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作业:单元素质升级检测1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作业:单元素质升级检测1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 150 分,测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30 分 每小题 3 分) 一、(12 分)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赍.(携带)密书 乘间图.(谋取) 贱降..(古人对自己生日的谦称) B.虽死不恨.(怨恨) 适.(恰好)李儒至 卓然.(以……为对)其说 C.画影图.(画)形 熟.(仔细)视曹操 小觑..(小看,轻视) D.矫.(假传)诏 宁教我负.(辜负,对不起)天下人 绝不见些消耗..(消息) 【解析】 恨:遗憾。 2.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 分)( C ) A.《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政治倾向是拥刘反曹的。 B.《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所以不能当作历史来读。 C.鲁迅先生称赞《三国演义》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描写了农民起 义由兴起到发展、失败的全过程。 【解析】 鲁迅的话是称赞《史记》的。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D ) A.您的大作收悉,语言隽永,弟自愧不如,我冒昧地做了一点雅正,谨供参考。 B.学生看望多年未见的班主任,紧握老师双手说:“老师,久仰了,很是想念。” C.喜闻敝校五十周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诚表歉意。 D.今日家父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特略备薄酒,以敬答厚意。 【解析】 D 项,“家父”,称自己的父亲,使用正确。A 项,“雅正”敬辞,是请人 校正,句中说自己修改对方的作品,不当。B 项,“久仰”敬辞,与人初次见面时的客套语, 此处的语境是“学生看望多年未见的班主任”,并非是“初次见面”,故错误。C 项,“敝 校”,“敝”是谦辞,指与自己有关的事物。从语境来看,当为说话人面对其校友而言。校 友之间称自己的学校,怎能说是“敝校”呢?应将“敝校”改为“母校”,但不能改为“贵 校”。如果向非校友介绍自己的学校,可用“敝校”,以示谦虚。“躬临”是“亲自到达” 的意思,这个词是对别人到达你处的敬称。 4.(2020·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3 分)( AE ) A.《三国演义》中,刘备与陆逊在猇亭交战,诸葛亮得到消息后,令人迅速在鱼腹浦 摆下“八阵图”,后刘备战败,陆逊追击至此,为阵所困,可见诸葛亮足智多谋。 B.《茶馆》中,常四爷在清朝灭亡后自谋生路,凭良心做事,却生活贫困,晚景凄凉, 这说明一个动荡的社会难以让普通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C.《边城》中,傩送二老一直喜欢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因为大老的意外身亡,他压 抑自己的内心,没有进一步向翠翠表白。 D.《哈姆莱特》中,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认为哈姆莱特地位高贵,其意志并不属 于他自己,因此在去法国前叮嘱奥菲利娅不要轻信哈姆莱特的爱情盟誓。 E.《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在弟弟去世后,为保全弟弟的名誉,按照弟弟来信 的请求,给了夏尔路费和一批货,让他远赴印度,接受锻炼。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的能力。A 项,诸葛亮 入川之时,在鱼腹浦布下八阵图,并非听到刘备和陆逊交战的消息后才布的阵。E 项,“为 保存弟弟的名誉……接受锻炼”错误,葛朗台嘴上这么说,但并没有做。 二、(9 分) 阅读《三国演义》第五回中的一段文字,回答 5~7 题。 忽探子来报:“华雄①引铁骑下关,用长矛挑着孙太守赤帻②来寨前大骂搦③战。”