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那一串记忆的珍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 1 - 第一单元 那一串记忆的珍珠 动人的北平 记一记 1.字音 (1)木屐.( ) (2)老妪.( ) (3)媲.美( ) (4)嗜.好( ) (5)珐琅..( )( ) (6)褴褛..( )( ) (7)街衢.( ) (8)颐.和园( ) (9)画舫.( ) (10)裸.体( ) (11)墙垣.( ) (12)露 露.着 暴露. (13)藉 慰藉. 狼藉. (14)杉 杉.树 杉.木 (15)笼 笼.子 笼.罩 (16)蒙 蒙.古 蒙.骗 承蒙. (17)佣 女佣. 佣.金 (18)轴 中轴. 压轴. (19)刹 什刹.海 刹.车 答案:(1)jī (2)yù (3)pì (4)shì (5)fà lánɡ (6)lán lǚ (7)qú (8)yí (9)fǎnɡ (10)luǒ (11)yuán (12)lòu lù (13)jiè jí (14)shān shā - 2 - (15)lónɡ lǒnɡ (16)měnɡ mēnɡ ménɡ (17)yōnɡ yònɡ (18)zhóu zhòu (19)chà shā 2.字形 (1)shì( )好 (2)鱼 qí( ) (3)墙 yuán( ) (4)盘 huán( ) (5)永 hénɡ( ) (6)ɡèn( )古 (7)pì( )美 (8)bì( )子 (9)bì( )麻 答案:(1)嗜 (2)鳍 (3)垣 (4)桓 (5)恒 (6)亘 (7)媲 (8)篦 (9)蓖 3.近义词辨析 (1)嗜好 爱好 【辨析】 嗜好: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名词。 爱好: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喜爱,动词;对某种事物所具有的浓厚兴趣,名词。 【运用】 ①来自远东地区的赛鸽发烧友们准备支付数千英镑购买英国的赛鸽,因为有 30 多万富裕 的中国人有这个 。 ②兴趣小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体活动,每月举行一次比赛,努力拓展小组成员的业 余 ,提高他们的才艺水平。 (2)莫名其妙 莫可名状 【辨析】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物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莫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运用】 ①对于常人来说,打嗝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但对于宋女士来说,打嗝却是一 场噩梦,她 地开始打嗝,一打就持续了近一个月。 ②千百年来,女人和珠宝,天生就有着 的联系,也许是珠宝使女人熠熠生辉, 抑或是女人赋予了珠宝灵性。 答案:(1)①嗜好 ②爱好 (2)①莫名其妙 ②莫可名状 填一填 1.作者 林语堂(1895~1976),原名林和乐,福建龙溪人。著名散文家、小说家、学者。他早年 - 3 - 留学国外,回国后在 任教。1966 年 6 月到台湾定居。1975 年被推选为国际笔会总会 副会长。1976 年 3 月 26 日病逝于香港。著有长篇小说 (用英文写成),小说《红牡丹》, 杂文集《剪拂集》《大荒集》《我的话》,以及《锦秀集》《幽默小品集》《行素集》《欧风美雨》 《月亮与臭虫》《啼笑皆非》《无所不谈》等。 答案:北京大学 《京华烟云》 2.背景 1916 年,林语堂自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便来到北平任教于清华大学。1919 年赴哈佛 大学学习,1922 年转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语言学,次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 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主任。多年的北平生活经历,让他对北平有着深厚的感悟,《动 人的北平》便是这种感悟的自然流露。 理一理 1. 2.主题提炼 本文通过描写身居北平所见的景象,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个由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与西方文 化土壤共同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对祖国历史的崇敬,对故都文化的热爱,对故都包容新旧 事物的喜悦,以及对故都平民百姓的喜爱。 感悟体会: 想一想 文章描写“动人的北平”选取了什么角度? 答: - 4 - 答案:作者意在写尽故都北平的全貌,各种景色、各色人等尽收眼底,可见文章采取一 种全景式的描写角度。不过文章又避免了粗线条的抽象勾勒,而是采取类似中国传统绘画的 散点透视,即把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小景小物尽情地描绘出来。从一个个局部看,是微观的, 但合在一起就是整体描绘。所以全文的描写所取角度是总与分的结合、大与小的结合、粗与 精的结合。 【文本细读】 一、整体感知 作者眼中的北平“动人”之处何在?请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答: 答案: 总体上 具体而言 例句 在作者 看来,古 老而时 新的北 平无处 不动人。 其一 自然风光动人 ……面前就是西山,景色迷 人,可以数月忘返。 