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天津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天津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 思想政治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思想政治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II卷4至5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A C B C A D B B D D ‎1. 2009年初,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项改革有利于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答案:C ‎【解析】本题以2009年初“两会”前的热点及焦点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分配制度、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等交叉知识点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我国政府推出的新医改方案其目标在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的职能,目的就在于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选C项。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并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故A项不选,其目的也不是在于调节过高收入,故B项不选,该题容易选D项,但是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其目的并在于体现优势互补,应该是对于城乡尤其是农村都是有利的举措。‎ ‎2. 海尔集团在海外争创全球化品牌的同时,在国内抢抓“家电下乡”机遇,实施了“即需即供”的商业模式,建立了“销售到村”的营销网、“送货到门”的物流网、“服务到家”的服务网。目前,海尔集团“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在全国已占到了43%的市场份额。海尔集团能取得上述业绩主要在于 A.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        B.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力 C.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D.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答案:A ‎【解析】本题以当前的大热点国际金融危机和“家电下乡”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企业经营成功的要素、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措施等主干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探究参与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在“家电下乡”的利好政策的机遇下,海尔集团一方面实施了“即需即供”的商业模式,又建立了各种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为其赢得了不菲的市场份额,是其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的诠释。这里材料稍微长些,但是抓住了“实施了”“建立了”等关键词,就不难选出A项。‎ ‎3. 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 答案:C ‎【解析】本题以09年石油价格下调为背景,考查学生相关商品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等多个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探究参与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从选项看,C项体现的是汽油和汽车这两种互补品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反比关系。A项汽车价格与汽车需求量 之间应为反比关系;B项汽车购置税越高,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量奖越小;D项居民收入越高,对汽车的需求量也将对大。本题难度不大,但是概念的理解很重要,看图时候亦应当谨小慎微,一步一步推理,不能图快而导致误选。‎ ‎4. 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答案:B ‎【解析】本题是高考题型中常见的哲学寓意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较难题。首先要对题干蕴含的哲理弄懂,题干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丝瓜”和“南瓜”对话,揭示的是每个人都有优点,应取长补短,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化。对照题肢选项,A项说的是意识反映客观事物的差异性。D项体现的是不能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C项易选错,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和题意稍微有偏差。只有B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论证了人有长处也有短处。对别人,要善于欣赏其长处,但也不能忽略其短处,必须全面地认识一个人;对自己,要珍视自己的长处,做到自尊、自信,又要正视自己的短处,避免狂妄自大。故选B项。‎ ‎5. 漫画《赛跑》启示我们在成长道路上要 A.发挥主观能动性,锲而不舍 B.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 C.明确人生目标,锐意进取 D.增强竞争意识,自立自信 答案:C ‎【解析】本题是高考题型中常见的漫画题。考查学生通过对漫画本身的解读,挖掘出其与当下时政热点的契合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属于较难题。首先要对漫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紧盯。从漫画的标题看是“赛跑”,从题干的要求是,“赛跑”启示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应如何去做。再从画面看,“圆规”其实暗指一个“人”在“微笑”,左手伸出大拇指,右手叉腰,圆规的两个脚,一个是圆点,另一个是如何画出人生的轨迹图,因此,对漫画的最好的理解是,只有明确人生目标,锐意进取,才能走的更远,走的更完美。故选C项。‎ 人民公园是天津市仅存的清代私家园林。该公园改造方案曾计划拆除砖砌围墙,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市民纷纷建言献策,网友踊跃发帖讨论。有关部门认真听取 意见,汲取合理建议,决定遵循中式园林习制,不拆围墙,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塑昔日江南园林景观。回答6~7题。‎ ‎6. 人民公园改造方案的制定过程是 A.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B.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答案:A ‎【解析】本题以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的过程中,各地政府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背景。考查的是对辩证法几个主干方法论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题干看,人民公园改造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天津市相关部门一方面认真听取市民意见,汲取其合理建议,另一方面又遵循中式园林习制。体现了既肯定、又否定的“扬弃”的辩证法思想。‎ ‎7. 人民公园改造方案的完善体现了 A.民主监督,有序参与         B.民主实践,亲力亲为 C.民主管理,建言献策         D.民主决策,科学规划 答案:D ‎【解析】本题以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的过程中,各地政府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背景。考查的是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知识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人民公园的改造方案的完善,听取了市民的建议,是一种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的体现。应选D项。‎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回答8~9题。‎ ‎8. 中央领导最近指出,党的干部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进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说建设学习型政党是.‎ A.