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 学年度 第一学期 12 月份月考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 7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本题共3小题,9分) 所谓社会根基,是指决定和制约一个社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基础性因素,如社会制度、社会 结构等。中国在这次全球抗疫斗争中,能够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交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答卷, 与中国独特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密切相关。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给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重 大威胁和严峻考验。疫情在湖北武汉肆虐之初,尽管恰逢春节人员流动频繁、疫情防控形势异常复 杂局面,党中央仍以大无畏的果敢勇气和坚定决心,毅然决然实施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全 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封城举措斩断武汉及湖北疫情外溢的链条;另一方 面,在全国范围内严控人员流动,延长春节假期,停止人员聚集性活动,决定全国企业和学校延期 开工开学,迅速遏制疫情的传播蔓延,避免更多人受到感染。 我们经受住疫情考验,步入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独特的制度优势 是坚强支撑和坚实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 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我国社会主义 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 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这次抗疫斗争有力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 如果说,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 积累的坚实国力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有力保证,那么,以家庭为本位的生活方式和家国同构的 社会结构及治理模式,则为我们取得疫情防控决定性胜利提供了心理支撑。 费孝通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流动性和变动性较大,但社会发展却相对比较稳定有序, 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人具有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以及由此观念孕育催生的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兄 友弟恭、夫妻和睦、邻里互助等家庭美德,它们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疫情突 然而至,尽管我国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期及春节人口流动频繁期,但政府号召“居家隔离”立即得 到全国人民广泛配合,不出门或少出门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家庭本位观念深入 人心。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家不仅是个人成长生活的具体环境,也是抵御外界风雨的有力屏障。 面对疫情居家隔离,不仅是杜绝病毒感染、阻隔疫情延伸扩散的有效防治手段,也使家庭成为每个 人防疫抗疫的安全港湾,凸显了家庭对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和结构性作用。 中国人重视家庭和家庭本位的心理认知及生活方式,与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及治理模式紧密关 联。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国与家虽有大小之别、上下之分,但两者既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又命 运相牵休戚与共。一方面,家是国的最小社会单位,是国的细胞和缩影,没有家就没有国;另一方 面,国是家的放大和延伸,是家庭细胞赖以生存的肌体,国盛才能家兴,国破则难免家亡。家与国 唇齿相依、荣辱与共,在这次抗疫中得到充分体现。从下往上看,全国人民以家为点,居家闭门防 疫,各村庄、社区、街道、县市等层层把关,严防死守,“一切行动听指挥”,保证疫情防控在统 一调度下高效推进。从上往下看,党中央令行禁止,各级党委政府压实责任,全国各地人员、物资 高效调配,有力满足重点地区抗疫、基层社区自救和居家隔离防疫需求。这种家国一体、上下呼应、 整体联动的抗疫格局,书写了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非凡岁月。 我国抗疫实践表明,家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国是万家平安的保障。以家为本和家国同构的社会 根基,不仅为历代明德有为之士指明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步阶梯和人生目标,也是激励 我们在这场异常严峻的抗疫斗争中为国为家顽强拼搏的社会基础和心理力量。 (摘编自钱念孙《中国抗疫的社会根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社会根基,就是指决定和制约一个社会生存发展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 B. 我们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主要是因为以家为本和家国同构的社会根基。 C. 社会发展一直处于稳定有序状态,重要原因就是家庭观念和家庭美德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发 挥了一定的作用。 D. 家是国缩影,国是家的延伸,两者既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又命运相牵休戚与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引用习主席的话,目的是论证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B.文章在论述中国抗疫社会根基时,主要采用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采用总分的结构模式,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论述了中国抗疫的社会根基。 D.文章在论述家国关系时,从两个角度论述,全面又客观,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思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疫情初期能够实施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体现了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B.中国人面对疫情能够自觉居家隔离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家庭本位观念深入人心。 C.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及治理模式决定着家庭本位的心理认知及生活方式。 D.我国抗疫实践再次表明,家与国是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本题共3小题,15分)。 晨色清冷,带着一丝寂寥,隐然暗示夏日将尽。为数二十人的队伍于破晓时分启程,布兰策马 置身其间,满心焦虑又兴奋难耐。这次他年纪总算够大,可与父兄同往刑场,一观国王律法的执行。 布兰七岁。 死囚已被领至小丘上的庄园,罗柏[注]认为他是个誓死效忠“塞外之王”的野人。布兰想起老 奶妈在火炉边说过的故事,不禁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她说野人生性凶残蛮横,个个都是贩卖奴隶、 杀人放火的偷盗之徒。他们与巨人族、食尸鬼狼狈为奸,趁黑夜诱拐童女,还以磨亮的兽角啜饮鲜 血。 然而眼前这个老人削瘦枯槁,比罗柏高不了多少,手脚紧缚身后,静待国王的旨意发落。他在 酷寒中因冻疮失去了双耳和一根手指。而他全身漆黑的衣服,与北境守夜人弟兄们的制服没有两样, 只不过衣衫褴褛,脓疮四溢。 人马的气息在清晨的冷空气里交织成蒸腾的雪白雾,父亲艾德•史塔克下令将墙边的人犯松绑, 拖到队伍前面。罗柏和琼恩直挺背脊,昂然跨坐鞍背;布兰则骑着小马停在两人中间,努力想表现 出七岁孩童所没有的成熟气度,仿佛眼前一切早已司空见惯。微风吹过栅门,众人头顶飘扬着临冬 城史塔克家族的旗帜。 父亲神情肃穆地骑在马上,满头棕色长发在风中飞扬。他修剪整齐的胡子里冒出几缕白丝,看 起来比三十五岁的实际年龄要老些。这天他的灰色眼瞳严厉无情,怎么看也不像是那个会在风雪夜 里端坐炉前,娓娓细述远古英雄纪元和森林之子故事的人。他已经摘下慈父的容颜,戴上临冬城主 史塔克公爵的面具,布兰心想。 父亲脱下手套,交给侍卫队长乔里凯索,然后双手擎剑,朗声说道:“以国王之名,我,临冬 城公爵与北境守护,史塔克家族的艾德,在此宣判你死刑。”语毕,他将巨剑高举过头。 布兰的异母哥哥琼恩雪诺凑过来。“握紧缰绳,别让马儿乱动。还有,千万别扭头,不然父亲 会知道。” 于是布兰紧握缰绳,没让小马乱动,也没有把头转开。 父亲巨剑一挥,利落地砍下死囚首级。鲜血溅洒在雪地上,殷红一如葡萄美酿夏日红。队伍中 一匹马嘶声跃起,差点就要发狂乱跑。布兰目不转睛地直视血迹,只见树干旁的白雪饥渴地啜饮鲜 血,在他的注视下迅速染成暗红。 人头翻过树根,琼恩伸手搭住布兰的肩膀,布兰也转头看着哥哥。“你做得很好。”琼恩神情 庄重地告诉他。琼恩今年十四岁,观看死刑对他来说已是司空见惯。 冷风已停,暖阳高照,但返回临冬城的漫漫长路却似乎愈加寒冷。布兰与兄长并骑,远远走在 队伍前方,他胯下的小马气喘吁吁方能跟上兄长坐骑的迅捷步伐。 “这逃兵死得挺勇敢。”罗柏说,“不管怎么说,好歹他有点勇气。”“不对,”琼恩静静地 说,“那不算勇气。这家伙正是因为恐惧而死的,你可以从他的眼神里看出来。”琼恩的灰色眼瞳 深得近乎墨黑,但世间少有事物能逃过他的观察。他与罗柏同年,两人容貌却大相径庭:罗柏肌肉 发达,皮肤白皙,强壮而动作迅速;琼恩则是体格精瘦,肤色沉黑,举止优雅而敏捷。 罗柏不以为然。“叫异鬼把他的眼睛给挖了罢,”他咒道,“他总算是死得壮烈。怎么样,比 赛谁先到桥边?” “一言为定。”琼恩语毕两脚一夹马肚,纵骑前奔。罗柏咒骂几句后也追了上去,两人沿着路 径向前急驰。罗柏又叫又笑,琼恩则凝神专注。马蹄在两人身后溅起一片翻飞雪雨。 布兰没有跟上去,他的小马没这般能耐。他方才见到了死囚的眼睛,现在则陷入沉思。没过多 久,罗柏的笑声渐远,林间归于寂静。 太过专注的他,丝毫没注意到跟进的队伍已赶上自己,直到父亲骑马赶到身边,语带关切地问: “布兰,你还好吧?” “父亲大人,我很好。”布兰应答,他抬头仰望父亲,父亲穿着毛皮大衣和皮革护甲,骑在雄 骏战马上如巨人般笼罩住他。“罗柏说刚才那个人死得很勇敢,琼恩却说他死的时候很害怕。” “你自己怎么想呢?”他的父亲问。 布兰寻思片刻后反问:“人在恐惧的时候还能勇敢吗?” “人惟有恐惧的时候方能勇敢。”父亲告诉他,“你知道为什么我要杀他?” “因为他是野人,”布兰不假思索地回答,“他们绑架女人,然后把她们卖给异鬼。” 父亲微笑道:“老奶妈又跟你说故事了。那人其实是个逃兵,背弃了守夜人的誓言。