其二 城市景象动人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 个人眼从未见过的珠玉之城。 其三 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 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都有 一个金鱼缸…… 其四 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活景象动人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 人…… 其五 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动人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 - 5 - 色彩。 二、细节探究 1.如何理解“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 答: 答案:作者将北平比喻成“一株古木老树”,它“根脉深入地中”,树干枝叶“藉之得 畅茂”;把生活在此地的人比喻为“在它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数百万的昆虫”,昆 虫对于枝繁叶茂的大树实在是难以看得全,认得清。同样,一个生活在古老而深厚的北平的 居民,是很难将北平形容得全面而恰当的。这样说是为了突出北平历史古老、内涵丰富的特 点。 2.文章描写“动人的北平”采取了哪些方式? 答: 答案: 采取的方式 分析 从全文看 全景式 作者意在写尽故都北平的全貌,各种 景象、各色人等尽收眼底 全文采取了总与分相结合、大与小相 结合、粗与精相结合的描写方式 散点式 采取了类似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 视之法,即把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景、 物尽情地描绘出来 3.如何理解“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 答: 答案:以人物写地方,以品格写城市特点,是非常文学化的表述,充满诗意。既是叙述, 又是抒情,形象而又饱含感情。 三、思维发散 文章看似“散”,作者是怎样将其整合起来的? - 6 - 答: 答案: 总体印象 整合方式分析 初读本文会产生散而无 序的感觉,好像面面俱 到,什么都说到了,可是 又什么都没有说充分。其 实深思细察,会发现文章 的一些内在肌理,即作者 组织材料成文的特殊方 式 首先 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以第 1 段为全文总起,提纲 挈领,统领全篇,余下各段是对第 1 段的分述 其次 文章围绕北平的“品格”——老成、豪爽、包容、守旧融 新等来写,尽管内容上撒得开,但在精神上聚得拢,这正 好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写法借鉴】 1.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了一种浓厚的诗意。 开篇一句,“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以人物写地方,以 品格写城市特点,是非常文学化的表述方式,充满诗意。第 6 段中“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 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用语精致,意趣横生,富有韵律美。 2.语句饱含情感。 例如,“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这样的语气,看似 不经意间的轻描淡写,却表达了一种优雅的审美情怀,令人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这一诗句。另外,文中多处以“你”称呼读者,引领读者进入文章的意境之中,拉 近了作者与读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3.运用多种变化的句式。 开篇是几个短句,接下来是一些一气呵成的长句;还有一些对称句(开篇几句);有排比 句,连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气势;有反问句,加重表达的语句,引起读者注意。 【时评对接】 劳动教育不能睡在高考作文里 毛建国 “孩子在家基本没什么劳动,每天吃饭要家长盛,书包也要妈妈收拾。他自己能穿衣服 我就知足了。”一项随机调查显示,经常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碗的小学生不足三成,会 包饺子、炒鸡蛋的小学生不足一成,学生日均家务劳动时间不足 10 分钟。孩子为何不做家务? - 7 - 很多学生、家长坦言,不是“不爱劳动”,而是“没时间”“不会劳动”。(6 月 10 日《半月 谈》) 每年高考,作文题都是一个热点。今年“全国Ⅰ卷”的语文作文,要求考生围绕“劳动 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等内容,写一篇倡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 一时间引发社会热议。