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需要 B.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C.知识经济时代对党员的客观要求 D.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需要.‎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当前的“学习型社会”为背景。考查的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考核。旨在考查学生关注重大时事,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较易题。本题通过用一个关于书籍重要性的引言为预设背景,题干以中央领导的讲话为依托,要求学生理解从根本上建设学习型政党,从根本上的要求,从四个选项看,都是其目的,但是只有B项是根本要求,其它选项都可以归因为B项。.‎ ‎9. 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承接上一题,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背景。主题是“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读书活动的作用。考查的是文化的作用这一核心知识点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题属于中等难度题。③小项不准确,并非只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①小项不合题意,亦不准确,文化能促进人而不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②、④小项准确第体现了提干的关键词“激发、增强”“把握、实践”。故选B项。‎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回答10~11题。‎ ‎10.党和政府的做法体现了 A.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C.对少数民族当家做主权利的保障    D.对少数民族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支持 答案:D ‎【解析】本题以重大时政2009年西藏民主改革50年为背景。考查的是党和政府关于民族政策知识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较难题。从题肢的指向看,问的是党和政府的做法体现的是什么,只有D项准确地体现了材料中党和政府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的目的,A项容易错选,但是与题干的中心不合,并不是党自身如何加强文化建设,B、C两项则各有偏颇,一个缩小、一个扩大概念。.‎ ‎11. 上述材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承接上两题题。考查的对中华文化特征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较易题。从题干的主题看,因为藏族人民的作品《格萨尔王传》流传千年,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而各民族文化又属于中华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党和政府需要抢救并整理,保护中华文化的瑰宝。②在材料中并未得到体现。而由于各族文化的差异性很大,所以③是不准确的。故选D项。.‎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 思想政治部分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题,共56分。‎ ‎12、(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说明图2、图3各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针对图3所反映的现象,回答我国应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8分)‎ ‎【解析】该题属于高考题型中最常见的图表题,是《经济生活》模块考试中的常态题型。旨在考察学生如何从给定的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调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能力。对于表格题,要求根据图表或材料概括其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传统的考查形式。对于图表2和图表3,需要运用“比较法”即“两看三比一提炼”。“两看”指一看标题,找准大体方向;二看注释。“三比”即横比、纵比、合比,全方位比较表格中的数据,从中得出变化和趋势;最后提炼,从图表给定的数据或信息提炼出观点和结论,注意坚持从数据到术语、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践、从成绩到问题等原则,做到规范表述。‎ 后面一小问,则是要求我国具体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这里注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全方位、多角度思考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但是要注意不是泛泛而谈,要紧紧围绕金融危机这个背景。‎ 第二问,从题干指向上看,要求的是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知识作答。这题难度较大,要求对整个《经济生活》教材体系有很好的把握,如果没有抓住题干指向,该题很容易流于泛泛之谈。从指向本身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是公有制为基础;从市场经济发展来看,市场体系不断趋于完善的,从市场经济的弱点来看,尤其是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面前,国家的宏观调控显得非常有必要。‎ 答案:‎ ‎(1)①图2表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美、欧经济增速均下滑,但中国经济增速仍高于美、欧;图3表明我国的投资比重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居民消费比重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②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实行积极地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材料二 胡锦涛在伦敦金融峰会上指出:“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继续显现,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支撑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根基没有动摇。”‎ ‎(2)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9分)‎ 答案:‎ ‎(2)①公有制为主体,增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 ‎②不断完善的市场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行基础。‎ ‎③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了政府调控经济的有效性。‎ ‎13、2009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发展提出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市政府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并组织数千名干部下基层,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改善民生,推出了十八项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履职能力,举办专门辅导讲座;为审慎行使权力,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上述举措收到良好效果,今年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1)联系材料,说明市政府的上述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联系材料,说明天津市是如何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12分)‎ ‎【解析】该题仍然属于对当今时政热点考察,以“保增长、促发展”为出题背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懂得地方政府是如何亲力行为来躲过难关,促进本市经济发展的。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第(1)问,首先要注意题目的指向,部分学生对“政府”很“感冒”,一看到“政府”两个字眼就避开题目指向上的哲学要求。对于这种没有具体指向是运用哲学哪一方面知识分析的题目,注意拓宽思维角度,可以分别常识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多方面知识作答。第(2)问,思维角度换成了政治生活知识,紧紧抓住“为人民服务”这个政府的宗旨,答题不能偏离这一主题。