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41
2016年甘肃省兰州十一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1-12小题每题1分,13-25每小题小题每题2分,共3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冰雪融化 C.干冰升华 D.铁丝生锈 2.下列各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相似的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B.锌、镁 C.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D.稀盐酸、稀硫酸 3.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 A.CO2 B.CO C.NO2 D.可吸入颗粒物 4.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秸秆回收利用,不露天焚烧 B.预防传染病,不回收塑料制品 C.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D.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5.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纳米铜的性质 B.C60的组成 C.单晶硅的结构 D.无人机的研发 6.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特性 A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隙 B 物体的热胀冷缩 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C 湿衣服晾干 分子是运动的 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A.A B.B C.C D.D 7.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O2 B.N2 C.CO2 D.稀有气体 8.元素周期表中锌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有30个质子 B.是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9.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10.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NH4 NO3 B.KHCO3 C.KH2PO4 D.NH4 Cl 11.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12.正确理解化学概念学习化学知识非常重要.下列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就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B.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相等 C.中和反应就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3.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显酸性 B.y一定是水 C.z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D.z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1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A.Ca B.Si C.Al D.O 15.对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四个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判断不正确的是( ) ①C+O2CO2 ②H2CO3═H2O+CO2↑ ③CO+CuOCu+CO2 ④2HCl+Na2CO3═2NaCl+CO2↑+H2O. A.①是化合反应 B.②是分解反应 C.③是置换反应 D.④是复分解反应 16.化学实验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8.55mL水 B.称量固体药品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纯度 17.高铁酸钾是一种能氧化、杀菌、脱色、除臭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K2FeO4,其中Fe元素的化合价是( ) A.+6 B.+4 C.+3 D.+2 18.下列对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找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C.根据“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19.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类别物质( ) A.氧化物生石灰、氯酸钾、氧化铜 B.盐食盐、纯碱、苛性钠 C.有机物甲烷、碳酸、葡萄糖 D.腐蚀性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 2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 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 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21.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乙有气泡产生;再取一小块甲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乙>甲>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乙>丙>甲 22.绿茶中的茶多酚(化学式为C22H18O11)具有解毒和抗辐射作用.下列关于C22H18O11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属于化合物 C.该物质由22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 D.该物质完全燃烧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3.下列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B. 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C.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中,a使用催化剂,b未使用催化剂 2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适量的稀盐酸 C MgCl2溶液 盐酸 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FeSO4溶液 CuSO4 过量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25.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0 2.0 3.0 2.0 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2.4 5.4 A.X=2.0,乙可能是催化剂 B.甲和丙是反应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1:2 D.丁一定是化合物 二、填空题: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26.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 ; (2)硫酸铜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 ; (3)2个亚铁离子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27.小敏为自己准备的午餐食谱如图: 主食 馒头、米饭 副食 红烧牛肉、清蒸鲈鱼 饮料 酸奶、白开水 (1)妈妈建议增加凉拌黄瓜、清炒芹菜,从营养均衡方面考虑黄瓜、芹菜可以为人体提供身体必须的 ,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2)妈妈告诉小敏牛奶是日常饮食中钙的较好来源,青少年缺钙会引起 ; (3)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和 六大类. 28.我国纪念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水资源,另一方面要 ; (2)我省部分地县多年干旱,严重缺水,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水资源迫在眉睫. ①打井取用地下水, 可用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②取用浑浊的河水,加入明矾处理后,再用活性炭处理.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 ③干旱地区容易发生火灾.消防员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 . 29.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H是红褐色沉淀.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E ; (2)写出B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 F+G→H的化学方程式: . 三、简答题:本大题3小题,共18分. 30.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铁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生锈,这是铁与 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2)洗涤剂能洗涤油污,这是利用洗涤剂的 作用; (3)金属锡可以加工成锡纸,主要利用锡的 . 31.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在40℃时A、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2)a点是A、B两条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 ; (3)20℃时将20gA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若B中含有少量的A杂质,要提纯B选择的方法是 . 32.草酸又名乙二酸,广泛存在于植物源食品中.草酸有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及腐蚀作用,极易经表皮、粘膜吸收引起中毒. 