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永寿县中学高一级线上教学语文检测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太空行走 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氦。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氦为主的混合气体。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氦。这些氦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纺组织中。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氦便游离出来。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氦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氦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氦的含量多少而定。若氦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着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但制造这种舱外活动航天服,不仅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会增加穿着后活动的困难。 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面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另外,太空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播声音。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靠航天服背部的无线电通信背包与同事联系。困难还不止这些,比如,太空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人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远近感。 - 23 - 当然,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他天体上的行走。比如在月球上行走。登月航天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月面没有空气,因而没有空气阻力,加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样双脚轮流迈步,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一蹬脚身体就会弹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远,感觉很别扭,还不如像袋鼠一样双脚并齐,向前蹦跳感到舒适。假如到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气,将会使人动弹不得。 1. 下列对“太空行走”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失重环境中行走,其范围是立体的,可以飘飞到任何地方。 B. 航天员在密封座舱外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中行走,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 C. 航天员在重力和大气环境与地球的重力和大气环境悬殊的月球、木星等其他天体上行走。 D. 航天员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和在重力、大气环境与地球悬殊的其他天体上行走。 2.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缺乏传播声音的空气,须借助无线电背包与同事联系。 B. 没有任何参照物,不易确定正确的方向。 C. 没有空气阻力,行走起来轻飘飘的。 D. 易遭受微流星体伤害,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 3.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因为是在失重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可以“倒走横行”。 B. 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C. 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由于没有空气阻力,重力也只有地球重力的1/6,所以与在地面行走一样,而且是“健步如飞”。 D. 假如借助科技手段消除了木星上厚密的大气带来的阻力,那么航天员在木星上行走就不会陷入“动弹不得”的窘境。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 - 23 - 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有这样几点设题: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 “太空行走”是本文介绍的主要内容,综观全文,文中提到了太空行走的三种具体情形,分别在第一、第三、第四自然段。 “太空行走”是本文介绍的主要内容,综观全文,文中提到了太空行走的三种具体情形,分别在第一、第三、第四自然段。ABC三个选项分别提到“失重环境中”和“在重力、大气环境与地球悬殊的其他天体上”,但表述均不完全。只有D项的表述包含了全部三种情形。 故选D。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句段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在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来具体理解分析。本题对题干中的这句话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题干句子中最重要的词语就是“困难”,理解这句话,实质上就是弄清“困难”的具体所指。 对照材料第3自然段最后两句话,会发现选项A和选项B的表述与之完全一致。 C项表述可对照材料最后一段的相关语句,但它只适合在月球上行走这一情形,与在木星上行走的困难情形刚好相反,属“以偏概全”,所以理解不正确。 D项相关表述在原文第2自然段开头,也是具体困难之一,与原文表述一致。 