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11课 包身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11课 包身工

www.ks5u.com 第11课 包身工 夏老,在你的笔下,剥削,就是让骨头留不下最后一层膜;压榨,就是让渣子带不走最后一滴油;凌辱,就是让弱者放弃最后一点尊严;作践,就是让生命像泥土一般任人踩踏。你以素描的方式记录包身工的悲惨,以铁证事实揭露一种奴隶制度的血腥。夏老,在你的作品中,一批冤魂在呻吟,一种罪恶在肆虐,一声正告划破茫茫夜空。报告,使人无可辩驳;文学,让它震撼人心。‎ ‎1.走近作者 生平 经历 ‎  夏衍(1900—1995),浙江杭县人,原名沈端先,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回国后从事文艺工作。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建国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 作品 ‎  著名的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评价 ‎  现代剧作家,革命戏剧和电影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国务院特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 ‎2.背景解读 ‎《包身工》作于1935年,是夏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研究,在详细地搜集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1936年春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 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个时期国统区的黑暗。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本文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叙述了上海等地包身工遭遇的种种非人的待遇,以及带工老板等人对他们残忍的压榨。‎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地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这篇文章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 ‎3.相关知识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是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的总称。它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和文学性。‎ 报告文学往往像新闻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及时地传达给读者。报告文学之所以受读者欢迎,就在于它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群众关心的现实情况迅速地反映出来,发挥“文学轻骑兵”的作用。‎ 报告文学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情节,它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是它的重要特征。当然,报告文学要写真人真事,但不是任何真人真事都能成为报告文学描写的对象,而是要有所选择和提炼。‎ 报告文学不能像新闻报道那样,只有事件梗概,它必须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必须有生动的形象化的细节描写。写作时,可以吸收小说的描写技巧、戏剧的对话艺术、电影分镜头的叙述方法以及诗歌的跳跃手法等。‎ ‎1.字音识记 ‎(1)正音 蠕动(rú)  拎着(līn)  弄堂(lònɡ)‎ 游说(shuì) 赚钱(zhuàn) 嘈杂(cáo)‎ 执拗(niù) 簿子(bù) 籼米(xiān)‎ 莴苣(wō)(jù) 揩地板(kāi) 搽粉(chá)‎ 蹒跚(pán)(shān) 皮辊(ɡǔn) 谄媚(chǎn)‎ 骷髅(kū)(lóu) 噩梦(è) 怔住(zhènɡ)‎ 锭子(dìnɡ)‎ ‎(2)多音字 拗 哄 轧 氓 ‎2.字形辨识 ‎3.近义词辨析 ‎(1)营利·赢利 辨析:两者都有“获得利益”的意思。“营利”指谋求利润,动词。“赢利”指所得的利润,名词。‎ 即时小练:①40年来,世界形成了一个奇妙的现象:所有人的赢利并不是来自真实的生产劳动,而是一些国家和超级金融机构创造的无穷无尽的纸币和信用货币。‎ ‎②根据我国《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风景名胜区有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的属于违法行为。‎ ‎(2)报怨·抱怨 辨析:两者都与“怨”有关,含有“不满”的意思。“报怨”‎ 意为报复怨恨,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词义较重;“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或埋怨,词义较轻。