‎ 答案:‎ ‎(1)①市政府的举措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②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③改善民生的举措体现了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④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体现了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2)①市政府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推动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切实履行了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②推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的措施,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举办专门辅导讲座,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增强了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14、(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志愿者活动在国际社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其影响下,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也走过了十几年的光辉历程。.‎ 从“乐善好施”的先哲古训,到“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无数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类道德情感的华彩乐章,当今,中国青年志愿者又高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旗帜,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发展世界现代文明谱写出崭新诗篇。‎ ‎(1)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传统美德是如何发扬光大的。(7分)‎ ‎(2)有人认为,青年志愿者应该是“大公无私”的,也有人认为应该是“先公后私”的。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解析】该题是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出现的志愿者行为体现的道德行为,演化而成的一道题目,材料把“志愿者行动”从古至今,从中到外进行了理论与现实的概述。第(1‎ ‎)问要求考查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传统美德是如何发扬光大。该题难度不大,基本上可以把志愿者行动看成是一种传统美德,转化成教材的熟悉知识点“传统文化”,如何发扬光大传统文化呢,这样通过知识点的迁移,容易把握该题。第(2)问,其实是一个类似于辨析题性质的问题,回答时候要注意选取角度,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方面去作答,但是要注意不要同时作答两个观点,也不是要求去区别、辨析这两个观点。‎ 答案:‎ ‎(1)‎ ① 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中发展。‎ ② 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升华。‎ ③ 在顺应时代要求中创新。‎ ‎(2)‎ 参考答案一:赞同第一种观点。大公无私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应该作为当代青年的不懈追求,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志愿者活动中去。‎ 参考答案二:赞同第二种观点。先公后私是一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这有利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持续发展,有助于更多青年加入志愿者行列。‎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明朝的“鱼鳞图册”‎ 文综历史部分 ‎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答案:C ‎ ‎【解析】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在这一制度下太子亡就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长孙继承王位。‎ ‎2.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答案:D ‎【解析】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逐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 ‎3.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都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克利斯提尼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并设立设立五百人会议,在希腊确立了民主政治。而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的是梭伦,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的则是伯里克利。‎ ‎4.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答案:D ‎【解析】A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口号,B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C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D项才是梁启超的思想主张 ‎5.‎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答案:Cw.w.w.k.s.5.u.c.o.m ‎【解析】青岛问题即山东问题,力争青岛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反帝性质,曹汝霖和章宗祥是北洋军阀的代表,反对他们两人体现了反封建。而A、B、D信息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 ‎6.右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 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创建于1932年的天津某企业商标)‎ 答案:D ‎【解析】A项是天津固有的自然优势,图片信息提示该企业创办于1932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应该是南京国民政府。‎ ‎7.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B ‎【解析】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应该属于现实主义作品。‎ ‎8.右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 A.实现“凯恩斯计划”‎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答案:B ‎【解析】从图标中“word bank ”可以明显看出,该组织是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最初主要致力于战后西欧经济的复兴,后转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则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的目的,都不是世界银行成立的初衷。 ‎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各民主政体形式由本国国情决定。回答9~10题。‎ ‎9.1787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是总统制,最初也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它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也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w.w.w.k.s.5.u.c.o.m ‎10.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答案:C ‎【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标志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与材料1954年12月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是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中共八大召开都是在1956年。‎ ‎11.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A.以土地换和平 B.按宗教地区分治 C.