世间最危 险的人莫过于此,因为他们自知一旦被捕,只有死路一条,于是恶向胆边生,再伤天害理的勾当也 干得出来。不过你会错了意,我不是问你他为什么要死,而是我为何要亲自行刑。” 布兰想不出答案。父亲说:“史塔克家族的人相信判决死刑的人必须亲自动手。如果你要取人 性命,至少应该注视他的双眼,聆听他的临终遗言。倘若做不到这点,那么或许他罪不至死。” “布兰,有朝一日你会成为罗柏的封臣,为你哥哥和国王治理属于自己的领地,届时你也必须 执掌律法。当那天来临时,你决不可以杀戮为乐,亦不能逃避责任。统治者若是躲在幕后,付钱给 刽子手执行,很快就会忘记死亡为何物。” (摘编自《冰与火之歌》,有删改) [注]罗柏,临冬城公艾德•史塔克的长子,临冬城的继承人,布兰的哥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围绕处死死囚这一事件,通过语言、心理等描写,呈现了史塔克家族的人对“恐惧” “勇敢”“责任”不尽相同的认识, B.在处死死囚的整个过程中,第一次亲历行刑的布兰内心经历了“焦虑却兴奋——紧张而镇 定——疑惑沉思”的变化过程。 C.文中画线句子描写行刑过程,运用比喻、比拟、对比等手法对血腥的场面进行了艺术处理, 使其具有文学意义上的美感。 D.“眼睛““眼神”“目光”等作为本文的情节线索,贯串文章始终,推动情节的发展,同 时也表现出人物的不同形象和心理。 5.《冰与火之歌》是美国作家乔治·R·R·马丁所著的奇幻小说,说说本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奇幻 色彩,并结合文本分析其好处。(6 分) 6.作者马丁擅长“视点人物写作手法”,即选定一个人物,让读者随着他的想法和行动去感受正 在发生的故事,而不会让读者看到这个人物视野之外的事,本文的视点人物是谁?请结合文章情节, 简要分析理由。(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52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崔亮,字宝明,藁城人。元浙江行省掾。明师至旧馆,亮降,授中书省礼曹主事。迁济南知府。 以母忧..归。洪武元年冬,礼部尚书钱用壬请告去,起亮代之。初,亮居礼曹时,即位,大祀诸礼皆 其所条画,丞相善长上之朝,由是知名。及为尚书,一切礼制用壬先所议行者,亮皆援引故实,以 定其议。考证详确,逾于用壬。 二年,议上仁祖陵曰“英陵”,复请行祭告礼。太常博士孙吾与以汉、唐未有行者,驳之。亮 曰:“汉光武加先陵曰‘昌’。宋太祖亦加高祖陵曰‘钦’。曾祖陵曰‘康',祖陵曰‘定’,考. 陵曰‘安’,盖创业之君尊其祖考,则亦尊崇其陵,既尊其陵,自亦祭告,礼固缘人情而起者也。” 廷议是亮。帝尝谓亮:“先贤有言:‘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今祭祀省牲..于神 坛甚迩,心殊未安。”亮乃奏考古省牲之仪,远神坛二百步,大喜。 帝虑郊社诸祭,坛而不屋,或骤雨沾服,亮引宋祥符九年南郊遇雨,于太尉厅望祭,及元《经 世大典》坛垣内外建屋避风雨故事,奏之。遂诏:建殿于坛南,遇雨则望祭。而灵星诸祠亦皆因亮 言建坛屋焉。时仁祖已配南北郊,而郊祀礼成后,复诣太庙恭谢。帝以日中有黑子,疑祭天不顺所 致,欲增郊坛从祀之神。亮执奏:汉、唐烦渎,不宜取法,乃止。帝一日问亮曰:“朕郊祀天地, 拜位正中,而百官朝参则班列东西,何也?”亮对曰天子祭天升自午陛.北向答阳之义也祭社升自子陛 南向答阴之义也。若群臣朝参,当避君上之尊,故升降皆由卯陛,朝班分列东西,以避驰道,其义 不同。”亮仓卒占对。必傅经义,多此类。 自郊庙祭祀外,朝贺山呼、百司笺奏、上下冠服、殿上坐墩诸仪及大射军礼,皆亮所酌定。帝 以灾异所系尤重,命有司驿闻,与亮议焉。三年九月。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崔亮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亮对曰/天子祭天/升自午陛/北向/答阳之义也/祭社/升自子陛/南向/答阴之义也/ B. 亮对曰/天子祭天/升自午/陛北向/答阳之义也/祭社/升自子/陛南向/答阴之义也/ C. 亮对曰/天子祭天/升自午/陛北向答/阳之义也/祭社/升自子/陛南向答/阴之义也/ D. 亮对曰/天子祭天/升自午陛/北向答/阳之义也/祭社/升自子陛/南向答/阴之义也/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母忧,亦说“内忧”“内艰”,指母亲的丧事。 B. 考,指母亲,又指死去的母亲;妣,指父亲,又指已故的父亲。已故父母合称“考妣”。 C. 省牲,古代祭祀前,主祭及助祭者须审察祭祀用的牲畜,以示虔诚。 D. 陛,意为台阶,又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一词的尊称与“殿前阶下”有关。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崔亮任职期间能力强,名声响。因丞相李善长举荐而出名,他曾筹办重大祭祀活动以古礼上 奏改迁省牲与神坛的距离,支持修建祭祀宫殿与房屋。 B. 崔亮学识渊博,对答如流。即使在仓促间应对太祖祭祀天地时太祖位置居中而百官上朝却 分别于东西内侧的问题时,他也能引经据典.对答如流。 C. 崔亮为官勤勉,恪尽职守。他担任礼部尚书后,对钱用壬先前考虑施行的一切礼仪制度都进 行了详细的考查验证。考查验证详细准确,堪比钱用壬。 D. 崔亮精通礼制,贡献巨大。他不但在开国之初的郊庙祭祀活动及场所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 用,而且在祭祀形式、朝贺山呼等力面也做出了独特贡献。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为尚书,一切礼制用壬先所议行者,亮皆援引故实,以定其议。 (2)亮乃奏考古省牲之仪,远神坛二百步,大喜。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7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1~12 题。 杜位①宅守岁 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②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注]①杜位:杜甫的同族兄弟。