【提出问题】草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Ⅰ.草酸是一种有机酸,又名乙二酸,化学式为H2C2O4; Ⅱ.草酸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隔绝空气并加热会发生分解反应. 【实验探究】 (1)向盛有草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 ,说明草酸溶液显酸性. (2)小明同学根据草酸中含有H、O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肯定有 . (3)生成物中可能有碳的氧化物,小军提出猜想: ①猜想Ⅰ:只有CO2 ,猜想Ⅱ:只有CO ,猜想Ⅲ: 他们将草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的装置(假设A、B装置都是充分反应). ②实验时,装置A和D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证明猜想成立,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 ; ④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 ;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处理方法是 . 【实验结论】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四、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共16分. 33.某同学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并用提纯后的氯化钠来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请填空并回答有关问题: (1)按下面步骤提纯粗盐: ①取一定质量的粗盐样品,加水溶解; ②通过 操作将泥沙除去; ③将滤液移入蒸发皿,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 (2)在上述实验(1)的三个步骤中,都使用了同一仪器(填名称);它在步骤①和③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步骤 ①的目的是 ;步骤③的目的是 . (3)利用上述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晶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①溶液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②量取所需的水应选用 mL的量筒. 34.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可以选择装置 (填字母)制取并收集CO2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4)通常情况下,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来制取SO2.实验室制取S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选择F装置收集SO2,气体应该从口 (填“a”或“b”)进入,实验结束后剩余的SO2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的化学方程式 .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35.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矿黏合剂.其化学式为Na2SiO3.请计算: (1)Na2Si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Na2SiO3中硅、氧两种元素质量比是 ; (3)24.4g硅酸钠中含有钠元素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36.现有家庭食用碱样品8g(主要成分Na2CO3和NaCl),向其中加入100克某未知浓度的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请计算: (1)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016年甘肃省兰州十一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1-12小题每题1分,13-25每小题小题每题2分,共3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冰雪融化 C.干冰升华 D.铁丝生锈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铁丝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各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相似的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B.锌、镁 C.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D.稀盐酸、稀硫酸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结合具体的物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B、锌和镁都属于金属,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属于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属于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构成结合物质的类别进行. 3.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 A.CO2 B.CO C.NO2 D.可吸入颗粒物 【分析】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不同地区的首要污染物有所不同. 【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不是空气污染物,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A正确; B、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B错误; C、二氧化氮是空气污染物,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C错误; D、可吸入颗粒物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空气污染指数”这一个基础知识点,要熟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尤其是空气的污染及其污染物的来源等与大气污染相关的考题是中考比较热门的考点. 4.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秸秆回收利用,不露天焚烧 B.预防传染病,不回收塑料制品 C.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D.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分析】环保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防止环境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等,根据是否能达到这一理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秸秆回收利用,不露天焚烧,能防止环境污染,符合环保理念; B、不回收塑料制品,会造成大量的白色污染,不符合环保理念; C、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可以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 D、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 故选B. 【点评】“低碳、环保”理念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增强环保意识、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纳米铜的性质 B.C60的组成 C.单晶硅的结构 D.无人机的研发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所以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除了“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外的所有方面. 【解答】解:A.研究纳米铜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故正确; B.物质的组成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故正确; C.物质的结构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故正确; D.无人机的研发是军事科技方面研究的范畴,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研究范畴的考查,是选项过程的具体探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6.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特性 A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隙 B 物体的热胀冷缩 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C 湿衣服晾干 分子是运动的 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B、物体的热胀冷缩,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C、湿衣服晾干,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O2 B.N2 C.CO2 D.稀有气体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 8.元素周期表中锌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有30个质子 B.是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0,表示原子序数为3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0,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锌,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故选项说法错误. D.锌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9.