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答案:A ‎【解析】土地换和平是阿以谈判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即让以色列通过归还它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人领土,来换取与阿拉伯人的和平相处。这一原则是在1991年10月,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有关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上阿以确定的。 ‎ ‎12.(40分)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                       ――《汉书□食货志》 ‎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                   ――《贞观政要□君道》‎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6分)‎ 材料三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2分)‎ 材料四 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拔款给贫困者以社会违法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如何确立福利制度?(2分)这种制度有何作用?(3分)‎ 材料五 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4)依据材料五归纳出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4分)‎ 材料六 1980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撞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80年又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5)指出材料六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2分)结合说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其原因。(8分)‎ ‎(6)综上,谈谈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教训。(4分)‎ ‎【解析】(1)民本思想是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治国的基本思想,要注意把材料一、二结合归纳得出,唐太宗的民生思想结合教材知识概括即可。(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经过了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发展,比较内容的差异即可,变化的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但大的历史背景还是国共合作。(3)立法的手段在材料四中体现比较明显,作用可以结合现实以及福利制度实施的目的来考虑。(4)材料中反映的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要注意从部门比例和人民生活两个方面概括。(5)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了巨大,但也存在重大失误,当然最大失误还是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发展”很多,但关乎国计民生的还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6)民生方面的经验教训,对比古今,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和得失,不难得出。‎ ‎【答案】‎ ‎(1)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农本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 ‎(2)平均地权。增加“节制资本”。 第一次国共合作。‎ ‎(3)通过立法形式(通过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政策等)。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4)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社会矛盾尖锐,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5)“文化大革命”。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不注重民生,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13.(16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 ‎ ‎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4分)‎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2分)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2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2分)‎ ‎【解析】(1)材料一中能直接得出的原因就是英国的请求,但结合所学知识,在了解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面临的险恶环境,才能得出包围滇缅公路这条中国获取国际援助的生命线的原因。(2)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回顾近代中国屈辱的外交,并联系材料一的内容不难得出。开罗宣言的内容属于基础知识的记忆。(3)《四国宣言》鉴定于1943年,因此不仅要从他们的宗旨还要从当时来分析其签订的主要目的(4)二战既然基于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而胜利,那么当今世界对于所面临重大问题更应该团结、合作。‎ ‎【答案】(16分)‎ ‎(1)英国请求中国求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 ‎(2)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发表《开罗宣言》。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3)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 ‎(4)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 地理部分 第Ⅰ卷 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图1),回答1-2题。‎ 1. 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淀 ‎2. 湖泊的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 ‎【命题意图】:考查考生对示意图信息的提取、辨析、应用。‎ ‎【关联考点】:环境问题、湖泊消亡、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解题思路】:阅读三幅图,注意各图中的地理要素的变化,如:植被、生物、地形地貌等。‎ ‎(1)湖泊消亡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所谓自然消亡,即因湖泊内生物群落的生老病死、新陈代谢等使湖底淤泥、腐殖质变多、增厚,致使湖底抬升、水深变浅,逐渐演变 ‎(2)湖泊的消亡过程也是湖区物种、地形、气候、植被等地理要素发生变化的过程,他们都具有统一衍化的过程,是整体性的体现。‎ ‎【答案】:1.D 2.A ‎ ‎【区分度】:低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3-4题。‎ ‎3. 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A. 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 B. 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 C. 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 D. 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 ‎4. 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 A. a B. b C. c D.d ‎【命题意图】:考查考生读图、辨析能力;运用原理规律知道生产生活的能力。‎ ‎【关联考点】: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河流的搬运与堆积作用(地转偏向力)‎ ‎【解题思路】:‎ ‎(3)判读等高线地图,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分析地形地貌;甲处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地形开阔,为聚落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用地空间。且平坦的地形便于生产活动的进行,如: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农业生产的开展等。