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0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电》教案(附目录)
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电》教案 第3单元 电 11 电在我家 12 让灯泡亮起来 13 导体和绝缘体 14 安全用电 第十一课 电在我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能列举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电的重要用途。 2. 能举例说出停电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3. 能举例说明三种以上发电的方式,说出电的来源。 4 能简单描述电的输送过程。 科学探究 1. 能从电发明前后人们的生活对比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 能通过观察、体验等方式获取信息。 3. 能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4. 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 能对电的用途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2. 能与同学分工合作,进行探究学习,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 3.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1. 能说出电的产生和发展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2 能认识到节约用电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举例说明三种以上发电的方式,说出电的来源。 教学难点: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手摇发电机、电的用途、古代人生活的图片、各种发电方式的图片或视频等 学生准备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 1 课时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 1.引导:(出示古代人生活的图片)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有电的时代,古时候没有电,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呢? 2. 提问:电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它是怎样来到我们家中的? (三) 探究发现,形成知识 1. 了解电的用途。 (1) 提问:你知道哪些电器?说说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2) 交流:学生分组交流,并将交流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3 页中。 (3) 汇报:指定学生进行汇报。要求汇报时表述要全面、准确,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然后进行补充和评价。 (4) 小结:电可应用在照明、制冷、做饭、洗衣、取暖、交通、工农业生产等很多方面。 电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同时,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2. 体验停电。 (1) 引导:夜幕已经降临,一家人正在各自忙碌着。孩子正在台灯下写作业,爷爷正在看报纸,爸爸,在电脑前查阅信息,妈妈在厨房里做饭…突然一片漆黑,停电了!停电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2) 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停电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 (3) 小结:没有了电,电器会全部停止工作,部分工农业会停产,大部分交通工具会停止运行,互联网也将没有信号,通信中断,电梯停止运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3. 电从哪里来。 (1) 提问:手摇发电机由哪几部分组成?试一试它是怎样发电的。 (2) 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感受发电机发电。 (3) 讲解:手摇发电机是由摇把、皮带、永久磁体、线圈、换向器、导线组成的,人们通过转动摇把进行发电。除了手摇发电机,你还知道哪些发电的方式呢? (4) 播放:不同发电方式的视频,让学生观看、思考。 (5) 小结:除了手摇发电机发电之外,常见的发电方式主要有火力发,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4. 认识电的传输方式。 (1) 提问:家里的电是怎么来到我们生活中的? (2)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认识电的传输过程。 (3) 讲解:从发电厂发出电,经过高压输送、变电站降压和低压输送,最后到达用电场所。 (四) 实践运用,节约用电 1.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节约用电?怎样节约用电? 2 交流:学生分组交流,将交流的结果以倡议书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3 页中 3.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节约用电倡议书进行评价。 第十二课 让灯泡亮起来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能说出电池、导线、灯泡和开关的结构与作用。 2. 能说出形成闭合回路时电流通过灯丝,于是灯泡发光。 科学探究 1. 能从观察电灯的亮与灭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 能设计使灯泡发光的完整电路,并利用简图呈现出来。 3. 能利用电池盒、灯座、开关等电子元件组装电路,控制电灯的亮与灭 4. 能运用分析、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5. 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科学态度 1. 能对连接完整的电路可以让小灯泡发光产生兴趣。 2. 能利用多种方法组装电路使灯泡发光,体会创新的乐趣。 3. 能与同学合作探究,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参与回收废旧电池,保护环境的活动。 教学重点:说出电池、导线、灯泡和开关的结构与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分析、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电池、灯泡、导线、电池盒、灯座、开关、课件、电池盒、灯座、开关结,构图等。 学生准备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和应用与拓展”。