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专题二 化学实验(二)教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专题二 化学实验(二)教学案

专题二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备考目标】‎ ‎◆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收集、检验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掌握常见的物质(包括离子、有机物等)分离、提纯方法,并能综合运用。‎ ‎◆掌握常见离子、常见有机物的检验方法和物质的鉴别方法。‎ ‎【要点精讲】‎ 一.常见气体的制备 中学化学中需要掌握的主要有H2、O2、CO2、Cl2、NH3, 此外了解C2H2、C2H4、SO2、NO、NO2等几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其中包括药品选择、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要点、净化干燥、收集、检验、尾气处理等一系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1.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不同选择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装置一般有如下几种 装置 类型 固体反应物(加热)‎ 固、液反应物(不加热)‎ 固、液反应物(加热)‎ 装置 示意图 主要 仪器 酒精灯、试管 大试管、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 酒精灯、烧瓶、分液漏斗 典型 气体 O2 NH3‎ H2、CO2(左图)‎ O2、NH3、C2H2(右图)‎ Cl2‎ 操作 要点 ‎⑴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 ‎⑵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 l/3处。‎ ‎⑶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 ‎⑴在左图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特点: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⑵右图中分液漏斗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⑴先把固体药品加入烧瓶,然后加入液体药品。‎ ‎⑵要正确使用分液漏斗。‎ ‎⑶注意先滴加液体再加热,否则可能引起烧瓶炸裂 9‎ ‎⑶右图中圆底烧瓶也可用锥形瓶、大试管代替 ‎2.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完成下列方程式)‎ ‎ 1.O2: H2O2 KClO3 ‎ ‎2KMnO4 K2MnO4+ MnO2 +O2 ↑‎ ‎ 2.NH3: ‎ ‎ NH3·H2O+ CaO ‎ ‎ 3.H2: ‎ ‎ 4.CO2: ‎ ‎ 5.Cl2: ‎ ‎ 6.NO2: Cu + HNO3(浓) ‎ ‎ 7.NO: Cu + HNO3(稀) ‎ ‎ 8.C2H2: ‎ ‎ 9.SO2: Na2SO3 + H2SO4 ‎ ‎ 3.收集装置:‎ ‎(1).设计原则: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或密度 ‎(2).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 类型 排水(液)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装 置 示意图 适用 范围 不溶于水(液)的气体 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 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典型 气体 H2、O2、NO、CO、CH4、‎ CH2=CH2、CH≡CH Cl2、HCl、CO2、‎ SO2、‎ H2、NH3、CH4‎ ‎4.净化与干燥装置(1).设计原则: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及条件 ‎ (2).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类型 液体除杂剂(不加热)‎ 固体除杂剂(不加热)‎ 固体除杂剂(加热)‎ 9‎ 装 置 示意图 ‎ ‎ ‎(3).气体干燥剂的类型及选择 ‎ 常用的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 ‎ ① 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 ‎ 酸性干燥剂能干燥显酸性或中性气体,如CO2、SO2、NO2、HCl、Cl2 、H2、O2、CH4等气体。‎ ‎ ② 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 ‎ 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显碱性或中性的气体,如NH3、H2、O2、CH4等气体。‎ ‎ ③ 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等,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O2、H2、CH4等。‎ 在选用干燥剂时,显碱性的气体不能选用酸性干燥剂,显酸性的气体不能选用碱性干燥剂。有还原性的气体不能选用有氧化性的干燥剂。能与气体反应的物质不能选作干燥剂,如不能用CaCl2来干燥NH3(因生成 CaCl2·8NH3),不能用浓 H2SO4干燥 NH3、H2S等。‎ ‎ (4).气体净化与干燥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若采用溶液作除杂试剂,则是先除杂后干燥;若采用加热除去杂质,则是先干燥 后加热。对于有毒、有害的气体尾气必须用适当的溶液加以吸收(或点燃),使它们变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物质。如尾气Cl2、SO2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NH3可用水吸收(注意防倒吸);尾气CO可用点燃法,将它转化为CO2气体。此外还可以用塑料袋盛装尾气。‎ ‎ 5.气体实验装置的设计 ‎ ⑴ 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 ‎ ⑵ 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 ‎ ⑶ 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 二.