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等量代换|北京版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等量代换|北京版 (1)

等量代换 教学目标:1.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初步理解用等量代换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等量代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4.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学会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初步感知代换 同学们 ,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学校还为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学具和体育器材供我们使用,今天动物学校也为小动物们准备了几样器材,快来看看是什么?‎ 课件出示:‎ 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干什么用的?如果要想保持平衡怎么办? 小动物们看到这些器材高兴地不得了。‎ ‎1.教师出示图:‎ 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你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 从这幅图中你又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怎么知道的?‎ 两幅图一起出示,结合两幅图中的信息,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你怎么知道他们三个一样重?(小猫,换一换)‎ 小结: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得到一只小鸭的质量和一只小狗的质量相等的。(板书:观察、分析)‎ 二、自主探究,进一步感知代换 ‎1.‎ 观察这幅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 生1:2只猫的质量=1只狗的质量 生2:2只狗的质量=1只羊的质量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新的发现?1只羊=4只猫 随着学生说,适时的板书:代换。‎ 你能解决下面的这个问题吗? ‎ 先出示:‎ 你发现了什么?要想使它平衡怎么办?‎ 再出示 ‎ ‎ 小组合作在泡沫板上进行操作,使平衡称平衡,接着到大屏幕前展示自己的想法 ‎2只羊的质量=8只小猫的质量 左边只能都放猫吗?左边有两只猫,还可以再放什么?(猫和狗都可以,比较开放。学生在自己的学具上扎钉,操作,到屏幕前去讲。)‎ 小结:虽然小羊和小猫没有直接的相等关系,但可以借助小狗用换一换的方法找到它们相等的关系,这就叫等量代换。(板书:等量代换。) 齐读课题 ‎2. 直接练习,学生拿出题纸,可以圈一圈,画一画,找到解决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 ‎(预设1:中间量是兔子,4只兔子=2只小猫,所以2只兔子=1只小猫,1只兔子=3只小鸡,所以1只小猫=2个3只小鸡,也就是6只小鸡。)‎ ‎(预设2:4只兔子=2只小猫,1只兔子=3只小鸡,4只兔子=12只小鸡,12只小鸡=2只小猫,12里面有6个2,所以1只小猫=6只小鸡。)‎ ‎3. 我们再来看看小猪和小牛在干什么?‎ 几只猪与1头牛同样重?‎ 课件出示:直接课件出示此图,‎ ‎ ‎ 如果一只猪重100千克,1头牛重多少千克?‎ 想好了以后在学习单上的长方形里用你喜欢的方式把想法表达出来,可以写一写、画一画等,要注意不仅自己能看明白也要让其他同学看明白。‎ ‎ 1头 =( )千克 学生自己想办法,可能有用文字叙述的,可能有画牛、猪的,还可能有用图形符号的,教师可以依次鼓励孩子到大屏幕前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最后叫用图形符号代替的,发现:左右两边都有两头牛和两只猪。既然是相同的小动物,那它们的质量一定是相等的。左右两边分别还有1头牛和2只猪。所以1头牛的质量和2只猪的质量是相等的。‎ ‎(2)既然知道了1头牛的质量和2只猪的质量是相等的,那根据男孩的信息,你能求出1头牛重多少千克吗? 每一种都简单的评价一下。‎ 小结:刚才某某同学用图形代替了猪和牛,一目了然,非常简洁,其实数学就有一种简洁的美。其实在图形中也同样有等量代换,我们快来看看。‎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出示:题纸,学生独立完成 大屏幕交流想法 ‎2.不但玩中有等量代换,图形中有等量代换,生活中同样有等量代换。‎ 知识窗:在我国远古时期,大约在四五千年前,货币还没有出现,人们想要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能采用换的方法,这种换的方式叫做以物易物。渐渐地以物换物不能满足需要了,人们便把贝壳作为交换的中介物,他们用贝壳交换食物、交换布帛,交换自己想要而又没有的东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相继的又出现了金属币(金、银、铜、铁等),在金属货币之后诞生了纸币,生活中我们用人民币作为中介物来换取我们想要的东西。‎ ‎3.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中的等量代换 ‎(1)自主探究,感受三者之间等量代换的传递性。‎ 课件出示:‎ 通过看图你都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一个西瓜的质量等于8个苹果)‎ 师:说说你是怎么知道一个西瓜的质量等于8个苹果的?‎ 生:借助中间量菠萝,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找到了它们之间相等的关系。‎ ‎(2)拓展应用,感受不同标准下的等量代换 ‎ 课件出示:‎ ‎10元 个 ‎30元 个 还是这个天平,还是这个西瓜和两个菠萝。如果2个菠萝是老师的,1个西瓜是你的。西瓜每个30元,菠萝每个10元。现在你愿意拿西瓜跟老师换两个菠萝吗?为什么?‎ 师:我给你几个菠萝你才肯换?‎ 追问:同1个西瓜,怎么一会儿等于2个菠萝,一会儿等于3个菠萝?‎ 小结:标准不同,相等关系也不同,替换的条件就要随之改变。‎ 四、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今天我们学习了等量代换,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等量代换的问题,同学们可以找一找,试着解决一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