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全社会对于劳动教育是十分重视的,但不能掩饰一个事实,那就 是劳动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早就有调查显示,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 12 分钟,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 1.2 小时,韩国 0.7 小时。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是否“不爱劳动”暂且不议,单就家长说的“没时间”“不会劳 动”而言,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正如我们看到的,现在的孩子并不轻松,几乎从懂事开始, 他们不是在上课,就是奔波在上课的路上,除了繁重的校内学习任务,他们还要参加各种校 外兴趣班。 也正是因为兴趣班的存在,带来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有大把时间 参加各种兴趣班,却没有时间上劳动课,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呢?从根本上讲,可能还是取 决于对“劳动”的认识。“全国 I 卷”作文题提出了几种观点,“劳动太占时间”“劳动可 以交给人工智能”“可以花钱请别人做”,这些观点在现实中有不少拥趸吧?另外再加上一 个,劳动不能直接增加分数——这恐怕才是当前“劳动教育”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所在。 不妨大胆设想一下,如果把劳动也纳入高考的范畴,劳动教育会有什么样的局面?看看 现在的数学培训、英语培训,也就有了答案。 劳动教育的真正意义,并不局限于让学生掌握几项劳动技能。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 “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 理论所不知道的。”今天我们知道的所有人类美德,几乎都可以在劳动过程中得到呈现和锻 炼。同样,学习需要的分析、判断能力,吃苦、专注精神,也能够通过劳动来培养和实现。 正因如此,当前的教育应该重新发现劳动之美,把劳动放到应有的位置,真正实现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 高考已经结束了,高考阅卷就要开始了。面对小学生每天仅劳动 12 分钟的现实,很想看 看,考生们都写出怎样的劳动作文?应该相信,肯定会有不少优秀作文,但是,劳动教育不 能纸上谈兵,更不能睡在高考作文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希望由高考作文引发 的劳动教育话题,真正触动人心,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从而让劳动课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 8 - 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木版年画的雏形有辟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意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木版年画的主题, 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 了。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 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长寿等等,都展现在木版年画上。特别是在 的日子里,这 些年画分外具有感染力,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和希冀,充分展示了人们的生命理想与生活 情感。所以,木版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木版年画往往是进行民间道德伦理规范、 文化艺术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平台。木版年画涉及历史、宗教、神话、传说、戏曲等,反 映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 。木版年画描绘过的戏曲多不胜数,不少在年画上出现过 的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存。至于那种 的描写民俗风情的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 的气息,记录了大量珍贵的人文信息,更是木版年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特别需要注意的 是,这些画面都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 ),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直接反映着自己的爱 憎、趣味、生活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深刻地外化农民心灵的年画,大量深藏在年画 的遗存中。然而,这些遗存却不为人知地散落在民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丰富多彩 辞旧迎新 无所不包 绘声绘色 B.多姿多彩 辞旧迎新 无所不有 惟妙惟肖 C.丰富多彩 迎来送往 无所不包 绘声绘色 D.