绍曰: “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④俞涉出马。即时报 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 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 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 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 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 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 诸侯无大将邪?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 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 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吾头。” 操教酾⑤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 上马。众诸侯听了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 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威镇乾 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曹操大喜。只见玄德背 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 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 去!”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曰:“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 操曰:“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耶?”命公孙瓒且举玄德、关、张回寨。众官皆散。曹操暗使 人赍⑥牛酒抚慰三人。 注:①华雄,董卓将领,此段文字前已斩众诸侯大将鲍忠、祖茂,大败长沙太守孙坚。 ②帻:古代一种头巾。③搦:挑动。④著:派遣。⑤酾:斟酒。⑥赍:赠送。 5.关羽请战前先写华雄大骂搦战,连斩二将,对这样写法有几种评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 A.搦战、斩将,明写华雄威风,暗为关羽出场铺垫,正面衬托关羽。 B.搦战、斩将,写华雄是假,写关羽为真,为了反面衬托关羽。 C.搦战、斩将,虚写华雄,实写关羽,是为关羽作铺垫、衬托精妙之笔。 D.搦战、斩将,显出二袁手下皆无能之辈,以便渲染、衬托关羽出场。 6.“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小说写袁绍这种叹惜意 图在于(3 分)( C ) A.一扬一抑,侧面扬华雄之威,正面抑帐下众将。 B.一扬一抑,先扬上将颜良、文丑,后抑帐下众将。 C.先抑后扬,先借袁绍之口抑帐下众将,为后文扬关羽铺垫。 D.先抑后扬,先借颜良、文丑抑帐下众将,为后文扬刘关张建功铺垫。 7.对“斩华雄”的场面,小说采取了怎样的手法?(3 分)( D ) A.简笔正面绘声法 B.由声见形实写法 C.正面夸张勾勒法 D.简笔侧面点染法 三、(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进. 士登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时廷臣多上章讦人罪。诲言:“谏官..许风闻言事,盖 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 请下诏惩革。”枢密副使程戡结贵幸,致位政地,诲疏其过,以宣徽使判延州。复上言:“戡 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宣徽使地高位重,非戡所当得也。”兖国公主薄其夫,夜开禁门 入诉。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 英宗不豫。诲请皇太后日命大臣一员,与淮阳王视进药饵。都知任守忠用事久,帝之立 非守忠意。数间谍东朝,播为恶言,内外汹惧。诲上两宫..