‎ 即时小练:①在我们很多人对从事最艰苦工作的农民工表现出藐视和冷漠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因社会对他们的不公而抱怨。‎ ‎②宽容,首先就得剔除心中的杂念,淡泊明志;同时要推己及人,以直报怨,与人为善。对待子女的冲撞,做父母的要宽容;对待学生的过失,做教师的要宽容。‎ ‎(3)不管·尽管 辨析:作为连词,这两个词都连接复句里的分句。“不管”引进任意条件,后面跟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或联合短语,整个复句表示条件和结果。“不管”常和“都”“总”等搭配。“尽管”肯定某个事实,表示让步意义,整个复句表示转折。“尽管”常和“但是”“然而”“还是”等搭配。‎ 即时小练:①醉酒驾驶机动车,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将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②服装,作为一种群体性记忆,尽管只是一个表象符号,却以非文本的形式记录着人们的生活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4)里应外合·内外夹攻 辨析:两者都有“内外都有行动,攻打对方”的意思。“里应外合”多指外面攻打,里面接应;“内外夹攻”多指内外一起进攻。‎ 即时小练:①过度投资、产能过剩及房市泡沫化,抑制内需扩大。内外夹攻不仅让经济面临“硬着陆”风险,而且还让依赖出口的模式难以为继。‎ ‎②南宋名将李彦仙暗地里派去一些义军,混进城中,里应外合,放起了大火,给金人以惨重打击,终于收复了陕州。‎ ‎4.熟语积累 ‎(1)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 ‎(2)一听天命:全听天命,指的是让其听从上天的安排。‎ ‎(3)里应外合:外面进攻,里面接应。‎ ‎(4)不假思索:不经思考就做出反应。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5)生杀予夺: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 ‎(6)三差两错:出现一些差错、意外。‎ 即时小练:①一般经济情况相当好的买家会不假思索挑选最高价楼层,算是一种实力的象征。‎ ‎②“第17号台风”纳沙袭击海口,街头的广告牌和景观树被大风搅得横七竖八倒在路上,造成交通拥堵。‎ ‎③外贼内鬼里应外合,多次直入工厂实施盗窃。‎ 一、阅读课文第1~7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3自然段,“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一句写了包身工女性害羞感觉的迟钝,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 提示:这一细节描写表明包身工在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后,早已失去了青春期女孩应有的羞耻感以及做人的尊严,已经变得麻木了。折射出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包身工这个群体的生活的?‎ 提示: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开始表现的是群体,是“面”;突出“芦柴棒”表现的是个体,是“点”。‎ 二、阅读课文第35~50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3.揣摩下列句子的含意。‎ ‎(1)(第35自然段)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2)(第49自然段)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提示:(1)三个“像……”的句式,反复咏叹,从手脚之瘦、身体之单薄变形、面色之惨白三个方面描写出了饱受摧残的包身工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包身工的深切同情和对带工老板们的强烈憎恨。‎ ‎(2)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连续使用了六个“没有”,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控诉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深恶痛绝。“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迫害之深。‎ ‎4.根据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推出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方法叫类比推理。请结合文段,说说本文是怎样运用墨鸭捕鱼的事和饲养包身工营利的制度进行类比的。‎ 提示:墨鸭:整天捕鱼;包身工:成天拼命干活。船户:靠卖鱼得钱;带工老板:两年内从每个包身工身上净拿二百三十块钱。船户态度:并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的态度: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由此可知:带工老板与包身工之间是赤裸裸的剥削关系,包身工的命运比墨鸭还要凄惨。‎ ‎5.