多姿多彩 迎来送往 无所不有 惟妙惟肖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第一处,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根据横线前“木版年画的题材”推断出此处选用成语“丰富 多彩”。第二处,辞旧迎新:指的是告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即庆贺新年的意 思。迎来送往:指走的欢送,来的欢迎,形容忙于交际应酬。根据横线后文“年画”推断出 此处选用成语“辞旧迎新”。第三处,无所不包:是指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 非常多。无所不有:是什么都有(多指不好的事物)。根据横线前“木版年画涉及历史、宗教、 神话、传说、戏曲等,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推断出此处选用“无所不包”。第四处,绘 声绘色:指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来描绘或概括,形容叙述、描写得极其逼真。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根据后文“描写民俗风情的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气息, 记录了大量珍贵的人文信息”,使用“绘声绘色”更恰当。故选 A 项。 答案:A 2.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工具。 - 9 - B.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传播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平台。 C.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平台。 D.木版年画往往是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仔细阅读画线句子“木版年画往往是 进行民间道德伦理规范、文化艺术和生活知识教育的重要平台”,可发现该句存在语序不当、 成分残缺和主宾搭配不当的语病,首先主宾搭配不当,木版年画应是工具而不是平台,排除 B、 C 两项。成分残缺,“文化艺术”后缺“传播”一词,排除 A 项。而且“民间”表范围,应放 在“是”的后面,另外,依据递进语意,应调整句中语序为“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 和文化艺术传播”。故选 D 项。 答案:D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木版年画是农民的始作俑者 B.农民是木版年画的销售者 C.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原创者 D.木版年画是农民的消费者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根 据前文“这些画面都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以及后文“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直接反映着自己 的爱憎、趣味、生活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深刻地外化农民心灵的年画,大量深藏在 年画的遗存中”,可以推断出所要填写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创作者,据此 排除 B、D 两项。A 项,“始作俑者”意思是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恶劣先例的开创者。木 版年画是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称木版年画创作者是恶劣先例的开创者,显然不 正确,排除 A 项。故选 C 项。 答案:C 4.下面是某杂志社征订启事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 分) 敝刊设有探索与争鸣、书刊评价、动态信息等独步天下的栏目,内容新颖,报道及时, 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现征订在即,希望读者慷慨解囊。订单上务必写明手机号码,以便我 们随时垂询。 (1) (2) (3) (4) (5)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敝刊”是谦词,征订启事中称自己的刊物为“敝刊”不 合适;“独步天下”过于夸张,给读者以浮夸之感;“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 助别人;“务必”语气过于强硬;“垂询”是敬辞。 答案:(1)“敝刊”改为“本刊”。(2)“独步天下”改为“特色鲜明”。(3)“慷慨解囊” - 10 - 改为“踊跃订阅”。(4)“务必”改为“敬请”。(5)“垂询”改为“咨询”或“回访”。 5.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下面这个构思 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字。(6 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命题提供一个 框架图,答题前必须先读懂这个框架图的意思,弄明白题干对答题的要求。