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分析】根据能源的种类进行分析,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解答】解: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A、煤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C、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正确. D、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新能源是中考的热点,了解常见的新能源范畴、种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NH4 NO3 B.KHCO3 C.KH2PO4 D.NH4 Cl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KH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C、KH2PO4中含有磷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D、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11.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分析】A、根据灭火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煤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进行判断; C、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 D、根据可燃性的气体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 【解答】解:A、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盖上锅盖,使油隔绝氧气而熄灭,故A正确; B、煤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因此冬天用煤取暖时不能封闭门窗,故B错误; C、小煤窑里常常含有一定量的甲烷,如果甲烷的浓度达到了甲烷的爆炸极限,遇明火会发生爆炸,从而导致安全事故,故C错误; 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煤气有可燃性,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引爆可燃性气体,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 12.正确理解化学概念学习化学知识非常重要.下列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就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B.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相等 C.中和反应就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分析】A、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有的含氧化合物有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分析即可; C、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D、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两种元素,例如碳酸中含有氧元素,它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 B、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强调“参加反应”,故B错误;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属于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C错误;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3.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显酸性 B.y一定是水 C.z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D.z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分析】依据pH的应用范围在0~14之间,当pH=7时水呈中性;pH<7时水呈酸性,pH愈小,酸性愈强;当pH>7时水呈碱性,pH愈大,碱性愈强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A、x的pH为2,小于7,呈酸性,故A正确; B、y的pH为7,所以呈中性,但呈中性的溶液不一定是水,如氯化钠的溶液也是中性的,故B错误; C、z的pH为10,大于7,呈碱性,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C正确; D、z的pH为10,大于7,呈碱性,因此z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溶液PH与酸碱性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知道pH的变化规律结合自身的识图分析能力,属常规基础知识考查题. 1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A.Ca B.Si C.Al D.O 【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及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进行分析. 【解答】解:地壳中各元素及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所以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 故选D. 【点评】记住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即可. 15.对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四个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判断不正确的是( ) ①C+O2CO2 ②H2CO3═H2O+CO2↑ ③CO+CuOCu+CO2 ④2HCl+Na2CO3═2NaCl+CO2↑+H2O. A.①是化合反应 B.②是分解反应 C.③是置换反应 D.④是复分解反应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解:①C+O2C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②H2CO3=H2O+C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③CO+CuOCu+CO2,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④2HCl+Na2CO3═2NaCl+CO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化学实验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8.55mL水 B.称量固体药品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纯度 【分析】A、根据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左物右码考虑. C、根据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解答】解:A、量筒最多精确到0.1mL,因此不可能用10mL量筒量取8.55mL水量,故选项错误. B、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要左物右码;故选项说法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7.高铁酸钾是一种能氧化、杀菌、脱色、除臭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K2FeO4,其中Fe元素的化合价是( ) A.+6 B.+4 C.+3 D.+2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铁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18.下列对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找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C.根据“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分析】A、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进行解答; 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出元素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进行解答; C、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有气体生成或有水或有沉淀产生进行解答; D、根据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判断该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来解答本. 【解答】解:A、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故A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出元素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但是不能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故B错误; C、利用“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可判断物质的溶解性,因此,“酸、碱和盐溶解性表”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依据之一;故C正确; D、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所以根据溶解度曲线图能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正确理解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等可以提供信息,可以帮助对相关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9.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类别物质( ) A.氧化物生石灰、氯酸钾、氧化铜 B.盐食盐、纯碱、苛性钠 C.有机物甲烷、碳酸、葡萄糖 D.