为奸相李林甫的女婿。②四十:杜甫四十岁献《三大礼赋》,明皇命 待制乐贤院,而未尝授官。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 首联点题,说除夕在从弟杜位宅中守岁,元旦设宴,以盘进椒饮酒,献椒花颂。 B. 颔联说群朋欢聚,枥马喧腾;火炬照亮园林,惊散栖鸦,极言宴会之盛。 C. 颈联写自己四十已过,期待晚年同杜位一样官位腾达,从而实现自己志向抱负。 D. 诗歌先叙写守岁景致,后抒发岁终情感,文笔由平实转为铿锵,风格迥异。 1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3~14 题。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离亭赋得折杨柳(其一) 李商隐 暂凭樽酒送无憀①,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②惜长条。 注释:①无憀,即无聊。②争拟:怎拟,即不拟。 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白这首诗前两句笔墨洗练,高度概括,破题点旨,将离别伤心情怀聚集到劳劳亭。 B.李白这首诗因地起意,构思新巧,落想奇特,移情于景,风格俊逸,语言明快自然。 C.李商隐这首诗前两句先写双方的心绪,再写对居者的劝慰,“损”和下句“惜”呼应。 D.李商隐这首诗形象鲜明,语言新颖,蕴涵丰富,意蕴深婉,体现了朦胧的美学追求。 14.这两首诗都写了“离亭(劳劳亭)”“春风”“柳条(长条)”“离别”,但同中有异,请简要分 析。(6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重九赏心亭登高 范成大① 忆随书剑此徘徊,投老双旌②重把杯。 绿鬓风前无几在,黄花雨后不多开。 丰年江陇青黄遍,落日淮山紫翠来。 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 (注)①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诗为淳熙八年(1181)任建康(今南京)镇帅时所作。②双旌,镇 帅的代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写登高追忆,“书剑”意象豪迈,表现了诗人当年满怀理想抱负,意气风发。 B.颔联写秋风中黑发无几,表达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慨叹;黄花经雨,象征着人生暮年。 C.颈联写登临之景,庄稼即将成熟,田野丰收在望,落日照耀,淮山紫翠,绚烂美好。 D.本诗在写景追忆中抒发对家国和个人境遇的慨叹,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 16.诗歌尾联“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广受后世称道,请从炼字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 (6 分) (三)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分) 17.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既点明了诗题,又对恶劣的行路环境进行直接描写的两句是 “ , 。” 18、李煜《相见欢》中表明自己登楼独处的诗句是“ ”,然后又借“ ” 的凄清环境突出了自己悲凉的处境。 19、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 用的愿望,同时稍感不满之情的两句是“ , ”。 第Ⅱ卷(共 74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 分)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唯一载体的艺术。( ):汉字的抑扬顿挫和无穷组合,造成了中国文化 的辉煌灿烂和 。书法是汉字的艺术。离开汉字就没有中国书法,就不是中国书法。书圣王 羲之的最伟大贡献,是完成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化、 ,中国书法的提高和普及之间、历史和未 来之间架设了桥梁。颜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则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 而有了晋代尚韵、唐代尚法,宋代尚意也顺理成章、 了。晋代、唐代、宋代,是中国书法的 三个辉煌时代。颜真卿之所以能够成为继王羲之之后,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位伟大书法家,他的最伟 大成就,就是在继承王羲之的基础上,超越了王羲之,从而开拓了中国书法前所未有的宏大格局和正 大气象,达到了骨力和 的高度统一,完成了雄浑、宽博的新体楷书创作,树立了唐代楷书的典 范。 20.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 B.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 C.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又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 D.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也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 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博大精深 典范化 浑然天成 宛转 B. 千姿百态 典范化 浑然天成 含蓄 C. 千姿百态 规范化 应运而生 含蓄 D. 博大精深 规范化 应运而生 宛转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说颜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则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 B.