书,开陈大义,词旨深切,多人所 难言者。帝疾小愈,屡言乞亲万几。太后归政,诲言于帝曰:“后辅政先帝历年,阅天下事 多矣。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遵论守忠平生罪恶,并其党史昭锡窜之南方。 神宗立,拜御史中丞。王安石执政,时多谓得人。诲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 遂上疏曰:“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 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如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帝方注倚安石,还其章。 诲求去,乃出诲知邓州。诲之将有言也,司马光劝止之。 诲三居言责,皆以弹奏大臣而去,一时推其鲠直。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 既革[注],司马光往省之,至则目已瞑。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强视曰:“天下事尚可为, 君实勉之。”光曰:“更有以见属乎?”曰:“无有。”遂卒,年五十八,海内闻者痛惜之。 诏赠.通议大夫。 (节选自《宋史》) 注:革:通“亟”,病重。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 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 B.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 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 C.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 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 D.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 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 【解析】 “外示朴野”与“中藏巧诈”是相对的,所以应该在“朴野”后面停顿,排 除 A、B;“悦”的宾语是“才辨”,所以在“才辨”中间不能停顿,排除 D,选择 C。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A.进士登第,就是登进士第,或者是进士及第,指的是考中进士。 B.谏官,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C.两宫,指太后和皇帝或皇帝和皇后。亦指太上皇和皇帝或两后。 D.赠,指皇帝赐给有突出贡献的官员以官爵、荣誉称号和财富等。 【解析】 赠,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 A.吕诲敢于直言进谏。他曾多次弹劾枢密副使程戡,因此程戡怀恨在心;他还敢弹劾 公主,认为守门官吏和公主府中的宦官皆有罪。 B.吕诲明大义言别人所难言。英宗生病时,任守忠多次离间皇帝与太后的关系,吕诲 上书两宫,申明大义;后来太后归还政权,皇帝治守忠罪。 C.吕诲多因弹劾大臣被贬。他曾三次居于谏官之职,都是因弹劾大臣而被贬出朝廷, 如曾因弹劾王安石被贬为邓州知州,当时人们推崇他的耿直。 D.吕诲心忧国事至死不渝。他即使生病在家,仍然把国家大事当作自己忧虑的事;病 重后,司马光前去探望他,他还勉励司马光,让他努力。 【解析】 “因此程戡怀恨在心”无中生有;“弹劾公主”不当,原文只是弹劾守门官 吏,并追究公主府中宦官的罪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祖端,相太宗、真宗。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5 分) 译文:祖父吕端,曾在太宗、真宗朝任宰相。吕诲性格纯朴敦厚。在家时就勤奋好学, 不随便同人交往。 (2)后辅佐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5 分) 译文:太后辅佐先帝多年,经历天下的事已有很多。大的事情,陛下应当向太后咨询后 再去做,表示自己不敢专权擅断。 【参考译文】 吕诲字献可,是开封人。祖父吕端,曾在太宗、真宗朝任宰相。吕诲性格纯朴敦厚,在 家时就勤奋好学,不随便同人交往。考中进士后,由屯田员外郎升为殿中侍御史。