腐蚀性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定义解答; B、根据盐的定义解答; C、根据有机物的定义解答; D、根据浓硫酸、氢氧化钠都具有腐蚀性解答. 【解答】解:A、氯酸钾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 B、苛性钠是氢氧化钠,属于碱,故错误; C、碳酸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物的特征,属于无机物,故错误; D、浓硫酸、氢氧化钠都具有腐蚀性,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基本概念、物质分类,涉及氧化物、有机物、盐等,难度不大,注意对概念的理解. 2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 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 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分析】A、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解答; B、根据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耐腐蚀,铁制品表面易形成的铁锈疏松多孔解答; C、根据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解答; D、根据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自身溶液,但可以再溶解其它物质解答. 【解答】解:A、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也是酸和碱的反应,也能发生中和反应,故对; B、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耐腐蚀,铁制品表面易形成的铁锈疏松多孔不耐腐蚀,故错误; 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如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也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错误; 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但可以再溶解其它物,故错误. 答案:A 【点评】酸、碱、盐是初中化学最重点的部分,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运用,透彻理解概念是解题的必要前提. 21.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乙有气泡产生;再取一小块甲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乙>甲>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乙>丙>甲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解答】解: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乙有气泡产生,说明乙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甲、丙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乙>甲、丙;再取一小块甲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丙析出,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丙强,即甲>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乙>甲>丙.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22.绿茶中的茶多酚(化学式为C22H18O11)具有解毒和抗辐射作用.下列关于C22H18O11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属于化合物 C.该物质由22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 D.该物质完全燃烧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解答】解:A.由化学式可知,茶多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茶多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正确; C.茶多酚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茶多酚中含有碳元素,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下列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B. 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C.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中,a使用催化剂,b未使用催化剂 【分析】A、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碱性变弱,pH变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C、不饱和溶液加入溶质会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但达到饱和时就不再溶解了,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就不变了. D、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会使碱性减弱pH值减小,无限制接近7但不能等于或小于7,故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 B、一定压强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图象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 C、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会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但当达到饱和时就不再溶解了,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就不变了;图象应该是先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故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 D、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的速率,不会改变气体的质量,a使用催化剂,所需时间较短,反应速率较快;故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2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适量的稀盐酸 C MgCl2溶液 盐酸 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FeSO4溶液 CuSO4 过量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盐酸和MgCl2溶液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过量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5.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0 2.0 3.0 2.0 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2.4 5.4 A.X=2.0,乙可能是催化剂 B.甲和丙是反应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1:2 D.丁一定是化合物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利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多,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结合表中的信息及催化剂的特点判断甲是否是催化剂.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格中的数字可知:4.0+2.0+3.0+2.0=1.2+x+2.4+5.4,故x=2.0,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多,则可推测反应物为甲、丙,生成物为丁,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为催化剂. A、由上分析可知,x=2.0,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说法正确; B、由上分析可知,甲和丙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故说法正确; C、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4.0﹣1.2):(3.0﹣2.4)=14:3,故说法错误; D、由上分析可知,反应物为甲、丙,生成物为丁,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因此生成物丁一定是化合物,故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反应后质量和反应前进行比较,质量增加了说明是生成物,质量减少了是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 二、填空题: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26.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 Ne ; (2)硫酸铜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 SO42﹣ ; (3)2个亚铁离子 2Fe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H2O . 【分析】(1)氖气属于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2)硫酸铜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解答】解:(1)氖气属于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Ne. (2)硫酸铜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O42﹣.