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说说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提示:作者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要摧毁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的强烈愿望。同时,向肆无忌惮地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和一切反动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这篇文章已经发表七十多年了,可我们现在读来,仍然能被深深地震撼。你认为文章的魅力何在?‎ ‎[他人之见]‎ 观点一:虽然文章是老文章,反映的也是上世纪初的事情,和我们的时代有些隔膜,但文章中表现出了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对于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这些情感是永恒的。所以现在读来,虽事过境迁,却也依然让我们感到震撼。‎ 观点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包身工的不幸遭遇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使我们受到深深的震撼,更为包身工鸣不平。‎ 观点三:这得益于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法。如,准确使用词语;不忍卒读的细节描写;大量运用修辞手法;选材上注意点面结合;结构上以时间为序,兼用补叙和插叙。‎ ‎[吾之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主旨归纳 ‎《包身工》是在详细地搜集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文章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布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2.结构图示 ‎3.写法赏析 ‎(1)纵横交错,穿插有致。‎ 从纵的方面看,把包身工一天的生活过程作为主线,将那些最能反映包身工悲惨的生活待遇和恶劣的劳动条件的“起床”“吃粥”“劳动”等三个场面的描写,巧妙地挂在这条主线上。从横的方面看,穿插了一些非情节因素,用科学的分析、准确的数字来深化主题。具体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说明议论交织在一起,相互补充,层层推进。既从纵的方面展示出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境况,又从横的方面说明了包身工制度的发生、发展及后果。‎ ‎(2)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文章成功地综合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这几种表达方式。写包身工起床的情景和住宿的环境,运用的是叙述和描写;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则是以说明为主,穿插进少量议论;包身工吃粥时的情景,又是用叙述和描写;包身工制度发展的三大原因,则以说明为主,兼有议论、抒情;包身工上工时受到三大威胁的情景和极差的劳动条件,又是用叙述、描写;包身工制度发展的情况,则是以说明为主,同时使用精彩的议论和深切的抒情;下工时,包身工受到的虐待,是叙述和描写相结合;而最后抨击包身工制度,则是说明、议论、抒情恰当结合。‎ ‎(3)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点面结合,疏密相间,把典型事例的描写同一般材料的叙述相结合,是本文结构艺术的另一特点。作者从特定的题材出发,并没有局限于只写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而是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散点透视的手法,重点描写了“芦柴棒”“小福子”和“什么名字记不起了”的三个人物。通过对这三个人物的不同遭遇的重点描写,显示出包身工的悲惨命运。至于对包身工的“住”“吃”“劳动”等场面,只是概括叙述,一笔带过。‎ ‎(4)对比、比喻等修辞的运用。‎ ‎①鲜明的对比。从住、吃、穿着打扮、收入等方面把“芦柴棒”“小福子”等包身工与“老板娘”“‘带工’老板”“拿莫温”等加以对比。通过这些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买办势力相互勾结、残酷压榨劳动人民血汗的滔天罪行。‎ ‎②精辟的比喻。文中用了“猪猡”“懒虫”“机器”来借喻包身工,反映了包身工在老板、工头等的眼中地位的极端低下,说明她们不被当作人看。‎ 如何拟写一句话新闻 一、知识讲解 一句话新闻,又叫标题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采用新闻标题的语言表达形式,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 ‎“一句话新闻”作为一种高考题型,备受出题者的青睐,因为它能较好地考查考生语言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它要求比导语精练,比标题具体丰富。