‎ ‎(4)如图中辅助线所示,该线为山谷线,在地表径流(谷地水流)的侵蚀、搬运作用下,C处金矿物质可被版运动D处并堆积、存留。‎ ‎【答案】:3.C 4.D ‎ ‎【区分度】:中 科考队员在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拍摄了太阳照片。观察照片(图3),回答第5题。‎ ‎5. 太阳位于a所指位置时,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 A. 正北 0:00 B. 正北 12:00‎ C. 正南 0:00 D. 正南 12:00‎ ‎【命题意图】:考查考生对示意图的辨析能力;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实际现象的能力。‎ ‎【关联考点】:太阳视运动过程 ‎【解题思路】:‎ ‎ 如图所示,此时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正好位于中天位置,因此地方时应为正午12:00;该地为北极点附近,故与各方位的相对方向皆为正南。‎ ‎【答案】:5.D ‎ ‎【区分度】:中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图4),回答6~7题。‎ ‎6. 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 abc B. acd C. abd D. bcd ‎7. 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 a B. b C. c D.d.‎ ‎【命题意图】:考查示意图的判读;运用所学原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联考点】: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人口问题的产生机理。‎ ‎【解题思路】:‎ ‎(6)从四幅图中分析,1图中人口老龄化异常严峻,可能原因:青壮年劳动力迁出;2图与1图则情况相反;4图性别比例失衡,与其区域内产业特点对劳动力性别的要求有关系。‎ ‎【答案】:6.C 7.B ‎ ‎【区分度】:中 读图文(图5)材料,回答8~9题。‎ 葡萄酒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酿造而成。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量及消费量快速增长。‎ ‎8. 据图文材料分析,影响葡萄酒产业布局最主要的一组区位因素是 A. 原料、劳动力 B. 原料、市场 C. 技术、市场 D. 交通、能源 ‎9. 对图中葡萄酒产业特点的描述,符合图文信息的是 A. 以工业为基础,产业部门单一 B. 地域文化决定了葡萄酒的产量 C. 工业产品间都有“上下游”联系 D. 产业结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 ‎【命题意图】:示意图的判读、关联图的判读;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联考点】:工业区位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产业结构。‎ ‎【解题思路】:‎ ‎(8)从图中分析:葡萄酒工业的布局需要密切联系原料种植区,即要靠近葡萄产区,同时,该工业部门的工业产品又要面向市场;而原料---葡萄、产品---酒;都是不便储存和运输的;故选:B 。‎ ‎(9)该工业生产的结构流程包括原料加工、产品销售、废弃物回收处理、相关产业环节旅游,生成过程中,既可以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又兼顾环境效益。‎ ‎【答案】:8.B 9.D ‎ ‎【区分度】:中 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图6)和文字信息,回答10-11题。‎ ‎ ‎ 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 天气的空间变化。‎ ‎10. 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命题意图】: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分析、应用。‎ ‎【关联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 ‎【解题思路】:从图中分析,a、b区域目前正受到冷锋系统的控制,a在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b在锋前,气压低气温高,二者风力相当;同时冷锋雨区分布在锋前、锋后,故:降水状况、云量相当。‎ ‎【答案】:10.B ‎ ‎【区分度】:中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11. 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 A.形成原因 B.形成源地 C.移动路径 D.移动快慢 ‎【命题意图】:信息提取、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实际问题是本题的意图所在。‎ ‎【关联考点】:西北太平洋海域的台风运动路径。‎ ‎【解题思路】:发源于西北太平洋上的台风具有向西、西北、北运动的趋势。‎ ‎【答案】:10.B 11.C ‎【区分度】:低 第Ⅱ卷 ‎12.(30分)读图文(图7)材料,回答问题。‎ 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历了由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附近→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变化过程。‎ (1) 引起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除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外,还有_________;‎ ‎ 工业集聚地的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是________.(6分)‎ (2) 据图中信息说明,该区域城镇体系构成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等;‎ 京、津两城市都建有中心商务区(CBD)的共同条件是_________。(9分)‎ ‎ (3)图中所示调水工程建成后,将对调入区自然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6分)‎ 近年来,天津北部山区开发了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果蔬、吃农家饭等。‎ ‎ (4)山区农家乐旅游活动吸引城市游客的原因是_________;这种旅游活动对区域文化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若游客数量大幅度增加,旅游管理部门应根据___________,合理控制游客数量。(9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区域图的辨析;区域特点的分析、阐述;‎ ‎【关联考点】:华北地区的区域特征、旅游资源的开发 ‎【解题思路】:略 ‎【答案】:‎ ‎ ‎ ‎(1)城市规模扩大(利用廉价土地、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变了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使城市功能区更加明确、促进城市功能区的分化)。‎ ‎ (2)城镇之间交通便捷(城镇之间形成了交通网络);各城镇功能不同(各城镇分工明确);城镇规模大小不同(城镇形成等级序列)。(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人口规模大(都是超大城市、服务范围广、经济发达)。‎ ‎ (3)补充水源;保护动植物资源;调节区域气候;促进水循环;保护湿地;缓解地面沉降。(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 (4)城乡景观差异大(山区景观有特色、山区民风民俗有特色);有助于城乡文化交流;环境容量。‎ ‎【区分度】:中 ‎13.(26分)读区域图(图8)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________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分)‎ ‎(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9分)‎ (1) 据气候统计图概括,甲区域N城市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乙区域K城市降水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其中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8分)‎ ‎【命题意图】:考查考生区域地理问题的分析、辨识、对比、归纳能力。‎ ‎【关联考点】:密西西比河、莱茵河流域的地理特征比较;流域治理与开发、气候判断与比较。‎ ‎【解题思路】:略 ‎【答案】:‎ ‎(1)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 (2)①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 ‎②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 ‎③下游地势低平(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 ‎ (3)N城市:冬季温暖,夏季炎热;K城市:季节分配均匀;乙。‎ ‎【区分度】:中 www.ks5u.com www.ks5u.com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