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2Fe2+. (4)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故答案为:(1)Ne;(2)SO42﹣;(3)2Fe2+;(4)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7.小敏为自己准备的午餐食谱如图: 主食 馒头、米饭 副食 红烧牛肉、清蒸鲈鱼 饮料 酸奶、白开水 (1)妈妈建议增加凉拌黄瓜、清炒芹菜,从营养均衡方面考虑黄瓜、芹菜可以为人体提供身体必须的 维生素 ,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2)妈妈告诉小敏牛奶是日常饮食中钙的较好来源,青少年缺钙会引起 佝偻病 ; (3)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和 油脂 六大类. 【分析】(1)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2)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人体所需营养元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分析. 【解答】解:(1)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所以从营养均衡方面考虑黄瓜、芹菜可以为人体提供身体必须的维生素. (2)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 (3)人体所需营养元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故答案为:(1)维生素;(2)佝偻病;(3)油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六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生理作用及缺乏症的掌握,比较简单,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这些知识也是中考中常考知识点. 28.我国纪念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水资源,另一方面要 防止水污染 ; (2)我省部分地县多年干旱,严重缺水,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水资源迫在眉睫. ①打井取用地下水, 肥皂水 可用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②取用浑浊的河水,加入明矾处理后,再用活性炭处理.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性 ; ③干旱地区容易发生火灾.消防员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 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 【分析】(1)爱护水资源要考虑节约用水一方面,还要从水污染方面考虑; (2)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方法是用肥皂水,根据日常生活软化硬水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 ③灭火的方法有:隔离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解答】解:(1)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仅占总量的1%左右,水资源是十分宝贵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故答案为:防止水体污染. (2)①检测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分,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常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故答案为:肥皂水;煮沸. 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 故答案为:吸附性. ③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故答案为: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点评】爱护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从我做起节约、爱护水资源. 29.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H是红褐色沉淀.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CO2 ,E Ca(OH)2 ; (2)写出B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 (3)写出 F+G→H的化学方程式: 3NaOH+FeCl3=Fe(OH)3↓+3NaCl . 【分析】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H是红褐色沉淀,则A为碳酸钙,B为氧化铁,H为氢氧化铁,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H是红褐色沉淀,则A为碳酸钙,B为氧化铁,H为氢氧化铁,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则C为二氧化碳,D为氧化钙,E为氢氧化钙,F为氢氧化钠,G为氯化铁. (1)C、E的化学式分别是CO2、Ca(OH)2. (2)B与稀盐酸反应,即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3)F+G→H,即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OH+FeCl3=Fe(OH)3↓+3NaCl. 故答案为:(1)CO2;Ca(OH)2;(2)Fe2O3+6HCl=2FeCl3+3H2O;(3)3NaOH+FeCl3=Fe(OH)3↓+3NaCl.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三、简答题:本大题3小题,共18分. 30.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铁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生锈,这是铁与 氧气或O2 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2)洗涤剂能洗涤油污,这是利用洗涤剂的 乳化 作用; (3)金属锡可以加工成锡纸,主要利用锡的 延展性 . 【分析】(1)根据铁生锈的知识分析. (2)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来分析解答. (3)根据锡的物理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 (1)铁生锈是铁在水和氧气共同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复杂化学变化的结果; (2)洗涤剂能洗涤油污,这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3)金属锡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被加工成锡纸,故填:延展性. 答案:(1)氧气或O2;(2)乳化;(3)延展性. 【点评】本题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掌握基础化学知识就能顺利解答此类试题. 31.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在40℃时A、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A>B ; (2)a点是A、B两条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 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3)20℃时将20gA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65 g; (4)若B中含有少量的A杂质,要提纯B选择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40℃时A、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 (2)a点是A、B两条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将20gA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5g; (4)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若B中含有少量的A杂质,要提纯B选择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故答案为:(1)A>B; (2)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65; (4)蒸发结晶.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草酸又名乙二酸,广泛存在于植物源食品中.草酸有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及腐蚀作用,极易经表皮、粘膜吸收引起中毒. 【提出问题】草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Ⅰ.草酸是一种有机酸,又名乙二酸,化学式为H2C2O4; Ⅱ.草酸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隔绝空气并加热会发生分解反应. 【实验探究】 (1)向盛有草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 红色 ,说明草酸溶液显酸性. (2)小明同学根据草酸中含有H、O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肯定有 H2O . (3)生成物中可能有碳的氧化物,小军提出猜想: ①猜想Ⅰ:只有CO2 CO2 ,猜想Ⅱ:只有CO CO ,猜想Ⅲ: CO和CO2 他们将草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的装置(假设A、B装置都是充分反应). ②实验时,装置A和D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证明猜想成立,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③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 干燥(CO)气体 ; ④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 黑色粉末变红色 ;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处理方法是 在D的导管出口点燃一支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 . 【实验结论】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H2C2O4CO↑+CO2↑+H2O . 