常见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与装置 方法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实例 装置 9‎ 过滤 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 ‎“一贴二低三靠”‎ 必要时洗涤沉淀物 除去NaCl溶 液中的BaCO3。‎ 蒸发 加热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分离出来 加热过程不断搅拌 ,以免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 ;‎ 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剩余水蒸干。‎ 溶质受热不易分解、不易水解、不易氧化。‎ 如从NaCl溶液中分离出NaCl 结晶 结晶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通过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分离NaCl和KNO3的混合物 蒸馏分馏 根据沸点不同分离互溶的两种或多种液体 ‎(1)需加沸石防止暴沸;‎ ‎(2)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3)冷凝水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 如石油的分馏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分液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水和四氯化碳的分离 萃取 萃取剂选择:①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互不反应;②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比原溶剂大得多且不反应。‎ 如用苯或CCl4从碘水中提取碘。‎ 9‎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中溶解度差别很大,进行分离, ‎ 萃取操作后通常进行分液,分液后得到的溶液一般要通过蒸馏的方法进一步分离 渗析 除去胶体中的小分子或离子 渗析时要不断更换烧杯中的水或者改用流水,以提高渗析效果 如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 盐析 利用某些物质在加某些无机盐时,其溶解度降低而凝聚的性质来分离物质。‎ 皂化液中分离出肥皂,蛋白质的提纯 升华 混合物某一成分在一定温度下可直接变为气体,再冷却成固体 分离碘和砂子的混合物 三.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1.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 检验试剂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Fe2+‎ ‎①NaOH溶液 ‎②KSCN溶液、氯水 ‎①先生成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②加KSCN溶液不变色,加氯水后变红色 ‎①Fe2++2OH-=Fe(OH)2↓‎ ‎4Fe(OH)2+2H2O+O2=4Fe(OH)3‎ ‎②2Fe2++Cl2=2Fe3++2Cl-‎ Fe3++3SCN-= Fe(SCN)3‎ Fe3+‎ ‎① KSCN溶液(最常用)‎ ‎② NaOH溶液 ‎①溶液呈血红色 ‎②出现红褐色沉淀 ‎① Fe3++3SCN-=Fe(SCN)3‎ ‎② Fe3++3OH-=Fe(OH)3↓ ‎ NH4+‎ 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纸变蓝 NH4++OH- NH3↑+H2O Al3+‎ NaOH溶液,氨水 生成的白色沉淀,继续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继续加氨水沉淀不溶解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 9‎ Cl-‎ AgNO3,稀HNO3‎ 白色沉淀 Ag++Cl-=AgCl↓‎ SO42-‎ HCl,BaCl2溶液 加HCl无沉淀,再加BaCl2有白色沉淀 Ba2++SO42-=BaSO4↓‎ SO32-‎ 稀硫酸,品红溶液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退色 SO32-+2H+=SO2↑+H2O CO32-‎ CaCl2或BaCl2溶液 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能与CaCl2(或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CO32-+2H+=CO2↑+H2O CO2+Ca(OH)2=CaCO3↓+2H2O ‎2.常见气体的检验:‎ ‎⑴ H2:灼热的CuO和CuSO4,黑色的CuO变红,白色CuSO4粉末变蓝色。‎ ‎⑵ O2: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⑶ CO:灼热的CuO和澄清石灰水,黑色的CuO变红,石灰水变浑浊。‎ ‎⑷ CO2: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 ‎⑸ Cl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⑹ HCl:通入硝酸银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⑺ SO2:品红溶液,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再加热。又出现红色。‎ ‎⑻ NH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⑼ NO:打开瓶口与空气接触,立即变为红棕色气体。‎ ‎3. 有机物的检验 ‎⑴ 碳碳双键或三键:加少量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⑵ 甲苯:取两份甲苯,一份滴入溴水,振荡后上层呈橙色;另一份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 ‎⑶ 卤代烃:与NaOH溶液(或NaOH的醇溶液)共热后,先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代烷,淡黄色沉淀的为溴代烷,黄色沉淀的为碘代烷。‎ ‎⑷ 乙醇:将螺旋状铜丝加热至表面有黑色CuO生成,迅速插入待测溶液,反复多次,可见铜丝被还原成光亮的红色,并由刺激性气味产生。。