即使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最高代表。 C.如果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 D.即使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 23.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 (5 分)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积极探索的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成立。该 研究院由人民日报社注册成立,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负责日常运营。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 首批推出的重点项目中,人民日报客户端 7.0 版使用了国内一流人工智能技术团队开发的主流算 法,在满足人民日报客户端算法需求的同时,将面向媒体行业提供服务。短视频聚合平台“人民日 报+",由普通用户、专业用户生产内容,以“人民问政"为主要特点,将通过对产品、技术、内容、 运营全方位把控,致力构建兼具主流价值和创新活力的短视频内容生态。 五、写作(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好想 2020 可以重启”——这大抵是很多人的心愿。两个月前,央视新闻新媒体和新世相共 同发起了“重启 2020”的话题讨论,还向全世界 20 个国家的上百位插画师们发出邀请,请他们把 “如果 2020 重启,自己最想看到的一幕”画出来。 那些因为疫情而没能实现的事,终于在画里实现:一位 101 岁的母亲赶上了女儿 80 岁生日; 小狗 Stella 仍能和主人一起开开心心散步;我们的毕业典礼没有迟到,可以跟自己的老师、同学 好好拥抱…… 当遗憾成画,终于意识到:你我原本就拥有将每一天作为礼物送给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你的经历,写一封信,劝导因怠惰虚度了 2020 的上半年正处于愧悔中的同 学。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题卡 选择题 语文答案 1.D【解析】A 选项,根据原文第一句话对“社会根基”的定义可知,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只是作 者列举的其中一个方面。B 选项表述不全面,根据第一段内容可知作者认为是两方面“与中国独特 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密切相关”。C 选项根据第 5 段内容可知“一直处于稳定有序状态”不符合 文意“相对稳定”。 2.A【解析】引用习主席的话为证明“我们经受住疫情考验,步入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 社会发展的轨道,独特的制度优势是坚强支撑和坚实保障”。 3.C【解析】“中国人重视家庭和家庭本位的心理认知及生活方式,与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及治理 模式紧密关联”,二者之间并非“决定”作用。 4.C【解析】C 项,“运用比喻、比拟、对比等手法”表述有误,没有运用对比手法。“鲜血溅洒 在雪地上,殷红一如葡萄美酿夏日红”,运用比喻修辞,把“鲜血”比作“葡萄美酿”。“只见树 干旁的白雪饥渴地啜饮鲜血”,运用比拟手法。语句没有使用对比手法。 5.时间:“远古英雄纪元”等。(1 分)人物:“塞外之王”“国王”“野人”“巨人族”“食尸 鬼”“森林之子”“异鬼”等。(1 分)事件:“磨亮的兽角啜饮鲜血”等。(1 分) 好处:①烘托一种神秘的氛围,给小说增添了奇幻色彩;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异样的阅 读感受;③陌生的人、事、时间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每点 1 分) 【解析】全文体现奇幻色彩的主要有三类,第一是关于时间的,“远古英雄纪元”;第二是关于人 物的, “塞外之王”“国王”“野人”“巨人族”“食尸鬼”“森林之子”“异鬼”等;第三是 关于事件的,“磨亮的兽角啜饮鲜血”。作者选取的这些时间、人物、事件,跟一般的读物不同, 带有陌生化色彩,这些词语的组合首先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让小说蒙上了一层奇幻色彩;其次使 用这些奇幻色彩的词语还给读者带来一种迥异于现实主义文学的阅读感受,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 趣;第三,这些富于奇幻色彩的词语还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发挥合理的想象,从而跟文 本产生对话,更加多元地完成阅读体验。 6.本文的视点人物是布兰。(1 分) 理由:①布兰是故事情节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文本以布兰的视角和感受为中心,直接描写了布兰的 心理、语言等,讲述了史塔克家族处死死囚这一事件;②布兰是其他人物活动的见证者。文中其他 人物如罗柏、琼恩、父亲等的活动都有布兰在场,通过布兰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思来完成相关情节 的讲述;③布兰视野之外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都未赘述。如罗柏和琼恩策马而去后的情节、父亲 和队伍出场前的活动都未提及。(5 分) 7.A【解析】天子祭祀天神,从午位的台阶登上祭祀的位置,面向北面,这是报答上天的恩情;祭 祀土地神,从子位的台阶登上祭祀的位置,面向南面,这是报答大地的恩情。 8.B【解析】“考”“妣”内容完全相反了,考为父亲,妣为母亲。 