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这是一个电灯泡(出示一个带有磁性开关的灯泡,电池、磁性开,关在灯泡内部),你能让它亮起来吗?(教师演示,让铁制品接触磁性开关,灯泡发光) 2.提问: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呢 (二)观察材料,认识结构 1.提问:要让灯泡亮起来需要什么材料(电池、灯泡及导线)电池和灯泡是什么样的?由几部分构成? 2.观察:学生分组观察,比较多种电池或灯泡有什么相同点 3.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出示灯泡姐泡面帮助学生理解灯泡的结构 4.小结:电池的铜帽(或写有“+”的一端)是电池的正极,另一端的锌片(或写有“-”的一端)是电池的负极;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螺纹构成,灯泡的螺纹部分与灯丝的引线的一端相连,螺纹底部的锡点与灯丝的,线的另一端相连,) (三)组装电路,自主探究 1.任务:用导线将电池的两个点(正、负极)与灯泡的两个点(金属螺纹、锡点)分别连起来,试一试有几种方法能使灯泡发光。 2.提示:(1)比比哪个组连接的方法多(2)不要用一根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 3.实验:学生分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将能使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画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4 页中。 (四)总结归纳,形成知识 1 展示交流。 (1) 展示:将各小组的能使灯泡发光的连接图分区域贴在黑板上,教师评价学生的连接情况。 (2) 比较:能使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有什么相同点。(说明电池的两个点与灯泡的两个点分别是怎样连接的。 2 得出结论 (1) 讲解:像这样用导线将灯泡的两个点与电池的两个点分别相连就形成了闭合回路。 (2) 思考:形成闭合回路时,灯泡为什么会亮呢? (3) 演示:有电流通过灯丝时,灯泡发光的动态课件。 (4) 总结:小灯泡、导线和电池连接后形成闭合回路时,灯丝中有电流通过,小灯泡就会发光。, (五)课堂小结,反思评价 1. 解释:带有磁性开关的灯泡发光的原理。 2. 评价: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教师对小组或学生个人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 3 提问:我们知道了怎样连接电路才能使灯泡发光,那么怎样控制灯泡的亮与灭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第二课时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导:为了使用起来更安全、方便,通常在实验中要把电池放入电池盒,小灯泡放入灯座,并用开关控制灯泡的亮与灭。但是怎样把这些元件连接成电路呢? (二) 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 认识电池盒、灯座和开关。 (1) 观察:学生分组观察电池盒、灯座和开关的结构。(提示学生重点观察电池的正、负极与电池盒的哪部分相连,灯泡的两个金属点分别与灯座的哪部分相连。) (2) 讲解:(出示电池盒、灯座、开关的结构图)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它们的结构。 2. 连接电路,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1) 出示,连接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 ①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到电池盒里。 ②把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 ③用导线把电池盒、灯座、开关连接起来。 ④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与灭的情况,并适当调试。 (2) 提示:①先把开关的闸刀扳起,电路连接完毕,经检查无误后,再按下开关闸刀;②灯泡接入灯座时,一定要使灯泡的尾部和灯座下的金属片相,接触;③把电池接入电池盒时,应先将电池的尾部(负,极)压在电池盒内的弹簧片上,再把电池的正极压入电池盒内。 (3) 实验:学生组装电路,用开关控制灯泡的亮与灭,并将组装图画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4 页中。 (4) 汇报:指定小组代表展示、讲述连接方法及连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他学生帮助分析原因。 (三) 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 让多盏灯亮起来 (1) 引导:怎样让多盏灯亮起来呢?请你利用前面的电路知识设计一个使多盏灯亮起来的电路。 (2) 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并将设计结果画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4页中。 (3) 实验:根据设计图,用电路元件连接电路,观察实验效果。 (4) 汇报:指定小组代表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说明实际连接的效果以及出现的问题,其他小组提出合理的建议。 (教学中建议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连接出多种不同的电路,如利用多个开关、多节电池、多个灯泡进行连接,真正体现学生在探究中的自主性。) 2 制作简易开关。 (1) 引导:请你模仿实验室开关的构造,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简易开关,并把它连接到电路中,检验开关的作用。 (2) 制作: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制作。 (3)评价:指定学生代表展示自己设计制作的开关,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第十三课 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能说出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 2. 能说出人体是导体,容易导电。 科学探究 1. 能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2. 能利用图表等方式记录和整理实验现象。 3. 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4. 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 能对身边物体能否导电产生探究兴趣。 2. 能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体会创新的乐趣。 3. 