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一 人教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一 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一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练朗读并理解古诗《蝉》。‎ ‎2.了解古诗托物言志的写法。‎ 重点:‎ 熟练朗读并理解古诗《蝉》。‎ 难点:‎ 了解古诗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教师过渡: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很多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是不一样的。需要我们仔细辨别。‎ ‎2.词句训练:你能说说下面句子中“便宜”一词的不同意思吗?‎ ‎(1)这家超市开展十周年店庆活动,商品比平时便宜了很多。(价钱低。)‎ ‎(2)我们不能总是想着去占公家的便宜。(不应得的利益。)‎ ‎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一)情境导入,揭示诗题。‎ ‎1.播放音频:播放一段蝉鸣声,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呢?‎ ‎2.激趣导入:同学们,蝉的别名叫“知了”。小时候,总以为蝉在夏天叫个不停,是因为它们怕热。其实不然他们是通过叫声来呼唤异性。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与“蝉”有关。(板书诗题:蝉)‎ ‎3.回顾学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 ‎(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悟诗情)‎ ‎4.揭题释题。(知诗人)‎ ‎(1)简介作者: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2)解释诗题:齐读诗题,说说你想象出一幅怎样的“蝉”的画面?‎ ‎①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蝉”的各种各样的图片 ‎②提出问题:诗题《蝉》只有一个字,难以看出作者的想法,那么作者写这首诗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我们带着问题去赏析整首诗吧。‎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读诗文)‎ ‎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读正音:教师范读、指名读。学生自由读。(要求:读通、读顺、读熟)‎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明诗意)‎ ‎1.学生默读诗句,教师出示自学要求:‎ ‎(1)边读边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2)质疑,在不懂之处作上标记。‎ ‎2.借助求助热线,解答疑惑,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求助热线1—结合插图理解古诗 求助热线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 求助热线3—向他人寻求帮助 ‎(1)“缕”: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綾”。‎ 这里代指蝉,同时暗示显宦身份。突出了“贵”的内涵 ‎(2)“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露”的特点是清亮,晶莹剔透,突出“清”的内涵。‎ ‎(3)“流响”:即流动的声音,指一声接一声的蝉声。“疏桐”:指树林。藉:同“借”‎ ‎(4)“居高”指蝉所居的梧桐之高,暗指其“饮清露”的品格之高。以物比人,不光是地位高,品格也高 ‎3.练习完整流利地朗读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赏析字词,体会情感。(悟诗情)‎ ‎1.教师过渡:诗人写了蝉的哪些特点?刻画出了蝉的什么形象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诗人从形态、食性、声音、吸食清亮晶莹露水等方面来写蝉,它能停在高树之上放声歌唱,不需凭借秋风,自己凭着实力就能把声音送出很远。‎ ‎3赏字析词:古诗创作最讲究炼字,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个字或词语?并说说理由 ‎(学生自读课文并准备发言)‎ 预设(1):“出”把蝉声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了蝉声的响度与力度,突出蝉声的远传。‎ 预设(2):“自”“非”两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同时说明蝉声传播得高远,不是凭借他物,而是蝉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实力。‎ ‎4.教师引读:蝉挂在高高的树梢,吮吸着清澈纯净的露水。蝉鸣一声又一声,飘向树林之外。蝉声远传的原因是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学生朗读全诗。)‎ ‎(五)赏读全诗,总结写法。‎ ‎1.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你在诗中明白了什么?‎ 预设(1):全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句虽写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却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虞世南是一名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朝廷拥有一席之位,也许是厌倦了宦官们的世俗,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他才会由此感想—“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预设(2):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籍,像地位、权势、吹棒等,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 能够声名远扬。‎ ‎2.尝试背诵全诗。‎ ‎3.归纳总结本诗的表达方法。(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六)阅读链接,拓展延伸。‎ ‎1将虞世南的《蝉》与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进行比较,看看诗人各自心中的寄托是什么?(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两首有关“蝉”的古诗)‎ 咏蝉 蝉 骆宾王 李商隐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2.小结:虽然不同的诗人描写蝉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托“物”—蝉来表达自己的坚守清高之志以及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板书设计 蝉 虞世南 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