9.C【解析】“堪比钱用壬”错误,原文为“逾于用壬”。 10.(1)到他担任尚书后,钱用壬之前制订实行的一切礼制,崔亮都授引了典故,以制定其议。(及 1 分,先 1 分,定语后置“一切礼制用壬先所议行者”2 分,故实 1 分) (2)亮于是考据古代省牲之礼,远离神坛二百步。太祖大喜。 (考 1 分,乃 1 分,远 1 分,省略句 2 分) 翻译: 崔亮,字宗明,藁城人。元浙江行省掾。明朝军队到达旧馆,崔亮投降,授予中书省礼曹主事。 晋升为济南知府。因母亲忧虑而归。洪武元年(1368)冬,礼部尚书钱用壬请求辞职,起用崔亮取代。 最初,崔亮居礼曹时,即位、大祀诸礼都由他条划,丞相李善长将他举荐给朝廷,因此知名。到他 担任尚书后,钱用壬之前制订实行的一切礼制,崔亮都授引了典故,以制定其议。考证详细准确, 超过了用壬。 二年(1369),商议仁祖陵为英陵,又请求行祭告礼。太常博士孙吾与因汉、唐没有执行此礼, 而加以驳斥。崔亮说:“汉光武帝加封先陵名为昌,宋太祖也加封高祖陵名为钦,曾祖陵为康,祖 陵名为定,父亲的陵名为安,创业君主都尊崇他们的祖先,也尊崇他们的陵墓。既然尊崇他们的陵 墓,则自然应该祭告。礼是因为人情而来的。”朝廷议论崔亮是对的。 太祖曾对崔亮说“:先贤有这种说法‘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现祭祀把牲畜放 在神坛附近,心里不安。”亮于是考据古代省牲之礼,远离神坛二百步。太祖大喜。 太祖忧虑郊社诸祭,坛没有屋檐遮盖,有时突然下雨会淋湿衣服。崔亮引用宋祥符九年(1016) 南郊遇雨,在太尉厅望祭,元《经世大典》上说坛垣内外兴建房屋用以避风雨的典故,上奏。于是 诏令兴建殿于坛南,遇雨则望祭。而灵星诸祠也因崔亮所说而兴建了坛屋。当时仁祖已配祭南北郊, 而郊祀礼兴起在后,又到太庙恭谢。崔亮说应予取消,惟先祭三日,到太庙以配享告。诏令认可。 太祖认为太阳中有黑子,怀疑是祭天不顺所导致的,想增郊坛从祀之神。崔亮上奏汉、唐代祀仪繁 琐、轻漫,不宜效法,于是停止。 太祖有一天问崔亮说:“我郊祀天地,拜位在正中,而百官朝参则班列东西,这是为什么?” 崔亮回答说:“天子祭天,升自午陛,面向北,是答阳之义。祭社,升自子陛,面向南,是答阴之 义。如群臣朝参,就应当回避君上之尊,故升降皆由卯陛,朝班分列东西,以避开驰道,这意义就 不同了。”崔亮仓促回答,也引经据典,不厌其烦。 自郊庙祭祀外,朝贺山呼、百司笺奏、上下冠服、殿上坐墩诸仪及大射军礼,都由崔亮酌定。 唯独大祀帝亲省牲,中祀、小祀之牲当遣官代,皇上命令亲祭者皆亲省。又请求依照唐制,命令郡 国奏祥瑞。太祖认为差异关系甚大,命令有关部门用驿站传闻,与崔亮共同商议。三年(1370)九月 死于官位上。 11.C【解析】颈联是作者在感慨自己的迟暮不遇之感。 12.①作为寄食者,诗人本已愁闷不安,感慨时光易逝,迟暮不遇;②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 了对附势之徒拜见杜位时的低声下气、谄媚奉承、唯唯诺诺、不胜拘束的形状,诗人感到极度的厌 恶和悲哀;③直抒胸臆,作者决定烂醉一生,是其内心痛苦的表现,表达了作者胸怀大志,渴望入 仕却不得重用,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悲愤与无奈。(每点 2 分) 诗歌赏析: ①阿戎:古时对堂弟的称呼。②椒盘:盛椒的盘子。古代习俗,年节之时,以盘盛椒,将椒撮点于 宴席的酒杯中。颂花:《晋书·列女传》载,刘臻之妻陈氏能文,年节时献《椒花颂》,其中言道: “圣容映之,永寿于万。”后世用为典实,指新年祝词。③盍簪:意谓朋友聚合。④拘束:指前来 为杜位贺年的人,拘谨俯仰之态。 《杜位宅守岁》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一首诗。该诗诗写作者自己四十岁之年在同族兄弟杜为 家中相聚守岁的场面。前四句主要在写守岁之境,下四句则在写感叹之语。杜甫既见官场趋炎附势 之徒,而自感不胜拘束,惟有烂醉度此生涯。全诗描写了又一个新春将至,但诗人因功业无成而感 到烦恼和无奈,表现了一些消极情绪。此诗前半叙守岁事,状杜位家守岁之会的胜概。后半岁终有 感,发流光易逝之喟叹。言不肯作“拘束”之态而惟求“烂醉”者,正见出诗人与一班盍簪显贵之 不同,实乃权耀之会间一冷眼旁观者也。 首联点题,说除夕在从弟杜位宅中守岁,元旦设宴,以盘进椒饮酒,献椒花颂。见得权门生活 豪奢。颔联申上意,就眼前景写。说群朋合聚疾来,枥马喧腾;火炬照亮园林,惊散栖鸦。极言骑 从之盛。颈联转写自己,以四十,飞腾,句中自对,语极自然,而迟暮不遇之感,跃然纸上,以古 诗愤郁之气纳入四十字中。以“四十”对“飞腾”字,谓“四”与“十”对,“飞”与腾”对,此 联对仗别具一格。唐子西诗“四十缁成素,清明绿胜红”祖此。尾联上句,“谁能更拘束”五字, 《杜臆》认为感愤横放。结以老之将至,惟有烂醉自遣,可以想见诗人豪纵的性格。 13.D 14.①两诗的出发点相同:都以离亭为题,都是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 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②但两诗的结论相反:李白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 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李商隐却设想春风为了让人们在临别之时有长条可折以达相赠情意,不 惜催促杨柳生长供人攀折。 【解析】 13. D 项,“意蕴深婉,体现了朦胧的美学追求”分析不当。李商隐这首诗并不晦涩,其含意明 朗,语言朴实简明。故选 D。 14.本题是从内容的角度分析异同。两首诗都以离亭为题,都借助“折柳赠别”,都从离别想到杨 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可谓有异曲同工、 相映成趣之妙。不同之处在于,“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意思是,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 不催这柳条儿发青。李白诗把联想和奇想结合为一,诗人因送别时柳条未青、无枝可折而生奇想, 想到这是春风故意不吹到柳条,故意不让它发青,而春风之所以不让柳条发青,是因为深知离别之 苦,不忍看到人间折柳送别的场面。移情于物,托物言情,别具新意。李商隐诗“人世死前惟有别, 春风争拟惜长条”人世间除了死亡没有比得上离别更痛苦了,春风不因为爱惜柳枝而不让离苦之人 去攀折。