【分析】【实验探究】 (1)依据石蕊试液遇酸能变红色分析解答; (2)根据甲酸的化学式意义分析解答; (3)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变化分析推测并解答; ②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答; ③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解答; ④根据一氧化碳能够还原氧化铜并生成铜解答; 【讨论交流】根据一氧化碳有毒解答; 【实验结论】根据反应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 【实验探究】 (1)显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 (2)根据蚁酸的化学式可以看出该物质中含有氢、氧元素两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出生成物中肯定有水; (3) ①根据甲酸的元素组成,生成水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③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CO)气体; ④一氧化碳能够还原氧化铜并生成铜,所以装置B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讨论交流】一氧化碳有毒,为防止污染空气,右边导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可以将一氧化碳燃烧掉. 【实验结论】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CO↑+CO2↑+H2O. 故答案为: 实验探究一: (1)红色; (2)H2O; (3)①CO和CO2 ②CO2+Ca(OH)2=CaCO3↓+H2O ③干燥(CO)气体; ④黑色粉末变红色; 【讨论交流】在D的导管出口点燃一支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答案合理均可给分) 【实验结论】H2C2O4CO↑+CO2↑+H2O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实验装置的特点和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共16分. 33.某同学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并用提纯后的氯化钠来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请填空并回答有关问题: (1)按下面步骤提纯粗盐: ①取一定质量的粗盐样品,加水溶解; ②通过 过滤 操作将泥沙除去; ③将滤液移入蒸发皿,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 (2)在上述实验(1)的三个步骤中,都使用了同一仪器(填名称);它在步骤①和③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步骤 ①的目的是 加速溶解 ;步骤③的目的是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 . (3)利用上述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晶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①溶液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②量取所需的水应选用 50 mL的量筒. 【分析】(1)根据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根据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等杂质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 (3)①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②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水的质量;进而由所需水的体积判断所需量筒的量程. 【解答】解:(1)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等杂质难溶于水,取一定质量的粗盐样品,加水溶解,使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泥沙除去)→将滤液移入蒸发皿,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蒸发; (2)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玻璃棒,它在步骤①溶解和③蒸发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①溶解中作用是搅拌,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③蒸发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滤液飞溅; (3)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 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5%=2.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2.5g=47.5g(合47.5mL),应选用50mL的量筒. 故答案为:(1)②过滤; (2)③玻璃棒,加速溶解,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 (3)②50.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所需的仪器、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4.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锥形瓶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2KCl+3O2↑ ; (3)实验室可以选择装置 BC (填字母)制取并收集CO2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CO2↑+H2O . (4)通常情况下,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来制取SO2.实验室制取S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字母),若选择F装置收集SO2,气体应该从口 a (填“a”或“b”)进入,实验结束后剩余的SO2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的化学方程式 2NaOH+SO2=Na2SO3+H2O . 【分析】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来制取SO2,因此不需要加热;若选择F装置收集SO2,气体应该从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配平即可. 【解答】解:(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锥形瓶 (2)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A;2KClO32KCl+3O2↑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BC;CaCO3+2HCl=CaCl2+CO2↑+H2O; (4)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来制取SO2,因此不需要加热;若选择F装置收集SO2,气体应该从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B; a;2NaOH+SO2=Na2SO3+H2O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气体的吸收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35.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矿黏合剂.其化学式为Na2SiO3.请计算: (1)Na2Si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22 ; (2)Na2SiO3中硅、氧两种元素质量比是 7:12 ; (3)24.4g硅酸钠中含有钠元素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解答】解:(1)硅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28+16×3=122.故填:122; (2)硅酸钠中硅,氧元素的质量之比28:(16×3)=7:12.故填:7:12; (3)24.4g硅酸钠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24.4 g××100%=4.6g,故填:4.6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6.现有家庭食用碱样品8g(主要成分Na2CO3和NaCl),向其中加入100克某未知浓度的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请计算: (1)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分析】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注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得到气体的质量图可知,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73g,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稀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注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得到气体的质量图可知,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 设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为y,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 44 x y z 2.2g x=5.3g y=3.65g z=5.85g (1)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100%≈66.3%; (2)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5.0%;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0.9%. 答案: (1)66.3% (2)5.0% (3)10.9%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细致地分析图示信息信息,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