多不该有的东西,甚至一些曾经为之流汗流血、拿命换 来的东西,什么权势、地位、金钱、美女,在浑浊的眼睛里都成了虚无,像扔垃圾一样扔掉, 有时还狠狠地踩一脚,然后释怀大笑一声,心里轻松了许多。此时唯有故乡的土地、老屋、 枯井、牛羊、老掉牙的伙伴、老土墙上的夕阳,是行囊里面最贵的东西,像宝贝一样揣在怀 里,才觉得心里踏实了,满足了,幸福的微笑像遥远的大山,淡然而沉稳。 其实行囊就是这样,人生的每一阶段,行囊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行囊也是不一样的, 行囊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方有圆,有贱有贵。有时你的行囊里面装什么,由你自己决定, 有时行囊里面装的东西不由自己决定,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却被别人强行夺走,本该不属 于我们的东西,却被别人强塞进我们的行囊。由谁决定,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也许是金钱, 也许是地位,也许是环境,但我们还得装着,还得背着行走。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淡泊的心灵,对功名利禄视为粪土;如果我们都有一腔宽容的 胸怀,冰释别人的错误和仇恨;如果我们都有一份高尚的情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我 们都有一份对事业的执着,勤奋于伟大的事业。如果每个人都是这样,那我们的行囊就简单 了许多,我们才有空闲观赏路边的美景,我们才有时间品味人生的美好。 我们不应该见什么就装什么,不能总想行囊越重越好,越重的行囊不见得就幸福。那些 贪官污吏,行囊里什么都有,难道他们过得就幸福?也不应该什么都不装,不能总认为行囊 越轻越好,轻的行囊不见得就快乐,那些游手好闲之徒,每天无所事事,难道他们活得就快 乐?我说,属于自己的就装,不属于自己的,再珍贵,再耀眼,也别贪婪。行囊装得越简单 越好,因为行囊越简单,我们就走得越轻松,活得也轻松,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 【立意指津】①做什么事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事考 虑全面些,许多时候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旦踏上征程,很可能发 现困难重重,充分的准备会使你从容应对,有备无患。②适当减负。总是带着沉重的行囊会 加重负担,何况有的还是终生的负担呢。有的时候可以就地取材,或放开思路想想办法,谁 能事事提前就考虑周到呢,有时候再大的困难也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重新找到新的出路, 使我们豁然开朗。③保持好的心态,缺着不灰心,用着也不得意。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 只有不敢走的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敢走,很多时候“船到桥头自然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