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最关键的是根据选项找到文中推断的依据,然后分析根据文中依据能否推出与选项一致的推断。 A项,依据见第1自然段后两句话,“借助反作用力”运动,“行走范围立体”,这与“倒走横行”相符。 B项,推断的依据为第3自然段中“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但根据“向任何方向运动”不能推出可以“飘飞到任何想要去的地方”,“任何”一词夸大了运动的范围,故B不正确。 C项,依据见原文最后一段,尽管一步能跨出老远,但感觉别扭,与地面行走不一样,也不可能健步如飞。 D项依据也在原文最后一段,人在木星上将动弹不得原因有二:一是木星质量大;二是大气厚密。仅消除大气阻力,并不能使航天员摆脱动弹不得窘境,D项推断的依据意不完全,其推断也必然是不可靠的。 故选A。 - 23 - 【点睛】分析文章的主旨注意文章的主体内容,选项的侧重点是否和文章的主题对应,大部分是偏向于文中的某一点或某个局部,选项从文义上看基本都是正确的,但和文章的“主旨”有距离。答题时注意核对选项,解答此题,最关键的是根据选项找到文中推断的依据,然后分析根据文中依据能否推出与选项一致的推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中央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了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进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和纪录片产业发展记录》) 材料二: 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 (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注:群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群众收视率与总体群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群众相对于总体群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群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 23 - 材料三: 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中国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 材料四: 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目前,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营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才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 (摘编自楚慧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 23 -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辑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 B. 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 C. 2011年,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最高的三类人群分别是:男性、45~54岁以及高中学历。 D. 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升。 E.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较为健全,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 6. 根据上述材料,高罗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 【答案】4. D 5. BC 6. 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制作基地;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相对分离。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考生应重点分析选项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吻合度。D项,“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提供片源给国家地理频道,节目制作后传送给电视观众”错误,材料四中说“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给电视观众的是“康卡斯特电信公司”。 【5题详解】 - 23 -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本题综合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项,“……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错误,目的分析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D项,“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升”错误,归类错误,由图表可知,55岁以上人群及“大学及以上”学历关注度下降。E项,“……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错误,选项肯否不当,材料四是说需要“地方政府的批准”,可见也是有限制的。 【6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把答题区间找对,从中筛选出对答案有帮助的信息,然后还要会概括,要点要简洁,尽量使用文中词语。由“材料三”可知,“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由“材料四”可知“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 - 23 -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祝福》节选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 23 -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 7.