把离愁别恨融人独到的议论中。作者先用暗喻(以柳叶比美女之眉,柳身比美女之腰)的 方式教人莫折,然后明明白白地说非折不可。既然如此,为了让离别之人在临别之际从折柳相赠中 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春风又怎么会因为爱惜长长的柳条,而不让那些满怀着“人世死前 惟有别”的痛苦的人们去尽情攀折呢? 15.D 16.①用字巧妙。“犹”字写出了酒醉之后仍不能排遣思乡之愁,足见思乡之浓重;“却”字写乡 心似乎与身体不同,随潮水回归,实际上饱含作者的无奈。②比拟。化抽象为具体,将乡心当作有 形的事物来写,说它依附于潮水,回归家乡,将思乡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意思对即可) 【解析】 15.D 项,本诗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但并没有对家国的慨叹。 16.本题是赏析题,题干已经给出了赏析角度,一是炼字,一是修辞手法。“饮罢此身犹是客,乡 心却附晚潮回”中的两个虚词“犹”“却”对情感起到了强化作用,是诗句的精妙之处。答题时要 具体分析两个字的效果,“犹”是“还”的意思,饮酒依旧不能消除愁苦,可见思乡之愁的浓重; “却”表示转折,强调思念的力量,也表现出只能心回的无奈。从修辞上看,主要是比拟,将无形 的思乡之情化成有形的东西,形象生动。 答案: 1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8、无言独上西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9、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0.A【解析】根据前后文,本句表达的主语应为“汉字”,排除 B、D;先“最小单元”后“最 高代表”,形成递进关系,故选 A 21.C【解析】①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文段是 在说“书法”,更强调姿态。②“规范”是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具有明晰性和合理 性。“典范”被认为是值得仿效的人或物在某方面的表现和基本特征是最正规、合乎规范的。 第二空处意在强调约定俗成为标准,故选“规范化”。③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 适应时机而产生。浑然天成:谓自然形成的整体,没有斧凿的痕迹,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 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第三空处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故用“应运 而生”。④“含蓄”是指表达得很委婉,耐人寻味。“宛转”是指委婉曲折,话语柔和曲折, 不直接坦率;也形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第四空处意指表达委婉,耐人寻味,故用“含蓄”。 22.C【解析】“即使……那么……”关联词搭配不当排除 B、D;根据时间顺序,应该先晋代, 后唐代,排除 A 23.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成立,(3 分)该研究院推出了人民日报客户端 7.0 版和短视频聚合 平台“人民日报+”等重点项目(2 分)。 24.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 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 干要求“请结合材料内容及你的经历,写一封信,劝导因怠惰虚度了 2020 的上半年正处于愧悔中 的同学”。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珍惜时间,关注当下,并思考如何生活,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 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生活无法回到从前,我们能 重启的只有我们自己的人生态度,重启 2020 的正确方式,其实是调整状态改变以往的拖拉懈怠, 趋之若鹜、急功近利;重启自己,不再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是找回初心确定可实现的理 想目标,并付之行动,充实度过每一天,不虚度时光不蹉跎岁月,不徒然喟叹。本题在审题时适合 抓关键词句“好想 2020 可以重启”,参考二三段“那些因为疫情而没能实现的事,终于在画里实 现:一位 101 岁的母亲赶上了女儿 80 岁生日;小狗 Stella 仍能和主人一起开开心心散步;我们的 毕业典礼没有迟到,可以跟自己的老师、同学好好拥抱……当遗憾成画,终于意识到:你我原本就 拥有将每一天作为礼物送给自己和他人的能力”,从中得出正面启示:端正人生态度、调整目标方 向、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等。 参考立意: 1.抓住今天,赢得明天。 2. 把握今天,出彩未来。 3.今天决定明天。 4. 珍惜每个今天,才会有无悔的明天。 5. 不要等待,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7. 与其懊悔不已,莫如抓紧行动。 行文结构:文章围绕“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幸福恰恰在于今天攀登险阻的过程”立意:如 果今天把握不好,不去努力奋斗,那就不会有明天的成功。开始部分先引材料,然后联系学生学习 生活实际,正反对比,突出学生今日奋斗的重要性。再从正面列举名人事例,证明“充实今日,方 成就明日辉煌”的中心论点。全文多处引用名人名言,既加深了议论的深刻性,又增添了语言的生 动性和文学性。 可用素材: 1.毛泽东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是啊,时光荏苒,白驹过 隙。