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选练习题6及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选练习题6及答案

‎2019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选练习题(6)及答案 一、选择题 ‎1、频闪照相是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照相方法,在同一张相片上记录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是小球在竖直方向运动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的频闪周期为T, 利用刻度尺测量相片上2、3、4、5 与1 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一定处于下落状态 B.小球在2位置的速度大小为 ‎ C.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D.频闪照相法可用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答案】D ‎【链接】(2019·宁波效实中学期中)“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t)时刻距离海面的深度为(  )‎ A. B. C. D.vt0 解析:选A.“蛟龙号”潜水器加速度a=,减速上浮时距离海面深度H=,经t0时间上升距离h=vt0-,此时到海面的距离为H-h=,A正确.‎ ‎2、(2019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如图所示,一倾角为的斜面体置于固定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之间,斜面体恰好与物体A、B接触,一质量为m的物体C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此时斜面体与A、B均无作用力。若用平行于斜面体的力F沿斜面向下推物体C,使其加速下滑,则下列关于斜面体与物体A、B间的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物体A、B均无作用力 B. 对物体A有向左的压力,大小为 C. 对物体B有向右的压力,大小为 D. 对物体A有向左的压力,大小为 ‎【答案】A ‎3、(2019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期中)如图所示,A、B、C、D是水平面内同一直线上的四点,且AB=BC=CD,在A点正上方的O点以水平抛出一小球,刚好落在C点,小球运动的轨迹与OD的连线交于E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经过E点与落在C点的水平位移之比是2:3‎ B. 小球经过E点与落在C点的水平位移之比是3:4‎ C. 小球经过E点与落在C点时重力做功的比为5:9‎ D. 小球经过E点与落在C点时重力做功的比为7:16‎ ‎【答案】A ‎4、固定于正方形四角上的四个等量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正方形两条邻边的中垂线,O点为中垂线的交点,P、Q分别为cd、ab上的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两点的电势相等 B.P点场强大于Q点场强 C.若在O点放一正点电荷,则该正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不为零 D.将某一负电荷由P点沿着图中曲线PQ移到Q点,此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答案】AB ‎5、有两个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Ⅰ中的磁感应强度是Ⅱ中的k倍,两个速率相同的电子分别在两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与Ⅰ中运动的电子相比,Ⅱ中的电子(  )‎ A.运动轨迹的半径是Ⅰ中的k倍 B.加速度的大小是Ⅰ中的k倍 C.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Ⅰ中的k倍 D.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Ⅰ中的相等 ‎【答案】AC ‎6、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B.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 C.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 D.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E.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 ‎【答案】BDE ‎【解析】根据热力学定律,气体吸热后如果对外做功,则温度不一定升高,说法A错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说法B正确;理想气体等压膨胀对外做功,根据=恒量知,膨胀过程一定吸热,说法C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说法D正确;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时,温度相等,如果这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说法E正确.‎ ‎7、如图,一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斜面垂直,则( ) ‎ A.滑块不可能只受到三个力作用 B.弹簧不可能处于伸长状态 C.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 D.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mg ‎【答案】D ‎【解析】弹簧与斜面垂直,所以物体要静止在斜面上必须受斜面的摩擦力,这样才能平衡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有摩擦力则必有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弹簧不知是伸长、压缩还是原长,所以D正确。‎ 二、非选择题 ‎(2019届江苏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提供如下实验器材:‎ A. 待测电源(电动势约12 V、内阻约1 Ω、最大允许电流2 A)‎ B. 电流表A(量程1 A)       C. 电流表G(量程1 mA、内阻约50 Ω)‎ D. 电阻箱(0~99 999.9 Ω) E. 滑动变阻器(0~20 kΩ)‎ F. 滑动变阻器(0~1 kΩ) H. 滑动变阻器(0~50 Ω)‎ J. 定值电阻(阻值5 Ω) K. 定值电阻(阻值100 Ω)‎ L. 开关、导线若干 ‎(1) 将电流表G改装成电压表,需要测量电流表内阻Rg,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步骤如下:‎ ‎①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1前,变阻器R1的滑片移到________(选填“最左端”或“最右端”).‎ ‎② 闭合S1,断开S2,调节R1使电流表G满偏.‎ ‎③ 闭合S2,保持R1阻值不变,调节电阻箱R2的阻值,使得电流表G半偏,读出电阻箱示数R,则电流表G的内阻Rg=________.‎ ‎(2) 将电流表G改装成量程为15 V的电压表,已测得Rg=52.0 Ω,则与电流表G串联的电阻箱R2的取值应为________Ω.‎ ‎(3) 用图乙电路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滑动变阻器R3选用________,定值电阻R0选用________.(选填器材序号)‎ ‎(4) 根据实验测得数据作出电压表读数U与电流表A读数I间的关系图象(图象未画出),由图象读出I=0时U=12.1 V,图线斜率绝对值为5.9 V/A,则电源电动势E=________V,电源内阻r=________Ω.‎ ‎【答案】 (1) 最左端 R (2) 14948.0 (3) H J (4) 12.1 0.9‎ ‎(3)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小,便于精细调节,故选H,因电流表量程为1A,定值电阻若选100Ω,则测量电流的大小及大小变化范围就非常小,故定值电阻应选J。‎ ‎(4)由图乙,将定值电阻等效为电源内阻,I=0时,路端电压即为电动势E=U=12.1 V,图线斜率绝对值为等效内阻的大小,则电源实际内阻为r=5.9 -5=0.9Ω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