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宝玉的眼中黛玉多愁善感、美丽多情、姿容俊逸,极富神韵,特别是黛玉“眉尖若蹙”所体现出来的愁苦和抑郁更深深地打动了宝玉。 B. “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贾宝玉的这句话充分体现其骄横不羁、蔑视权贵、大胆否定封建正统教育的性格特征。 C. “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宝玉摔了 “通灵宝玉”,这是他长期被宠溺,缺乏管教与约束的纨绔性格的表现。 D.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句中的“如此”指的是鲁镇上各家各户“祝福”的盛况。揭示了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 8. (1)“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2)文中画线的句子能否改成“她一手提着一个放着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为什么? 9. (1)“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2)描写鲁四老爷书房的陈设对塑造鲁四老爷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1)祥林嫂陷入绝境,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2)不能改。因为文中的“空的”和“下端开了裂”分别是前面句子的修饰语,把它们单独放在后面,是为了强调和突出,改了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9. (1)祥林嫂怀疑灵魂的存在,问题即将被证实,内心产生希望。 (2)大红的“寿”字和祥林嫂的死状形成对照,“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与鲁四老爷大骂新党、大骂祥林嫂是一个“谬种”形成鲜明对照,这样言行不一,对鲁四老爷起到嘲讽批判的作用,也表现了鲁四老爷的虚伪、反动和保守。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赏析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 23 - C项,“宝玉摔了‘通灵宝玉’,这是他长期被宠溺,缺乏管教与约束的纨绔性格的表现”错误,宝玉摔了 “通灵宝玉”,这实际上是对封建宿命论的反叛,是任性率真性格的体现。 故选C。 【8题详解】 (1)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这句话形容出了祥林嫂在经历了丧夫、丧子之痛和人们的冷漠之后的极度的悲哀,这样的悲哀已经将她折磨得没有人样了,仿佛是一个木刻的人。这时候,她的灵魂是空洞的,被封建礼教、封建政权、族权、夫权、神权束缚得濒临死亡的边缘。 (2)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句前一分句把定语“一个破碗”和“空的”独立出来,起到了强调作用,突出了祥林嫂穷困潦倒的境遇,尤其是“空的”,更表明了已是在挨饥受饿中度日。原句后一分句把定语“下端开了裂”独立出来,意在强调祥林嫂过着乞讨的生活为时已久。 【9题详解】 (1)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这句表现的是濒临精神崩溃边缘的祥林嫂得知有救赎灵魂的方法后的一种本能反应,内心产生了希望。其实这样的描写也为后面写她再度遭受打击形成极大反差,再次证明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们的迫害。 (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句子“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中的大红的“寿”字和祥林嫂的死状形成对照;句子“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中的“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与鲁四老爷大骂新党、大骂祥林嫂是一个“谬种”形成鲜明对照,这样言行不一,对鲁四老爷起到嘲讽批判的作用,也表现了鲁四老爷的虚伪、反动和保守。 - 23 -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师说》,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庚。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郯子之陡,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之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比,如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而师之 以……为师 B. 其出人也远矣 超出 C. 愚益愚 愚蠢的人 D. 小学而大遗 抛弃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而耻学于师 B. 惑而不从师 从师而问焉 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D.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其皆出于此乎 12. 下列句子中,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一致的一句是( ) A. 吾师道也 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23 - 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答案】10. C 11. C 12. B 13. (1)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2)不理解文章断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那种人有什么明智的。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C项,“愚:愚蠢的人”错误,“愚益愚”的意思是“愚人更加愚昧”,所以“愚”的意思是“愚昧”。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的能力 A项,第一个“于”,介词,“比”的意思;第二个“于”,介词,“向”的意思。 