‎ 二、方法点拨 虽然是一句话,但要能够揭示新闻事件核心内容,就要有必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使人一读就知道谁干了什么事情(或什么事情怎么样),一般常用主谓句。在形式上,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一般情况下以单句为主。在内容上,必须体现新闻属性,应该简洁、严格、完整地反映新闻事实。‎ ‎1.摘中心句法 这种方法要求考生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新闻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心句或关键句。一般说来,新闻材料往往要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因为新闻导语的任务,就是要以简约、精练的文字,把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的要点或要旨揭示出来,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并引出新闻事实的主体。而新闻主体主要是用充分、典型、有说服力的材料阐述和说明导语所提示的事实或观点,同时补充导语未涉及的其他具体内容,提供新闻背景、交代事件来龙去脉,使之更为充实。就某一则新闻材料的概括而言,不一定面面俱到,特别是一些新闻价值不大的要素,可视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取舍。‎ ‎2.分层提炼法 针对语意比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总体概括,压缩成句。‎ 三、实战演练 ‎ 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限36字以内)。‎ 在建的津门津塔将成为天津新的地标式建筑。津门的设计理念源于法国著名建筑拉德芳斯门。两座顶部相连的高楼构成巨大的“门”字形,象征着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世界港口大都市的包容与开放,津塔高336.9米,地上75层,地下4层,其外形设计则采用中国传统的折纸风帆造型,是现代建筑科技与中国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这组建筑将于今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答: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天津新地标津门津塔将于今年建成使用。‎ 解析:‎ 这个语段共三句话,第一句表明对象,第二句介绍其特征,第三句说明结果。拟写一句话新闻的要点是确定对象及其特征,事件的经过、结果。所以第一、二句可以压缩在一起,加上第三句话就是答案。最后参照字数要求,进一步压缩。‎ 文学作品可以干预现实生活,但首先要求作品反映的内容应真实可靠。这就要求作者深入生活,而不是坐在书斋里冥思苦想,想当然地虚构作品。这一点上,夏衍先生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写作《包身工》之前,他不畏困难,深入到包身工这个特殊的群体中,观察了解她们的日常生活和高强度的劳作。当时他住在麦特赫斯德路(现泰兴路),为了在早上五点钟以前赶到杨树浦,他半夜三点多钟就起身,然后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从三月初到五月,他足足做了两个多月的“夜王”,才比较详细地观察到了一些她们的日常生活。就这样,夏衍对包身工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当时的工资制度,都尽可能地作了实事求是的调查,为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创作中,他又以严谨的态度,“力求真实,一点也没有虚构和夸张”,及时真实地反映了“包身工”的高强度劳作和非人生活,用翔实的材料无可辩驳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资本家及其帮凶压榨中国工人的罪行,提出了令人深思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素材点金} 1.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夏衍也是这样。他的文学成功之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然而面对这些困难,他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勇敢面对,克服了写作中的种种困难,取得第一手资料,最终写出《包身工》。作为素材,其适用于“坚持”“态度”“热情”“求实”“责任”“表率”“文学与生活”等主题。‎ ‎2.人需要梦想的支撑。梦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夏衍是一个有文学梦想的人,他把自己梦想的种子扎根在现实生活的土壤里,并最终收获了一树的美丽和芬芳。‎ ‎{精彩运用} 示例1:责任,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退却了,逃避了,结果一事无成。相反,许多人承受了,经受住了种种考验,最终戴上了胜利的桂冠。在文学方面,夏衍先生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在千头万绪的关系和纷纭复杂的事物中,夏衍先生正是凭着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运用匕首、投枪式的战笔,“力求真实,一点也没有虚构和夸张”,才写成了著名的《包身工》,为后来的报告文学的创作树立了典范。