‎ ‎⑸ 苯酚:滴加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或滴加少量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 ‎⑹ 乙醛或葡萄糖: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或加入新制Cu(OH)2‎ 9‎ 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有红色沉淀生成。‎ ‎⑺ 乙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或加入Na2CO3或NaHCO3溶液有气泡;或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得蓝色溶液。‎ ‎⑻ 乙酸乙酯:加入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或消失。‎ ‎⑼ 淀粉:滴加碘水,呈蓝色。‎ ‎⑽ 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或加入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 ‎4.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原物 所含杂质 除杂质试剂 主要操作方法 N2‎ O2‎ 灼热的铜丝网 CO CO2‎ NaOH溶液 洗气 CO2‎ CO 灼热CuO CO2‎ HCl 饱和NaHCO3溶液 洗气 SO2‎ HCl 饱和NaHSO3溶液 洗气 Cl2‎ HCl 饱和食盐水 洗气 CO2‎ SO2‎ 饱和的NaHCO3或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Al2O3‎ Fe2O3‎ NaOH(过量),CO2‎ 过滤, 加热 Fe2O3‎ Al2O3‎ NaOH溶液 过滤 Al2O3‎ SiO2‎ 盐酸、氨水 过滤, 加热 SiO2‎ ZnO HCl溶液 过滤 NaHCO3溶液 Na2CO3‎ CO2‎ 加酸转化法 Na2CO3‎ NaHCO3‎ 加热灼烧 FeCl3溶液 FeCl2‎ Cl2‎ 加氧化剂转化法 FeCl2溶液 FeCl3‎ Fe 加还原剂转化法 Fe(OH)3胶体 FeCl3‎ 蒸馏水 渗析 I2晶体 NaCl 加热升华 NaCl晶体 NH4Cl 加热分解 KNO3晶体 NaCl 蒸馏水 结晶.‎ 乙烯 SO2、H2O 碱石灰 加固体转化法 乙烷 C2H4‎ 溴水 洗气 溴苯 Br2‎ NaOH溶液 分液 9‎ 苯 苯酚 NaOH溶液 分液 己醛 乙酸 饱和Na2CO3‎ 蒸馏 乙醇 水(少量)‎ 新制CaO 蒸馏 例1:为了区别五种无色溶液HCl、AlCl3、NaCl、Ba(NO3)2、Na2CO3,四位同学做实验,有三位同学另外用了试剂,一位同学没有用任何试剂,其中操作步骤少的是( )‎ A.甲另用酚酞试液     B.乙另用NaOH溶液 C.丙另用石蕊试液     D.丁不用任何试剂 解析:甲:①用酚酞试液检验出Na2CO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酚酞变红);②将Na2CO3溶液分别滴入另外四种溶液(取少量)中,结果是:CO32― + 2H+=CO2↑ + H2O,2Al3+ + 3CO32― + 3H2O=2Al(OH)3↓ + 3CO2↑,Ba2+ + CO32―=BaCO3↓,无现象的是NaCl。甲只用两步即检验出。乙:①用NaOH只能检验出AlCl3:Al3+ + 3OH―=Al(OH)3↓,Al(OH)3 + OH―=AlO2― + 2H2O;②用AlCl3可检验出Na2CO3,现象是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放出;③再用Na2CO3检验出HCl和Ba(NO3)2,有气体放出的是盐酸,有沉淀生成的是Ba(NO3)2,则无现象的是NaCl。乙用了三步操作。同理,可分析出丙用了两步。丁不用任何试剂,只能用两两混合的方法,显然步骤要多余甲、丙。‎ 答案:AC 例2: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取、干燥和收集装置。若用过氧化氢和催化剂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 )‎ A.①⑤⑧   B.③④⑦ C.②⑤⑥    D.②④⑧‎ 解析:实验原理为: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2H2O + O2↑,属于“液 + 固”不需加热型,故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②,气体的净化可用装置④或⑤,气体收集只能选用装置⑥,对照答案可知选项C正确。‎ 答案:C 例3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烧瓶的位置不得变化)。‎ 9‎ ‎①H2 ②Cl2 ③CH4 ④HCl ⑤NH3 ⑥NO ⑦H2S ⑧S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写序号);‎ ‎(2)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_口进入;‎ ‎(3)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气体干燥,则可用此装置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气体由___________口进入。‎ 解析 ‎(1)若烧瓶是干燥的,由B口进气收集的气体必然为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这是因为只有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Cl2,HCl,H2S,SO2等,当由B口进气后,才能在烧瓶底部逐渐积聚,产生的压强将瓶内的空气由A口排出,直至所收集的气体充满整个烧瓶。‎ ‎(2)若烧瓶充满水,则应为能够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装置应与“排水量气”装置相同,遵循“短进长出”的原则。此时由 A口通入像H2,CH4,NO等极难溶于水的气体,气体产生的压强将烧瓶中的水由B口排出,当烧瓶中的水排尽后,即说明烧瓶内已充满所收集的气体。‎ ‎(3)若烧瓶是干燥的,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应为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这是因为只有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CH4、NH3等,当由A口进气后,才能在烧瓶最上方逐渐积聚,产生的压强将瓶内空气由B口排出,直至所收集的气体充满整个烧瓶。‎ ‎(4)浓硫酸为强氧化性的酸性干燥剂,其干燥气体的范围为非还原性的中性及酸性气体。进行干燥时,气体的流向应遵循“长进短出”的原则,所以除NH3(为碱性气体)、H2S(为还原性气体,易被浓硫酸氧化)外,其余气体均可由浓硫酸干燥。‎ 答案:(1)②④⑦⑧;(2)①③⑥,A;(3)①③⑤;(4)①② ③④⑥⑧,B。 ‎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