B项,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关系;第二个“而”,连词,表递进关系 C项,两个“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项,第一个“其”,代词,他们,指“古之圣人”;第二个“其”,副词, 也许,大概。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A项、C项、D项均为一般句式,不是特殊句式; - 23 - B项,判断句,“也”表判断。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1)所以:用来……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句读:断句。或:有的人。小: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明:明智。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 23 -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的“赴”字化静为动,为三峡雄奇的山势增添了灵动感。 B. 诗的颔联雄浑悲凉,“朔漠”、“青冢”写尽王昭君一生的悲剧。 C. 这首诗借王昭君的典故,来表达作者对薄命红颜的深切同情。 D. 杜甫写昭君的孤苦悲怨,也寄托了他的身世和爱国思乡之情。 15. - 23 - 明人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这里不适合也不协调。对此你有何看法,请作简要阐述。 【答案】14. C 15. 答案示例一:适合。昭君的怨恨忧思是一种永远怀念故土的深厚情感。她虽然是一个女子,但身行万里,青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诗人就是要将昭君的故事安置在“高江急峡”的阔大背景中,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她。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与后文塞外雄浑苍茫的意象是一致的,看似突兀的起笔更烘托出昭君为了祖国远嫁异域的悲壮和不凡,令这种乡土故国之思显示出一种惊天动地的力量。 答案示例二:不合适。首先从这首诗中昭君的形象看,是一个远嫁异域、心中饱含怨恨忧思的失意女子;其次从这首诗的意境看,“环佩空归月夜魂”的凄婉和“千山万壑赴津门”的雄浑也不协调;第三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看,重在表现对昭君的悲剧命运的深切的同情,而非是作为英雄事迹来赞颂传扬,同时也借昭君的命运表达对自身命运沉浮的慨叹。因此,明人胡震亨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项,“表达作者对薄命红颜深切同情”错,这首诗通过写王昭君美貌无人识、远嫁大漠、孤苦无依的怨恨,除了表达了诗人对她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悲叹。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本题答案开放性,可以回答“适合”,也可以回答“不适合”,只要能结合诗意说出理由即可。 如果观点是“适合”。理由可以从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分析,足以见得王昭君远嫁的贡献精神,也能看出作者对昭君为了朝廷的安宁远嫁异域的悲壮和不凡行为的歌颂和赞赏。所以,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用在这里适合。 - 23 - 如果观点是“不适合”。理由可以从昭君的形象、意境、情感分析。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用在王昭君这样一个远嫁异域、心中饱含怨恨忧思的失意女子身上,不合适。“环佩空归月夜魂”的凄婉和“千山万壑赴津门”的雄浑也不协调。这首诗重在表现对昭君的悲剧命运的深切的同情,不是把王昭君远嫁作为英雄事迹来赞扬的。这首诗由写昭君村开始,进而写昭君的身世遭遇,最后突出昭君的怨恨。表面看来,好像是咏昭君而非咏怀,实际上还是咏古迹以感己怀。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馆,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不无相似之处。所以,此诗时也是诗人借昭君的命运表达对自身命运沉浮的慨叹。因此,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用在这里不适合也不协调。那么,明人胡震亨的观点就有其合理之处。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情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答案】 (1). 蜀道之难 (2). 难于上青天 (3). 千呼万唤始出来 (4). 犹抱琵琶半遮面 (5). 吾尝终日而思矣 (6).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蜀”“唤”“琵琶”“矣”“臾”。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3 - A. 一开始人们也都非常同情祥林嫂的遭遇,可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却忘记了她的不幸,甚至咀嚼鉴赏起她的悲哀来。 B. 在荣国府中,荣禧堂是一个重要的建筑,它居于贾府正院的中心位置,四通八达,器宇轩昂,是贾府地位与威严的象征。 C. 中国女子网球的著名选手李娜能够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稳如泰山,但是如果她一旦发力,常常令对手不寒而栗。 D. “歼20”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隐形战斗轰炸机,性能优越,既可空中格斗,又能对地攻击,它可以居高临下地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A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不合语境。 B项,“器宇轩昂”,用于指人。使用对象不当。 C项,“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不合语境。 D项,“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地位。 故选D。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武汉警方提前介入,精心研究、制定了周边道路单双号通行及校园内主要道路禁止机动车通行,警方还派出了大量民警现场疏导交通。 