当时朝廷 大臣大多上书揭发别人的罪过。吕诲上奏说:“谏官有权根据传闻进谏或弹劾官员,这是因 为朝廷想要广泛采纳各种意见来弥补政事的缺失。如果是谏官以外的人也干这种事,这是侵 犯职权。现在朝臣却诋毁攻击他人的旧事,揭露别人的隐私,刻薄的情状逐渐形成了风气, 请求皇上下诏惩办革除。”枢密副使程戡巴结地位尊贵受皇上宠爱之人,官位做到了政府要 职。吕诲奏论他的过失,程戡被贬职以宣徽使的身份任延州通判。吕诲又上奏说:“程戡因 为才疏学浅而被罢免,不应该再委派他去边疆任职;宣徽使位高权重,不是程戡应当担任 的。”兖国公主轻视她的丈夫,夜晚叫开禁宫的门向皇帝陈诉。吕诲请求一并弹劾守门官吏, 并追究公主府中宦官的罪过,将他们全部驱逐。 英宗生病,吕诲请求皇太后每天命令一名大臣,同淮阳王一起监督送进药物。都知任守 忠掌权已久,英宗立为皇帝不是他的本意。多次离间太后、皇帝的关系,造谣生事,朝廷内 外人心惶惶。吕诲上书两宫,申明大义,措词深切,大多是别人不能说的。皇帝病情好转, 吕诲多次请求让皇帝亲自执政。太后归还政权后,吕诲对皇帝说:“太后辅佐先帝多年,经 历天下的事已有很多。大的事情,陛下应当向太后咨询后再去做,表示自己不敢专权擅断。” 于是评定任守忠的平生罪恶,把他及其同党史昭锡一并放逐到了南方。 神宗即位后,吕诲被授予御史中丞。王安石当权执政,当时人们都认为国家得到了一个 好人才。吕诲说王安石不懂世事,如果重用他,那是不合适的。于是吕诲上疏说:“王安石 外表装作纯朴实在,内心其实深藏狡诈,陛下喜欢他的才智机辨信任他。王安石本来就没有 深远的谋略,只会追求变革来标新立异,欺上瞒下,文过饰非,将来贻误天下苍生的,一定 是这个人。如果让他长久占据朝廷要职,那么国家一定没有安宁的道理。”当时皇帝正倚重 王安石,就退回了吕诲的奏章。吕诲请求辞职,皇帝就将吕诲贬出京都知任邓州。当时吕诲 又想上书言事,司马光劝阻了他。 吕诲三次居于谏官之位,都是因弹劾大臣而被贬出朝廷,当时人们都很推崇他的耿直, 居家被疾病困扰,吕诲仍然经常愤恨叹息,把国家大事当作自己忧虑的事。病重以后,司马 光前去探望他,到的时候吕诲已经瞑目了。听到司马光的哭声,吕诲突然坐起,睁开眼睛勉 强看着司马光说:“国家的事还是有希望的,你好好努力吧。”司马光问道:“还有什么要 嘱咐我的吗?”吕诲说:“没有了。”于是去世,终年五十八岁。全国上下听说此事的人都 为之悲痛惋惜。皇帝诏令追赠他为通议大夫。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8 分) 赠 别 许 浑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续轮蹄似水流。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莫怪分襟衔泪语,十年耕钓忆沧洲。 (1)下面对本诗的解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BD ) A.赠别诗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本诗首联既饱含深情,又充满哲 理。 B.许浑的“莫怪分襟衔泪语”与王勃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了相同的离 别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C.诗的颔联把人间离愁归咎于门前有路,看似毫无道理,但却十分巧妙地表现了离愁 难熬的感情。 D.无论权倾一时的苏秦,还是美貌盖世的潘安(即潘岳)都避免不了别离之痛,作者用 他们两人的事例来说明别离之痛的普遍性。 E.耕钓是作者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与孟浩然《题张野人园庐》诗中的“耕钓方自 逸,壶觞趣不空”的情趣有相似之处。 【解析】 (1)B 项,两者感情基调不一样。王勃的诗莫流泪,不伤悲;许浑的诗是伤 别离,悲情可以理解。D 项,作者用他们两人的事例来说明宦海沉浮,终归离去。表达了对 归隐生活的向往,不是普遍性而是特殊性。 (2)许浑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4 分) 【答案】 比喻、对比、用典、细节描写或神态描写。比喻(相续轮蹄似水流)、对比(苏 秦与潘岳宦海沉浮的对比)、用典(苏秦六印)、细节描写或神态描写(分襟衔泪语)。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5 分) (1)陆游在诗中称西村为“小桃源”,使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其中有:土地平旷,__ 屋舍俨然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阡陌交通__,鸡犬相闻。 (2)追忆往事,是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琵琶女在自述身世时 就有“夜深忽梦少年事,__梦啼妆泪红阑干__”一句,就是对年少时京城生活的回忆。 (3)《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请 写出其中一联。__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__。(或__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 百年多病独登台__)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6 题。 蛐 蛐 汪曾祺 宣德年间,宫里兴起了斗蛐蛐。蛐蛐都是从民间征来的。这玩意陕西本不出。有那么一 位华阴县令,想拍拍上官的马屁,进了一只,供到了宫里。打这儿起,传下旨意,责令华阴 县每年往宫里送,县令把这项差事交给里正。里正哪里弄到蛐蛐?只有花钱买。上面要一只 蛐蛐,常常害得几户人家弃家荡产。蛐蛐难找里正难当。 有个叫成名的,是个童生,多年没有考上秀才,为人很迂腐,不会讲话。衙役看他老实, 就把他报充了里正。成名托人情,也不得脱身。不到一年的功夫,成名的几亩薄产都赔进去 了。一出暑伏,按每年惯例,该征蛐蛐了,成名不敢摊派,自己又实在变卖不出这笔钱。每 天烦闷忧愁,只得听从老伴的话,提了竹筒,拿着蛐蛐罩,到处翻找。清早出门,半夜回家, 都无济于事。县令追逼,交不上蛐蛐,二十个板子。十多天下来,成名挨了百十板,两条腿 脓血淋漓。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除了自尽,别无他法。迷迷糊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座庙, 庙后小山上怪石乱卧,有一只“青麻头”伏着。醒来想想:这是什么地方?猛然醒悟:这不 是村东头的大佛阁么?于是挣扎着起来,拄着拐杖,往村东去。到了大佛阁一看,就跟梦里 所见的一样。于是在蒿莱草莽之间,轻手轻脚,拨开草丛,发现一只蛐蛐在刺棘丛里伏着, 快扑!蛐蛐蹦,成名追,罩住了,细看看:个头大,尾巴长,青脖子,金翅膀。一阵狂欢喜, 提着蛐蛐笼,快步回家,举家欢庆。静等期限,好见官交差。 成名有个儿子,小名黑子,九岁了,非常淘气,上树掏鸟蛋,下河捉水蛇,飞砖打恶狗, 爱捅马蜂窝。性子倔,爱打架,打起架来像拼命一样。三天两头,有街坊邻居来告状。成名 得了这只救命蛐蛐,再三告诫黑子:“不许看,千万!千万!” 不说还好,说了,黑子还非看看不可,他瞅着父亲不在家,偷偷揭开蛐蛐罐。腾!—— 蛐蛐蹦出罐外,黑子伸手一扑,用力过猛,蛐蛐大腿折了,肚子破了——死了,黑子知道闯 了大祸,哭着告诉妈妈,妈妈一听,脸色煞白:“你个孽障!你甭想活了,你爹回来,看他 怎么跟你算账!”黑子哭着走了。成名回来,老伴把事情一说,成名掉在冰窟窿里了。半天, 说:“他在哪儿?”找。到处找遍了,没有。做妈的忽然心里一震:莫非是跳了井?扶着井 栏一看,有个孩子,请街坊邻居帮忙,把黑子捞上来,已经死了,这时候顾不上生气,只觉 得悲痛。夫妻二人,傻了一样,傻坐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找不到一句话。这天他们家 烟筒没冒烟,哪有心思吃饭呢,天黑了,把儿子抱起来,准备用一张草席卷卷埋了。摸摸胸 口,还有点温和,探探鼻子,还有气。先放到床上再说吧,半夜里,黑子醒来了,睁开了眼, 夫妻二人稍得安慰,只是眼神发呆,睁眼片刻,又合上眼,昏昏沉沉地睡了。 蛐蛐死了,儿子这样,成名瞪着眼睛到天亮。 天亮了,忽然,听到门外蛐蛐叫,成名跳了起来,远远地一看,是一只蛐蛐,心里高兴, 捉他!蛐蛐叫了一声跳走了。追,用手掌一捂,好像什么也没有。四面看看,蛐蛐伏在墙上。 成名看它小,瞧不上眼,但墙上的小蛐蛐,忽然落在他袖口上。细看看,小虽小,好像不赖。 带回家里,心想拿他去交差,又怕县令看不中。村里有个小伙子,是个玩家,他养着一只蛐 蛐,自命“蟹壳青”,每天找一些少年子弟斗,百战百胜。他把这只“蟹壳青”居为奇货, 索价很高,也没人能买得起。听说成名得了一只蛐蛐,这小子就到成家拜访,一看,捂着嘴 笑了:这也叫蛐蛐!于是打开自己的蛐蛐罐,把蛐蛐赶进“过笼”里,放进斗盆。成名一看, 这只蛐蛐大得像个油葫芦,就含糊了,不敢把自己的拿出来。小伙子存心看个笑话,再三说: “玩玩嘛,咱又不赌输赢。”成名把黑蛐蛐放进斗盆。小蛐蛐趴着不动,蔫哩吧唧,小伙子 又大笑。使猪鬃撩它,再撩它!黑蛐蛐忽然暴怒,后腿一挺,直窜过来。俩蛐蛐这就斗开了, 冲、撞、腾、击、劈里啪啦直响。