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说出导体、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说出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难点:利用图表等方式记录和整理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电动汽车玩具、电池、灯泡、验电球、开关、导线、曲别针、塑料尺、铁,钉、铜线、气球、干木条、玻璃片、橡皮、铝片、陶瓷片、课件、插座剖面图等。 学生准备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 1 课时。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引导:(出示电动汽车玩具)老师买了一个电动汽车玩具,因为不小心玩具里面的一根导线断了,选用什么材料将电路接通呢?(铜丝、铁丝,铝片等)看来同学们的方法真多。 2. 提问:什么样的物体能导电呢? (二) 探究发现,形成知识 1. 探究哪些物体能导电。 (1) 提问:如果把曲别针、塑料尺、铁钉等物品分别接入简单电路,哪些物体能够使灯泡发光? (2) 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将各种物体依次连接在电路中观察灯泡能否发光,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5 页中。教师巡回指导。 (3) 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4) 小结:能使灯泡发光的物体可以导电,不能使灯泡发光的物体极不易导电 (5) 讨论:哪些材料制成的物体能够导电?哪些材料制成的物体不容易导电 (6) 总结:金属钥匙、曲别针等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木头梳子、塑料直尺等极不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2. 认识人体能否导电。 (1)提问:人体能导电吗 (2) 讲解:用验电球检验电流非常灵敏,验电球内部是由电源和灯组成的电路,可以检测人体是否导电。用两只手分别接触验电球的金属部分观察灯是否会亮。如果灯变亮,说明能导电;如果灯不亮,说明不能导电。 (3) 实验:学生分组用验电球检测人体和水的导电性。 (4) 小结:通过实验证明人体和水也是导体 (5) 讨论:如果人体和水都能导电,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三) 运用知识,拓展延伸 1. 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导体?哪些地方用到了绝缘体? 2. 交流:学生分组交流,将交流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5 页中 3. 讨论:(出示插座,剖面图)插座的哪些部分是用导体制成的?哪些部分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 为什么会这样选择材料? 4.总结:导体、绝缘体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触电事故,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安全用电。 第十四课 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能够说出生活中意外触电的案例。 2. 能说出安全用电、预防雷电事故的正确做法。 科学探究 1. 能从用电事故案例中提出探究性问题。 2. 能通过阅读资料的方式获取有关安全用电和预防雷电事故的常识。 3. 能利用分析、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 4. 能利用资料卡、手抄报等方式呈现自己的探究结果,并与他人交流。 科学态度 1. 能表现出对安全用电方法的探究兴趣。 2. 能与同学合作探究,分享彼此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说出电既可以给人们带来便利,也会给人身安全带来危害。 教学重点:说出安全用电、预防雷电事故的正确做法。 教学难点:利用分析、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安全用电图片、预防雷电事故图片或课件、视频等。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 1 课时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引导:发电厂输送的高压电和生活中的交流电电压远远超过了人体的安全电压 ,使用不当或电器老化等都会引发用电事故。(出示发生用电事故的图片)这些事故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会有什么后果? 2. 提问:怎样预防触电和用电事故? (二) 探究发现,形成知识 1. 提问:哪些做法容易引起用电事故? (1) 引导:我们家中使用的电的电压是220伏,人体安全电压在干燥情况下为36伏,在潮湿的情况下为 12 伏,20 伏远远大于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如果人不小心触到220 伏的电,容易致残或死亡。(出示教材第 39 页的四幅图,片)请判断这些做法是否安全,说说自己的理由。 (2) 交流:学生分小组交流判断结果,并试着说明理由。 (3) 小结:这四种做法很容易触电,生活中一定要避免这些做法 2. 安全用电。 (1) 引导:要避免用电事故,就要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 (2) 讨论: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 (3) 制定:根据讨,论结果制定“安全用电守则”,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6 页中。 (4) 汇报:指定学生进行汇报,要求汇报者的表达要全面、准确,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然后进行补充和评价。 3. 预防雷电事故。 (1) 引导: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放电现象。在室外遇到雷电天气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 阅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有关资料,并进行整理概括。把预防雷电,的正确做法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6 页中。 (3) 制作:根据整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预防雷电事故手抄报 (4) 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手抄报,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 (三) 实践运用,应急避险 1. 引导: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了或家用电器着了火,我们该怎么做呢? 2.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出现用电事故时急救的方法 3.小结:如果我们发现有人触电了或家用电器着了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向家中大人求救,并视情况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 119 火警电话。查看更多