必须注意的是, 题干说的是“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要求“把这个构思框 架写成一段话”,因此答案除了必须符合题干明确提出的要求之外,在内容上还必须包括四 种反应及其应对方式。组织此题答案,应该要注意话语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因此,在开头必 须有一句话指出语境,后面的内容应该将框架图中所有的内容组织进去即可。 答案:示例: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 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人会问 “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文本巩固 一、课内阅读 阅读《动人的北平》,完成 6~7 题。(4 分) 6.文章第二、三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2 分) 答: 答案:北平的新与旧、雅与俗共存,体现了北平包容新旧、宽怀大量的特点。 7.“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善——谁来理你?”赏 析句子特点。(2 分) 答: - 11 - 答案:前四句都是六个字,结构一致,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尽”和“任”两个字, 尽显随意、惬意、满意,最后一个反问句,更是透着作者无比的欢愉之情。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15 分) 阿 芳 林语堂 我家里有个童仆,我们姑且叫他阿芳,因为阿芳不是他的名字。由某兑换铺雇来时,阿 芳年仅十五,最多十六岁。现在大约十八岁了,喉管已经增长,说话听来已略如小雄鸡喔喔 啼的声调了。但是骨子里还是一身小孩脾气,加上他的绝顶聪明,骂既不听,逐又不忍,闹 得我们一家的规矩都没有,主人的身份也不易支撑了。阿芳能为人所不能,有许多事的确非 他不可,但是做起事来,又像诗人赋诗,全凭雅兴。大约一星期间,阿芳打破的杯盘,总够 其余佣人打破半年的全额。然而他心地又是万分光明,你责备他,他只低头思过。而且在厨 房里,他也是可以称雄称帝,不觉中几位长辈的佣人,也都屈服他的天才。也许是因为大家 感觉他天分之高,远在一般佣人之上。你只消听他半夜在电话上骂误打电话的口气,便知他 生成是一副少爷的身份。 在阿芳未来的时候,修理电铃,接保险丝,悬挂镜箧,补抽水马桶的浮球,这些杂差, 都是轮到我身上的。现在一切有阿芳可以代拆代行了,我可以安然读柏拉图的《共和国》,不 会奉旨释卷去修理自来水马桶,或是文章做得高兴不至于有人从厨房里喊着:“喂!水管漏 了。”单单这一层的使我放心,已经足以抵补我受阿芳的损失而有余了。他有特赋的天才, 多能鄙事,什么家具坏了,会自出心裁,一补一塞,一拉一敲,立刻可以使用起来;闲时也 会在花园中同小孩讲其火烧红莲寺的故事,到底不知道是讲的小孩有趣,还是听的小孩有趣。 尤其是有一件事,使我佩服。自从到我家之后,他早已看准了我的英文打字机,每晨我在床 上,他总在书房里打扫两个钟头,其实正在玩弄那一部打字机。有一天,打字机凭空坏了。 我花了两小时修理不好。我骂他不该玩弄这个机器。那天下午,我出去散步回来,阿芳对我 说:“先生,机器修理好了。” 还有许多方面,确乎非有阿芳莫办。他能在电话上用英语、国语、上海语、安徽语、厦 门语骂人。而且他哪里学来一口漂亮的英语,这只有富于天才的上帝知道吧。只消教他一次 便会。他说 Waiterminit,而不像普通大学生说 Wait—a—meenyoot。我劝他晚上去念英文夜 校,并愿替他出三分之二的学费,但是他不肯去。 叫阿芳做事,又是另一回事了。比方叫他去买一盒洋火,一去就是两个钟头,回来带了 一只新布鞋及一只送给小孩的蝗虫,但是没有洋火。一收拾卧房,就是三小时,因为至少有 一小时须喂笼鸟,或者在厨房里同新老妈打诨说笑。“阿芳,你今年十八岁了,做事也得正 经一点。”我的太太说。但是有什么用?还要看他摔破杯盘,把洋刀在洋炉烤焦了,秽箕放 在饭台上,扫帚留在衣柜中,而本人在花园里替小孩捉蝗虫。现在我的茶碗没有一副全的了。 - 12 - 到了他预备早餐时,厨房里又是如何一阵阵“乒——乒——乓”的声音,因为他相信做事要 敏捷。早餐本来是厨子的事,但是不知如何,已变成阿芳的专利。 三星期前,我们雇了一个新来洗衣的老妈。这个老妈并不老,只二十一岁。从此厨房重 地又变成嬉笑谑弄的舞台了。工作更加废弛,笑声日日增高。打扫房间已由两小时增到三小 时,阿芳连我每日应刷的皮鞋都健忘了。我教训他一次,两次,三次,都没结果,最后无法, 我便下严重的警告:如果明天六时半皮鞋不给我擦亮,放好在卧房前,定然把他辞退。我必 须维持主子的身份。那天晚上,我召集全家佣人,重申警告,大家都有惧色,尤其是烧饭洗 衣的老妈。 第二天早晨,我六时醒来,静听房外的声音。六时二十分,洗衣服的青年老妈把我皮鞋 放在门前。我觉得不平。 “我是叫阿芳带来的。你为什么替他带来?” “我正要上楼,顺便替他拿来。”那老妈恭而有礼的回答。 “是他叫你的,还是你自己做主?” “他没叫我,我自己做主。” 我知道她在撒谎。阿芳的梦魂还在逍遥睡乡。但是这位青年老妈婉词的替阿芳辩护,倒 使我不好意思。我情愿屈服。 按:此为两年前存稿,阿芳后来与新老妈有私,串通在外行窃,入狱,今年六月出狱, 至此尚未见面。 (选自《林语堂散文欣赏》,略有删改) 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阿芳和新来洗衣的老妈年纪相差不大,他们经常在厨房玩笑嬉闹,以致影响到工作, “我”怕他们长久下去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所以决心整顿他们。 B.