忽见小蛐蛐跳起来,伸开须须,跷起尾巴,张开大牙,一 下子钳住大蛐蛐的脖子。大蛐蛐脖子破了,直流水。小伙子赶紧把自己的蛐蛐装进过笼,说: “这小家伙真玩命呀!”成名也没想到。他和小伙子正在端详这只黑红黑红的小蛐蛐,他们 家一只大公鸡斜着眼睛过来,上去就是一嘴,蛐蛐蹦出了一尺多远。公鸡一啄不中,撒腿紧 追,眨眼之间,蛐蛐已经在鸡爪子底下了。成名急得不知怎么好,只是跺脚,再一看,公鸡 伸长了脖子乱甩。走近一看,只见蛐蛐叮在鸡冠上,死死叮着不放,公鸡羽毛扎散,双脚挣 蹦。成名惊喜,把蛐蛐捏起来,放进笼里。 第二天,上堂交差。县太爷一看,大怒:“这么小,你不是糊弄我吗!”成名细说这只 蛐蛐怎么怎么好,县令不信,叫衙役弄几只蛐蛐来试试。果然都不是对手。又抱一只公鸡来, 一斗,公鸡也败了。县令吩咐,专人送到巡抚衙门。巡抚大为高兴,打了一只金笼子,又命 师爷连夜写了一通奏折,详详细细表述了蛐蛐的能耐,把蛐蛐献到宫中,宫里的蛐蛐都是各 省进贡来的,黑蛐蛐跟这些“名将”斗了一圈,没有一只能经得三个回合,全都不死即伤望 风而逃。皇上龙颜大悦,下御诏,赐给巡抚名马衣缎。巡抚考核给华阴县评了一个“卓异”, 县令就免了成名里正的差役;又嘱咐县学的教谕,让成名进了学,成了秀才;又赏了成名几 十两银子,让他把赔累进去的薄产赎回来,成名夫妻,说不尽的欢喜。 只是他们的儿子一直是昏昏沉沉地躺着,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死不活,这可怎么了 呢?树叶黄了,树叶落了,秋深了。 一天夜里,成名夫妻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见他们的儿子黑子。黑子说:“我是黑子。 就是那只黑蛐蛐。蛐蛐就是我。我变的。” “我拍死了‘青麻头’,闯了祸。我就想:不如我变一只蛐蛐吧。我就变成了一只蛐蛐。 “我爱打架。打架总要打赢。打赢了,爹就可以不当里正,不挨板子了。我九岁了,懂 事了。我跟别的蛐蛐打,我想:我一定要赢,为了我爹,我妈。我拼命。蛐蛐也怕蛐蛐拼命。 它们就都怕。” “我打败了所有的蛐蛐!我很厉害!我想变回来。变不回来了。” “那也好,我活了一秋。我赢了。明天就是霜降,我的时候到了。” “我走了,你们不要想我。——没用。”第二天一早,黑子死了。 一个消息从宫里传到省里,省里传到县里,那只黑蛐蛐死了。 (节选自汪曾祺《聊斋新义》,有删改) 1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7 分)( D ) A.小说开头从宫廷好斗蛐蛐之乐写起,每年从民间征收一只蛐蛐常常害得几户人家弃 家荡产,为人物命运交代了社会背景。 B.小说以“蛐蛐”为线索,征虫——梦虫——觅虫——得虫——失虫——化虫——斗 虫——献虫,主人公的命运围绕“虫”而展开,跌宕起伏,曲折有致。 C.小说写到“墙上的小蛐蛐,忽然落在他袖口上”,黑蛐蛐对成名似乎有感情,表现 了黑蛐蛐的异乎寻常,暗示这是由黑子化成的蛐蛐。 D.小说语言特色鲜明。如“成名掉在冰窟窿里了。半天,说:‘他在哪儿?’找。到 处找遍了,没有。”叙事干净利落,语言简洁精练,多用口语,平淡无奇却又意境深远。 【解析】 D 项,“多用口语,平淡无奇却又意境深远”错误。情节跌宕起伏悬念环生 也是语言表达之功效,可见平淡无奇不当;原文中“成名掉在冰窟窿里了”这里使用了形象 的比喻,本体为成名内心恐惧害怕气愤等各种复杂的情绪综合为凉、冷的感觉,喻体为“冰 窟窿”,可见语言上也具有文学色彩,并非平淡无奇;口语化表意的特点是直白的,比喻的 特点是化深奥复杂为简单、浅显而至通俗易懂,本文画面感强,描写具体形象,能让读者身 临其境,但意境并不深远,可以说成思想主旨耐人寻味启迪深刻。故选 D。 15.小说细写小蛐蛐斗胜强敌“蟹壳青”与鸡口脱险的情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7 分) 【答案】 从三方面来解答:首先从内容表现而言,写小蛐蛐勇斗强敌,表现了小蛐蛐 的厉害,神奇、不凡的本领让人诧异、惊喜。其次从情节本身而言,这是情节发展的高潮部 分,彰显了本文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构思特点。最后从语言表达而言,抓细节,具有现场感, 让人身历其境如在目前,使用对比衬托夸张等艺术手法,增强可读性和感染力,吸引读者,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6.小说是从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促织》改编创作而成,情节大体相同,结局不同: 原著的结尾是“儿子从蛐蛐变回人、父亲被加官受爵”的大团圆结局,新作的结尾改成了 “儿子变成蛐蛐,帮助父亲解脱困境后最终死去”的悲剧性结局,你认为哪一个结局更好?