B. 重成绩、轻道德是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学校教育的急功近利、过度市场化是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C. 小人书中的连环画是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据此绘制多页生动的画幅而成。 D. “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微笑列车”“爱心包裹”……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不仅是一个个慈善项目,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饱含国人情感的记忆。 【答案】B 【解析】 【分析】 - 23 -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 A项,宾语中心语残缺,在“机动车通行”后加“的措施”。 B项,正确。 C项,句式杂糅、主宾搭配不当,应为“连环画是……的一种图书”。 D项,关联词搭配不当,“不仅是……而且是”。 故选B。 19. 下列交际用语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本公司竭诚为客户服务,欢迎垂询。 B. 明天上午十时登门拜访,敬请赐见。 C. 阔别十载,但您的照片我一直惠存。 D. 先生大才,承蒙屈就,我们甚感荣幸。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项,“惠存”是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 20. 阅读下面的小故事,然后根据其内涵写一段评语。 在犹太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拥有无数钱财的吝啬鬼去他的拉比那儿乞求祝福。拉比让他站在窗前,看外面的街上,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人们。”拉比又把一面镜子放在他面前,问他看到什么,他说:“我自己。”拉比解释说:“窗户和镜子都是玻璃的,但镜子上镀了一层银子。单纯的玻璃让我们能看到别人,而镀上银子的玻璃都只能让我们看到自己。” 【答案】人们的眼睛常被金钱蒙蔽,只见自己而不见别人,这样的人怎能得到幸福呢?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因为有“银子”而只看到自己,没有银子才看到别人;富人在物质利益面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只见自己而不见别人,这样的人怎能得到幸福呢?在我们的人生中,从生活中的小事,到人生大事,要看到自己的同时也看到别人,具有提升人生境界的积极意义。 - 23 - 21. 《魔鬼辞典》是美国记者和作家安伯罗丝·比尔斯的代表作之一,在该书中,比尔斯以辞典的形式为世间万物“正名定义”,既剖析了人性方方面面的弱点,又对人类文明进行了辛辣而幽默的嘲讽。其另类的观点,看似乖张悖谬,其实偏激而不乏深刻,尖酸而充满机智,读来让人哑然失笑,或者顿生感悟。这种方法在当今网络时代风行一时。试根据提供的示例的创意,另选两种动物,写两句话。 示例: 虾: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 【答案】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 或:一天到晚呆在网上,从不下来,是真正的网虫。 袋鼠:没钱,口袋再大也还是鼠! 猴子:你想红起来吗?做我的屁股吧! 老鼠:成天为了点吃喝担惊受怕的,能不老吗? 苍蝇:我和蜜蜂的最大差别在于口味不同。 鱼:打死我也不去什么网吧! 乌贼:满肚子墨水居然也成了贼! 奶牛:这么多人喝我们的乳汁,却没有人叫我们一声“妈”。 企鹅:管他有钱没钱,先装绅士再说。 斑马:好好的马儿为什么要搞文身呢?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 “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其实这个是形容虾的一生,平时我们看的活虾一般都是灰或暗褐色的,一被煮熟的虾是红色的,所以就用“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来形容活着时候的幸福快乐,大红之日的悲伤。 例如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蜘蛛通过织网来捕获食物的特点,和一些人只靠关系坐享其成有相似之处,借蜘蛛对人类进行了辛辣而幽默的嘲讽,尖酸而充满机智,读来让人哑然失笑,顿生感悟。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23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师生延期返校。高三(I) 班语文老师在线上课堂展示了2月23日新华网刊发的这两张图片,讨论区一下子热闹起来。 生甲:小患者让我很感动。 生乙:护士和院长的举动能带给我们启发。 生丙:相隔百年的两幅图值得人们深思。 …… 老师:这两张图片,给了我们许多收获。虽然我们无法返校上课,但我国抗击疫情的很多场景都是在给我们上课。 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起了“独特一课,别样收获”主题征文活动。请以该班同学身份,在这堂课后写一篇文章,向公众号投稿,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背景,切合身份;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恭敬鞠躬,感恩有你 今年的寒假确实不同寻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年之后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网课平台大放送。语文老师在线上课堂展示了两张图片:一张图片反映的是2020年,某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房,一位小患者治愈出院,向护士鞠躬致敬,护士忙回礼;另一张图片反映的是一百多年前的上世纪初,某医院院长查房时,小患者向他鞠躬致谢,他也顺势回礼。 看了这两张图片,我们瞬间泪奔。全班同学带着哭腔热烈讨论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鸣。大家觉得语文老师这堂课是“独特一课”,但有“别样收获”。 - 23 - 小患者弱小的身躯深深鞠躬撞击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敏感部位,让我们无比动容,我们为他懂得感恩而泪奔。