作者善于运用朴素而个性化的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我”和青年老妈的对 话中,青年老妈战战兢兢、胆怯不安的心态,“我”对阿芳的愤愤不平之情,都表现得恰到 好处。 C.作者没有歧视家里的童仆阿芳,而是以平实的笔调,如叙家常般地展现了他的形象, 在字里行间流溢着脉脉温情,显示出深沉、委婉的写作风格。 D.洗衣服的青年老妈在“我”限定的时间之前,把“我”的皮鞋放在门前,但“我”的 心中还是不平,因为“我”惩戒阿芳的目的没有达到,他对“我”的警告仍然置若罔闻。 解析:原因不是“怕他们长久下去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而是他们不把主子的教训 当回事,挑战了“我”作为主子的尊严。 答案:A 9.作品中的阿芳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 13 - 答案:①聪明机巧:他擅长修理各种器具,能讲多种语言,受责备时只是低头思过。② 天真烂漫:他和小孩讲火烧红莲寺的故事,给小孩捉蝗虫,用很长的时间喂笼鸟。③顽皮放 肆:在电话上用多种方言骂人,常打碎杯盘,不理会主子的教训。 10.作品是怎样叙述阿芳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答案:①以“我”的视角叙事,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时正时反抑扬兼用。叙事富有变 化,既写出人物的为人行事,又写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如说“阿芳能为人之所不能”是扬, 而“称雄称帝”的傲气、“生成是一副少爷的身份”则又是抑。③详略得当,繁简适中。写 阿芳“学来一口漂亮的英语”详尽,写他“多能鄙事”则略。④映衬烘托,耐人回味。“我” 修不好打字机,衬托了阿芳修好的聪明;面对“我”的警告,青年老妈非常害怕,反衬了阿 芳早上照睡不误的不以为意。 备考提升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3 题。 传统文化应实现当代传播 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随着时空距离的不断压缩、时尚流行的全球同步化,特别是数字 化的泛在式存在,使我们越来越难以界定“我是谁”,什么是我们的文化认同。面对日益碎 片化的文化现实,人们越来越把目光聚焦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 然而,年青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有所下降。其实,并非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够,也不 能抱怨年轻人静不下心。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档。要 让今天的年轻人接受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重新回到私塾念“子曰”“诗云”不太可行, 所以如何找到现代化传承之道至关重要。比如,正在播出的原创文化探秘类节目《七十二层 奇楼》,就将探险寻宝的模式移植到了对传统文化的探寻中,年轻的观众通过观看节目,既满 足了好奇心,也完成了一段追根溯源传统文化的旅程。 这个节目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的点点滴滴,涉及文化遗产、民间传说、传统工艺、诗词 歌赋,时间上更是从先秦跨越至明末清初。节目制作团队解读文化、解开谜题的过程让年轻 - 14 - 观众在不知不觉之中培养起文化自信。 《七十二层奇楼》热播引起热议的现象提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经由创造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 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才能“活”在现代,逐渐为年轻人所接受、热爱。 文化是个抽象的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包罗万象。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具 体路径。从小在视觉文化环境中浸润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于视觉文化的青睐,也许让一 些人不解,但却应该引起重视。向年轻人传播传统文化,视觉手段比印刷品要有效得多。就 像《七十二层奇楼》这个节目采用“实景+虚景”的方式,打造出视效奇观,为观众带来了 极具冲击的观赏体验,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然,也有一些人担心,电视节目运用现代化的视听手段,是否会喧宾夺主,降低观众 对表现对象——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但在笔者看来,所谓传统文化的 现代表达就是摆脱生硬且居高临下的说教套路,而将艺术审美与娱乐表达融合的全新呈现。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我们要鼓励和包容不同的 传承方式和传承手段。 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人们认识自我,建立文化认同感,培养文化自信。 B.优秀传统文化只要不断创新现代表达形式,就能“活”在现代被人们热爱。 C.向年轻人传播传统文化,需要具体路径,要重视观赏体验迎合年轻人趣味。 D.