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答案】 答案示例(一):认为原著结尾更好。理由:(1)主题揭示更为深刻。结尾的成 名之福与先前的成名之祸都源于皇帝一人,体现“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的主题,就是老百 姓的命运是家破人亡还是鸡犬升天都无法自己掌握或预卜,一切都取决于统治者的心血来 潮,偶然动止,有力批判了社会现实。(2)“大团圆”结局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文中 主人公的苦难都得到了补偿,“苦尽甘来”,表达了那个时代的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 者审美需求得到了满足。 答案示例(二):认为汪曾祺笔下的悲剧结尾更好。理由:(1)蒲松龄笔下《促织》大团圆 的结局虽然符合读者的审美需求,但不利于表现批判社会现实的中心思想。(2)汪曾祺改编 的小说《蛐蛐》结尾部分设置了悲剧结局,更符合现实生活,更能突出中心,表现主题思想, 用血淋淋的事实揭露社会的黑暗,批评统治阶层安于享乐却不关心百姓生活甚至草菅人命的 冷酷无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 的撕破给人看。一有价值一无价值,一毁一撕,可见功力高低,表现、剖析之深浅。) 六、(15 分) 17.阅读下面诗句完成题目。(4 分) ①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②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③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④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⑤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请根据诗歌描写的内容,推断诗歌对应的分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 【答案】 ①__惊蛰__ ②__霜降__ ③__立夏__ ④__立冬__ ⑤__白露__ 18.下面的“某中学团委纪念‘五四’征文活动”的通知在表达上(数字除外)有五处不 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 分) 在就要迎来“五四”一百周年之际,为了激发我校后生更好地传承“五四精神”,树立 远大理想和目标,做想作为、会担当、出成绩的新青年,团委拟举办一次主题征文比赛,具 体打算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新时代,做勇于担当的新青年 二、征文内容:结合“五四精神”,讲述青春梦想与成长感想,展现青年正能量。 三、作品要求: ①体裁不限,字数为 800-1 000 字左右; ②主题积极向上,可读性强,能展现青年风采; ③须为原创,杜绝抄袭。 四、截稿时间:2020 年 4 月 26 日。 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拜托同学们踊跃参加。 某中学团委 2020 年 4 月 20 日 【答案】 (1)__“就要”__改为__“即将”__; (2)__“后生”__改为__“学生”__; (3)__“打算”__改为__“计划”或“安排”__; (4)__“左右”__改为__删去“左右”__; (5)__“拜托”__改为__“希望”或“欢迎”__。 【解析】 ①“就要”过于口语化,表达不得体。②后生:指后代子孙;较后出生;年 轻人、晚辈。此处没有强调先后的意思。③“打算”比较口语化,表达不得体。④“800-1 000”已经是一个概数了,不能两个概数连用。⑤拜托:敬辞,委托(多用于托人办事),这 里不是委托同学们的意思,不合语境。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宣纸,因其原产地在唐代隶属宣州府而得名。__①__。一般纸的制法是利用造纸机把纸 浆平铺在网上,再经过烘干而成。宣纸却是用传统手工焊成一张张湿纸,贴在墙上干燥而成。 那么,__②__?宣纸有润墨性。落墨于宣纸时,纸面会产生“发涸”的效果,使墨色随水分 逐渐向周围扩散。__③__。宣纸的寿命至少是 1050 年,而普通纸在大约两三百年后就会因 自然老化而破损。此外,宣纸还具有变形性。宣纸能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适当伸长或收缩。 