愿每个人都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在社会上、生活中,尽到自己的责任,服务于社会,同时也为自己的生命谱写出光辉灿烂的篇章。‎ 示例2:创新必须建立在对生活的深深体味之上。夏衍不知用了多少个夜晚步行几十里路到日本纱厂去观察包身工的生活,终于写出了惊世之作《包身工》;赵树理从不脱离劳动,总是与农民打成一片,才开创了“山药蛋派”,写下了《小二黑结婚》等脍炙人口的篇章。试想作家不去深入体味生活,不去思考生活的真谛,又怎能写出流传千古的文章?故曰:为文,须入乎其内,品味生活的甜酸苦辣;出乎其外,把握时代脉搏,创新治文!‎ ‎[拓展阅读]‎ 夏衍精神激励着我 夏衍,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我不曾见过他。但,他却离我很近,读他的文章,在他的世界里游走,我倾听着他的心声,那是一个崇高的爱国作家在用他的笔,让文字演绎他的感情。‎ 走近夏衍,我为他的谦虚而感动。夏衍作为一个大作家和中国戏剧电影艺术的奠基人,知名于世,但他自己却总是一笑掠过,说“我平生最怕被人叫作什么家,只想做一个诚实的新闻记者”。的确,夏衍从1937年奉命办《救亡日报》开始,当了12年的新闻记者。从写几千字的论文到几十个字的补白,他大约写了500万个字!而在他的创作人生中,他总共写成了三十多本书籍,其中包括传记、话剧、杂文、小说、电影剧本及著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等等。而所有创作的字数没法统计,就连他用过的笔名也有一千多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夏衍那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他那独特的创作思维火花。这就是夏衍,伫立于创作巅峰的夏衍!‎ 凝望夏衍,我为他写作的诚实与贴近民心而感动。夏衍在他的《懒寻旧梦录》里就他写的两篇文章总结了两条,他写道:“一要讲真话,二要顺民心。”我想这句话对现在的一些新闻记者来说,真是“字字箴言”啊。就像他写的这两篇文章一样,第一篇仅仅只是他写的一则五十来字的“补白”:上海人最怕两种人,一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二是从地下钻出来的……这则“补白”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几乎是在上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另一篇是一篇三四千字为苏联辩护的文章,发表之后即使在朋友之间,也没多大说服力。这说明了什么?在夏衍的回忆录里也曾提到,就是“写文章,一要讲真话,二要顺民心”。这就是夏衍,对每一件事情都极力思考的夏衍!‎ 解读夏衍,我更为他的爱国思想所感动。1965年,夏衍被免职,派到山西介休参加“四清”活动;他在“文革”中度过了八年零七个月的“监护”生活,留下了无法治愈的残疾。但是,尽管残疾了,他身残志坚,凭着一股力量,继续奋斗,为祖国的事业奋斗,为祖国的建设奋斗,不断工作,不断创作,不断地出版自己的作品。他的工作态度更让人叹为观止,不择地、不择时、不择纸,在轮渡上写,在火车上写,在会场里写,在闹哄哄的会客厅写,在别人高谈阔论时也可以写,而且不论什么纸,他一写就顶天立地,不留空白。这就是夏衍,拥有着超凡毅力的夏衍!‎ 夏衍,伟大的爱国作家!光阴虽然带走了你,但你那深邃的目光,抑扬顿挫的话语与你那和蔼可亲的形象将留存在我的心中,你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奋发向前!‎ ‎{美点借鉴} 夏衍先生与中国革命的文艺运动紧密相连,直到1995年去世。他不仅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而且“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以其曲折坎坷、沉浮跌宕的命运折射着中国20世纪的革命历程。虽然他已化鹤归去,但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文化巨匠,他所留下的千万字文化遗产和精神却留垂青史,泽及后代。作者以满怀激情的文字诠释了夏衍精神的三个方面:谦虚、诚实、爱国,表达了对他的无比崇敬和纪念。是啊!夏衍这位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巨匠离开我们已然二十余载,但时间无法阻止浩浩荡荡的文化之河,夏衍的许多文字以及文字中的精神血脉已化作浪花和水滴融入其中。学习、吸取是我们对他最好的缅怀。‎ 哲人日以远 典刑在夙昔(节选)‎ ‎——纪念夏衍同志逝世十周年 袁 鹰 夏衍同志1995年2月驾鹤西去,岁月不居,忽忽已是十年。他的崇高风范,嘉言懿行,长留人间。夏公一生著作等身,范围很广,涉及文学、戏剧、电影、社会科学、新闻和翻译,文学范围内除诗词外各种写作形式他都擅长。翻阅之际,不仅仅仿佛又一次次亲近老人温文儒雅、坦诚亲切的音容笑貌,更能又一次次地触摸他的心灵,感受他真诚坦率的忧国忧民的大海般情怀。‎ 夏公生前一再说自己一生最值得怀念的是从事报纸工作的十二年。八年抗日战争加上四年解放战争的十二年,正是中华民族从沉沦到振兴、从屈辱苦难到扬眉吐气的十二年,作为从“五四”大潮中走出来的革命志士,作为在大革命失败后党处于危急时期毅然投身中国共产党队伍的老党员,这十二年正是他用笔直接从事战斗、椎心泣血、经受艰辛严峻考验锻炼的日日夜夜。