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14赤壁赋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课时分层作业(十四) [基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渺渺兮予怀 渺渺:悠远的样子 B.正襟危坐 危坐:身体斜着坐 C.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水月交相辉映的江面 D.而卒莫消长也 卒:到底 B [危坐:端坐。]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举匏尊以相属 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D [A项,“冯”同“凭”。B项,“尊”同“樽”。C项,“缪”同“缭”。]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苏子愀然 ②何为其然也 ③郁乎苍苍 ④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的样子。②这样。③……的样子。④表反问语气。]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D [A项,“白露”古义为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许多人。B项,“美人”古义为内心所思慕的人;今义是美貌的女子。“交通”古义为交错相通;今义指运输事业。C项,“茫然”古义是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是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卑鄙”古义为地位低下;今义为(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D项,“狼籍”古今义均为乱七八糟、杂乱不堪。“无穷”古今义均为没有穷尽。]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麋鹿 - 6 - A [A项和例句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渔樵:打鱼,砍柴;东:向东流。B项,南:名词作状语,向南;C项,舞:动词使动用法,使……舞动;D项,侣: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侣。] 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D [D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安在”即“在安”,“何羡”即“羡何”。A项,状语后置句。B项,一般疑问句。C项,被动句。]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表面上,诗与散文的分别似乎很容易认出,但是如果仔细推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不是易事,但也不是研究诗学者所能避免的。 ①说明诗是什么,散文是什么 ②从历史经验看 ③寻常所认出的分别都不免因有例外而生出问题 ④要了解诗与散文的分别,是无异于要给诗和散文下定义 ⑤从亚里士多德起,这问题曾引起许多辩论 A.③⑤②④① B.③②⑤①④ C.④①③⑤② D.④①②③⑤ A [从逻辑关系看,④句后应为①句,③句应在开头,因为“寻常所认出的”与前文“很容易认出”是对应的逻辑关系。] 8.名句默写。 (1)《赤壁赋》一文中,写作者与友人在江中驾着一叶小船、饮着美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讨论“水”与“月”,写“月”的哲理意蕴丰富的诗句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赤壁赋》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赤壁赋》中,写作者在长江边,与客人像樵夫渔父一样生活闲适、心境宁静、别无所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 (6)苏轼在《赤壁赋》的结尾处写道,经一番劝慰,客喜而笑,于是主客畅饮,将盘中之物一扫而光,紧接着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尊以相属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4)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6)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没有波浪。 (2)任凭小船随意漂荡,越过一望无际浩荡渺远的江面。 (3)那箫声呜呜咽咽,像哀怨又像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余音婉转悠长,像一缕不断的细丝。 10.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捕进京,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 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怎么审?打! 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战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苏东坡被他们抓在手里搓捏着,越是可爱、高贵、有魅力,搓捏得越起劲。温和柔雅如林涧青峰、深谷白云的大文豪面对着彻底陌生的语言系统和行为系统,不可能作任何像样的辩驳。 ①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 ②但可爱、高贵、魅力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 ③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 ④也构不成自我护卫力 ⑤中国几千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 - 6 - [解析] 在组合这5个句子时,关键应当选出首句,①中“真正”,②中转折连词“但”,③中的代词“它们”,④中的副词“也”表明这些句子均是由其他句领起,不能作首句,只有⑤可作首句,选出⑤为首句,其他句子根据上面提到的关键词和每个句子的意思,就很容易排列出答案。 [答案] ⑤②④①③ 11.苏轼用“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写曹操的一世之雄,请你通过想象对这两句话进行扩展描写。要求:①要描写出曹操的英雄气概。②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6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长江如万马奔腾,滚滚东去。曹操面对大江,斟满美酒,屹立船头。前方,吴军水寨星火点点;身后,魏国战舰威然林立。江风狂卷,战袍翻动,曹操手持长矛,朗声高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后赤壁赋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乎!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B.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 6 - D.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A [这段话先说时间,再说孤鹤的情况,断句时要注意赋体的特点。]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用以指旧历每月十五日。“既望”,指农历的每月十六日。 B.“幽宫”,实质指深宫。唐代王勃《春思赋》中写道:“春之所感深矣……岂徒幽宫狭路,陌上桑间而已哉?” C.“道士”是信奉道教教义并修习道术的教徒的通称。这里是指前文所说的“客”。 D.“羽衣”,用鸟羽做的衣服;“蹁跹”,旋转的舞态。 C [梦中的“道士”并非指前文中所说的“客”。]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赋是《前赤壁赋》的姊妹篇。两赋抒情写意,大体相同,而此篇表现作者幻想超尘出世以求解脱的情思比前篇更为具体而深沉,末尾鹤化道士的幻觉幻境,更多具一层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B.全文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的变化,逐步推出新境,显现出作者文思奔涌,奇想联翩,幽情妙趣,随文毕现的艺术特色。 C.苏轼秋天刚写完《前赤壁赋》,由于情犹未尽,又在严冬写了这篇《后赤壁赋》。 D.《后赤壁赋》写的是月夜之游,但描绘的不再是江上明月,而是山间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转为峭拔。 C [这篇赋是作者在三个月后再游赤壁时所作。]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有“曾”“几何”“江山”,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反”“听”“休”。 [答案] (1)山显得高了,月显得小了,江水退落,石头显露出来。才过了多久呀,以前的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2)回转身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参考译文】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将要回到临皋亭去。两位客人跟着我,经过黄泥坂。(这时候,)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人影映在地上,抬头望见银白色的月亮。看看这四周景色很是愉快,于是边走边唱,互相应和。一会儿,我叹息说:“有了客人没有酒,有了酒没有菜肴;月光皎洁,微风清爽,怎么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客人说:“今天傍晚,撒网捕到一条鱼,大大的嘴巴,细细的鳞片, - 6 - 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但是从哪里能弄到酒呢?”回去跟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收藏很久了,为了应付你突然的需要。” 于是带着酒和鱼,再次在赤壁下面游览。江里的流水发出声响,两岸陡峭的崖壁高达千尺。山显得高了,月显得小了,江水退落,石头显露出来。才过了多久呀,以前的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提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稠密的野草,蹲在宛如虎豹的山石上,行走在盘曲、古老的树林中间,爬上鹘鸟建造高巢的崖壁,俯身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不能跟着我上来。我高声长啸,草木震荡;山谷回响,风起浪涌。我也感到凄凉悲伤,阴森恐怖,害怕得不能停留了。回转身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四周望去,寂寞空虚。恰好有一只孤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面飞来,翅膀有如车轮,黑色的裙子,白色的上衣,戛然长叫一声,擦过我的小船,一直向西面飞去。过了一会儿,客人辞去,我也睡觉。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衣,飘然轻快地经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明白了。昨天晚上,叫着从我船上飞过去的,不就是您么?”道士只是笑了笑,我也惊醒了。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 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