【答案】 ①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__②宣纸有哪些特性呢__③宣纸有 耐久性 七、(60 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黄大发,一位普通的老人,一双手,三十六年,带领乡亲们用铁锤铁钎在绝壁凿出 9 400 米的“生命之渠”,结束了草王坝缺水的历史。 林俊德,五十年隐姓埋名,与黄沙为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 他参与了新中国全部 45 次核试验,为祖国的核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大道至简,大行至朴,为国为民之魂永流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作为即将高中毕业的新时代青年,你应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请以“我的人生之路”为副标 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向】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材料是两位时代楷模黄大发和林俊德的先进事迹,构思 时要以从两位先进人物事迹中得到的感受为核心,而引导语“为国为民之魂永流传”暗示要 传承这种精神,作文时最终要落实到自己如何学习这种精神、要踏上怎样的人生之路这个落 脚点上。可以从人物事迹中的比较中发掘联结点,确立文章的立意,并以感想为依托,联系 社会现实,思考如何在利益至上、个人价值为先的尘世喧嚣中走好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体 现梁任公“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价值理念,造福国家、社会和人民。 参考立意: ①用奋斗书写人生,用奉献回报祖国。 ②坚守理想,成就中国梦。 ③以身许国,但求无悔。 ④淡泊宁静,无私奉献。 【佳作赏读】 简朴伴我行 ——我的人生之路 繁与华,固然能让人生之路精彩炫幻,我却希望,我的人生之路上,有简与朴的素花与 我相伴。 黄大发终其一生凿出“生命之渠”,林俊德隐姓埋名作出重大贡献,他们一个农民,一 个科学家,身份迥乎不同,人生观却高度一致,那就是简与朴。 简就是不辞辛劳,砥砺前行。黄大发仅凭一双手,用原始的铁锤铁钎,历经三十六年, 带领大家从绝壁上生生凿出长达 9 400 米的水渠;林俊德在漫漫黄沙中,钻研半个世纪,参 与新中国全部 45 次核试验。 朴就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绝壁上无人喝彩,黄沙中无人知晓,他们却把“我”寄于 绝壁,埋于黄沙,经年累月,无私地把自己献给他人与国家。 他们就是这样,抛却多数人热衷的繁与华,偏偏选择冷门的简与朴,让自己的人生之路, 搭上绝壁,陷入黄沙,利他利国,令人敬仰! 这让我想起我们的祖先大禹。当时的中国洪水泛滥,人民流离失所,为治水患,他欣然 受命,告别新婚妻子,跋山涉水走遍中国,左手拿准绳,右手执规矩,一路测量,一路疏导, 三过家门而不入,辛劳整整十三年,终于制服了水患。 这又让我想起把一生都定位在农田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无论当年全民狂热 的政治运动,还是改革开放后勃兴的经济大潮,都没有让他从农田里抬一下头,据统计,他 一生的 80%的时间都在农田里,而这一切,只是源于他一个朴素的念头:让人不再受饿。 如果你看过他本人,就会发现他居然是一个干巴瘦的老农,晒得比非洲黑人还要黑,而他却 是一个身价千亿级的科学家,截至 2017 年,他让杂交水稻增产了 6 000 亿公斤。 他们的人生之路是简朴的,受苦受累,一心利他,安于藉藉无名,但他们的光辉业绩, 却功在当世,利在千秋,永远为世人称颂! 套用《红楼梦》中的一句话,我可以这样说:世人都晓简朴好,唯有繁华忘不了。许多 人追求“繁”,想法多,目标多,急于变现,却缺乏行动,不愿吃苦;许多人追求“华”, 想暴得大名,人前显贵,哪里还愿意在寂寞处默默奉献?这种对繁与华错误的追求,贪图享 受,眼高手低,追名逐利,自私自利,应该被我们永远摒弃。 世上的路千万条,可能让我们挑花了眼,但有一条看似不起眼的路其实很辉煌,那就是 让至简至朴与我相伴的路。这,就是我要选择的未来之路,也希望是你愿意走的路。你,我, 他,如果都愿沉下心来,让简朴伴我们前行,那么,我们的人生会很精彩,中国的未来会更 辉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