怎能任时光蹉跎?前几分钟还是空白着的卷子,已然成了写满分数的尖刀,直直插入我们尚不 谙多少世故的小心脏,疼痛,惊悸,战栗!无需细致包扎,无需言语抚慰,抹抹脸上的泪水,拾起 笔来继续作答。再多的祈求在漫漫题海前都是无力,怨天尤人的话语也是苍白。我们就像汹涌浪涛 间的一群小小鱼儿,拥挤着,奋争着。停下,便是粉身碎骨;等待,便会被滔天恶浪吞噬。逆流而 上,才会有生存的希望,执着向前,才会有鱼跃龙门的成功。前方,奋进,希望;今朝,拼搏,理 想。不要说:我得赶完这篇论文……不急,我先刷刷微博,看看微信朋友圈,等会儿……人生如此 短暂,岂有多余时光任由我们挥霍畅玩? 2.纵使,心中的烦躁快要冲淡我最初的梦想,纵使道道的题海快要淹没我高筑的坚墙,纵使散漫的思 想快要拦截住我执着的步履,我依然固执向前——闭眼,腾空,飞跃,擎臂,我把人生之梯抓牢紧 握!我让青春有方向,不懈怠,不颓废,勿蹉跎!于是我挣脱束缚着我的坏情绪,写完一科又一科 的作业,背诵一篇又一篇的课文,整理一道又一道的错题……累了,休息片刻;烦了,哼几句歌谣。 这一刻我知道,我无需等待,梦想就在不远处,音乐的信仰,就在前方。听,明日复明日,明日何 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是啊,时光如此短暂,我们怎能再虚度?他在桥上叹明日,我 在桥下惜未来,他在楼上漫蹉跎,我在楼下拼时光。此生,无需再等,赶紧地,快速,向前……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像一阵风,转眼即逝,你还没顾上叹息,没来得及感慨,他就已悄无 声息地飞过,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只有抓住当下,珍惜眼前的时光,不去等待,莫要浪费,从 现在开始,才是正经。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选择在花儿生长中耐心地施肥浇水耐心等待;我选择在深山中紧咬牙 关经历千万番捶打;我选择在花开时毫不犹豫地“折得一枝春欲放”;我选择在烈火焚烧中涅槃为 凰,留得清气满人间。 5. 时光如白驹过隙,我们要以分秒必争的心态去面对短暂,让生命无悔;我们更要以稳重的精神 处事,让成功顾我。拥有了珍惜和稳重的心态,相信在狂风的天气里你会是卷起的浪,在平静的日 子里你会是闪亮的波,在绿色的季节里你是烂漫的花,在金色的日子里你是迎风的果。 6. 孔子说:“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毛泽东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说:等待就是 浪费时间,慢待生命,人生苦短,没有多少青春来让我们挥霍;既然明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 悲”的道理,为何还要糟蹋时间浪费青春呢? 例文: 充实今日,方成就明日辉煌 亲爱的同学: 展信佳! 马尔克斯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永远有一个明天,生活给我们另一个机会将事情做好,可是如 果我搞错了,今天就是我剩的全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谁都无法预料到明天与意外, 哪一个会先到来,因此我们每一个人更应把握当下,努力充实今日,明日方能成就辉煌。 在浩瀚宇宙之间,人类便是最渺小的存在,每一个生命更是显得极其脆弱,谁都无法预料到明 天与意外,哪一个会先到来,因此我们每一个人更应把握当下,实实在在地干,努力充实今日,明 日方能成就辉煌。 犹记李大钊说过一句话:“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迟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 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的确如此,不去 空想明天有多么美好,只要努力奋斗,就不会一无所获。作为一名中学生,更应时刻记得自省,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追求卓越,永不止步。既然不知道明天会怎样,那就把握好今天,千万不能碌 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从而浪费了大好的青春时光。 有的同学养成了一种坏习惯,喜欢将今天的事推后到明天去做,所有的目标和努力,都是打算 从明天开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经常将事情推后,日积月累,许多东西会压得人 喘不过气来,此时人就会开始抱怨,慢慢地对生活失去希望,最终沦为碌碌无为之人。拖延症患者 总是抱怨生活的不幸,其实不过是自食其果罢了。那些看起来的幸运者其实源自坚持不懈的奋斗。 俗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倘若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孟凡超在面临种种险阻时,望而却步,总去想着未来会有人去解决, 那么如此非凡工程也不会圆满成功,倘若 FAST 之父南仁东,没有呕心沥血、坚韧不拔地去克服一 个又一个难题,天眼又怎么会替人类深探苍穹?正是因为他们都知道“明日何其多”,他们才会在 今天奋力拼搏。如果他们一味地以困难为借口而去放弃这项工程,去等待明日的年轻一代,那一代 等一代,恐怕人类永远都没有探索的可能。 “吾行吾道,虽远必至。”纵使今日攀登艰难,但明天的山顶,必会奇丽雄伟。而正因为有了 瑰丽雄奇的山顶,才让人向往,才让人不忘继续前行。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面对未来无比绚烂的星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奋起一搏?明日星 空璀璨,今日的我们更应力争攀上顶峰。 只有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化作今日的胸中激情,以奋斗的姿态绽放人生芳华,只剩不多的明 日才不会辜负我们! xxx xxx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