他的“记者生涯”‎ ‎,并不单纯是负责采访报道的新闻记者,实际上是总编辑、夜班编辑、记者、评论员、副刊主编等多种职务集于一身,无日无夜不在伏案挥笔,从社论到时评,从通讯到杂文,从三四千字的评述到三言两语式的一二百字的短文(抗战后期的重庆《新华日报》副刊上,他还创造一种只有几十个字的三言两句式小杂感,署名司马牛,当时读者称之为“司马牛杂感”)。只要报纸版面需要,战斗宣传需要,提笔就写,一挥而就,倚马可待,署许许多多不同的笔名,或者根本不署名字。篇篇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反应迅疾,观点鲜明,立论尖锐,文风犀利。举一个小例: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夏公奉命去上海,将《救亡日报》改名《建国日报》迅速出版,针对当时国民党政府党政军官员对沦陷区大搞“劫收”引起人民群众强烈不满,他写了一篇短稿:“(一)上海人最怕两种人,一种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种是地下钻出来的。(二)要在上海找房子,必须要两种条子,一种是金条,一种是封条。”寥寥五十多字,连署名都没有,立时在上海人嘴上流传,表达他们对那批发“劫收”财者的愤慨。‎ 那年冬天,我进入由姚苏凤、冯亦代先生主持的上海《世界晨报》,开始五十余年的新闻生涯。当编辑不久,就有幸每天在第一版发一篇夏公署名东风的司马牛式小时评《蚯蚓眼》。这个小专栏,成为报纸每天吸引读者的亮点。例如1946年3月间,国民党“军统”头目戴笠座机在南京附近撞山失事,机毁人亡,尽管“中央社”没有正式公布消息,但是社会上很快就广为流传,人们奔走相告,喜形于色,有些天真的人甚至高兴地以为中国特务统治也许就此垮台。夏公立即在《蚯蚓眼》写了一条:“戴笠将军乘飞机失事的消息,成了全市议论的中心。中国人永远把人看得太重,把制度看得太轻。”短短两句话,就给读者送上一副清醒剂。‎ 夏公对时事对政治的敏感和责任心,绝不止从事新闻工作的十二年,几乎是终其一生的。上海解放初期,他身兼多职,任务繁重,百忙中仍然每天抽暇在《新民晚报》的《灯下闲话》中写一篇几百字的时评,针对当时各种各样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和思潮,及时指点、引导、匡正。一年间竟写了二百多篇。其后十多年,也常常用杂文及时评抨击种种时弊和不正之风,有的文章因而成了“文革”‎ 中的罪名。夏公直到晚年,尽管在十年动乱中受到凶恶摧残导致目损肢折,他依然尽可能保持几十年来每天总要写几百字的习惯。廖沫沙同志为《夏衍杂文随笔集》的所作代序中说:“单凭写作上的这种勤劳和数量的如此巨大,我们在现代中国文坛上能找到的有几人?在世界文坛上又能找到多少?”‎ 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我几次到他北京西单大六部口寓所去拜访过。夏公已到耄耋之年,身体渐不如昔,说话声音也轻了,但是思路敏锐清晰如故。他一直认为人口问题,教育问题和司法问题是我们建国以来工作中的重大失误,谈起来就会滔滔不绝,表现出深深的愤慨和忧虑。不过他并不悲观,有一次对我说过一句语重心长的话:“关键在民心,老百姓都看着你,光唱高调说空话是不行的,老百姓见得多了!”‎ 一个与世纪同龄、经历过那么多风霜雨雪、辛酸苦辣的人,又受“文革”炼狱的洗礼,成为真正的唯物主义者,他预见国家民族的前途必定光辉灿烂,坚信人民的力量必定会推动历史的进程。他晚年就一再宣称:“我一个乐观主义者,我从来不悲观!”‎ 这可算是老人的遗言,十年以后,仍在我们面前熠熠发光,继续给我们许多启迪、警示和激励,告诫我们不管可能见到突然蔽日的阴云,不管可能碰到无端横阻的挡路石,也不管前行路上可能荆棘丛生,暗潮涌动,都不要悲观,永远相信党,相信人民。正是:“哲人日以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文天祥《正气歌》)‎ ‎{美点借鉴} ‎ 与世纪同龄、经历过那么多风霜雨雪、辛酸苦辣的夏衍,从不悲观,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严肃敬业,勤奋耕耘,是夏衍奋斗历程的鲜明主线。夏衍多才多艺、学识广博,又具有中华优秀知识分子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一生为创建中国先进文化呕心沥血,勤奋耕耘,在电影、戏剧、文学、新闻、统战、外交等诸多领域都有重要建树。作为新闻工作者,从不计个人荣辱得失,用赤诚的心、如椽笔,讴歌真善美,抨击假丑恶,与人民、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作为剧作家,夏衍是继田汉、曹禺之后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剧作家之一,他的独具一格的戏剧艺术,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的新的发展;作为一位文化战线的一位卓越领导人,他襟怀宽广,谦虚自律,历尽坎坷而不改追求,贡献卓著而不居功自傲,德高望重而不脱离群众。夏衍的文学创作、奋斗历程,必将给我们许多启迪、警示和激励。传记作者在表现夏衍的形象时,主要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正面描写主要是语言描写,如“关键在民心,老百姓都看着你,光唱高调说空话是不行的,老百姓见得多了!” 还有一些感人的细节描写,如作者与夏衍寓所交谈中的一段,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侧面描写中有他人对夏衍的评价,如引用廖沫沙在《夏衍杂文随笔集》的所作代序中所说的话;文章还通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夏公的高风亮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