将艺术审美与娱乐表达融合进行全新呈现是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全部内涵。 解析:B 项,一是“只要……就”逻辑关系错误,原文是“只有……才”;二是以偏概全, 除了“不断创新现代表达形式”,还有“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C 项,“迎合年轻人趣味” 曲解原意。D 项,根据原文,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包括摆脱套路和全新呈现两个方面。故选 A 项。 答案:A 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一段通过观照文化现实,引出了本文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论题。 B.文章以热播节目《七十二层奇楼》为例来阐释观点,论据典型,说服力强。 C.文章围绕传统文化传承之道,主要分析了文化传承断档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D.最后两段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现代表达,态度鲜明,有很强的针对性。 解析:“主要分析了文化传承断档的原因”错误,主要分析的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 承之道”。 答案:C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即使让今天的年轻人重新回到私塾学习,也难以让他们接受和热爱传统文化。 - 15 - B.如果传统文化具有足够的魅力,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就能不断上升。 C.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是传承的前提,说教套路不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 D.只有扬弃继承和转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让其在当代迸发生命活力。 解析:“如果传统文化具有足够的魅力”不合原意,文中有“并非传统文化的魅力不 够”。 答案: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6 题。 归 袁有江 他现在还不想回家。 迎着刺眼的夕阳,他突然间冒起了去大岭山的念头。朋友曾提过,大岭山之巅可以俯瞰 整座城市。来这座城市二十多年了,他还从没认真看过这座城市的全景。 此刻,他很想一个人去站站,看看。 暮霭苍苍。站在观景台边缘,远眺一池斑斓的灯火,他吃惊地张大了嘴巴。第一次,他 发现这座城市是高低起伏、连绵不绝的。一种从喧嚣中滋生的空空荡荡之感,油然而生。脚 下是万丈深渊。凉飕飕的山风,钻进裤管,沿尾椎流到后脑,激起一股往下坠落的恐惧。他 下意识地抓紧栏杆,想到尼采的那句话: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下山时,他鬼使神差地将车又开回了单位,并关闭了手机。 今夜,他想徒步回家。 银白的河床里,静水流深,寂然无声。夹道的树丛间,散布着稀奇古怪的虫鸣,天籁般 好听。他贪婪地深吸着夏夜的凉气,稳健地走在塑胶绿道上。恍惚间,他觉得身后,留有一 串清晰的脚印。这些脚印,将这二十多年的时光坚定地嵌入了这座城市。“强人是你,能顶 天立地”,想起了郭天王的歌词,他微微一笑。 在绿道尽头翻上路面,向南,转入一条商业街。路上车水马龙,街两边店铺林立,流光 溢彩的招牌和灯箱,让他有片刻目眩。一家超市的音响,正不遗余力地播放着流行歌曲。这 条他每天经过的街道,原来如此繁华。从前的熟视无睹真不应该。 从商业街拐进工业区,热闹渐行渐远。马路上,除了偶尔驶过的货柜车,几乎没有行人。 站在梧桐树间的路灯,洒下斑斑点点的光。突然,他发现一家工厂的后门口,好像躺着一个 人。 他清除脑子里的那团乱麻,一步步走近。 是一位全身脏污,壮实,约五十岁的女人。她穿着一套破旧的粗布工装,左脚挑着一只 女式布拖鞋,右脚底压着一只男士塑料拖鞋。她身体横截门口,就着斜坡躺着。头枕交叉的 双臂,胸腹坦然地面对夜空,居然还跷着二郎腿。青紫的脸上,仿佛浮着一层油润润的、纯 - 16 - 真的笑意。均匀的鼾声,透出香甜的气息。女人,很像法国印象派油画里,那些丰腴的睡美 人。 她不像是捡垃圾、收破烂的。讨薪的?似乎也不像。更像是一位精神失常者,一位什么 都不需要考虑的弃妇。她有家人吗?为什么会沦落街头?也许,她好好洗个澡,换身衣,睡 在一张柔软的床上,会是一位美丽的母亲。猜测了一会儿,他觉得自己很可笑。自己没有责 任和义务,去猜测她的身世来历,更根本没资格同情她。 他掏出手机,已经是凌晨一点。他从来没有这么晚不回家。偶尔晚归,总有电话先打回 去。手机恢复信号后,一股脑蹦出十几个未接电话和未读信息。母亲、老婆和儿子都问他啥 时候回来,干吗还不回家。儿子和儿媳妇在闹离婚。母亲的股骨头手术,无论如何不能再拖…… 该想的想一遍就烦,不该想的想一千遍还想。徜徉着明月大道,他和月光下的影子无休 止地辩论着。他告诫自己,什么都不必想,不必担心。影子却告诉他,你得想清楚一切,凡 事都值得担心。 到了他夜夜栖息的小区。输密码,开门;进电梯,出电梯;开锁,进家门,换鞋,过客 厅。一切照旧。他伸头看看母亲的卧室,夜灯阑珊。蜷缩在沙发上的妻子鼾声正顺。负痛而 眠的母亲,也一脸安详。 赤条条躺进浴缸,他才再一次回想下午张医生的电话。“你……虽然是晚期,但也不是 完全没有希望……” 一瞬间,不可遏制的泪水,决堤般涌出。 (有删改) 1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平淡中见深意,通过“他”归家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 所感,展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去思考苦难生命这一永恒的主题。 B.“他”对流浪妇人身世来历作一番猜测前后的心理变化,既写出了“他”为人冷淡的 性格,也暗示了“他”苦恼无助的处境。 C.小说善于营造冲突来表现人物,“他”在月光下与影子的辩论,将“他”矛盾的内心 世界巧妙外显,形象而生动地揭示“他”的焦躁难安。 D.小说的语言既具表现力又有感染力。如“该想的想一遍就烦,不该想的想一千遍还 想”,就很好地反映了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心理,引起读者共鸣。 解析:“写出了‘他’为人冷淡的性格”有误。这一心理变化的描写,目的是突出“他” 的苦恼无助。流浪妇人虽外表糟糕但怡然无忧,与“他”诸多困扰形成对比,所以他才会觉 得自己很可笑,觉得自己没有责任与义务猜测她的身世来历,更没有资格同情她。 答案:B 15.小说“归”这一标题内涵丰富,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4 分) 答: - 17 - 答案:①路程上的回归,指“他”下班后归家。②生活上的回归,指“他”在归家途中 发现并享受以前所忽视的身边生活的美好。③心灵上的回归,指“他”卸掉坚强的外表,在 苦难面前展示自己软弱的一面。 16.小说结尾才交代“他”身处癌症晚期,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 行简要分析。(5 分) 答: 答案:①使情节发展显得合情合理。交代“他”身处癌症晚期,既揭示了前文“他”行 为异常、心理纠结的原因,也将小说情节发展推向了高潮。②丰满人物形象,写出外表坚强 的“他”,也有着内心柔软的一面,显得真实可信。③凸显小说主题,让读者领会到:生命 是美好的,在厄运面前,人不应为自己的软弱感到羞愧。④显示留白效应,故事戛然而止, 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与思考的空间。(答满三点可得满分) 写作训练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 分) 马可·奥勒利乌斯:存在物就像是奔腾不息的河流,事物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白岩松:人生中总有一些不变的东西,用这些不变的东西才能去应付身边的那些变。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材料解读:这是一道以名人的话为材料的新型作文题,对于此类作文题,要先读懂名人 话语的大意,抓住关键词句,然后再联系社会现实构思立意。①马可·奥勒利乌斯的名言可 理解为事物总是处于变化发展中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勇往直前,学会变通。②董仲 舒的观点是以不变应万变;③白岩松的观点是坚守那些不变的东西,例如优良的文化传统, 继承与传承优良的传统,用人生中优良的思想或事物来影响或改变那些不好的思想或事物。 综合三者的观点,我们会发现这是在讲述“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只要围绕“变”与“不 变”来写都是符合要求的。 - 18 - 黄鹂——病期琐事 1.作者简介 孙犁(1913 年 5 月 11 日~2002 年 7 月 11 日),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 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 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 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12 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 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 1938 年开始使用的笔名。1942 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 1962 年,直到 1979 年才发表。“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有“左”的错误倾 向,把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理解为“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 的政治任务”,干涉了许多不应当干涉的事情。1962 年以后,“左”的错误愈演愈烈,终于 酿成了“文化大革命”。 这篇文章表达了对肆意虐杀美的事物的义愤和谴责。 作者对能够 容忍、发展美的新时代的期待和呼喊,唤醒人们要不懈地理解、努力创造容忍美、创造美的 氛围。 3.思路归纳 4.主题提炼 作者通过在养病期间对黄鹂鸟的一系列观感的回忆的描述,在与童年时代和战争年代的 记忆的对照中,表达了对美的事物的倾心与赞美,对无视和残害美的行径的谴责。同时,又 体现了作者对美的本质的深切理解,揭示了美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充分显现的道理,从而表达 了一个从事艺术创造的知识分子对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的真切向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