这两位小患者,从身高体态上看,应该是学龄前儿童。他们来到人世间只有几年,懵懵懂懂中还不大知道人事世故和人情冷暖。他们的鞠躬,完全发自内心肺腑完全出于自然而然,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虚假成分,是对医生护士的最高礼赞!联想到社会上不少医闹事件,有些人对医生大打出手,有些人甚至丧心病狂地刺杀医生。不管何因不管出于什么动机,这些行凶者至少不懂感恩,他们是十足的白眼狼。 小患者在治病期间,看到了医生护士的艰辛付出,感受到了“医者仁心”的道理,他们无以为报,只有用深深鞠躬来表达谢意。是的,这次新冠肺炎肆虐的时候,很多人还来不及看医生就病逝了,很多人得病后在医院通宵达旦地等床位等检查,很多人确诊后苦苦服药苦苦上呼吸机……真的,太难了。新冠病毒很野性很烈性,传染性强,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让人的双肺变白变成纤维状,乃至摧毁其它脏器。对于这样的顽凶病毒,人类起先认识不清,人们谈之色变,说不怕那是假的。然而,那四万余名支援湖北的白衣天使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面对面地近距离地同病患者们接触,夜以继日地抢救病人,他们累得直接和衣而卧在走廊上深沉地睡着了。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闷热沉重,脸上勒出道道红痕。为了不上厕所免脱防护服,他们少吃少喝竟然穿上尿不湿。这样的人,是可亲可爱可敬的人!他们是人们的健康守护神是民族的脊梁,理应得到尊重。小患者的弯腰鞠躬,代表了全社会向逆疫而行的白衣天使的最高致敬! 这种感恩致敬,百多年来一脉相承,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为人处世,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再说文雅点,那就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正因为如此,在面对着小患者的深深鞠躬时,院长和护士顺势回礼。互爱互敬,让人倍感人情味十足。人世间能如此,夫复何求呢? ! 写到此,我的眼眶湿润了,鼻子酸酸的。这个场景给我们上了很重要的人生一课,将会萦绕于我们的脑海,直到永远。 【解析】 【详解】 - 23 - 本题考查话题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审题】这道作文命题,选用新华网刊发的这两张图片:“最萌鞠躬礼”照片与一百年前的医患互相鞠躬的老照片放到一起,然后设置命题情境,提供了师生的模拟对话,这个材料情境的内涵并不复杂,然而与照片结合起来,还挺有意思,也颇有启发性和现实意义。考生写作时从“生甲”“生乙”“生丙”的角度立意切入进行写作,都可以。考生写作时,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医患之间都要心存敬畏,患者对医生,医生对患者,都是值得尊敬的社会公民,人与人之间就是相互支撑的结构关系。这次新冠疫情,让我们对人类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体验与思考,每一个人都要有人类共命运的新思维,极端个人主义不仅害人,而且还会害“个人”。要注意侧重医患关系方面的分析写作,毕竟放置到医患关系的层面分析写作是最好的。 【立意】从生甲角度考虑:小患者的鞠躬让人很感动,立意可谓患者要懂得感恩、敬重医者,尤其在这次人类“战疫战争”中,白衣天使们为了人民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因此,我们更应感恩,应该牢记医者的付出与大爱。 从生乙的角度立意:护士和院长的举动带给我们启发,医者仁心,尊重患者,谦卑懂礼,心有敬畏。医生的职责即是治病救人,对待病人,要像爱护自己的亲人一样,把爱心献给患者,把尊重献给每一个生命,这也是医患关系改善重要一面。 从生丙的角度立意:相隔百年的两幅照片值得人们深思,美好医患关系的延续在中华民族有悠久的传统,这样传统的医患关系是人类之福,理应发扬光大。 【素材】一张照片是某医院新冠状隔离房,一位小患者治愈出院,向护士鞠躬致敬,护士忙回礼。另张照片是上个世纪,某医院院长查房时,小患者对他鞠躬致谢,他也顺势回礼。在我看来,尽管不同时间,不同的空间,都传达出相同价值观,那就是仁心即仁爱之心。 仁心,不一定要胸怀天下;英雄,也不一定要杀身成仁。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经济不断腾飞,面对身边的很多事情,呈现出来的大部分都是冷漠之感。我们往往忘记了我们还得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这颗仁心,永远不能丢了。 能够用树立自己的仁心去帮助别人同样去树立,将心比心,将自己的心灵感受去跟同类的人做同一种心灵的频率和同一种的心灵模拟,这就是仁爱践行的简单方法。这样的方法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上个世纪的院长对于小患者的仁爱,在当下已经完成了,但是他们把它推广开来,经过一百年之后,面对大疫情,大灾难的时候,不需要多么口号,也不需要位高权重,它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直接打动了我们彼此心灵深处。这就是仁爱的力量。 - 23 - 一边是不谙世事的孩子,一边是看惯生死的医生。这两张照片,被我们成为“最萌医患鞠躬照”。乍一看,觉得的确萌萌哒,细细一品,又觉得庄重无比,两张照片之间相隔百载光阴,而医患真情绵延犹在。那一样的姿势,一样的诚意,有小患者对医生的由衷感激,也有医护对患者的尊重爱护。无怪乎,大家纷纷表示内心瞬间就被照片上流淌的温情融化了。不容我们回避的是,人们在平时也对医护有过误解,乃至伤害。这里面的原因,有医患关系链出现断裂,也有个体戾气过重,理智缺失。但大难来临,我们又赧然发现,仇医的心态应该被摒弃,因为医生救的不只是一个人,还可能是一个国。在今天的这堂语文课上,有同学就评论道:“百年的时光已苍凉,但愿医者间的互爱互敬未冷却。”还有同学说,我们渴望保温的,又何止美好的医患关系?还有互敬互容、充满善意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乃至陌生人之间,大抵如此吧! 【结构】开头可以结合疫情形式分析,然后写看到两张图片后,以同学身份谈谈认识和思考。这种认识和思考最好带有真感情,不虚不妄。分析两张图片,都是医者对小患者一种仁爱之心。然后围绕“仁”展开分析论述,如:其实,人性是相通的,不管是上个世纪,还是如今,医者都是展示出相同的仁爱;小患者的鞠躬令人动容,护士和院长的回礼体现了互敬互爱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有仁心者,便如星光,永恒在夜空”等。 【点睛】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 - 2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